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2976A -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2976A
CN112462976A CN202011430413.5A CN202011430413A CN112462976A CN 112462976 A CN112462976 A CN 112462976A CN 202011430413 A CN202011430413 A CN 202011430413A CN 112462976 A CN112462976 A CN 112462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layer
area
substrate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304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62976B (zh
Inventor
李名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304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62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62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2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本申请所述的触控膜包括: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非触控区第一绝缘胶层的第一绝缘胶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有与所述触控区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所述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本申请的触控膜不仅能够保护触控膜的导电层,通过在第二保护区设置排气结构,将保护层内的气泡排除,能够防止在后续加工工艺中产生鼓包气泡的问题,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及使用质量。

Description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产业的进步,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Metal Mesh Film)因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好的延展性被广泛应用于触控膜以实现信号传输功能。
一般地,为了防止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被氧化而影响触控功能,需要使用绝缘胶覆盖于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上。然而,在后续贴合保护膜时,保护膜与基板之间容易产生气泡,从而导致触控膜出现鼓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触控膜贴合保护膜时候产生起泡导致鼓包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膜及方法,能够改善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膜,所述触控膜包括:
基板;设置于所述基板一侧的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非触控区第一绝缘胶层的第一绝缘胶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的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有与所述触控区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所述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
上述触控膜,保护层上具有与触控膜的触控区相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在保护层的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从而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将保护层与基板之间的空气排出,从而避免了触控膜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气泡鼓包问题,且不影响触控膜的触控功能,提高了触控膜的生产良率和产品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口,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口以所述第一保护区的中心为基准对称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沿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多条依次相连且用于界定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的边界线,所述排气口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边界线的连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呈矩形,所述排气口包括彼此垂直且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排气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边界线分别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层朝向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膜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的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及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非触控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包括:位于所述触控区的触控电机;及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且位于所述非触控区的电信号传输线路。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至少覆盖所述非触控区;
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有与所述触控区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所述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
将所述保护层内的空气由所述排气结构排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存在鼓包气泡的触控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膜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膜的另一视角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触控膜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相关技术中,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装置,例如智能手机、电脑、游戏机、电视等,通常包括层叠设置的触控膜与显示模组,触控膜包括盖板、光学胶层、触控层。其中,触控层包括基板及设于基板一侧的导电层。
为保证触控膜具有良好的光透过率,导电层通常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以下简称ITO)材料制成。随着科技进步,透明金属网格(Metal Mesh)材料因具有更低的电阻率和更好的延展性,被用于取代ITO材料。然而,透明金属网格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容易被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导致影响触控膜触控操作的灵敏度和精确度的问题。
如图1所示,当导电层使用透明金属网格材料时,为了保护电路层20上的线路不受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通常需要在电路层20上印刷绝缘胶以进行保护。但是,在后续贴合保护膜40时,由于绝缘胶30具有一定的厚度,保护膜40与绝缘胶层30在边缘交界处会产生一定空隙80,空隙80中存在空气。在触控膜的制造工艺上需要对基板10的两侧进行绝缘胶印刷,而在第二次对基板另一侧进行绝缘胶印刷时,需要先撕除附着在基板10上的PET膜,由于PET膜的厚度较保护膜更厚,粘接力更强,因此在分离PET膜的过程中会带动基板10与保护膜40分离,使得空隙处的断差气泡相连并且游离于基板10与保护膜40之间,从而在印刷刮刀的推动下,使得断差气泡被挤压至基板10的一端并聚集成鼓包气泡,降低产品的生产质量。
因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触控膜易产生气泡鼓包的问题,提供一种触控膜及其制造方法,能够较佳地改善上述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触控膜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膜的截面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触控膜的另一视角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的触控膜的俯视示意图。
参阅附图2,本申请至少一实施例公开的触控膜,包括基板100、第一导电层200、第一绝缘胶层300及保护层400。具体地,触控膜为电容式触控膜,导电层由金属网格材料制成。手指、电容笔或其它带电体引起触控膜电容变化时,金属网格将电容的变化值通过电路传递至触控芯片,触控芯片根据电容的变化值判断触点的坐标。需要说明的是,触控膜的导电方式不局限于电容触控,还可以是电阻触控、超声波触控、红外线触控等本领域常用的触控导电方式。导电层材料可以是银系金属网格、金系金属网格、铜系金属网格中的至少一种。作为一种较佳地实施方式,导电层材料使用方块电阻较小的银系金属网格。
基板10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及与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其中,第一侧为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的信号接收(Receive,以下简称Rx)面,Rx面上设置有导电层(第一导电层)以实现触控操作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第二侧为触控膜的信号传输(Transport,以下简称Tx)面,Tx面上设置有电路层(第二导电层)以将电信号传递至触控芯片,转化成相应的计算机信号。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基板100材料包括玻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Glycol Terephthalate,简称PET)中的至少一种。
基板1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电层200,第一导电层200具有触控区210及环绕触控区210的非触控区220,触控区210上设置有触控电极,非触控区220上设置有电信号传输线路。第一绝缘胶层300至少覆盖基板100的触控区210,以保护第一导电层200不被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影响触控的灵敏度和精确度。保护层400覆盖于第一绝缘胶层3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保护层400具有与触控区210对应的第一保护区410及与非触控区220对应的第二保护区420。其中,第二保护区420上设置有排气结构500,以排除保护层400与绝缘胶层之间的空气。
如此,挤压保护层400使保护层400与第一绝缘胶层300直接接触,保护层400与第一绝缘胶层300之间的空气受到压迫向排气结构500处移动,最终通过排气结构500排出,从而避免了触控膜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气泡鼓包问题,且不影响触控膜的触控功能,提高了触控膜的生产良率和产品质量。
第一绝缘胶层300至少涂覆于第一导电层200的非触控区220,用于保护第一导电层200不被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具体地,绝缘胶均匀地涂覆于第一导电层200背离基板100的一侧,使得第一导电层200隔绝于空气。绝缘胶层的厚度至少为8um,以保证覆盖导电层的绝缘胶层具有足够的厚度,隔绝腐蚀性硫化物,防止氧化腐蚀。可选地,绝缘胶包括邻苯二甲酸酐、顺丁烯二甲酸酐、顺酐加成物、间苯二胺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触控膜还包括第二导电层600与第二绝缘胶层700,第二绝缘胶层700远离所述基板100的一侧设置有光学透明胶900,第二导电层600设置于基板100远离第一导电层200的一侧。第二导电层600包括触控区610及环绕触控610设置的非触控区620,触控区610上设置有触控电极,非触控区620上设置有电信号传输线路。
第二绝缘胶层700与第一绝缘胶层300相对设置,第二绝缘胶层700至少覆盖于第二导电层600的非触控区620,以保护第二导电层600上的电路免于被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进一步地保护触控膜。
保护层400用于进一步保护第一导电层200不被腐蚀性硫化物氧化腐蚀,同时对第一绝缘胶层300施加向基板100压紧的应力,以固定第一绝缘胶层300。具体到实施例中,保护层400的第一保护区410与覆盖于触控区210的第一绝缘胶层300无缝隙地贴合,第二保护区420与非触控区220的基板100贴合,保护层400在第一保护区410与第二保护区420的连接处以一定角度偏离基板100,因此保护层400、基板100及第一绝缘胶层300在连接处共同构成空隙,形成气泡。
保护层400的第二保护区420上设置有排气结构500,以在不影响触控功能的基础上排除保护层400内的气泡。具体到实施例中,排气结构500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口,排气口沿第二保护区420的外轮廓边缘延伸设置,并且多个排气口以第一保护区410的中心为基准对称排布,以使排气结构500的设置不会对触控区210产生干扰,并且使保护层400内不同位置的气泡均能通过排气口排除。
进一步地,保护层400包括多条依次相连且用于界定所述第二保护区420的外轮廓的边界线,排气口位于相邻的两条边界线的连接处。第二保护区420的外轮廓呈矩形,排气口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排气口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分别与彼此垂直的两条边界线分别平行,排气口朝向基板100的正投影,与第一绝缘胶层300朝向基板100的正投影重叠设置,以减少第一绝缘胶层300与保护层400之间的气流死区,从而提高排气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保护层的形状不局限于矩形,还包括圆角矩形、椭圆形等本领域常用于设置触控区的形状,排气口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位置关系也不局限于彼此垂直,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排除气泡即可。
本申请还包括一种触控膜的制造方法,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触控膜的制作流程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提供一基板。
S20: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200,所述第一导电层200具有触控区210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220。
具体地,在基板的一侧通过模板印刷法在触控区上形成导电层。需要说明的是,形成导电层的方法不局限于模板印刷法,还包括喷墨打印法、光刻法、纳米压印法等本领域常用的形成导电层的方法。
S30:在所述第一导电层200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绝缘胶层300,所述第一绝缘胶层300至少覆盖所述非触控区220。
具体地,将基板100第一侧水平向上地放置于加工台上涂布绝缘胶,加工台是专用于进行粘接的贴合机,当然,加工台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能够进行涂布操作即可。完成涂布工艺后,需要固化所述绝缘胶;根据绝缘胶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热固型、晾固型、光固型等,需要说明的是,绝缘胶的种类在此也不作限定,根据对应的绝缘胶种类,进行加热、常温晾干、光线照射等使绝缘胶固化,从而使绝缘胶粘接于基板100的第一端面,使导电层隔绝于空气。
S40: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300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保护层400,所述保护层400具有与所述触控区210对应的第一保护区410及与所述非触控区220对应的第二保护区420,所述保护层400在所述第二保护区420设有排气结构。
具体地,将涂布绝缘胶后的基板100第一侧水平向上地放置于加工台上贴合保护膜,加工台可以是专用于贴合保护膜的油压模切机,当然,加工台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能够进行贴合操作即可。保护膜上预先设置有排气结构500,具体到实施例中,保护膜的第二保护区420上沿第一保护区410边缘,以第一保护区410中心为基准对称设置有两个排气口,排气口包括彼此垂直且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排气结构500可以是预先设置于保护膜上,也可以是在保护膜贴合于基板100后,定位排气结构500的位置,然后通过模切技术设置于保护膜上。
S50:将保护层400内的气泡由排气结构500排出。
具体地,将基板100水平放置于加工台上,在保护层400上施加朝向基板100挤压保护膜的力,以使保护层400内的相应位置的空气受到挤压向四周流动。自保护层400背离排气结构500的一端向具有排气结构500的一端随距离逐渐施加挤压力,以使保护膜内背离排气结构500一端的空气受到挤压力,向尚未受到挤压力的具有排气结构500的一端流动,最终使保护层400内的空气全部通过排气结构500排出。
具体到实施例中,该步骤可以是在基板100第二端面上进行丝网印刷,将丝网作为版基,利用丝网印版图文部分网孔能够透过油墨,非图文部分不能透过油墨的基本原理进行印刷。印刷时,在丝网印版的一端倒入油墨,用刮板对丝网印版上的油墨部位施加一定压力,同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运动,油墨在移动中被刮板从图文部分的网孔中挤压到承印物上。利用刮板施加压力并朝丝网印版另一端匀速运动,同时排出第一绝缘胶层300与保护层400之间的空气。
基于此,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触控膜。
具体地,该触控显示装置可以为例如电脑、手机、智能游戏机、电视等具有触控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上述的触控膜及触控显示装置,能够在有效保护触控膜的导电层不受空气氧化腐蚀的同时,通过在保护膜上的第二保护区设置排气结构,将保护层与绝缘胶层之间的空气气泡排除,能够防止在后续加工工艺中产生鼓包气泡的问题并且不影响触控膜的触控功能,提高产品的生产良率及使用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膜包括:
基板;
第一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
第一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的所述非触控区;及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覆盖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所述保护层具有与所述触控区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所述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
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排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口;
至少两个所述排气口以所述第一保护区的中心为基准对称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沿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延伸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层包括多条依次相连且用于界定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的边界线;
所述排气口位于相邻的两条所述边界线的连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保护区的外轮廓呈矩形;
所述排气口包括彼此垂直且连通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所述排气口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与相邻的两条所述边界线分别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朝向所述基板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绝缘胶层朝向所述基板的正投影重叠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膜还包括:
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二导电层设置于所述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及
第二绝缘胶层,所述第二绝缘层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所述非触控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触控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均包括:
触控电极,位于所述触控区;及
电信号传输线路,与所述触控电极电连接,且位于所述非触控区。
10.一种触控膜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的一侧形成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具有触控区及环绕所述触控区的非触控区;
在所述第一导电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第一绝缘胶层,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至少覆盖所述非触控区;
在所述第一绝缘胶层背离所述基板一侧形成保护层,所述保护层具有与所述触控区对应的第一保护区及与所述非触控区对应的第二保护区,所述保护层在所述第二保护区设有排气结构;
将所述保护层内的空气由所述排气结构排出。
CN202011430413.5A 2020-12-09 2020-12-09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Active CN112462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0413.5A CN112462976B (zh) 2020-12-09 2020-12-09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30413.5A CN112462976B (zh) 2020-12-09 2020-12-09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976A true CN112462976A (zh) 2021-03-09
CN112462976B CN112462976B (zh) 2024-07-09

Family

ID=74800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30413.5A Active CN112462976B (zh) 2020-12-09 2020-12-09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6297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33830A (ko) * 2010-06-07 2011-1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에어홀이 형성된 터치 패널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터치 패널, 에어홀이 형성된 터치 윈도우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터치 윈도우
CN106648202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触控导电膜
CN108008856A (zh) * 2017-11-30 2018-05-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182794U (zh) * 2018-11-26 2019-07-30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设有其的触控面板、触摸屏以及显示设备
CN110187792A (zh) * 2019-05-30 2019-08-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触控传感器、触控模组及制备方法
CN110489017A (zh) * 2019-09-27 2019-11-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CN111324243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制作方法、触摸屏及智能终端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133830A (ko) * 2010-06-07 2011-12-14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에어홀이 형성된 터치 패널 제조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터치 패널, 에어홀이 형성된 터치 윈도우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터치 윈도우
CN106648202A (zh) * 2016-09-30 2017-05-10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触控显示屏、触控组件及触控导电膜
CN108008856A (zh) * 2017-11-30 2018-05-08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9182794U (zh) * 2018-11-26 2019-07-30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保护膜、设有其的触控面板、触摸屏以及显示设备
CN111324243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南昌欧菲触控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的制作方法、触摸屏及智能终端
CN110187792A (zh) * 2019-05-30 2019-08-30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设备、触控传感器、触控模组及制备方法
CN110489017A (zh) * 2019-09-27 2019-11-22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触控屏、触控显示屏及智能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2976B (zh) 202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77271B2 (en) Touch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1515214B (zh) 输入装置
KR101429540B1 (ko) 터치패널용 글라스 기판과 그 제조방법
KR101037731B1 (ko) 패널형 입력장치, 패널형 입력장치의 제조방법, 및 패널형 입력장치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
US20110134050A1 (en) Fabrication of touch sensor panel using laser ablation
CN104246676B (zh) 触摸面板构件以及其制造方法
CA2391745C (en) Touch screen display using ultra-thin glass laminate
CN203224837U (zh) 发光键盘
CN102750025A (zh) 触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JP6309055B2 (ja) 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からのデータ取得方法、及び抵抗膜式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10983645B2 (en) Touch modu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06896971A (zh) 触摸屏的制造工艺
CN102243552B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12462976B (zh) 触控膜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08004A (zh) 一种游戏手柄薄膜开关及其制造方法
CN109032424B (zh) 一种触控面板、制备方法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1142710A (zh) 触控面板和对位检测方法
CN201508542U (zh) 电阻式触控面板
US20200356231A1 (en)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7096965U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JP6771102B2 (ja) スイッチ
CN201508541U (zh) 电阻式触控面板结构
JP6676450B2 (ja) タッチセンサ及びタッチ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CN218585313U (zh) 一种电容屏结构、触控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419369B (zh) 邦定结构、邦定方法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19

Address after: 611731 No. 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Applicant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No.75, Xinmei Road, Xinwu District,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