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51118A -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51118A
CN112551118A CN202011344829.5A CN202011344829A CN112551118A CN 112551118 A CN112551118 A CN 112551118A CN 202011344829 A CN202011344829 A CN 202011344829A CN 112551118 A CN112551118 A CN 1125511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rod
plate
hinge
rectangu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48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51118B (zh
Inventor
闻家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xi Baol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合肥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合肥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合肥万象科技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201134482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511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51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11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511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511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34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 B65G47/38Devices for dischar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from conveyor  by dumping, tripping, or releasing load carr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B65G47/90Devices for picking-up and deposit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ting Devices For Mol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包括底板、升降机构、螺旋机构、夹持机构,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圆板,支撑圆板的底面中部开设有方形孔,位于方形孔的上方设有升降板,支撑圆板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连接;底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竖板,竖板的里侧面顶部设有L形侧板,L形侧板的中部设有联动轴承,联动轴承内插设有联动轴,位于联动轴的里端在L形侧板的里侧面设有螺旋机构,位于联动轴的外端在L形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固定盒,固定盒上安装有夹持机构。本发明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使用,整体夹持设计比较紧凑精密,方便了对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调节,增加了铸件模具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铸件模具后期加工的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翻转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在铸件模具使用的时候可能需要对模具进行固定夹持,如今,夹持装置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能够适应不同的模具的工程夹持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模具夹持装置的制造工艺要求也越来越高。
现有的模具夹持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1、夹持装置在使用的时候不能很好的进行升降作业,使得铸件模具的高度调节不便,导致不同高度位置的铸件模具夹持力受力承载力不同,再对其进行夹持固定时,工作夹持压力较大,可能会出现零件损坏的现象,不利于人们的使用;2、夹持装置进行使用的时候,不便对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或者旋转调节,以方便在铸件模具上寻找合适的夹持位置,采用直来直去的夹持方式,容易导致工作人员受到夹伤,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为此,我们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模具夹持装置不能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旋转调节的问题及夹持力过大的缺点,而提出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模具夹持装置不能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旋转调节的问题及夹持力过大的的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包括底板、升降机构、螺旋机构、夹持机构,所述底板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圆板,所述支撑圆板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贯通底板的方形孔,位于方形孔的上方设有升降板,所述支撑圆板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连接;所述底板的顶面一侧设有竖板,所述竖板的里侧面顶部设有L形侧板,所述L形侧板的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联动轴承,所述联动轴承内插设有横向贯穿的联动轴,位于联动轴的里端在L形侧板的里侧面设有螺旋机构,位于联动轴的外端在L形侧板的外侧面设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固定转轴、微型电机,位于方形孔的一侧边在支撑圆板的顶面上纵向安装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内外侧输出端上的两根电机轴分为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位于方形孔的另外三侧边在支撑圆板的顶面上均设有固定座,每座所述固定座均设有贯穿固接的固定转筒,且每个所述固定转筒内均插设有同轴转动的固定转轴,所述双轴电机的里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的里端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每根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部均安装有微型电机,所述升降板的四侧面中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接杆的一端部活动铰接,每个所述微型电机的电机轴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第二铰接杆的另一端部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圆板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支撑轴承环,所述支撑轴承环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斜齿轮环,所述双轴电机的外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的外端部均套设有斜齿轮,每个所述斜齿轮均呈四十五度倾斜状分别与斜齿轮环啮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转盘、丝杠、摆动铰接杆,所述联动轴的里端与转盘的外侧面中部同心固接,位于转盘的两侧在竖板的里侧面顶部纵向设有一对定位轴承座,每座所述定位轴承座内均安装有定位轴承,且两个定位轴承之间设有纵向放置的丝杠,所述丝杠两段上的螺纹牙呈反向对称套设连接,所述丝杠的两端分别贯穿插设在对应的定位轴承,所述丝杠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把手,所述丝杠上套设有一对螺旋对称的丝杠筒,所述转盘的里侧面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摆动铰接杆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两根所述摆动铰接杆的另一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丝杠筒的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盒的一侧面设有矩形卡座,所述联动轴的外端设有矩形卡块,且所述矩形卡块配合卡合在矩形卡座内;位于联动轴的外侧在L形侧板的外侧面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轴承环,所述限位轴承环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环;
所述限位环内顶部设有开口斜向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的缸体底部活动铰接,所述矩形卡座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的铰接杆端部活动铰接;所述限位环内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斜向的第三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三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限位铰接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矩形卡座的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第四铰接座,每座所述第四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限位铰接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推缸、连接杆、矩形拐杆,所述固定盒内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电推缸,所述电推缸的电推杆端部贯穿固定盒与H形耳座固接,所述H形耳座的两个开口内分别通过销轴与一对连接杆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固定盒的外侧面两端设有一对斜向固接的斜杆,每根所述斜杆的外端部均设有斜向固接的矩形筒,每个所述矩形筒内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拐杆,且每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矩形拐杆中部活动铰接。
优选地,所述矩形拐杆的后端部均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且其中一个螺纹通孔内插设有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矩形拐杆的前端部设有梯形夹层板。
优选地,所述梯形夹层板内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拉伸挡销,所述梯形夹层板内前端设有贯穿固接的夹持挡销,所述L形夹持杆位于拉伸挡销、夹持挡销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控制双轴电机上的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同步同向转动,外段电机轴上的斜齿轮啮合带动斜齿轮环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剩余三个斜齿轮及三根固定转轴绕着固定转筒同步转动,使得里段电机轴、三根固定转轴的里端同步转动;通过第一铰接杆带动微型电机同步铰接转动,微型电机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铰接杆同步铰接转动,方便了带动升降板及铸件模具升降至合适的高度;
2、通过螺旋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把手缓慢带动丝杠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丝杠筒呈对向或反向同步转动,通过带动摆动铰接杆带动转盘及联动轴绕着定位轴承进行小幅度转动,带动矩形卡块及矩形卡座同步转动,通过微型铰接缸及限位铰接杆带动限位环沿着限位轴承环进行同步转动,方便了带动固定盒及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转动;控制微型铰接缸的铰接杆伸长,带动矩形卡座与矩形卡块分离,带动固定盒绕着限位铰接杆进行小幅度倾斜,方便了带动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倾斜调节;
3、通过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电推缸的电推杆通过H形耳座带动两根连接杆向前缓慢移动,进而带动弧形拐杆沿着矩形筒向前呈斜向收拢的状态,进而带动两侧梯形夹层板向中间靠拢收缩;梯形夹层板带动L形夹持杆及橡胶夹持块向中间夹持,使得两块橡胶夹持块对铸件模具的两侧进行初步夹持,继续控制电推缸的电推杆伸长,进而带动L形夹持杆反向活动铰接,使得L形夹持杆与夹持挡销抵紧,进而继续带动橡胶夹持块对铸件模具进行固定夹持,增加了铸件模具夹持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夹持装置不能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旋转调节的问题及夹持力过大的问题,且整体夹持设计比较紧凑精密,方便了对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调节,增加了铸件模具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铸件模具后期加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机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旋机构左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夹持机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图1中A-A处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矩形拐杆与梯形夹层板连接三维示意图;
图中序号:底板1、支撑圆板11、方形孔12、支撑轴承环13、斜齿轮环14、双轴电机15、固定座16、固定转筒17、固定转轴18、斜齿轮19、升降板2、第一铰接杆21、微型电机22、第二铰接杆23、竖板3、L形侧板31、联动轴32、转盘33、定位轴承座34、丝杠35、调节把手36、丝杠筒37、摆动铰接杆38、固定环4、限位轴承环41、限位环42、限位铰接杆43、微型铰接缸44、矩形卡块45、矩形卡座46、固定盒5、电推缸51、H形耳座52、斜杆53、矩形筒54、矩形拐杆55、连接杆56、梯形夹层板6、L形夹持杆61、拉伸弹簧62、橡胶夹持块63、拉伸挡销64、夹持挡销6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为实现对模具夹持装置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旋转调节的问题的目的,本实施例提供了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参见图1-6,具体的,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螺旋机构、夹持机构,所述底板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1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圆板11,所述支撑圆板1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贯通底板1的方形孔12,位于方形孔12的上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支撑圆板11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2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面一侧设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里侧面顶部设有L形侧板31,所述L形侧板31的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联动轴承,所述联动轴承内插设有横向贯穿的联动轴32,位于联动轴32的里端在L形侧板31的里侧面设有螺旋机构,位于联动轴32的外端在L形侧板31的外侧面设有固定盒5,所述固定盒5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15、固定转轴18、微型电机22,位于方形孔12的一侧边在支撑圆板11的顶面上纵向安装有双轴电机15,双轴电机15的型号为YX3-100L1-4-2.2KW-B3,所述双轴电机15内外侧输出端上的两根电机轴分为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位于方形孔12的另外三侧边在支撑圆板11的顶面上均设有固定座16,每座所述固定座16均分别与方形孔12的侧边呈垂直状态,每座所述固定座16均设有贯穿固接的固定转筒17,且每个所述固定转筒17内均插设有同轴转动的固定转轴18,所述双轴电机15的里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18的里端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接杆21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每根所述第一铰接杆21的另一端部均安装有微型电机22,微型电机22的型号为YZD-3-6,所述升降板2的四侧面中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接杆23的一端部活动铰接,每个所述微型电机22的电机轴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第二铰接杆23的另一端部活动铰接;所述支撑圆板11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支撑轴承环13,所述支撑轴承环13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斜齿轮环14,所述双轴电机15的外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18的外端部均套设有斜齿轮19,每个所述斜齿轮19均呈四十五度倾斜状分别与斜齿轮环14啮合连接;通过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控制双轴电机15上的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同步同向转动,外段电机轴上的斜齿轮19啮合带动斜齿轮环14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剩余三个斜齿轮19及三根固定转轴18绕着固定转筒17同步转动,使得里段电机轴、三根固定转轴18的里端同步转动;通过第一铰接杆21带动微型电机22同步铰接转动,微型电机22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铰接杆23同步铰接转动,方便了带动升降板2及铸件模具升降至合适的高度。
在本发明中,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转盘33、丝杠35、摆动铰接杆38,所述联动轴32的里端与转盘33的外侧面中部同心固接,位于转盘33的两侧在竖板3的里侧面顶部纵向设有一对定位轴承座34,每座所述定位轴承座34内均安装有定位轴承,且两个定位轴承之间设有纵向放置的丝杠35,所述丝杠35两段上的螺纹牙呈反向对称套设连接,所述丝杠35的两端分别贯穿插设在对应的定位轴承,所述丝杠35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把手36,所述丝杠35上套设有一对螺旋对称的丝杠筒37,所述转盘33的里侧面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摆动铰接杆38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两根所述摆动铰接杆38的另一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丝杠筒37的活动铰接;通过螺旋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把手36缓慢带动丝杠35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两个丝杠筒37呈对向或反向同步转动,通过带动摆动铰接杆38带动转盘33及联动轴32绕着定位轴承进行小幅度转动,带动矩形卡块45及矩形卡座46同步转动,通过微型铰接缸44及限位铰接杆43带动限位环42沿着限位轴承环41进行同步转动,方便了带动固定盒5及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转动。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盒5的一侧面设有矩形卡座46,所述联动轴32的外端设有矩形卡块45,且所述矩形卡块45配合卡合在矩形卡座46内;位于联动轴32的外侧在L形侧板31的外侧面套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轴承环41,所述限位轴承环41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环42;所述限位环42内顶部设有开口斜向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44的缸体底部活动铰接,微型铰接缸的型号为LSH-064,所述矩形卡座46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44的铰接杆端部活动铰接;所述限位环42内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斜向的第三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三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限位铰接杆43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矩形卡座46的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第四铰接座,每座所述第四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限位铰接杆4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控制微型铰接缸44的铰接杆伸长,带动矩形卡座46与矩形卡块45分离,带动固定盒5绕着限位铰接杆43进行小幅度倾斜,方便了带动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倾斜调节。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中,还存在对铸件模具的有效夹持问题,因此,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电推缸51、连接杆56、矩形拐杆55,所述固定盒5内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电推缸51,电推缸51的型号为LA150,所述电推缸51的电推杆端部贯穿固定盒5与H形耳座52固接,所述H形耳座52的两个开口内分别通过销轴与一对连接杆56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固定盒5的外侧面两端设有一对斜向固接的斜杆53,每根所述斜杆53的外端部均设有斜向固接的矩形筒54,每个所述矩形筒54内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拐杆55,且每根连接杆56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矩形拐杆55中部活动铰接;
所述所述矩形拐杆55的前端部设有梯形夹层板6,矩形拐杆55的后端部均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且其中一个螺纹通孔内插设有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通过调整限位螺栓与不同螺纹通孔的锁紧,对矩形拐杆55的伸出长度进行限定,避免矩形拐杆55的伸出长度过长,导致两侧梯形夹层板6向中间靠拢收缩距离过小,容易使得铸件模具被夹持过度而受力损坏。
实施例三:为实现进一步的缓冲夹持,避免因夹持力过大导致物件损毁的情况发生,本实施例在梯形夹层板6内插设L形夹持杆61,且所述L形夹持杆61的中部通过销轴与梯形夹层板6后端部活动铰接,所述L形夹持杆61的后端设有拉伸弹簧62,且所述拉伸弹簧62的另一端与梯形夹层板6的外侧前端固接,所述L形夹持杆61的里侧面前端设有橡胶夹持块63;所述梯形夹层板6内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拉伸挡销64,所述梯形夹层板6内前端设有贯穿固接的夹持挡销65,所述L形夹持杆61位于拉伸挡销64、夹持挡销65之间;
通过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电推缸51的电推杆通过H形耳座52带动两根连接杆56向前缓慢移动,进而带动弧形拐杆55沿着矩形筒54向前呈斜向收拢的状态,进而带动两侧梯形夹层板6向中间靠拢收缩;梯形夹层板6带动L形夹持杆61及橡胶夹持块63向中间夹持,使得两块橡胶夹持块63对铸件模具的两侧进行初步夹持,继续控制电推缸51的电推杆伸长,进而带动L形夹持杆61反向活动铰接,使得L形夹持杆61与夹持挡销65抵紧,进而继续带动橡胶夹持块63对铸件模具进行固定夹持,增加了铸件模具夹持的稳定性。
实施例四: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出了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的夹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双轴电机15、微型电机22、微型铰接缸44、电推缸51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把待夹持的铸件模具居中放置在升降板2的顶面中部,根据需要调节升降板2至合适的的高度;
步骤二,通过升降机构的配合使用,控制双轴电机15启动,双轴电机15上的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同步同向转动,外段电机轴上的斜齿轮19啮合带动斜齿轮环14同步转动,斜齿轮环14转动的同时,分别啮合带动剩余三个斜齿轮19及三根固定转轴18绕着固定转筒17同步转动,使得里段电机轴、三根固定转轴18的里端同步转动;
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通过第一铰接杆21带动微型电机22同步铰接转动,并控制微型电机22同步启动,微型电机22分别带动对应的第二铰接杆23同步铰接转动,使第一铰接杆21的下端与第二铰接杆23的上端处在一个纵向上转动,由于四根第二铰接杆23对升降板2的四侧面形成限位作用,进而带动升降板2只能在竖直方向进行缓慢升降,待升降板2升降至合适的高度后,同时停止双轴电机15、微型电机22作业;
步骤三,通过螺旋机构的配合使用,通过调节把手36缓慢带动丝杠35进行转动,由于丝杠35两段上的螺纹牙呈反向对称套设连接,进而带动两个丝杠筒37呈对向或反向同步转动,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通过带动摆动铰接杆38带动转盘33及联动轴32绕着定位轴承进行小幅度转动,且转动角度在0°-60°之间;
步骤四,联动轴32转动的同时,带动矩形卡块45及矩形卡座46同步转动,在反作用力的作用下,通过微型铰接缸44及限位铰接杆43带动限位环42沿着限位轴承环41进行同步转动,进而带动固定盒5进行同步转动,带动固定盒5转动至合适的角度时,停止旋转调节把手36;并控制微型铰接缸44的铰接杆伸长,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带动矩形卡座46与矩形卡块45分离,带动固定盒5绕着限位铰接杆43进行小幅度倾斜,倾斜角度在0°-45°之间,使得固定盒5及L形夹持杆61靠近铸件模具,从而使得铸件模具位于两块橡胶夹持块63之间;
步骤五,通过夹持机构的配合使用,控制电推缸51的电推杆伸长,在铰接作用的配合下,通过H形耳座52带动两根连接杆56向前缓慢移动,由于两个斜杆53及矩形筒54呈斜向固接,进而带动弧形拐杆55沿着矩形筒54向前呈斜向收拢的状态,进而带动两侧梯形夹层板6向中间靠拢收缩;由于拉伸弹簧62的拉伸力带动L形夹持杆61的后端向外张开,使得L形夹持杆61的中部抵住在拉伸挡销64上;
同时梯形夹层板6带动L形夹持杆61及橡胶夹持块63向中间夹持,使得两块橡胶夹持块63分别夹持在铸件模具两侧,对铸件模具进行初步夹持,然后继续控制电推缸51的电推杆伸长,继续带动橡胶夹持块63对铸件模具进行固定夹持,进而带动L形夹持杆61反向活动铰接,使得L形夹持杆61与夹持挡销65抵紧,并带动拉伸弹簧63拉伸变形,待铸件模具夹持稳定性后,停止电推缸51作业。
本发明通过各机构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模具夹持装置不能进行小幅度角度倾斜、旋转调节的问题及夹持力过大的问题,且整体夹持设计比较紧凑精密,方便了对夹持机构进行小幅度调节,增加了铸件模具夹持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铸件模具后期加工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包括底板(1)、升降机构、螺旋机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为水平横向放置的矩形板状,所述底板(1)的顶面中部设有支撑圆板(11),所述支撑圆板(11)的底面中部开设有贯通底板(1)的方形孔(12),位于方形孔(12)的上方设有升降板(2),所述支撑圆板(11)通过升降机构与升降板(2)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面一侧设有竖板(3),所述竖板(3)的里侧面顶部设有L形侧板(31),所述L形侧板(31)的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联动轴承,所述联动轴承内插设有横向贯穿的联动轴(32),位于联动轴(32)的里端在L形侧板(31)的里侧面设有螺旋机构,位于联动轴(32)的外端在L形侧板(31)的外侧面设有固定盒(5),所述固定盒(5)上安装有夹持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双轴电机(15)、固定转轴(18)、微型电机(22),位于方形孔(12)的一侧边在支撑圆板(11)的顶面上纵向安装有双轴电机(15),所述双轴电机(15)内外侧输出端上的两根电机轴分为里段电机轴、外段电机轴,位于方形孔(12)的另外三侧边在支撑圆板(11)的顶面上均设有固定座(16),每座所述固定座(16)均设有贯穿固接的固定转筒(17),且每个所述固定转筒(17)内均插设有同轴转动的固定转轴(18),所述双轴电机(15)的里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18)的里端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一铰接杆(21)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每根所述第一铰接杆(21)的另一端部均安装有微型电机(22),所述升降板(2)的四侧面中部均通过销轴与第二铰接杆(23)的一端部活动铰接,每个所述微型电机(22)的电机轴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第二铰接杆(23)的另一端部活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板(11)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支撑轴承环(13),所述支撑轴承环(13)的外侧面套设有同心固接的斜齿轮环(14),所述双轴电机(15)的外段电机轴端部、三根固定转轴(18)的外端部均套设有斜齿轮(19),每个所述斜齿轮(19)均呈四十五度倾斜状分别与斜齿轮环(14)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机构包括转盘(33)、丝杠(35)、摆动铰接杆(38),所述联动轴(32)的里端与转盘(33)的外侧面中部同心固接,位于转盘(33)的两侧在竖板(3)的里侧面顶部纵向设有一对定位轴承座(34),每座所述定位轴承座(34)内均安装有定位轴承,且两个定位轴承之间设有纵向放置的丝杠(35),所述丝杠(35)两段上的螺纹牙呈反向对称套设连接,所述丝杠(35)的两端分别贯穿插设在对应的定位轴承,所述丝杠(35)的一端套设有调节把手(36),所述丝杠(35)上套设有一对螺旋对称的丝杠筒(37),所述转盘(33)的里侧面上下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摆动铰接杆(38)的一端部活动铰接,且两根所述摆动铰接杆(38)的另一端部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丝杠筒(37)的活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盒(5)的一侧面设有矩形卡座(46),所述联动轴(32)的外端设有矩形卡块(45),且所述矩形卡块(45)配合卡合在矩形卡座(46)内;位于联动轴(32)的外侧在L形侧板(31)的外侧面套设有固定环(4),所述固定环(4)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轴承环(41),所述限位轴承环(41)内套设有同心固接的限位环(42);
所述限位环(42)内顶部设有开口斜向的第一铰接座,所述第一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44)的缸体底部活动铰接,所述矩形卡座(46)的顶部设有开口朝上的第二铰接座,所述第二铰接座的开口内通过销轴与微型铰接缸(44)的铰接杆端部活动铰接;所述限位环(42)内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斜向的第三铰接座,每座所述第三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限位铰接杆(43)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矩形卡座(46)的底部设有一对开口朝下的第四铰接座,每座所述第四铰接座的开口内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限位铰接杆(4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电推缸(51)、连接杆(56)、矩形拐杆(55),所述固定盒(5)内安装有输出端朝外的电推缸(51),所述电推缸(51)的电推杆端部贯穿固定盒(5)与H形耳座(52)固接,所述H形耳座(52)的两个开口内分别通过销轴与一对连接杆(56)的一端活动铰接,所述固定盒(5)的外侧面两端设有一对斜向固接的斜杆(53),每根所述斜杆(53)的外端部均设有斜向固接的矩形筒(54),每个所述矩形筒(54)内均插设有滑动贯穿的矩形拐杆(55),且每根连接杆(56)的另一端均通过销轴与对应的矩形拐杆(55)中部活动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拐杆(55)的后端部均匀设有若干螺纹通孔,且其中一个螺纹通孔内插设有螺纹连接的限位螺栓;所述矩形拐杆(55)的前端部设有梯形夹层板(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夹层板(6)内中部设有贯穿固接的拉伸挡销(64),所述梯形夹层板(6)内前端设有贯穿固接的夹持挡销(65),所述L形夹持杆(61)位于拉伸挡销(64)、夹持挡销(65)之间。
CN202011344829.5A 2020-11-26 2020-11-26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Active CN1125511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4829.5A CN112551118B (zh) 2020-11-26 2020-11-26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44829.5A CN112551118B (zh) 2020-11-26 2020-11-26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1118A true CN112551118A (zh) 2021-03-26
CN112551118B CN112551118B (zh) 2022-04-22

Family

ID=750451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4829.5A Active CN112551118B (zh) 2020-11-26 2020-11-26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511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0150A (zh) * 2021-07-13 2021-09-17 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轴承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52239A (zh) * 2022-06-07 2022-08-30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接线盒盒盖的自动安装及效果检测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1518A (en) * 1978-10-31 1980-05-09 Murata Mach Ltd Article shifter
CN108311939A (zh) * 2018-03-23 2018-07-2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夹取转运装置
CN208658480U (zh) * 2018-04-03 2019-03-29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发动机展示用底座结构
CN208681537U (zh) * 2018-09-25 2019-04-02 黄河科技学院 可折叠机械加工台
CN110547635A (zh) * 2019-09-09 2019-12-10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一种建筑设计移动展示台
CN110576399A (zh) * 2019-08-31 2019-12-17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夹持机构
CN111217148A (zh) * 2020-01-14 2020-06-02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碳滑板的浸铜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5531A (zh) * 2020-07-08 2020-11-24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石墨圆晶用倒角加工设备及其倒角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61518A (en) * 1978-10-31 1980-05-09 Murata Mach Ltd Article shifter
CN108311939A (zh) * 2018-03-23 2018-07-2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机械加工用工件夹取转运装置
CN208658480U (zh) * 2018-04-03 2019-03-29 长江师范学院 一种发动机展示用底座结构
CN208681537U (zh) * 2018-09-25 2019-04-02 黄河科技学院 可折叠机械加工台
CN110576399A (zh) * 2019-08-31 2019-12-17 南京灵雀智能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调节角度的夹持机构
CN110547635A (zh) * 2019-09-09 2019-12-10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一种建筑设计移动展示台
CN111217148A (zh) * 2020-01-14 2020-06-02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智能碳滑板的浸铜制备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75531A (zh) * 2020-07-08 2020-11-24 大同新成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石墨圆晶用倒角加工设备及其倒角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00150A (zh) * 2021-07-13 2021-09-17 浙江环宇轴承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轴承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4952239A (zh) * 2022-06-07 2022-08-30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接线盒盒盖的自动安装及效果检测装置
CN114952239B (zh) * 2022-06-07 2023-10-20 江苏悦阳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组件接线盒盒盖的自动安装及效果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51118B (zh) 2022-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51118B (zh) 铸件模具加工用角度与旋转双调节夹持机构
CN210232955U (zh) 一种休闲桌钢化玻璃面板组装用夹持装置
CN111571578B (zh) 一种钢筋加工智能抓取臂
US20200139504A1 (en) Variable size wheel deburring device
CN112692799A (zh) 一种大型液压缸的维修辅助设备
CN210450943U (zh) 一种自动旋转浇铸机
CN211871239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自动上料装置
CN218018400U (zh) 一种可升降的模具生产夹持装置
CN210527885U (zh) 一种送料机的升降送料机构
CN216176410U (zh) 一种组合式轴承座加工用模具
CN214604219U (zh) 一种航空产品加工使用的夹具
CN212886601U (zh) 一种铸造管件内壁打磨装置
CN214995855U (zh) 一种爬架防坠防倾覆附墙支座装置
CN219026677U (zh) 一种液压油缸加工用便捷夹取装置
CN219113990U (zh) 可翻转的阀门维修支撑组件
CN219792259U (zh) 一种方便调节高度的吊装设备
CN219311094U (zh) 一种模具夹持装置
CN214141373U (zh) 一种多连杆驱动移动叉臂多关节顶升机构
CN220445373U (zh) 一种可调式激光切割装置
CN215281227U (zh) 一种异型零件加工后的去毛刺装置
CN215237048U (zh) 一种三角支架成型机
CN220994196U (zh) 一种铝加工夹持装置
CN217376507U (zh) 一种焊接站用高效的码垛机械臂
CN217943288U (zh) 一种带有升降调整的设备维修桌
CN220537693U (zh) 一种玻璃壶爆口捏嘴一体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01

Address after: 034000 anzhai village, Shenshan Township, Dingxiang County, Xinzhou City, Sh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xi Baol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31100 1-101, building 6, Kechuang North City, Fuyang North Road, Shuangdun Town, Changfeng County,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efei Wanxiang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