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29380B -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29380B
CN112529380B CN202011380697.1A CN202011380697A CN112529380B CN 112529380 B CN112529380 B CN 112529380B CN 202011380697 A CN202011380697 A CN 202011380697A CN 112529380 B CN112529380 B CN 1125293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l
bunker
queue
amoun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8069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529380A (zh
Inventor
王凯杰
朱潘鑫
高飞
汪勇
臧剑南
方超
丁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Power 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8069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529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529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29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2Adjustment or analysis of established resource schedule, e.g. resource or task levelling, or dynamic re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06Q10/087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e.g. order filling, procurement or balancing against or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ontrol Of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该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煤仓,皮带秤用于测量输煤皮带上的煤量,该方法包括: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根据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本发明实施例能够提高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原煤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煤场产出的原煤,一般需要先经过输煤皮带运输至煤仓间的各个煤仓,各个煤仓中存储的原煤再经由磨煤机磨制成粉,煤粉最终送入锅炉燃烧,因而需要实时掌握煤仓内的煤量信息,以此调整燃煤机组的运行状态。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试验数据建立原煤的质量煤位曲线,在煤仓运行的过程中,实时测量煤位高度,结合质量煤位曲线得到煤仓的当前煤量。
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煤位高度不仅会随着燃煤机组的消耗而变化,还会随着密度、堆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且原煤进仓时,无法严格保证煤仓顶部是一个平面,因而煤位高度无法准确代表煤仓内的真实情况,通过煤位高度转换得到的实时煤量,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误差,不够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仓管理方法,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所述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所述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所述煤仓,所述皮带秤用于测量所述输煤皮带上的煤量,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煤仓管理装置,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所述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所述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所述煤仓,所述皮带秤用于测量所述输煤皮带上的煤量,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发明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中,会先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层信息队列,用户通过该煤层信息队列即可获知煤仓内的实时煤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煤层信息队列的更新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即煤仓内实时煤量的获取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不依赖煤位高度,因而避免了煤量和煤位高度互相转换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且通过煤层信息队列,还可以获取煤仓内各个煤层的煤种,以及每种煤种的煤量,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为调整燃煤机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全面的参考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煤处理系统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原煤在煤仓中的一个存储情况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层信息队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皮带煤量队列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装置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由于现有的获取煤仓内实时煤量的方法,需要借助质量煤位曲线,导致获取的结果不够准确。因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煤仓管理方法,可以提高煤仓内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原煤处理系统可如图1所示,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煤仓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当煤仓有多个时,多个煤仓可以沿着输煤皮带的运行方向分布,输煤皮带用于将煤场或者其他地方运输过来的原煤传输至煤仓,皮带秤用于测量输煤皮带上的煤量。
此外,原煤处理系统还可以包括为煤仓配置的犁煤器和磨煤机,其中,犁煤器的数量可以比煤仓的数量少1,即针对皮带末端的煤仓,可以不配置犁煤器,皮带末端正对准末端煤仓的入口;当然,也可以为每个煤仓都配置犁煤器,皮带末端不对准末端煤仓的入口,此处不做具体限定;犁煤器包括两种状态,落下状态和抬起状态,犁煤器为落下状态时,将输煤皮带上的原煤犁入对应的煤仓,犁煤器为抬起状态时,原煤在输煤皮带上继续传输,如果犁煤器的数量比煤仓的数量少1,且所有犁煤器均为抬起状态,则原煤直接进入皮带末端的煤仓;磨煤机用于将对应煤仓输出的原煤磨制成粉,煤粉可以送入锅炉燃烧。
具体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先将每个煤仓内存储一些原煤,然后整个原煤处理系统再开始运行,则可以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每个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数据,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最后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为每个煤仓创建的煤层信息队列,用户通过该煤层信息队列即可获知煤仓内的实时煤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煤层信息队列的更新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即煤仓内实时煤量的获取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不依赖煤位高度,因而避免了煤量和煤位高度互相转换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且通过煤层信息队列,还可以获取煤仓内各个煤层的煤种,以及每种煤种的煤量,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为调整燃煤机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全面的参考依据。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原煤处理系统仅仅是一个示例,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原煤处理系统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原煤处理系统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的一个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用于原煤处理系统,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煤仓,皮带秤用于测量输煤皮带上的煤量,该方法可以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装置来执行,该装置可采用软件和/或硬件的方式实现。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该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具备储存单元并安装有微处理器而具有运算能力的计算机设备。以下实施例将以该装置集成在电子设备中为例进行说明。参考图2,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比如,在系统第一次投用前建立空的信息队列,系统运行后更新队列信息并在存储器中存储,下一次运行的时候可以先读取存储器中记录的煤层信息,煤层信息中可以包括每个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煤种可以指原煤的种类、类型等,煤量可以指原煤的重量。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一个煤仓的煤层信息可如下表1所示:
煤层 煤种 煤量
1 A a
2 B b
3 C c
表1
即该煤仓有三个煤层,假如1、2、3分别代表该煤仓的顶层、中间层和底层,则该煤仓中的实际原煤存储情况可如图3所示,即该煤仓顶层煤种为A,煤量为a,中间层煤种为B,煤量为b,底层煤种为C,煤量为c。
当需要为某个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时,可以创建第一先入先出队列,从存储器中获取该煤仓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将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该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格队列单元内,以此类推,将该煤仓其他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其他队列单元内,得到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
例如,一个煤仓有三个煤层,一般来说,煤仓顶部入煤、底部出煤,为便于用户查看,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格队列单元内,将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三格队列单元内,从而得到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煤层信息队列中的每个队列单元存储的数据为:每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步骤202,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比如,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的尽可能短,以满足实时得到煤仓煤量的需求。比如,可以将预设时间间隔设置的接近或等于火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upervisory Information System,SIS)的刷新频率,具体地,例如,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1秒。
具体实现中,某个时刻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可以理解为是该时刻前经过皮带秤的总煤量,则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可以通过预设时间间隔前后两个时刻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得到,即可以计算预设时间间隔前后两个时刻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比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则可以将当前时刻测得的煤量和前1秒测得的煤量的差值,作为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步骤203,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具体地,可以先获取通过输煤皮带将原煤传输到皮带末端煤仓的耗时数据,根据该耗时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例如,煤仓有三个,皮带末端煤仓为煤仓3,则可以通过实验获取将原煤从皮带入口传送至煤仓3的耗时,将该耗时除以预设时间间隔得到队列单元的数量。比如,通过实验获得的耗时为30秒,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则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为30。
具体实现中,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和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创建皮带煤量队列的方法可如下:
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创建第二先入先出队列;
在当前时刻,将当前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写入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更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得到皮带煤量队列。具体的更新方法比如,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写入新的煤量和煤种,并将上一个队列单元内存储的煤量和煤种赋给下一个队列单元。初始时,皮带煤量队列的各队列单元均为0。
步骤204,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煤层信息队列。
在更新某个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时,可以先确定该煤仓是否上煤,然后根据确定结果和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
其中,确定该煤仓是否上煤,可以如下:
确定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
若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确定该煤仓上煤了,若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抬起状态,则确定该煤仓没有上煤。
比如,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根据SIS系统可以得到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犁煤器的状态监控数据,根据该状态监控数据确定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例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原煤由皮带头部传输至煤仓1需要10秒,第10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煤仓1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确定煤仓1上煤了。
若某个煤仓上煤了,则对其煤层信息队列更新的方法可如下:根据皮带煤量队列确定该煤仓的上煤量和所上煤种;如果该煤仓所上煤种与该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相同,则将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顶部煤层的煤量增加该上煤量,如果该煤仓所上煤种与该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不同,则将该煤仓所上煤种和上煤量作为该煤仓顶部的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将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煤层信息队列;以及根据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该累计消耗煤量,直至底部煤层煤量≤0,删除底部煤层队列信息,并更新煤层信息队列。
若某个煤仓没有上煤,则对其煤层信息队列更新的方法可如下:根据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该累计消耗煤量,直至底部煤层煤量≤0,删除底部煤层队列信息,并更新煤层信息队列。
电子设备可以将每个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在预设界面进行展示,以供用户查看。
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预设界面对某个煤仓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比如,用户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查询请求,电子设备接收该查询请求,从所需查询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中获取当前时刻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根据当前时刻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和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该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根据当前时刻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量计算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根据总煤量和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该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
其中,该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等于当前时刻该煤仓各煤层煤量之和;该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
上述技术方案,会先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层信息队列,用户通过该煤层信息队列即可获知煤仓内的实时煤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煤层信息队列的更新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即煤仓内实时煤量的获取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不依赖煤位高度,因而避免了煤量和煤位高度互相转换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且通过煤层信息队列,还可以获取煤仓内各个煤层的煤种,以及每种煤种的煤量,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为调整燃煤机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全面的参考依据。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的另一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将以为指定的某个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并对该煤层信息队列进行更新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01,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
具体实现中,煤层信息中可以包括每个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煤种可以指原煤的种类、类型等,煤量可以指原煤的重量。
当需要为某个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时,可以从存储器中获取该煤仓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创建第一先入先出队列,将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该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格队列单元内,以此类推,将该煤仓其他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其他队列单元内,得到煤层信息队列。
例如,一个煤仓有三个煤层,一般来说,煤仓顶部入煤、底部出煤,为便于用户查看,本发明实施例中,可以将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格队列单元内,将该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三格队列单元内,从而得到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煤层信息队列中的每个队列单元存储的数据为:每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假如,该煤仓顶层煤种为A,煤量为a,中间层煤种为B,煤量为b,底层煤种为C,煤量为c,则为该煤仓创建的煤层信息队列可如图5所示。
步骤402,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
比如,可以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获取一次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的尽可能短,以满足实时得到煤仓煤量的需求。比如,可以将预设时间间隔设置的接近或等于SIS的刷新频率,具体地,例如,预设时间间隔可以设置为1秒。
步骤403,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前后两个时刻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比如,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则可以当前时刻测得的煤量和前1秒测得的煤量的差值,作为当前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步骤404,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具体地,可以先获取通过输煤皮带将原煤传输到皮带末端煤仓的耗时数据,根据该耗时数据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例如,煤仓有三个,皮带末端煤仓为煤仓3,则可以通过实验获取将原煤从皮带入口传送至煤仓3的耗时,将该耗时除以预设时间间隔得到队列单元的数量。比如,通过实验获得的耗时为30秒,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则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为30。
具体实现中,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的方法可如下:
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创建第二先入先出队列;
在当前时刻,将当前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写入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更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得到皮带煤量队列。具体的更新方法比如,每隔预设时间间隔,在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写入新的煤量和煤种,并将上一个队列单元内存储的煤量和煤种赋给下一个队列单元。初始时,皮带煤量队列的各队列单元均为0。
在一个具体的例子中,例如用dt表示预设时间间隔,用X表示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X等于预设时间间隔前后皮带秤测得的煤量的差值,煤仓有三个,皮带末端煤仓为煤仓3,通过实验获取到的将原煤从皮带入口传送至煤仓3的耗时为30秒,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即皮带煤量队列包括30个队列单元,则所创建的皮带煤量队列可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为图6示出了每个队列单元存储的煤量,未示出每个队列单元存储的煤种,通常来说,一个周期内所上煤种为同一煤种。
步骤405,确定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
比如,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根据SIS系统可以得到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犁煤器的状态监控数据,根据该状态监控数据确定该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例如,当前时刻煤仓2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确定煤仓2上煤了,反之,当前时刻煤仓2的犁煤器为抬起状态,则确定煤仓2没有上煤。
此外,在创建皮带煤量队列之后,还可以根据当前时刻犁煤器的状态监控数据及置零规则,在下一时刻对皮带煤量队列中相关的队列单元的数据置零。例如,当前时刻煤仓2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且预设时间间隔为1秒,原煤由皮带头部传输至煤仓2需要20秒,则第20个队列单元的煤量X20为进入煤仓2的煤量,经过下一个时间间隔时,将第21个队列单元的煤量X21置零。
步骤406,判断该犁煤器是否为落下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407,否则,执行步骤411。
步骤407,根据皮带煤量队列确定该煤仓的上煤量和所上煤种。
步骤408,判断该煤仓所上煤种与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是否相同,若相同,则执行步骤409,否则,执行步骤410。
步骤409,将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煤仓顶部煤层的煤量增加该上煤量。
步骤410,将煤仓所上煤种和上煤量作为煤仓顶部的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将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煤层信息队列。
接续前面的例子,假如现在要更新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当前时刻煤仓2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在对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进行更新时,可以确定煤仓2的上煤量为X20。假如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如图5所示,如果第20个队列单元的煤种与煤仓2顶部煤层的煤种相同,则可以将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顶部煤层的煤量a增加该上煤量X20,如果第20个队列单元的煤种与煤仓2顶部煤层的煤种不同,则可以将煤仓2所上煤种和上煤量X20作为煤仓2顶部的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将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此外,还可以根据煤仓2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该累计消耗煤量可以是上次更新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到本次更新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之间,煤仓2对应的磨煤机累计消耗的煤量),从煤仓2的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c中减去该累计消耗煤量,直至底部煤层煤量≤0,删除底部煤层队列信息,并更新煤层信息队列。
步骤411,根据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该累计消耗煤量。
电子设备可以将每个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在预设界面进行展示,以供用户查看。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电子设备的预设界面对某个煤仓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比如,用户可以向电子设备发送查询请求,电子设备接收该查询请求,从所需查询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中获取当前时刻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根据当前时刻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和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该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根据当前时刻该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量计算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根据总煤量和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该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
其中,该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该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等于当前时刻该煤仓各煤层煤量之和;该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
比如,以当前时刻所查煤仓的煤层信息队列如图5所示,该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为w,则该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c/w,当前时刻该煤仓的总煤量=a+b+c,该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a+b+c)/w。
上述技术方案,会先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层信息队列,用户通过该煤层信息队列即可获知煤仓内的实时煤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煤层信息队列的更新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即煤仓内实时煤量的获取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不依赖煤位高度,因而避免了煤量和煤位高度互相转换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且通过煤层信息队列,还可以获取煤仓内各个煤层的煤种,以及每种煤种的煤量,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为调整燃煤机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全面的参考依据。
图7是本发明是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装置的一个结构图,该装置适用于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如图7所示,该装置具体可以包括:
第一创建模块701,用于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计算模块702,用于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第二创建模块703,用于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
更新模块704,用于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煤仓顶部入煤、底部出煤,所述第一创建模块701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创建第一先入先出队列;
将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所述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个队列单元内,以此类推,将所述煤仓其他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其他队列单元内,得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模块702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包括:
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前后两个时刻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煤仓包括多个,多个煤仓沿着所述输煤皮带的运行方向分布,所述第二创建模块703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包括:
获取通过所述输煤皮带将所述原煤传输到皮带末端煤仓的耗时数据;
根据所述耗时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
根据所述队列单元的数量、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所述皮带煤量队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创建模块703根据队列单元的数量、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所述皮带煤量队列,包括:
根据所述队列单元的数量创建第二先入先出队列;
在当前时刻,将当前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写入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每隔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得到所述皮带煤量队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704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确定所述煤仓是否上煤;
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704确定所述煤仓是否上煤,包括:
确定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
若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确定所述煤仓上煤了,若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抬起状态,则确定所述煤仓没有上煤。
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704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若所述煤仓上煤了,则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确定所述煤仓的上煤量和所上煤种;
如果所述煤仓所上煤种与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相同,则将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量增加所述上煤量,如果所述煤仓所上煤种与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不同,则将所述煤仓所上煤种和所述上煤量作为所述煤仓顶部的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将所述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以及
根据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所述累计消耗煤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模块704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若所述煤仓没有上煤,则根据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所述累计消耗煤量。
一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查询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获取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每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和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量计算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总煤量;根据所述总煤量和所述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功能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会先根据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在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皮带煤量队列更新该煤层信息队列,用户通过该煤层信息队列即可获知煤仓内的实时煤量;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煤层信息队列的更新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即煤仓内实时煤量的获取主要依赖皮带煤量队列中记录的煤量,不依赖煤位高度,因而避免了煤量和煤位高度互相转换导致的误差,提高了实时煤量获取的准确度,且通过煤层信息队列,还可以获取煤仓内各个煤层的煤种,以及每种煤种的煤量,获取的信息更全面,为调整燃煤机组运行状态提供了有效、全面的参考依据。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图8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示例性电子设备912的框图。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912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912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912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或者处理单元916,系统存储器928,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系统存储器928和处理单元916)的总线918。
总线918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举例来说,这些体系结构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总线,微通道体系结构(MAC)总线,增强型ISA总线、视频电子标准协会(VESA)局域总线以及外围组件互连(PCI)总线。
电子设备912典型地包括多种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这些介质可以是任何能够被电子设备912访问的可用介质,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介质,可移动的和不可移动的介质。
系统存储器928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计算机系统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930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932。电子设备912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可移动/不可移动的、易失性/非易失性计算机系统存储介质。仅作为举例,存储系统934可以用于读写不可移动的、非易失性磁介质(图8未显示,通常称为“硬盘驱动器”)。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提供用于对可移动非易失性磁盘(例如“软盘”)读写的磁盘驱动器,以及对可移动非易失性光盘(例如CD-ROM,DVD-ROM或者其它光介质)读写的光盘驱动器。在这些情况下,每个驱动器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多个数据介质接口与总线918相连。存储器928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程序产品,该程序产品具有一组(例如至少一个)程序模块,这些程序模块被配置以执行本发明各实施例的功能。
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942的程序/实用工具940,可以存储在例如存储器928中,这样的程序模块942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程序模块942通常执行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例中的功能和/或方法。
电子设备912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1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显示器924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912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912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922进行。并且,设备912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92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920通过总线918与设备912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8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912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处理单元916通过运行存储在系统存储器928中的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例如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
也即,所述处理单元916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处理单元还可以实现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
也即,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不限于如上所述的方法操作,还可以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煤仓管理方法的相关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煤仓管理方法,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所述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所述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所述煤仓,所述皮带秤用于测量所述输煤皮带上的煤量,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所述煤仓包括多个,多个煤仓沿着所述输煤皮带的运行方向分布,所述皮带煤量队列的创建方法包括:获取通过所述输煤皮带将所述原煤传输到皮带末端煤仓的耗时数据,根据所述耗时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根据所述队列单元的数量创建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在当前时刻,将当前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写入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每隔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得到所述皮带煤量队列;
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仓顶部入煤、底部出煤,所述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创建第一先入先出队列;
将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将所述煤仓靠近底部的第二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第二个队列单元内,以此类推,将所述煤仓其他煤层的煤种和煤量按照从下而上的顺序存入所述第一先入先出队列的其他队列单元内,得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包括:
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前后两个时刻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的差值,将所述差值作为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确定所述煤仓是否上煤;
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煤仓是否上煤,包括:
确定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的状态;
若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落下状态,则确定所述煤仓上煤了,若所述煤仓对应的犁煤器为抬起状态,则确定所述煤仓没有上煤。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若所述煤仓上煤了,则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确定所述煤仓的上煤量和所上煤种;
如果所述煤仓所上煤种与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相同,则将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量增加所述上煤量,如果所述煤仓所上煤种与所述煤仓顶部煤层的煤种不同,则将所述煤仓所上煤种和所述上煤量作为所述煤仓顶部的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将所述新增煤层的煤种和煤量存入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以及
根据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所述累计消耗煤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确定结果和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包括:
若所述煤仓没有上煤,则根据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磨煤机的累计消耗煤量,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存储的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中减去所述累计消耗煤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查询请求;
从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获取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煤量和所述煤仓对应的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煤仓底部煤层的可用时间;
根据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量计算当前时刻所述煤仓的总煤量;
根据所述总煤量和所述磨煤机的出力数据计算所述煤仓的整体可用时间。
9.一种煤仓管理装置,应用于原煤处理系统,所述原煤处理系统包括皮带秤、输煤皮带和煤仓,所述输煤皮带用于将原煤传输至所述煤仓,所述皮带秤用于测量所述输煤皮带上的煤量,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煤仓内预先存储的原煤的煤层信息,为所述煤仓创建煤层信息队列,所述煤层信息队列中包括所述煤仓的各个煤层的煤种和煤量;
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原煤处理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获取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并根据所述皮带秤测量得到的煤量计算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
第二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每个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创建皮带煤量队列,所述煤仓包括多个,多个煤仓沿着所述输煤皮带的运行方向分布,所述皮带煤量队列的创建方法包括:获取通过所述输煤皮带将所述原煤传输到皮带末端煤仓的耗时数据,根据所述耗时数据和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确定队列单元的数量,根据所述队列单元的数量创建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在当前时刻,将当前的预设时间间隔内的煤量和煤种写入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的头部队列单元内,每隔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更新所述第二先入先出队列,得到所述皮带煤量队列;
更新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皮带煤量队列更新所述煤层信息队列。
10.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煤仓管理方法。
CN202011380697.1A 2020-11-30 2020-11-30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529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0697.1A CN112529380B (zh) 2020-11-30 2020-11-30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80697.1A CN112529380B (zh) 2020-11-30 2020-11-30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9380A CN112529380A (zh) 2021-03-19
CN112529380B true CN112529380B (zh) 2023-03-24

Family

ID=7499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80697.1A Active CN112529380B (zh) 2020-11-30 2020-11-30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2938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9299A (zh) * 2021-06-07 2021-07-30 烟台瑞能创科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煤仓煤质实时在线显示分析系统
CN113902311B (zh) * 2021-10-14 2024-05-1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输煤方法和装置
CN114435768A (zh) * 2022-01-25 2022-05-06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 一种适用于600mw机组深度调峰的专用小煤仓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9933A (zh) * 2015-12-29 2016-06-01 清华大学 原煤仓煤位分层监测方法及系统和电厂分散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29933A (zh) * 2015-12-29 2016-06-01 清华大学 原煤仓煤位分层监测方法及系统和电厂分散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火电厂煤仓内煤层实时动态监测系统";赵利民等;《新型工业化》;20200620;第10卷(第6期);第23-24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29380A (zh) 2021-03-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29380B (zh) 煤仓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47355B (zh) 仓库货物的配送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US20100185476A1 (en) Shipment Option Selection Method
CN109003021A (zh) 订单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U201821721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resources distributed among resource warehouses
US2008015612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cing and Blending Commingled Non-Liquid Bulk Materials
CN104568093A (zh) 一种多功能综合轨道衡系统
JP2009187151A (ja) 在庫管理システム及び発注量算出プログラム
CN109118150B (zh) 商品体积的推定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768219A (zh) 一种入炉煤称量系统及其称量方法、校验方法
US20120226625A1 (en) Shipment evaluation system
US20200334622A1 (en) Article placement optimization system and article placement optimization method
CN111539689A (zh) 出差申请单自动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13178731A (ja) 生産可能数計算装置、生産可能数計算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CN203116825U (zh) 一种电厂输煤分仓精确计量的虚拟秤计量装置
CN110766367A (zh) 一种物流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036516B2 (en)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control system, program, and parallel distributed processing control method
CN114971481A (zh) 物流对象运输时效监控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6761516B2 (ja) 誤出荷防止装置、誤出荷防止システム、誤出荷防止方法および誤出荷防止プログラム
CN211197463U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货物称重系统
JP2008059446A (ja) 生産管理装置、生産管理方法およびそ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20121664A1 (en) Forecasting for time series with limited data
CN111737634A (zh) 航班收入预测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083938A1 (en)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system and transportation planning method
CN117078150B (zh) 一种农产品运送的路径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