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500775A -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500775A
CN112500775A CN202011289260.7A CN202011289260A CN112500775A CN 112500775 A CN112500775 A CN 112500775A CN 202011289260 A CN202011289260 A CN 202011289260A CN 112500775 A CN112500775 A CN 1125007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coating
stirring kettle
parts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892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彩云
周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12892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5007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500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5007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75/00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Coating composition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D175/04Polyurethanes
    • C09D1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5/00Processe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to obtain special surface effects, finishes or structu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24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7/00Processes, other than flock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particular surfaces or for applying particular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 B05D7/50Multilayers
    • B05D7/52Two layers
    • B05D7/54No clear coat specified
    • B05D7/546No clear coat specified each layer being cured, at least partially, separatel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6Antifouling paints; Underwater paints
    • C09D5/1687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18Fireproof paints including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pai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5/00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hysical nature or the effects produced; Filling pastes
    • C09D5/32Radiation-absorbing pa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PROCESSES FOR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D2503/00Polyuretha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08K2003/2275Ferroso-ferric oxide (Fe3O4)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2Flame or fire retardant/resista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述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30‑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8‑10份、反应助剂0.2‑0.5份、溶剂油3‑5份、增强剂0.8‑1份、触变剂1.85‑2.2份、阻燃剂4‑6份、第一填料3‑6份、固化剂0.2‑0.4份、硅烷偶联剂1‑1.3份、第二填料5‑8份、疏水剂1.5‑2.3份;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涂料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自洁性以及阻燃效果,同时,涂料固化后形成的膜层力学性能较好,能够一定程度抵抗外力对膜层的损坏,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水涂料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建筑等基础设施和住宅等工程建设飞速发展,短工期、高质量的建筑成为越来越多建筑企业的追求。建筑防水是工程领域尤为需要重视的环节,否则渗漏、潮湿等问题极大恶化居住环境,同时也降低了建筑物使用寿命。建筑防水最为经济、方便的方法是使用建筑防水涂料涂覆在建筑表面,对其可靠性、耐持久性有极高的要求。聚氨酯建筑防水涂料具有施工方便,可靠性高,性价比高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与建筑防水领域。但是,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防水效果仍旧存在提升的可能性,同时,由于聚氨酯本身为易燃材料,现有的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阻燃效果不佳,同时,在使用过程中,涂料表面容易附着污染物,导致涂料表面污染,影响到美观程度以及涂料防水效果的发挥。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610554063.0的中国专利,由以下组分组成:聚氨酯树脂10~20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5份、氯化石蜡10~20份、聚醚多元醇5~15份、结晶性聚酯多元醇5~10份、轻钙10~20份、重钙10~20份、芳烃油0.5~2份、催化剂0.05~0.1份,该方案中的防水涂料能够实现防水效果,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涂料的表面容易出现污物附着且较难清理,影响到涂料表面的美观程度。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使涂料具有更佳的防水效果以及自洁性能,本发明提出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所述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30-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8-10份、反应助剂0.2-0.5份、溶剂油3-5份、增强剂0.8-1份、触变剂1.85-2.2份、阻燃剂4-6份、第一填料3-6份、固化剂0.2-0.4份、硅烷偶联剂1-1.3份、第二填料5-8份、疏水剂1.5-2.3份;
所述涂料包括A组份与B组份;所述防水涂料使用时A组份涂覆在基材表面,B组份涂覆在A组份表面;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多种不同官能度的聚丙二醇与聚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聚体;将多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逐渐升温至70-80℃,并在升温的同时对反应釜抽真空至-0.5~-0.6MPa,并保持真空状态45-60min,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反应3-4h,得到NCO基预聚体,反应过程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为反应助剂;
S2:制备A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1/3转移至搅拌釜一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一中添加触变剂、固化剂以及1/3的第一填料、1/3的第二填料、1/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一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A组份;
S3:制备B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2/3转移至搅拌釜二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二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增强剂、疏水剂以及2/3的第一填料、2/3的第二填料、2/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二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B组份;
工作时,通过将涂料分成A组分与B组分两种,在使用时先将A组分涂覆到基体的表面上,之后,将B组分涂覆到A组分的表面,从而使基体表面涂料形成的膜层相对具有双层结构,提升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在A组分中添加的固化剂能够增强A组分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涂料涂覆到基体表面后形成的膜层的强度与使用寿命,避免膜层意外脱落或破损,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在B组分中添加的疏水剂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涂料形成的膜层的防水效果,减少涂料形成的膜层表面水分附着的可能,避免膜层表面存在附着有微小水滴,导致水滴逐渐渗透到膜层内部,接触到基体,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由于A组份与B组份中存在相同的预聚体,能够提升B组份涂覆到A组份表面时,两者之间结合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膜层在A组份与B组份交界处出现分离,影响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使用两种组分进行先后涂覆,能够使用B组分对A组分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裂纹以及缝隙进行封堵,保证最终形成的膜层致密、无微孔、无缝隙,提升涂料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填料为短切玻璃纤维;所述短切玻璃纤维长度小于0.5mm;所述短切玻璃纤维在添加到原料中之前,使用1mol/l的HCL溶液进行酸处理30min,并在酸处理后进行清洗与烘干;所述溶剂油为D65;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烘干后,将短切玻璃纤维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短切玻璃纤维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1/3;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短切玻璃纤维,能够在A组分涂覆到基体表面后,在A组分的表面上通过短切玻璃纤维形成微小的凸起,相对增加A组分表面的粗糙度,便于增加B组分涂覆到A组分表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涂料形成的膜层出现分层现象,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短切玻璃纤维进行酸处理,改进短切玻璃纤维的表面形成,使短切玻璃纤维与涂料之间结合更加紧密,降低短切玻璃纤维与涂料之间存在微小空隙的可能,避免外部的水分通过微小空隙渗透到涂料形成的膜层内,降低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通过添加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降低出现火情时,涂料燃烧的速度,降低损失。
优选的,所述第二填料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添加到原料中时无磁性存在;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纳米四氧化三铁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2/3;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有效的调整涂料的颜色,同时,添加到涂料中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由于自身的特性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微波吸收性,使得涂布有涂料的内部的微波减少,降低微波辐射的影响,减少微波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涂料内添加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抗紫外性能,避免涂料在紫外线作用块快速老化,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添加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无磁性,能够降低在添加过程中纳米四氧化三铁出现团聚的可能性,提高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涂料中的分散效果,提升涂料颜色的均匀性。
优选的,所述涂料生产过程中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S2步骤中的搅拌釜一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S3步骤中的搅拌釜二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填充有保护性气体,且该气体为氮气;所述填充的氮气能够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内外进行循环;
工作时,在A组分与B组分制备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能够密封的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能够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避免外界空气中存在的水汽与两种组分的中产生的预聚体发生反应,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结皮现象,影响生产过程的进行以及降低最终的产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通入保护性的氮气,将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可能因为密封不严,进入到两者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汽驱除,保证A组分与B组分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避免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的内壁上出现结皮,影响到生产过程的进行以及增加生产完毕后对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的清理难度。
优选的,所述增强剂为纳米SiO2与纳米TiO2以2∶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触变剂为800目以上的超细碳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硅灰石粉与Al(OH)3以3∶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XR-50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FD-1106;所述疏水剂为超细聚四氟乙烯微粉;所述触变剂、固化剂、1/3的阻燃剂添加到1/3的溶剂油中,得到A组溶剂油;所述增强剂、硅烷偶联剂、2/3的阻燃剂添加到2/3的D65溶剂油中,得到B组溶剂油;所述A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一中;所述B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气流输送的气源为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循环的氮气;所述疏水剂采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氮气的循环通路中存在多重过滤器以及多重干燥器;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有纳米SiO2与纳米TiO2组成的增强剂,能够在涂料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吸收照射到涂料上的紫外线,延缓涂料的老化,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下纳米尺寸的SiO2与TiO2存在催化作用,作为光触媒,将使用过程中落到涂料表面的部分污染物催化分解,减少附着到涂料表面的污染物的数量,以及污染物与涂料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降低涂料表面污染物的清理难度,从而使涂料表面的污染物能够在下雨或者使用水流冲洗时,将涂料表面的污染物轻松冲走,提升涂料表面的整洁程度以及涂料的自洁性能,避免使用人工清洗,同时,在涂料中添加的疏水剂与增强剂能能够相互配合,降低涂料表面的污染物的附着程度,降低涂料表面污染物清理的难度,使涂料在两者配合下具有更佳的自洁效果,同时,添加的疏水剂能够降低涂料表面水流附着的可能性,提升涂料的防水性能,同时,添加到涂料中的阻燃剂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延缓或阻止涂料在出现火情时燃烧的速度,降低损失,同时,将各种添加剂混入到溶剂油中,再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输送到搅拌釜一或搅拌釜二中,能够通过氮气气流的雾化作用,保证各种添加剂在混入到原料中时能够均匀混入,避免添加过程中各种添加剂不能及时、充分的分散,导致出现局部爆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气流雾化输入能够提升添加剂在成品中分布的均匀度,提升成品涂料的细腻性,避免出现团聚颗粒,影响到涂料的质量的等级,同时,在气流雾化输入的过程中,溶剂油中的各种添加剂进行二次混匀,保证各种添加剂在涂料中分布的均匀性,避免部分添加剂出行团聚,影响到涂料的性能。
优选的,所述涂料使用过程中,将A组分涂布到基体表面;所述A组分靠近基体表面的部分固化,A组分远离基体表面的部分未完全固化时,将B组分涂布到A组分的表面上;所述A组分与B组分形成的膜层的厚度之比为1∶3;所述B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使用强磁铁在涂层表面进行扫掠;
工作时,通过在A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涂覆B组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涂料形成的膜层出现分层现象,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以及防水性能,同时,在A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涂覆B组分,能够使两种组分之间在交界处发生相互渗透,使两种组分中的固化剂以及硅烷偶联剂产生作用,并且使A组分表面突出的微小短切玻璃纤维与B组分中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相互插入到两者之中,进一步提升两种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涂布完成后,在涂料表面使用强磁铁进行扫掠,使涂料内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产生磁性,通过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之间的相互的磁性吸引力,提升涂料的结构强度以及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涂料形成的膜层在使用时出现分层,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将涂料分成A组分与B组分两种,能够使B组分对A组分固化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微小裂纹与缝隙进行封堵,提升涂料的防水性能,同时,添加在涂料中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有效的提高涂料固化成膜后的强度,降低涂料膜层受到外力破坏的可能性,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添加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提升两种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使用过程中膜层在两种组分交界处出现分层,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由纳米SiO2与纳米TiO2组成的增强剂以及由超细聚四氟乙烯微粉充当的疏水剂,能够在涂料表面接触到水流后,迅速引导水流滑落,避免水流在涂料表面积聚、附着,提升涂料表面的疏水性,同时,通过提升涂料表面的疏水性,降低污物在涂料表面附着的可能性,并在紫外线下通过增强剂产生的光催化效果,催化部分污物分解,进一步降低污物在涂料表面的附着,增强涂料的自洁性,保证涂料表面的干净、整洁,降低涂料表面存在污物后的清理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所述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30-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8-10份、反应助剂0.2-0.5份、溶剂油3-5份、增强剂0.8-1份、触变剂1.85-2.2份、阻燃剂4-6份、第一填料3-6份、固化剂0.2-0.4份、硅烷偶联剂1-1.3份、第二填料5-8份、疏水剂1.5-2.3份;
所述涂料包括A组份与B组份;所述防水涂料使用时A组份涂覆在基材表面,B组份涂覆在A组份表面;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多种不同官能度的聚丙二醇与聚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聚体;将多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逐渐升温至70-80℃,并在升温的同时对反应釜抽真空至-0.5~-0.6MPa,并保持真空状态45-60min,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反应3-4h,得到NCO基预聚体,反应过程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为反应助剂;
S2:制备A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1/3转移至搅拌釜一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一中添加触变剂、固化剂以及1/3的第一填料、1/3的第二填料、1/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一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A组份;
S3:制备B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2/3转移至搅拌釜二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二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增强剂、疏水剂以及2/3的第一填料、2/3的第二填料、2/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二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B组份;
工作时,通过将涂料分成A组分与B组分两种,在使用时先将A组分涂覆到基体的表面上,之后,将B组分涂覆到A组分的表面,从而使基体表面涂料形成的膜层相对具有双层结构,提升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在A组分中添加的固化剂能够增强A组分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提升涂料涂覆到基体表面后形成的膜层的强度与使用寿命,避免膜层意外脱落或破损,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在B组分中添加的疏水剂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涂料形成的膜层的防水效果,减少涂料形成的膜层表面水分附着的可能,避免膜层表面存在附着有微小水滴,导致水滴逐渐渗透到膜层内部,接触到基体,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由于A组份与B组份中存在相同的预聚体,能够提升B组份涂覆到A组份表面时,两者之间结合力,避免在使用过程中膜层在A组份与B组份交界处出现分离,影响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使用两种组分进行先后涂覆,能够使用B组分对A组分固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微小裂纹以及缝隙进行封堵,保证最终形成的膜层致密、无微孔、无缝隙,提升涂料的防水效果。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填料为短切玻璃纤维;所述短切玻璃纤维长度小于0.5mm;所述短切玻璃纤维在添加到原料中之前,使用1mol/l的HCL溶液进行酸处理30min,并在酸处理后进行清洗与烘干;所述溶剂油为D65;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烘干后,将短切玻璃纤维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短切玻璃纤维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1/3;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短切玻璃纤维,能够在A组分涂覆到基体表面后,在A组分的表面上通过短切玻璃纤维形成微小的凸起,相对增加A组分表面的粗糙度,便于增加B组分涂覆到A组分表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涂料形成的膜层出现分层现象,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对短切玻璃纤维进行酸处理,改进短切玻璃纤维的表面形成,使短切玻璃纤维与涂料之间结合更加紧密,降低短切玻璃纤维与涂料之间存在微小空隙的可能,避免外部的水分通过微小空隙渗透到涂料形成的膜层内,降低涂料的防水效果,同时,通过添加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防火能力,降低出现火情时,涂料燃烧的速度,降低损失。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填料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添加到原料中时无磁性存在;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纳米四氧化三铁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2/3;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有效的调整涂料的颜色,同时,添加到涂料中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由于自身的特性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微波吸收性,使得涂布有涂料的内部的微波减少,降低微波辐射的影响,减少微波对机体造成的伤害,同时,涂料内添加的纳米四氧化三铁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抗紫外性能,避免涂料在紫外线作用块快速老化,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添加的纳米四氧化三铁无磁性,能够降低在添加过程中纳米四氧化三铁出现团聚的可能性,提高纳米四氧化三铁在涂料中的分散效果,提升涂料颜色的均匀性。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涂料生产过程中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S2步骤中的搅拌釜一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S3步骤中的搅拌釜二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填充有保护性气体,且该气体为氮气;所述填充的氮气能够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内外进行循环;
工作时,在A组分与B组分制备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能够密封的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能够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避免外界空气中存在的水汽与两种组分的中产生的预聚体发生反应,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结皮现象,影响生产过程的进行以及降低最终的产品的质量等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通入保护性的氮气,将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可能因为密封不严,进入到两者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汽驱除,保证A组分与B组分在生产过程中始终与外界环境相对隔离,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避免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的内壁上出现结皮,影响到生产过程的进行以及增加生产完毕后对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的清理难度。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增强剂为纳米SiO2与纳米TiO2以2∶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触变剂为800目以上的超细碳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硅灰石粉与Al(OH)3以3∶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XR-50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FD-1106;所述疏水剂为超细聚四氟乙烯微粉;所述触变剂、固化剂、1/3的阻燃剂添加到1/3的溶剂油中,得到A组溶剂油;所述增强剂、硅烷偶联剂、2/3的阻燃剂添加到2/3的D65溶剂油中,得到B组溶剂油;所述A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一中;所述B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气流输送的气源为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循环的氮气;所述疏水剂采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氮气的循环通路中存在多重过滤器以及多重干燥器;
工作时,通过在涂料中添加有纳米SiO2与纳米TiO2组成的增强剂,能够在涂料使用过程中,尽可能的吸收照射到涂料上的紫外线,延缓涂料的老化,延长涂料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下纳米尺寸的SiO2与TiO2存在催化作用,作为光触媒,将使用过程中落到涂料表面的部分污染物催化分解,减少附着到涂料表面的污染物的数量,以及污染物与涂料表面之间的附着力,降低涂料表面污染物的清理难度,从而使涂料表面的污染物能够在下雨或者使用水流冲洗时,将涂料表面的污染物轻松冲走,提升涂料表面的整洁程度以及涂料的自洁性能,避免使用人工清洗,同时,在涂料中添加的疏水剂与增强剂能能够相互配合,降低涂料表面的污染物的附着程度,降低涂料表面污染物清理的难度,使涂料在两者配合下具有更佳的自洁效果,同时,添加的疏水剂能够降低涂料表面水流附着的可能性,提升涂料的防水性能,同时,添加到涂料中的阻燃剂能够使涂料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延缓或阻止涂料在出现火情时燃烧的速度,降低损失,同时,将各种添加剂混入到溶剂油中,再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输送到搅拌釜一或搅拌釜二中,能够通过氮气气流的雾化作用,保证各种添加剂在混入到原料中时能够均匀混入,避免添加过程中各种添加剂不能及时、充分的分散,导致出现局部爆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同时,通过气流雾化输入能够提升添加剂在成品中分布的均匀度,提升成品涂料的细腻性,避免出现团聚颗粒,影响到涂料的质量的等级,同时,在气流雾化输入的过程中,溶剂油中的各种添加剂进行二次混匀,保证各种添加剂在涂料中分布的均匀性,避免部分添加剂出行团聚,影响到涂料的性能。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涂料使用过程中,将A组分涂布到基体表面;所述A组分靠近基体表面的部分固化,A组分远离基体表面的部分未完全固化时,将B组分涂布到A组分的表面上;所述A组分与B组分形成的膜层的厚度之比为1∶3;所述B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使用强磁铁在涂层表面进行扫掠;
工作时,通过在A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涂覆B组分,能够进一步的提升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涂料形成的膜层出现分层现象,影响到涂料的使用寿命以及防水性能,同时,在A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涂覆B组分,能够使两种组分之间在交界处发生相互渗透,使两种组分中的固化剂以及硅烷偶联剂产生作用,并且使A组分表面突出的微小短切玻璃纤维与B组分中的短切玻璃纤维能够相互插入到两者之中,进一步提升两种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涂布完成后,在涂料表面使用强磁铁进行扫掠,使涂料内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产生磁性,通过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之间的相互的磁性吸引力,提升涂料的结构强度以及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力,避免涂料形成的膜层在使用时出现分层,影响涂料的防水效果以及使用寿命。
具体使用流程如下:
工作时,通过将涂料分成A组分与B组分两种,在使用时先将A组分涂覆到基体的表面上,之后,将B组分涂覆到A组分的表面,同时,在A组分中添加的固化剂能够增强A组分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B组分中添加的疏水剂能够更进一步的提升涂料形成的膜层的防水效果;通过在涂料中添加短切玻璃纤维,能够在A组分涂覆到基体表面后,在A组分的表面上通过短切玻璃纤维形成微小的凸起,相对增加A组分表面的粗糙度,便于增加B组分涂覆到A组分表面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在A组分与B组分制备的过程中,通过使用能够密封的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能够隔绝外界环境的影响,同时,通过通入保护性的氮气,将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可能因为密封不严,进入到两者内部的空气以及水汽驱除;将各种添加剂混入到溶剂油中,再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输送到搅拌釜一或搅拌釜二中;通过在A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涂覆B组分,进一步的提升A组分与B组分之间的结合强度,同时,在涂布完成后,在涂料表面使用强磁铁进行扫掠,使涂料内的纳米四氧化三铁产生磁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聚醚多元醇30-35份、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8-10份、反应助剂0.2-0.5份、溶剂油3-5份、增强剂0.8-1份、触变剂1.85-2.2份、阻燃剂4-6份、第一填料3-6份、固化剂0.2-0.4份、硅烷偶联剂1-1.3份、第二填料5-8份、疏水剂1.5-2.3份;
所述涂料包括A组份与B组份;所述防水涂料使用时A组份涂覆在基材表面,B组份涂覆在A组份表面;所述聚醚多元醇为多种不同官能度的聚丙二醇与聚丁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制备预聚体;将多官能度聚醚多元醇投入到反应釜中,在搅拌状态下逐渐升温至70-80℃,并在升温的同时对反应釜抽真空至-0.5~-0.6MPa,并保持真空状态45-60min,之后,向反应釜中加入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MDI)进行反应3-4h,得到NCO基预聚体,反应过程中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T-12)作为反应助剂;
S2:制备A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1/3转移至搅拌釜一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一中添加触变剂、固化剂以及1/3的第一填料、1/3的第二填料、1/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一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A组份;
S3:制备B组份;在S1步骤的基础上,将反应釜中制备得到的聚氨酯预聚体中的2/3转移至搅拌釜二中,同时,依次向搅拌釜二中添加硅烷偶联剂、增强剂、疏水剂以及2/3的第一填料、2/3的第二填料、2/3的阻燃剂,在将搅拌釜二中的原料充分搅拌混合后,冷却至室温,得到B组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为短切玻璃纤维;所述短切玻璃纤维长度小于0.5mm;所述短切玻璃纤维在添加到原料中之前,使用1mol/l的HCL溶液进行酸处理30min,并在酸处理后进行清洗与烘干;所述溶剂油为D65;所述短切玻璃纤维烘干后,将短切玻璃纤维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短切玻璃纤维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添加到原料中时无磁性存在;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的表面进行亲油改性处理;所述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D65溶剂油中,使用超声波充分震荡混合后,将混合物添加到原料中;所述载有纳米四氧化三铁的D65溶剂油为全部溶剂油的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生产过程中与外界相对隔离,不与外界环境接触;所述S2步骤中的搅拌釜一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S3步骤中的搅拌釜二能够在密封状态行对其内部的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所述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填充有保护性气体,且该气体为氮气;所述填充的氮气能够在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内外进行循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剂为纳米SiO2与纳米TiO2以2∶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触变剂为800目以上的超细碳酸钙;所述阻燃剂为硅灰石粉与Al(OH)3以3∶1的比例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所述固化剂为XR-500;所述硅烷偶联剂为FD-1106;所述疏水剂为超细聚四氟乙烯微粉;所述触变剂、固化剂、1/3的阻燃剂添加到1/3的溶剂油中,得到A组溶剂油;所述增强剂、硅烷偶联剂、2/3的阻燃剂添加到2/3的D65溶剂油中,得到B组溶剂油;所述A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一中;所述B组溶剂油采用气流雾化输送的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气流输送的气源为搅拌釜一与搅拌釜二中循环的氮气;所述疏水剂采用氮气作为气源,使用气流雾化输送方式,送入到搅拌釜二中;所述氮气的循环通路中存在多重过滤器以及多重干燥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使用过程中,将A组分涂布到基体表面;所述A组分靠近基体表面的部分固化,A组分远离基体表面的部分未完全固化时,将B组分涂布到A组分的表面上;所述A组分与B组分形成的膜层的厚度之比为1∶3;所述B组分表面未完全固化时,使用强磁铁在涂层表面进行扫掠。
CN202011289260.7A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Pending CN1125007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260.7A CN11250077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89260.7A CN11250077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500775A true CN112500775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79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89260.7A Pending CN112500775A (zh) 2020-11-17 2020-11-17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50077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443A (zh) * 2022-04-01 2022-08-23 甘肃诺尔达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钙保温阻燃一体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0123A (zh) * 2008-11-26 2010-06-30 李岳 一种聚醚聚氨酯海上重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5192A (zh) * 2014-09-17 2016-11-09 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高铁混凝土表面强防水薄涂型聚氨酯涂料的涂装方法
CN106189798A (zh) * 2016-08-15 2016-12-07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厚喷涂抗流挂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916A (zh) * 2019-12-30 2020-05-01 江苏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氨酯防水涂料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60123A (zh) * 2008-11-26 2010-06-30 李岳 一种聚醚聚氨酯海上重防腐蚀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85192A (zh) * 2014-09-17 2016-11-09 天津长园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高铁混凝土表面强防水薄涂型聚氨酯涂料的涂装方法
CN106189798A (zh) * 2016-08-15 2016-12-07 江苏凯伦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单组份厚喷涂抗流挂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87916A (zh) * 2019-12-30 2020-05-01 江苏和宇新材料有限公司 聚氨酯防水涂料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世亮: "《复合包装基础知识与常见问题的分析处理》", 31 May 2019, 文化发展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3443A (zh) * 2022-04-01 2022-08-23 甘肃诺尔达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硅酸钙保温阻燃一体板的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08022B1 (ko) 개질 목재 섬유 강화 시멘트 외벽 패널 및 그 제조 공정
KR101936730B1 (ko) 아스팔트 슁글 지붕의 단열 차열 방수 도료조성물 및 이를 이용한 단열 차열 방수공법
KR102040964B1 (ko) 라돈 저감을 위한 실리카 에어로겔 코팅제 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CN112500775A (zh) 一种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生产工艺
CN1272401C (zh) 一种防火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06041113B (zh) 一种纳米吸波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4292073B (zh) 一种可3d打印风积沙抗冻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0734730A (zh) 一种硅烷改性聚醚双组份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8726981A (zh) 一种吸音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16188B (zh) 一种轻质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21130A (zh) 一种环保型飞灰保温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80860B (zh) 一种耐黄变耐候性优异的单组分硅酮密封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64058B (zh) 瓷砖填缝膏
KR101801857B1 (ko) 열차단성과 자발 세정력이 우수한 건축용 패널
CN111689723B (zh) 一种软瓷砖坯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065308A (zh) 一种镍与石墨烯复合增强电磁屏蔽效果的聚氨酯发泡胶
CN108148534B (zh) 工业化建筑用双组份硅烷改性密封剂
CN101962522A (zh) 三元乙丙橡胶与裸钢骨架黏合用钴盐黏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63090B (zh) 核壳式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35994A (zh) 一种稻壳灰制备超疏水聚合物防水涂料的方法
CN105733036A (zh) 一种高强耐老化矿用电缆
CN114315245A (zh) 一种保温混凝土及其制备工艺
CN108774414B (zh) 用于水性涂料高补强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
CN105907001A (zh) 一种活化处理的碳纤维、钢纤维改性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456882A (zh) 一种新型岩棉材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