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93648B - 幕墙及建筑物 - Google Patents

幕墙及建筑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93648B
CN112593648B CN202010937840.6A CN202010937840A CN112593648B CN 112593648 B CN112593648 B CN 112593648B CN 202010937840 A CN202010937840 A CN 202010937840A CN 112593648 B CN112593648 B CN 1125936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frame
vertical
longitudinal end
wal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93784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93648A (zh
Inventor
丹治成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AP Inc
Original Assignee
YKK AP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AP Inc filed Critical YKK AP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5936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36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936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936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66Sealings
    • E04B1/68Sealings of joints, e.g. expansion joints
    • E04B1/6806Waterstop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04B2/965Connections of mullions and trans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通过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的幕墙,来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幕墙单元(2)具有在位于左右方向端部的纵端部(2C、2D)设置的密封件(20、21)。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彼此相邻的纵端部(2C、2D)中,一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2C)配置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2D)的室外侧,并在室内外方向(S)上与纵端部(2D)相对。密封件(20、21)设置于纵端部(2C)的室内侧与纵端部(2D)的室外侧的一方或双方,将纵端部(2C、2D)之间密封。

Description

幕墙及建筑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多个幕墙单元的幕墙、以及使用幕墙作为外壁的建筑物。
背景技术
在具有多个幕墙单元的幕墙中,幕墙单元在建筑物的壁部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幕墙被用作建筑物的外壁。并且,存在通过幕墙的多个幕墙单元,来将建筑物的壁面形成为凹凸形状的情况。作为这种幕墙的结构,目前已知有:使幕墙的窗单元与外装面板分别沿主体呈“之”字形配设的建筑物的外壁部结构(参见专利文献1)。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现有的建筑物的外壁部结构中,需要将主体形成“之”字形,为了形成凹凸形状的壁面会花费工夫。此外,当主体为平坦的形状时,无法将窗单元与外装面板配设成“之”字形,难以形成凹凸形状的壁面。
专利文献1:日本特公昭62-272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通过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的幕墙,来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
本发明提供一种幕墙,其具有在建筑物的壁部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
上述幕墙单元具有在位于左右方向端部的纵端部设置的密封件,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幕墙单元的彼此相邻的上述纵端部中,一个上述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配置于另一个上述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外侧,并在室内外方向上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相对,
上述密封件设置于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内侧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外侧的一方或双方,将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之间密封。
根据本发明,通过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的幕墙,能够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的主视图。
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的纵剖面图。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的横剖面图。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中的两个幕墙单元在上下方向上的相邻处的纵剖面图。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中的两个幕墙单元在左右方向上的相邻处的横剖面图。
符号说明
1...幕墙、2...幕墙单元、2A...窗部、2B...腰部、2C...第一纵端部、2D...第二纵端部、3A...面板体、3B...面板体、4...框体、4A...支架、5...第一横框、5A...保持部、5B...外周部、5C...第一安装部、5D...第二安装部、5E...第一连接部、5F...第二连接部、6...第二横框、6A...保持部、6B...外周部、6C...第一安装部、6D...第二安装部、6E...第一连接部、6F...第二连接部、7...第一纵框、7A...保持部、7B...倾斜部、7C...第一安装部、7D...第二安装部、7E...第一盖部、7F...第二盖部、7G...突片、8...第二纵框、8A...保持部、8B...倾斜部、8C...第一安装部、8D...第二安装部、8E...第一盖部、8F...第二盖部、9...横梁、10...建筑物、11...壁部、12...开口部、13...紧固件、14...主体、20...第一密封件、21...第二密封件、22...等压空间、30...第一附属件、31...第二附属件、32...安装部、33...安装部、34...卡合部、35...卡合部、R...左右方向、S...室内外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幕墙及建筑物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幕墙为具有多个幕墙单元的建筑物用的幕墙,被用作建筑物的外壁,设置于建筑物的室内(屋内)与室外(屋外)之间。多个幕墙单元彼此组合,形成建筑物的壁面。
图1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1的主视图,从室外侧观察设置于建筑物10的壁部11的幕墙1而对其进行展示。图2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1的纵剖面图,示出建筑物10的一部分及幕墙1。
如图所示,在从正面观察设置于建筑物10的幕墙1时(参见图1),成为上下的方向为上下方向,成为左右的方向为左右方向。在图1中,上下方向为竖直方向,左右方向为水平方向。室内外方向S(参见图2)为设置于建筑物10的幕墙1的室内外方向(屋内外方向)。如此,与幕墙1相关的方向由将幕墙1设置于建筑物10的状态下的方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室内外方向S等)来确定。此外,与幕墙1相关的室内侧、室外侧是指设置于建筑物10的状态下的幕墙1的室内侧、室外侧。
幕墙1具有在建筑物10的壁部11排列设置的多个幕墙单元2。幕墙单元2为构成幕墙1的面板单元,在设置于壁部11之前,预先组装成单元。多个幕墙单元2沿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排列配置,相邻的幕墙单元2彼此组合。此外,幕墙单元2具有窗部2A(可视部)、腰部2B(拱肩部)、两个面板体3A、3B、以及将面板体3A、3B包围的框体4。
窗部2A为幕墙单元2的下侧部分,腰部2B为幕墙单元2的上侧部分。窗部2A与腰部2B上下排列形成。面板体3A、3B为方形的面板状部件,配置于框体4的内侧(开口部),与框体4连结。这里,面板体3A、3B为玻璃面板体(例如,平板玻璃、复层玻璃、或者夹层玻璃)。面板体3A设置于窗部2A,面板体3B设置于腰部2B。
框体4为形成开口部的方形的开口框,具有彼此组合的四个框5~8(一对横框5、6、一对纵框7、8)与横梁9。框5~8与横梁9例如由通过挤压成型而形成的型材构成。一个(上方的)横框(第一横框5)为上框,另一个(下方的)横框(第二横框6)为下框。一对横框5、6在框体4的上部与下部沿左右方向(横向)延伸,一对纵框7、8(第一纵框7、第二纵框8)在框体4的左右侧部沿上下方向(纵向)延伸。上下的横框5、6与左右的纵框7、8组合成框,框5~8的端部彼此连接。
横梁9在上下的横框5、6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横跨左右的纵框7、8并安装于左右的纵框7、8。此外,横梁9位于窗部2A与腰部2B之间,在上下方向上将框体4的内侧的开口部分割开。窗部2A的面板体3A与第二横框6、左右的纵框7、8、以及横梁9连接。腰部2B的面板体3B与第一横框5、左右的纵框7、8、以及横梁9连接。支架4A(参见图2)固定于框体4,紧固件13固定于建筑物10的主体14。支架4A安装于紧固件13,通过支架4A与紧固件13,框体4及幕墙单元2安装于建筑物10的主体14。
图3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1的横剖面图,示出在窗部2A处沿左右方向R切断的幕墙单元2。
如图所示,多个幕墙单元2在建筑物10的壁部11沿左右方向R排列设置。此外,多个幕墙单元2配置成彼此相对于左右方向R向同一方向倾斜,并沿左右方向R依序设置。由此,建筑物10的壁面通过多个幕墙单元2,在左右方向R的剖面上,形成为凹凸形状(例如,“之”字形状、锯齿形状、雁行形状)。建筑物10的壁面为幕墙1的室外侧的壁面(外壁面),这里,沿左右方向R形成为“之”字形状。
幕墙单元2具有位于左右方向R的两侧的端部的左右的纵端部2C、2D(第一纵端部2C、第二纵端部2D)。纵端部2C、2D为幕墙单元2的侧缘部,沿上下方向(纵向)延伸。这里,纵端部2C、2D为框体4的左右的纵框7、8。第一纵端部2C为第一纵框7,第二纵端部2D为第二纵框8。幕墙单元2的左右的纵端部2C、2D(纵框7、8)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错开位置配置。
在左右方向R上相邻的幕墙单元2中,纵端部2C、2D(纵框7、8)彼此相邻配置。多个幕墙单元2以使彼此的纵端部2C、2D在室内外方向S上相对的方式在左右方向R上依序配置。与幕墙单元2相对于左右方向R的倾斜对应地,框体4的上下的横框5、6相对于左右方向R倾斜配置,横框5、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错开位置配置。在两个幕墙单元2在左右方向R上的相邻处,一个幕墙单元2的横框5、6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横框5、6在室内外方向S上错开位置配置。
图4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1中的两个幕墙单元2在上下方向上的相邻处的纵剖面图,示出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幕墙单元2的横框5、6侧的部分。
如图所示,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幕墙单元2中,上方的幕墙单元2的第二横框6(下框)与下方的幕墙单元2的第一横框5(上框)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并相邻。幕墙单元2的横框5、6为位于幕墙单元2的上下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的上下的横端部(上缘部、下缘部),相对于左右方向R倾斜延伸。
幕墙单元2具有设置于框体4的密封件20、21(第一密封件20、第二密封件21)。密封件20、21为可弹性变形的密封材,分别沿框体4的外周部配置成环状。第一密封件20为翅状的防雨件,第二密封件21为中空状的防风件。两列密封件20、21彼此隔开间隔排列。此外,密封件20、21设置于上下的横框5、6,沿横框5、6的长度方向延伸。横框5、6的第一密封件20位于横框5、6的第二密封件21的室外侧,横框5、6的两列密封件20、21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隔开间隔配置。
横框5、6具有用于保持面板体3A、3B的保持部5A、6A、板状的外周部5B、6B、以及形成于外周部5B、6B的两列槽状的安装部5C、5D、6C、6D(第一安装部5C、6C、第二安装部5D、6D)。保持部5A、6A为横框5、6的本体部,其形成框体4的开口部。面板体3A、3B的横缘部配置于保持部5A、6A,由保持部5A、6A及横框5、6所保持。
第一横框5的外周部5B为框体4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上部),位于保持部5A的上方。第二横框6的外周部6B为框体4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下部),位于保持部6A的下方。此外,横框5、6的外周部5B、6B为与相邻的另一个的横框5、6的外周部5B、6B相对的相对部位。在两个幕墙单元2在上下方向上的相邻处,上方的第二横框6的外周部6B与下方的第一横框5的外周部5B配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并在上下方向上隔开间隔而相邻。安装部5C、5D形成于第一横框5的外周部5B的上方,沿第一横框5的长度方向延伸。安装部6C、6D形成于第二横框6的外周部6B的下方,沿第二横框6的长度方向延伸。
第一安装部5C、6C位于第二安装部5D、6D的室外侧。两列安装部5C、5D、6C、6D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隔开间隔并排形成。第一密封件20安装于第一安装部5C、6C,进而安装于横框5、6的外周部5B、6B。第二密封件21安装于第二安装部5D、6D,进而安装于横框5、6的外周部5B、6B。由此,两列密封件20、21并排地分别设置于横框5、6。第一横框5的密封件20、21从第一横框5的外周部5B向上方突出,第二横框6的密封件20、21从第二横框6的外周部6B向下方突出。
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横框5、6在上下方向上的彼此相邻处,上方的第二横框6的密封件20、21与下方的第一横框5的密封件20、21在两个横框5、6之间,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位置并互相抵接。密封件20、21分别将两个横框5、6之间密封。此外,第一横框5的两列密封件20、21在上下方向上,分别与在与其相对的位置设置的第二横框6的密封件20、21抵接。密封件20、21配置于第一横框5与第二横框6之间,通过互相抵接的两列密封件20、21,在彼此相邻的横框5、6之间形成等压空间22。等压空间22是与外部气压等压的空间。横框5、6之间的等压空间22由横框5、6与密封件20、21划分而成,形成于两列密封件20、21之间。
图5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幕墙1中的两个幕墙单元2在左右方向上的相邻处的横剖面图,示出在左右方向R上相邻的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2C、2D侧的部分。此外,图5中示意性地以虚线表示横框5、6的密封件20、21。
如图所示,密封件20、21设置于位于幕墙单元2的左右方向R的端部的左右的纵端部2C、2D。这里,密封件20、21设置于左右的纵框7、8,沿纵端部2C、2D(纵框7、8)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一密封件20与第二密封件21分别在纵端部2C、2D沿左右方向R排列配置,两列密封件20、21在左右方向R上彼此隔开间隔配置。
在左右方向R上相邻的两个幕墙单元2的彼此相邻的纵端部2C、2D(纵框7、8),纵端部2C、2D(纵框7、8)彼此配置于左右方向R上的相同位置,在室内外方向S上重合。此外,一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这里为第一纵框7即第一纵端部2C)配置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这里为第二纵框8即第二纵端部2D)的室外侧,并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端部2D相对。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端部2D配置于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一纵端部2C的室内侧,第一纵端部2C与第二纵端部2D配置成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相对。
纵框7、8具有用于保持面板体3A、3B的保持部7A、8A、设置密封件20、21的板状的倾斜部7B、8B、形成于倾斜部7B、8B的两列槽状的安装部7C、7D、8C、8D(第一安装部7C、8C、第二安装部7D、8D)、以及两个盖部7E、7F、8E、8F(第一盖部7E、8E、第二盖部7F、8F)。保持部7A、8A为纵框7、8的本体部,形成框体4的开口部。倾斜部7B、8B构成保持部7A、8A的一部分(侧面部)。面板体3A、3B的纵缘部配置于保持部7A、8A,由保持部7A、8A及纵框7、8所保持。
纵框7、8的倾斜部7B、8B为纵框7、8(纵端部2C、2D)的倾斜的外周部,形成为在幕墙单元2的左右方向R的剖面中相对于室内外方向S倾斜。此外,纵框7、8的倾斜部7B、8B为框体4的外周部的一部分(侧部),同时为与相邻的另一纵框7、8的倾斜部7B、8B相对的相对部位。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框7、8的彼此相邻处,一方的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与另一方的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配置成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相对,并在室内外方向S上隔开间隔而相邻。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与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彼此相对于室内外方向S向同一方向倾斜。
在从室内侧向室外侧观察时,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相对于室内外方向S向幕墙单元2的侧向倾斜,配置成朝向室内侧。在从室外侧向室内侧观察时,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相对于室内外方向S向幕墙单元2的侧向倾斜,配置成朝向室外侧。在两个幕墙单元2在左右方向R上的相邻处,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配置于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的室外侧,两个倾斜部7B、8B配置于左右方向R上的相同位置。
横框5、6具有与纵框7、8的倾斜部7B、8B连接的连接部5E、5F、6E、6F(第一连接部5E、6E、第二连接部5F、6F)。横框5、6的连接部5E、5F、6E、6F为横框5、6的长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端部,形成为与各自连接的倾斜部7B、8B对应地相对于室内外方向S倾斜。横框5、6的第一连接部5E、6E与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的横框5、6侧的部分抵接,并与倾斜部7B及第一纵框7连接。横框5、6的第二连接部5F、6F与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的横框5、6侧的部分抵接,并与倾斜部8B及第二纵框8连接。
安装部7C、7D、8C、8D形成于纵框7、8的倾斜部7B、8B,沿纵框7、8的长度方向延伸。此外,安装部7C、7D形成于第一纵框7的倾斜部7B的室内侧,安装部8C、8D形成于第二纵框8的倾斜部8B的室外侧。两列安装部7C、7D、8C、8D在左右方向R上彼此隔开间隔并排形成。在倾斜部7B、8B彼此相对处,倾斜部7B的第一安装部7C与倾斜部8B的第一安装部8C彼此相对,倾斜部7B的第二安装部7D与倾斜部8B的第二安装部8D彼此相对。
幕墙单元2具有可装卸地安装于纵框7、8的附属件30、31(第一附属件30、第二附属件31)。附属件30、31为用于安装密封件20、21的安装部件,沿纵框7、8的长度方向延伸。此外,附属件30、31具有槽状的安装部32、33、以及从安装部32、33向室内外方向S突出的卡合部34、35。密封件20、21可装卸地安装于附属件30、31的安装部32、33。附属件30、31的卡合部34、35可装卸地与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卡合。
通过卡合部34、35的卡合,附属件30、31可装卸地安装于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进而安装于纵框7、8。在该状态下,附属件30、31从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分别向相对的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突出。附属件30、31分别在纵框7、8、安装于第一安装部7C、8C与第二安装部7D、8D的任一方或双方。这里,第一附属件30安装于第一纵框7的第一安装部7C,从第一安装部7C向第二纵框8的第一安装部8C突出。第二附属件31安装于第二纵框8的第二安装部8D,从第二安装部8D向第一纵框7的第二安装部7D突出。
密封件20、21安装于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或者附属件30、31的安装部32、33,进而安装于纵框7、8的倾斜部7B、8B及纵端部2C、2D。将密封件20、21安装于纵框7、8的安装部7C、7D、8C、8D时,密封件20、21直接安装于纵框7、8及纵端部2C、2D。将密封件20、21安装于附属件30、31的安装部32、33时,密封件20、21通过附属件30、31安装于纵框7、8及纵端部2C、2D。
在第一纵框7,第一密封件20安装于第一附属件30的安装部32,第二密封件21安装于第一纵框7的第二安装部7D。在第二纵框8,第一密封件20安装于第二纵框8的第一安装部8C,第二密封件21安装于第二附属件31的安装部33。由此,两列密封件20、21并排地分别设置于幕墙单元2的纵框7、8(纵端部2C、2D)。第一纵框7(第一纵端部2C)的密封件20、21从第一纵框7向室内侧突出,第二纵框8(第二纵端部2D)的密封件20、21从第二纵框8向室外侧突出。
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框7、8(纵端部2C、2D)的彼此相邻处,密封件20、21分别设置于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一纵框7(第一纵端部2C)的室内侧及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框8(第二纵端部2D)的室外侧。此外,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一纵框7(第一纵端部2C)的密封件20、21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框8(第二纵端部2D)的密封件20、21,在两个纵框7、8(纵端部2C、2D)之间,设置于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相对的位置并互相抵接。密封件20、21分别将两个纵框7、8(纵端部2C、2D)之间密封。
第一纵框7(第一纵端部2C)的两列密封件20、21在室内外方向S上,分别与在与其相对的位置设置的第二纵框8(第二纵端部2D)的密封件20、21抵接。密封件20、21配置于第一纵框7与第二纵框8之间,通过互相抵接的两列密封件20、21,在彼此相邻的纵框7、8(纵端部2C、2D)之间形成等压空间22。纵框7、8之间的等压空间22由纵框7、8、密封件20、21、以及附属件30、31划分而成,形成于两列密封件20、21之间。
横框5、6的密封件20、21在横框5、6与纵框7、8的连接处(连接部5E、5F、6E、6F),向纵框7、8的密封件20、21弯曲,而延长至纵框7、8的密封件20、21。此外,横框5、6的密封件20、21向室内外方向S弯曲,而与纵框7、8的密封件20、21相连。在横框5、6的第一连接部5E、6E,横框5、6的密封件20、21向室内侧弯曲,在横框5、6的第二连接部5F、6F,横框5、6的密封件20、21向室外侧弯曲。横框5、6的第一密封件20与纵框7、8的第一密封件20的上下的端部相连,横框5、6的第二密封件21与纵框7、8的第二密封件21的上下的端部相连。
第一纵框7的第一盖部7E为覆盖第一纵框7的室外侧的装饰部件,具有向室内侧突出的突片7G。第一纵框7的第二盖部7F向室内侧突出。第二纵框8的第一盖部8E向室外侧突出。第二纵框8的第二盖部8F为覆盖第二纵框8的室内侧的装饰部件。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框7、8的彼此相邻处,第一纵框7的第一盖部7E配置于第二纵框8的第一盖部8E的室外侧,第二纵框8的第二盖部8F配置于第一纵框7的第二盖部7F的室内侧。
纵框7、8之间、密封件20、21、以及附属件30、31,相对于幕墙1的室外侧的空间,被两个第一盖部7E、8E所覆盖,相对于幕墙1的室内侧的空间,被两个第二盖部7F、8F所覆盖。如此,纵框7、8之间、密封件20、21、以及附属件30、31,由盖部7E、7F、8E、8F覆盖,其与幕墙1的外侧的空间之间被阻隔。
在以上说明的幕墙1中,通过沿左右方向R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2,能够容易地形成建筑物10的凹凸形状的壁面。由此能够提高建筑物10的壁面的设计性。此外,通过互相抵接的密封件20、21,能够提高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幕墙单元2之间的防水性。
使横框5、6相对于左右方向R倾斜配置,在横框5、6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能够容易地将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框7、8(纵端部2C、2D)配置于在室内外方向S上彼此相对的位置。因此,能够简单地形成凹凸形状的壁面。通过使横框5、6的连接部5E、5F、6E、6F与纵框7、8的倾斜部7B、8B连接,能够容易地将横框5、6安装于纵框7、8。
通过使用附属件30、31,能够对应各种密封件20、21,将各密封件20、21安装于纵框7、8。通过交换成在室内外方向S上尺寸不同的附属件30、31,改变附属件30、31在室内外方向S上的尺寸,能够改变密封件20、21在室内外方向S上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密封件20、21在室内外方向S上的位置。
通过在附属件30、31未安装于纵框7、8的状态下将纵框7、8与横框5、6组合成框,能够容易地将纵框7、8与横框5、6组合成框。此外,在以螺钉将纵框7、8固定于横框5、6的情况下,在安装附属件30、31之前,通过螺钉能够将纵框7、8容易地固定于横框5、6。例如,在已将附属件30、31安装于纵框7、8的安装部7C、8D的状态下,在以螺钉使横框5、6的连接部5E、5F、6E、6F与纵框7、8的倾斜部7B、8B连接时,可能会由于附属件30、31阻碍螺钉插通纵框7、8的插通孔。与此相对,在安装附属件30、31之前,能够容易地使螺钉沿左右方向R插通纵框7、8的插通孔。
密封件20、21沿横框5、6的长度方向延伸,朝向纵框7、8的密封件20、21弯曲,并与纵框7、8的密封件20、21相连。通过从横框5、6至纵框7、8连续的密封件20、21,能够提高框体4的拐角部的防水性。此外,通过两列密封件20、21,在纵框7、8(纵端部2C、2D)之间形成等压空间22,能够提高沿左右方向R排列的两个幕墙单元2之间的防水性。
另外,可以不使用附属件30、31而将密封件20、21直接安装于纵框7、8,也可以在纵框7、8的所有安装部7C、7D、8C、8D上安装附属件30、31。在横框5、6与纵框7、8可以设置一个密封件,也可以设置多个密封件。幕墙单元2可以是具有玻璃面板体的窗单元,也可以是具有玻璃面板体以外的面板体的面板单元。在框体4可以设置多个横梁9,也可以不设置横梁9。此外,也可以在框体4设置纵中间材,在横向上将框体4的内侧的开口部分割开。
幕墙单元2可以是不具有框体的单元(例如,壁单元),也可以是不具有面板体的单元。幕墙单元2也可以在建筑物10的壁部11仅沿左右方向R排列设置。还可以使幕墙单元2相对于左右方向R不倾斜地,使在室内外方向S上位于室外侧的幕墙单元2与位于室内侧的幕墙单元2沿左右方向R排列设置,来形成凹凸形状的壁面。
在两个幕墙单元2的纵端部2C、2D(纵框7、8)的彼此相邻处,密封件20、21可以设置于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一纵端部2C(第一纵框7)的室内侧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端部2D(第二纵框8)的室外侧中的任一方。在这种情况下,密封件20、21在两个纵端部2C、2D之间,配置成从一方的纵端部2C、2D至另一方的纵端部2C、2D,并与另一方的纵端部2C、2D抵接。密封件20、21将两个纵端部2C、2D之间密封。如此,密封件20、21设置于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一纵端部2C的室内侧与另一个幕墙单元2的第二纵端部2D的室外侧的一方或双方,将第一纵端部2C与第二纵端部2D之间密封。
如上所述,一种幕墙,其具有在建筑物的壁部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
上述幕墙单元具有在位于左右方向端部的纵端部设置的密封件,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上述幕墙单元的彼此相邻的上述纵端部中,一个上述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配置于另一个上述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外侧,并在室内外方向上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相对,
上述密封件设置于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内侧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外侧的一方或双方,将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之间密封。
通过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的幕墙,能够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
上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内侧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室外侧,
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上述密封件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的上述密封件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并互相抵接。
通过互相抵接的密封件,能够提高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幕墙单元之间的防水性。
上述幕墙单元具有由左右的纵框与上下的横框组合而成的框体,
上述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为上述纵框,
上述密封件设置于上述纵框。
通过具有框体的幕墙单元,能够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
上述幕墙单元具有安装于上述纵框的附属件,
上述密封件安装于上述附属件。
通过使用附属件,能够对应各种密封件,将各密封件安装于纵框。通过交换成在室内外方向上尺寸不同的附属件,改变附属件在室内外方向上的尺寸,能够改变密封件在室内外方向上的位置。由此,能够调整密封件在室内外方向上的位置。通过在附属件未安装于纵框的状态下将纵框与横框组合成框,能够容易地将纵框与横框组合成框。
上述幕墙单元具有设置于上述横框的密封件,
上述横框的密封件在上述横框与上述纵框的连接处弯曲而延长至上述纵框的密封件,并与上述纵框的密封件相连。
通过从横框至纵框连续的密封件,能够提高框体的拐角部的防水性。
上述纵框具有相对于室内外方向倾斜、且供上述密封件设置的倾斜部,
上述横框具有相对于室内外方向倾斜、与上述倾斜部的上述横框侧的部分抵接、且与上述倾斜部连接的连接部。
通过使横框的连接部与纵框的倾斜部连接,能够使横框容易地安装于纵框。
上述横框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配置。
由此,能够容易地将两个幕墙单元的纵端部配置于在室内外方向上彼此相对的位置,能够简单地形成凹凸形状的壁面。
两列上述密封件并排设置于上述纵端部,分别将上述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与上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上述纵端部之间密封。
通过两列密封件,在纵端部之间形成等压空间,能够提高沿左右方向排列的两个幕墙单元之间的防水性。
一种建筑物,其是使用幕墙作为外壁的建筑物。
通过具有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的幕墙,能够容易地形成建筑物的凹凸形状的壁面。

Claims (7)

1.一种幕墙,其具有在建筑物的壁部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幕墙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幕墙单元具有在位于左右方向端部的纵端部设置的密封件,
在左右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幕墙单元的彼此相邻的所述纵端部中,一个所述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配置于另一个所述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室外侧,并在室内外方向上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相对,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室内侧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室外侧的一方或双方,将所述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之间密封,
所述幕墙单元具有由左右的纵框与上下的横框组合而成的框体,
所述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为所述纵框,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纵框,
所述纵框具有相对于室内外方向倾斜、且供所述密封件设置的倾斜部,
所述横框具有相对于室内外方向倾斜、与所述倾斜部的所述横框侧的部分抵接、且与所述倾斜部连接的连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室内侧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室外侧,
所述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的所述密封件设置于彼此相对的位置并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幕墙单元具有安装于所述纵框的附属件,
所述密封件安装于所述附属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幕墙单元具有设置于所述横框的密封件,
所述横框的密封件在所述横框与所述纵框的连接处弯曲而延长至所述纵框的密封件,并与所述纵框的密封件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框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幕墙,其特征在于:
两列所述密封件并排设置于所述纵端部,分别将所述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与所述另一个幕墙单元的所述纵端部之间密封。
7.一种建筑物,其特征在于,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幕墙作为外壁。
CN202010937840.6A 2019-10-02 2020-09-08 幕墙及建筑物 Active CN11259364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82163 2019-10-02
JP2019182163A JP7328107B2 (ja) 2019-10-02 2019-10-02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及び建造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3648A CN112593648A (zh) 2021-04-02
CN112593648B true CN112593648B (zh) 2022-08-12

Family

ID=751801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937840.6A Active CN112593648B (zh) 2019-10-02 2020-09-08 幕墙及建筑物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328107B2 (zh)
CN (1) CN1125936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1766B2 (ja) 2020-09-16 2024-03-01 Ykk Ap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及び建造物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6647Y2 (zh) * 1980-03-07 1991-08-02
JPH07116780B2 (ja) * 1990-04-25 1995-12-18 ワイケイケイアーキテクチュラルプロダクツ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式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における水密装置
KR101022501B1 (ko) * 2008-09-01 2011-03-16 이혜경 연결어댑터를 이용한 이질재 결합구조
JP5656391B2 (ja) * 2009-11-27 2015-01-21 株式会社Lixil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及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6445317B2 (ja) * 2014-12-24 2018-12-26 Ykk Ap株式会社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6762771B2 (ja) * 2016-06-07 2020-09-30 株式会社Lixil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及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用キャッチパン
CN207314605U (zh) * 2017-10-27 2018-05-04 常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鱼鳞状单元幕墙及建筑
CN207568022U (zh) * 2017-11-06 2018-07-03 深圳市三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错缝式的曲面幕墙
CN211007230U (zh) * 2019-08-20 2020-07-14 金刚幕墙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交错渐变单元式幕墙拼接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93648A (zh) 2021-04-02
JP2021055496A (ja) 2021-04-08
JP7328107B2 (ja) 2023-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43234B2 (en) Curtain wall system and components thereof
US8353138B2 (en) Window frame with hidden weep
US4223499A (en) Decorative stained glass insert unit for windows
CN112593648B (zh) 幕墙及建筑物
KR101018004B1 (ko) 크린룸용 조립식 도어틀
KR101550845B1 (ko) 커튼 월
JP7441766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及び建造物
JP6445317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およ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6982550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
US9051740B1 (en) Arrangement and method for retrofitting glass wall panel system with glass wall panel
KR101721223B1 (ko) 갤러리 창호
JP7441758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ユニット
JP7146569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KR101623939B1 (ko) 단열성능을 향상시킨 커튼월 창
JP6982541B2 (ja) 枠材のシール構造及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6353358B2 (ja) 面格子の取付構造
JP2019143308A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7178234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7192006B2 (ja) 開口部建材
JP3220426B2 (ja) 窓におけるパネルの固定装置および窓用パネルユニット
JP7328002B2 (ja) 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6872961B2 (ja) パネル体
JP2022178386A (ja) 化粧材及びカーテンウォール
JP2023066747A (ja) サッシ構造
KR0126396Y1 (ko) 건물용 셔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