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41657B -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41657B
CN112541657B CN202011254390.7A CN202011254390A CN112541657B CN 112541657 B CN112541657 B CN 112541657B CN 202011254390 A CN202011254390 A CN 202011254390A CN 112541657 B CN112541657 B CN 11254165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ecification item
batch
product
tolerance range
silicon wa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5439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41657A (zh
Inventor
朱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Saimeit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Saimeit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Saimeit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Saimeite Soft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5439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4165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41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6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416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416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Testing Or Measuring Of Semiconductors Or The Lik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产流程控制领域,公开了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包括: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在本发明中,直接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对每一个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进行判断,解决了一批次硅片中某些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而被人为误判为不满足转换条件的问题,并且不再需要人为比对规格项目,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生产流程控制领域,特别涉及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大多数电子设备中都少不了芯片的存在,众所周知,芯片有着超强的运算能力。在众多芯片类型中,由硅片制成的芯片的运算能力更佳。硅片一般按批次生产并出货,一批次硅片作为不同的产品,往往有着不同的规格,若需要将某一批次的硅片由第一产品转换第二产品,则在转换之前需要将需转换批次的硅片的各个规格要求与转换后所要求的目标规格要求分别进行比对,来判断该批次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目前需要通过人为确认是否能将某一批次的硅片由第一产品转换为第二产品,人为确认费时费力,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并且,由于人为无法针对一批次硅片中的每一硅片进行判断,仅能根据硅片的批次信息进行判断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因此容易出现一批次硅片的实际数据满足目标规格要求而被误判为不满足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有效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并减少了硅片转换的误判情况。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硅片产品转换系统,包括:获取模块、比对模块和判断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比对模块用于在判定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上述硅片产品转换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硅片产品转换方法。
本实施方式中,若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中可能存在实际数据不满足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的硅片,则可以根据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来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直接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对每一个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进行判断,减少了一批次硅片的实际数据满足转换条件而被人为误判为不满足的情况,并且不再需要人为比对规格项目,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
另外,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包括:判断各硅片的实际数据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若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判定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另外,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之前,还包括:标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包括:获取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其中,实际数据是与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规格项目中,标记出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在比对过程中,仅需比对目标规格项目即可,不必再比对未要求的规格项目,提高了转换判断的效率。
另外,标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之前,还包括:提供可视化界面,接收用户通过可视化界面输入的目标规格项目。
另外,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之后,还包括: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判断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其中,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另外,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包括:若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各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系统的方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应用于硅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会出现如客户临时改变出货规格要求等情况,则首先需要判断是否存在某一批次的硅片可以由第一产品转换为第二产品,因此需要判断第一产品的各个规格要求是否均满足第二产品的目标规格要求,若第一产品的各个规格要求均满足第二产品的目标规格要求,则判定某一批次的硅片满足转换条件,即该批次硅片可以由第一产品转换为第二产品;若第一产品的各个规格要求不能都满足第二产品的目标规格要求,则判断需要转换批次的各硅片的实际数据是否满足第二产品的目标规格要求,若实际数据均满足目标规格要求,则判定满足转换条件。
本实施例的硅片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步骤101,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
步骤102,判断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进入步骤103;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进入步骤104。
步骤103,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步骤104,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规格项目对应的实际数据。
步骤105,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本实施例中,若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中可能存在实际数据不满足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的硅片,则可以根据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来实际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直接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对每一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进行判断,减少了一批次硅片的实际数据满足转换条件而被人为误判为不满足的情况,并且不再需要人为比对规格项目,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的实现细节进行具体的说明,以下内容仅为方便理解提供的实现细节,并非实施本方案的必须。
在步骤101中,在将一批次硅片由第一产品转换为第二产品前,需要先判断能否将该批次硅片由第一产品转换为第二产品。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是指该批次硅片作为当前产品的规格项目,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是指该批次硅片作为目标产品的规格项目,分别获取第一规格项目和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
在步骤102至步骤105中,判断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判断硅片转换前后,对硅片的规格项目的要求是否变得更加严格。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的当前规格要求比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更加严格,故该批次硅片在满足更严格的当前规格要求的情况下,一定满足目标规格要求,则判定该批次硅片中的各硅片的规格项目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比当前规格要求更加严格,故该批次硅片中可能存在实际数据不满足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的硅片,则可以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个硅片的规格项目对应的实际数据,并根据各个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若某一批次中所有硅片的实际数据均满足目标规格要求,则可以判定该批次硅片的规格项目满足转换条件;若某一批次硅片中仅有一部分硅片满足转换条件,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将已经满足转换条件的硅片挑选出来,组成新的满足目标规格要求的批次硅片。
在一个例子中,通过判断各硅片的实际数据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来确定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若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均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判定该硅片的规格项目满足转换条件。
本实施例中,若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中可能存在实际数据不满足转换后需要达到的目标规格要求的硅片,则可以通过判断各硅片的实际数据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来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直接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对每一个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进行判断,减少了一批次硅片的实际数据满足转换条件而被人为误判为不满足的情况,并且不再需要人为比对规格项目,在节省了人力的同时,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标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直接比对目标规格项目和其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即可,有效提升了生产制造效率。
本实施例的硅片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其中,步骤202至步骤204与步骤101至步骤103相同,步骤206与步骤105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01,标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
具体而言,在实际生产制造过程中,往往只会对硅片的某些规格项目做特殊要求,不会对硅片的所有规格项目都有不同的要求,即各批次硅片虽然作为不同产品,但它们大多数的规格项目对应的规格要求是相同的,因此只需要在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规格项目进行比对即可,即在第二规格项目中标记出需要进行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以供后续直接比对目标规格项目和其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即可。
步骤205,获取各硅片的与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具体而言,直接获取各硅片的与目标规格项目相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实际数据,便于后续根据这些实际数据以及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公差范围,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在一个例子中,会为用户提供一个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通过该可视化界面输入需要进行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规格项目中标记出需要进行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仅对目标规格项目进行和其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进行比对即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比对数量,提高了生产制造的效率。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判定一批次硅片转换后的目标规格要求变得宽松、满足转换条件后,还需要比对其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
本实施例的硅片转换方法的具体流程如图3所示。
其中,步骤301、步骤302、步骤307、步骤308分别与步骤101、步骤102、步骤104、步骤105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303,判断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进入步骤304;若不相同,则进入步骤305。
步骤304,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步骤305,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其中,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若互为平行项目,则进入步骤304;若不互为平行项目,则进入步骤306。
步骤306,判定一批次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
具体而言,用户可以通过可视化界面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作为一组平行项目,这些配方信息之间互为平行项目,其中配方信息可以包含硅片的制作原料、原料配比以及制作工序等,在一组平行项目中的多个配方信息虽然不同,但这些配方信息对于硅片产品所产生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认为近似相同的。若作为某些产品的硅片的配方信息虽然不同,但是其效果是近似相同的,则可以判定这些硅片的配方信息满足转换条件。在判定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还需要判断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是否与作为所述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再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既不相同,也不互为平行项目,则暂时判定该批次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需要人工进一步确认该批次硅片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在一个例子中,若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还需要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该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则需要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该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既不相同,也不互为平行项目,则暂时判定该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需要人工进一步确认该硅片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在本实施例中,若一批次硅片转换后的目标规格要求比当前的规格要求更加宽松,则还需要判断第一配方信息和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或者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满足上述任一条件,则判定该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将本来需要人工确认的配方信息换成机器来识别比对,进一步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
在一个例子中,在对第一配方信息和第二配方信息比对并判定该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后,还需要模拟计算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实际数据是否均已采集且满足目标规格要求,若存在某些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未被采集的情况,则由人为判定这些数据是否有备份,可以手动补录,若没有备份,则需要利用检测设备对硅片的这些数据重新进行检测,以便重新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在一个例子中,根据比对第一产品与第二产品的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的部分、比对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的部分以及比对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的部分,生成产品转换比对报告,附录送签各部门,由各部门确认需人为判定和补录的部分,大大减少了工作量,提高了生产制造效率。
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硅片产品转换系统,应用在硅片的生产制造过程中,用于判断作为第一产品的某批次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成第二产品的转换条件。请参考图4,硅片产品转换包括:获取模块1、比对模块2和判断模块3;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比对模块2用于在判定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判断模块3用于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与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具体而言,在需要判断作为第一产品的某批次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成第二产品时,首先由获取模块1获取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再由比对模块2比对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和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若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即该批次硅片的目标规格要求比当前规格要求更加严格,无法判断出该批次硅片中是否存在不满足目标规格要求的硅片,也就无法判断出该批次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此时,比对模块2会获取该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由判断模块3具体比较每一个硅片是否满足目标规格要求,从而判断该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若某一批次中所有硅片的实际数据均满足目标规格要求,则可以判定该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某一批次硅片中仅有一部分硅片满足转换条件,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将已经满足转换条件的硅片挑选出来,组成新的硅片批次。
在一个例子中,判断模块3根据各硅片的实际数据是否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来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不难发现,本实施方式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对应的系统实施例,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一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一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
值得一提的是,本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各模块均为逻辑模块,在实际应用中,一个逻辑单元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也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的一部分,还可以以多个物理单元的组合实现。此外,为了突出本发明的创新部分,本实施方式中并没有将与解决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问题关系不太密切的单元引入,但这并不表明本实施方式中不存在其它的单元。
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硅片产品转换系统。第五实施方式与第四实施方式大致相同,主要区别之处在于: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中,在第二规格项目中标记出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直接比对目标规格项目与其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即可。请参考图4。
硅片产品转换系统还包括标记模块4;标记模块4用于标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获取模块1用于获取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其中,实际数据是与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具体而言,标记模块4会将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进行标记,获取模块1根据标记识别目标规格项目,获取各硅片的与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再根据这些实际数据和其对应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各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在一个例子中,比对模块2用于在判定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判断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比对模块2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则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由比对模块2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既不相同,也不互为平行项目,则暂时判定该批次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需要人工进一步确认该批次硅片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在一个例子中,判断模块3用于在判定各硅片的实际数据在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各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则判断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各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第一配方信息与第二配方信息既不相同,也不互为平行项目,则暂时判定该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需要人工进一步确认该硅片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由于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与本实施方式相互对应,因此本实施方式可与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互相配合实施。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在本实施方式中依然有效,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同样可以实现,为了减少重复,这里不再赘述。相应地,本实施方式中提到的相关技术细节也可应用在第二实施方式和第三实施方式中。
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如图5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以及,与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连接的存储器502;其中,存储器502存储有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的指令,指令被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501能够执行如上述实施方式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
其中,存储器和处理器采用总线方式连接,总线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将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的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总线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连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在总线和收发机之间提供接口。收发机可以是一个元件,也可以是多个元件,比如多个接收器和发送器,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经处理器处理的数据通过天线在无线介质上进行传输,进一步,天线还接收数据并将数据传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负责管理总线和通常的处理,还可以提供各种功能,包括定时,外围接口,电压调节、电源管理以及其他控制功能。而存储器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
即,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
若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获取所述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根据各所述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所述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所述获取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判断所述一批次硅片作为所述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所述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所述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判断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
其中,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互为所述平行项目;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互为所述平行项目,则判定所述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所述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包括:
判断所述各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是否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
若各所述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判定所述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则获取所述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之前,还包括:
标记所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
所述获取所述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各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
其中,所述实际数据是与所述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所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之前,还包括:
提供可视化界面,接收用户通过所述可视化界面输入的所述目标规格项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所述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包括:
若所述各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判断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相同,则判定各所述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判断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所述平行项目;
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互为所述平行项目,则判定各所述硅片满足转换条件。
6.一种硅片产品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模块、比对模块和判断模块;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规格项目和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
所述比对模块用于在判定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不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获取一批次硅片中各硅片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各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与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判断所述硅片是否满足转换条件;
所述比对模块还用于在判定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在所述第二规格项目的公差范围内后,判断所述一批次硅片作为第一产品的第一配方信息与作为第二产品的第二配方信息是否相同,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相同,比对模块则判定所述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不同,则预设满足同一配方要求的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由比对模块判断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是否互为平行项目,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互为平行项目,则判定所述一批次硅片满足转换条件;若所述第一配方信息与所述第二配方信息既不相同,也不互为平行项目,则暂时判定该批次硅片不满足转换条件,需要人工进一步确认所述该批次硅片是否可以进行转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标记模块;
所述标记模块用于标记所述第二规格项目中需要比对的目标规格项目;
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各硅片的所述实际数据;
其中,所述实际数据是与所述目标规格项目对应的所述第一规格项目的实际数据。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
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硅片产品转换方法。
CN202011254390.7A 2020-11-11 2020-11-11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4165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390.7A CN112541657B (zh) 2020-11-11 2020-11-11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54390.7A CN112541657B (zh) 2020-11-11 2020-11-11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657A CN112541657A (zh) 2021-03-23
CN112541657B true CN112541657B (zh) 2022-11-18

Family

ID=750148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54390.7A Active CN112541657B (zh) 2020-11-11 2020-11-11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4165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173A (zh) * 2009-04-21 2010-10-2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产品级别控制的方法与系统
CN109454007A (zh) * 2018-11-20 2019-03-12 西安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生产用尺寸检测机构
CN110570146A (zh) * 2019-08-23 2019-12-13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分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673019A (zh) * 2018-12-19 2020-01-10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级自动测试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220706A1 (en) * 2002-05-24 2003-11-27 Abenes Elmer M. Wafer map host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2173A (zh) * 2009-04-21 2010-10-27 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半导体产品级别控制的方法与系统
CN109454007A (zh) * 2018-11-20 2019-03-12 西安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硅片生产用尺寸检测机构
CN110673019A (zh) * 2018-12-19 2020-01-10 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晶圆级自动测试系统
CN110570146A (zh) * 2019-08-23 2019-12-13 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产品分拣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41657A (zh)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96359A (zh) 半导体制造过程的派工方法
CN112541657B (zh) 硅片产品转换方法及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06004B (zh) 半导体制程工艺配方管理方法与系统
CN115965230A (zh) 一种晶圆制程良率分析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0498603C (zh) 用于制造程序反馈控制的计算机执行自动方法及自动系统
CN112848182B (zh)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注塑工艺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10727682A (zh) 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2597192A (zh) 数据查询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N111220899A (zh) 一种hdmi接口的cec电路测试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2269699B (zh) 老化测试方法及装置、EtherCAT主站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5712573A (zh) 一种基于集成电路的软件测试数据的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4755552A (zh) 半导体器件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2699648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580997B (zh) 数据收集方法及系统、spc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36008A (zh) 设备信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436788B (zh) 一种应用程序的卸载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565109A (zh) 一种工业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7562553B (zh) 数据中心管理方法和设备
CN104202227A (zh) 一种基于固定时间片的rs485快速通讯方法
CN104952764A (zh) 半导体工艺配方的配置方法及系统
CN105205582A (zh) 一种用于edm的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15144735B (zh) 测试程序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US9886406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detecting method
CN112596488B (zh) 数据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07527189B (zh) 一种产品状态的存储方法及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01103 room 872, building 1, 1199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saimeite Softwar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103 room 872, building 1, 1199 Wuzho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before: Temex software technology (Shanghai) Co.,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