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34317A -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34317A
CN112534317A CN201980052260.4A CN201980052260A CN112534317A CN 112534317 A CN112534317 A CN 112534317A CN 201980052260 A CN201980052260 A CN 201980052260A CN 112534317 A CN112534317 A CN 112534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liquid crystal
laminate
plate
polar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22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34317B (zh
Inventor
守田正人
柴田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534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3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343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343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731Liquid crystallin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7/0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 B32B17/06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 B32B17/10Layered product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sheet glass, or glass, slag, or like fibres comprising glass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a specific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 B32B23/04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s, i.e. substances obtained by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cellulose, e.g. cellulose ethers, cellulose esters, viscose comprising such cellulosic plastic substance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2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romatic vinyl (co)polymers, e.g. styren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vinyl acetate or vinyl alcohol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polye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8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0/00Layers arrangement
    • B32B2250/055 or more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5/55Liquid cryst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12Transpar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2Luminescent, fluorescent, phosphoresc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15/00Other materials containing non-metallic in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32B2311/00 - B32B2313/04
    • B32B2315/08Gla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29/00Polyvinylalcohols, polyvinylethers, polyvinylaldehydes, polyvinylketones or polyvinylketals
    • B32B2329/04Polyvinylalcoh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2LCD, i.e.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B32B2457/206Organic displays, e.g.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yridine Compounds (AREA)
  • Plural Heterocyclic Compound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耐久性优异且具有相位差层的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本发明的层叠体为具有2个基板及配置于2个基板之间的偏振片的层叠体,其中,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及相位差层,相位差层为使用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层,2个基板中的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2个基板中的另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透湿度为10 3g/m2·day以下且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或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Description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为了光学补偿及防止反射等,具有相位差层和起偏器的偏振片用于液晶显示装置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等。
近年来,正在开发对于混合有可见光区域的光线的合成波即白色光,能够与所有波长的光线相对应地赋予相同的效果的偏振片(所谓的宽频带偏振片),尤其,根据应用了偏振片的装置的薄型化的要求,对于偏振片中所包含的相位差层也要求薄型化。
对于上述要求,例如,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利用显示逆波长色散性的液晶化合物作为用于形成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4/010325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得知:制作具有使用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中所记载的逆波长分散性的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相位差层的偏振片,根据实际使用上的方式(例如,用于防止有机电致发光方式的智能手机的反射的圆偏振片),将该偏振片从两侧夹在玻璃中,并在高温条件下长时间暴露的情况下,在层叠体的面内的中央部发生红色调不均匀。分析的结果明确了:在红色调区域中,面内延迟(Re)大幅变动,发生色调变化。因此,期望开发一种即使在高温下长时间暴露的情况下面内延迟的变化也得到抑制的、具有起偏器及相位差层的层叠体。以下,将在高温下暴露层叠体时面内延迟的变化得到抑制的情况表达为耐热性优异。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热耐久性优异且具有相位差层的层叠体。
并且,本发明的课题还在于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人对上述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结果,发现了能够通过以下结构来解决上述课题。
(1)一种层叠体,其具有2个基板及配置于2个基板之间的偏振片,其中,
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及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为使用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层,
2个基板中的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
2个基板中的另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且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或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起偏器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为由后述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起偏器的厚度小于10μm。
(5)根据(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相位差层的波长4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即Re(450)、相位差层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即Re(550)及相位差层的波长650nm下的面内延迟的值即Re(650)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相位差层为正A板。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相位差层为λ/4板。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在起偏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还具有起偏器保护膜,
起偏器保护膜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有(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热耐久性优异且具有相位差层的层叠体。
并且,根据本发明,还能够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附图说明
图1A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B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C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D是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实施方式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及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进行说明。
另外,本说明书中,使用“~”来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的前后所记载的数值作为下限值及上限值而包含的范围。
并且,关于角度“正交”及“平行”是指严格的角度±10°的范围,关于角度“相同”能够以其差是否小于5°作为基准来进行判断。
并且,本说明书中,“可见光”是指380~780nm的可见光。并且,本说明书中,在关于测定波长没有特别记载的情况下,测定波长为550nm。
接着,对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进行说明。
<含水量>
在本说明书中,“含水量”是指将切出的试样的初始质量及在120℃下干燥2小时后的干燥质量的变化量以每单位面积进行换算而得的质量。
<慢轴>
本说明书中,“慢轴”是指在面内折射率最大的方向。另外,相位差层的慢轴的情况是指整个相位差层的慢轴。
<倾斜角>
在本说明书中,“倾斜角”(也称为倾角)是指倾斜的液晶化合物与层平面所成的角度,并且是指在液晶化合物的折射率椭圆体中最大折射率的方向与层平面所成的角度中的最大角度。因此,在具有正的光学各向异性的棒状液晶化合物中,倾角是指棒状液晶化合物的长轴方向,即指向矢方向与层平面所成的角度。并且,在本发明中,“平均倾角”是指相位差层的上界面的倾角至下界面的倾角的平均值。
<Re(λ)、Rth(λ)>
面内延迟(Re(λ))及厚度方向的延迟(Rth(λ))的值是指使用AxoScan OPMF-1(Opto Science,Inc.制造)并使用测定波长的光测定的值。
具体而言,通过利用AxoScan OPMF-1输入平均折射率((nx+ny+nz)/3)和膜厚(d(μm))来计算出
慢轴方向(°)
Re(λ)=R0(λ)
Rth(λ)=((nx+ny)/2-nz)×d。另外,R0(λ)显示为利用AxoScan OPMF-1计算的数值,但是指Re(λ)。
图1A、图1B、图1C及图1D中示出表示本发明的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性剖视图。在此,图1A所示的层叠体10为依次具有玻璃基材17A、起偏器保护膜11、聚乙烯醇起偏器12、起偏器保护膜13、正A相位差层14及玻璃基材17B的层结构的层叠体。
并且,图1B所示的层叠体20为依次具有玻璃基材17A、起偏器保护膜11、聚乙烯醇起偏器12、起偏器保护膜13、正A相位差层14、正C相位差层15及玻璃基材17B的层结构的层叠体。
并且,图1C所示的层叠体30为依次具有玻璃基材17A、起偏器保护膜11、聚乙烯醇起偏器12、正A相位差层14、正C相位差层15及玻璃基材17B的层结构的层叠体。
并且,图1D所示的层叠体40为依次具有玻璃基材17A、起偏器保护膜11、聚乙烯醇起偏器12、起偏器保护膜13、光取向膜16、正A相位差层14、正C相位差层15及玻璃基材17B的层结构的层叠体。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层叠体成为通过与2个基板相对应的2个玻璃基材来夹住包含起偏器和相位差层的偏振片的方式。
另外,聚乙烯醇起偏器是指将聚乙烯醇类树脂作为主成分而包含的起偏器。
并且,正A相位差层是指作为正A板的相位差层。并且,正C相位差层是指作为正C板的相位差层。
并且,图1A~图1D中的玻璃基材是指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
并且,在上述图1A~图1D中,对于使用2个玻璃基材的方式进行了叙述,但并不限定于该方式,各图中的2个玻璃基材中,其中一个可以为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或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在上述图1A~图1D中,对于膜与膜的贴合也优选使用粘合剂或粘结剂,省略关于粘合剂和粘结剂的记载。
以下,对各部件进行详细叙述。
<玻璃基材>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2个基板中的至少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以下,也称为“特定玻璃基材”。)。更具体而言,夹住偏振片的2个基板中的一个为特定玻璃基材,另一个也可以为特定玻璃基材。
上述特定玻璃基材为Na2O的含量相对于玻璃基材总质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换言之,特定玻璃基材为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显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
在特定玻璃基材中,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即可,从本发明的层叠体的热耐久性更优异的观点(以下,也简称为“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4质量%以下,更优选为2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质量%以下。下限并无特别限定,可列举0质量%。
特定玻璃基材可以包含除Na2O以外的其他成分。特定玻璃基材优选包含SiO2。在特定玻璃基材中,SiO2优选为主成分。在此,主成分是指含量最多的成分。并且,特定玻璃基材中的SiO2的含量(相对于特定玻璃基材总质量的SiO2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显示,优选为50质量%以上,更优选为60质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5质量%以上。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为95质量%以下。
特定玻璃基材可以包含除Na2O及SiO2以外的成分,例如可列举B2O3、Al2O3、CaO、MgO、K2O及Fe2O3等除Na及Si以外的其他原子的氧化物。
另外,在特定玻璃基材中,相对于特定玻璃基材总质量的除Na2O3及SiO2以外的其他成分(其他原子的氧化物)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20质量%以下。下限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0质量%以上。
即,特定玻璃基材中的Na2O及SiO2的合计含量以氧化物基准的质量%显示优选为80质量%以上。上限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100质量%。
另外,工业上大量生产且具有成本优势的碱石灰玻璃的主成分为SiO2(含量:65~75质量%)、Na2O(含量:10~20质量%)、CaO(含量:5~15质量%),并包含比特定玻璃基材更多的Na2O。
作为Na2O含量比碱石灰玻璃少的玻璃基材,可列举硼硅酸玻璃。作为硼硅酸玻璃的代表性组成,相对于玻璃总质量,SiO2的含量为68~82质量%、B2O3的含量为7~14质量%、Na2O的含量为3~5质量%、K2O的含量为0~3质量%。作为上述硼硅酸玻璃的一例,有Corning Incorporated Co.,Ltd.制PIREX。
特定玻璃基材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1μm以上,更优选为1~2000μm,进一步优选为500~1500μm。
<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且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在本发明的层叠体中,夹住偏振片的2个基板中的一个可以为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且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及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中的任一个(以下,也简称为“低透湿度基板”。)。
低透湿度基板的透湿度(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的透湿度及有机无机杂化膜的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其中,从应用了层叠体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等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0-4g/m2·day以下,更优选为10-5g/m2·day以下。下限并无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为10-10g/m2·day以上。
低透湿度基板的透湿度的测定方法如下。在测定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90%的条件下,使用水蒸气透过率测定装置(MOCON,INC.制造的AQUATRAN2(注册商标))来测定。
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的形成方法只要为能够形成目标薄层的方法,则能够使用任何方法。例如,适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离子镀法及等离子体CVD(ChemicalVapor 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法等,具体而言能够采用日本专利第3400324号、日本特开2002-322561号、日本特开2002-361774号各公报中记载的形成方法。
无机化合物膜中所包含的成分只要能够发挥低透湿功能,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能够使用选自Si、Al、In、Sn、Zn、Ti、Cu、Ce及Ta等的1种以上的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氧化氮化物等。其中,优选为选自Si、Al、In、Sn、Zn及Ti中的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氧化氮化物,优选为选自Si、Al、Sn及Ti中的元素的氧化物、氮化物或氧化氮化物。这些可以含有其他元素作为辅助成分。
并且,还优选日本特开2016-04012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6-155255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由铝化合物与磷化合物的反应生成物组成的膜。
作为有机无机杂化膜,例如,可以为如美国专利第641364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22699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2029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3-335880号公报、特公昭53-01295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昭58-21734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将包含有机原料的层和无机化合物层层叠的方式,也可以为如国际公开2011/01183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248832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第3855004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将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杂化的层。
上述无机化合物膜的厚度小于1μm,优选为5~500nm,更优选为10~200nm。
上述有机无机杂化膜的厚度优选为0.1~10μm,更优选为0.5~5.5μm。
低透湿度基板优选为透明的,优选为所谓的透明基板。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透明”表示可见光的透射率为60%以上,优选80%以上,更优选90%以上。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但是通常小于100%。
<相位差层>
层叠体具有相位差层。用于本发明的相位差层为使用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层。
以下,首先,对用于相位差层的形成的组合物中的成分进行详细叙述,然后,对相位差层的制造方法及特性进行详细叙述。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是指在测定使用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而制作的相位差层的特定波长(可见光范围)下的面内的延迟(Re)值时,随着测定波长变大,Re值变得相同或更大,如后述,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
液晶化合物容易被水分解,在液晶化合物中使用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时,该问题倾向于变得显著。
具体而言,发明人等发现了将使用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制作的相位差层暴露于高温条件下时,经过一定的衍生期间,急剧发生相位差层中的源自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结构的分解,面内的延迟值的变动增加。推测该原因由以下现象引起。
即,作为用于将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设为逆波长分散性的一种方法,存在使其具有电子吸引性的性质的情况。由此推测构成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碳原子的正极化增加,容易受到亲和物种(假设为水)的攻击。
由于偏振片夹入玻璃基材等规定的基板中,因此认为作为本发明的课题的高温环境下的Re变化的原因在于,作为水分的供给源的原本包含于偏振片(例如、起偏器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中的微量的水分。另外,产生水解反应的是使用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相位差层,但是由于为疏水性环境,因此反应因子的水分少,认为所供给的水分量限制水解反应的速率。
推测在偏振片的端部中,产生水解反应之前供给源的水分向面内方向扩散,水分从层叠体的端面扩散到层叠体外而被消耗,从而供给到相位差层的水分量也减少而不产生水解反应,而在偏振片的中央部中,在供给源的水分向面内方向扩散之前产生水解反应而带来面内延迟值的变动。
当使用Na2O含量多的玻璃基材时,推测是不是从玻璃基材溶出的Na离子促进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水解反应。
在本发明中,推测通过使用上述Na2O含量小于规定值的玻璃基材,抑制上述水解反应的促进,结果获得了显示所期望的效果的层叠体。
(组合物)
用于形成本发明的相位差层的组合物(以下,也简称为“组合物”。)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
并且,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优选具有聚合性基团。
聚合性基团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及烯丙基。
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能够根据其形状分类为棒状类型(棒状液晶化合物)和圆盘状类型(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盘状液晶化合物)。而且,分别有低分子类型和高分子类型。高分子通常是指聚合度为100以上的物质(高分子物理/相变动力学,土井正男编著,2页,岩波书店,1992)。在本发明中,也能够使用任何液晶化合物。
其中,优选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这是因为有如下优点,即,通过使棒状液晶化合物均匀地(水平)取向,容易使所形成的相位差膜作为正A板发挥功能。
如上所述,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只要能够形成逆波长分散性的相位差层,则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08-29721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尤其,[0034]~[0039]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日本特开2010-84032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由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尤其,[0067]~[0073]段中所记载的化合物)、后述的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
作为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从逆波长分散性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
L1-G1-D1-Ar-D2-G2-L2……(II)
通式(II)中,D1及D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O-、-CO-O-、-C(=S)O-、-CR1R2-、-CR1R2-CR3R4-、-O-CR1R2-、-CR1R2-O-CR3R4-、-CO-O-CR1R2-、-O-CO-CR1R2-、-CR1R2-CR3R4-O-CO-、-CR1R2-O-CO-CR3R4-、-CR1R2-CO-O-CR3R4-、-NR1-CR2R3-或-CO-NR1-。
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在存在多个R1、R2、R3及R4中的每一个的情况下,多个R1、多个R2、多个R3及多个R4各自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G1及G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8的2价的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上述脂环式烃基中所包含的亚甲基可以被-O-、-S-或-NH-取代。
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选自由L1及L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表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1价的基团,
Ar表示由下述通式(II-1)、通式(II-2)、通式(II-3)或通式(II-4)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通式(II-1)~(II-4)中,*表示键合位置。
[化学式1]
通式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01
上述通式(II-1)~(II-4)中,Q1表示-S-、-O-或-NR11-,
R1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
Y1表示碳原子数6~12的芳香族烃基或碳原子数3~12的芳香族杂环基(另外,上述芳香族烃基及上述芳香族杂环基可以具有取代基),
Z1、Z2及Z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3~20的脂环式烃基、1价的碳原子数6~2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氰基、硝基、-NR12R13或-SR12
Z1及Z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芳香环或芳香族杂环,R12及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
A1及A2分别独立地为选自由-O-、-NR21-、-S-及-CO-组成的组中的基团,R2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X表示可以键合有氢原子或取代基的第14族~第16族非金属原子(优选列举=O、=S、=NR’、=C(R’)R’(其中,R’表示取代基。作为由R’表示的取代基,例如可列举氰基、-CO2R(R表示烷基。)。)),
Ax表示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可优选举出芳香族烃环基;芳香族杂环基;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3~20的烷基;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3~20的烯基;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3~20的烯基,
Ay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该有机基团的优选方式与上述Ax的有机基团的优选方式相同,
Ax及Ay中的芳香环可以分别具有取代基,Ax与Ay可以键合而形成环,
Q2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
另外,作为上述例示的各基团可以具有的取代基,可列举卤原子、烷基、卤化烷基、烯基、芳基、氰基、氨基、硝基、亚硝基、羧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亚磺酰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磺酰基、碳原子数1~6的氟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碳原子数1~6的烷基硫烷基、碳原子数1~6的N-烷基氨基、碳原子数2~12的N,N-二烷基氨基、碳原子数1~6的N-烷基氨磺酰基、碳原子数2~12的N,N-二烷基氨磺酰基或将这些组合而成的基团等。
关于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的各取代基的定义及优选的范围,对于D1、D2、G1、G2、L1、L2、R1、R2、R3、R4、Q1、Y1、Z1及Z2,能够分别参考与关于日本特开2012-02106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A)的D1、D2、G1、G2、L1、L2、R4、R5、R6、R7、X1、Y1、Q1、Q2有关的记载,对于A1、A2及X,能够分别参考与关于日本特开2008-107767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A1、A2及X有关的记载,对于Ax、Ay、Q2,能够分别参考与关于国际公开第2013/018526号中所记载的由通式(I)表示的化合物的Ax、Ay、Q1有关的记载。关于Z3,能够参考与日本特开2012-021068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化合物(A)有关的Q1的记载。
尤其,作为由L1及L2表示的有机基团,分别优选为由-D3-G3-Sp-P3表示的基团。
D3与D1含义相同。
G3表示单键、碳原子数6~12的2价的芳香环基或杂环基、或者碳原子数5~8的2价的脂环式烃基,上述脂环式烃基中所包含的亚甲基可以被-O-、-S-或-NR7-取代,其中,R7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
Sp表示单键、由-(CH2)n-、-(CH2)n-O-、-(CH2-O-)n-、-(CH2CH2-O-)m、-O-(CH2)n-、-O-(CH2)n-O-、-O-(CH2-O-)n-、-O-(CH2CH2-O-)m、-C(=O)-O-(CH2)n-、-C(=O)-O-(CH2)n-O-、-C(=O)-O-(CH2-O-)n-、-C(=O)-O-(CH2CH2-O-)m、-C(=O)-N(R8)-(CH2)n-、-C(=O)-N(R8)-(CH2)n-O-、-C(=O)-N(R8)-(CH2-O-)n-、-C(=O)-N(R8)-(CH2CH2-O-)m或-(CH2)n-O-(C=O)-(CH2)n-C(=O)-O-(CH2)n-表示的间隔基团。在此,n表示2~12的整数,m表示2~6的整数,R8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并且,上述各基团中的-CH2-的氢原子可以被甲基取代。
P3表示聚合性基团。
聚合性基团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或阳离子聚合的聚合性基团。
作为自由基聚合性基团,可列举公知的自由基聚合性基团,优选丙烯酰基或甲基丙烯酰基。已知通常丙烯酰基的聚合速度快,从提高生产率的观点考虑,优选丙烯酰基,但是甲基丙烯酰基也能够同样地用作高双折射性液晶的聚合性基团。
作为阳离子聚合性基团,可列举公知的阳离子聚合性,可列举脂环式醚基、环状缩醛基、环状内酯基、环状硫醚基、螺环原酸酯基及乙烯氧基。其中,优选脂环式醚基或乙烯氧基,更优选环氧基、氧杂环丁基或乙烯氧基。
作为尤其优选的聚合性基团的例,可列举下述。
[化学式2]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21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烷基”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及环状中的任一种,例如,可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1,1-二甲基丙基、正己基、异己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及环己基。
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通式(III)中的Ar为由通式(II-1)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的方式或通式(III)中的Ar为由通式(II-3)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并且,D1及D2中的至少一个为除-CO-O-以外的基团(例如,单键、-CR1R2-、-CR1R2-CR3R4-、-O-CR1R2-、-CR1R2-O-CR3R4-、-CO-O-CR1R2-、-O-CO-CR1R2-、-CR1R2-CR3R4-O-CO-、-CR1R2-O-CO-CR3R4-、-CR1R2-CO-O-CR3R4-、-NR1-CR2R3-或-CO-NR1-)的方式。
以下示出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的优选例,但是并不限制于这些液晶化合物。
[化学式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3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32
[化学式4]
II-1-1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33
II-1-17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34
II-1-18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35
[化学式5]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4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42
另外,上述式中,“*”表示键合位置。
II-2-8
[化学式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43
II-2-9
[化学式7]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44
另外,上述式II-2-8及II-2-9中的与丙烯酰氧基相邻的基团,表示丙烯基(甲基被乙烯基取代而得的基团),表示甲基位置不同的位置异构体的混合物。
[化学式8]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51
[化学式9]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6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62
[化学式10]
II-3-2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71
II-3-27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72
II-3-28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73
II-3-29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74
[化学式1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8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82
[化学式12]
II-3-55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91
[化学式13]
II-4-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92
II-4-2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93
II-4-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194
[化学式14]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01
[化学式15]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11
组合物中的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例如,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相对于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60~100质量%,更优选为70~10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70~90质量%。为70质量%以上,从而逆波长分散性更优异。
固体成分是指去除了组合物中的溶剂的其他成分,即使其性状为液态,也作为固体成分而计算。
组合物除了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以外还可以包含聚合性棒状化合物。该聚合性棒状化合物不考虑液晶性的有无。通过添加聚合性棒状化合物,能够控制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取向性。
聚合性棒状化合物与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混合并作为聚合性组合物进行处理,因此优选为与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相容性高的化合物。
组合物中的聚合性棒状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总质量优选为0~30质量%,更优选为0~20质量%。
作为聚合性棒状化合物,优选局部具有用直链状烷基取代1个氢原子而得的环己烷环的化合物。
在此,“用直链状烷基取代1个氢原子而得的环己烷环”例如是指,如下述通式(2)所示,在具有2个环己烷环的情况下,用1个直链状烷基取代存在于分子末端侧的环己烷环的氢原子而得的环己烷环。
作为聚合性棒状化合物,例如,可列举具有由下述通式(2)表示的结构的化合物,其中,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具有(甲基)丙烯酰基的由下述通式(3)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1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21
在此,上述通式(2)中,*表示键合位置。
并且,上述通式(2)及(3)中,R2表示碳原子数1~10的烷基,n表示1或2,W1及W2分别独立地表示烷基、烷氧基或卤原子,并且,W1及W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环结构。
并且,上述式(3)中,Z表示-COO-或-OCO-,L表示碳原子数1~6的亚烷基,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
作为这种化合物,例如,可列举由下述式A-1~A-5表示的化合物。另外,下述式A-3中,R4表示乙基或丁基。
[化学式17]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31
组合物可以包含除上述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以外的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所具有的聚合性基团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列举(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苯乙烯基及烯丙基。其中,优选为(甲基)丙烯酰基。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作为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优选为具有2~4个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更优选为具有2个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作为这种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14-077068号公报的[0030]~[0033]段中所记载的由式(M1)、(M2)、(M3)表示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列举日本特开2014-077068号公报的[0046]~[0055]段中所记载的具体例。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
组合物包含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时的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相对于上述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及上述其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合计100质量份,优选为0~40质量份,更优选为0~10质量份。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组合物可以包含非液晶性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推断这是因为,通过提高交联点密度,成为水解反应的催化剂的化合物的移动得到抑制,结果,水解反应的速度变慢,在此期间水分向层叠体的端部扩散。
另一方面,非液晶性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可能会引起液晶取向的混乱,因此优选为丙烯酸当量低的化合物。作为丙烯酸当量,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90以下。在此,丙烯酸当量是指将分子量除以丙烯酸官能团的数而得的值。
作为非液晶性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多元醇与(甲基)丙烯酸的酯(例如,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4-环己烷二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2,3-环己烷四甲基丙烯酸酯、聚氨酯聚丙烯酸酯、聚酯聚丙烯酸酯)、乙烯基苯及其衍生物(例如、1,4-二乙烯基苯、4-乙烯基苯甲酸-2-丙烯酰基乙酯、1,4-二乙烯基环己酮)、乙烯基砜(例如,二乙烯基砜)、丙烯酰胺(例如,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及甲基丙烯酰胺。
其中,通过增加非液晶性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来稀释相位差层的相位差的显现性,因此非液晶性的多官能聚合性化合物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1~20质量%,更优选为0.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0.1~5质量%(或优选为1~20质量%,更优选为1~10质量%,进一步优选为1~5质量%)。
(聚合引发剂)
组合物可以包含聚合引发剂。
所使用的聚合引发剂优选通过紫外线照射而能够引发聚合反应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光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α-羰基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367661号、美国专利第2367670号的各说明书)、偶姻醚(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448828号说明书)、α-烃取代芳香族偶姻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2722512号说明书)、多核醌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3046127号、美国专利第2951758号的各说明书)、三芳基咪唑二聚体和对氨基苯基酮的组合(记载于美国专利第3549367号说明书)、吖啶及吩嗪化合物(记载于日本特昭60-105667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239850号说明书)及噁二唑化合物(记载于美国专利第4212970号说明书)、以及酰基膦氧化合物(记载于日本特公昭63-040799号公报、日本特公平5-02923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9578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0-029997号公报)等。
从本发明的效果更优异的观点考虑,聚合引发剂优选为肟型聚合引发剂,更优选为由下述通式(III)表示的聚合引发剂。
[化学式18]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51
在此,上述通式(III)中,X表示氢原子或卤原子,Y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
并且,Ar3表示2价的芳香族基团,L6表示碳原子数1~12的2价的有机基团,R10表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上述通式(III)中,作为X所表示的卤原子,例如,可列举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及碘原子,优选氯原子。
并且,上述通式(III)中,作为Ar3所表示的2价的芳香族基团,例如可列举具有苯环、萘环、蒽环及菲咯啉环等芳香族烃环;呋喃环、吡咯环、噻吩环、吡啶环、噻唑环及苯并噻唑环等芳香族杂环的2价的基团等。
并且,上述通式(III)中,作为L6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12的2价的有机基团,例如,可列举碳原子数1~12的直链状或支链状亚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亚甲基、亚乙基及亚丙基。
并且,上述通式(III)中,作为R10所表示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具体而言,可列举甲基、乙基及丙基等。
并且,上述通式(III)中,作为Y所表示的1价的有机基团,例如可列举包含二苯甲酮骨架((C6H5)2CO)的官能团。具体而言,如由下述通式(3a)及下述通式(3b)表示的基团那样,优选包含末端的苯环是未取代或单取代的二苯甲酮骨架的官能团。
[化学式19]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61
另外,上述通式(3a)及上述通式(3b)中,*表示键合位置即与上述式(III)中的羰基的碳原子的键合位置。
作为由上述通式(III)表示的肟型聚合引发剂,例如可列举由下述式S-1表示的化合物及由下述式S-2表示的化合物。
[化学式20]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271
上述聚合引发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定,聚合引发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中所包含的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100质量份,优选为0.5~10质量份,更优选为1~5质量份。
(取向控制剂)
组合物可以包含取向控制剂。通过使用取向控制剂,例如能够使液晶化合物成为与层的表面平行取向的均匀取向状态。
作为取向控制剂,例如能够使用低分子的取向控制剂或高分子的取向控制剂。作为低分子的取向控制剂,例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2-020363号公报的[0009]~[0083]段、日本特开2006-106662号公报的[0111]~[0120]段及日本特开2012-211306公报的[0021]~[0029]段的记载,且该内容被编入本申请说明书中。并且,作为高分子的取向控制剂,例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4-198511号公报的[0021]~[0057]段的记载及日本特开2006-106662号公报的[0121]~[0167]段,且该内容被编入本说明书中。
取向控制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但是取向控制剂的含量相对于组合物中的总固体成分,优选为0.01~10质量%,更优选为0.05~5质量%。
(溶剂)
从形成相位差层的操作性等观点考虑,组合物优选包含溶剂。作为溶剂,可列举水及有机溶剂。
作为溶剂,例如,可列举酮类(例如,丙酮、2-丁酮、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环己酮及环戊酮等)、醚类(例如,二噁烷及四氢呋喃等)、脂肪族烃类(例如,己烷等)、脂环式烃类(例如,环己烷等)、芳香族烃类(例如,甲苯、二甲苯及三甲苯等)、卤代碳类(例如,二氯甲烷、二氯乙烷、二氯苯及氯甲苯等)、酯类(例如,乙酸甲酯、乙酸乙酯及乙酸丁酯等)、水、醇类(例如,乙醇、异丙醇、丁醇及环己醇等)、溶纤剂类(例如,甲基溶纤剂及乙基溶纤剂等)、溶纤剂乙酸酯类、亚砜类(例如,二甲基亚砜等)及酰胺类(例如,二甲基甲酰胺及二甲基乙酰胺等)等,这些可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同时使用2种以上。
(其他成分)
组合物还可以包含除了上述以外的其他成分,例如,可列举除上述以外的液晶化合物、流平剂、表面活性剂、倾斜角控制剂、取向助剂、增塑剂及交联剂。
(相位差层的制造方法)
用于本发明的相位差层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公知的方法。
例如,通过在规定的基板(例如,后述的支撑体层)上涂布上述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并对所获得的涂膜实施固化处理(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光照射处理)和/或加热处理),能够制造相位差层。另外,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后述的取向膜。
关于上述组合物的涂布,能够通过公知的方法(例如,绕线棒涂布法、挤压涂布法、直接凹版涂布法、逆向凹版涂布法及模涂法)来实施。
在上述相位差层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对上述涂膜进行固化处理之前,进行上述涂膜中所包含的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处理。由此,容易将所获得的相位差层制成后述正A板。
取向处理能够通过在室温(例如,20~25℃)等下干燥或加热来进行。在取向处理中形成的液晶相为热致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通常能够根据温度或压力的变化而转移。在具有溶致性的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根据溶剂量等组成比而转移。
例如,当棒状液晶化合物显示近晶相时,通常显示向列相的温度区域的一方高于棒状液晶化合物显示近晶相的温度区域。因此,当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显示近晶相时,将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加热至向列相所显示的温度区域,接着,使加热温度降低至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显示近晶相的温度区域,由此能够使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从向列相转移到近晶相。通过这种方法,能够获得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以高秩序度取向的正A板。
在取向处理为加热温度的情况下,加热时间(加热熟化时间)优选10秒钟~5分钟,更优选10秒钟~3分钟,进一步优选10秒钟~2分钟。
上述的、对涂膜的固化处理(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光照射处理)和/或加热处理)还能够称为用于固定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的固定化处理。
优选固定化处理通过活性能量射线(优选为紫外线)的照射来进行,通过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来固定液晶。
(相位差层的特性)
相位差层为使用上述组合物而形成的层。
相位差层的光学特性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作为λ/4板发挥作用。
λ/4板为具有将某一特定的波长的线性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或者,将圆偏振光转换为线性偏振光)的功能的板,并且是指特定的波长λnm下的面内延迟Re(λ)满足Re(λ)=λ/4的板(光学各向异性层)。
该式中,可以在可见光区域的任一个波长(例如,550nm)下实现,但是优选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Re(550)满足110nm≤Re(550)≤160nm的关系,更优选满足110nm≤Re(550)≤150nm。
相位差层的波长450nm下的面内延迟即Re(450)、相位差层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即Re(550)及相位差层的波长650nm下的面内延迟即Re(650)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即,该关系可以称为表示逆波长色散性的关系。
各波长下的面内延迟值的测定方法如上所述。
另外,Re(550)/Re(450)的范围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1.05~1.25,更优选1.10~1.23。并且,Re(650)/Re(550)的范围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1.01~1.25,更优选1.01~1.10。
相位差层可以是A板,也可以是C板,优选为正A板。
相位差层可以是单层结构,也可以是多层结构。在为多层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是A板(例如,正A板)和C板(例如,正C板)的层叠。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正A板如下定义。正A板(正的A板)中,将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面内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慢轴在面内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时,满足式(A1)的关系。另外,正A板的Rth表示正值。
式(A1)nx>ny≈nz
另外,所谓上述“≈”,不仅包含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含两者实质上相同的情况。关于“实质上相同”,例如,(ny-nz)×d(其中,d为薄膜的厚度)为-10~10nm、优选为-5~5nm的情况也包含于“ny≈nz”中。
正A板能够通过使如上述组合物那样的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水平取向而获得。正A板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08-225281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08-026730号公报等的记载。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正C板如下定义。正C板(正的C板)中,将薄膜面内的慢轴方向(面内的折射率最大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x,将与面内的慢轴在面内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y,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设为nz时,满足式(A2)的关系。另外,正C板的Rth表示负值。
式(A2)nx≈ny<nz
另外,上述“≈”不仅包含两者完全相同的情况,还包含两者实质上相同的情况。关于“实质上相同”,例如,(nx-ny)×d(其中,d为薄膜的厚度)为-10~10nm、优选为-5~5nm的情况也包含于“nx≈ny”中。
并且,在正C板中,根据上述定义,成为Re≈0。
正C板能够通过使棒状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垂直取向而获得。正C板的制造方法的详细内容例如能够参考日本特开2017-187732号公报和日本特开2016-053709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5-200861号公报等的记载。
并且,相位差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1~5μm,更优选为1~4μm,进一步优选为1~3μm。
另外,在层叠体中起偏器的透过轴与相位差层的慢轴的关系并无特别限制。
在将层叠体应用于防止反射用途的情况下,优选相位差层为λ/4板,且起偏器的透过轴与相位差层的慢轴形成的角度在45±10°的范围(35~55°)内。
并且,在将层叠体应用于IPS(In-Plane-Switching:面内交换)液晶的倾斜视角的光学补偿用途的情况下,优选相位差层为λ/4板的正A板和正C板的多层结构,且起偏器的透过轴与相位差层的慢轴形成的角度在0±10°的范围(-10~10°)或90±10°的范围(80~100°)内。
<起偏器>
本发明的层叠体具有起偏器。
所使用的起偏器(偏光膜)为具有将光转换为特定的线性偏振光的功能的、所谓的线性起偏器。作为起偏器并无特别限定,能够利用吸收型起偏器。
起偏器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制,能够使用公知的起偏器,例如可列举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的起偏器。
聚乙烯醇类树脂为包含-CH2-CHOH-的重复单元的树脂,例如,可列举聚乙烯醇及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聚乙烯醇类树脂例如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进行皂化而获得。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例如,除了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列举与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
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列举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及具有铵基的丙烯酰胺类。
聚乙烯醇类树脂的皂化度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85~100摩尔%,更优选95.0~99.95摩尔%。皂化度能够根据JIS K 6726-1994来求出。
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100~10000,更优选1500~8000。与皂化度同样地,平均聚合度能够根据JIS K 6726-1994来求出。
起偏器中的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含量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优选在起偏器中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主要成分是指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含量相对于起偏器总质量是50质量%以上。相对于起偏器总质量,聚乙烯醇类树脂的含量优选90质量%以上。上限并无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为99.9质量%以下。
起偏器优选还包含双色性物质。作为双色性物质,可列举碘或有机染料(双色性有机染料)。即,起偏器优选包含聚乙烯醇作为主要成分,且包含双色性物质。
上述起偏器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公知的方法,可列举使包含聚乙烯醇的基板吸附双色性物质并进行拉伸的方法。
另外,作为除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类树脂的起偏器以外的其他起偏器,可列举如WO2017-195833号公报及日本特开2017-083843号公报中所记载,使用液晶化合物和二色性偶氮色素(例如,WO2017-19583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用于光吸收性各向异性膜的二色性偶氮色素)并通过涂布等制作的涂布型起偏器。
起偏器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1~20μm,更优选为1~15μm,进一步优选为1~10μm,尤其优选为1~5μm。通过减小起偏器厚度,不仅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还能够进一步降低含水量,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热耐久性。作为起偏器的厚度,从上述特性更优异的观点考虑,优选小于10μm。
<其他层>
本发明的层叠体还可以具有除了上述的基板、相位差层及起偏器以外的其他部件。
另外,层叠体中所包含的偏振片包括上述相位差层和起偏器。并且,如后述,偏振片可以包含起偏器保护膜。
上述偏振片的含水量并无特别限制,优选为3g/m2以下,更优选为2.3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g/m2以下,最优选为0.8g/m2以下。
(支撑体层)
层叠体可以具有用于支撑相位差层的支撑体层。
支撑体层优选为透明,具体而言,透光率优选为80%以上。作为这种支撑体,可列举聚合物薄膜。
支撑体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5~80μm,更优选为10~40μm。
(取向膜)
层叠体可以具有具有规定液晶化合物的取向方向的功能的取向膜(取向层)。
取向膜为设置于上述相位差层的一个表面的膜(层),当相位差层包括上述支撑体层时,其位于上述支撑体层与上述相位差层之间。
为了形成作为相位差层的一方式的正A板,使用用于将液晶化合物的分子设为所期望的取向状态的技术,例如通常为利用取向膜而使液晶化合物向所期望的方向取向的技术。
作为取向膜,可列举包含聚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层的摩擦处理膜、无机化合物的倾斜蒸镀膜、具有微槽的膜及累积通过朗缪尔-布洛杰特法由如ω-二十三烷酸、双十八烷基甲基氯化铵及硬脂酸甲酯那样的有机化合物形成的LB(Langmuir-Blodgett)膜而得的膜等。此外,还可列举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取向功能的取向膜等。
作为取向膜,优选对包含聚合物等有机化合物的层(聚合物层)的表面进行摩擦处理而形成的膜。摩擦处理通过用纸或布在一定方向(优选为支撑体的长边方向)上对聚合物层的表面摩擦数次来实施。作为用于形成取向膜的聚合物,可列举聚酰亚胺、聚乙烯醇、日本专利第3907735号公报的[0071]~[0095]段中所记载的改性聚乙烯醇及日本特开平9-15250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物。
取向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优选为0.01~5μm,更优选为0.05~2μm。
作为取向膜,还优选使用对光取向性的原材料照射偏振光或非偏振光而制成取向膜的、所谓的光取向膜(光取向层)。优选通过从垂直方向或倾斜方向照射偏振光的工序或从倾斜方向照射非偏振光的工序对光取向膜赋予取向限制力。
通过利用光取向膜,能够使液晶化合物以优异的对称性水平取向。因此,利用光取向膜而形成的正A板对于如IPS(In-Plane-Switching:共面转换)模式液晶显示装置那样不需要驱动液晶的预倾斜角的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光学补偿特别有用。
作为用于光取向膜的光取向材料,例如可列举日本特开2006-2851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768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8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940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217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404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564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318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09831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883848号、日本专利第4151746号中所记载的偶氮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2903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芳香族酯化合物、日本特开2002-2655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1701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具有光取向性单元的马来酰亚胺和/或烯基取代纳迪克酰亚胺化合物、日本专利第4205195号、日本专利第4205198号中所记载的光交联性硅烷衍生物、日本特表2003-520878号公报、日本特表2004-529220号公报、日本专利第4162850号中所记载的光交联性聚酰亚胺、聚酰胺、或酯、日本特开平9-118717号公报、日本特表平10-506420号公报、日本特表2003-505561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0/150748号、日本特开2013-177561号公报、日本特开2014-012823号公报中所记载的能够进行光二聚化的化合物、特别是肉桂酸酯化合物、查耳酮化合物及香豆素化合物。作为尤其优选的例子,可列举偶氮化合物、光交联性聚酰亚胺、聚酰胺、酯、肉桂酸酯化合物及查耳酮化合物。
另外,上述支撑体层及取向膜可以作为发挥各自的功能的层而独立地设置,也可以作为单一的层具备两者的功能。
(起偏器保护膜)
层叠体还可以具有起偏器保护膜。即,起偏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可以配置有起偏器保护膜。起偏器保护膜可以仅配置于起偏器的一个面上(与相位差层侧相反的一侧的表面上),也可以配置于起偏器的两个面上。
起偏器保护膜的结构并无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所谓的透明支撑体或硬涂层,也可以是透明支撑体与硬涂层的层叠体。
作为硬涂层,能够使用公知的层,例如也可以是使多官能单体聚合固化而获得的层。
并且,作为透明支撑体,能够使用公知的透明支撑体,例如,作为形成透明支撑体的材料,可列举以三乙酰纤维素为代表的纤维素系聚合物(以下,称为纤维素酰化物)、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Zeon Corporation制的ZEONEX、ZEONOR及JSR CORPORATION制的ARTON等)、丙烯酸类树脂、聚酯类树脂及聚苯乙烯类树脂。为了抑制偏振片的总含水量,优选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及聚苯乙烯类树脂等不易含水的树脂,更优选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
起偏器保护薄膜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制,但是从能够减小偏振片的厚度的观点考虑,优选40μm以下,更优选25μm以下。
为了确保各层之间的粘附性,层叠体可以在各层之间具有粘着粘接层或粘接层。
并且,层叠体可以在各层之间具有透明支撑体。
层叠体还可以具有除了使用包含由上述的通式(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形成的相位差层以外的其他相位差层。
其他相位差层可以是A板,也可以是C板。
另外,从部件的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使用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相位差层及其他相位差层的合计厚度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4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μm以下。并且,从制造适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
<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上述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并无特别限制,可列举公知的方法。
可举出如下方法:首先,将形成于规定的支撑体上的相位差层贴合于起偏器之后,剥离支撑体,制造包含相位差层和起偏器的偏振片,用2个基板夹着,制造层叠体。
另外,在制造偏振片时,可以在起偏器上直接形成相位差层。
另外,在制造偏振片时,例如,优选包括起偏器与正A板及正C板分别以长形的状态连续层叠的工序。长形偏振片根据所使用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屏幕的大小来进行切割。
<用途>
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相位差层作为光学补偿膜而有用。
光学补偿薄膜可适当地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的光学补偿用途,能够改善从倾斜方向视觉辨认时的色调变化及黑色显示时的漏光。例如,能够在IPS液晶显示装置的起偏器与液晶单元之间设置光学补偿薄膜。尤其,在IPS液晶的光学补偿中,层叠体包括正A板及正C板,由此可获得较大效果。
例如,本发明的层叠体包含正A板及正C板时,可以在正A板侧的面与起偏器层叠,也可以在与其相反的一侧的面与起偏器层叠。
在依次配置起偏器、正A板及正C板的情况下,正A板的慢轴方向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所成的角度优选在90°±10°的范围内。
并且,在依次配置起偏器、正C板及正A板的情况下,优选正A板的慢轴方向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平行。
作为正A板及正C板的光学特性,尤其从抑制色调变化的观点考虑,优选Re或Rth的波长分散显示逆分散性。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偏振片作为防反射板而有用。
更具体而言,在偏振片中的相位差层为λ/4板的情况下,层叠体能够适当地用作防反射板。尤其,层叠体包括正A板和正C板时,能够将正A板与正C板的合计Rth调整为接近零,倾斜方向上的可见性得到改善。
将层叠体用作防反射板时,能够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显示器(ELD)及阴极管显示装置(CRT)等图像显示装置。
例如,能够在有机EL显示装置的光取出面侧设置本发明的层叠体作为防反射板。此时,外光通过起偏器成为线性偏振光,接着通过相位差板而成为圆偏振光。该圆偏振光由有机EL显示元件的金属电极等反射时,圆偏振光状态反转,在再次通过相位差板时,成为从入射时倾斜90度的线性偏振光,并到达偏振器而被吸收。其结果,能够抑制外光的影响。
<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上述层叠体能够优选用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优选为有机EL(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液晶显示装置等。
(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液晶显示装置为图像显示装置的一例,且具有上述的本发明的层叠体和液晶单元。
另外,本发明中,在设置于液晶单元的两侧的起偏器中,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起偏器来作为前侧的起偏器,更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起偏器来作为前侧及后侧的起偏器。并且,偏振片中所包含的上述相位差层优选配置于液晶单元侧。在该情况下,相位差层能够适当地用作光学补偿薄膜。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2个基板中配置于液晶层侧的基板可以作为配置于液晶层的两侧的基板发挥作用。例如,在基板为特定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2个基板中配置于液晶层侧的特定玻璃基材可以作为由液晶层和夹着液晶层的2个玻璃基板构成的液晶单元中的玻璃基板发挥作用。
更具体而言,作为包含层叠体的液晶显示装置,可列举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用途的IPS液晶显示装置的方式,作为对应于层叠体的构成,假设盖玻璃/(触摸传感器)/(起偏器保护膜)/起偏器/(起偏器保护膜)/相位差层/液晶单元用玻璃。此时,盖玻璃及液晶单元用玻璃对应于上述基板,至少一个为特定玻璃基材。
另外,上述结构中的由()表示的部件表示可以没有。
以下,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单元进行详细叙述。
液晶显示装置中所利用的液晶单元优选为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取向)模式、OCB(Optical Compensated Bend:光学补偿弯曲)模式、IPS(In-Plane-Switching:平面切换)模式、或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但并不限定于这些。
TN模式的液晶单元中,未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水平取向,而且扭曲60~120°而取向。TN模式的液晶单元作为彩色TFT液晶显示装置而被最广泛使用,且记载于多个文献中。
VA模式的液晶单元中,未施加电压时,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垂直取向。在VA模式的液晶单元中,除了包含(1)在未施加电压时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垂直取向,在施加电压时使其实质上水平取向的狭义的VA模式的液晶单元(日本特开平2-176625号公报中所记载)以外,还包含(2)为了扩大视角,对VA模式进行了多域化的(MVA模式的)液晶单元(SID97,Digest of tech.Papers(论文集)28(1997)845中所记载)、(3)在未施加电压时使棒状液晶性分子实质上垂直取向,在施加电压时使其扭曲多域取向的模式(n-ASM模式)的液晶单元(日本液晶讨论会的论文集58~59(1998)中所记载)及(4)SURVIVAL模式的液晶单元(LCD International 98中发表)。并且,可以是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图案化垂直取向)型、光取向型(Optical Alignment)及PSA(Polymer-Sustained Alignment:聚合物稳定取向)中的任一个。关于这些模式的详细内容,详细记载于日本特开2006-215326号公报及日本特表2008-538819号公报中。
IPS模式的液晶单元中,棒状液晶性分子相对于基板实质上平行取向,且通过对基板面施加平行的电场而使液晶性分子平面响应。IPS模式在未施加电场的状态下成为黑色显示,且上下一对偏振片的吸收轴呈正交。在日本特开平10-05498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202323号公报、日本特开平9-29252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1334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1-305217号公报及日本特开平10-307291号公报中公开了使用光学补偿片(光学补偿膜),减少倾斜方向上的黑色显示时的漏光,来改善视场角的方法。
(有机EL显示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一例的有机EL显示装置,例如,可优选举出从视觉辨认侧依次具有本发明的偏振片和有机EL显示面板的方式。偏振片中所包含的相位差层优选配置于有机EL显示面板侧。此时,本发明的层叠体用作防反射膜。
并且,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2个基板中配置于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基板可以作为有机EL显示面板的密封层发挥作用。例如,在基板为特定玻璃基材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层叠体中的2个特定玻璃基材中配置于有机EL显示面板侧的特定玻璃基材可以作为所谓的密封玻璃发挥作用。
有机EL显示面板为使用在电极间(阴极及阳极间)夹着有机发光层(有机电致发光层)而成的有机EL元件构成的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面板的构成并无特别限制,可采用公知的结构。
其中,作为包含层叠体的有机EL显示装置,可列举智能手机及平板电脑用途的有机EL显示装置的方式,作为对应于层叠体的构成,假设盖玻璃/(触摸传感器)/(起偏器保护膜)/起偏器/(起偏器保护膜)/相位差层/(触摸传感器)/有机EL密封用玻璃、高阻挡膜或有机EL阻挡膜。此时,盖玻璃、有机EL密封用玻璃、阻挡膜及有机EL阻挡膜对应于上述基板,至少一个为特定玻璃基材。
另外,表示上述结构中的由()表示的部件可以不存在。
实施例
以下,使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
<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的制作>
对三乙酸纤维素薄膜TJ25(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厚度为25μm)的支撑体表面进行了碱皂化处理。具体而言,将支撑体在55℃的1.5当量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渍2分钟之后,将支撑体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进一步使用30℃的0.1当量的硫酸进行了中和。中和之后,将支撑体在室温的水洗浴槽中进行清洗,进一步使用100℃的暖风进行干燥,获得了起偏器保护膜。
将厚度为75μm的卷筒状聚乙烯醇薄膜在碘水溶液中沿MD(Machine Direction:纵向)方向拉伸,并进行干燥,获得了厚度为14μm的起偏器1。
将上述起偏器保护膜贴合于上述起偏器1的两个表面,制作了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
<带保护膜的起偏器2的制作>
以与上述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相同的方式调整聚乙烯醇膜的厚度和延伸倍率,并进行干燥而获得了厚度9μm的起偏器2。
将上述起偏器保护膜贴合于上述起偏器2的两个表面,制作了带保护膜的起偏器2。
<玻璃基材1~3的准备>
作为无碱玻璃获得Corning Incorporated Co.,Ltd.制玻璃EAGLE-XG,并作为玻璃基材1(Na2O含量:0质量%)。
作为硼硅酸玻璃获得Corning Incorporated Co.,Ltd.制玻璃PIREX(Na2O含量:4质量%),并作为玻璃基材2。
作为玻璃基材3,准备了一般的碱石灰板玻璃(Na2O含量:17质量%)。
玻璃基材1~3的尺寸设为宽度70mm×长度140mm×厚度1.1mm。
另外,在此,在热耐久性试验中,为了掌握推断为促进液晶化合物的水解反应的Na2O从玻璃基材溶出的量,检查将使碱成分优先溶出的HCl液(浓度:5质量%)在温度95℃下与玻璃基材接触24小时时的玻璃的质量变化的结果,玻璃基材3的质量减少量为玻璃基材2的4倍。根据该结果,确认到Na2O更容易在玻璃基材3中溶出。
<实施例1>
将下述组合物投入搅拌罐中,进行搅拌,而制备了用作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的纤维素乙酸酯溶液。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391
化合物G
[化学式2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01
向上述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90质量份中添加下述消光剂溶液10质量份,而制备了用作外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的纤维素乙酸酯溶液。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02
利用平均孔径为34μm的滤纸及平均孔径为10μm的烧结金属过滤器过滤上述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及上述外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之后,使上述芯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和其两侧的外层纤维素酰化物浓液以3层同时从流延口流延到20℃的滚筒上(带式流延机)。在溶剂含有率约为20质量%的状态下从滚筒上剥离薄膜,利用拉幅机夹具固定薄膜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并在横向上以1.1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并且进行了干燥。然后,通过在热处理装置的辊之间传送所获得的薄膜,进一步进行干燥,制作了厚度为40μm的光学膜,将此作为实施例1的光学膜。实施例1的光学膜的芯层的厚度为36μm,且配置于芯层的两侧的外层的厚度分别为2μm。所获得的光学膜1的Re(550)为0nm。
接着,参考日本特开2012-155308号公报的实施例3的记载,制备光取向膜用涂布液1,并使用线棒涂布于光学膜1。然后,将所获得的光学膜使用60℃的暖风干燥60秒钟,制作了厚度为300nm的涂膜1。
接着,制备了下述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0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11
[化学式22]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12
在大气下使用超高压汞灯对所制作的涂膜1照射了紫外线。此时,将线栅起偏器(Moxtek公司制造,ProFlux PPL02)设置成与光取向膜1的表面平行并进行曝光,进行光取向处理,获得了光取向膜1。
此时,关于紫外线的照度,在UV-A区域(紫外线A波,波长为380~320nm的积算)中设为10mJ/cm2
接着,使用棒涂布机,将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涂布于光取向膜1。将所获得的涂膜在100℃的膜面温度下加热熟化20秒钟,并冷却至90℃之后,在空气下使用气冷金属卤化物灯(EYE GRAPHICS Co.,Ltd.制造)照射300mJ/cm2的紫外线,将向列取向状态固定化,由此形成相位差层1(正A板A-1),从而制作了带相位差层1的光学膜。
所形成的相位差层1的膜厚为2.5μm。关于相位差层1,Re(550)为145nm,Rth(550)为73nm,Re(550)/Re(450)为1.12,Re(650)/Re(550)为1.01,光轴的倾斜角为0°,特定液晶化合物为均匀取向。
参考日本特开2017-134414号公报的实施例1的记载,制作了带粘合剂的薄膜。
接着,使用带粘合剂的薄膜,将带相位差层1的光学膜中的相位差层1侧贴合于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的一个表面。此时,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1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具体而言,将带粘合剂的薄膜的粘合剂贴合于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的一个表面,剥离带粘合剂的薄膜中的薄膜,进一步将带相位差层1的光学膜中的相位差层1贴合于粘合剂。
接着,从所获得的层叠体在光取向膜1与相位差层1的界面剥离,去除带光取向膜1的光学膜,制作了偏振片。
然后,将所获得的偏振片切割成与玻璃基材1相同的宽度及长度,从而制成偏振片1。接着,使用带粘合剂的薄膜,从偏振片1的两侧夹入玻璃基材1,获得了依次包含玻璃基材1、偏振片及玻璃基材1的层叠体1。
<实施例2>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2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2。
另外,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X-1、特定液晶化合物L-1、及特定液晶化合物L-2,使用100质量份的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6制备了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2。
[化学式2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31
<实施例3>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3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3。另外,制备了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X-1、特定液晶化合物L-1、及特定液晶化合物L-2,使用100质量份的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9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3。
L-9
[化学式24]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32
<实施例4>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4。
制备了下述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3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41
[化学式25]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42
<实施例5>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7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5。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8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7。
[化学式26]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43
<实施例6>
使用玻璃基材1及玻璃基材2,代替使用2个玻璃基材1,获得了依次包含玻璃基材1、偏振片及玻璃基材2的层叠体6,除此以外,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6。
另外,在偏振片中的接近正A板的一侧配置玻璃基材1,并在偏振片中的远离正A板的一侧配置了玻璃基材2。
<实施例7>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2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7。
<实施例8>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3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8。
<实施例9>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9。
<实施例10>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7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0。
<实施例11>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4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1。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5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4。
[化学式27]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51
<实施例12>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5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2。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10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5。
[化学式28]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61
<实施例13>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8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3。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11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8。
[化学式29]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62
<实施例14>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9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4。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12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9。
[化学式30]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63
<实施例15>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9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6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5。
另外,制备了使用下述特定液晶化合物L-13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的特定液晶化合物L-7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0。
[化学式3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71
<比较例1>
使用玻璃基材1及玻璃基材3,代替使用2个玻璃基材1,获得了依次包含玻璃基材1、偏振片及玻璃基材3的层叠体16,除此以外,按照与实施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6。
另外,在偏振片中的接近正A板的一侧配置玻璃基材1,并在偏振片中的远离正A板的一侧配置了玻璃基材3。
<比较例2>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2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7。
<比较例3>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3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8。
<比较例4>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6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19。
<比较例5>
使用后述的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7来代替正A板形成用涂布液A-1,除此以外,按照与比较例1相同的步骤,获得了层叠体20。
<实施例16>
接着,使用带粘合剂的薄膜,将带相位差层1的光学膜中的相位差层1侧贴合于带保护膜的起偏器2的一个表面。此时,起偏器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1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具体而言,将带粘合剂的薄膜的粘合剂贴合于带保护膜的起偏器1的一个表面,剥离带粘合剂的薄膜中的薄膜,进一步将带相位差层1的光学膜中的相位差层1贴合于粘合剂。
接着,从所获得的层叠体在光取向膜1与相位差层1的界面剥离,去除带光取向膜1的光学膜,制作了偏振片。
然后,将所获得的偏振片切割成与玻璃基材1相同的宽度及长度,从而制成偏振片21。接着,使用带粘合剂的薄膜,从偏振片1的两侧以玻璃基材1及玻璃基材2夹住,获得了依次包含玻璃基材1、偏振片及玻璃基材2的层叠体21。
另外,在偏振片中的接近正A板的一侧配置玻璃基材1,并在偏振片中的远离正A板的一侧配置了玻璃基材2。
<热耐久性试验>
关于层叠体1~21,使用Axo Scan(OPMF-1、Axometrics公司制),以下述指标评价了层叠体中央部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Re)的热耐久性。将结果示于下述第1表。
另外,关于热耐久性试验,进行了在85℃的环境下放置336小时的试验。若评价为“A”以上,则能够判断为耐久性良好。
AA:试验后的Re值相对于初始的Re值的变化量小于初始值的2%
A:试验后的Re值相对于初始的Re值的变化量为初始值的2%以上且小于7%
B:试验后的Re值相对于初始的Re值的变化量为初始值的7%以上
将上述评价试验的结果示于表1中。
[表1]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491
如表1所示,确认到:若为本发明的层叠体,则可获得所期望的效果。
其中,由实施例1与实施例6的比较,确认到Na2O的含量更低时,可获得更优异的效果。
并且,由实施例6~10与实施例11~15的比较,确认到通式(III)中的Ar为由通式(II-1)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时或通式(III)中的Ar为由通式(II-3)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且D1及D2中的至少一个为除-CO-O-以外的基团时,可获得更优异的效果。
<实施例17~实施例32>
(正C板膜1的制作)
作为伪支撑体,使用了三乙酰基纤维素膜“Z-TAC”(FUJIFILM Corporation制造)的(将其设为纤维素酰化物膜2)。
使纤维素酰化物膜2通过60℃温度的介电式加热辊,并将薄膜表面温度升温至40℃之后,使用棒式涂布机以14ml/m2的涂布量将下述所示的组成的碱溶液涂布于薄膜的一个面并加热至110℃,在Noritake Company,Limited制造的蒸汽型远红外加热器下,传送了10秒钟。
接着,同样地使用棒涂布机,将3ml/m2的纯水涂布于薄膜上。
接着,将基于喷注式涂布机的水洗和基于气刀的脱水反复进行3次之后,将薄膜经10秒钟传送至70℃的干燥区并进行干燥,而制作了经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膜2。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01
使用#8的线棒,将下述组成的取向膜形成用涂布液2连续涂布于上述经碱皂化处理的纤维素酰化物薄膜2上。将所获得的薄膜使用60℃的暖风干燥60秒钟,进一步使用100℃的暖风干燥120秒钟,形成了取向膜。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02
将后述的正C板形成用涂布液C-1涂布于取向膜上,使所获得的涂膜在60℃条件下熟化60秒钟之后,在空气下使用70mW/cm2的气冷金属卤化物灯(EYE GRAPHICS Co.,Ltd.制造),照射1000mJ/cm2的紫外线,将其取向状态固定化,由此使液晶化合物垂直取向,制作了正C板膜1。所获得的正C板1的Rth(550)为-60nm。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11
[化学式32]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12
[化学式33]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21
[化学式34]
Figure BDA0002935317280000522
(偏振片的制作)
使用带粘合剂的薄膜,将在上述制作的正C板膜1贴合于实施例1~实施例16的偏振片的正A板侧,去除取向膜和纤维素酰化物薄膜2,获得了偏振片22~37。
(有机EL显示装置的制作)
对搭载有机EL显示面板(有机EL显示元件)的SAMSUNG公司制造的GALAXY S5进行分解,从有机EL显示装置剥离带圆偏振片的触摸面板,进一步从触摸面板剥离圆偏振片,分别分离了有机EL显示元件(带密封玻璃)、触摸面板及圆偏振片。接着,将所分离的触摸面板再次贴合于有机EL显示元件,进一步将上述制作的偏振片贴合于触摸面板上,以使正C板侧成为面板侧,进一步贴合盖玻璃,制作了有机EL显示装置。另外,作为盖玻璃及密封玻璃,使用了玻璃基材1。
在所获得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中,包括包含密封玻璃(对应于玻璃板)、偏振片(偏振片22~37中的任一个)及盖玻璃(对应于玻璃板)的层叠体。
符号说明
10、20、30、40-层叠体,11-起偏器保护膜,12-聚乙烯醇起偏器,13-起偏器保护膜,14-正A板,15-正C板,16-光取向膜,17A-玻璃基材,17B-玻璃基材。

Claims (10)

1.一种层叠体,其具有2个基板及配置于所述2个基板之间的偏振片,其中,
所述偏振片具有起偏器及相位差层,
所述相位差层为使用包含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而形成的层,
所述2个基板中的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
所述2个基板中的另一个为Na2O的含量为5质量%以下的玻璃基材、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且厚度小于1μm的无机化合物膜、或透湿度为10-3g/m2·day以下的有机无机杂化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起偏器包含聚乙烯醇类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逆波长分散性液晶化合物为由通式(II)表示的液晶化合物,
L1-G1-D1-Ar-D2-G2-L2 (II)
所述通式(II)中,D1及D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O-、-CO-O-、-C(=S)O-、-CR1R2-、-CR1R2-CR3R4-、-O-CR1R2-、-CR1R2-O-CR3R4-、-CO-O-CR1R2-、-O-CO-CR1R2-、-CR1R2-CR3R4-O-CO-、-CR1R2-O-CO-CR3R4-、-CR1R2-CO-O-CR3R4-、-NR1-CR2R3-或-CO-NR1-,
R1、R2、R3及R4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或碳原子数1~4的烷基,
G1及G2分别独立地表示碳原子数5~8的2价的脂环式烃基或芳香族烃基,所述脂环式烃基中所包含的亚甲基可以被-O-、-S-或-NH-取代,
L1及L2分别独立地表示1价的有机基团,选自由L1及L2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表示具有聚合性基团的1价的基团,
Ar表示由通式(II-1)、通式(II-2)、通式(II-3)或通式(II-4)表示的2价的芳香环基,
通式
Figure FDA0002935317270000021
所述通式(II-1)~(II-4)中,Q1表示-S-、-O-或-NR11-,R11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Y1表示碳原子数6~12的芳香族烃基或碳原子数3~12的芳香族杂环基,Z1、Z2及Z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20的脂肪族烃基、碳原子数3~20的脂环式烃基、1价的碳原子数6~20的芳香族烃基、卤原子、氰基、硝基、-NR12R13或-SR12,Z1及Z2可以相互键合而形成芳香环或芳香族杂环,R12及R13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原子数1~6的烷基,A1及A2分别独立地为选自由-O-、-NR21-、-S-及-CO-组成的组中的基团,R21表示氢原子或取代基,X表示可以键合有氢原子或取代基的第14族~第16族的非金属原子,Ax表示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Ay表示氢原子、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具有选自由芳香族烃环及芳香族杂环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个芳香环的碳原子数2~30的有机基团,Ax及Ay中的芳香环分别可以具有取代基,Ax与Ay也可以键合而形成环,Q2表示氢原子或可以具有取代基的碳原子数1~6的烷基,*表示键合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起偏器的厚度小于10μm。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的波长4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即Re(450)、所述相位差层的波长550nm下的面内延迟值即Re(550)及所述相位差层的波长650nm下的面内延迟的值即Re(650)满足Re(450)≤Re(550)≤Re(650)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为正A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
所述相位差层为λ/4板。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进一步在所述起偏器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起偏器保护膜,
所述起偏器保护膜中的至少一个包含热塑性降冰片烯类树脂。
9.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10.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CN201980052260.4A 2018-08-06 2019-07-30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Active CN1125343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8032 2018-08-06
JP2018-148032 2018-08-06
PCT/JP2019/029773 WO2020031784A1 (ja) 2018-08-06 2019-07-30 積層体、液晶表示装置、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34317A true CN112534317A (zh) 2021-03-19
CN112534317B CN112534317B (zh) 2022-10-04

Family

ID=69414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2260.4A Active CN112534317B (zh) 2018-08-06 2019-07-30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75438A1 (zh)
JP (1) JPWO2020031784A1 (zh)
CN (1) CN112534317B (zh)
WO (1) WO20200317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59662A1 (ja) * 2020-09-15 2022-03-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06477A (en) * 2004-05-31 2006-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ing plate integrated with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lfluminous display device
JP2010177133A (ja) * 2009-01-30 2010-08-12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発光素子
JP2010191158A (ja) * 2009-02-18 2010-09-02 Sony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偏光フィルム、並びに該偏光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035806A1 (ja) * 2010-09-13 2012-03-22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N10495037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CN105988155A (zh) * 2015-03-19 2016-10-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偏振片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CN107664788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
WO2018135359A1 (ja) * 2017-01-19 2018-07-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フィルム積層体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84870B2 (en) * 2002-05-31 2008-06-10 Hoy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glass substrate
JP2009098701A (ja) * 2007-12-27 2009-05-07 Adeka Corp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シート
JP2009206053A (ja) * 2008-02-29 2009-09-10 Asahi Kasei Corp 有機el素子
JP5210663B2 (ja) * 2008-02-29 2013-06-12 旭化成株式会社 有機el素子
JP2009266387A (ja) * 2008-04-21 2009-11-12 Asahi Kasei Corp 有機el素子
JP2009266388A (ja) * 2008-04-21 2009-11-12 Asahi Kasei Corp 有機el素子
JP2009266386A (ja) * 2008-04-21 2009-11-12 Asahi Kasei Corp ボトムエミッション型有機el素子
JP2009285643A (ja) * 2008-06-02 2009-12-10 Fujifilm Corp 積層体とバリア性フィルム基板の製造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光学部材
JP2010030295A (ja) * 2008-07-04 2010-02-12 Fujifilm Corp バリア性積層体、ガスバリアフィルム、デバイスおよび光学部材
US8441639B2 (en) * 2009-09-03 2013-05-14 Kla-Tencor Corp. Metrology systems and methods
JP6427340B2 (ja) * 2013-09-11 2018-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異方性層とその製造方法、積層体とその製造方法、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WO2016158298A1 (ja) * 2015-03-30 2016-10-0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円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870372B1 (ko) * 2017-02-15 2018-06-22 엘지엠엠에이 주식회사 보호필름용 공중합체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보호필름, 편광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606477A (en) * 2004-05-31 2006-02-1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Polarizing plate, polarizing plate integrated with optical compensation film,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selfluminous display device
JP2010177133A (ja) * 2009-01-30 2010-08-12 Nippon Zeon Co Ltd 偏光発光素子
JP2010191158A (ja) * 2009-02-18 2010-09-02 Sony Corp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該製造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偏光フィルム、並びに該偏光フィルムを用いた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035806A1 (ja) * 2010-09-13 2012-03-22 株式会社有沢製作所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
CN104950371A (zh) * 2014-03-31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光学膜、偏振片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2016053709A (ja) * 2014-03-31 2016-04-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5988155A (zh) * 2015-03-19 2016-10-05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偏振片保护膜、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及偏振片保护膜的制造方法
CN107664788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
WO2018135359A1 (ja) * 2017-01-19 2018-07-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用フィルム積層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75438A1 (en) 2021-06-10
JPWO2020031784A1 (ja) 2021-09-24
CN112534317B (zh) 2022-10-04
WO2020031784A1 (ja) 2020-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43875B1 (ko) 위상차 필름, 위상차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적층체, 조성물, 편광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CN114521212A (zh) 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9167926A1 (ja) 積層体、有機電界発光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CN104950371A (zh) 光学膜、偏振片及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JP7182533B2 (ja) 液晶組成物、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242467A (ja)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偏光フィルムの視野角改良方法
CN114521213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固化物、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17043438A1 (ja)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位相差フィルム、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JP7282189B2 (ja) 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1712744B (zh) 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JP7282190B2 (ja) 光学異方性層、光学フィルム、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3272690B (zh) 偏振片、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09564317B (zh) 光学薄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1448492B (zh) 长条相位差膜、长条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
WO2015072486A1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2534317B (zh) 层叠体、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CN115315644A (zh) 光学各向异性层、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1727206B (zh) 聚合性液晶组合物、光学各向异性膜、光学膜、偏振片及图像显示装置
WO2021045192A1 (ja) 組成物、偏光子層、積層体、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385380B2 (ja) 位相差層およびハードコート層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865055B2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アクティブリターダー、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20240004235A1 (en) Optical display device module and optic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same
WO2021090804A1 (ja) 光学積層体、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WO2020054459A1 (ja)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光学異方性層、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有機電界発光装置
KR20220162622A (ko) 위상차 필름, 원편광판,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