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8373B -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8373B
CN112498373B CN202011310548.8A CN202011310548A CN112498373B CN 112498373 B CN112498373 B CN 112498373B CN 202011310548 A CN202011310548 A CN 202011310548A CN 112498373 B CN112498373 B CN 1124983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rand
pinch roller
wall
axostylus axosty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054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8373A (zh
Inventor
王钧
陈向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an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an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an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an Industrial Jiangs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054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83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83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3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83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3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BRAILWAY SYSTEMS; EQUIPMENT THEREFO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1B12/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1B7/00 - B61B11/00
    • B61B12/02Suspension of the load; Guiding means, e.g. wheels; Attaching traction cab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50/00Aeronautics or air transport
    • Y02T50/40Weight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 Carriers, Traveling Bodies, And Overhead Traveling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包括:滑动支架结构,滑动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安装架、滑动块、丝杆、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第一滑动横梁结构,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一压轮、第一固定块、第二压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一限位销杆和第一滑动梁;第二滑动横梁结构,第二滑动横梁结构包括第二横梁、第三压轮、第二固定块、第四压轮、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二限位销杆和第二滑动梁。本发明通过滑动支架结构,能够实现高度的调节;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不易使钢丝绳索脱轨;通过滑动梁的滑动,实现了对四组压轮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使车厢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用索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背景技术
矿用索道(架空乘人装置)主要用于矿井斜巷,平巷运送人员,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面旅游索道。
它通过电动机带动减速机上的摩擦轮作为驱动装置,采用架空的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主要靠尾部张紧装置进行张紧,沿途依托绳轮支撑,以维持钢丝绳在托轮间的饶度和张力。抱索器将乘人吊椅与钢丝绳连接并随之作循环运行从而实现运送人员的目的。
矿用索道具有运行安全可靠、人员上下方便、操作简单、维护方便、动力消耗小、输送效率高、一次性投资低等特点。是一种新型的现代化矿山人员输送设备。
矿用索道主要由驱动装置,尾轮及张紧装置、乘人部分、钢丝绳、托(压)轮部分、电控部分及综合保护装置组成。
在煤矿下工作的架空乘人装置在输送生产人员时要保证其安全性,一般情况下架空乘人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由于钢丝绳索与托压轮之间的连接不紧密,易发生钢丝绳索与托压轮相脱离的情况,增加了煤矿工人工作的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托压轮难以调节车厢与托压轮之间的距离,使用具有一定的不便之处。为此,提出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包括:
滑动支架结构,所述滑动支架结构包括支架、安装架、安装螺钉、滑动块、丝杆、转动套筒、转把、第一滑动槽和第二滑动槽,所述滑动支架结构的顶部焊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四端均贯穿有安装螺钉,所述支架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支架的底部设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的端部分别贯穿于支架的底部以及滑动块,所述支架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支架的外壁相对于第一滑动槽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
第一滑动横梁结构,所述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包括第一横梁、第一轴杆、第一压轮、第一固定块、第二轴杆、第二压轮、第一通孔、第一卡圈、第二卡圈、第三卡圈、第四卡圈、第五卡圈、第二通孔、第一限位销杆和第一滑动梁,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贯穿于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横梁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梁,所述第一滑动梁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轮,所述第一横梁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压轮;
第二滑动横梁结构,所述第二滑动横梁结构包括第二横梁、第三轴杆、第三压轮、第二固定块、第四轴杆、第四压轮、第三通孔、第六卡圈、第七卡圈、第八卡圈、第九卡圈、第十卡圈、第四通孔、第二限位销杆和第二滑动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贯穿于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横梁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梁,所述第二滑动梁的外壁远离第一压轮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压轮,所述第二横梁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四压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将安装架安装在车厢的底部,并通过安装螺钉进行固定,将钢丝绳索的一端分别绕设于第一轴杆的轮槽顶部、第二压轮的轮槽底部、第四压轮的轮槽顶部以及第三轴杆的轮槽底部,钢丝绳索呈S形,能够使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索不易与压轮相分离,能够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使用者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转把,能够驱动丝杆的正向或者反向的转动,使滑动块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进行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调节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的高度的能力,通过第一滑动梁在第一横梁内的滑动,以及第二滑动梁在第二横梁内的滑动,实现了对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以及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可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限位销杆对第一滑动梁和第二滑动梁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内腔顶部焊接有转动套筒,所述丝杆的一端与转动套筒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远离转动套筒的另一端焊接有转把,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与滑动块的一侧外壁相焊接,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与滑动块远离第一横梁的另一侧外壁相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筒用于将丝杆的一端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转把,能够驱动丝杆的正向或者反向的转动,使滑动块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进行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调节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的高度的能力。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梁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横梁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二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用于插接第一限位销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梁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横梁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四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用于插接第二限位销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两两对应,所述第二通孔内插接有第一限位销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销杆用于对第一滑动梁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两两对应,所述第四通孔内插接有第二限位销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销杆用于对第二滑动梁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梁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与第一滑动梁相垂直,所述第一轴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圈,所述第一轴杆远离第一卡圈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压轮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二卡圈,所述第二卡圈设置于第一压轮的外侧,所述第一轴杆的外壁位于第一压轮与第一滑动梁之间固定有第三卡圈,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中部贯穿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与第一固定块相垂直,所述第二轴杆的一端焊接有第四卡圈,所述第二轴杆远离第四卡圈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压轮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五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进行转动,第一卡圈、第二卡圈和第三卡圈能够对第一压轮进行限位固定,第四卡圈和第五卡圈能够对第二压轮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二滑动梁远离第一滑动梁的一端贯穿有第三轴杆,所述第三轴杆与第二滑动梁相垂直,所述第三轴杆的一端焊接有第六卡圈,所述第三轴杆远离第六卡圈的一端贯穿于第三压轮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七卡圈,所述第七卡圈设置于第三压轮的外侧,所述第三轴杆的外壁位于第三压轮和第二滑动梁之间固定有第八卡圈,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中部贯穿有第四轴杆,所述第四轴杆与第二固定块相垂直,所述第四轴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九卡圈,所述第四轴杆远离第九卡圈的另一端贯穿于第四压轮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十卡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轴杆和第四轴杆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进行转动,通过第六卡圈、第七卡圈和第八卡圈能够对第三压轮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第九卡圈和第十卡圈,能够对第四压轮进行限位固定。
优选的,所述第一压轮、第二压轮、第四压轮和第三压轮呈同一水平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钢丝绳索的绕设且不易使钢丝绳索脱轨。
优选的,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部与滑动块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的螺纹运动能够驱动丝杆的上下移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滑动支架结构,能够实现第一滑动横梁结构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的高度的调节;
2、本发明,将钢丝绳索的一端分别绕设于第一轴杆的轮槽顶部、第二压轮的轮槽底部、第四压轮的轮槽顶部以及第三轴杆的轮槽底部,钢丝绳索呈S形,能够使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索不易与压轮相分离,能够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不易使钢丝绳索脱轨;
3、本发明,通过第一滑动梁在第一横梁内的滑动,以及第二滑动梁在第二横梁内的滑动,实现了对第一压轮和第二压轮以及第三压轮和第四压轮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使车厢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滑动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滑动横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滑动横梁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支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支架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动支架结构;11、支架;12、安装架;13、安装螺钉;14、滑动块;15、丝杆;16、转动套筒;17、转把;18、第一滑动槽;19、第二滑动槽;2、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1、第一横梁;22、第一轴杆;23、第一压轮;24、第一固定块;25、第二轴杆;26、第二压轮;27、第一通孔;28、第一卡圈;29、第二卡圈;210、第三卡圈;211、第四卡圈;212、第五卡圈;213、第二通孔;214、第一限位销杆;215、第一滑动梁;3、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1、第二横梁;32、第三轴杆;33、第三压轮;34、第二固定块;35、第四轴杆;36、第四压轮;37、第三通孔;38、第六卡圈;39、第七卡圈;310、第八卡圈;311、第九卡圈;312、第十卡圈;313、第四通孔;314、第二限位销杆;315、第二滑动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8,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包括:滑动支架结构1,滑动支架结构1包括支架11、安装架12、安装螺钉13、滑动块14、丝杆15、转动套筒16、转把17、第一滑动槽18和第二滑动槽19,滑动支架结构1的顶部焊接有安装架12,安装架12的顶部四端均贯穿有安装螺钉13,支架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4,支架11的底部设有丝杆15,丝杆15一端的端部分别贯穿于支架11的底部以及滑动块14,支架11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8,支架11的外壁相对于第一滑动槽1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9;
其中,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一轴杆22、第一压轮23、第一固定块24、第二轴杆25、第二压轮26、第一通孔27、第一卡圈28、第二卡圈29、第三卡圈210、第四卡圈211、第五卡圈212、第二通孔213、第一限位销杆214和第一滑动梁215,第一横梁21的一端贯穿于第一滑动槽18,第一横梁2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梁215,第一滑动梁21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轮23,第一横梁2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4,第一固定块24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压轮26;
其中,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包括第二横梁31、第三轴杆32、第三压轮33、第二固定块34、第四轴杆35、第四压轮36、第三通孔37、第六卡圈38、第七卡圈39、第八卡圈310、第九卡圈311、第十卡圈312、第四通孔313、第二限位销杆314和第二滑动梁315,第二横梁31的一端贯穿于第二滑动槽19,第二横梁3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梁315,第二滑动梁315的外壁远离第一压轮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压轮33,第二横梁3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块34,第二固定块34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四压轮36。
上述可将安装架12安装在车厢的底部,并通过安装螺钉13进行固定,将钢丝绳索的一端分别绕设于第一轴杆22的轮槽顶部、第二压轮26的轮槽底部、第四压轮36的轮槽顶部以及第三轴杆32的轮槽底部,钢丝绳索呈S形,能够使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索不易与压轮相分离,能够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使用者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转把17,能够驱动丝杆15的正向或者反向的转动,使滑动块14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进行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调节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的高度的能力,通过第一滑动梁215在第一横梁21内的滑动,以及第二滑动梁315在第二横梁31内的滑动,实现了对第一压轮23和第二压轮26以及第三压轮33和第四压轮36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可通过第二通孔213和第一限位销杆214对第一滑动梁215和第二滑动梁315限位固定。
如图3所示,支架11的内腔顶部焊接有转动套筒16,丝杆15的一端与转动套筒16的内腔转动连接,丝杆15远离转动套筒16的另一端焊接有转把17,第一横梁21的一端与滑动块14的一侧外壁相焊接,第二横梁31的一端与滑动块14远离第一横梁21的另一侧外壁相焊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套筒16用于将丝杆15的一端进行固定,使用者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转把17,能够驱动丝杆15的正向或者反向的转动,使滑动块14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进行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调节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的高度的能力。
如图4所示,第一滑动梁215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一通孔27,第一横梁21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二通孔2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13用于插接第一限位销杆214。
如图5所示,第二滑动梁315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三通孔37,第二横梁31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四通孔3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通孔37和第四通孔313用于插接第二限位销杆314。
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13两两对应,第二通孔213内插接有第一限位销杆2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限位销杆214用于对第一滑动梁215限位固定。
如图2和图5所示,第三通孔37和第四通孔313两两对应,第四通孔313内插接有第二限位销杆3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限位销杆314用于对第二滑动梁315限位固定。
如图6所示,第一滑动梁215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轴杆22,第一轴杆22与第一滑动梁215相垂直,第一轴杆2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圈28,第一轴杆22远离第一卡圈28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压轮23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二卡圈29,第二卡圈29设置于第一压轮23的外侧,第一轴杆22的外壁位于第一压轮23与第一滑动梁215之间固定有第三卡圈210,第一固定块24的中部贯穿有第二轴杆25,第二轴杆25与第一固定块24相垂直,第二轴杆25的一端焊接有第四卡圈211,第二轴杆25远离第四卡圈2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压轮26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五卡圈2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轴杆22和第二轴杆25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一压轮23和第二压轮26进行转动,第一卡圈28、第二卡圈29和第三卡圈210能够对第一压轮23进行限位固定,第四卡圈211和第五卡圈212能够对第二压轮26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6所示,第二滑动梁315远离第一滑动梁215的一端贯穿有第三轴杆32,第三轴杆32与第二滑动梁315相垂直,第三轴杆32的一端焊接有第六卡圈38,第三轴杆32远离第六卡圈38的一端贯穿于第三压轮33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七卡圈39,第七卡圈39设置于第三压轮33的外侧,第三轴杆32的外壁位于第三压轮33和第二滑动梁315之间固定有第八卡圈310,第二固定块34的中部贯穿有第四轴杆35,第四轴杆35与第二固定块34相垂直,第四轴杆35的一端焊接有第九卡圈311,第四轴杆35远离第九卡圈3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四压轮36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十卡圈3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三轴杆32和第四轴杆35的作用下,能够使第三压轮33和第四压轮36进行转动,通过第六卡圈38、第七卡圈39和第八卡圈310能够对第三压轮33进行限位固定,通过第九卡圈311和第十卡圈312,能够对第四压轮36进行限位固定。
如图6所示,第一压轮23、第二压轮26、第四压轮36和第三压轮33呈同一水平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于钢丝绳索的绕设且不易使钢丝绳索脱轨。
如图3所示,丝杆15的外部螺纹部与滑动块14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块14的螺纹运动能够驱动丝杆15的上下移动。
结构原理:将安装架12安装在车厢的底部,并通过安装螺钉13进行固定,将钢丝绳索的一端分别绕设于第一轴杆22的轮槽顶部、第二压轮26的轮槽底部、第四压轮36的轮槽顶部以及第三轴杆32的轮槽底部,钢丝绳索呈S形,能够使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索不易与压轮相分离,能够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使用者通过正向或者反向旋动转把17,能够驱动丝杆15的正向或者反向的转动,使滑动块14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使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进行同步的上升或者下降,实现了调节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的高度的能力,通过第一滑动梁215在第一横梁21内的滑动,以及第二滑动梁315在第二横梁31内的滑动,实现了对第一压轮23和第二压轮26以及第三压轮33和第四压轮36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可通过第二通孔213和第一限位销杆214对第一滑动梁215和第二滑动梁315限位固。
综上,本发明中,通过滑动支架结构1,能够实现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和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的高度的调节;将钢丝绳索的一端分别绕设于第一轴杆22的轮槽顶部、第二压轮26的轮槽底部、第四压轮36的轮槽顶部以及第三轴杆32的轮槽底部,钢丝绳索呈S形,能够使车厢在运动的过程中,钢丝绳索不易与压轮相分离,能够使钢丝绳索与压轮的轮槽紧紧贴合,不易使钢丝绳索脱轨;通过第一滑动梁215在第一横梁21内的滑动,以及第二滑动梁315在第二横梁31内的滑动,实现了对第一压轮23和第二压轮26以及第三压轮33和第四压轮36之间的距离的调节,有助于调节钢丝绳索的松紧度,使车厢在运动过程中更加的安全。
本发明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动支架结构(1),所述滑动支架结构(1)包括支架(11)、安装架(12)、安装螺钉(13)、滑动块(14)、丝杆(15)、转动套筒(16)、转把(17)、第一滑动槽(18)和第二滑动槽(19),所述滑动支架结构(1)的顶部焊接有安装架(12),所述安装架(12)的顶部四端均贯穿有安装螺钉(13),所述支架(11)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动块(14),所述支架(11)的底部设有丝杆(15),所述丝杆(15)一端的端部分别贯穿于支架(11)的底部以及滑动块(14),所述支架(11)的外壁一侧开设有第一滑动槽(18),所述支架(11)的外壁相对于第一滑动槽(18)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滑动槽(19);
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所述第一滑动横梁结构(2)包括第一横梁(21)、第一轴杆(22)、第一压轮(23)、第一固定块(24)、第二轴杆(25)、第二压轮(26)、第一通孔(27)、第一卡圈(28)、第二卡圈(29)、第三卡圈(210)、第四卡圈(211)、第五卡圈(212)、第二通孔(213)、第一限位销杆(214)和第一滑动梁(215),所述第一横梁(21)的一端贯穿于第一滑动槽(18),所述第一横梁(21)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动梁(215),所述第一滑动梁(215)外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轮(23),所述第一横梁(21)的底部焊接有第一固定块(24),所述第一固定块(24)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二压轮(26);
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所述第二滑动横梁结构(3)包括第二横梁(31)、第三轴杆(32)、第三压轮(33)、第二固定块(34)、第四轴杆(35)、第四压轮(36)、第三通孔(37)、第六卡圈(38)、第七卡圈(39)、第八卡圈(310)、第九卡圈(311)、第十卡圈(312)、第四通孔(313)、第二限位销杆(314)和第二滑动梁(315),所述第二横梁(31)的一端贯穿于第二滑动槽(19),所述第二横梁(31)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动梁(315),所述第二滑动梁(315)的外壁远离第一压轮(23)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压轮(33),所述第二横梁(31)的顶部焊接有第二固定块(34),所述第二固定块(34)的外壁一侧设置有第四压轮(3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的内腔顶部焊接有转动套筒(16),所述丝杆(15)的一端与转动套筒(16)的内腔转动连接,所述丝杆(15)远离转动套筒(16)的另一端焊接有转把(17),所述第一横梁(21)的一端与滑动块(14)的一侧外壁相焊接,所述第二横梁(31)的一端与滑动块(14)远离第一横梁(21)的另一侧外壁相焊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梁(215)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一通孔(27),所述第一横梁(21)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二通孔(2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梁(315)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三通孔(37),所述第二横梁(31)的外壁一侧从左至右均匀开设有数量为4个的第四通孔(31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27)和第二通孔(213)两两对应,所述第二通孔(213)内插接有第一限位销杆(2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37)和第四通孔(313)两两对应,所述第四通孔(313)内插接有第二限位销杆(314)。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动梁(215)的一端贯穿有第一轴杆(22),所述第一轴杆(22)与第一滑动梁(215)相垂直,所述第一轴杆(22)的一端焊接有第一卡圈(28),所述第一轴杆(22)远离第一卡圈(28)的一端贯穿于第一压轮(23)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二卡圈(29),所述第二卡圈(29)设置于第一压轮(23)的外侧,所述第一轴杆(22)的外壁位于第一压轮(23)与第一滑动梁(215)之间固定有第三卡圈(210),所述第一固定块(24)的中部贯穿有第二轴杆(25),所述第二轴杆(25)与第一固定块(24)相垂直,所述第二轴杆(25)的一端焊接有第四卡圈(211),所述第二轴杆(25)远离第四卡圈(2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二压轮(26)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五卡圈(212)。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动梁(315)远离第一滑动梁(215)的一端贯穿有第三轴杆(32),所述第三轴杆(32)与第二滑动梁(315)相垂直,所述第三轴杆(32)的一端焊接有第六卡圈(38),所述第三轴杆(32)远离第六卡圈(38)的一端贯穿于第三压轮(33)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七卡圈(39),所述第七卡圈(39)设置于第三压轮(33)的外侧,所述第三轴杆(32)的外壁位于第三压轮(33)和第二滑动梁(315)之间固定有第八卡圈(310),所述第二固定块(34)的中部贯穿有第四轴杆(35),所述第四轴杆(35)与第二固定块(34)相垂直,所述第四轴杆(35)的一端焊接有第九卡圈(311),所述第四轴杆(35)远离第九卡圈(311)的另一端贯穿于第四压轮(36)的圆心处且焊接有第十卡圈(31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轮(23)、第二压轮(26)、第四压轮(36)和第三压轮(33)呈同一水平线。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15)的外部螺纹部与滑动块(14)螺纹连接。
CN202011310548.8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Active CN1124983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0548.8A CN11249837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0548.8A CN11249837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373A CN112498373A (zh) 2021-03-16
CN112498373B true CN112498373B (zh) 2023-11-10

Family

ID=74959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0548.8A Active CN11249837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8373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8752A (en) * 1922-08-30 1923-12-31 Joseph Walwyn White Improvements in overhead rope-ways and the like
JP2000052977A (ja) * 1998-08-17 2000-02-22 Monoreele Kogyo Kk 軌条搬送体用軌条の補強構造
CN203063943U (zh) * 2013-03-09 2013-07-17 展伟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CN207579864U (zh) * 2017-12-07 2018-07-06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架空乘人刀把式车场的连续转弯装置
CN210852441U (zh) * 2019-09-27 2020-06-26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08752A (en) * 1922-08-30 1923-12-31 Joseph Walwyn White Improvements in overhead rope-ways and the like
JP2000052977A (ja) * 1998-08-17 2000-02-22 Monoreele Kogyo Kk 軌条搬送体用軌条の補強構造
CN203063943U (zh) * 2013-03-09 2013-07-17 展伟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CN207579864U (zh) * 2017-12-07 2018-07-06 义煤集团新安县云顶煤业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架空乘人刀把式车场的连续转弯装置
CN210852441U (zh) * 2019-09-27 2020-06-26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373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44942B (zh) 一种双丝杠同步升降机构
CN103560432B (zh) 一种分裂导线用脚踏飞车
CN204728768U (zh) 无避让立体车库
CN112498373B (zh)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新型托压轮
CN100357551C (zh) 轻质墙板安装机
CN210852438U (zh)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的尾轮装置
CN203589581U (zh) 一种分裂导线用脚踏飞车
CN103722114B (zh) 热模锻压机锻件运输装置
CN206884127U (zh) 一种橡胶管牵引机
CN107572208B (zh) 一种轨道悬挂输送机旋转对轨爬坡机构
CN213262359U (zh) 一种煤矿井下猴车用保护器
CN210882099U (zh) 一种架空乘人断轴保护装置
CN209624039U (zh) 盘式制动器自动试验装置
CN103640574A (zh) 一种可转弯的大坡度摘挂抱索器用的架空乘人装置
CN205708553U (zh) 一种链条式挂移驱动结构移行车
CN106915357A (zh) 一种矿用免摘挂架空乘人装置
CN110092141B (zh) 一种刮板机中部槽连接装置
CN203543954U (zh) 井下巷道用轨道架空乘人装置
CN207580649U (zh) 一种圆木输送装置
CN203362127U (zh) 一种摆杆式齿条抽油机
CN102491125A (zh) 自由调整外设轨道型缠绕机器人装置
CN207736537U (zh) 一种空梁轨道式带锯机
CN202897649U (zh) 输送装置
CN206589876U (zh) 一种矿用免摘挂架空乘人装置
CN213057046U (zh) 可转向吊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009

Address after: 221400 No.2 Changjiang Road, Wuxi Industrial Park, Xinyi City, X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gan industrial Jiangsu Co.,Ltd.

Address before: 417000 northwest corner of the intersection of Ziquejie road and Fuhou street, Louxing District,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LOUDI TONGFE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