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5357B - 密闭型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密闭型压缩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585357B CN112585357B CN202080004577.3A CN202080004577A CN112585357B CN 112585357 B CN112585357 B CN 112585357B CN 202080004577 A CN202080004577 A CN 202080004577A CN 112585357 B CN112585357 B CN 1125853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refrigerant
- lubricating oil
- motor
- compression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18/00—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C18/02—Rotary-piston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of arcuate-engagement type, i.e. with circular translatory movement of co-operating members, each member having the same number of teeth or tooth-equivalen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C—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ROTARY-PISTON, OR OSCILLATING-PISTON,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C29/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pumps or pumping install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4C18/00 - F04C28/00
- F04C29/02—Lubrication; Lubricant separ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pplications Or Details Of Rotary Compressors (AREA)
- Rotary Pumps (AREA)
Abstract
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1)、电动机部、压缩机构部、吸引制冷剂的吸入管(6)、和将由压缩机构部压缩的制冷剂向外部排出的排出管。压缩机构部具有固定涡旋件、回旋涡旋件、制冷剂吸入口、旋转轴、轴承部件(11)、和向滑动部供给润滑油的润滑油通路。轴承部件(11)具有沿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片部(11a、11b、11c、11d),且具有排出润滑油的排油通路(27)和排油管(28)。排油通路(27)和排油管(28)设置于从制冷剂吸入口起在电动机部的旋转方向上第一个出现的、多个突出片部(11a、11b、11c、11d)之间的凹处(17a、17b、17c、17d)。排油管(28)在面朝密闭容器(1)的空间部的电动机部的上端附近开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供冷供暖空调装置和冷藏库等的冷却装置、以及热泵式供热水装置等的制冷装置所使用的密闭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冷却装置和供热水装置等所使用的密闭型压缩机利用压缩机构部对从制冷循环返回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并将其送入制冷循环。此时,对压缩机构部供给润滑油,滑动部分得到润滑。使滑动部分润滑的油被放出到压缩机内部,返回压缩机底部的贮油部。
在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制冷剂气体呈湍流状态。因此,混杂到制冷剂气体中,与被压缩的制冷剂一同流出到制冷循环的润滑油量变多。
因此,为了减少流出到制冷循环的润滑油量,现有的密闭型压缩机构成为将润滑油从压缩机构部经由排油管排出到电动机下方而返回至压缩机底部的贮油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图6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6所示的密闭型压缩机为高压密闭型压缩机。油对压缩机构部100的、固定涡旋件101与回旋涡旋件102的啮合部分以及旋转轴103和轴承部件104之间的部分等滑动部分进行润滑。经由驱动回旋涡旋件102的旋转轴103内的油通路106来供给油。
对压缩机构部100的各滑动部分进行了润滑后的润滑油通过设置于轴承部件104的排油通路107,被排出到密闭容器108内。
排油通路107与排油管109连接。排油管109通过设置于电动机部110的定子111的外周的缺口凹部112之一。由此,油返回到电动机部110下方的压缩机底部的贮油部113。
通过这样的结构,从排油通路107放出的油被排出到密闭容器108内的压缩机构部100与电动机部110之间的空间部114内,能够抑制其与空间部114内的湍流制冷剂发生混杂。因此,能够减少从排出管115流出到制冷循环的润滑油量。
这样的结构在低压密闭型压缩机中也适用,流出到制冷循环的润滑油量减少。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324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现有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结构中,为了设置排油管,需要增大电动机部的定子外周部的缺口凹部的形状。其成为使电动机效率下降的原因。
另一方面,为了避免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假设从设置于轴承部件的排油通路直接向压缩机构部与电动机部之间的空间部内排出润滑油的结构。若采用此种方式,如上所述,在空间部,混杂到制冷剂气体而与制冷剂一同流出到制冷循环的润滑油的流出量增多。
像这样,在现有的压缩机构成中,难以在不引起电动机部的效率下降的情况下,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本公开提供不引起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地实现润滑油的流出量减少的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本公开涉及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其具有贮存润滑油的贮油部;电动机部,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压缩机构部,其隔着空间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上方;吸入管,其将制冷剂吸引到所述电动机部与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的所述空间部;和排出管,其将由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的所述制冷剂排出到外部。
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固定涡旋件;回旋涡旋件,其具有轴筒部,且与所述固定涡旋件啮合而形成压缩室;制冷剂吸入口,其以使被吸引到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制冷剂被吸入所述压缩室内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旋转轴,其具有偏心轴部,且使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嵌合,而回旋驱动所述回旋涡旋件。
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轴承部件,其支承所述固定涡旋件和回旋涡旋件,并具有以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承部;和润滑油通路,其对包括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部和所述旋转轴的第1嵌合部以及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和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偏心轴部的第2嵌合部在内的滑动部供给来自所述贮油部的所述润滑油。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沿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片部、将对所述滑动部进行润滑后的所述润滑油排出的排油通路、以及与所述排油通路连接的排油管,所述轴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
所述排油通路和所述排油管设置于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起在所述电动机部的旋转方向上第一个出现的、所述多个突出片部之间的凹处。
所述排油管在面朝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空间部的所述电动机部的上端附近开口。
通过这样的结构,排油管无需通过电动机部的定子外周部的缺口凹部,无需增大定子外周部的缺口凹部的形状,能够防止电动机的效率下降。
此外,采用了从排油管直接向电动机部的上端部,即电动机部与压缩机构部之间的空间部排出润滑油的结构,但排出润滑油的位置为伴随电动机部的转子的旋转而回旋的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
而且,混入有来自排油管的润滑油的状态的制冷剂至成为回旋流而到达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在轴承部件的突出片部彼此之间的多个凹处膨胀而扰乱流动。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高效地附着于密闭容器内周面和电动机部的线圈端部等而分离。因此,能够减少排出到外部的润滑油量。换句话说,能够不引起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地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
根据本公开,如上文所述,能够不引起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地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因此能够提供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从侧方观察时的截面图。
图2是表示该密闭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表示从固定涡旋件上方观察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并示出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从轴承部件上方观察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5是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表示密闭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图6是表示专利文献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的结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涉及密闭型压缩机,包括:密闭容器,其具有贮存润滑油的贮油部;电动机部,其设置于所述密闭容器内;压缩机构部,其隔着空间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上方;吸入管,其将制冷剂吸引到所述电动机部与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的所述空间部;和排出管,其将由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的所述制冷剂排出到外部。
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固定涡旋件;回旋涡旋件,其具有轴筒部,且与所述固定涡旋件啮合而形成压缩室;制冷剂吸入口,其以使被吸引到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制冷剂被吸入所述压缩室内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和旋转轴,其具有偏心轴部,且使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嵌合,而回旋驱动所述回旋涡旋件。
所述压缩机构部包括:轴承部件,其支承所述固定涡旋件和回旋涡旋件,并具有以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承部;和润滑油通路,其对包括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部和所述旋转轴的第1嵌合部以及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和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偏心轴部的第2嵌合部在内的滑动部供给来自所述贮油部的所述润滑油。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沿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片部、将对所述滑动部进行润滑后的所述润滑油排出的排油通路、以及与所述排油通路连接的排油管,所述轴承部件被固定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
所述排油通路和所述排油管设置于从所述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起在所述电动机部的旋转方向上第一个出现的、所述多个突出片部之间的凹处。
所述排油管在面朝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空间部的所述电动机部的上端附近开口。
由此,无需使排油管通过电动机部的定子外周部的缺口凹部,也无需增大定子外周部的缺口凹部的形状,能够防止电动机的效率下降。
此外,采用了从排油管直接向电动机部的上端部,即电动机部与压缩机构部之间的空间部排出润滑油的结构,但排出润滑油的位置为伴随电动机部的转子的旋转而回旋的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而且,混入了来自排油管的润滑油的状态的制冷剂在成为回旋流而至到达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与形成于轴承部件的突出片部彼此之间的多个凹处接触。
因此,混入有来自排油管的润滑油的制冷剂在电动机部与压缩机构部之间的空间部回旋,在至到达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之间,在轴承部件的突出片部彼此间的多个凹处的部分膨胀而扰乱流动。混入有润滑油的制冷剂高效地附着于面朝凹处的部分的密闭容器内周面以及电动机部的线圈端部等,被分离为制冷剂和润滑油。由此,能够减少在混入到制冷剂的状态下,从制冷剂吸入口被吸引至压缩室、被压缩并被排出到外部的润滑油量。
像这样,能够不引起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地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此外,也可以采用使排油管的开口位于电动机部的线圈端部附近的结构。
由此,能够进一步使从排油管放出的润滑油高效地附着于线圈端部而将其除去。因此,能够更有效地抑制放出到外部的循环量,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此外,也可以采用使排油管的开口位于与电动部的线圈端部相比靠下方的定子的端面附近的结构。
由此,来自排油管的润滑油进一步被放出到难以受到在电动机部与压缩机构部之间的空间部分产生的回旋制冷剂流的影响的部位。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混入到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量,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被放出至外部的润滑油量,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另外,本公开并不由这些实施方式限定。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公开的第1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从侧方观察时的截面图,图2是表示该密闭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图3是从固定涡旋件上方观察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并示出的俯视图,图4是从轴承部件上方观察该密闭型压缩机的内部并示出的俯视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50包括密闭容器1、设置于密闭容器1内的电动机部2、和隔着空间部3配置于电动机部2的上方的压缩机构部4。压缩机构部4由电动机部2的旋转轴5驱动。
在密闭容器1内设置有将来自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吸引到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的吸入管6(参照图3、图4)。在压缩机构部4的上方的空间部设置有将被压缩的制冷剂排出到制冷循环中的排出管7。在密闭容器1的底部形成有用于保持润滑用的油的贮油部8。
电动机部2由定子9和转子10构成。
定子9通过热套或焊接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转子10固定于旋转轴5,与旋转轴5一起旋转。在定子9的外周,以从旋转轴方向观察时等间隔的方式形成有多个用于将润滑油返回到贮油部8的缺口凹部9a。
压缩机构部4由固定于密闭容器1内的轴承部件11、配置于轴承部件11上的固定涡旋件12、和配置于固定涡旋件12下方的回旋涡旋件13构成。
如图2所示,固定涡旋件12的固定涡旋齿12a与回旋涡旋件13的回旋涡旋齿13a啮合,在它们之间形成压缩室14。
如图3所示,在固定涡旋件12的外周的适当位置、在本例中为与吸入管6相对的部分设置有制冷剂吸入口15。密闭型压缩机50是将由吸入管6吸入的空间部3内的低压的制冷剂吸引到压缩室14内的低压密闭型的压缩机。
另外,在吸入管6的开口部设置有覆盖开口部的开口正面、上表面和两侧面部的罩16。制冷剂从罩16下表面的开口部分被吸入到空间部3内。制冷剂伴随电动机部2的转子10等的旋转而在空间部3内回旋,并从制冷剂吸入口15被吸引至压缩室14。
此外,如图4所示,在轴承部件11设置有沿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片部11a、11b、11c、11d,各突出片部在X部焊接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
在多个突出片部11a、11b、11c、11d彼此之间形成有面对供从吸入管6吸入的低压的制冷剂回旋的空间部3的多个凹处17a、17b、17c、17d。吸入管6在多个凹处17a、17b、17c、17d中的一个,在本例中为凹处17d开口,并且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构成为面朝凹处17d。
如图2所示,固定压缩机构部4的固定涡旋件12的轴承部件11由轴承部19轴支承旋转轴5。轴承部件11使形成于回旋涡旋件13底面的轴筒部21松配合于轴承部19上方的凸台部20,以能够回旋运动的状态支承回旋涡旋件13。
由轴承部件11轴支承的旋转轴5的上端的偏心轴部5a嵌合于回旋涡旋件13的轴筒部21。通过这样的结构,旋转轴5构成为使自转受限的回旋涡旋件13回旋运动。
通过回旋涡旋件13的回旋运动,形成于固定涡旋件12与回旋涡旋件13之间的压缩室14从外周侧朝向中央部,容积减小地移动。伴随此,从空间部3经由制冷剂吸入口15吸入制冷剂气体,并在被关入压缩室14后被压缩。到达规定压力的制冷剂气体从固定涡旋件12的中央部的排出口22推起阀23,向高压空间24排出,并被从排出管7送出到制冷循环。
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在回旋驱动回旋涡旋件13的旋转轴5的下端设置有离心泵25。离心泵25的吸入口配置为存在于贮油部8的润滑油中。
离心泵25与压缩机的运转同时工作,通过旋转轴5的旋转,将设置于密闭容器1的底部的贮油部8的润滑油从吸入口沿着叶片(paddle)30汲取到上方。离心泵25经由贯通旋转轴5内的润滑油通路26将润滑油向轴承部件11的、轴承部19与旋转轴5的嵌合部以及偏心轴部5a与回旋涡旋件13的轴筒部21的嵌合部等滑动部供给。对滑动部进行了润滑的润滑油从轴承部件11的凸台部20被排出到贮油部8。
以下,使用图2~图4对润滑油的排出构成进行说明。
在轴承部件11的凸台部20设置有排油通路27,所述排油通路27放出对轴承部件11的轴承部19、以及旋转轴5的偏心轴部5a与回旋涡旋件13的轴筒部21的嵌合部等滑动部进行了润滑后的油。
排油通路27设置为在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的、形成于轴承部件11的突出片部11a、11b彼此之间的凹处17a开口。排油通路27与朝向贮油部8以大致L字状向下弯折的排油管28连接。
如图4所示,排油通路27和排油管28设置为从设置于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起,相对于电动机部2的转子10的旋转方向位于第一个凹处17a的位置。即,排油通路27和排油管28设置为位于突出片部11a、11b之间的凹处17a。如图2所示,排油管28在面朝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的、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附近开口。
以下,对以如上方式构成的密闭型压缩机50的作用和效果进行说明。
从吸入管6吸入到密闭容器1的空间部3的制冷剂在空间部3回旋,从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被吸入压缩室14并被压缩。然后,制冷剂推起阀23,被排出到密闭容器1内的上部空间,从排出管7被送出到外部的制冷循环。
另一方面,经由旋转轴5的润滑油通路26向压缩制冷剂的压缩机构部4的轴承部件11的、轴承部19与旋转轴5的嵌合部以及回旋涡旋件13的轴筒部21与偏心轴部5a的嵌合部等滑动部供给油。
对滑动部进行润滑后的油经由轴承部件11的凸台部20,从排油通路27经由排油管28被排出到面朝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的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附近。然后,油经由设置于电动机部2的定子9的外周的缺口凹部9a等,返回到密闭容器1底部的贮油部8。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为了供排油管28通过而增大定子9的外周部的缺口凹部9a的形状,能够防止电动机效率的下降。
根据上述构成,从排油管28直接向电动机部2的上端部,即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放出润滑油。但是,润滑油的放出位置为伴随电动机部2的转子10的旋转而回旋的制冷剂流的最上游侧。因此,从排油管28放出的润滑油混入状态的制冷剂成为回旋流而到达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为止的距离变长。进一步,在润滑油混入状态的制冷剂到达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之间,存在形成于轴承部件11的突出片部11a、11b之间的多个凹处17b、17c、17d。
因此,混入有来自排油管28的润滑油的制冷剂在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回旋,至到达固定涡旋件12的制冷剂吸入口15之间,在多个凹处17b、17c、17d体积膨胀而扰乱流动。混入有润滑油的制冷剂高效地附着于面朝这些多个凹处17b、17c、17d的部分的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以及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等,润滑油和制冷剂被分离。因此,能够减少在保持混入有制冷剂的状态下被从制冷剂吸入口15吸引至压缩室14,在被压缩后被排出到外部的润滑油量。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50,能够不引起电动机部2的效率下降地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能够实现高效的压缩机。
根据本实施方式,排油管28在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附近开口。由此,能够使从排油管28放出的润滑油高效地附着于线圈端部29,使润滑油与制冷剂分离。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抑制放出至外部的润滑油的循环量,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此外,因为使排油管28的前端在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附近开口,因此,也易于组装,能够提高生产性。
(第2实施方式)
图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2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截面图。
本实施方式的密闭型压缩机150采用了使排油管128在与电动机部2的线圈端部29相比靠下方的定子9端面的附近开口的结构。
由此,来自排油管128的润滑油在难以受到在电动机部2与压缩机构部4之间的空间部3产生的回旋制冷剂流的影响的位置被放出,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混入到制冷剂中的润滑油量。因此,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减少向外部流出的润滑油量,能够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
其他构成、作用和效果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对同一部分标注同一编号并省略说明。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对本公开的密闭型压缩机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例如,示例了设有4个轴承部件11的凹处17a、17b、17c、17d的密闭型压缩机,但不限于该结构。凹处的个数既可以比4个少,也可以比4个多。
此外,示出了所有形成凹处17a、17b、17c、17d的突出片部11a、11b、11c、11d均通过热套或焊接等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的例子,但不限于该结构。在设置有较多突出片部11a、11b、11c、11d的情况下,也可以仅利用突出片部的一部分固定于密闭容器1的内周面。
如上文所述,应将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认为是就所有方面的示例而非限制。本公开的范围由权利要求书而非上述的说明来表示,旨在包含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公开,能够不引起电动机的效率下降地减少润滑油的流出量,因此,能够实现高效的密闭型压缩机。因此能够广泛地用于利用了制冷循环的各种设备中,是有用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密闭容器
2 电动机部
3 空间部
4 压缩机构部
5 旋转轴
5a 偏心轴部
6 吸入管
7 排出管
8 贮油部
9 定子
9a 缺口凹部
10 转子
11 轴承部件
11a、11b、11c、11d 突出片部
12 固定涡旋件
12a 固定涡旋齿
13 回旋涡旋件
13a 回旋涡旋齿
14 压缩室
15 制冷剂吸入口
16 盖
17a、17b、17c、17d 凹处
19 轴承部
20 凸台部
21 轴筒部
22 排出口
23 阀
24 高压空间
25 离心泵
26 润滑油通路
27 排油通路
28、128 排油管
29 线圈端部
30 叶板
50、150 密闭型压缩机。
Claims (3)
1.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贮存润滑油的贮油部的密闭容器;
设置在所述密闭容器内的电动机部;
隔着空间部配置于所述电动机部的上方的压缩机构部;
将制冷剂吸引到所述电动机部与所述压缩机构部之间的所述空间部的吸入管;和
将由所述压缩机构部压缩后的所述制冷剂排出到外部的排出管,其中
所述压缩机构部具有:
固定涡旋件;
具有轴筒部,与所述固定涡旋件啮合而形成压缩室的回旋涡旋件;
设置于所述固定涡旋件,以使被吸引到所述空间部的所述制冷剂被吸入到所述压缩室内的制冷剂吸入口;
具有偏心轴部,并使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嵌合而回旋驱动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旋转轴;
支承所述固定涡旋件和回旋涡旋件,并且具有以所述旋转轴可旋转的方式轴支承所述旋转轴的轴承部的轴承部件;和
润滑油通路,其向包含所述轴承部件的轴承部与所述旋转轴的第1嵌合部、以及所述回旋涡旋件的所述轴筒部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偏心轴部的第2嵌合部在内的滑动部供给来自所述贮油部的所述润滑油,
所述轴承部件具有在外周方向延伸的多个突出片部、排出对所述滑动部进行润滑后的所述润滑油的排油通路、和与所述排油通路连接的排油管,且所述轴承部件由所述多个突出片部固定于所述密闭容器的内周面,
在所述多个突出片部各自之间形成有凹处,该凹处面向供从所述吸入管吸入的所述制冷剂回旋的所述空间部,
所述吸入管在所述凹处中的第1凹处开口,并且所述固定涡旋件的制冷剂吸入口面向所述第1凹处,
在所述吸入管的开口部设置有覆盖所述开口部的开口正面、上表面和两侧面部的罩,所述制冷剂从所述罩的下表面的开口部分被吸入到所述空间部,
所述排油通路和所述排油管设置于所述凹处中的、从所述第1凹处起在所述电动机部的旋转方向上处于起始的第2凹处,
所述排油管在面朝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空间部的、所述电动机部的上端附近开口,
混入有来自所述排油管的所述润滑油的所述制冷剂,在所述空间部中回旋,在到达所述制冷剂吸入口为止的期间,在所述多个凹处扰乱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管在所述电动机部的线圈端部附近开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管在与所述电动机部的线圈端部相比靠下方的所述电动机部的定子的端面附近开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028984 | 2019-02-21 | ||
JP2019-028984 | 2019-02-21 | ||
PCT/JP2020/005162 WO2020170886A1 (ja) | 2019-02-21 | 2020-02-10 | 密閉型圧縮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585357A CN112585357A (zh) | 2021-03-30 |
CN112585357B true CN112585357B (zh) | 2023-01-06 |
Family
ID=721445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04577.3A Active CN112585357B (zh) | 2019-02-21 | 2020-02-10 | 密闭型压缩机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033755B2 (zh) |
CN (1) | CN112585357B (zh) |
WO (1) | WO202017088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6278499U (zh) | 2021-03-31 | 2022-04-12 | 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 油管安装组件和涡旋压缩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64038B2 (ja) * | 1993-04-30 | 2002-03-1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気体圧縮機 |
JP3045910B2 (ja) * | 1993-12-09 | 2000-05-29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流体機械 |
JP2001003884A (ja) * | 1999-06-21 | 2001-01-0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
US6386840B1 (en) * | 2000-02-04 | 2002-05-14 | Scroll Technologies | Oil return for reduced height scroll compressor |
US8105054B2 (en) * | 2004-08-26 | 2012-01-31 | Scroll Technologies | Oil return tube aligned over motor protector in scroll compressor |
WO2017168673A1 (ja) * | 2016-03-31 | 2017-10-05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
-
2020
- 2020-02-10 JP JP2021501877A patent/JP7033755B2/ja active Active
- 2020-02-10 CN CN202080004577.3A patent/CN112585357B/zh active Active
- 2020-02-10 WO PCT/JP2020/005162 patent/WO2020170886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WO2020170886A1 (ja) | 2021-09-13 |
CN112585357A (zh) | 2021-03-30 |
JP7033755B2 (ja) | 2022-03-11 |
WO2020170886A1 (ja) | 2020-08-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834139B2 (en) | Lubrication of a scroll compressor | |
JP6300829B2 (ja) | 回転式圧縮機 | |
KR102408562B1 (ko) | 스크롤 압축기 | |
JP5655850B2 (ja) |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 |
JPH0472998B2 (zh) | ||
US11703052B2 (en) | High pressure scroll compressor | |
CN112585357B (zh) | 密闭型压缩机 | |
EP2236828A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JP4376554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EP2581603A1 (en) | Scroll compressor | |
JP4690516B2 (ja) | スクロール型流体機械 | |
JP4848844B2 (ja) | 電動圧縮機 | |
JP2015034473A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JP5114708B2 (ja) | 密閉形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114222861B (zh) | 涡旋压缩机 | |
JP2013185531A (ja) | 圧縮機 | |
JP2013221465A (ja) | 圧縮機 | |
JPH0758075B2 (ja) | 電動圧縮機 | |
CN109477474B (zh) | 压缩机 | |
KR19980015241U (ko) | 회전압축기 | |
JP4301120B2 (ja) | スクロール圧縮機 | |
CN114829776A (zh) | 涡旋式压缩机 | |
JP3873813B2 (ja) | スクロール型圧縮機 | |
CN115315580A (zh) | 密闭型电动压缩机 | |
CN115053068A (zh) | 带注入机构的压缩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