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5936B -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5936B
CN112585936B CN201980050948.9A CN201980050948A CN112585936B CN 112585936 B CN112585936 B CN 112585936B CN 201980050948 A CN201980050948 A CN 201980050948A CN 112585936 B CN112585936 B CN 112585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se
lens
rising edge
mode
sh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09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5936A (zh
Inventor
比耶恩·约伦
卢青宇
邹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ctor Doha 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ctor Doha 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ctor Doha 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ctor Doha Su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85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5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5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593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2Illuminating scene
    • G03B15/03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lighting apparatus; Flash units
    • G03B15/05Combinations of cameras with electronic flash apparatus; Electronic flash un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4Mounting of pick-up tubes,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deviation or focus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2Combination of two or more compensation contr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7/00Equipmen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D47/08Arrangements of camera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7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with flash-synchronis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Remote 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parts, e.g. by remote control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67Camera operation mode switching, e.g. between still and video, sport and normal or high- and low-resolution m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70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 H04N23/73Circuitry for compensating brightness variation in the scene by influencing the exposure tim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5/00Special procedure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Apparatus therefor
    • G03B15/006Apparatus mounted on flying object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206/00Systems for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pieces of apparatus, e.g. for exchanging trimming information, for photo finish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拍摄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解决照相机不能满足对拍摄效果的特殊需求的问题。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包括:所述机身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Description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拍摄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照相机通常包括镜头和外接设备(例如闪光灯)。在拍摄过程中,照相机需要控制有效曝光的起始时间点以及点亮闪光灯的时间点。通常这两个时间点完全同步,即在开始曝光的同时点亮闪光灯进行补光。然而,这种完全同步的曝光和补光方式,可能无法满足对拍摄效果的特殊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拍摄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用于解决照相机不能满足对拍摄效果的特殊需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机身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镜头,所述镜头与拍摄装置的机身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镜头接收所述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外接设备和镜头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机身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机身,用于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用于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所述机身还用于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所述镜头与拍摄装置的机身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所述镜头用于:
接收所述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外接设备和镜头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机身用于:
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第五方面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第五方面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中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拍摄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机身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后,镜头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向机身发送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触发信号,机身接收到该触发信号之后,根据第一脉冲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当这两个时间点设置不同时,可得到不同的拍摄效果,或者满足更加多样的拍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无人飞行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
图1B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对应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对应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对应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方法对应的信号时序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控制方法、拍摄装置、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中,可移动平台可以是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以下对本申请可移动平台的描述使用无人机作为示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不受限制地使用其他类型的无人机,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无人机。例如,无人机可以是小型或大型的无人机。在某些实施例中,无人机可以是旋翼无人机(rotorcraft),例如,由多个推动装置通过空气推动的多旋翼无人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限于此,无人机也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无人机。
图1A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无人飞行系统的示意性架构图。本实施例以旋翼无人机为例进行说明。
无人飞行系统100可以包括无人机110、显示设备130和遥控设备140。其中,无人机110可以包括动力系统150、飞行控制系统160、机架和承载在机架上的云台120。无人机110可以与遥控设备140和显示设备130进行无线通信。
机架可以包括机身和脚架(也称为起落架)。机身可以包括中心架以及与中心架连接的一个或多个机臂,一个或多个机臂呈辐射状从中心架延伸出。脚架与机身连接,用于在无人机110着陆时起支撑作用。
动力系统15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调速器(简称为电调)151、一个或多个螺旋桨153以及与一个或多个螺旋桨153相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电机152,其中电机152连接在电子调速器151与螺旋桨153之间,电机152和螺旋桨153设置在无人机110的机臂上;电子调速器151用于接收飞行控制系统160产生的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提供驱动电流给电机152,以控制电机152的转速。电机152用于驱动螺旋桨旋转,从而为无人机110的飞行提供动力,该动力使得无人机110能够实现一个或多个自由度的运动。在某些实施例中,无人机110可以围绕一个或多个旋转轴旋转。例如,上述旋转轴可以包括横滚轴(Roll)、偏航轴(Yaw)和俯仰轴(pitch)。应理解,电机152可以是直流电机,也可以交流电机。另外,电机152可以是无刷电机,也可以是有刷电机。
飞行控制系统160可以包括飞行控制器161和传感系统162。传感系统162用于测量无人机的姿态信息,即无人机110在空间的位置信息和状态信息,例如,三维位置、三维角度、三维速度、三维加速度和三维角速度等。传感系统162例如可以包括陀螺仪、超声传感器、电子罗盘、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视觉传感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气压计等传感器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可以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飞行控制器161用于控制无人机110的飞行,例如,可以根据传感系统162测量的姿态信息控制无人机110的飞行。应理解,飞行控制器161可以按照预先编好的程序指令对无人机110进行控制,也可以通过响应来自遥控设备140的一个或多个遥控信号对无人机110进行控制。
云台120可以包括电机122。云台用于携带拍摄装置123。飞行控制器161可以通过电机122控制云台120的运动。可选地,作为另一实施例,云台120还可以包括控制器,用于通过控制电机122来控制云台120的运动。应理解,云台120可以独立于无人机110,也可以为无人机110的一部分。应理解,电机122可以是直流电机,也可以是交流电机。另外,电机122可以是无刷电机,也可以是有刷电机。还应理解,云台可以位于无人机的顶部,也可以位于无人机的底部。
拍摄装置123例如可以是照相机或摄像机等用于捕获图像的设备,拍摄装置123可以与飞行控制器通信,并在飞行控制器的控制下进行拍摄。本实施例的拍摄装置123至少包括感光元件,该感光元件例如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传感器或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传感器。可以理解,拍摄装置123也可直接固定于无人机110上,从而云台120可以省略。
显示设备130位于无人飞行系统100的地面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无人机110进行通信,并且可以用于显示无人机110的姿态信息。另外,还可以在显示设备130上显示拍摄装置123拍摄的图像。应理解,显示设备130可以是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在遥控设备140中。
遥控设备140位于无人飞行系统100的地面端,可以通过无线方式与无人机110进行通信,用于对无人机110进行远程操纵。
应理解,上述对于无人飞行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命名仅是出于标识的目的,并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拍摄装置123可以包括镜头、机身中的至少一个。对应地,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镜头、机身中的至少一个。拍摄装置123可作为手持设备使用,也可安装在可移动平台上。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实现控制方法的程序、指令、数据等。
参照图1B所示,机身123-1与镜头123-2和外接设备123-3分别通信连接,例如机身123-1与镜头123-2、外接设备123-3之间可以进行信号或信息收发,以完成三者的协同操作,例如曝光过程中机身123-1、镜头123-2和闪光灯的时序控制等。
镜头和机身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一体的。外接设备与机身可以是可拆卸的,也可以是一体的。例如,拍摄装置可应用于具有拍摄功能的手持设备,手持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以手机为例,镜头和机身通常一体构成不可拆卸。而对于数码相机而言,镜头和机身既可以是可拆卸、可更换的,也可以是一体构成不可拆卸的。
镜头可包括快门,快门可以为机械快门,例如叶片式快门等。机身可包括图像传感器和处理器。图像传感器包括但不限于CMOS图像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等。在曝光过程中,快门打开一定时间之后关闭。当快门打开时,光线通过镜头到达图像传感器。处理器触发图像传感器重置,并读取图像传感器采集到的图像信息。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其中机身与镜头和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参照图2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201、机身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以拍摄装置为数码相机的情形为例,用户按下拍摄按键时,触发机身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指示镜头打开快门。
S202、镜头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向机身发送触发信号。
镜头接收到快门打开命令后,打开快门,在快门处于打开状态的时段内向机身发送触发信号。其中,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参照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以第一脉冲在先发送第二脉冲在后发送的情形为例进行说明。快门在a时间点打开,在b时间点关闭,镜头在a-b时段内向机身发送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第一脉冲的上升沿位于c时间点,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位于d时间点。
S203、机身接收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接收到第一脉冲时,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图像传感器执行重置操作。
参照图3所示,机身在c时间点接收到第一脉冲时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图像传感器在e时间点完成重置操作,进入有效曝光阶段。本申请实施例中将图像传感器完成重置操作到快门关闭的这段时间的长度,即e-b时段的长度,称为有效曝光时长,该有效曝光时长不同时,得到的拍摄效果通常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根据第一脉冲在a-b时段内的位置来调节有效曝光时长,以得到不同的拍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接收到第二脉冲时,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参照图3所示,机身在d时间点接收到第二脉冲时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以外接设备为闪光灯的情形为例,触发外接设备启动可以指触发闪光灯进行曝光补偿。闪光灯在不同时间点进行曝光补偿时,得到的拍摄效果通常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第二脉冲在a-b时段内的位置来调节外接设备启动的时间点,以得到不同的拍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
例如,机身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第一脉冲,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机身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第二脉冲,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以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机身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在b时间点之后,机身再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回第一工作模式,直到下一次接收到第一脉冲。通过模式切换,机身将两个脉冲分别选通至图像传感器和外接设备,以分别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可通过中断机制触发模式切换。例如,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机身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并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机身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机身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接收到镜头发送的第二脉冲,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以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当这两个时间点与快门打开时间点a或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时,或者当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同时,得到的拍摄效果均可不同。因此,应用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得到多种不同的拍摄效果,以满足更加多样的拍摄需求。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拍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该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其中机身与镜头和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参照图4所示,该控制方法包括:
S401、机身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参照图3所示,快门时长是指快门从打开时间点到关闭时间点所持续的时间长度,即图3中的a-b时间段的长度。有效曝光时长是指图像传感器有效曝光的时间长度,即图3中的e-b的长度。
S402、镜头向机身发送第一脉冲。
接头接收到快门打开命令后,根据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a和快门关闭时间点b,并根据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
例如,快门时长为10ms,有效曝光时长为1ms。镜头确定快门打开后,需保持打开状态10ms然后关闭,有效曝光阶段从第9ms持续到快门关闭。则镜头可以在快门打开时间点a和有效曝光起点e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一脉冲,即在第1-9ms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一脉冲。
镜头向机身发送第一脉冲的时间点T,可以与有效曝光起点e之间存在一定时间间隔G。例如,以R表示图像传感器从接收到触发重置操作的指示到完成重置操作所需要的时间长度,则该时间间隔可以等于R,即镜头可以在T=(9-R)ms时向机身发送第一脉冲,其中R的取值可以为预设值。当然此处仅为示例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时间间隔G的具体取值不做限定。
S403、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机身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其中第一工作模式为默认工作模式,机身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并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接收镜头返回的第一脉冲,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
例如,参照图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机身51包括处理器511和选通单元512。镜头52与处理器511和选通单元512分别通信连接,处理器511和选通单元512可分别接收镜头52发送的触发信号。选通单元512与处理器511、外接设备53和图像传感器513分别通信连接。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时,选通单元512与镜头52相连接的输入端,与和图像传感器513相连接的输出端被选通。
选通单元512从镜头52接收到第一脉冲时,第一脉冲被选通至图像传感器513,触发图像传感器513的重置操作。参照图6所示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图像传感器513从选通单元512接收到的信号在图6中以图像传感器重置信号表示。
S404、机身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机身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例如,参照图5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所示的信号时序示意图,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处理器511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处理器511的中断的上升沿。处理器511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生成模式切换信号并发送至选通单元512,触发选通单元512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时,选通单元512与镜头52相连接的输入端,与和外接设备53相连接的输出端被选通。
S405、镜头向机身发送第二脉冲。
以外接设备为闪光灯的情形为例,通常闪光灯需要再有效曝光过程中点亮,因此可在有效曝光起点e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二脉冲。
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之间需要保留一定时间间隔,以确保在机身切换到第二工作模式之后,镜头再向机身发送第二脉冲。例如,图6所示,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该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该第一阈值可以为预设值,由于处理器处理中断的响应时间通常十分短,该预设值只需要大于该响应时间即可。也就是说镜头发送第一脉冲之后,需要至少等待长度为该预设值的时间间隔之后,才能发送第二脉冲,以确保机身已经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S406、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机身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以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结合步骤S404,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时,选通单元512与镜头52相连接的输入端,与和外接设备53相连接的输出端被选通。
结合步骤405,机身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之后,镜头向机身发送第二脉冲。此时选通单元512将从镜头52接收到的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53以触发外接设备53的启动。外接设备53从选通单元512接收到的信号在图6中以外接设备启动信号表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闪光灯,触发外接设备启动可以指触发闪光灯进行曝光补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触发外接设备启动可以指触发定位装置采集当前位置信息。在曝光结束后,机身内的处理器可将拍摄的照片与位置信息一并保存于存储器中。
S407、在快门关闭时间点之后,机身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参照图5以及图6所示,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后,处理器511可将模式切换信号拉低,触发选通单元512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机身切换回第一工作模式之后,可跳转至步骤S401重新执行,即进行下一次拍摄。通常,在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后,模式切换信号需要保持拉高一段时间,在处理器将当前拍摄的照片存储之后,在将模式切换信号拉低,使得机身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以调节有效曝光时长,以及外接设备启动时间点,从而得到多种不同的拍摄效果。
在曝光时长一定的情况下,外接设备启动的时间点不同时,得到的拍摄效果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脉冲的上升沿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因此可通过调节第二脉冲上升沿对应的时间点,来得到不同的拍摄效果。例如,镜头可根据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或者外接设备的设备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即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对应的时间点。
示例性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包括前帘曝光模式、后帘曝光模式以及中间曝光模式,每种曝光模式对应的第二脉冲上升沿对应的时间点说明如下。
参照图6所示,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时,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d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前帘曝光模式下,外接设备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前半段被触发启动。以外接设备为闪光灯的情形为例,闪光灯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前半段进行曝光补偿。
参照图7所示,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时,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d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后帘曝光模式下,外接设备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后半段被触发启动。以外接设备为闪光灯的情形为例,闪光灯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后半段进行曝光补偿。
参照图8所示,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时,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d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中间曝光模式下,外接设备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中间点被触发启动。以外接设备为闪光灯的情形为例,闪光灯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中间点进行曝光补偿。
当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时,定位装置也可以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前半段、后半段或中间点被触发启动以采集当前位置信息。在运动过程中进行拍摄时(例如拍摄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拍摄的情形),可在不同时间点采集位置信息,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示例性地,外接设备可包括闪光装置(例如闪光灯)、定位装置等。设备类型不同时,第二脉冲上升沿对应的时间点说明如下。
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时,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d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也就是说,闪光装置可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前半段或者后半段进行曝光补偿。
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时,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e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d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b之间的时间间隔。
也就是说,定位装置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中间点采集当前位置信息。以拍摄装置安装在无人机上进行拍摄的情形为例,由于拍摄的过程中无人机往往处于运动状态,因此在有效曝光时长e-b内无人机的位置信息会不断变化,定位装置实际采集到的位置信息为无人机在有效曝光时长e-b内某一时刻的位置信息。在有效曝光时长e-b的中间点采集的位置信息,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无人机在有效曝光时长e-b内的实际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以调节有效曝光时长,以及外接设备启动时间点,从而得到多种不同的拍摄效果,或者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控制方法,可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即拍摄装置可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拍摄装置的机身,该机身可至少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机身所执行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机身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机身接收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机身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在第二脉冲之前,机身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机身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机身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以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机身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机身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机身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镜头与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选通单元与处理器、外接设备和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其中,
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接收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通单元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通单元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处理器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处理器的中断的上升沿。
处理器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选通单元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机身可根据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以调节有效曝光时长,以及外接设备启动时间点,从而得到多种不同的拍摄效果,或者满足不同的拍摄需求。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镜头,该镜头可至少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由镜头所执行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接收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镜头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向机身发送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机身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镜头根据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镜头在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一脉冲,并在有效曝光起点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二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镜头与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分别向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发送触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镜头所执行的步骤包括:
镜头根据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镜头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参照图9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镜头91、外接设备92和机身93的拍摄装置90,机身93与镜头91和外接设备92分别通信连接。
机身93,用于向镜头91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镜头91,用于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向机身93发送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机身93还用于接收镜头91发送的触发信号,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93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92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镜头91具体用于:
根据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根据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在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一脉冲,并在有效曝光起点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二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在第二脉冲之前,机身93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92,以触发外接设备92的启动。
其中,在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第二脉冲到来之前,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93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93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镜头91与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选通单元与处理器、外接设备92和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用于接收镜头91发送的触发信号。
选通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92。
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处理器的中断的上升沿。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选通单元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91还用于根据拍摄装置90的曝光模式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90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镜头91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90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镜头91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90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镜头91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91还用于:根据外接设备92的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92为闪光装置。
镜头91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92为定位装置。
镜头91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93还用于:
在快门关闭时间点之后,从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一工作模式。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镜头,镜头与拍摄装置的机身通信连接,拍摄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其特征在于,镜头用于:
接收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向机身发送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机身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镜头具体用于:
根据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根据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在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一脉冲,并在有效曝光起点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第二脉冲。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与机身内的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
镜头具体用于:根据快门打开命令,分别向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发送触发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还用于:根据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镜头还用于:根据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
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
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有效曝光起点与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机身与外接设备和镜头分别通信连接,机身用于:
向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接收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根据第一脉冲触发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第二脉冲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在第二脉冲之前,机身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以触发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以触发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第二脉冲到来之前,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镜头与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选通单元与外接设备和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用于接收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
选通单元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选通单元将第一脉冲选通至图像传感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选通单元将第二脉冲选通至外接设备。
处理器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处理器在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处理器的中断的上升沿。处理器在检测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选通单元从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第二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装置,其中,拍摄装置安装于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其中,可移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镜头,其中,镜头安装于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其中,可移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平台,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上述实施例所提供的拍摄装置,其中,拍摄装置安装于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其中,可移动平台包括但不限于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等。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由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执行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由包括镜头的拍摄装置所执行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由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所执行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两个脉冲信号来分别控制图像传感器的重置以及外接设备的启动,使得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时间点、外接设备的启动时间点相互独立,因此可以分别设置这两个时间点,以调节有效曝光时长,以及外接设备启动时间点,从而得到多种不同的拍摄效果,或者满足多种不同的拍摄需求。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内存(Read-Only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1)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机身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所述镜头向所述机身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时间点不同;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包括: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所述镜头在所述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并在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脉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二脉冲之前,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以触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以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所述机身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所述镜头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所述选通单元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包括: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
所述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所述处理器的所述中断的上升沿;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所述选通单元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所述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所述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后,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16.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镜头,所述镜头与拍摄装置的机身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镜头接收所述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所述镜头向所述机身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时间点不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包括: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所述镜头在所述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并在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脉冲。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所述镜头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包括: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分别向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
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包括:
所述镜头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26.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外接设备和镜头分别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机身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所述镜头向所述机身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时间点不同;
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二脉冲之前,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以触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以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所述机身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所述镜头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所述选通单元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机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包括: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机身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
所述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所述机身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所述处理器的所述中断的上升沿;
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所述选通单元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所述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所述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32.一种包括镜头、外接设备和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所述镜头和所述外接设备分别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身,用于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所述镜头,用于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其中,所述镜头向所述机身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时间点不同;
所述机身还用于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根据所述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在所述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并在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脉冲。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二脉冲之前,所述机身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以触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以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所述镜头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所述选通单元与所述处理器、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用于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选通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所述处理器的所述中断的上升沿;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所述选通单元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所述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所述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1.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2.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3.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用于: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46.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还用于:
在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后,从所述第二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工作模式。
47.一种镜头,所述镜头与拍摄装置的机身通信连接,所述拍摄装置还包括外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用于:
接收所述机身发送的快门打开命令;
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向所述机身发送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以使所述机身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所述镜头向所述机身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的时间点不同。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包括快门时长和有效曝光时长;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快门时长,确定快门打开时间点和快门关闭时间点;
根据所述有效曝光时长,确定有效曝光起点;
在所述快门打开时间点和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一脉冲,并在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生成并发送所述第二脉冲。
49.根据权利要求47或48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与所述机身内的处理器和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分别向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发送所述触发信号。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用于:根据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前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后帘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53.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装置的曝光模式为中间曝光模式;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54.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还用于:根据所述外接设备的类型确定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闪光装置;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大于或小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56.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接设备为定位装置;
所述镜头具体用于:确定所述有效曝光起点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等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下降沿与所述快门关闭时间点之间的时间间隔。
57.一种包括机身的拍摄装置,所述机身与外接设备和镜头分别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用于:
向所述镜头发送快门打开命令;
接收所述镜头根据所述快门打开命令发送的触发信号,所述触发信号包括第一脉冲和第二脉冲;
根据所述第一脉冲触发所述机身内的图像传感器的重置操作,并根据所述第二脉冲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在所述第二脉冲之前,所述机身具体用于: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以触发所述图像传感器的所述重置操作;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以触发所述外接设备的启动;
其中,在所述第一脉冲到来之后、在所述第二脉冲到来之前,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中断的上升沿;
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处理器和选通单元,所述镜头与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通信连接,所述选通单元与所述外接设备和所述图像传感器分别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选通单元分别用于接收所述镜头发送的所述触发信号;
所述选通单元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一脉冲选通至所述图像传感器;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所述选通单元将所述第二脉冲选通至所述外接设备;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所述处理器在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到来时触发所述处理器的所述中断的上升沿;所述处理器在检测到所述中断的下降沿时,触发所述选通单元从所述第一工作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工作模式。
61.根据权利要求59或60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在所述中断的下降沿之后到来。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拍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的上升沿和所述第二脉冲的上升沿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第一阈值,所述第一阈值取决于触发所述中断到完成工作模式切换所需的响应时间。
63.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32-46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
65.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47-56任一项所述的镜头,其中,所述镜头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
67.一种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平台本体以及如权利要求57-62任一项所述的拍摄装置,其中,所述拍摄装置安装于所述可移动平台本体上。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可移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平台包括手持电话、手持云台、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机器人或自动驾驶汽车。
6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7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25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7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26-31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1980050948.9A 2019-12-19 2019-12-19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85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9/086262 WO2021121597A1 (en) 2019-12-19 2019-12-19 System and method for synchronisation of a shutter in a lens, a camera with its sensor and an external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5936A CN112585936A (zh) 2021-03-30
CN112585936B true CN112585936B (zh) 2022-07-12

Family

ID=691378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0948.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585936B (zh) 2019-12-19 2019-12-19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21757A1 (zh)
EP (1) EP3857305A1 (zh)
CN (1) CN112585936B (zh)
WO (1) WO20211215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00211B (zh) * 2023-06-09 2024-01-02 苏州洞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5964A1 (en) * 2005-12-07 2007-06-14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sensor in a camera unit
EP2302901A2 (en) * 2009-09-25 2011-03-30 Phase One A/S Camera unit with shutter detector
CN106791453A (zh) * 2017-03-14 2017-05-31 南京云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车的自动触发摄像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46150A (ja) * 1995-11-22 1997-06-06 Asahi Optical Co Ltd オートストロボシステム、およびストロボ用アダプタ
US6983106B2 (en) * 2000-11-30 2006-01-03 Eyeexpert, Llc Synchronizer for fundus camera
US20040081446A1 (en) * 2002-10-28 2004-04-29 Eastman Kodak Company Electronic imaging system with row-wise or column-wise image sensor reset synchronized to a mechanical shutter
US7187858B2 (en) * 2002-12-30 2007-03-06 Eastman Kodak Company Camera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amera based upon available power in a supply
JP2007129433A (ja) * 2005-11-02 2007-05-24 Fujifilm Corp デジタルカメラ
JP4948266B2 (ja) * 2007-05-24 2012-06-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5004721B2 (ja) * 2007-08-28 2012-08-22 オリンパス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コマンダーフラッシュ装置及びスレーブフラッシュ装置
US8150255B2 (en) * 2010-06-25 2012-04-03 Apple Inc. Flash control for electronic rolling shutter
US20180359411A1 (en) * 2016-01-13 2018-12-13 Nixie Labs, Inc. Cameras with autonomous adjustment and learning function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US10264167B2 (en) * 2016-08-10 2019-04-16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Imaging apparatus
CN107074348B (zh) * 2016-12-30 2021-06-15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无人飞行器
JP7104552B2 (ja) * 2018-05-08 2022-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フラッシュの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撮像装置ならびに撮像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65964A1 (en) * 2005-12-07 2007-06-14 Nokia Corporation Camera unit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image sensor in a camera unit
EP2302901A2 (en) * 2009-09-25 2011-03-30 Phase One A/S Camera unit with shutter detector
CN106791453A (zh) * 2017-03-14 2017-05-31 南京云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车的自动触发摄像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57305A1 (en) 2021-08-04
WO2021121597A1 (en) 2021-06-24
US20220321757A1 (en) 2022-10-06
CN112585936A (zh) 2021-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42685B (zh) 一种伴飞无人机航拍系统及方法
CN109074168B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设备和无人机
WO2020181494A1 (zh) 参数同步方法、拍摄装置和可移动平台
JP2017065467A (ja) 無人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521864B (zh) 成像控制方法、成像装置和无人机
CN108924520B (zh) 传输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拍摄设备及飞行器
CN108780321B (zh) 用于设备姿态调整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227289A1 (zh) 延时拍摄控制方法和设备
US10356294B2 (en) Photographing device, moving body for photographing, and photograph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moving body
CN111344651B (zh) 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和无人机
CN110651466A (zh) 可移动平台的拍摄控制方法和设备
EP3635950B1 (en) Imaging device, camera-equipped drone, and mode control method, and program
JP2017169170A (ja) 撮像装置、移動装置、撮像システム、撮像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585936B (zh) 控制方法、拍摄装置、镜头、可移动平台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3795805A (zh)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方法和无人机
JP6910785B2 (ja) 移動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ならびに撮像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無人機、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10308359B2 (en) Moving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moving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168821A1 (zh) 可移动平台的控制方法和设备
WO2020237429A1 (zh) 遥控设备的控制方法和遥控设备
CN106516140A (zh) 一种具有航拍功能的飞行器
WO2021237500A1 (zh) 飞行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0622486A (zh) 无人机的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和无人机
US20220297821A1 (en) Control device, control method, unmanned aircraf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11373735A (zh) 拍摄控制方法、可移动平台与存储介质
JP6998921B2 (ja) アダプタ、撮像装置、支持機構および移動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