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8037B - 机动平台 - Google Patents

机动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8037B
CN112498037B CN202110150968.2A CN202110150968A CN112498037B CN 112498037 B CN112498037 B CN 112498037B CN 202110150968 A CN202110150968 A CN 202110150968A CN 112498037 B CN112498037 B CN 1124980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ring
mounting
rotating shaft
suspension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096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98037A (zh
Inventor
陈波
冯波涛
郭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ngpin Special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ngpin Special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ngpin Special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ngpin Special Decor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096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8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98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8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11/00Resilient suspension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 location or kind of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1/00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 B60G21/02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 B60G21/04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 B60G21/05Interconnection systems for two or more resiliently-suspended wheels, e.g. for stabilising a vehicle body with respect to acceleration, deceleration or centrifugal forces permanently interconnected mechanically between wheels on the same axle but on different sides of the vehicle, i.e. the left and right wheel suspensions being interconnect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5/00Axle suspensions
    • B62K25/04Axle suspensions for mounting axles resiliently on cycle frame or f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2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suspension types
    • B60G2200/10Independent suspensions
    • B60G2200/18Multilink suspensions, e.g. elastokinematic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GVEHICLE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0G2300/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the type of vehicle
    • B60G2300/12Cycles; Motorcycles
    • B60G2300/124Qu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平台,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动平台分解吸收来自各方向的不规则冲击力。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转轴、悬挂机构以及车轮组件;平台本体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悬挂机构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对应设置;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安装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悬架组件与对应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均垂直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轴线;悬架组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减震组件支撑于平台本体与悬架组件之间,且分别与平台本体和悬架组件转动连接。

Description

机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机动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极限(娱乐)运动、旅行、电力等行业的发展和变化,对于机动平台的需求不仅限于能够快速运输人员、各类器件和其他设备,还需要机动平台具备适应多种地形、优秀的减震以及操纵等性能。
现有的机动平台中的悬架包括弹性元件、减振器和传力装置等三部分,这三部分分别起缓冲、减振和力的传递的作用。但现有的悬架对于侧向上的某一车轮受冲击时的吸震缓冲能力较差,且无法根据地形上的障碍产生较好的随动效果,极大地降低了机动平台适应多种地形的能力以及操纵性能。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机动平台,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动平台,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动平台分解吸收来自各方向的不规则冲击力。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机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转轴、悬挂机构以及车轮组件;所述平台本体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悬挂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设置;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平台本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垂直;对应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悬架组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所述减震组件支撑于所述平台本体与所述悬架组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平台本体和所述悬架组件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悬架组件包括悬架和连接座;所述悬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两个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轮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水平面翘起,所述连接座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平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轴线相平行;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套设于对应的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座能够带动所述悬架相对所述平台本体转动;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悬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
具体地,所述悬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平行,以使所述悬架呈A形结构;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减震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转动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安装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安装套筒沿水平方向设置。
其中,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还包括转向组件;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基座、转向连杆、转向连接片、转向轴以及车头,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座;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转向连接部,所述转向基座与所述转向连接部相贴合,所述车头能够穿过所述转向连接部与所述转向基座相连接;所述转向轴设置于竖直方向的所述安装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安装轴座相连接;所述转向连接片呈L形结构,所述转向连接片的竖直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接片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轴相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基座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连接片,且所述同步连杆与所述同步连接片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同步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平台本体包括架体和踏板,所述架体呈箱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踏板盖设于所述架体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座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减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缓冲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缓冲杆上,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与所述悬架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均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部;所述减震组件远离所述悬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轮轴,所述轮轴与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轴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安装轴座与所述转向轴远离所述转向连接片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安装轴座套设于所述轮轴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转轴、悬挂机构以及车轮组件;平台本体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悬挂机构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对应设置;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第一安装部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以使平台本体能够相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对应第一转轴的悬架组件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垂直;对应第二转轴的悬架组件与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第二转轴的轴线相垂直;悬架组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减震组件支撑于平台本体与悬架组件之间,且分别与平台本体和悬架组件转动连接。
由此分析可知,本申请通过使平台本体的两端形成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一方面能够为悬架组件的安装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能够为悬架组件产生的侧向偏转提供空间。
通过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对应设置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能够使平台本体相对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
由于本申请中悬架组件的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且平台本体和悬架组件之间设置减震组件,因此,当机动平台受到侧向的冲击力时,该侧的悬架组件能够压缩减震组件,从而使悬架组件能够以转轴的轴线为旋转轴线,产生相对于平台本体的转动,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台本体跟随受冲击侧产生侧倾的幅度,提高机动平台的稳定性。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机动平台不仅能够在遇到侧向冲击时,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效果,使平台本体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稳定,从而适应不同地形的行进,而且,驾驶人员可以通过调节自身重心,使机动平台产生随动,以使车轮产生转向,从而改变机动平台的前进方向,进而提高整体机动平台的操纵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车身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中悬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中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与车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架体;101-第一安装部;1011-第二安装座;102-第二安装部;1021-第三安装座;103-转向连接部;2-第一转轴;3-第二转轴;4-悬架;401-第一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21-第一安装座;403-支撑杆;404-安装套筒;5-连接座;501-第一连接孔;502-第二连接孔;6-转向基座;7-转向连杆;701-第一连接环;8-转向连接片;9-转向轴;10-球头;11-同步连杆;1101-第二连接环;12-同步连接片;13-踏板;14-减震组件;1401-弹性件;1402-缓冲杆;15-连接轴;16-前车轮;17-后车轮;18-轮轴;19-安装轴座;20-车头;2001-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气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车身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动平台,包括平台本体、转轴、悬挂机构以及车轮组件;平台本体的两端优选地,相对于水平面翘起,以形成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悬挂机构与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对应设置;转轴包括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第一安装部101与第一转轴2转动连接,第二安装部102与第二转轴3转动连接,以使平台本体能够相对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转动;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14,悬架组件的一端与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减震组件14支撑于平台本体与悬架组件之间,且分别与平台本体和悬架组件转动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通过使平台本体的两端翘起于水平面形成的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一方面能够为悬架组件的安装提供空间,另一方面,能够为悬架组件产生的侧向偏转提供空间。
通过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对应设置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且优选地,本申请中第一转轴2的轴线与第一安装部101所在的平面相平行,第二转轴3的轴线与第二安装部102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并使第一转轴2的轴线与第二转轴3的轴线能够位于同一平面,从而能够使平台本体相对转轴转动。
由于本申请中悬架组件的一端与对应的转轴转动连接,悬架组件的另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平台本体和悬架组件之间设置减震组件14,且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对应的转轴的轴线相垂直。因此,当机动平台受到侧向的冲击力时,该侧的悬架组件能够压缩减震组件14,从而使悬架组件能够以转轴的轴线为旋转轴线,产生相对于平台本体的转动,进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平台本体跟随受冲击侧产生侧倾的幅度,提高机动平台的稳定性。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中悬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中连接座5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如图1-图5所示,悬架组件包括悬架4和连接座5;悬架4包括第一连接杆401以及两个支撑杆403,第一连接杆40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403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支撑杆403的另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连接座5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501和第二连接孔502,第一连接孔50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部101所在的平面相平行,第二连接孔502的轴线与平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轴线相平行;连接座5通过第一连接孔501套设于转轴上,且连接座5与转轴转动连接,以使连接座5能够带动悬架4相对平台本体转动;连接座5通过第二连接孔502套设于第一连接杆401上,且第一连接杆401与连接座5转动连接,以使悬架4能够相对连接座5转动。
本申请中的悬架4通过连接座5与转轴相连接,由于连接座5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501和第二连接孔502,且第一连接孔501的轴线与第一安装部101的轴线相平行,因此,悬架4能够以转轴的轴线为旋转轴线产生转动。
由于第二连接孔502的轴线与平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轴线相平行,减震组件14设置在平台本体与悬架4之间,且减震组件14的两端分别与平台本体的悬架4转动连接,因此,一方面,平台本体、减震组件14以及悬架4能够形成三角形结构,以提高整体装置的支撑效果和稳定性,另一方面,当机动平台的前车轮16或后车轮17同时收到冲击力时,悬架4能够以第二连接孔502的轴线为旋转轴线产生转动,进而压缩减震组件14,实现机动平台在此种状态下的减震效果。
具体地,如图1-图5所示,悬架4还包括第二连接杆402,第二连接杆402设置于两个支撑杆403之间,且与第一连接杆401相平行,以使悬架4呈A形结构;第二连接杆402上设有第一安装座4021,第一安装座4021与减震组件14对应设置,减震组件14的一端与第一安装座4021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两个支撑杆403远离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404,且与第一安装部101对应的支撑杆403上的安装套筒404沿竖直方向设置,与第二安装部102对应的支撑杆403上的安装套筒404沿水平方向设置。
本申请中通过在两个支撑杆403之间设置的第二连接杆402,一方面能够提高悬架4的整体稳定性和强度,另一方面,通过在第二连接杆402上设置的第二安装座1011能够便于减震组件14的安装。
由于本申请中减震组件14的数量为四个,因此,对应的第一安装座4021的数量也为四个,每个第一安装座4021由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支板组成,两个安装支板上开设有穿孔,穿孔内设有螺栓或销轴等连接组件,减震组件14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第二安装座1011转动连接。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本申请中机动平台的转向通过前车轮16实现,因此,本申请中与机动平台的前车轮16对应的支撑杆403远离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设置的安装套筒404沿竖直方向设置,从而便于转向组件中的转向轴9的安装。而与后车轮17对应的支撑杆403远离第一连接杆401的一端设置的安装套筒404沿水平方向设置,安装时,机动平台的后车轮17的轮轴18直接与水平方向设置的安装套筒404相连接。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与车轮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进一步地,如图1-图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机动平台,还包括转向组件;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基座6、转向连杆7、转向连接片8、转向轴9以及车头20,车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座19,第一安装部101上形成有转向连接部103,转向基座6与转向连接部103相贴合,车头20穿过转向连接部103与转向基座6相连接;转向轴9设置于竖直方向的安装套筒404内,且一端与安装轴座19相连接;转向连接片8呈L形结构,转向连接片8的竖直方向上的一端与转向连杆7的一端转动连接,转向连接片8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与转向轴9相连接,转向连杆7的另一端与转向基座6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通过车前轮实现转向动作,因此,本申请中的转向连接部103位于第一安装部101远离踏板13的一端,且转向连接部103在平台本体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与平台本体在长度方向上的轴线共线。转向连接部103中心开设有穿孔,车头20的一端穿过转向连接部103与转向基座6相连接。
需要转向时,车头20转动带动转向基座6转动,优选地,本申请中转向基座6上用于连接车头20的定位孔为方形孔,能够避免车头20在转动的过程中与转向基座6产生滑动,造成车头20空转的问题。
本申请中转向基座6和转向连接片8上均设有球头10,转向连杆7的两端均形成有第一连接环701,两端的第一连接环701分别对应转向基座6和转向连接片8上的球头10,且与球头10转动连接。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球头10设置于呈L形的转向连接片8的竖直方向上的一端,转向连接片8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与转向轴9相连接。
本申请中转向连杆7可以为两个,相对地,转向连接片8以及球头10均与转向连杆7对应设置,其中一个转向连杆7对应的转向连接片8与机动平台的其中一个前车轮16的轮轴18相连接,另一个转向连杆7对应的转向连接片8与机动平台的另一个前车轮16的轮轴18相连接。
当车头20转动时,转向基座6跟随车头20转动,从而通过转向连杆7使转向连接片8产生同向的转动,由于转向连接片8与转向轴9的一端相连接,转向轴9的另一端与轮轴18相连接,因此,能够使机动平台的前车轮16跟随车头20产生同向的转动,实现机动平台的转向动作。
更近一步地,如图1-图7所示,转向组件还包括同步连杆11,同步连杆11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连接片12,且同步连杆11与同步连接片12转动连接,两个同步连接片12与对应的转向轴9相连接。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转向连杆7为一个,相对地,其中一个前车轮16的转向轴9上连接有转向连接片8。同步连杆11连接于两个竖直方向的安装套筒404之间,且两端均设有同步连接片12,同步连接片12的一端与对应的轮轴18相连接,另一端上设有球头10,同步连杆11的两端形成有第二连接环1101,第二连接环1101与对应的球头10转动连接。
当车头20产生转动时,转向基座6通过转向连杆7推动转向连接片8产生同向转动,从而带动该侧的轮轴18和同步连接片12产生转动。当一侧的同步连接片12转动时,能够通过同步连杆11带动另一侧的同步连接片12转动,从而实现机动平台的转向动作。
其中,如图1-图7所示平台本体包括架体1和踏板13,架体1呈箱型结构,且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形成于架体1的两端,踏板13盖设于架体1上。
优选地,本申请中的架体1呈箱型结构,使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形成于架体1上,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体机动平台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申请中踏板13盖设于架体1上,使驾驶人员或运输的物品可以平稳地进行驾驶或运输。
具体地,如图1-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101上设有第二安装座1011,第二安装部102上设有第三安装座1021;第二安装座101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转轴2穿过第一安装孔与第二安装座1011转动连接;第三安装座1021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第二转轴3穿过第二安装孔与第三安装座1021转动连接。
本申请中的第二安装座1011和第三安装座1021实质上均包括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支板,且第二安装座1011的安装支板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用于连接第一转轴2,第三安装座1021的安装支板上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用于连接第二转轴3,通过第二安装座1011和第三安装座1021能够快速且稳定地实现转轴与架体1的连接。
优选地,本申请中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且第一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一安装部101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与第二安装部102所在的平面平行,因此,能够使平台本体沿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转动。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第一安装孔的轴线、第二安装孔的轴线以及平台本体在长度方向上的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即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位于平台本体的中间位置,能够使平台本体的受力平均,且平台本体的旋转轴线为自身在长度方向上的轴线。
进一步地,如图1-图3所示,减震组件14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减震组件14分别连接于第一安装部101的两侧,另外两个减震组件14连接于第二安装部102的两侧;每个减震组件14均包括缓冲杆1402和弹性件1401,弹性件1401套设于缓冲杆1402上,缓冲杆1402的一端与悬架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平台本体转动连接。
优选地,本申请中减震组件14的数量为四个,能够使平台本体得到较好地减振效果和稳定性。
进一步优选地,本申请中减震组件14包括弹性件1401和缓冲杆1402,通过缓冲杆1402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整体机动平台的缓冲效果,使机动平台在复杂路况下不会产生剧烈的颠簸,而在缓冲杆1402外套设弹性件1401能够进一步地提升机动平台的减震效果,提升机动平台的越野能力。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弹性件1401可以为减震弹簧,通过缓冲杆1402和减震弹簧的配合实现减震效果。但不仅限于通过减震弹簧和缓冲杆1402的配合,也可直接通过弹簧或其他弹性体实现对整体机动平台的减震目的。
更近一步地,如图2结合图3所示,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端部均设有连接轴15,连接轴15沿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与第一安装部101对应的连接轴15的两端凸出于第一安装部101,与第二安装部102相对应的连接轴15的两端凸出于第二安装部102;减震组件14远离悬挂组件的一端与连接轴15转动连接。
优选地,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上设置的连接轴15,且使连接轴15的两端凸出于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能够便于减震组件14与第一安装部101和第二安装部102的转动连接。
实质上,本申请中缓冲杆1402的两端均形成有对位孔,连接轴15穿过缓冲杆1402的其中一端的对位孔,实现缓冲杆1402与第一安装部101的转动连接,缓冲杆1402另一端的对位孔与第一安装座4021上的穿孔对应,通过螺栓或销轴等连接件实现与第一安装座4021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减震组件14与架体1和悬架4之间的转动连接。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动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此外,如图7结合图8所示,车轮组件还包括前车轮16、后车轮17以及轮轴18,轮轴18与前车轮16和后车轮17一一对应设置,前车轮16和后车轮17分别与对应的轮轴18的一端相连接;安装轴座19与转向轴9远离转向连接片8的一端相连接,且安装轴座19套设于轮轴18上。
本申请中前车轮16与后车轮17的轮轴18均沿水平方向设置,前车轮16对应的轮轴18设置于安装轴座19内,安装轴座19与转向轴9远离转向连接片8的一端相连接,从而能够通过前车轮16实现机动平台的转向动作。
当行进的机动平台某一侧的车轮受到来自道路上障碍的冲击时,与该侧对应的减震组件14被压缩,另一侧的减震组件14伸展,从而使悬架4产生倾斜,由于悬架4与平台本体通过转轴相结合,因此,当悬架4产生倾斜时,通过相对转轴的转动,能够使平台本体仍保持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平台本体跟随悬架4产生倾斜的问题。
当驾驶人员需要进行转向动作时,可以通过调节自身重心实现,即驾驶人员站立于踏板13上,当需要进行转向时,将重心向所需方向进行倾斜调整,由于平台本体能够相对第一转轴2和第二转轴3转动,因此,平台本体能够跟随驾驶人员重心的偏移产生随动。而当平台本体产生转动时,首先会压缩偏移侧的减震组件14,另一侧的减震组件14拉伸,从而使悬架4跟随平台本体产生偏转。由于转向基座6为产生转动,因此,悬架4的偏移会带动转向连接片8转动,从而使转向轴9产生转动,进而实现机动平台的转向。
优选地,本申请中机动平台的车头20上还设有把手2001,方便驾驶人员对机动平台进行操纵。
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提供的机动平台可以通过驾驶人调整重心实现平台的转向动作,也可以结合无人控制系统,通过系统调节平台主体的重心,实现转向动作。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机动平台可以通过驾驶人主动驾驶实现行进及转向的动作,也可通过结合无人控制系统实现无人化的行进及转向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本体、转轴、悬挂机构以及车轮组件;
所述平台本体的两端形成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
所述悬挂机构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设置;
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平台本体能够相对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所述悬挂机构包括悬架组件和减震组件,对应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转轴的轴线相垂直;
对应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悬架组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悬架组件的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轴线相垂直;
所述悬架组件远离转轴的一端与车轮组件相连接;
所述减震组件支撑于所述平台本体与所述悬架组件之间,且分别与所述平台本体和所述悬架组件转动连接;
所述悬架组件包括悬架和连接座;
所述悬架包括第一连接杆以及两个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杆的一端相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车轮组件相连接;
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水平面翘起,所述连接座上形成有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一安装部所在的平面相平行,所述第二连接孔的轴线与所述平台本体在宽度方向上的轴线相平行;
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孔套设于对应的所述转轴上,且所述连接座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座能够带动所述悬架相对所述平台本体转动;
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孔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杆上,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座转动连接,以使所述悬架能够相对所述连接座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还包括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平行,以使所述悬架呈A形结构;
所述第二连接杆上设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与所述减震组件对应设置,所述减震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转动连接;
两个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安装套筒,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安装套筒沿竖直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的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安装套筒沿水平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转向组件;
所述转向组件包括转向基座、转向连杆、转向连接片、转向轴以及车头,所述车轮组件包括安装轴座;
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形成有转向连接部,所述转向基座与所述转向连接部相贴合,所述车头能够穿过所述转向连接部与所述转向基座相连接;
所述转向轴设置于竖直方向的所述安装套筒内,且一端与所述安装轴座相连接;
所述转向连接片呈L形结构,所述转向连接片的竖直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连接片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与所述转向轴相连接,所述转向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基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组件还包括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的两端均设有同步连接片,且所述同步连杆与所述同步连接片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同步连接片与对应的所述转向轴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本体包括架体和踏板,所述架体呈箱型结构,且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形成于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踏板盖设于所述架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第三安装座;
所述第二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转轴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连接;
所述第三安装座上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转轴穿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第三安装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的数量为四个,其中两个所述减震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两侧,另外两个所述减震组件连接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两侧;
每个所述减震组件均包括缓冲杆和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缓冲杆上,所述缓冲杆的一端与所述悬架组件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平台本体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端部均设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沿所述平台本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对应的所述连接轴的两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部;
所述减震组件远离所述悬架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轴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轮组件还包括前车轮、后车轮以及轮轴,所述轮轴与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前车轮和所述后车轮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轮轴的一端相连接;
所述安装轴座与所述转向轴远离所述转向连接片的一端相连接,且所述安装轴座套设于所述轮轴上。
CN202110150968.2A 2021-02-04 2021-02-04 机动平台 Active CN112498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0968.2A CN112498037B (zh) 2021-02-04 2021-02-04 机动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0968.2A CN112498037B (zh) 2021-02-04 2021-02-04 机动平台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037A CN112498037A (zh) 2021-03-16
CN112498037B true CN112498037B (zh) 2021-04-30

Family

ID=74952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0968.2A Active CN112498037B (zh) 2021-02-04 2021-02-04 机动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80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47740B (zh) * 2021-12-31 2024-07-05 长葛市烁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耐磨损的轮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95868B1 (fr) * 2012-09-27 2015-07-31 Venturi Automobiles Vehicule inclinable
CN205952223U (zh) * 2016-08-17 2017-02-15 赛世栋 电动滑板车
EP3500479A4 (en) * 2016-08-21 2020-04-22 D.S. Raider Ltd VEHICLE WITH A FRONT AND / OR REAR STEERING MECHANISM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A LATERAL, HORIZONTAL FORCE TO THE BODY OF THE VEHICLE
CN208148988U (zh) * 2018-03-08 2018-11-27 西安缔造者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麦克纳姆轮的独立悬挂减震平台
CN111319457A (zh) * 2020-03-27 2020-06-23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行驶平台
CN212447005U (zh) * 2020-03-27 2021-02-02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悬架系统导向臂和行驶平台
CN111759606B (zh) * 2020-07-09 2021-11-30 仲兆宏 无障碍移动平衡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8037A (zh) 2021-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9043381A (ja) 車両用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US20020065021A1 (en) Mounting bracket structure of remotely controllable toy rally car
JP3161882U (ja) 三輪車
US11318394B2 (en) Suspension system for radio-controlled vehicles
US11878763B2 (en) Knuckle assembly for use with a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a wheel suspension system and vehicl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2498037B (zh) 机动平台
US8146939B2 (en) Roll-stabilizing fifth wheel apparatus
US6527289B2 (en)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TW201800072A (zh) 電動輪椅之車架
US11904229B2 (en) Skateboard suspension
EP0887212A1 (en) Off-road vehicle front wheel suspension
US4789182A (en) Device for pivoting a rigid axle driven by a universal shaft to the frame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2694202B2 (ja) 後輪懸架機構
US6598893B2 (en) Multi-linking, rockered rear suspension system for two-wheeled vehicles
CN210503036U (zh) 减震结构、车头结构以及滑板
CN112572088B (zh) 一种轮距可调型全轮转向机器人底盘
CN219857500U (zh) 电动滑板车
CN216942577U (zh) 悬架系统及方程式赛车
CN216070349U (zh) 一种电动滑板车
CN220076595U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独轮车
CN221163072U (zh) 移动机器人底盘及其悬挂结构
CN216034894U (zh) 一种双后轮电动车尾部悬架
CN110654408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有轨电车
CN213534371U (zh) 一种电动四轮车前桥平衡装置
CN218751123U (zh) 一种双轮立式舵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