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19897A -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 Google Patents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19897A
CN112519897A CN202011481142.6A CN202011481142A CN112519897A CN 112519897 A CN112519897 A CN 112519897A CN 202011481142 A CN202011481142 A CN 202011481142A CN 112519897 A CN112519897 A CN 1125198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pper
bottom plate
suspension
pickup truc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8114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沈嘉怡
孙一鹏
朱蕊
陈波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an Asia Technical Automotive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General Motor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8114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198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198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198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2Platforms; Open load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卡车斗和皮卡车,皮卡车斗包括后地板总成和车斗侧边框架,所述车斗侧边框架安装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上;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车斗底板和从所述车斗底板延伸出的后排座盆和悬架安装部;所述车斗侧边框架与所述车斗底板围成车斗装载空间;所述后排座盆用于连接车身前地板;所述悬架安装部用于连接汽车悬架。皮卡车斗的后地板总成集成了车斗底板、后排座盆和悬架安装部,后排座盆和车身前地板连接,形成自后向前的完整的传力路径,具有吸收、分散能量的作用;汽车悬架与悬架安装部连接,能够直接安装在皮卡车斗的下方,取消了车架结构,减少了车身重量,同时也能扩大装载空间。

Description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背景技术
皮卡的后车斗是该车型标志性的结构,也是最主要的载货结构。现有皮卡车型的后车斗结构,车斗相对独立,不与前车身形成连续的结构,不起到承载的作用。
后车斗仅起到载货作用,后车斗下方还需要布置底盘车架来安装悬架、油箱等底盘零件,使得车斗底部抬高、装载空间被压缩,并且整车重量较大、油耗较高。同时,非承载式的后车斗不与车身结构形成完整的传力路径,在发生后碰时,无法起到吸收、分散能量的作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空间大且安全性高的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空间大且安全性高的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皮卡车斗,包括后地板总成和车斗侧边框架,所述车斗侧边框架安装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上;
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车斗底板和从所述车斗底板延伸出的后排座盆和悬架安装部;
所述车斗侧边框架与所述车斗底板围成车斗装载空间;
所述后排座盆用于连接车身前地板;
所述悬架安装部用于连接汽车悬架。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横梁组件、左纵梁和右纵梁;
所述横梁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底面,所述左纵梁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左侧边,所述右纵梁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右侧边,所述后排座盆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悬架安装部包括左悬架安装部和右悬架安装部;
所述左悬架安装部从所述左纵梁的前端向左侧延伸出;
所述右悬架安装部从所述右纵梁的前端向右侧延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中部横梁;
所述前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端,并且与所述后排座盆连接;
所述后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后端,所述后横梁的后侧边与所述车斗底板的后侧边保持平齐;
所述中部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车斗侧边框架包括前背板、左轮罩内板和右轮罩内板,所述左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前背板的左侧边,所述右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前背板的右侧边;
所述左轮罩内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斗装载空间凹陷的左轮避让槽,所述右轮罩内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斗装载空间凹陷的右轮避让槽。
进一步地,所述前背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侧边,所述左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左侧边,所述右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右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后地板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箱组件的油箱安装部和用于连接排气管组件的排气管安装部。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皮卡车,包括车身前地板、汽车悬架和如前所述皮卡车斗;
所述皮卡车斗安装在所述汽车悬架的上方,所述悬架安装部与所述汽车悬架连接,所述后排座盆连接在所述车身前地板的后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左侧车身钣金和右侧车身钣金;
所述左侧车身钣金覆盖在所述车斗侧边框架的左侧外表面,所述右侧车身钣金覆盖在所述车斗侧边框架的右侧外表面。
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管组件和油箱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和所述油箱组件均连接在所述皮卡车斗的下方。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皮卡车斗的后地板总成集成了车斗底板、后排座盆和悬架安装部,后排座盆和车身前地板连接,形成自后向前的完整的传力路径,具有吸收、分散能量的作用;
汽车悬架与悬架安装部连接,能够直接安装在皮卡车斗的下方,取消了车架结构,减少了车身重量,同时也能扩大装载空间。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皮卡车斗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皮卡车斗中后地板总成和车斗侧边框架的分解示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皮卡车斗的局部分解示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后地板总成的分解示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皮卡车斗的俯视图;
图6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皮卡车的分解示图。
附图标记对照表:
车身前地板100、皮卡车斗200、左侧车身钣金300、右侧车身钣金400;
后地板总成001:
车斗底板01、后排座盆02、悬架安装部03、左悬架安装部31、右悬架安装部32、横梁组件04、前横梁41、后横梁42、中部横梁43、左纵梁05、右纵梁06;
车斗侧边框架002:
前背板07、左轮罩内板08、左轮避让槽81、右轮罩内板09、右轮避让槽91;
车斗装载空间00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申请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申请的全部或视为对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属于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皮卡车斗: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皮卡车斗,如图1、2所示,包括后地板总成001和车斗侧边框架002,车斗侧边框架002安装在后地板总成001上;
后地板总成001包括车斗底板01和从车斗底板01延伸出的后排座盆02和悬架安装部03;
车斗侧边框架002与车斗底板01围成车斗装载空间003;
后排座盆02用于连接车身前地板;
悬架安装部03用于连接汽车悬架。
具体来说,后地板总成001集成了车斗底板01、后排座盆02和悬架安装部03,车斗侧边框架002沿车斗底板01的边缘设置,与车斗底板01围成车斗装载空间003。
后排座盆02和悬架安装部03从车斗底板02朝向外侧延伸出,后排座盆02用于与车身前地板连接,使皮卡车斗和汽车车身连为一体,当汽车受到后碰时,如图5所示,碰撞力能够沿箭头方向从车斗底板02的后方向前传递,经过后排座盆02传递至汽车车身,具有吸收、分散能量的作用。悬架安装部03用于连接汽车悬架,能够取消车架结构,皮卡车斗直接与汽车悬架连接,减轻车身重量,同时能够扩大皮卡车斗的体积,增加装载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所提及的“前”为汽车车尾至车头的方向,“后”为汽车车头至车尾的方向,“左”为从车尾向车头方向看时的左侧,“右”为从车尾向车头方向看时的右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后地板总成001还包括横梁组件04、左纵梁05和右纵梁06;
横梁组件04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底面,左纵梁05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左侧边,右纵梁06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右侧边,后排座盆02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前侧边。
其中,左纵梁05和右纵梁06的结构左右对称,分别连接在车斗底板01的左右两侧边,用于加强车斗底板01在汽车前后方向的强度。横横梁组件04包括若干横梁,横梁的长度方向沿左右方向,即车身的宽度方向设置,用于加强车斗底板01在汽车左右方向的强度。
具体地,横梁组件04包括前横梁41、后横梁42和中部横梁43;
前横梁41横向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前端,并且与后排座盆02连接;
后横梁42横向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后端,后横梁42的后侧边与车斗底板01的后侧边保持平齐;
中部横梁43横向安装在前横梁41和后横梁42之间。
其中,前横梁41焊接在车斗底板01的底面前端,并与前侧边保持平齐,前横梁41的前表面垂直于车斗底板01的前侧边,将前横梁41的前表面与后排座盆02相焊接,在加强车斗底板01的横向刚度的同时,也增强了车斗底板01和后排座盆02的连接强度。
后横梁42焊接在车斗底板01的底面后端,并且后横梁42的后侧边与车斗底板01的后侧边保持平齐并紧密焊接,有效提高车斗底板01后端的强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中部横梁43设置有两条,两条中部横梁43平行设置。较佳地,可以设置为:中部横梁43的前侧边和后侧边紧密焊接在车斗底板01的底面,在前侧边和后侧边之间形成缓冲空腔,以进一步加强车斗底板01的横向刚度。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悬架安装部03包括左悬架安装部31和右悬架安装部32;
左悬架安装部31从左纵梁05的前端向左下方延伸出;
右悬架安装部32从右纵梁06的前端向右下方延伸出。
具体来说,皮卡车斗与卡车的后悬架连接,后悬架包括左悬架和右悬架。皮卡车斗的左纵梁05和右纵梁06在结构上左右对称,左纵梁05和右纵梁06均焊接在车斗底板01的底面,左悬架安装部31和右悬架安装部32从左纵梁05和右纵梁06分别朝向皮卡车斗的左右两侧下方延伸出,分别用于连接左悬架和右悬架。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车斗侧边框架002包括前背板07、左轮罩内板08和右轮罩内板09,左轮罩内板08垂直连接在前背板07的左侧边,右轮罩内板09垂直连接在前背板07的右侧边;
左轮罩内板08上设置有朝向车斗装载空间003凹陷的左轮避让槽81,右轮罩内板09上设置有朝向车斗装载空间003凹陷的右轮避让槽91,左轮避让槽81和右轮避让槽91分别用于避让汽车的左后轮和右后轮。
具体地,前背板07、左轮罩内板08和右轮罩内板09分别焊接在车斗底板01的前侧边、左侧边和右侧边,构成车斗侧边框架002。
其中,前背板07垂直连接在车斗底板01的前侧边,左轮罩内板08垂直连接在车斗底板01的左侧边,右轮罩内板09垂直连接在车斗底板01的右侧边。在车斗底板01的后侧边,即左轮罩内板08和右轮罩内板09之间形成皮卡车斗的开口,用于安装可活动的后背板,具体来说,后背板通过合页可转动地安装在车斗底板01的后侧边,并能够锁定在垂直于车斗底板01的位置。
进一步地,后地板总成0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箱组件的油箱安装部;和用于连接排气管组件的排气管安装部。
具体来说,油箱组件包括油箱安装架和油箱,油箱安装部可以设置在后排座盆02的中央位置,如图5所示的A区域,将油箱安装架焊接在后排座盆02的底面。可选地,后排座盆02可以根据油箱的大小,设置避让槽。
排气管包括排气管架和排气管,排气管安装部可以设置在车斗底板01的下方,根据排气管的布置走向,在车斗底板01上布置连接点,将车斗底板01和排气管架连接,可以采用焊接,也可以通过螺栓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皮卡车斗,既能作为后车斗,又具有承载作用,能够承载汽车悬架、排气管和油箱等结构,应用该皮卡车斗的卡车,能够取消车架结构,扩大皮卡车斗的体积,增加装载空间,同时减轻车身重量;并且皮卡车斗能够与车身进行连接,在发生后碰时能够有效吸能,提高安全性。
皮卡车: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皮卡车,如图6所示,包括车身前地板100、汽车悬架(图中未示出)和如前所述的皮卡车斗200;
皮卡车斗200安装在汽车悬架的上方,悬架安装部03与汽车悬架连接,后排座盆02连接在车身前地板100的后方。
具体来说,后排座盆02与车身前地板100连接,使皮卡车斗和汽车车身连为一体,当汽车受到后碰时,如图5所示,碰撞力能够沿箭头方向从车斗底板02的后方向前传递,经过后排座盆02传递至汽车车身,具有吸收、分散能量的作用。悬架安装部03连接汽车悬架,能够取消皮卡的车架结构,皮卡车斗200直接与汽车悬架连接,减轻车身重量,同时能够扩大皮卡车斗的体积,增加装载空间。
进一步地,皮卡车还包括左侧车身钣金300和右侧车身钣金400;
左侧车身钣金300覆盖在车斗侧边框架002的左侧外表面,右侧车身钣金400覆盖在车斗侧边框架002的右侧外表面。
具体地,左侧车身钣金300从卡车前舱延伸至卡车后斗,由钢板冲压而成,左侧车身钣金300的后半部分覆盖在车斗侧边框架002的左轮罩内板08的外表面;右侧车身钣金400同样从卡车前舱延伸至卡车后斗,由钢板冲压而成,右侧车身钣金400的后半部分覆盖在车斗侧边框架002右轮罩内板09的外表面。从皮卡车的外观看,卡车前舱延伸至卡车后斗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皮卡车还包括排气管组件和油箱组件,排气管组件和油箱组件均连接在皮卡车斗200的下方。关于排气管组件和油箱组件与皮卡车斗200的连接及其技术效果,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皮卡车斗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皮卡车,取消了车架结构,扩大了皮卡车斗的体积,增加装载空间,同时减轻车身重量;并且皮卡车斗能够与车身进行连接,在发生后碰时能够有效吸能,提高安全性。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申请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分别公开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适当组合而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在本申请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后地板总成和车斗侧边框架,所述车斗侧边框架安装在所述后地板总成上;
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车斗底板和从所述车斗底板延伸出的后排座盆和悬架安装部;
所述车斗侧边框架与所述车斗底板围成车斗装载空间;
所述后排座盆用于连接车身前地板;
所述悬架安装部用于连接汽车悬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横梁组件、左纵梁和右纵梁;
所述横梁组件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底面,所述左纵梁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左侧边,所述右纵梁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右侧边,所述后排座盆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侧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安装部包括左悬架安装部和右悬架安装部;
所述左悬架安装部从所述左纵梁的前端向左下方延伸出;
所述右悬架安装部从所述右纵梁的前端向右下方延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和中部横梁;
所述前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端,并且与所述后排座盆连接;
所述后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后端,所述后横梁的后侧边与所述车斗底板的后侧边保持平齐;
所述中部横梁横向安装在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斗侧边框架包括前背板、左轮罩内板和右轮罩内板,所述左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前背板的左侧边,所述右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前背板的右侧边;
所述左轮罩内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斗装载空间凹陷的左轮避让槽,所述右轮罩内板上设置有朝向所述车斗装载空间凹陷的右轮避让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背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前侧边,所述左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左侧边,所述右轮罩内板垂直连接在所述车斗底板的右侧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卡车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地板总成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油箱组件的油箱安装部和用于连接排气管组件的排气管安装部。
8.一种皮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前地板、汽车悬架和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皮卡车斗;
所述皮卡车斗安装在所述汽车悬架的上方,所述悬架安装部与所述汽车悬架连接,所述后排座盆连接在所述车身前地板的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车身钣金和右侧车身钣金;
所述左侧车身钣金覆盖在所述车斗侧边框架的左侧外表面,所述右侧车身钣金覆盖在所述车斗侧边框架的右侧外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皮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组件和油箱组件,所述排气管组件和所述油箱组件均连接在所述皮卡车斗的下方。
CN202011481142.6A 2020-12-15 2020-12-15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Pending CN1125198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1142.6A CN112519897A (zh) 2020-12-15 2020-12-15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81142.6A CN112519897A (zh) 2020-12-15 2020-12-15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19897A true CN112519897A (zh) 2021-03-19

Family

ID=7500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81142.6A Pending CN112519897A (zh) 2020-12-15 2020-12-15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1989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918A (zh) * 2021-11-29 2022-03-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架构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677A (ja) * 1990-05-21 1992-01-30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トラックと乗用車の兼用車体
US20100072789A1 (en) * 2007-04-20 2010-03-2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ame side sill joints
CN10172299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铃木株式会社 油箱支撑结构
US20110298245A1 (en) * 2010-06-08 2011-12-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duced height pickup truck bed suppo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03142808U (zh) * 2012-09-24 2013-08-21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非承载式双骨架后地板结构
CN203832569U (zh) * 2014-02-18 2014-09-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卡车身结构
CN105947906A (zh) * 2016-06-26 2016-09-21 龙彦旭 一种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的组合式搬家机械
CN108146505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半承载式厢式电动货车
CN108146507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式货车车身
CN210555192U (zh) * 2019-04-24 2020-05-19 谭伟 方管拼接式无轨胶轮车井下防爆载人车厢
CN211336199U (zh) * 2019-12-04 2020-08-25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厢式皮卡车前、后地板连接件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27677A (ja) * 1990-05-21 1992-01-30 Daihatsu Motor Co Ltd トラックと乗用車の兼用車体
US20100072789A1 (en) * 2007-04-20 2010-03-25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frame side sill joints
CN101722996A (zh) * 2008-10-31 2010-06-09 铃木株式会社 油箱支撑结构
US20110298245A1 (en) * 2010-06-08 2011-12-08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Reduced height pickup truck bed suppor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CN203142808U (zh) * 2012-09-24 2013-08-21 天津博信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非承载式双骨架后地板结构
CN203832569U (zh) * 2014-02-18 2014-09-17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皮卡车身结构
CN105947906A (zh) * 2016-06-26 2016-09-21 龙彦旭 一种提高效率和安全性的组合式搬家机械
CN108146505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半承载式厢式电动货车
CN108146507A (zh) * 2017-12-20 2018-06-12 云南航天神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桁架式货车车身
CN210555192U (zh) * 2019-04-24 2020-05-19 谭伟 方管拼接式无轨胶轮车井下防爆载人车厢
CN211336199U (zh) * 2019-12-04 2020-08-25 郑州日产汽车有限公司 厢式皮卡车前、后地板连接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9918A (zh) * 2021-11-29 2022-03-15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架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14684B2 (en) Vehicle body floor structure
US7147275B2 (en) Front part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JP4572241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7370886B2 (en) Vehicle lower frame structure
CN110949189B (zh) 车身结构
CN102971203B (zh) 用于车辆的悬架安装结构
EP2179911A4 (en) REAR BODY STRUCTURE OF A MOTOR VEHICLE
US7559402B2 (en) Vehicle chassis
JP5532877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配設構造
KR20200120160A (ko) 차량의 차체 전방 구조체
CN112519897A (zh) 皮卡车斗和皮卡车
CN212556546U (zh) 一种新型驾驶室带横减后悬置结构
CN201580438U (zh) 轿车用焊接梯形车架
JP5469898B2 (ja) 車体構造
JP5071163B2 (ja) 車両のサブフレーム
US8042834B2 (en) Front structure of vehicle
KR101484221B1 (ko) 차량용 리어 쇽 업소버 장착구조
JP3947916B2 (ja) プロテクタ部材の取付構造
CN212172149U (zh) 一种汽车前缓冲横梁总成结构
JPH05319049A (ja) 自動車の車輪懸架装置
JP3461723B2 (ja) 自動車の車体フレーム構造
JP4069748B2 (ja) 車両前部構造
JP2649167B2 (ja) 不整地走行用車両
CN218112764U (zh) 车身结构及车辆
JP3315898B2 (ja) 自動車の車体端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