CN112601650B -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1650B
CN112601650B CN201980055862.5A CN201980055862A CN112601650B CN 112601650 B CN112601650 B CN 112601650B CN 201980055862 A CN201980055862 A CN 201980055862A CN 112601650 B CN112601650 B CN 1126016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ontainer
discharge
path
pre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58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1650A (zh
Inventor
星野英明
塩川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016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16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16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16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articular environment or blow fluids other than ai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89Valve constructions or configurations, e.g. arranged to reduce blowing fluid consump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8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 B29C49/10Biaxial stretching during blow-moulding using mechanical means for prestretching
    • B29C49/12Stretching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00Packaging plastic material, semiliquids, liquids or mixed solids and liquids, in individual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or jars
    • B65B3/0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orporation of means for making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65B3/022Making containers by moulding of a thermoplastic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articular environment or blow fluids other than air
    • B29C2049/4602Blowing fluids
    • B29C2049/465Blowing fluids being incompressible
    • B29C2049/4652Blowing fluids being incompressible hot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6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articular environment or blow fluids other than air
    • B29C2049/4602Blowing fluids
    • B29C2049/465Blowing fluids being incompressible
    • B29C2049/4664Blowing fluids being incompressible staying in the final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58Blow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23/00Use of polyalkene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23/10Polymers of propylene
    • B29K2023/12PP, i.e. polypropyle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3PET, i.e. poyl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有液体容器的制造方法,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液体吹塑成型工序,通过在使吹塑喷嘴(23)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卡合的状态下从供给路径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L),从而将预塑形坯(2)成型为沿着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内表面的形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以及顶部空间形成工序,通过在封闭了供给路径的状态下从气体流入路径(34)向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导入经加压的气体,从而通过设置于通过吹塑喷嘴(23)而延伸到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的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从而在装有液体的容器(C)形成顶部空间(HS)。

Description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制造出收纳内容液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聚丙烯(PP)制的瓶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瓶为代表的那样的合成树脂制的容器被使用为用于收纳饮料、化妆品、药品、洗涤剂以及洗发水等洗漱用品等各种液体作为内容液。这样的容器通常是利用对由上述那样的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材料形成的预塑形坯进行吹塑成型而制造的。
作为将预塑形坯成型为容器的吹塑成型,已知有利用经加压的液体代替加压空气作为向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的加压介质的液体吹塑成型。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液体吹塑成型方法:通过将预先加热到展现出拉伸性的温度的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安装于吹塑成型用模具,并将被泵等加压设备加压到预定压力的液体通过吹塑喷嘴供给到该预塑形坯的内部,从而将该预塑形坯成型为沿着吹塑成型用模具的型腔的预定形状的容器。
在如上所述的液体吹塑成型方法中,通过使用最终作为产品而被收纳到容器中的内容液作为向预塑形坯供给的液体,从而同时进行容器的成型和向该容器填充内容液,能够制造出收纳有内容液的装有液体的容器。因此,根据如此利用了液体吹塑成型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省略向成型后的容器填充内容液的填充工序,而以低成本来制造装有液体的容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8069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液体吹塑成型方法中,通常谋求在成型后的容器形成期望的大小的顶部空间。作为形成顶部空间的方法,考虑例如在刚成型出装有液体的容器之后利用泵经由吹塑喷嘴来吸引容器的内部的液体,在使容器的内部成为负压后向大气敞开容器的内部而将空气导入到容器的内部,从而形成顶部空间。但是,存在于刚成型之后的容器的内部的液体处于卷入存在于预塑形坯的内部的空气而起泡的的状态。因此,在上述的方法中,由于将该已起泡的液体导入到与吹塑喷嘴连通的液体的供给路径,所以在该供给路径混入空气,有可能产生成型条件的稳定性和/或容器的成型性等降低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能够以具有预定的内容量和形状的方式高精度地制造出装有液体的容器。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喷嘴单元和吹塑成型用模具从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制造出收纳内容液的装有液体的容器,所述喷嘴单元具有:液体的供给路径,其延伸到吹塑喷嘴;液体的排出路径,其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的排出口;气体流出路径,其使气体从所述吹塑喷嘴流出;以及气体流入路径,其相对于所述气体流出路径而另行设置,并且使气体流入所述吹塑喷嘴,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在使所述吹塑喷嘴与所述预塑形坯的口部卡合的状态下利用加压液体供给源从所述供给路径向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从而将所述预塑形坯成型为沿着所述吹塑成型用模具的内表面的形状的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以及顶部空间形成工序,通过在封闭了所述供给路径的状态下从所述气体流入路径向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导入经加压的气体,从而通过设置于通过所述吹塑喷嘴延伸到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的所述排出杆的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由此在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形成顶部空间。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喷嘴单元具有从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延伸到分支部的液体的共同路径,所述供给路径从所述分支部延伸到所述吹塑喷嘴,并且所述排出路径从所述分支部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的排出口。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还具有空气排出工序,在所述空气排出工序中,通过向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液体,从而使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的空气从所述气体流出路径向外部排出。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使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向吸引方向工作,从而通过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在通过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之前,通过使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向吸引方向工作而通过所述供给路径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还具有杆清洗工序,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在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成型前和/或成型过程中的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从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将在上一次进行的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的液体的全部的量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在液体中,从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的液体的量在所述排出路径的内部体积以下。
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构成的基础上,优选的是,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的中途或者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还具有杆拉伸工序,在所述杆拉伸工序中,利用拉伸杆使所述预塑形坯沿轴向拉伸,所述排出杆是所述拉伸杆。
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以使装有液体的容器具有预定的内部容量和形状的方式高精度地进行制造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以正在进行待机工序的状态示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所使用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是示出处于正在进行空气排出工序的状态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3是示出处于正在进行杆清洗工序和液体吹塑成形工序的状态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示出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完成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处于正在进行第1阶段的回吸的状态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从图5的状态开始封闭了供给路径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7是示出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从图6的状态开始第2阶段的回吸,并处于形成顶部空间的状态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图8是示出处于正在进行杆上升减压工序的状态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
符号说明
1: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
2:预塑形坯
2a:口部
2b:主体部
10:吹塑成型用模具
11:型腔
20:喷嘴单元
20a:喷嘴单元主体
21:主体块
22:支承块
23:吹塑喷嘴
23a:液体供给口
24:纵向流路
24a:座部
25:供给口
26:密封体
26a:锥面
27:轴体
28:排出杆(拉伸杆)
28a:排出口
29:气体流出路径
29a~29c:第1路径~第3路径
30:加压液体供给源
30a:缸体
30b:活塞(柱塞)
31:流出开口
32:吸引源
33:加压气体供给源
34:气体流入路径
35:排出分支路径
36:流入开口
C:装有液体的容器
L:液体
P1:第1配管
P2:第2配管
P3:第3配管
S:分支部
V1:杆阀
Va~Vd:第1阀~第4阀
HS:顶部空间
LP:下半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的示例说明。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能够使用例如图1所示的构成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1来实施。图1所示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1是从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2制造出收纳有内容液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参照图4)的装置。作为收纳在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液体(内容液)L,能够采用例如饮料、化妆品、药品、洗涤剂以及洗发水等洗漱用品等各种液体L。
作为预塑形坯2,能够使用通过例如聚丙烯(PP)和/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具有热塑性的合成树脂材料而形成为具有成为开口端的圆筒状的口部2a、与口部2a相连并且下端被封闭的圆筒状的主体部2b的有底筒状的预塑形坯。
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是在口部2a的外壁面设置有卡合突起,该卡合突起用于通过扣盖(卡扣卡合)将封闭盖(未图示)安装在成型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口部2a。应予说明,也能够采用在口部2a的外壁面设置外螺纹来代替卡合突起而通过螺纹结合将封闭盖安装于口部2a的构成。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1具有吹塑成型用模具10。吹塑成型用模具10具有与例如瓶状等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最终形状对应的型腔11。型腔11在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上表面向上方开口。预塑形坯2以主体部2b被配置在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型腔11的内部并且口部2a从吹塑成型用模具10向上方突出的状态安装于吹塑成型用模具10。
吹塑成型用模具10能够左右开模,并通过在将预塑形坯2成型为装有液体的容器C之后向左右打开吹塑成型用模具10,从而能够从吹塑成型用模具10中取出该装有液体的容器C。
在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上方设置有用于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L的喷嘴单元20。喷嘴单元20具有主体块21。
在主体块21的下端设置有支承块22,通过被该支承块22支承而在主体块21的下端安装有吹塑喷嘴23。吹塑喷嘴23形成为大致圆筒状,并且其下端部的内侧成为液体供给口23a。喷嘴单元主体20a由主体块21、支承块22以及吹塑喷嘴23构成。喷嘴单元主体20a相对于吹塑成型用模具10而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自如。若喷嘴单元主体20a下降到下方侧的冲程端,则喷嘴单元主体20a(更具体地,为吹塑喷嘴23)从上方侧以密封状态与安装在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预塑形坯2的口部2a卡合。
在喷嘴单元主体20a(更具体地,为主体块21和吹塑喷嘴23)的内部设置有延伸到吹塑喷嘴23的液体供给口23a的纵向流路24。该纵向流路24沿上下方向延伸。
在喷嘴单元主体20a(更具体地,为主体块21)设置有与纵向流路24的上端连通的供给口25。
喷嘴单元主体20a(更具体地,为吹塑喷嘴23)具有设置于纵向流路24的环状(圆环状)的座部24a。环状的座部24a由吹塑喷嘴23的上表面构成。环状的座部24a可以由吹塑喷嘴23的内周面构成,也可以由吹塑喷嘴23的上表面和内周面构成。环状的座部24a由向下的圆锥状的锥面构成。但是,环状的座部24a的形状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在纵向流路24的内部配置有用于开闭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的密封体26。密封体26形成为圆筒状,并在密封体26的下端设置有向下的圆锥状的锥面26a。密封体26在移动到作为下方侧的冲程端位置的封闭位置时,在锥面26a与吹塑喷嘴23的上表面(座部24a)抵接而封闭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虽然锥面26a设置于密封体26的下端,但是其配置能够进行适当变更。此外,虽然锥面26a形成为向下的圆锥状,但是其形状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一方面,如果密封体26从封闭位置向上方移动,则密封体26的下端面从吹塑喷嘴23的上表面(座部24a)脱离而开放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
密封体26能够在封闭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的封闭位置与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内以变为最大的开度即最大开度开放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的开放位置之间移动。更具体地,密封体26能够在封闭位置(参照图1)、预备开放位置(参照图2)、以及开放位置(参照图4)之间移动。在预备开放位置,开闭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的密封体26的开度比在开放位置的开度小。优选地,将在预备开放位置的纵向流路24的有效截面积设为在开放位置的纵向流路24的有效面积的10%以下。应予说明,这里所说的有效截面积是在密封体26与吹塑喷嘴23之间形成的流路的有效截面积。如图1所示,密封体26固定于轴体27,并在纵向流路24的内部沿上下方向移动自如,该轴体27被设置为相对于喷嘴单元主体20a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自如,。应予说明,密封体26可以与轴体27一体成型。
喷嘴单元20具有设置有排出口28a的排出杆28。由钢材等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排出杆28沿着轴体27和密封体26的轴心延伸。排出杆28能够被未图示的驱动源驱动而相对于轴体27和密封体26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排出口28a介由排出杆28的中空部(省略图示)而与第1配管P1连通。更具体地,排出杆28的中空部的下端部与排出口28a连通,并且排出杆28的中空部的上端部与第1配管P1连通。在第1配管P1设置有杆阀V1,并能够通过该杆阀V1开闭第1配管P1。应予说明,杆阀V1优选利用能够被控制装置控制的电磁阀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杆28的下端被封闭,排出口28a设置于排出杆28的周壁。因此,在形成容器C的顶部空间HS(参照图7)后在将排出杆28恢复到原位置时,难以产生漏液。但是,不限于这样的构成,排出口28a可以设置于排出杆28的下端面,也可以设置于下端面和周壁这两者。
如本实施方式那样,排出杆28也可以用作拉伸杆。排出杆28通过向下方移动而能够使预塑形坯2沿轴向拉伸。
在喷嘴单元20(的喷嘴单元本体20a)的内部设置有使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空气)从吹塑喷嘴23流出的气体流出路径29。气体流出路径29连接于流出开口31,该流出开口31设置在比后述的供给路径(供给路径由第3配管P3、供给口25以及纵向流路24构成)的座部24a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吹塑喷嘴23的内周面)。所述气体流出路径29被构成为能够择一地选择将流出开口31连接于吸引源32的吸引状态、将流出开口31连接于大气的大气开放状态、以及将流出开口31相对于吸引源32和大气中的任一者都切断的关闭状态。如图1和图8所示,通过将气体流出路径29设为吸引状态,从而能够吸引附着或者残留于吹塑喷嘴23的内容液,并防止来自吹塑喷嘴23的漏液。在内容物是难以产生漏液的液体的情况或即使产生漏液也无妨的情况下等,无需将气体流出路径29设为吸引状态(可以采用不设置第3路径29c和吸引源32的构成)。如图2所示,通过将气体流出路径29设为大气开放状态,从而能够在空气排出工序中,通过气体流出路径29从预塑形坯2的内部将空气排出到大气(外部)。根据条件,在空气排出工序中,可以将路径29设为吸引状态来代替设为大气开放状态,从预塑形坯2的内部排出空气。如图3和图4所示,通过将气体流出路径29设为关闭状态,从而能够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中,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稳定地供给经加压的液体L。吸引源32能够由例如吸引泵等构成。气体流出路径29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能够设置于喷嘴单元20(的喷嘴单元主体20a)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气体流出路径29具有设置有第1阀Va的第1路径29a、设置有第2阀Vb的第2路径29b、以及设置有第3阀Vc的第3路径29c。第1路径29a的一端连接于流出开口31,且另一端连接于排出分支部35。第2路径29b的一端连接于排出分支部35,且另一端开放于大气。第3路径29c的一端连接于排出分支部35,且另一端连接于吸引源32。第1阀Va~第3阀Vc优选由电磁阀构成。第1阀Va优选配置在尽可能接近流出开口31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能够降低流出开口31与第1阀Va之间的路径的容积,并抑制因浸入该路径而残留的液体L的逆流所引起的起泡的产生和/或对顶部空间HS的影响、因漏液的产生所引起的液体L向口部2a的附着等。
在喷嘴单元20(的喷嘴单元主体20a)的内部,相对于气体流出路径29而另行设置有使经加压的气体(以下也指加压气体。在本实施方式中,为经加压的空气)流入吹塑喷嘴23而导入到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的气体流入路径34。气体流入路径34连接于流入开口36,所述流入开口36相对于流出开口31而另行设置在比供给路径的座部24a更靠下游侧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吹塑喷嘴23的内周面)。气体流入路径34构成为能够择一地选择连接于能够供给加压气体的加压气体供给源33的加压状态和从加压气体供给源33切断流入开口36的关闭状态。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气体流入路径34设置有第4阀Vd,气体流入路径34的一端连接于流入开口36,另一端连接于加压气体供给源33。第4阀Vd优选由电磁阀构成。第4阀Vd优选配置在尽可能接近流入开口36的位置,通过这样的配置,能够降低流入开口36与第4阀Vd之间的路径的容积,并抑制因浸入该路径而残留的液体L的逆流所引起的起泡的产生和/或对顶部空间HS的影响、因漏液的产生所引起的液体L对口部2a的附着等。
供给口25通过第2配管P2连接有加压液体供给源30。加压液体供给源30能够由具备例如缸体30a和活塞(柱塞)30b的柱塞泵构成。
如图3和图4所示,在吹塑喷嘴23以密封状态卡合于安装在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预塑形坯2的口部2a并且密封体26敞开了纵向流路的状态下,加压液体供给源30通过向正向(加压方向)工作,从而能够介由第2配管P2、第3配管P3、供给口25、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以及液体供给口23a而向预塑型坯2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L。第2配管P2在分支部S分为第1分配管P1和第3分配管P3。喷嘴单元20具有:共同路径,其由从加压液体供给源30延伸到分支部S的第2配管P2构成;供给路径,其由从分支部S延伸到供给口25的第3配管P3、供给口25以及纵向流路24构成;以及排出路径,其从分支部S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包含第1配管P1)。
如图7所示,加压液体供给源30通过密封体26封闭纵向流路24,并且在杆阀V1处于打开的状态下向逆向工作,从而能够通过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将液体L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到从排出口28a到分支部S的排出路径内。
加压液体供给源30通过密封体26封闭纵向流路24,并且在杆阀V1处于关闭的状态下向逆向工作,从而能够将收纳于未图示的供给罐的液体L吸引到缸体30a的内部,准备接下来的液体吹塑成型。
喷嘴单元主体20a、密封体26、排出杆(拉伸杆)28、加压液体供给源30(柱塞30b)、杆阀V1、第1阀Va~第4阀Vd、吸引源32以及加压气体供给源33等的工作通过未图示的控制装置而被统一地控制。
接下来,对利用这样的构成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1从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2成型出在预定形状的容器的内部收纳有液体(内容液)L而成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进行待机工序。在待机工序中,将预先利用加热器等加热设备(未图示)加热到展现出拉伸性的程度的预定温度(例如80℃~150℃)的预塑形坯2安装于吹塑成型用模具10,并进行合模。
此时,如图1所示,喷嘴单元20处于相对于吹塑成型用模具10向上方分开的位置,密封体26处于封闭座部24a的状态。此外,气体流入路径34被设为关闭状态,气体流出路径29处于吸引状态。更具体地,第1阀Va打开,第2阀Vb关闭,第3阀Vc打开,第4阀Vd关闭。此时,预塑形坯2的口部2a被敞开,因此预塑形坯2处于在其内部充满了空气的状态。
接下来,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行空气排出工序。在空气排出工序中,如图2所示,通过使喷嘴单元20下降而使吹塑喷嘴23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卡合,并且在气体流入路径34保持关闭的状态下使气体流出路径29处于向大气开放状态,使密封体26移动至预备开放位置,使柱塞30b以第1速度(即,以第1压力)向正向工作,从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液体L,从而使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空气通过气体流出路径29向大气(外部)排出。即,通过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液体L,从而利用液体L将在预塑形坯2的内部充满的大部分空气向外部挤出而将其排出。此时,第1阀Va打开,第2阀Vb打开,第3阀Vc关闭、第4阀Vd关闭。应予说明,空气排出工序中的第1速度优选设定为不使预塑形坯实质上拉伸(膨胀)的程度。
如果空气排出工序完成,则接下来进行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中,在使吹塑喷嘴23卡合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状态下,通过从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被加压液体供给源30加压了的液体L,从而使预塑形坯2成型为沿着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型腔11的形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在开始该液体吹塑成型工序时,首先,进行杆清洗工序。在杆清洗工序中,首先,气体流入路径34在保持关闭的状态下使气体流出路径29处于关闭状态,打开杆阀V1,接下来,在将密封体26保持在预备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使柱塞30b以比第1速度大的第2速度(即,以比第1压力大的第2压力)向正向工作,在向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成型前和/或者成型过程中的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液体L中,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排出液体L。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杆清洗工序和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中,第1阀Va~第4阀Vd均被关闭。但是,第3阀Vc可以为了准备杆上升减压工序而事先打开。
有在上一次的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排出的液体L中存在因排出杆28的上下移动的过程等而混入少许空气的情况,如果该空气返回到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在每次成型出容器C时累积下来,则有可能导致成型条件(液体吹塑成型时的液体L的加压的压力等)的稳定性和/或容器的成型性等降低。通过上述杆清洗工序,如果将在上一次的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排出的液体L(优选为全部的量)排出到预塑形坯2的内部,则能够防止空气这样累积。此外在上述杆清洗工序中,由于供给到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空气的量很少,所以能够忽略带给成型性的影响。在杆清洗工序中来自排出口28a的液体L的排出是在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液体L中进行的。因此,能够抑制在预塑形坯2的内部发生起泡。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通过在将密封体26保持在预备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使柱塞30b以第2速度向正向工作从而进行杆清洗工序,但是也可以在使密封体26向开放位置移动的同时或者移动到开放位置之后,使柱塞30b以第2速度向正向工作。此外,为了在杆清洗工序中更稳定地实现来自排出口28a的排出,优选使密封体26移动到封闭位置之后打开杆阀V1而使柱塞30b向正向工作(例如,第2速度)。或者,可以在第3配管P3设置开关阀,关闭该开关阀并且打开杆阀V1(此时,可以使密封体26保持在预备开放位置,也可以使其移动到开放位置),使柱塞30b向正向30b工作(例如,第2速度)。
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中,如果杆清洗工序完成,则接下来,在使柱塞30b保持以第2速度向正向工作的状态下使密封体26从预备开放位置向开放位置上升,并从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通过座部24a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加压到第2压力的液体L。其结果是,如图4所示,预塑形坯2被成型为沿着吹塑成型用模具10的型腔11的形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
这里,液体吹塑成型工序是以在空气排出工序中将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空气的大部分排出到了外部的状态进行的,因此在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L时该液体L不会卷入空气,由此,抑制空气向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的液体L混入。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和图4所示,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的中途进行杆拉伸工序。在杆拉伸工序中,利用向下方而进入移动的拉伸杆28,使预塑形坯2的主体部2b沿轴向(纵向)拉伸。也能够构成为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进行杆拉伸工序。通过在杆拉伸工序之后或者杆拉伸工序中途进行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也可以在开始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后开始杆拉伸工序),从而能够进行在利用拉伸杆28使预塑形坯2沿轴向拉伸的同时进行吹塑成型的双轴拉伸吹塑成型,因此能够将预塑形坯2更高精度地成型为预定形状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但是,也可以不进行杆拉伸工序而进行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在图1中,示出拉伸杆28位于原位置的状态。拉伸杆28的下端面在原位置,无需像图1所示的高度那样位于密封体26的下端面,也可以位于比该高度更靠上方或下方的位置。
如果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完成,则接下来,进行顶部空间形成工序。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首先进行第1阶段的回吸(即,通过使加压液体供给源30向吸引方向工作而通过供给路径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在第1阶段的回吸中,如图5所示密封体26处于开放位置,气体流入路径34和气体流出路径29都处于关闭状态,在杆阀V1保持开启(也可以关闭杆阀V1)的状态下,使柱塞30b仅向逆向(吸引方向)工作预定的工作量,而将预定量的液体L从成型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回吸到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通过该第1阶段的回吸,能够解除容器C的内部的正压状态(也可以为负压状态),并且抑制之后在将气体流入路径34设为加压状态时液体L从容器C的内部侵入气体流入路径34内。此外,通过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进行该第1阶段的回吸,从而与仅通过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进行的情况相比实现更快速的液体L的排出,能够快速地解除容器C的内部的正压状态。利用该第1阶段的回吸而产生的回吸量优选被限于使混入成型后的容器C的内部的液体L的少许空气尽可能不返回到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的程度的少量。但是,也可以不进行该第1阶段的回吸。
在本实施方式的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如果第1阶段的回吸完成,则使密封体26移动到封闭位置(参照图6),使气体流出路径29保持闭合状态而将气体流入路径34设为加压状态,并进行第2阶段的回吸(参照图7)。此时,如图7所示,第1阀Va~第3阀Vc关闭,第4阀Vd打开。但是,第3阀Vc可以为了准备杆上升减压工序而事先打开。在第2阶段的回吸中,打开杆阀V1,在利用密封体26封闭纵向流路24(供给路径)的状态下使加压液体供给源30(的柱塞30b)向吸引方向工作,从而通过设置于通过吹塑喷嘴23而延伸到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的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并在装有液体的容器C形成顶部空间HS。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第2阶段的回吸是在从气体流入路径34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加压气体的同时而进行的,因此促进通过排出口28a的液体L的排出。利用该加压气体的辅助特别是在作为内容液的液体L的粘度大的情况下有效。此外,在进行该第2阶段的回吸时,可以监视使加压液体供给源30向吸引方向工作而产生的排出杆28内部的负压,在该负压被来自气体流入路径34的加压气体转换为正压的时刻停止加压气体的辅助。由此,能够抑制在形成顶部空间HS后使排出杆28上升而排出口28a通过顶部空间HS时的空气向排出口28a混入。但是,仅通过来自气体流入路径34的加压气体,就可以通过排出口28a排出液体L(即,在封闭供给路径的状态下,通过在不使加压液体供给源30向吸引方向工作的状态下向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导入加压气体,从而通过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而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形成顶部空间HS。
根据本实施方式那样地通过排出口28a排出液体L,与通过纵向流路24(的座部24a)排出液体L的情况相比,能够从混入空气较少的下方的部分排出液体L。因此,在进行杆清洗工序的情况下,无需在杆清洗工序中返回通过排出口28a排出的液体L的全部的量(也可以返回预计空气的混入的量)。特别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通过位于混入空气少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下半部LP(将高度上下2等分时的下侧部分)的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应予说明,取而代之,也可以通过位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上半部的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液体L。可以在排出杆28沿轴向和/或周向设置多个排出口28a。排出口28a的配置位置、数量、形状等能够与液体L的种类、性质等相匹配地适当设定。此外,可以以能够切换排出口28a的开闭状态的方式构成排出杆28,并且在适当的时刻切换排出口28a的开闭状态。
此外,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将通过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的液体L的量设为排出路径的内部体积以下。因此,能够防止排出的液体L与空气一起混入供给路径(纵向流路24、供给口25以及第3配管P3)。根据该观点,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的液体L的量优选设为从排出路径的排出口28a到杆阀V1的内部体积以下。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将用于对供给路径进行加压的加压液体供给源30也兼用于该排出,从而能够简化喷嘴单元20的构成。但是,在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排出口28a从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排出的液体L的量可以多于排出路径的内部体积。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果顶部空间形成工序完成,则进行杆上升减压工序。在杆上升减压工序中,如图8所示,使排出杆(拉伸杆)28上升,并返回原位置。此外,将气体流入路径34设为关闭状态,并将气体流出路径29设为吸引状态,其关闭杆阀V1。接下来,使喷嘴单元20上升,并从吹塑成型用模具10取出装有液体的容器C。然后,填充加压液体供给源30,并向图1所示的待机工序转移。
如以上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气体流入路径34相对于气体流出路径29而另行设置。因此,能够抑制从气体流入路径34供给加压气体时的来自气体流入路径34的液体L的回吹。即,因为使气体流入路径34相对于气体流出路径29独立,并且不将气体流入路径34用作来自吹塑喷嘴23的排出路径,所以能够抑制这样的回吹的产生。此外,通过如此使气体流入路径34相对于气体流出路径29独立,从而能够简化气体流入路径34和气体流出路径29整体的回路构成,易于流路的控制。此外,因为如此使气体流出路径29相对于气体流入路径34独立,并且不将气体流出路径29用作向吹塑喷嘴23的供给路径,所以即使在空气排出工序中液体L流入到气体流出路径29内也能够抑制液体L的回吹的产生,因此能够提高空气排出工序的设定条件的裕度。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示出了使用图1所示的构成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1来进行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利用其他构成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装置等进行本发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利用具有从加压液体供给源30延伸到分支部S的液体的共同路径、从分支部S延伸到吹塑喷嘴23的液体的供给路径、以及从分支部S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的液体的排出路径的装置,但是代替这样的装置,也可以利用例如具有从加压液体供给源30延伸到吹塑喷嘴23的液体的供给路径、以及从相对于加压液体供给源30另行设置的柱塞泵等液体吸引加压装置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的液体的排出路径的装置。在利用这样的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根据需要而利用上述液体吸引加压装置进行杆清洗工序和第2阶段的回吸。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空气排出工序中以使吹塑喷嘴23卡合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状态使气体流出路径29处于大气开放状态而使预塑型坯2的内部处于大气开放状态,但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在空气排出工序中以使吹塑喷嘴23不卡合于预塑形坯2的口部2a的方式来确保从预塑形坯2的内部向外部的空气的排出通路。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加压液体供给源30被设为柱塞泵,但是不限于此,只要能够将液体L加压到预定的压力并将其供给到预塑形坯2,并且能够生成用于液体L的回吸的负压,则能够使用其他种类的泵等各种构成。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杆清洗工序中,在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成型前和/或成型过程中的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液体L中,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排出液体L,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杆清洗工序中的来自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的液体L的排出也可以在空气中进行。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在杆清洗工序中,来自排出口28a的液体L的排出始终在预塑形坯2的内部的液体L中进行,但是也可以例如在空气中进行排出的初期,之后在液体L中进行排出。此外,也可以在杆清洗工序之前(例如待机工序之前),设置通过除吹塑喷嘴23以外的单元预先向预塑形坯2的内部供给液体L的工序。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杆清洗工序是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的中途进行的,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杆清洗工序可以在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例如空气排出工序之前或中途、或者空气排出工序与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间)进行。此外,可以在杆清洗工序中,根据条件在刚成型之后(在第1阶段的回吸之前)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内部的液体L中进行从排出杆28的排出口28a排出液体L。也可以不进行杆清洗工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进行了空气排出工序,但是可以不进行空气排出工序。
作为预塑形坯2,能够根据成型后的装有液体的容器C的形状等而使用各种形状。

Claims (9)

1.一种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喷嘴单元和吹塑成型用模具从合成树脂制的预塑形坯制造出收纳内容液的装有液体的容器,
所述喷嘴单元具有:液体的供给路径,其延伸到吹塑喷嘴;液体的排出路径,其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的排出口;气体流出路径,其使气体从所述吹塑喷嘴流出;气体流入路径,其相对于所述气体流出路径而另行设置,并且使气体流入所述吹塑喷嘴;以及液体的共同路径,其从加压液体供给源延伸到分支部,所述供给路径从所述分支部延伸到所述吹塑喷嘴,并且所述排出路径从所述分支部延伸到设置于排出杆的排出口,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具有:
液体吹塑成型工序,在使所述吹塑喷嘴与所述预塑形坯的口部卡合的状态下利用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从所述供给路径向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经加压的液体,从而将所述预塑形坯成型为沿着所述吹塑成型用模具的内表面的形状的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以及
顶部空间形成工序,通过在封闭了所述供给路径的状态下从所述气体流入路径向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导入经加压的气体,从而通过设置于通过所述吹塑喷嘴延伸到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的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由此在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形成顶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还具有空气排出工序,在所述空气排出工序中,通过向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供给液体,从而使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的空气从所述气体流出路径向外部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使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向吸引方向工作,从而通过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在通过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之前,通过使所述加压液体供给源向吸引方向工作而通过所述供给路径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液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还具有杆清洗工序,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在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成型前和/或成型过程中的所述预塑形坯的内部,从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将在上一次进行的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的液体的全部的量从所述排出口排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杆清洗工序中,在液体中,从所述排出杆的所述排出口排出液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顶部空间形成工序中通过所述排出口从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内部排出的液体的量在所述排出路径的内部体积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的中途或者在所述液体吹塑成型工序之前还具有杆拉伸工序,在所述杆拉伸工序中,利用拉伸杆使所述预塑形坯沿轴向拉伸,
所述排出杆是所述拉伸杆。
CN201980055862.5A 2018-08-30 2019-06-25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60165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61548 2018-08-30
JP2018-161548 2018-08-30
PCT/JP2019/025190 WO2020044756A1 (ja) 2018-08-30 2019-06-25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1650A CN112601650A (zh) 2021-04-02
CN112601650B true CN112601650B (zh) 2022-09-06

Family

ID=696432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5862.5A Active CN112601650B (zh) 2018-08-30 2019-06-25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00638B2 (zh)
EP (1) EP3845361B1 (zh)
JP (1) JP7174057B2 (zh)
CN (1) CN112601650B (zh)
WO (1) WO20200447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58813A1 (ja) * 2017-09-20 2019-03-2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11615409A (zh) 2017-11-17 2020-09-01 科斯卡家族有限公司 用于流体输送歧管的系统和方法
USD992110S1 (en) 2021-08-10 2023-07-11 Koska Family Limited Sealed fluid container
CN114014243B (zh) * 2021-10-29 2022-12-06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灌装机中的灌装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5122A (zh) * 2009-12-23 2012-10-10 Khs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被灌装的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JP2013132861A (ja) * 2011-12-27 2013-07-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2軸延伸ブロー成形装置及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3260853A (zh) * 2010-10-18 2013-08-21 阿美科有限责任公司 液体或液压吹塑
CN104136195A (zh) * 2011-12-27 2014-11-05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吹塑成型装置和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4684708A (zh) * 2012-09-28 2015-06-03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吹塑装置以及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
CN105383734A (zh) * 2014-08-20 2016-03-09 克朗斯股份公司 成形灌装机和用于成型并灌装容器的方法
JP2017196872A (ja) * 2016-04-28 2017-11-0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
JP2018075823A (ja) * 2016-10-28 2018-05-1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6929B2 (ja) 1975-06-10 1983-02-07 アサヒコウガクコウギヨウ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ジドウロコウセイギヨカメラニオケル ハツシンシユウキガジカンノシスウデヘンカスルハツシンキ
JP2000043129A (ja) * 1998-07-29 2000-02-15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プラスチック容器の成形方法
US6514451B1 (en) 2000-06-30 2003-02-04 Schmalbach-Lubeca Ag Method for producing plastic containers having high crystallinity bases
US7914726B2 (en) * 2006-04-13 2011-03-29 Amcor Limited Liquid or hydraulic blow molding
CN103635389B (zh) * 2011-01-31 2016-04-13 Khs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利用液态填充物填充的容器的方法和装置
JP5806929B2 (ja) 2011-12-27 2015-11-10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ブロー成形装置およびブロー成形容器の製造方法
US9265547B2 (en) * 2012-11-14 2016-02-23 Tipirneni Software Llc Orthopedic bonding agent application tool
JP6184851B2 (ja) * 2013-11-28 2017-08-2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ブロー成形用金型
JP6864578B2 (ja) * 2017-07-31 2021-04-28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25122A (zh) * 2009-12-23 2012-10-10 Khs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制造被灌装的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CN103260853A (zh) * 2010-10-18 2013-08-21 阿美科有限责任公司 液体或液压吹塑
JP2013132861A (ja) * 2011-12-27 2013-07-08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2軸延伸ブロー成形装置及び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04136195A (zh) * 2011-12-27 2014-11-05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吹塑成型装置和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04684708A (zh) * 2012-09-28 2015-06-03 株式会社吉野工业所 吹塑装置以及用于制造容器的方法
CN105383734A (zh) * 2014-08-20 2016-03-09 克朗斯股份公司 成形灌装机和用于成型并灌装容器的方法
JP2017196872A (ja) * 2016-04-28 2017-11-0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
JP2018075823A (ja) * 2016-10-28 2018-05-17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1650A (zh) 2021-04-02
JPWO2020044756A1 (ja) 2021-08-10
EP3845361B1 (en) 2023-01-18
EP3845361A4 (en) 2022-05-18
US11400638B2 (en) 2022-08-02
US20210178652A1 (en) 2021-06-17
EP3845361A1 (en) 2021-07-07
WO2020044756A1 (ja) 2020-03-05
JP7174057B2 (ja) 2022-1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1650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JP6594823B2 (ja)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
CN111511526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11093942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JP6864570B2 (ja)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US115244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quid container
JP2017094685A (ja) 液体ブロー成形方法及び液体ブロー成形装置
US11077601B2 (en) Liquid-containing container manufacturing method
JP6853759B2 (ja)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CN110545983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10545982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11936293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
CN112601651B (zh) 装有液体的容器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6853758B2 (ja)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JP2022052556A (ja) 液体ブロー成形装置
JP2022151134A (ja) 液体入り容器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