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94469A -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94469A
CN112494469A CN202010749323.6A CN202010749323A CN112494469A CN 112494469 A CN112494469 A CN 112494469A CN 202010749323 A CN202010749323 A CN 202010749323A CN 112494469 A CN112494469 A CN 1124944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formin
preparation
scar
medicament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493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学雷
吴晨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7493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944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94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944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3Amines
    • A61K31/155Amidines (), e.g. guanidine (H2N—C(=NH)—NH2), isourea (N=C(OH)—NH2), isothiourea (—N=C(SH)—NH2)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12Galenical forms characterised by the site of application
    • A61K9/0014Skin, i.e. galenical aspects of topical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A61P17/02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for treating wounds, ulcers, burns, scars, keloids,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领域,具体是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预防和/或治疗瘢痕中的新应用,以及以二甲双胍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外用制剂。本发明优点在于:局部应用二甲双胍抗瘢痕安全性高、价格便宜且疗效可靠,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药物协同作用,起到更好的抗瘢痕效果。

Description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二甲双胍在预防和/或治疗瘢痕中的新应用,以及以二甲双胍为主要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外用制剂。
背景技术
瘢痕是由于剖腹产、切割伤、烧伤、皮肤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发生改变的统称。瘢痕可分为不同类型,如未成熟、成熟、萎缩性、增生性或瘢痕疙瘩,可根据年龄、创伤原因、解剖部位、愈合时间和遗传等因素而发展。无论何种瘢痕,患者常瘙痒、疼痛、外观改变及瘢痕收缩后影响关节活动,给患者生理及心理造成严重创伤。目前临床常用的抗瘢痕治疗有手术治疗、压力治疗、局部激素注射治疗及激光治疗。然而,无论哪种治疗方式均存在低有效率及高复发率的缺陷,有些治疗方法甚至会导致局部组织萎缩、色素脱失及全身不良反应。至目前为止仍未见理想的抗瘢痕治疗方案,临床多采用两种或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开发疗效好而安全性高的新的治疗方案仍十分必要。
目前瘢痕形成的机制仍未完全阐明。皮肤损伤发生后,伤口会经历凝血期、炎症期、增生期、重塑期四个阶段,各期相互重叠、无严格界限。在增生期,成纤维细胞大量趋化至创面,分泌细胞外基质帮助重构真皮;同时部分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帮助伤口收缩从而尽快的闭合伤口。在重塑期,肌成纤维细胞逐渐凋亡,细胞外基质分泌减少并通过激活基质金属蛋白酶完成细胞外基质重塑,从而使得伤口处皮肤逐渐恢复至正常皮肤的色泽、软硬度及弹性。肌成纤维细胞逃逸凋亡并持续性大量分泌细胞外基质是瘢痕形成的重要机制,如何调控肌成纤维细胞凋亡并抑制其分泌细胞外基质是抑制瘢痕形成的有效途径。
自1957年二甲双胍问世以来在临床已有50多年的应用历史,是全球应用最广泛的降糖药之一,安全性高且价格便宜。近年来,二甲双胍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在体外细胞实验及动物实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衰老、抗肿瘤及免疫调控作用。在抗组织纤维化中也作用明显,可通过激活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Kinase,AMPK)增加肺纤维模型中肌成纤维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并抑制细胞外基质分泌,从而减轻肺纤维化程度(Rangarajan S,Bone NB,Zmijewska AA,et al.Metforminreverses established lung fibrosis in a bleomycin model.Nat Med 2018;24:1121-1127)。
中国专利文献CN1635880A(申请号01811403.2)公开了双胍衍生物在制备具有瘢痕形成作用的医药产品中的应用。该专利公开的双胍衍生物具有很强的结瘢性能,即促进上皮组织、内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等新组织的增生,进而加速创面愈合。而本发明中瘢痕指的是创伤愈合后皮肤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改变,二甲双胍可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细胞增殖并减少其分泌细胞外基质,进而减轻瘢痕形成。两者之间作用目的与作用机理均不同。
目前未见二甲双胍用于瘢痕治疗的报道。此外,二甲双胍常见的口服给药途径会经过消化系统的首过效应,且可能有乳酸酸中毒及血糖降低的副作用。为了提高局部瘢痕部位的有效药物浓度并降低全身副作用,本发明采用瘢痕部位局部各种外用制剂给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以二甲双胍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外用制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甲双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盐酸盐、乙酸盐、苯甲酸盐、柠檬酸盐、延胡索酸盐、双羟萘酸盐、氯苯氧基乙酸盐、羟乙酸盐、门冬氨酸盐、甲磺酸盐、马来酸盐、对氯苯氧基异丁酸盐、甲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环己烷羧酸盐、三甲氧基苯甲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金刚烷羧酸盐、glycoxylate、谷氨酸盐、吡咯琓酮羧酸盐、萘磺酸盐、1-葡糖磷酸、硝酸盐、亚硫酸盐、连二硫酸盐或磷酸盐。
优选的,所述的二甲双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盐酸盐、延胡索酸盐、双羟萘酸盐或氯苯氧基乙酸盐。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甲双胍前药选自山羊豆素,山羊豆碱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物为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为有效成分的外用制剂。包括溶液剂(酊剂和醑剂)、粉剂、洗剂、搽剂、油剂、乳剂(含霜剂)、软膏(含乳膏)、糊剂、硬膏、凝胶剂、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贴膏剂(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巴布贴以及其他贴剂和膏剂等)、其他(如溶解于二甲基亚砜的剂型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二甲双胍外用制剂中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可任意浓度,优选质量浓度为1%-20%,更优选为5%。
进一步的,所述的瘢痕是指由剖腹产、切割伤、烧伤、皮肤感染等各种因素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发生改变的统称,包括未成熟、成熟、萎缩性、增生性或瘢痕疙瘩等不同瘢痕类型,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过度活跃所引起的系统性皮肤硬化。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改善瘢痕胶原的密度和排列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降低瘢痕增生、降低瘢痕组织肌动蛋白(α-SMA)及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α-SMA)及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通过激活AMPK通路增加肌成纤维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并抑制细胞外基质分泌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抗瘢痕外用制剂,所述的外用制剂是以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为有效成分的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用制剂中还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或辅料。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用制剂,包括溶液剂(酊剂和醑剂)、粉剂、洗剂、搽剂、油剂、乳剂(含霜剂)、软膏(含乳膏)、糊剂、硬膏、凝胶剂、涂膜剂、气雾剂(喷雾剂)、贴膏剂(橡胶膏剂、巴布膏剂、巴布贴以及其他贴剂和膏剂等)、其他(如溶解于二甲基亚砜的剂型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用制剂中二甲双胍可任意浓度,优选质量浓度为1%-20%,更优选为5%。
进一步的,所述的瘢痕是指由剖腹产、切割伤、烧伤、皮肤感染等各种因素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发生改变的统称,包括未成熟、成熟、萎缩性、增生性或瘢痕疙瘩等不同瘢痕类型,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过度活跃所引起的系统性皮肤硬化。
本发明优点在于:
1、二甲双胍在临床上已有广泛应用,安全性高,对应的药代学、药理学、毒理学研究相对完善,局部应用二甲双胍抗瘢痕安全性高、价格便宜且疗效可靠;
2、以二甲双胍为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外用制剂价格会非常便宜,可大幅度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及国家医保开支;
3、目前已上市的抗瘢痕外用制剂(硅酮贴、硅酮乳膏、糖皮质激素类乳膏)的作用机制主要为降低瘢痕局部氧分压、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本发明中二甲双胍类外用制剂通过激活AMPK通路增加肌成纤维细胞对凋亡的敏感性并抑制细胞外基质分泌。二甲双胍类外用制剂抗瘢痕机制与已上市药物不同,可以与其他药物协同使用,起到更好的抗瘢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涂药二甲双胍乳膏后瘢痕大体观。
图2为涂药二甲双胍乳膏后瘢痕MASSON染色。
图3为涂药二甲双胍乳膏后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EI)。
图4为涂药二甲双胍乳膏后瘢痕组织肌动蛋白(α-SMA)及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
图5为二甲双胍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图6为二甲双胍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及I型胶原表达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制备二甲双胍抗瘢痕生理盐水溶液
用电子天平称取5g盐酸二甲双胍后在室温条件下充分溶解于100ml无菌生理盐水中,封装保存。以上方法得到的为质量浓度5%的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生理盐水溶液。
通过改变盐酸二甲双胍与生理盐水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二甲双胍溶液,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2: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乳膏
在70℃恒温水浴中将白凡士林10g,液体石蜡40g,单硬脂酸甘油酯10g,甘油25g放入500ml烧杯,加热熔化并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后作为油相;取蒸馏水380ml加入500ml烧杯中再加入盐酸二甲双胍25g,超声搅拌溶解作为水相;将水相油相在室温下混合并充分搅拌,加入氯酮10g充分搅拌后密封保存于4℃冰箱中。以上方法得到以5%的盐酸二甲双胍为有效成分的抗瘢痕乳膏。
通过改变体系中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二甲双胍乳膏,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3: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凝胶剂
室温条件下,称取67.4g生理盐水溶液,加入5g盐酸二甲双胍超声搅拌充分溶解,再加入3g羧甲基纤维素钠,25℃条件下溶胀过夜。最后加入20ml甘油和0.1g脂肪酸山梨坦。以上方法得到以5%的盐酸二甲双胍为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凝胶剂。通过改变体系中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二甲双胍凝胶剂,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4: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气雾剂(喷雾剂)
用电子天平称取5克盐酸二甲双胍后在室温条件下充分溶解于100毫升无菌生理盐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并装入喷雾瓶中封装保存。
通过改变盐酸二甲双胍与生理盐水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二甲双胍喷雾剂,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5: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气涂膜剂
称取8g聚乙烯醇(PVA)加入到83ml蒸馏水中,在90℃恒温水浴中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3ml甘油,搅拌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后加入5g盐酸二甲双胍,充分搅拌至完全溶解。封装保存。
通过改变体系中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二甲双胍涂膜剂,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6:制备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巴布贴
在50℃恒温水浴中,取100ml烧杯,加入26ml蒸馏水,2.5g卡波姆、5g甘油、2.5g明胶、2.5g桃胶、0.1g EDTA-2Na,得到A液;另取4g聚丙烯酸钠,加至4g甘油中,溶解搅拌均匀,得到B液;将A、B液混合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得到C液,冷却至室温。取5g盐酸二甲双胍,溶于50g蒸馏水中超声搅拌均匀,得到D液;最后在室温下将C、D液混合并充分搅拌至混合均匀,冷却至室温。上述药物涂布,覆盖防粘层,切块。以上方法得到以5%盐酸二甲双胍为有效成分的抗瘢痕巴布贴。
通过改变体系中盐酸二甲双胍的质量配比可得到任意浓度的盐酸二甲双胍巴布贴,优选为1%-20%的质量浓度,以针对不同类型瘢痕或取得最佳抗瘢痕效果。
实施例7:盐酸二甲双胍抗瘢痕乳膏抑制瘢痕形成的动物实验研究
1.1实验动物建模
采用兔耳瘢痕模型评价盐酸二甲双胍乳膏抑制瘢痕形成的效果。实验动物为雄性新西兰兔,2-3个月兔龄,体重2.0kg-2.5kg。适应性饲养48小时后,耳缘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剂量30mg/kg)。用75%酒精消毒耳部腹侧及背侧,直径10mm皮钻旋转切取皮肤,在每只兔耳腹侧制备6个直径10mm的圆形全层皮肤创面,以眼科剪仔细分离去除全层皮肤、皮下组织及软骨膜。术后每天观察创面并清除创面分泌物。术后两周,创面均已上皮化。
1.2实验分组
9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A组为5%二甲双胍乳膏组,在术后14天创面完全上皮化后每天涂抹创面,连续涂抹2周;B组为10%二甲双胍乳膏组,在术后14天创面完全上皮化后每天涂抹创面,连续涂抹2周;C组为阴性对照组,在术后14天创面完全上皮化后每天仅涂抹乳膏载体,连续涂抹2周。
1.3实验评估
(1)瘢痕大体观
术后每周拍照观察瘢痕外观,特别注意观察创面的色泽、硬度、柔软度。
(2)组织学检测
术后5周取材,在瘢痕最厚处一分为二,一份行分子生物学检测,一份采用4%多聚甲醛固定完全后石蜡包埋,切片后MASSON染色观察瘢痕胶原堆积和排列情况。计算瘢痕增生指数(Scar Elevation Index,SEI),计算公式:SEI=瘢痕中央最厚处厚度/瘢痕周围正常皮肤厚度。
(3)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术后5周取材,瘢痕组织去除表皮、皮下组织和软骨后置于液氮速冻,采用匀浆器匀浆后TRIzol提取RNA。实时荧光定量PCR按SYBR Green试剂盒操作,引物序列包括:
α-SMA:
forward:5′-CAGGGAGTAATGGTTGGAAT-3′(SEQ ID NO.1);
reverse:5′-TCTCAAACATAATCTGGGTCA-3′(SEQ ID NO.2);
COL1A2:
forward 5′-CCCAACCAAGGATGCACTA-3′(SEQ ID NO.3);
reverse 5′-CTTGGCCTTGGAGCTCTTATAC-3′(SEQ ID NO.4);
β-actin:
forward 5′-GCTATTTGGCGCTGGACTT-3′(SEQ ID NO.5);
reverse 5′-GCGGCTCGTAGCTCTTCTC-3′(SEQ ID NO.6)。
1.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多组数据比较采用ANOVA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实验结果
术后2周大体观察创面基本已完成上皮化。阴性对照组创面逐渐变硬增厚、凸出于周围正常组织、色泽逐渐变红,而二甲双胍乳膏组瘢痕硬度和色泽明显改善而与正常皮肤更为接近。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提高,对瘢痕外观改善更为明显(图1)。术后5周组织取材进行MASSON染色发现阴性对照组胶原致密且排列紊乱,而二甲双胍乳膏组胶原排列疏松且更为整齐。MASSON染色发现随着二甲双胍浓度的提高瘢痕胶原的密度和排列的改善更为明显,但高浓度组会引起表皮厚度变薄(图2)。术后5周瘢痕组织取材计算瘢痕增生指数,发现二甲双胍能明显降低瘢痕增生指数数值(图3)。进一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甲双胍乳膏能明显降低瘢痕组织肌动蛋白(α-SMA)及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与阴性对照组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抑制作用与二甲双胍浓度成正比(图4)。
实施例8:盐酸二甲双胍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生物学活性的体外实验研究
1.1实验方法
(1)细胞分离培养
经患者或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术中获取增生性瘢痕组织。抗生素反复清洗后将瘢痕组织经剪刀剪成约0.5-1cm的小块,0.25%的中性蛋白酶(dispase酶)4℃消化过夜。用镊子将表皮去除,真皮置于另一个新的培养皿中用剪刀剪碎(组织块1mm大小左右),采用0.25%胶原蛋白酶继续消化4-8小时。
加入完全培养基终止消化,组织细胞悬液用200目筛网过滤后离心重悬细胞,接种于培养皿后孵育培养,取第3-5代瘢痕成纤维细胞进行细胞实验。
(2)细胞增殖检测
细胞消化计数后均匀铺至96孔板中,每孔细胞约4×103个,培养箱中培养12小时后加入刺激药物。实验分三组:阴性对照组,10μM浓度盐酸二甲双胍组,20μM盐酸浓度二甲双胍组。继续培养48小时后每孔更换为100μl新完全培养基,并加入10μl CCK-8试剂避光孵育培养。2小时后利用酶标仪检测吸光度450nm下每孔的OD值。
(3)细胞外基质表达检测
细胞消化计数后均匀铺至6孔板中,每孔细胞约5×105个。待细胞融合至70%-80%后加入刺激药物。实验分两组:阴性对照组,10μM浓度盐酸二甲双胍组。24小时后采用PBS清洗细胞,TRIZOL提取细胞RNA后按SYBR Green试剂盒操作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
引物序列包括:
α-SMA:
forward:5'-CCCAGACATCAGGGAGTAATGG-3'(SEQ ID NO.7);
reverse:5'-TCTATCGGATACTTCAGCGTCA-3'(SEQ ID NO.8);
Collagen I:
forward:5'-GAGGGCCAAGACGAAGACATC-3'(SEQ ID NO.9);
reverse:5'-CAGATCACGTCATCGCACAAC-3'(SEQ ID NO.10);
GAPDH:
forward:5'-AGAACATCATCCCTGCATCC-3'(SEQ ID NO.11);
reverse:5′-TCCACCACCCTGTTGCTGTA-3'(SEQ ID NO.12)。
1.2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的多组数据比较采用ANOVA分析,两组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实验结果
CCK-8试验检测细胞增殖,发现10μM浓度盐酸二甲双胍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当盐酸二甲双胍浓度至20μM能将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抑制13%(图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10μM浓度盐酸二甲双胍虽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无明显影响,但能明显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α-SMA)及I型胶原(Collagen I)的表达(图6)。
以上已对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创造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的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序列表
<110> 吴学雷
吴晨凯
<120>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130> /
<160> 12
<170> SIPOSequenceListing 1.0
<210> 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1
cagggagtaa tggttggaat 20
<210> 2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2
tctcaaacat aatctgggtc a 21
<210> 3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3
cccaaccaag gatgcacta 19
<210> 4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4
cttggccttg gagctcttat ac 22
<210> 5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5
gctatttggc gctggactt 19
<210> 6
<211> 19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6
gcggctcgta gctcttctc 19
<210> 7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7
cccagacatc agggagtaat gg 22
<210> 8
<211> 22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8
tctatcggat acttcagcgt ca 22
<210> 9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9
gagggccaag acgaagacat c 21
<210> 10
<211> 21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10
cagatcacgt catcgcacaa c 21
<210> 11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11
agaacatcat ccctgcatcc 20
<210> 12
<211> 20
<212> DNA
<213> 人工序列(Artificial)
<400> 12
tccaccaccc tgttgctgta 20

Claims (10)

1.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甲双胍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盐酸盐、乙酸盐、苯甲酸盐、柠檬酸盐、延胡索酸盐、双羟萘酸盐、氯苯氧基乙酸盐、羟乙酸盐、门冬氨酸盐、甲磺酸盐、马来酸盐、对氯苯氧基异丁酸盐、甲酸盐、乳酸盐、琥珀酸盐、硫酸盐、酒石酸盐、环己烷羧酸盐、三甲氧基苯甲酸盐、对甲苯磺酸盐、金刚烷羧酸盐、glycoxylate、谷氨酸盐、吡咯琓酮羧酸盐、萘磺酸盐、1-葡糖磷酸、硝酸盐、亚硫酸盐、连二硫酸盐、或磷酸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物为以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效成分的外用制剂;所述的外用制剂中二甲双胍质量浓度为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为溶液剂、粉剂、洗剂、搽剂、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凝胶剂、涂膜剂、气雾剂、贴膏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瘢痕是指由各种因素导致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发生改变的统称,包括未成熟、成熟、萎缩性、增生性或瘢痕疙瘩等不同瘢痕类型,以及肌成纤维细胞过度活跃所引起的系统性皮肤硬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改善瘢痕胶原的密度和排列的药物中的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降低瘢痕增生、降低瘢痕组织肌动蛋白及I型胶原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用为,在制备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肌动蛋白及I型胶原的表达的药物中的应用。
10.一种抗瘢痕外用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用制剂是以二甲双胍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二甲双胍前药为有效成分的制剂。
CN202010749323.6A 2020-07-30 2020-07-30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124944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9323.6A CN112494469A (zh) 2020-07-30 2020-07-30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749323.6A CN112494469A (zh) 2020-07-30 2020-07-30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94469A true CN112494469A (zh) 2021-03-16

Family

ID=749535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49323.6A Pending CN112494469A (zh) 2020-07-30 2020-07-30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9446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880A (zh) * 2000-05-26 2005-07-06 国家科研中心 双胍衍生物在制备具有瘢痕形成作用的医药产品中的应用
AU2015203067A1 (en) * 2009-07-08 2015-06-25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CN10682207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浙江萧山医院 二甲双胍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US20170246129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COMPOSITION USING GUANIDINE COMPOUND FOR SUPPRESS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beta
CN110023332A (zh) * 2016-09-22 2019-07-16 Rsem有限合伙公司 包含sasp调节剂和衰老衰减剂的组合物及其用于调节细胞衰老的用途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35880A (zh) * 2000-05-26 2005-07-06 国家科研中心 双胍衍生物在制备具有瘢痕形成作用的医药产品中的应用
AU2015203067A1 (en) * 2009-07-08 2015-06-25 Janssen Pharmaceutica Nv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es
US20170246129A1 (en) * 2016-02-26 2017-08-31 Peking University Third Hospital COMPOSITION USING GUANIDINE COMPOUND FOR SUPPRESSING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beta
CN110023332A (zh) * 2016-09-22 2019-07-16 Rsem有限合伙公司 包含sasp调节剂和衰老衰减剂的组合物及其用于调节细胞衰老的用途
CN106822075A (zh) * 2017-03-31 2017-06-13 浙江萧山医院 二甲双胍在促进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I R,ETC.: "Metformin Inhibits 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of Keloid Fibroblasts via the HIF-1α/PKM2 Signaling Pathway", 《INT J MED SCI.》 *
孙怡等: "二甲双胍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影响",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陆信仰: "《外科疾病诊断与手术操作 第2版 下》", 31 March 2019,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652308C2 (ru) Способы и продукты для заживления ран тканей
KR20030009454A (ko) 진세노사이드Rb1으로 된 피부조직 재생촉진제
WO2019196420A1 (zh) 一种多肽及其皮肤修复功能的应用
US10596224B2 (en) Method of treating a wound, comprising the step of administering a composition including a substance P
WO2008094061A1 (fr) Compositions pharmaceutiques et cosmétiques servant à accélérer le processus de cicatrisation de plaies et autres lésions superficielles
JP4008192B2 (ja) ジンセノサイドRb1からなる皮膚組織再生促進剤
TWI474831B (zh) 免疫調節蛋白於促進傷口癒合或組織損傷治療的用途
CZ258598A3 (cs) Inhibitor neovaskularizace
KR20010006485A (ko) 망막 색소상피세포의 과잉증식에 관한 질환의 예방 또는 치료제
CN1455677A (zh) 皮肤创伤愈合促进剂
TW200302108A (en) New peptides and their pharmaceutical use
CN108324926A (zh) 干细胞提取物和抗菌肽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EP0974352A1 (en) Drugs inhibiting progress of pterygium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of the same
KR102158969B1 (ko) 물질 p를 포함하는 난치성 궤양 치료용 조성물
CN112494469A (zh) 二甲双胍在制备预防和/或治疗瘢痕的药物中的应用
JP4096115B2 (ja) 皮膚創傷治癒促進剤
WO2007033591A1 (fr) Substance active pour prothese en cas de blessures
CN115887471A (zh) 瑞德西韦在制备治疗皮肤纤维化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KR101820519B1 (ko) 설글리코타이드의 피부 상처 치유 촉진 용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외용제 조성물
CN101057823B (zh) 一种具有抗衰老及美容作用的复合生物制剂
CN111378125B (zh) Pebp嵌段聚合物凝胶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16640188B (zh) 一种宫内膜干细胞在子宫韧带修复中的应用
CN1330371C (zh) 一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复合生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15721638B (zh) 月桂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在制备促伤口愈合药物中的应用
CN117442610A (zh) 化合物8519-0065在制备促进皮肤创面愈合的药物中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