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85097B -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85097B
CN112585097B CN201980055048.3A CN201980055048A CN112585097B CN 112585097 B CN112585097 B CN 112585097B CN 201980055048 A CN201980055048 A CN 201980055048A CN 112585097 B CN112585097 B CN 112585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cover
mold
curved surface
molding die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50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85097A (zh
Inventor
金杉谕
福士恭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C Inc
Original Assignee
Asahi Glas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ahi Glas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sahi Glas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58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5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85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85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1/00Pressing molten glass or performed glass reheated to equivalent low viscosity without blowing
    • C03B11/06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 C03B11/08Construction of plunger or mould for making solid articles, e.g. len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23/00Re-forming shaped glass
    • C03B23/02Re-forming glass sheets
    • C03B23/023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 C03B23/035Re-forming glass sheets by bending using a gas cushion or by changing gas pressure, e.g. by applying vacuum or blowing for supporting the glass while bend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e-Forming, After-Treatment, Cutting And Transporting Of Glass Product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该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具有主成型用模具,主成型用模具具有由中心部和曲面部形成的凹部,曲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至切线的角度相对于中心部超过90°且180°以下,该曲面部形成于凹部的至少一个角部,该角部具有规定的槽部,并且,主成型用模具具有与槽部连接的贯通孔,能够沿与中心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分割。

Description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式终端这样的移动设备及CID(CenterInformation Display)、群集终端这样的车载显示器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形成三维形状的玻璃盖(3D玻璃盖)的成型用模具、及使用该成型用模具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式终端这样的移动设备等的外观设计性,对将3D玻璃盖应用于移动设备等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进行了研究。图1是表示现有的3D玻璃盖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3D玻璃盖300的中心部310为平面,在中心部310的周边具有形成为三维曲面形状的曲面部320。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当记载为3D玻璃盖的曲面部时,是指形成为三维曲面形状的曲面部。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智能手机等信息终端的玻璃盖,其端部弯曲的所谓的3D玻璃盖的成型方法。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设计成3D玻璃盖用的成型模具,并利用在该成型模具的一部分设置孔来进行抽真空的成型方法,从而实现期望的3D玻璃盖。
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17/121210号说明书
3D玻璃盖也有时要求其曲面部的弯曲角度超过90°的设计。图2是表示3D玻璃盖的一结构例的立体图。图2所示的3D玻璃盖100的中心部110为平面,并在中心部110的周边具有弯曲角度超过90°的曲面部120。关于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弯曲角度,参照图3进行说明。图3是图2所示的3D玻璃盖100的截面示意图。
曲面部的弯曲角度α是同3D玻璃盖的中心部1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与曲面部120的前端所成的角度。即,曲面部120上的点的切线、与同3D玻璃盖的中心部110的平面平行的平面所成的角随着该点从3D玻璃盖的中心部110趋向曲面部120的前端移动而变大,该角度变为最大时的值(最大角度)相当于弯曲角度α。图2及图3所示的3D玻璃盖100是弯曲角度α为180°的例子。
在使用模具来对曲面部的弯曲角度α超过90°的3D玻璃盖进行成型的情况下,由于在该模具的与曲面部对应的部分也具有角度超过90°的曲面形状,因此存在无法取出真空成型后的玻璃这一问题。另外,弯曲角度α超过90°并且在俯视时,其外缘形成曲面状的部分由于呈更复杂的三维形状,因此难以实现高精度下的三维形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的曲面部的3D玻璃盖的成型用模具、及使用该成型用模具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中,
具有用于形成3D玻璃盖的主成型用模具,
上述主成型用模具具有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中心部、和在上述中心部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三维曲面的曲面部,通过上述中心部和上述曲面部形成凹部,
在以上述中心部所成的平面为基准时,上述曲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至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
并且,在从上述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进行观察时,连续至上述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形成于连接上述凹部的外缘中的两个相邻的边且曲率半径被定义为100mm以下的至少一个角部,
上述角部具有从上述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位置连续至上述中心部的端部的槽部,
并且,上述主成型用模具具有与上述槽部连接的贯通孔,
且上述主成型用模具能够沿与上述中心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分割。
另外,在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优选在从上述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观察时,上述主成型用模具的上述凹部的外缘为多边形,
连续至上述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以遍及上述多边形的整周的方式形成,并且在上述多边形的所有角部具有上述槽部。
另外,在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优选上述多边形为四边形。
另外,在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优选上述主成型用模具从上述曲面部中的上述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端部沿着外侧而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相对于与上述中心部的平面平行的面以3°~30°倾斜。
另外,在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优选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倾斜部的宽度为1mm~15mm。
另外,在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优选上述主成型用模具由多个模具单体构成,以遍及所述多边形的整周的方式形成的所述曲面部中的所述多边形的边上,不存在相当于所述模具单体彼此邻接而成的边界的分割线。
另外,优选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上述主形成用模具的不具有上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底模,
上述底模在包含上述中心部的重心的位置具有抽吸用的孔,上述抽吸用的孔与上述贯通孔连接。
另外,优选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上述主形成用模具的具有上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环形的对准板,
在俯视观察时,上述对准板的环形的内缘位于比上述凹部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
另外,优选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上述主成型用模具的具有上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覆盖上述主成型用模具的上模。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
将平面状的玻璃板载置于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上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上述主成型用模具上;以及
之后,一边对上述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加热一边经由上述贯通孔进行真空抽吸,从而将上述平面状的玻璃板成型为3D形状后,进行冷却。
另外,在本发明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上述冷却后,将上述3D玻璃盖从上述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取出,切断位于上述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外侧的襟边部。
另外,在本发明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包括:在所述切断后,对所述3D玻璃盖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以及之后,对上述3D玻璃盖进行化学强化处理。
本发明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适用于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的曲面部的3D玻璃盖的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现有的3D玻璃盖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3D玻璃盖的一结构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3D玻璃盖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一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图4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组装图。
图7是图6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截面A处的剖视图。
图8是图6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截面B处的剖视图。
图9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0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1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2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3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4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5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图16是用于说明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是用于对如图2及图3所示的3D玻璃盖100那样的中心部110为平面、且在中心部110的周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120的3D玻璃盖进行成型的成型用模具。但是,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只要是中心部为平面、且在该中心部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则并不限于图2及图3所示的3D玻璃盖。
这里,平面是指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部位。即,3D玻璃盖玻璃的中心部即是包含3D玻璃盖玻璃的中心(重心)、且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连续的区域。
另外,曲面部是指与中心部110的平面正交的截面的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下的部分、以及将该部分与3D玻璃盖的端部之间的区域合起来的部分。即,从中心部110的外缘至3D玻璃盖的端部的区域是曲面部。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可以不是恒定的,另外,曲面部可以包含比较平坦的部分。此外,在未指定弯曲角度而仅称为“曲面部”的情况下,包含弯曲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以及弯曲角度为90°以下的曲面部这两者。
曲面部的弯曲角度α是同3D玻璃盖的中心部110的重心相切的平面、与曲面部120的前端所成的角度。更详细而言,在将与中心部110的平面正交的截面中的3D玻璃盖的端部设为点A、将3D玻璃盖的重心设为点B,将点A的切线与点B的切线的交点设为点C时,用180°-∠ACB表示弯曲角度。
在图2所示的3D玻璃盖100中,以遍及中心部110的整个周边的方式设置有曲面部120,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在俯视观察下,只要在外缘所描绘的形状的四条边中的任意两条边、以及连接该两条边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曲面部、且该曲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即可。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对于“俯视”而言,只要没有特别地说明,则作为从相对于与3D玻璃盖的中心部的重心相切的平面的法线方向的视点、或者从相对于与后述的模具的中心部的重心相切的平面的法线方向的视点进行说明。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将在俯视时外缘所描绘的形状仅称为“平面形状”的情况。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角部”是指连接相邻的两条边的部分的概念,不仅是角状的部分,也包含带圆角的部分、即连接相邻的两条边的曲线状的部分的概念。
例如,在图2中,3D玻璃盖100的平面形状是大致长方形,具有四条边和四个角部,它们全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也可以仅在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和连接该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此外,角部是指从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观察时,外缘的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下的部分。
并且,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也可以在四条边中的任意三条边、和连接该三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图2所示的3D玻璃盖100以遍及中心部110的整个周边的方式设置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120。但是,并不限于该例,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也可以在连接四条边中的任意两条边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和该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和连接该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和连接与该两条边不同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三条边的两个角部、和该三条边中的任意一条边或两条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三条边的两个角部、和该三条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任意的三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任意的三个角部、和四条边中的任意一条边或者两条边亦或三条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任意的三个角部、和四条边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100也可以仅在四个角部具有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此外,除在上述中确定为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以外的曲面部的弯曲角度为90°以下。
另外,图2所示的3D玻璃盖的平面形状为四边形,但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的平面形状并不限于四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除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此外,这里所说的多边形也包含具有角部带圆角的部分的形状。换句话说,在3D玻璃盖的平面形状中,即使在角部包含曲线部分的情况下,只要通过该平面形状中的直线、和延长该直线的假想直线得到的形状为多边形,则作为“多边形”的对象。此外,在3D玻璃盖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且在其整周具有曲面部的情况下,大多在该多边形的所有角部都具有带圆角的部分。此外,在俯视时为多边形的形状的情况下,“角部”也与上述同样地,从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是外缘的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下的部分。
另外,利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成型的3D玻璃盖的平面形状只要具有连接两条直线的至少一个角部即可。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一结构例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图4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4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组装图。图7是图6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截面A的剖视图,图8是图6所示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截面B的剖视图。
图4~图8所示的结构例中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具有主成型用模具20、底模30、上模40以及对准板50,能够用于图2及图3所示的3D玻璃盖100的成型。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中,仅主成型用模具20是必须的构成要素,如后述那样,只要能够通过真空抽吸来成型玻璃,则底模30、上模40以及对准板50可以是任意的构成要素。
(主成型用模具)
主成型用模具20的中心部21是平坦的,并在中心部21的周边具有形成为三维曲面的曲面部22。通过上述中心部21和曲面部22构成凹部23。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在记载为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的情况下,是指形成为三维曲面形状的曲面部。这里,平坦意味着曲率半径超过100mm。即,主成型用模具的中心部是指包含凹部的中心、且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连续的区域。利用主成型用模具的中心部对3D玻璃盖的中心部进行成型。
另外,曲面部是指与主成型用模具20的中心部21的平面正交的截面中的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下的部分、以及将该部分与端部28之间的区域合起来的部分。即,从中心部21的外缘至端部28的区域是曲面部。曲面部的曲率半径可以不是恒定的,另外,曲面部可以包含比较平坦的部分。利用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对3D玻璃盖的曲面部进行成型。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将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称为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角度的情况下,是指同中心部的中心相切的平面与曲面部的切线所成的角度。更详细而言,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角度是指:在与主成型用模具的中心部的平面正交的截面中,将曲面部上的点设为点A、将中心部的中心设为点B、将点A处的切线与点B处的切线的交点设为点C时,用180°-∠ACB表示弯曲角度。另外,点A为端部时的该角度是“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
此外,在未指定弯曲角度而仅称为“曲面部”的情况下,包含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及90°以下的曲面部这两者。
图示的主成型用模具20以遍及中心部21的整个周边的方式具有曲面部22。但是,并不限于该例,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主成型用模具只要在凹部的平面形状中的四条边中的任意两条边、和连接该两条边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即可。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主成型用模具也可以仅在凹部的平面形状中的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和连接该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主成型用模具也可以在凹部的平面形状中的四条边中的任意三条边、和连接该三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图2及图3所示的3D玻璃盖100由于曲面部120的弯曲角度α是180°,因此图示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曲面部22连续至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角度为180°。但是,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只要与成型对象的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弯曲角度相应地,连续至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即可。以下,将连续至以中心部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记载为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主成型用模具只要在俯视观察时凹部的外缘中的、至少是在连接两条直线的至少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即可。此外,在主成型用模具中,角部是指在俯视观察时凹部的外缘中曲率半径为100mm以下的部分。并且,直线部是指在俯视观察时的凹部的外缘中,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部分。此外,凹部23的外缘相当于在俯视观察时凹部的位于最外侧的部分。因此,俯视观察时的凹部的外缘在具有以主成型用模具20的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的曲面部22的情况下,相当于连接该切线的角度为90°的位置而成的线。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和该两条边中的一条边,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和连接该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和连接与该两条边不同的相邻的任意两条边的一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三条边的两个角部、和该三条边中的任意一条边或两条边,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连接四条边中的三条边的两个角部、和该三条边,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任意三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任意三个角部、和四条边中的任意一条边(或两条边、亦或三条边),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任意三个角部、和四条边,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也可以仅在四个角部,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
除在上述中确定的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以外的曲面部的切线的最大角度为90°以下。
另外,图示的主成型用模具20在俯视观察时的凹部23的外缘为四边形,但本实施方式中的主成型用模具在俯视观察时的凹部的外缘形状并不限于四边形,也可以是三角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等除四边形以外的多边形。此外,凹部23的外缘相当于在俯视观察时凹部的位于最外侧的部分。例如,主成型用模具20在遍及中心部21的整个周边而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的曲面部22的情况下,遍及整周地连接该切线的角度为90°的位置而成的线相当于外缘。
如图4及图5所示,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22的角部24,具有从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位置至中心部21的端部而连续的槽部25,该槽部25与主成型用模具20所具有的贯通孔26连接。槽部25以及贯通孔26如图8的箭头所示,在成型3D玻璃盖时作为真空抽吸的路径。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在真空抽吸时玻璃跟随模具最慢且不易成型的角部24设置有与贯通孔26连接的槽部25。因此,能够使玻璃遍及包含角部的主成型用模具的凹部整个面而可靠地紧贴来进行成型。
图4所示的主成型用模具20由于异遍及中心部21的整个周边的方式具有以中心部21的平面为基准时的切线的最大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22,因此,在图中,在四处角部全部设置有从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位置至中心部21的端部而连续的槽部、以及与该槽部连接的贯通孔。
此外,在图5中,在一处角部设置有一个槽部25,但也可以在一处角部设置两个以上的槽部。在该情况下,槽部可以是从一个路径分支成多个路径的结构,也可以是独立地设置多条的结构。
另外,如图4所示,主成型用模具20能够沿与中心部21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进行分割。通过将主成型用模具20沿与中心部21的平面平行的方向进行分割,从而在将曲面部的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3D玻璃盖成型后,可容易地取出该3D玻璃盖。另外,可分割的主成型用模具20在组装了多个模具单体的状态下,具有相当于模具单体彼此邻接而成的边界的分割线。
以下,对主成型用模具中的分割线的位置的优选条件进行说明。
首先,对无法避开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来配置分割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如图4所示的主成型用模具20那样,在遍及中心部的整个周边而具有曲面部的情况下,不能避开曲面部来配置分割线。
在该情况下,优选避开曲面部的直线部来配置分割线、即在中心部及曲面部的角部配置分割线。优选在中心部配置分割线是因为即使分割线被转印至3D玻璃盖的中心部也易于通过研削研磨进行修复。另外,优选在曲面部的角部配置分割线是因为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角部被用作显示部分的可能性较低,并且即使在被用作显示部分的情况下,其面积也较小,因而不会使基于转印的缺点醒目。
接下来,对能够避开主成型用模具的曲面部来配置分割线的情况进行说明。例如,在仅在主成型用模具的凹部的角部配置曲面部那样的情况下,能够避开曲面部来配置分割线。
在该情况下,优选分割线仅设置于中心部。这是因为即使分割线转被印至3D玻璃盖的中心部也易于通过研削研磨进行修复。
另外,主成型用模具20优选从曲面部22的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端部28沿着外侧而具有倾斜部27,该倾斜部27相对于与中心部21的平面平行的面以3°~30°倾斜。成型后的3D玻璃盖存在在曲面部的外侧具有襟边部(最终被切除的部分)的情况,但在这种情况下,存在通过3D玻璃盖的襟边部与曲面部夹持主成型用模具20的曲面部22的端部28而导致不能容易地取出3D玻璃盖的担忧。但是,通过设置上述那样的倾斜部27,抑制了这种夹持的产生,因此能够容易地取出成型后的3D玻璃盖。另外,倾斜部27优选相对于与中心部21的平面平行的面以4°~25°倾斜,更加优选为5°~20°。倾斜部的宽度只要在俯视观察时为1mm~15mm即可,优选为2mm~10mm。
(底模)
底模30配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的不具有的凹部的一侧。底模30在其中心部具有位于比周边低的位置的台阶部31,在包含该台阶部31的重心的位置具有抽吸用的孔32。如图7及图8所示,抽吸用的孔32经由台阶部31而与主成型用模具20的贯通孔26连接,在对3D玻璃盖进行成型时,利用主成型用模具20的槽部25、贯通孔26、底模30的台阶部31、以及抽吸用的孔32来构成真空抽吸的路径。
但是,底模中的抽吸用的孔并不限于图示的配置。例如,也可以是底模的中心部不具有台阶部,而在主成型用模具的贯通孔的正下方、即底模的四角具有抽吸用的孔。
另外,本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也可以不具有底模。在该情况下,从主成型用模具的贯通孔直接进行真空抽吸。不过,若具有底模,则能够将真空抽吸的路径集中为一处。因此,设备与模具的接合部位变成一处,设备侧的用于真空抽吸的结构也变成一处。因此,能够简化设备。另外,由于形成为在模具内部存在真空腔的结构,因此能够进行均匀的真空抽吸。
(上模)
上模40配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的具有凹部23的一侧。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也可以不具有上模,但若用上模40覆盖主成型用模具20,则能够从上下方向有效地加热玻璃。因此,不易在玻璃的板厚方向产生温度差,能够抑制加热中的热变形。并且,存在玻璃的端部(边缘)在真空吸附的期间由于其反作用力而朝与真空吸附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弹起而破坏真空的担忧,但通过具有上模而能够抑制该现象。因此,若具有上模,则能够在对3D玻璃盖进行成型时更有效地实施真空抽吸。上模40优选形成为完全覆盖主成型用模具20的上表面的结构。
(对准板)
环形的对准板50配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的具有凹部23的一侧。对准板50的环形的内缘在俯视观察时位于比主成型用模具20的凹部23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也可以不具有对准板,但通过配置对准板50,在对3D玻璃盖进行成型时,使得将平面状的玻璃板200载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上时的定位变得容易。即,通过具有对准板50,而具有使定位偏差稳定的效果,在量产时提高产量。
参照图9~16对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使用步骤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图9是底模30的俯视图。图10是主成型用模具20的俯视图。在图10的例子中,主成型用模具20以在四个角部分别具有边界线的方式,具有分割为四个模具单体的结构。如图11所示,若将主成型用模具20组装在底模30上,则以在通过模具单体而形成的边界具有分割线的状态下进行一体化。接下来,如图12所示,将对准板50载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上。接下来,如图13所示,将平面状的玻璃板200载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上。接下来,如图14所示,将上模40以覆盖对准板50的方式固定在对准板50上。在图14所示的状态下,对本实施方式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加热,并经由底模30的抽吸用的孔32、台阶部31、主成型用模具20的贯通孔26、以及设置于角部24的槽部25来进行真空抽吸,从而将平面状的玻璃板成型为3D形状后,对其进行冷却。
冷却后,将上模40取下,并取下对准板50,之后使本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翻转,从而从底模30取出主成型用模具20,并将主成型用模具20沿与3D玻璃盖的中心部平行的方向进行分割,从而取出成型后的3D玻璃盖。
图15是表示3D玻璃盖成型前的、将玻璃板200载置在主成型用模具20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6是表示在3D玻璃盖成型后,取下上模40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在成型后的3D玻璃盖中,存在在曲面部的外侧具有上述那样的襟边部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切断位于成型后的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外侧的襟边部,从而划定具有规定的形状的3D玻璃盖。此外,之后,对3D玻璃盖的表面(平面、曲面、端面)进行研磨加工、通过使其浸渍于规定的熔融盐中来进行离子交换而进行化学强化处理,来制作弯曲角度α超过90°且180°以下的化学强化3D玻璃盖。
参照特定的方式详细地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及修正,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申请基于2018年8月22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8-155423),将其全部通过引用而并入本发明。另外,这里引用的所有参照作为整体而被引入。
附图标记说明
10: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20:主成型用模具;21:中心部;22:曲面部;23:凹部;24:角部;25:槽部;26:贯通孔;27:倾斜部;28:端部;30:底模;31:台阶部;32:抽吸用的孔;40:上模;50:对准板;100、300:3D玻璃盖;110、310:中心部;120、320:曲面部;122:端部;200:玻璃板。

Claims (12)

1.一种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具有用于形成3D玻璃盖的主成型用模具,
所述主成型用模具具有曲率半径超过100mm的中心部、和在所述中心部的周边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三维曲面的曲面部,通过所述中心部和所述曲面部形成凹部,
在以所述中心部所成的平面为基准时,所述曲面部的至少一部分连续至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
并且,在从所述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进行观察时,连续至所述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形成于连接所述凹部的外缘中的两个相邻的边且曲率半径被定义为100mm以下的至少一个角部,
所述角部具有从所述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位置连续至所述中心部的端部的槽部,
并且,所述主成型用模具具有与所述槽部连接的贯通孔,且能够沿与所述中心部的平面平行的方向分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中心部的法线方向观察时,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的所述凹部的外缘为多边形,
连续至所述切线的角度超过90°且180°以下的曲面部以遍及所述多边形的整周的方式形成,并且在所述多边形的所有角部具有所述槽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边形为四边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成型用模具从所述曲面部中的所述切线的角度成为最大的端部沿着外侧而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相对于与所述中心部的平面平行的面以3°~30°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倾斜部的宽度为1mm~15mm。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由多个模具单体构成,
以遍及所述多边形的整周的方式形成的所述曲面部中的所述多边形的边上,不存在相当于所述模具单体彼此邻接而成的边界的分割线。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的不具有所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底模,
所述底模在包含所述中心部的重心的位置具有抽吸用的孔,所述抽吸用的孔与所述贯通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的具有所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环形的对准板,
在俯视观察时,所述对准板的环形的内缘位于比所述凹部的外缘靠外侧的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的具有所述凹部的一侧还具有覆盖所述主成型用模具的上模。
10.一种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平面状的玻璃板载置于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的所述主成型用模具上;以及
之后,一边对所述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进行加热一边经由所述贯通孔进行真空抽吸,从而将所述平面状的玻璃板成型为3D形状后,进行冷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所述冷却后,将所述3D玻璃盖从所述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取出,切断位于所述3D玻璃盖的曲面部的外侧的襟边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切断后,对所述3D玻璃盖的表面进行研磨加工;以及
之后,对所述3D玻璃盖进行化学强化处理。
CN201980055048.3A 2018-08-22 2019-08-19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585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55423 2018-08-22
JP2018-155423 2018-08-22
PCT/JP2019/032326 WO2020040100A1 (ja) 2018-08-22 2019-08-19 3dカバーガラス成形用金型、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3dカバーガラ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5097A CN112585097A (zh) 2021-03-30
CN112585097B true CN112585097B (zh) 2022-08-23

Family

ID=6959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5048.3A Active CN112585097B (zh) 2018-08-22 2019-08-19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11424B2 (zh)
CN (1) CN112585097B (zh)
WO (1) WO2020040100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1593A (ja) * 2006-12-25 2007-04-12 Central Glass Co Ltd 複合曲げ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CN103517882A (zh) * 2011-05-05 2014-01-1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板再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93203A (zh) * 2013-02-20 2016-07-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具有形状的玻璃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86212A1 (ja) * 2015-11-18 2017-05-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構造体、金型、及びガラ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6810059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六日希恩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显示器前表面玻璃的成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406291B (zh) * 2015-02-25 2020-07-28 Agc株式会社 曲面罩盖玻璃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玻璃构件、显示装置、曲面玻璃
KR102486903B1 (ko) 2016-04-19 2023-01-1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글래스 성형 장치 및 이의 성형 방법
TWI789463B (zh) 2017-11-30 2023-01-11 美商康寧公司 用於形成曲面鏡的真空模具設備、系統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091593A (ja) * 2006-12-25 2007-04-12 Central Glass Co Ltd 複合曲げガラス板の成形方法及び成形装置
CN103517882A (zh) * 2011-05-05 2014-01-1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玻璃板再成形的方法和设备
CN105793203A (zh) * 2013-02-20 2016-07-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形成具有形状的玻璃制品的方法和设备
WO2017086212A1 (ja) * 2015-11-18 2017-05-26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ガラス構造体、金型、及びガラ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6810059A (zh) * 2015-11-30 2017-06-09 六日希恩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显示器前表面玻璃的成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85097A (zh) 2021-03-30
WO2020040100A1 (ja) 2020-02-27
JPWO2020040100A1 (ja) 2021-08-10
JP7211424B2 (ja)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15467B1 (en) Substrate vacuum forming mold and method
US10683228B2 (en) Apparatus for molding glass substrate
US10124405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metallic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TWI599295B (zh) 移動終端殼體及其製造方法
US20160272529A1 (en) Glass substrate forming apparatus
KR102461107B1 (ko) 커버 글래스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US11613490B2 (en) 3D cover glass, mold for molding sam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3D cover glass
JP2000171761A (ja) サングラス用偏光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法並びにその製造装置
CN112585097B (zh) 3d玻璃盖成型用模具及使用其的3d玻璃盖的制造方法
KR101652812B1 (ko) 유리 성형 금형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리 성형방법
CN110240392B (zh) 玻璃弯曲模具、包括其的玻璃弯曲装置和弯曲玻璃的方法
CN106816708B (zh) 一种金属中框及其制造方法
JP2006047586A (ja) 度付き偏光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用偏光シート、その偏光シートの製法、その偏光シートの製造装置、および度付き偏光プラスチックレンズ
CN211123435U (zh) 带框透镜
JP5434948B2 (ja) カバーガラス板の製造方法
CN217677279U (zh) 一种玻璃产品的成型模具
JP2008191516A (ja) 玉型レンズ用前駆体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US20220285660A1 (en) Electrode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217169727U (zh) 车载中控显示器背板整形装置
CN220788383U (zh) 玻璃热弯成型模具
CN107056030A (zh) 玻璃元件以及玻璃元件的制造方法
JP5364803B2 (ja) レンズアレイの製造方法、成形型組立体
KR20140023824A (ko) 렌즈 및 렌즈 금형
KR100898404B1 (ko) 웨이퍼 레벨 패키지의 써멀캡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6947323A (zh) 一种顶喷塑型超薄玻璃的制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