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68C - 固定框架 - Google Patents

固定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68C
CN1124668C CN 00105507 CN00105507A CN1124668C CN 1124668 C CN1124668 C CN 1124668C CN 00105507 CN00105507 CN 00105507 CN 00105507 A CN00105507 A CN 00105507A CN 1124668 C CN1124668 C CN 1124668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piece
distributor
back side
sealed
open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10550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307385A (zh
Inventor
森竜一
北村满寿雄
前田昌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3073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3073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6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6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取出配线器具时能防止器具破损的固定框架。该框架A的主体1是金属制的,在一方侧部2a突出设置与配线器具槽部锁合的锁合凸件5,在另一方侧部2b设有与配线器具突出部可自由装卸锁合的锁合构件20。锁合构件20是由固定片21、具有可挠性的挠性片23和夹持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夹持片24一体构成。此外,框架片6与侧部2b一体设置,在该框架片6上设有调节工具压入量的调节凸件6c。

Description

固定框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开关和插座等配线器具埋设在墙面等建筑面上所使用的固定框架。
背景技术
迄今,为了将开关和插座等配线器具埋设在墙面等的建筑面上,使用如图8所示的金属制的固定框架。该固定框架A由装配螺钉(盖形螺钉)61、61安装在埋入墙上的埋入盒60开口面一侧,进而,合成树脂制的板式框架62由螺钉63、63安装在前面,同时在板式框架62的前面装上装饰板64。
还有,在固定框架A的两侧部2a、2b设置与配线器具50的组装框架52、52上所设置的槽部52a锁合的锁合凸体5a、5b,并在另一方的侧部2b上设置槽孔65,在与开口窗4之间形成薄壁部66。这里,配线器具50向固定框架A上的安装是这样进行的,即将配线器具50的一部分插入固定框架A的开口窗4,使一方侧部2a的锁合凸件5a与单侧组合框架52的槽部52a锁合,通过在槽孔65插入螺丝刀等工具撬的方法使薄壁部66突出变形,使另一方侧2b的锁合凸件5b与对面一侧的组合框架52的槽部52a锁合。
在这种固定框架A中,将配线器具50安装在固定框架A上时,在将一部分插入固定框架A的开口窗4的状态下,操作人员用手对配线器具50定位,而且还必须边保持边用螺丝刀等工具使薄壁部66突出变形,所以存在着操作性不良的问题。
因此,如图9(a)、(b)所示,提供了一种这样的固定框架A,即在一方侧部2b的背面经溶剂粘接或紧密固定可与向配线器具50的组合框架52突出设置的锁合爪52b自由装卸的弹性锁合构件40。锁合构件40是由具有可挠性材料形成并被固定在侧部2b背面的固定片41,和由固定片41的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延伸并向背面一侧突出的截面约呈U字形的挠性片42,以及由挠性片42的前端部向前面一侧突出并与所述锁合爪52b锁合的锁合段部44、44所形成的锁合片43构成。还有,在与锁合片43相对应的侧部2b的位置上,穿通设置贯通框架主体1的贯通孔19,锁合片43的前端通过贯通过贯通孔19向框架主体1的前面一侧突出。
然而,在该固定框架上固定配线器具50时,将配线器具50的一部分(即向器具主体51的前面突出的凸台部51a)由框架主体1的背面一侧插入开口窗4内,使设置在一方侧部2a上的锁合凸件5a与一方组合框架52的槽部52a锁合。于是,在使另一方组合框架52的锁合爪52b、52b与锁合构件40的锁合片43接触的状态下,在将配线器件50由固定框架A的背面一侧压入前面一侧时,通过锁合爪52b、52b,锁合片43被压向外侧,挠性片42弯曲,锁合片43向外侧扩展。由此,在将器具主体51向框架主体1上固定时,锁合爪52b、52b被嵌入设置在锁合片43上的锁合段44、44,通过锁合构件40的弹簧恢复力使锁合爪52b、52b分别与锁合段部44、44锁合,器具主体50被固定在固定框架A上。
另一方面,在由固定框架A取出配线器具50时,将由贯通孔19向前面一侧突出的锁合片43的部位推压向外侧,则挠性片42弯曲,锁合片43向外侧扩展,因此解除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52b与锁合段44、44的锁合状态,即可容易地由固定框架A取出配线器具50。
在上述的后者固定框架A中,从固定框架A取出配线器具50时,通过将锁合片43向外侧推压,使锁合构件40发生弹性变形来解除配线器件50的锁合爪52b与锁合段部44的锁合状态,但是由于无法调节锁合片43的变形量,因此就产生了锁合片43塑性变形了而无法固定配线器具50之虞。
此外,由于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只是与锁合段部44锁合,所以就产生了在将配线器具50固定在固定框架A上时配线器具不稳定的问题。
还有,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52b载置在锁合段部44、44的端缘(端部)上,接触面积小,因此在对固定在固定框架A上的配线器50施加外力时,施加在锁合爪52b与锁合段部44相接触部位上的应力变大,即产生了配线器具50或锁合部件40的破损问题。
还有,在固定框架A上装卸配线器具50时,锁合构件40的挠性片42是弹性变形的,但是挠性片42是连接固定片41的开口窗一侧的端缘与锁合片43之间的,因此挠性片42的距离短,其弹性系数变大,便产生了装卸配线器具50时需要大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卸配线器具作业容易、且防止了装卸作业时破损的固定框架。其次,第二项发明的目的在于,包括上述目的在内,提供一种防止配线器具不稳定的固定框架。还有,第四至第六项发明的目的在于,包括上述目的在内,提供一种更容易进行装卸作业的固定框架;第七项发明的目的在于,包括上述目的在内,提供一种防止外力对配线器具破损的固定框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将配线器具的一部分插入具有对置的一对侧部及连接两侧部的连接部并由侧部与连接部包围的开口窗内来保持该配线器具的金属制的框架主体、和将框架主体固定在墙面这样的建筑面上的固定构件、和由一方侧部向开口窗侧突出并与配线器具一方侧面上设置的槽部锁合的锁合凸件,以及在另一方侧部安装的并与配线器具另一方侧面上设置的突出部自由装卸锁合或解除锁合的锁合构件;所述锁合构件是由在另一方侧部上固定的固定片,和一端与该固定片连接的具有可挠性的挠性片,以及与该挠性片的另一端连接并配置在另一方侧部背面一侧且在与另一方侧部背面之间夹持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夹持片一体成形而构成;还设有配置在另一方侧背面一侧并通过连接部与该侧部一体连接的框架片;在该框架片上突出设置由于将夹持片压向背面一侧、与解除夹持片和突出部的锁合状态用工具的前端相接触并调节该工具压入量的调节凸件。通过使配线器具的槽部与锁合凸件锁合,同时在侧部背面与夹持片之间将配线器具的突出部进行弹性夹持,将配线器具固定在框架上,因此,容易进行配线器具的固定作业,而且通过工具的前端,将夹持片压向背面一侧,使挠性片向外侧扩展,解除突出部与夹持片的锁合状态,可容易地从固定框架取出配线器具,并且,由于在与侧部一体设置的框架片上设置有调节向工具背面一侧压入量的调节凸件,所以可调节向工具背面一侧的压入量,可调节挠性片的弯曲量,可防止挠性片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的第二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锁合构件上设置从所述固定片上的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开口窗一侧延伸、与由开口窗前面一侧突出的器具主体部位弹性相接并使器具主体靠近一方侧部一侧的弹性接片。由于通过弹性接片使配线器具靠近一方侧部一侧,所以通过槽部与锁合凸件之间的间隙可防止配线器具的不稳定。
本发明的第三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紧密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由于在另一方侧部,向背面一侧突出的框架片一体成形,因此在固定片紧密地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背面时,在进行框架主体冲压加工之后,需要将框架主体翻过来的作业,但是由于固定片紧密地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一侧,所以在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就不需要将框架主体翻过来的作业,提高了固定框架的组装作业性能。
本发明的第四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所述挠性片由固定片的外侧缘延伸,前端向背面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夹持片结合。挠性片的一端与固定在另一方侧部前面的固定片连接,而另一端则与配置在另一方侧部背面一侧的夹持片连接,因此可使挠性片的距离变长,可容易弯曲挠性片,可容易进行配线器具的装卸作业。
本发明的第五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锁合构件上设置由所述夹持片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背面一侧突出的、并以愈向背面一侧、向外侧的突出量愈大的截面形状形成的、在安装配线器具时导引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导片。将配线器具的一部分由框架主体背面一侧插入开口窗内,使配线器具的槽部与一方侧部的锁合凸件锁合,同时从使配线器具的突出部与导片接触的状态,将配线器具压入前面一侧时,突出部沿导片移动,并可在侧部的背面与夹持片之间顺利地进行锁合。
本发明的第六项发明,包括第五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导片的连接部位设置愈向开口窗一侧愈远离侧部背面倾斜的,并在取下配线器具时与所述工具前端接触的锥形面。通过工具使锥形面压向背面一侧时,由于工具前端沿锥形面向背面一侧移动,所以挠性片压向外侧弯曲,可解除夹持片与配线器具突出部的锁合状态,但是,由于工具的前端与锥形面接触,所以与工具前端相接触的夹持片的部位与侧部背面略平行的平面所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很容易将工具压入背面一侧,可容易进行取出配线器具的作业。
本发明的第七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配线器具的突出部被弹性夹持在另一方侧部的背面与夹持片的对面之间。与突出部同夹持片的端部接触的情况相比较,突出部与夹持片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在对配线器具施加外力时,降低了加在突出部与夹持片的接触部位的应力,可防止配线器具和固定框架的破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固定框架的分解斜视图。
图2为同上的固定框架外观斜视图。
图3为同上的固定框架的侧视图。
图4为同上的固定框架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5为说明同上由固定框架取出配线器具方法的主要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6为表示在同上的固定框架上固定配线器具的状态,(a)为侧视剖视图、(b)为主要部分放大的侧视图。
图7为用于同上的固定框架的另一可挠性构件外观斜视图。
图8为说明已有的固定框架施工状态的说明图。
图9为表示已有的固定框架,(a)为在固定框架上固定配线器具状态的剖视图,(b)为用于固定框架的可挠性材料外观的斜视图。
在上述附图中,A—固定框架,1—框架主体,2a、2b—侧部,5—锁合凸件,6—框架片,6c—调节凸件,20—锁合部件,21—固定片,23—挠性片,24—夹持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至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该固定框架A的框架主体1是金属制的,包括对向的一对侧部2a、2b和连接两侧部2a、2b的连接部3、3以及由侧部2a、2b及连接部3、3包围的开口窗4,并以矩形框架状形成。另外,在各连接部3、3设置有在埋入框架主体1盒60上插通固定用装配螺钉61(参照图8)的长孔形螺钉插通孔3a,和锁合在形成墙面的护墙板等墙材料上固定框架主体1用的夹具(未图示)的夹具锁合槽3b,和插通直接装在墙面等建筑面上用的螺钉的螺钉插通孔3c,以及拧入固定板式框架62用的螺钉63的螺丝孔3d。这里,由螺钉插通孔3a、3c和夹具锁合槽3b等构成了将框架主体1固定在墙面这样的建筑面上的固定部件。这里,在本实施例中,将已标准化的单位尺寸的配线器具[例如,按日本工业标准规定的大角形连用配线器(参照JIS C8304)的一组件尺寸]可按短幅方向三个并列安装,设定有框架主体1及开口窗4的尺寸。
在一对的侧部2a、2b之内,一方的侧部2a沿纵向外侧(与开口窗4的相对一侧)的端缘向前方折弯;在沿侧部2a的纵向内侧(面临开口窗4一侧)的端缘上,沿纵向并以等间隔设置有三个向开口窗4一侧突出并与设置在配线器具50的组合框架52上的槽部52a相锁合的锁合凸件5。
与侧部2b一体设置有由沿另一方侧部2b纵向的外侧缘向背面一侧突出的框架片6。框架片6的两端部通过连接部6a、6a与侧部2b相连接。并且,框架片6的中间部通过由侧部2b一体延伸设置的狭幅的一对支承肋条6b、6b支承,在框架6与侧部2b之间可形成的间隙由上述支承肋条6b、6b约三等分为三个部分(以下将各部分称为间隙7)。还有,在面临间隙7的框架6的侧缘分别突出设置有向间隙7侧突出的调节凸件6c。
此外,在侧部2b安装有与配线器具50的组合框架52上设置的锁合爪(突出部)52b可自由锁合或解除锁合的锁合构件20。锁合构件20由具有可挠性的材料形成,具有在侧部2a的前面紧密固定的长尺寸的固定片21,而由固定片21的内侧缘(面临开口窗4一侧的侧缘)的各锁合凸件5相对向的部位向前面一侧突出三个弹性接片22一体地延伸设置。弹性接片22,其截面以略<字形形成,中间部与两端部相比,向开口窗4一侧突出。此外,在与固定片21的外侧缘(与开口窗4相对侧的侧缘)的各间隙相对应的部位,在与侧部2b背面对向配置的侧部2b背面之间弹性夹持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52b的夹持片24,通过截面约圆弧形的挠性片23一体连接,延伸设置有由夹持片24的内侧缘向背面一侧突出的导片25。这里,各夹持片24通过侧部2b与框架片6之间的间隙7向开口窗4一侧突出。
还有,在导片25的前端形成愈是前端愈是向外侧突出量大的倾斜的锥形面25a。在锥形面25a的前端缘约中央形成上述的调节凸件6c进入的缺口部25b,锥形面25a防止与调节凸件6c的干扰。还有,在挠性片23上,沿着固定片21与夹持片24的连接方向贯穿设置贯通挠性片23的器具拆卸孔26。
这里,在固定片21的两端部及固定片21的各弹性接片22间的部位,贯穿设置贯通固定片21的销钉插通孔27,在侧部2b的前面突出设置在销钉插通孔27上插通的固定销钉8。于是,在侧部2b的前面载置锁合构件20的固定片21,使固定销钉8插通固定片21的销钉插通孔27,并通过机械方法压碎固定销钉8的前端部分,锁合构件20便固定在侧部2b上。在本实施例的固定框架A中,在侧部2b的背面一侧突出设置框架片6,因此像过去那样在侧部2b的背面一侧紧密固定锁合部件时,对框架主体1冲压加工后,还必须将框架主体1翻过来并将锁合部件20紧密地固定在侧部2b的背面,需要将框架主体1翻过来的作业。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例固定框架A中,因为是在侧部2b的前面紧密固定锁合构件20的,所以不需要将框架主体1翻过来的作业,从而提高了固定框架A的组装作业性能。
在将配线器具50固定在该固定框架A上时,将配线器具50的一部分(即向器具主体51的前面突出的凸台部51a)从框架主体1的背面插入开口窗4内,使在一方侧部2a上设置的锁合凸部5与一方组合框架52的槽部52a锁合。于是,在与锁合构件20的导片25上设置另一方组合框架52的锁合爪52b、52b的锥形面25a相接触的状态下,将配线器具50由固定框架A的背面一侧压入前面一侧时,锁合爪52b、52b被导引致导片25的锥形面25a,可在侧部2b的背面与夹持片24之间顺利地锁合。
如上所述,从锁合构件20的固定片21内侧缘开始,弹性接片22一侧延伸设置,该弹性接片22的中间部向开口窗一侧突出,因此,在将配线器具50固定在固体框架A上时,弹性接片22与配线器具50的组合框架52弹性连接。但是,在使一方组合框架52上所设置的槽部52a与侧部2a上所设置的锁合凸件5锁合的同时,通过在侧部2b的背面与夹持片24之间弹性夹持设在另一方组合框架52上的锁合爪52b、52b,将配线器具50固定在固定框架A上,因此,在槽部52a与锁合凸件5之间可形成间隙,有配线器具50不稳定之虞。但是,弹性接片22与配线器具50的组合框架52弹性相接,通过弹性接片22的弹簧力作用,配线器具50被压入侧部2a一侧,可防止配线器具50的不稳定。
此外,在侧部2b背面与夹持片24之间,弹性地夹持有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52b,锁合爪52b、52b载于与夹持片24的侧部2b背面对向的面上,因此,与已有的固定框架相比较,夹持片24与锁合爪52b、52b的接触面积变大,在对固定框架A上固定的配线器具50施加外力时,可减少对夹持片24与锁合爪52b、52b的接触部位施加的应力,可防止配线器具50或锁合构件40的破损。
另一方面,在由固定框架A取出配线器具50时,如图5所示,例如将左旋螺丝刀这样的工具B的前端插入挠性片23上设置的器具拆卸孔26,由工具B的前端夹持片24挤压至背面一侧时,由于挤压力的作用,夹持片24压向背面一侧,挠性片23向外侧压弯,因此,可解除配线器具50的锁合爪52b、52b与锁合构件20的锁合状态,可容易地取出配线器具50。
这里,突出设置有由面临间隙7的框架片6的上侧缘向间隙7一侧突出的调节凸件6c,通过插入器具拆卸孔26内的工具B的前端与调节凸件6c的接触,可调节工具B的插入量,即挠性片23的弯曲量,可防止挠性片23的塑性变形。
还有,通过对夹持片24与导片25的连接部位施加的深冲加工,形成有愈向开口窗4一侧愈远离侧部2b背面的倾斜的锥形面28,因此,在取出配线器具50时,插入器具拆卸孔26内的工具B前端与锥形面28接触。由这种状态,再进一步地将工具B压入背面一侧,则由于工具B前端的作用,锥形面28被压向背面一侧,工具B的前端沿锥形面28向背面一侧移动,这样,挠性片23向外侧压弯,因此,与工具B前端接触的夹具片24的部位与侧部2b背面约成平行面所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则容易将工具B插入背面一侧,可容易地进行取出配线器具50的作业。
还有,挠性片23由在侧部2b的前面一侧紧密固定的固定片21的外侧缘向外方突出,其前端与在侧部2b的背面一侧配置的夹持片24相结合,因此,可使挠性片23的距离变长。从而,挠性片23的弹性系数变小,挠性片23容易弯曲,可容易地进行配线器具50的装卸作业。
在本实施例中,由一个锁合构件20保持固定在固定框架A上的三个配线器具,但是,如图7所示,在另一体上形成保持各配线器具的锁合构件20’,也可以将三个锁合构件20’固定在固定框架A的侧部2b上。再有,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保持各配线器具的锁合构件一体化了,所以与在另一体上形成锁合构件的情况相比较,可容易地进行固定锁合构件20的作业。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第一项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将配线器具的一部分插入具有对置的一对侧部及连接两侧部的连接部并由侧部与连接部包围的开口窗内来保持该配线器具的金属制的框架主体、和将框架主体固定在墙面这样的建筑面上的固定构件、和由一方侧部向开口窗侧突出并与配线器具一方侧面上设置的槽部锁合的锁合凸件,以及在另一方侧部安装的并与配线器具另一方侧面上设置的突出部自由装卸锁合或解除锁合的锁合构件;所述锁合构件是由在另一方侧部上固定的固定片,和一端与该固定片连接的具有可挠性的挠性片,以及与该挠性片的另一端连接并配置在另一方侧部背面一侧且在与另一方侧部背面之间夹持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夹持片一体成形而构成;还设有配置在另一方侧背面一侧并通过连接部与该侧部一体连接的框架片;在该框架片上突出设置由于将夹持片压向背面一侧、与解除夹持片和突出部的锁合状态用工具的前端相接触并调节该工具压入量的调节凸件。该发明的效果是,通过使配线器具的槽部与锁合凸件锁合,同时在侧部背面与夹持片之间将配线器具的突出部进行弹性夹持,将配线器具固定在框架上,因此,容易进行配线器具的固定作业,而且通过工具的前端,将夹持片压向背面一侧,使挠性片向外侧扩展,解除突出部与夹持片的锁合状态,可容易地固定框架取出配线器具,并且,由于在与侧部一体设置的框架片上设置有调节向工具背面一侧压入量的调节凸件,所以可调节向工具背面一侧的压入量,可调节挠性片的弯曲量,可防止挠性片的塑性变形。
本发明的第二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锁合构件上设置从所述固定片上的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开口窗一侧延伸、与由开口窗向前面一侧突出的器具主体部位弹性相接并使器具主体靠近一方侧部一侧的弹性接片。该发明的效果是,由于通过弹性接片使配线器具靠近一方侧部一侧,所以通过槽部与锁合凸件之间的间隙可防止配线器具的不稳定。
本发明的第三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紧密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该发明的效果是,由于在另一方侧部,向背面一侧突出的框架片一体成形,因此在固定片紧密地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背面时,在进行框架主体冲压加工之后,需要将框架主体翻过来的作业,但是由于固定片紧密地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一侧,所以在进行冲压加工之后,就不需要将框架主体翻过来的作业,提高了固定框架的组装作业性能。
本发明的第四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所述挠性片由固定片的外侧缘延伸,前端向背面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夹持片结合。该发明的效果是,挠性片的一端与固定在另一方侧部前面的固定片连接,而另一端则与配置在另一方侧部背面一侧的夹持片连接,因此可使挠性片的距离变长,可容易弯曲挠性片,可容易进行配线器具的装卸作业。
本发明的第五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锁合构件上设置由所述夹持片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背面一侧突出的、并以愈向背面一侧、向外侧的突出量愈大的截面形状形成的、在安装配线器具时导引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导片。该发明的效果是,将配线器具的一部分由框架主体背面一侧插入开口窗内,使配线器具的槽部与一方侧部的锁合凸件锁合,同时从使配线器具的突出部与导片接触的状态,将配线器具压入前面一侧时,突出部沿导片移动,并可在侧部的背面与夹持片之间顺利地进行锁合。
本发明的第六项发明,包括第五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导片的连接部位设置愈向开口窗一侧愈远离侧部背面倾斜的,并在取下配线器具时与所述工具前端接触的锥形面。该发明的效果是,通过工具使锥形面压向背面一侧时,由于工具前端沿锥形面向背面一侧移动,所以挠性片压向外侧弯曲,可解除夹持片与配线器具突出部的锁合状态,但是,由于工具的前端与锥形面接触,所以与工具前端相接触的夹持片的部位与侧部背面略平行的平面所形成的情况相比较,很容易将工具压入背面一侧,可容易进行取出配线器具的作业。
本发明的第七项发明,包括第一项发明在内,其特征在于,配线器具的突出部被弹性夹持在另一方侧部的背面与夹持片的对面之间。该发明的效果是,与突出部同夹持片的端部接触的情况相比较,突出部与夹持片的接触面积变大,所以在对配线器具施加外力时,降低了加在突出部与夹持片的接触部位的应力,可防止配线器具和固定框架的破损。

Claims (4)

1.一种固定框架,包括将配线器具的一部分插入具有对置的一对侧部及连接两侧部的连接部并由侧部与连接部包围的开口窗内来保持该配线器具的金属制的框架主体、和将框架主体固定在墙面这样的建筑面上的固定构件、和由一方侧部向开口窗侧突出并与配线器具一方侧面上设置的槽部锁合的锁合凸件,以及在另一方侧部安装的并与配线器具另一方侧面上设置的突出部自由装卸锁合或解除锁合的锁合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构件是由在另一方侧部上固定的固定片,和一端与该固定片连接的具有可挠性的挠性片,以及与该挠性片的另一端连接并配置在另一方侧部背面一侧且在与另一方侧部背面之间夹持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夹持片一体成形而构成;还设有配置在另一方侧背面一侧并通过连接部与该侧部一体连接的框架片;在该框架片上突出设置由于将夹持片压向背面一侧、与解除夹持片和突出部的锁合状态用工具的前端相接触并调节该工具压入量的调节凸件;所述的固定片紧密固定在另一方侧部的前面;并且,在锁合构件上设置由所述夹持片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背面一侧突出的、并以愈向背面一侧、向外侧的突出量愈大的截面形状形成的、在安装配线器具时导引配线器具突出部的导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在锁合构件上设置从所述固定片上的开口窗一侧的侧缘向开口窗一侧延伸、与由开口窗向前面一侧突出的器具主体部位弹性相接并使器具主体靠近一方侧部一侧的弹性接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挠性片由固定片的外侧缘延伸,前端向背面一侧突出并与所述夹持片结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定框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夹持片与所述导片的连接部位设置愈向开口窗一侧愈远离侧部背面倾斜的、并在取下配线器具时与所述工具前端接触的锥形面。
CN 00105507 2000-01-31 2000-03-29 固定框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66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23386/2000 2000-01-31
JP2000023386A JP3582445B2 (ja) 2000-01-31 2000-01-31 取付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307385A CN1307385A (zh) 2001-08-08
CN1124668C true CN1124668C (zh) 2003-10-15

Family

ID=18549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105507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4668C (zh) 2000-01-31 2000-03-29 固定框架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3582445B2 (zh)
CN (1) CN1124668C (zh)
HK (1) HK1037791A1 (zh)
ID (1) ID29121A (zh)
TW (1) TW4724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201902B1 (es) * 2002-05-16 2005-03-16 Simon, S.A. Perfeccionamientos introducidos en los mecanismos de las bases de enchufe destinadas a ser utilizadas en instalaciones electricas de baja tension.
JP6709952B2 (ja) * 2016-02-23 2020-06-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配線器具用取付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472423B (en) 2002-01-11
JP3582445B2 (ja) 2004-10-27
JP2001218331A (ja) 2001-08-10
CN1307385A (zh) 2001-08-08
HK1037791A1 (en) 2002-02-15
ID29121A (id) 2001-08-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87480B1 (ko) 형광관의 장착 방법
KR100790017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5562478A (en) Joint connector and a method of assembling a joint connector
US5350314A (en) Anti-rotation connector
GB2272585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JP456397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液晶表示装置
CN1124668C (zh) 固定框架
CN1147896C (zh) 连接辅件以及带有该连接辅件的端子
CN113839254A (zh) 卡件及插座
US20220021092A1 (en) Battery terminal
JP2001052794A (ja) コネクタ
JP2007184293A (ja) 蛍光管の取付方法
KR100887477B1 (ko) 전기 커넥터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568420B1 (ko) 컨택트 유니트, 커넥터 유니트 및 액정표시장치
JPH06204668A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固定用クリップ
JPH08222328A (ja) 器壁へのハウジングの取付構造
JP3856765B2 (ja) コネクタ用リテーナクリップ
JPH0619521U (ja) バックル
JP3042799B2 (ja) ランプソケット
JPH106815A (ja) ブロック取付構造
JP2591916Y2 (ja) 電線接続装置
JP2003168100A (ja) カード端末装置
JP2834828B2 (ja) 配線器具用プレート枠
JPH10134907A (ja) コネクタ
JPH05198332A (ja) ケースの取付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0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