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67649A -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 Google Patents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67649A
CN112567649A CN201980052711.4A CN201980052711A CN112567649A CN 112567649 A CN112567649 A CN 112567649A CN 201980052711 A CN201980052711 A CN 201980052711A CN 112567649 A CN112567649 A CN 1125676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itation light
optical
light source
source unit
uni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27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见上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676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676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9Repeaters
    • H04B10/291Repeaters in which processing or amplification is carried out without conversion of the main signal from optical form
    • H04B10/293Signal power control
    • H04B10/294Signal power control in a multiwavelength system, e.g. gain equalis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01Optical cables
    • G02B6/4415Cables for special applications
    • G02B6/4427Pressure resistant cables, e.g. undersea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23Arrangements of two or more las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1S3/02 - H01S3/22, e.g. tandem arrangements of separate active media
    • H01S3/2308Amplifier arrangements, e.g. MOPA
    • H01S3/2316Cascaded amplifi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8Cable junctions
    • H02G15/10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15/12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incorporating transformers, loading coils or amplifiers
    • H02G15/14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incorporating transformers, loading coils or amplif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bmarine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SDEVICES USING THE PROCESS OF 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 [LASER] TO AMPLIFY OR GENERATE LIGHT;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WAVE RANGES OTHER THAN OPTICAL
    • H01S3/00Lasers, i.e. devices using stimulated emission of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in the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wave range
    • H01S3/05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optical resonators; Accommodation of active medium therein;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Construction or shape of active medium
    • H01S3/063Waveguide lasers, i.e. where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waveguide are of the order of the light wavelength
    • H01S3/067Fibre lasers
    • H01S3/06704Housings; Packag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9/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 H02G9/02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in or on the ground or water laid directly in or on the ground, river-bed or sea-bottom; Coverings therefor, e.g. ti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80Optical aspects relating to the use of optical transmission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B10/03 - H04B10/70, e.g. optical power feeding or optical transmission through water
    • H04B10/806Arrangements for feeding power
    • H04B10/808Electrical power feeding of a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Lasers (AREA)

Abstract

[问题]为了提供一种能够在被配备有多个子单元的同时降低功耗的海底中继器。[解决方案]这个海底中继器被配置以便包括壳体(1)、多个光放大单元(2)和激发光源单元(3)。壳体(1)在其中容纳有多个子单元。光放大单元(2)作为子单元被提供并各自具有光放大器,该光放大器基于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束的光学功率并输出信号光束。激发光源单元(3)作为子单元被提供,生成激发光,并且将通过将激发光分束而获得的光束输出到相应的光放大单元2。

Description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底中继器,并且特别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技术。
背景技术
在海底缆线系统中,执行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等的海底中继器由诸如激发光源及其控制电路的电子组件以及诸如光学放大器和光纤的光学组件构成。在海底缆线系统中,经由海底缆线内部的馈电线将电力从陆地供应给大量的海底中继器,因此,优选地抑制每一个海底中继器的电力消耗。
海底中继器在其中具有多个子单元。在海底中继器中,电子组件和光学组件被容纳在每一个子单元中。作为这样的在其中具有子单元的海底中继器,例如公开了如在PTL 1中一样的配置。PTL 1中的海底中继器在压力容器内部包括多个堆叠的子单元。PTL 1建议一种有利于替换作为子单元之一包括的光源的结构。PTL 2建议一种执行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的光学放大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TL 1]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01-320826
[PTL 2]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No.2013-123205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然而,PTL 1中的技术在以下点不令人满意。海底缆线系统由多根光纤构成。在这样的海底缆线系统中的海底中继器中,各自放大由每根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光学放大器等作为子单元被安装。当安装了与多个光学放大器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激发光源和该光源的控制电路时,海底中继器中的电力消耗增加。因此,当将多个光学放大器等作为子单元来包括时,PTL 1中的海底中继器可能增加电力消耗。类似地,当包括多个光学放大器等时,PTL 2不能够充分地抑制电力消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海底中继器,该海底中继器包括多个子单元,并仍然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发明的海底中继器包括壳体、多个光学放大单元和激发光源单元。壳体在其中容纳多个子单元。光学放大单元作为子单元被包括并具有光学放大器,该光学放大器基于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输出经放大的光。激发光源单元作为子单元被包括,生成激发光,并且将经分束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放大方法是一种海底中继器中的光学放大方法,该海底中继器包括每一个都具有光学放大器的多个光学放大单元和输出激发光的激发光源单元作为壳体内部的子单元,并且该光学放大方法包括在激发光源单元中,生成激发光,以及将分束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光学放大方法包括在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的光学放大器中,基于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输出经放大的光。
[发明的有利效果]
本发明能够在包括多个子单元的同时减少电力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概要的图。
图2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概要的图。
图3是图示与本发明相比较的配置的海底中继器的配置示例的图。
图4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概要的图。
图5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概要的图。
图6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概要的图。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每一个示例实施例的使用海底中继器的海底缆线系统的配置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示例实施例)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实施例。图1图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的配置的概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包括壳体1、多个光学放大单元2和激发光源单元3。壳体1在其中容纳有多个子单元。光学放大单元2作为子单元被包括,并且具有光学放大器,该光学放大器基于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输出经放大的光。激发光源单元3作为子单元被包括,生成激发光,并且将经分束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单元2中的每一个。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在激发光源单元3中生成激发光,将经分束的激发光输出到多个光学放大单元2,并且在光学放大单元2中执行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换句话说,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从公共激发光源单元3将激发光输入到多个光学放大单元2。因此,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不需要为光学放大单元2中的每一个包括激发光源单元3,能够抑制激发光源单元3的数目,并且因此,能够减少电力消耗。
(第二示例实施例)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实施例。图2图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的配置的概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是在海底缆线系统中执行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的设备。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包括壳体11、光学放大器12和激发光源单元13。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包括四个光学放大器,即光学放大器12-1、光学放大器12-2、光学放大器12-3和光学放大器12-4,作为光学放大器12。光学放大器12的数目可以不是四个。
壳体11是在其中具有容纳多个子单元的空间的圆柱形容器。壳体11具有耐压性、耐水性、耐腐蚀性等,并且由能够被长时间放置在海底的材料形成。
光学放大器12是基于激发光放大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光学放大器12通过使用掺铒光纤放大器(EDFA)来配置。光学放大器12基于从激发光源单元13输入的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以使得例如产生正向激发,并输出经放大的光。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光学放大器12被设计为使得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效率和均匀性变高。该光学放大器相当于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光学放大单元2。
激发光源单元13生成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激发光源单元13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和光学耦合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激发光源单元13包括输出预定波长上的连续光的半导体激光器。能够将由激发光源单元13输出的激发光的预定波长设定为例如0.98μm。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激发光源单元13用光学耦合器将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激发光源单元13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在海底缆线内部连接到海底中继器10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描述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的操作。海底中继器10的激发光源单元13的半导体激光器生成激发光并将该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光学耦合器将所输入的激发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12-1、12-2、12-3和12-4中的每一个。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激发光源单元13将激发光分束,使得输入到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
经由海底缆线输入到海底中继器10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通过其传输信号光的光纤相关联的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
当信号光被输入到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时,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基于从激发光源单元13输入的激发光被放大。光学功率被放大的信号光被输出到连接至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的光纤,并且通过海底缆线来传输。
图3示意性地图示与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相比较的配置的海底中继器200。图3中图示的海底中继器200包括壳体201、四个光学放大器202以及与光学放大器202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激发光源单元203。在图3中的海底中继器200中,光学放大器202中的每一个均包括激发光源单元203,并且因此,需要与光学放大器202相同数目的光源和控制电路。因此,在图3中图示的海底中继器200中,光源和控制电路的操作所需的电力消耗变大。另一方面,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对于四个光学放大器12包括仅一个激发光源单元13。因此,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中,能够抑制光源和控制电路的操作所需的电力消耗。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的光学放大器12和激发光源单元13被以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这样一种方式优化,但是可以针对诸如L波段或C+L波段的另一波长段中的信号光被优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激发光源单元13将激发光分束,使得每一个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但是对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来说输入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可以不同。在这样的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例如基于分束之后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之比来设定分束比的光学耦合器来执行分束。激发光的光学功率的分束比可以是可变的。当光学功率的分束比是可变的时,通过使用例如波长选择性开关(WSS)来执行激发光的分束。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从公共激发光源单元13向多个光学放大器12供应激发光。因此,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中,不需要为光学放大器12中的每一个包括激发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和激发光源的控制电路,并且因此,能够执行每一个功能模块的小型化和节电。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中,通过使每一个功能模块小型化,使海底中继器10小型化并增加容纳在内部的功能模块变得可能。
(第三示例实施例)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三示例实施例。图4图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的配置的概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是在如在第二示例实施例中一样的海底缆线系统中执行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的设备。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的特征在于,在激发光源单元附近设置具有浪涌保护电路的子单元。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包括壳体21、光学放大器22、激发光源单元23和浪涌保护电路24。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包括四个光学放大器即光学放大器22-1、光学放大器22-2、光学放大器22-3和光学放大器22-4作为光学放大器22。光学放大器22的数目可以不是四个。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壳体21、光学放大器22和激发光源单元23的配置和功能与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具有相同名称的部分的配置和功能类似。光学放大器22可以被以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这样一种方式优化,或者可以针对诸如L波段或C+L波段的另一波长段中的信号光被优化。对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来说要成为优化目标的波段可以不同。当针对不同波长段的光学放大器22被混合时或者当还使用放大C+L波段的光学放大器22时,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均能够具有这样的配置,即不管要作为目标的波长段如何,从公共激发光源单元23输出的激发光都被输入到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
浪涌保护电路24作为防止浪涌进入到激发光源单元23中的子单元被包括。从海底缆线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经由浪涌保护电路24被供应给激发光源单元23的半导体激光器和控制电路中的每一个。当从海底缆线供应的电流进入过电流的状态时,浪涌保护电路24切断到激发光源单元23的电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24被包括在与激发光源单元23相邻的子单元中。可以将浪涌保护电路24包括在除相邻子单元以外的任何地方中,只要浪涌保护电路24在激发光源单元23附近即可。
描述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的操作。海底中继器20的激发光源单元23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控制电路的控制生成激发光,并且将该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半导体激光器和控制电路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24从海底缆线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当从海底缆线供应的电流进入过电流的状态时,浪涌保护电路24切断到激发光源单元23的电流。当激发光被输入时,光学耦合器将输入的激发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22-1、22-2、22-3和22-4中的每一个。
经由海底缆线输入到海底中继器20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通过其传输信号光的光纤相关联的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当信号光被输入到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时,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基于从激发光源单元23输入的激发光被放大。光学功率被放大的信号光被输出到连接至光学放大器22中的每一个的光纤,并且通过海底缆线来传输。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具有与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10的有利效果类似的有利效果。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中,电力的供应目的地仅是激发光源单元23,并且浪涌保护电路24和激发光源单元23彼此相邻,因此,电力配线的布线变少,这使制造变得容易并且能够抑制由于断裂、连接失败等而导致的故障。能通过使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20来保护激发光源单元23免于过电流,并且因此,可靠性提高。
(第四示例实施例)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四示例实施例。图5图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的配置的概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是在如在第三示例实施例中一样的海底缆线系统中具有浪涌保护电路并且执行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的设备。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的特征在于放大C+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且对于信号光的每一个波长段包括公共激发光源单元。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包括壳体31、光学放大器32、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和浪涌保护电路35。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包括四个光学放大器即光学放大器32-1、光学放大器32-2、光学放大器32-3和光学放大器32-4作为光学放大器32。光学放大器32的数目可以不是四个。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壳体31的配置和功能与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壳体11的配置和功能类似。
光学放大器32是基于激发光放大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光学放大器32通过使用EDFA来配置。光学放大器32基于从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输入的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输出经放大的光。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光学放大器32被设计为使得C波段和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放大效率和均匀性变高。
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生成用于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控制该半导体激光器的控制电路和光学耦合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包括输出预定波长上的连续光的半导体激光器。预定波长被设定为例如0.98μm。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用光学耦合器将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35从在海底缆线内部连接到海底中继器30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生成用于放大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控制该半导体激光器的控制电路和光学耦合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包括输出预定波长上的连续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用光学耦合器将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35从在海底缆线内部连接到海底中继器30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浪涌保护电路35作为防止浪涌进入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中的子单元被包括。从海底缆线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经由浪涌保护电路35被供应给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中的每一个的半导体激光器和控制电路中的每一个。当从海底缆线供应的电流进入过电流的状态时,浪涌保护电路35切断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的电流。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浪涌保护电路35作为与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相邻的子单元被包括。可以将浪涌保护电路35包括在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与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之间。浪涌保护电路35可以不是与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相邻的子单元,只要浪涌保护电路35在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附近即可。
描述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的操作。海底中继器30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35从海底缆线的电力线供应的电力来生成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光学耦合器将所输入的激发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1、32-2、32-3和32-4中的每一个。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将激发光分束,使得输入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35从海底缆线的电力线供应的电力来生成放大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光学耦合器将所输入的激发光分成四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光学放大器32-1、32-2、32-3和32-4中的每一个。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将激发光分束,使得输入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激发光源单元中的每一个将激发光分束,使得每一个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但是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可以在分束比方面不同。对每一个光学放大器来说输入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可以不同。在分束比不同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例如基于分束之后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之比设定分束比的光学耦合器来执行分束。激发光的光学功率的分束比可以是可变的。当光学功率的分束比是可变的时,通过使用例如波长选择性开关(WSS)来执行激发光的分束。
当从海底缆线供应的电流进入过电流的状态时,浪涌保护电路35切断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的电流。
经由海底缆线输入到海底中继器30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通过其传输信号光的光纤相关联的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
当信号光被输入到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时,基于从第一激发光源单元33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34中的每一个输入的激发光来放大C波段和L波段中的每一个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光学功率被放大的信号光被输出到连接至光学放大器32中的每一个的光纤,并且通过海底缆线来传输。
当也如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中一样包括与多个波长上的激发光相关联的光源时,能够通过对于每一个波长使用公共激发光源来执行设备的小型化和节电。
(第五示例实施例)
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第五示例实施例。图6图示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的配置的概要。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是在如在第四示例实施例中一样的海底缆线系统中具有浪涌保护电路并且通过对于每一个波长段使用公共激发光源单元来执行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放大的设备。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30的特征在于对于信号光的每一个波长段包括公共激发光源单元。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包括壳体41、第一光学放大器42、第二光学放大器43、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和浪涌保护电路46。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包括两个光学放大器即第一光学放大器42-1和第一光学放大器42-2作为第一光学放大器42。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包括两个光学放大器即第二光学放大器43-1和第二光学放大器43-2作为第二光学放大器43。第一光学放大器42的数目和第二光学放大器43的数目中的每一个均可以不是两个。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壳体41、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和浪涌保护电路46的配置和功能与根据第四示例实施例的具有相同名称的部件的配置和功能类似。
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生成用于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第一光学放大器42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控制该半导体激光器的控制电路和光学耦合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包括输出预定波长上的连续光的半导体激光器。由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输出的激发光被设定为例如0.98μm。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用光学耦合器将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第一光学放大器42中的每一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46从在海底缆线内部连接到海底中继器40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生成用于放大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包括半导体激光器、控制该半导体激光器的控制电路和光学耦合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包括输出预定波长上的连续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用光学耦合器将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的光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46从在海底缆线内部连接到海底中继器40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描述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的操作。海底中继器40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46从海底缆线的电力线供应的电力来生成放大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光学耦合器将所输入的激发光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第一光学放大器42-1和第一光学放大器42-2中的每一个。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进行分束,以使得输入到第一光学放大器42中的每一个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的半导体激光器基于经由浪涌保护电路46从海底缆线的电力线供应的电力来生成放大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并且将所生成的激发光输出到光学耦合器。光学耦合器将所输入的激发光分成两个部分,并且将每一个部分输出到第二光学放大器43-1和第二光学放大器43-2中的每一个。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将激发光分束,使得输入到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的激发光的光学功率变得相等。当从海底缆线供应的电流进入过电流的状态时,浪涌保护电路46切断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的电流。
经由海底缆线输入到海底中继器40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通过其传输信号光的光纤相关联的第一光学放大器42或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
当信号光被输入到第一光学放大器42中的每一个时,C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基于从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输入的激发光被放大。光学功率被放大的信号光被输出到连接至第一光学放大器42中的每一个的光纤,并且通过海底缆线来传输。
当信号光被输入到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时,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基于从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输入的激发光被放大。光学功率被放大的信号光被输出到连接至第二光学放大器43中的每一个的光纤,并且通过海底缆线来传输。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在与每一个波段相关联的光学放大器中放大C波段和L波段中的每一个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除了这样的配置之外,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还可以具有将来自第一激发光源单元44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45的激发光输出到放大C+L波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的光学放大器并且执行光学功率的放大的配置。
当也如在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海底中继器40中一样包括与多个波长上的激发光相关联的光源和光学放大器时,能够通过对于每一个波长使用公共激发光源来执行设备的小型化和节电。
图7图示当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至第五示例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海底中继器作为海底中继器100被用于海底缆线系统时的配置示例。图7中的海底缆线系统包括登陆站、海底缆线和海底中继器100。登陆站还包括光学终端站设备和馈电设备。海底缆线由用于传输信号光的光纤和向海底中继器100供应电力的馈电线构成。
光学终端站设备执行通过海底缆线内部的光纤发送的信号光的传输和接收。光学终端站设备基于经由陆地上的通信网络接收到的信号生成复用信号,并且经由海底缆线将复用信号发送到相对的光学终端站设备。光学终端站设备经由海底缆线将从相对的光学终端站设备接收到的复用信号发送到作为传输目的地的每一个通信网络。馈电设备经由海底缆线的馈电线向海底中继器100供应电力。通过如在图7中一样被配置,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至第五示例实施例中的每一个的海底中继器能够在电力消耗被抑制的状态下放大通过光纤传输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
虽然已参考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别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如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18年8月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8-148478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地并入本文。
[附图标记列表]
1 壳体
2 光学放大单元
3 激发光源单元
10 海底中继器
11 壳体
12-1 光学放大器
12-2 光学放大器
12-3 光学放大器
12-4 光学放大器
13 激发光源单元
20 海底中继器
21 壳体
22-1 光学放大器
22-2 光学放大器
22-3 光学放大器
22-4 光学放大器
23 激发光源单元
24 浪涌保护电路
30 海底中继器
31 壳体
32-1 光学放大器
32-2 光学放大器
32-3 光学放大器
32-4 光学放大器
33 第一激发光源单元
34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
35 浪涌保护电路
40 海底中继器
41 壳体
42-1 第一光学放大器
42-2 第一光学放大器
43-1 第二光学放大器
43-2 第二光学放大器
44 第一激发光源单元
45 第二激发光源单元
46 浪涌保护电路
100 海底中继器
200 海底中继器
201 壳体
202 光学放大器
203 激发光源单元

Claims (10)

1.一种海底中继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在其中容纳多个子单元;
多个光学放大单元,每一个光学放大单元作为所述子单元被包括并且具有光学放大器,所述光学放大器基于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且输出经放大的光;以及
激发光源单元,所述激发光源单元作为所述子单元被包括,生成所述激发光,并且将经分束的所述激发光输出到所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底中继器,其中,所述激发光源单元包括:光源,所述光源输出所述激发光;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控制所述光源;以及分束元件,所述分束元件将从所述光源输出的所述激发光分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海底中继器,还包括:
作为所述光学放大单元的第一光学放大单元和第二光学放大单元,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单元放大第一波长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单元放大与所述第一波长段不同的第二波长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以及
作为所述激发光源单元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和第二激发光源单元,所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输出在所述第一波长段中放大光学功率的激发光,所述第二激发光源单元输出在所述第二波长段中放大光学功率的激发光,其中,
从所述第一激发光源单元输出的所述激发光被输入到所述第一光学放大单元,并且
从所述第二激发光源单元输出的所述激发光被输入到所述第二光学放大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海底中继器,还包括具有切断浪涌的电路的浪涌保护单元,作为在所述激发光源单元附近的所述子单元,其中,
电力经由所述浪涌保护单元被供应给所述激发光源单元。
5.一种海底缆线系统,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海底中继器;以及
海底缆线,所述海底缆线包括多根光纤和馈电线,其中,
通过所述海底缆线的所述光纤传输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所述光纤相关联的所述海底中继器的所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并且
所述海底中继器的所述激发光源单元基于经由所述海底缆线的所述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6.一种海底中继器中的光学放大方法,所述海底中继器包括作为壳体内部的子单元的多个光学放大单元和激发光源单元,每一个光学放大单元具有光学放大器,所述激发光源单元输出激发光,所述光学放大方法包括:
在所述激发光源单元中,生成所述激发光,并且将经分束的所述激发光输出到所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以及
在所述光学放大单元中的每一个的所述光学放大器中,基于所述激发光,放大输入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并且输出经放大的光。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放大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激发光源单元中,在分束元件中将从光源输出的所述激发光分束,并且将经分束的所述激发光输出到所述激发光源单元中的每一个,其中,所述光源在控制电路控制下操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光学放大方法,还包括:
在作为所述激发光源单元包括的第一激发光源单元中,将在第一波长段中放大光学功率的第一激发光分束并且输出;
在作为所述激发光源单元包括的第二激发光源单元中,将在与所述第一波长段不同的第二波长段中放大光学功率的第二激发光分束并且输出;
在作为所述光学放大单元包括的多个第一光学放大单元中,基于所述第一激发光,放大所述第一波长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以及
在作为所述光学放大单元包括的多个第二光学放大单元中,基于所述第二激发光,放大所述第二波长段中的信号光的光学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放大方法,还包括经由作为在所述激发光源单元附近的所述子单元被包括的浪涌保护电路,向所述激发光源单元中的每一个供应电力。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光学放大方法,其中,
通过海底缆线的多根光纤传输的信号光被输入到与所述光纤中的每一根相关联的所述光学放大单元,并且
所述激发光源单元基于经由所述海底缆线的馈电线供应的电力来操作。
CN201980052711.4A 2018-08-07 2019-08-05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Pending CN1125676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8478 2018-08-07
JP2018148478 2018-08-07
PCT/JP2019/030627 WO2020031929A1 (ja) 2018-08-07 2019-08-05 海底中継器および光増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67649A true CN112567649A (zh) 2021-03-26

Family

ID=694149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2711.4A Pending CN112567649A (zh) 2018-08-07 2019-08-05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06076A1 (zh)
EP (1) EP3836431A4 (zh)
JP (1) JPWO2020031929A1 (zh)
CN (1) CN112567649A (zh)
WO (1) WO2020031929A1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283A (zh) * 2015-09-29 2018-06-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中继器和光中继器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237226A (ja) * 1993-02-10 1994-08-23 Fujitsu Ltd 光増幅中継器
JP3822657B2 (ja) * 1995-05-11 2006-09-20 Kddi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増幅器
JP2001320826A (ja) 2000-05-09 2001-11-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光海底中継器
US8755112B2 (en) * 2011-11-03 2014-06-17 Gooch And Housego Plc Optical fiber amplifier array
JP5767147B2 (ja) 2011-11-07 2015-08-19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光増幅器システム及び光増幅方法
JP2018148478A (ja) 2017-03-08 2018-09-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1283A (zh) * 2015-09-29 2018-06-08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光中继器和光中继器的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6431A4 (en) 2021-09-29
WO2020031929A1 (ja) 2020-02-13
US20210306076A1 (en) 2021-09-30
JPWO2020031929A1 (ja) 2021-08-10
EP3836431A1 (en)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63190B2 (en) Optical repea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optical repeater
US9838136B2 (en) Optical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related remote optically pumped amplifier (ROPA) and method
WO2014208048A1 (ja) レーザーダイオード駆動装置、光直接増幅装置、光信号伝送システム及びレーザーダイオード駆動方法
US20220102932A1 (en) Optical amplification device and optical amplification method
CN109983636A (zh) 光通信设备和供给用于光放大的激发光的设备
WO2018097075A1 (ja) 光通信装置および光増幅用の励起光を供給する装置
CN110383717B (zh) 光海底线缆系统和光海底中继设备
CN112567649A (zh) 海底中继器和光放大方法
JP2005333425A (ja) 光伝送システム
US20050180546A1 (en) Terrestri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remotely powered nodes
JP2007165470A (ja) 光増幅装置、光伝送装置、光増幅器、及び励起光生成器
CN110506399B (zh) 中继器和中继方法
JP6155660B2 (ja) 光海底中継器及び光海底中継回路の実装方法
EP1650888A1 (en) Terrestrial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having remotely powered nodes
JPWO2008068842A1 (ja) 光海底ケーブルシステムの光中継器および該光中継器を備える光海底ケーブルシステム
KR101892196B1 (ko) 소형화된 광섬유 증폭기
JP7435729B2 (ja) モニタ信号光出力装置、海底機器及び光通信システム
JP2013255195A (ja) 海底伝送光信号波長多重システム、伝送パフォーマンス低下抑制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582301B2 (ja) 光増幅装置、oadm装置、光中継装置、およびoadm通信システム
EP3598590A1 (en) Optical amplification module and optical amplification method
JP2001345759A (ja) 光中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