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7317A - 屏蔽扁平电缆 - Google Patents

屏蔽扁平电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7317A
CN112447317A CN202010842324.5A CN202010842324A CN112447317A CN 112447317 A CN112447317 A CN 112447317A CN 202010842324 A CN202010842324 A CN 202010842324A CN 112447317 A CN112447317 A CN 1124473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ulating layer
flat cable
thickness
arrangement direction
shielded fl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4232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岛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473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73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08Cables with several layers of insulating material
    • H01B7/0216Two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09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ductive co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38Parallel wires, sandwiched between two insulat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61Flat or ribbon cabl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cree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屏蔽扁平电缆,包括:彼此平行布置的一个或多个接地线;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平行布置的一个或多个信号线;覆盖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的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上的屏蔽层,其中,在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绝缘层在接地线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绝缘层在信号线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布置方向是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彼此平行布置的方向。

Description

屏蔽扁平电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屏蔽扁平电缆。
背景技术
柔性扁平电缆(FFC)用于在许多领域中节省空间和容易连接,这些领域包括诸如CD和DVD播放器等视听设备、诸如复印机和打印机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其它电子和信息设备的内部布线。这里,设备使用的频率越高,噪声的影响越大。因此,使用屏蔽扁平电缆。
屏蔽扁平电缆的屏蔽例如通过在FFC的外部设置屏蔽层来实现。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披露的,已知这样的屏蔽层:该屏蔽层通过设置在屏蔽扁平电缆的接地线的一侧的开口电连接到接地线,并且通过接地线保持在基板侧的接地电位。
被屏蔽层包围的每个导体不易受到来自电缆外部的噪声的影响,并且能够实现高速信号传输,这是因为每个导体不会不利地影响电缆的外部,诸如产生噪声等。然而,在被屏蔽层包围的导体之间发生串扰。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屏蔽扁平电缆需要具有连续或部分暴露的接地线。
期望提供一种屏蔽扁平电缆,其以简单的构造而不易受到外部噪声和串扰的影响。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No.6-283053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屏蔽扁平电缆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其彼此平行布置;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其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平行布置;绝缘层,其覆盖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以及屏蔽层,其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其中,在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绝缘层在每个接地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绝缘层在每个信号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布置方向是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彼此平行布置的方向。
根据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可以获得不易受外部噪声和串扰影响的屏蔽扁平电缆。
附图说明
图1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制造过程的实例的图;
图3是示出屏蔽扁平电缆的近端串扰(NEXT)特性的图;
图4是示出屏蔽扁平电缆的远端串扰(FEXT)特性的图;
图5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图6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图7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图8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以及
图9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描述]
首先,将通过列举来描述本公开的各实施例。
(1)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的屏蔽扁平电缆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其彼此平行布置;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其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平行地布置;绝缘层,其覆盖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以及屏蔽层,其设置在绝缘层的外表面上,其中,在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绝缘层在每个接地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绝缘层在每个信号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布置方向是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彼此平行地布置的方向。
利用这种构造,信号线可以被接地线和屏蔽层包围,使得信号线可以被可靠地屏蔽,并且不容易受到外部噪声和串扰的影响。
在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在与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可以大于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在与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
在与屏蔽扁平电缆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该构造能够容易地使绝缘层在每个接地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绝缘层在每个信号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
在与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在布置方向上的宽度可以大于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在布置方向上的宽度。
该构造以增加一个或多个接地线与屏蔽层之间的面对面积,使得可以可靠地屏蔽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并且该一个或多个信号线不容易受到外部噪声和串扰的影响。
[本公开的各实施例的细节]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屏蔽扁平电缆的优选实施例。在以下描述中,即使在不同的附图中,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所引用的构造也被假定为类似的,并且可以省略描述。应当注意,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并且包括在权利要求的描述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所有修改。本发明还包括任何实施例的组合,只要可以组合多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包括: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覆盖导体10的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覆盖第一绝缘层21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31;以及覆盖第二绝缘层22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32。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表面被改变以形成波形,并且类似地,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表面被改变以形成波形。在本公开中,关于图1所示的X轴、Y轴和Z轴,假设X轴代表导体10的纵向,Y轴代表多个导体10的布置方向,并且Z轴代表屏蔽扁平电缆1的厚度或高度方向。这些轴在其它实施例中是相似的。
导体10并排布置,使得当信号线为S且接地线为G时,一个接地线G和两个信号线S沿布置方向(即,Y轴方向)重复为诸如G-S-S-G-S-S-G-S-S-G……。在本实施例中,信号线S1和S2并排布置在两个接地线G1和G2之间,并且两个信号线S3和S4并排布置在两个接地线G2和G3之间。在此情况下,两个相邻的信号线S1和S2以及两个相邻的信号线S3和S4被用于差分传输。除了上述布置之外,两个信号线S和两个接地线G可以重复地布置为诸如G1-G2-S1-S2-G3-G4-S3-S4-G5-G6-S5-S6-G7-G8。此外,当不进行差分传输时,可以在接地线G之间布置一个信号线S。
在本实施例中,导体10是由诸如铜箔和镀锡软铜箔等导电金属制成的小直径电线,并且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例如,在屏蔽扁平电缆1中,美国线规(AWG)No.32(直径为0.2019mm且截面积为0.03203mm2)可以用作接地线G1至G3,并且AWGNo.34(直径为0.1601mm且截面积为0.0214mm2)可以用作信号线S1至S4。作为接地线G1至G3以及信号线S1至S4的导体10以约0.4mm至2.0mm的合适长度的间距并排布置。
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均包括树脂膜和粘合层(未示出),并且通过在绝缘层的内表面(即,接合面)上将树脂膜与粘合层接合而形成。具有优异柔性的普通树脂膜用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本身。例如,可以使用通用树脂膜,诸如聚酯树脂、聚苯硫醚树脂和聚酰亚胺树脂等。所用树脂膜的厚度为9μm至100μm。聚酯树脂可以包括诸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和聚萘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树脂材料。
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粘合层由树脂材料制成,并且包括例如通过将阻燃剂添加到聚酯基树脂或聚烯烃基树脂中制成的粘合剂。粘合层以10μm至150μm的合适厚度形成。通过使粘合层彼此面对并将导体10夹在中间,并通过加热辊加热使粘合层结合,从而将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接合在一起并组合。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可以由诸如聚乙烯、聚丙烯、聚酰亚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或聚苯硫醚等单层树脂形成,而不使用例如粘合层。在这种情况下,树脂的厚度可以为例如约400μm。
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厚度形成为约10μm至200μm,并且使用具有金属层和粘合层的双层结构的膜(未示出)形成。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金属层可以是形成在绝缘膜上的例如金属箔或金属沉积膜。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金属材料优选地是具有相对低成本和优良导电性的铜或铝。当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厚度太薄时,屏蔽层的电阻增加,从而降低屏蔽效果。当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厚度较厚时,在能够获得屏蔽效果的同时,屏蔽扁平电缆1的柔性受损。因此,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厚度可以根据使用情况来选择。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分别利用内侧的粘合层附接到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
在本实施例中,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如图1所示,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关于第一绝缘层21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即,Y轴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关于第二绝缘层22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由于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因此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与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中的每一个相对的沿布置方向的宽度WG大于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与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中的每一个相对的沿布置方向的宽度WS。
该构造减小了接地线G1至G3与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之间的电容,并减小了接地线G1至G3与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之间的对高频噪声的电抗。因此,例如,一对信号线S1和S2被接地线G1、第一屏蔽层31、接地线G2和第二屏蔽层32围绕并屏蔽以防止高频噪声。因此,接地线G1和G2起到屏蔽作用以阻挡来自平行于信号线S1和S2的方向的噪声。
(制造方法)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用于制造屏蔽扁平电缆的方法的实例。图2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制造过程的实例的图,并且示出了使用加热辊作为制造屏蔽扁平电缆的方法的实例。为了容易理解构成屏蔽扁平电缆的每个部件的层叠关系,图2示出了厚度与每个部件的实际厚度不同的对应部件。
通过用加热辊按压第一绝缘层21、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以及第二绝缘层22并且将第一绝缘层21、多个导体10和第二绝缘层22接合在一起,获得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制造装置包括用于形成绝缘层的一对加热辊R11和R12以及用于在加热辊R11和R12的后续阶段形成屏蔽层的一对加热辊R21和R22。首先,在一对加热辊R11和R12之间设置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在导体10的正面(即,Z轴方向上的正侧)设置联接至支撑膜(未示出)的第一绝缘层21,并且在导体10的背表面(即,Z轴方向上的负侧)设置联接至支撑带(也未示出)的第二绝缘层22。
这里,关于多个导体10,如上所述,接地线G1至G3以及信号线S1至S4以预定的配置和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当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具有粘合层时,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第一阶段设置在第一加热辊R11和第二加热辊R12之间,使得粘合层彼此面对。在接合步骤中,导体10夹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之间,并且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接合在一起以制造长的扁平电缆。
接着,将从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传送的扁平电缆的正面和背面夹在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之间,并且设置在第二阶段的加热辊R21和R22之间。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被布置成使得设置在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上的粘合层彼此面对。然后,将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接合到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相应表面,以获得屏蔽扁平电缆1。
在本实施例中,将具有圆柱形表面的橡胶辊用作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以及第二阶段的加热辊R21和R22。因此,加热辊R11、R12、R21和R22的表面可以变形。当导体10夹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之间,并且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接合到导体10时,在粗接地线G1至G3处施加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位置上的力大于在细信号线S1至S4处施加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位置上的力。因此,如图1所示,关于第一绝缘层21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变得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关于第二绝缘层22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变得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表面根据导体10的位置而改变以形成波形。
如果加热辊R11和R12的硬度相同,则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基本上等于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并且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基本上等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
(传输特性)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屏蔽扁平电缆的传输特性。图3是示出屏蔽扁平电缆的近端串扰(NEXT)特性的图,并且图4是示出屏蔽扁平电缆的远端串扰(FEXT)特性的图。图5是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作为本公开的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
图3和图4所示的特性C1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特性,并且特性C2是根据图5所示的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的特性。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和根据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的不同之处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对接地线G1至G3使用AWG No.32,并且对信号线S1至S4使用AWG No.34,而根据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对接地线G1至G3以及信号线S1至S4使用AWG No.34。因此,在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中,如图5所示,关于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等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关于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等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
如图3所示,在0GHz至10GHz的频率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NEXT与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的NEXT相比非常小。类似地,如图4所示,在0GHz至10GHz的频率范围内,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FEXT与参考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的FEXT相比非常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能够大幅降低屏蔽扁平电缆的串扰的影响。
(第二实施例)
图6为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如在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中那样,屏蔽扁平电缆3包括: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覆盖导体10的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覆盖第一绝缘层21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31、以及覆盖第二绝缘层22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32。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3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表面以及第一屏蔽层31和第二屏蔽层32的表面是平坦的。
在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3中,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然后,如图6所示,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由此,能够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类似的效果。
在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2时,可以使用图2中所示的加热辊。然而,具有圆柱形表面的金属辊被用作图2所示的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当橡胶辊被用作加热辊R11和R12时,由于橡胶辊变形,所以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可以在导体10的位置处朝向相应的橡胶辊侧变形,并且表面形成为波形。然而,当使用金属辊作为加热辊R11和R12时,由于金属辊的表面具有高硬度,所以即使当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被挤压在加热辊R11和R12之间时,加热辊R11和R12也不变形。因此,如图6所示,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表面形成为彼此平行的平面。
由于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3中,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
(第三实施例)
图7为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三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如在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中那样,屏蔽扁平电缆4包括: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覆盖导体10的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覆盖第一绝缘层21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31、以及覆盖第二绝缘层22的第二屏蔽层32。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4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一屏蔽层31的表面形成为波形,并且第二绝缘层22和第二屏蔽层32的表面形成为平面。
在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4中,接地线G1至G3的厚度大于信号线S1至S4的厚度。如图7所示,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由此,能够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在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4时,可以使用图2中所示的加热辊。然而,作为图2的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具有圆柱形表面的橡胶辊用于布置在第一绝缘层21侧的加热辊R11,而具有圆柱形表面的金属辊用于布置在第二绝缘层22侧的加热辊R12。因此,屏蔽扁平电缆4的第一绝缘层21的形状变成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第一绝缘层21的形状类似的波形,并且屏蔽扁平电缆4的第二绝缘层22的形状变成与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3的第二绝缘层22的形状类似的形状。
因此,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4中,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
(第四实施例)
图8为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四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如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中那样,屏蔽扁平电缆5包括: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覆盖导体10的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覆盖第一绝缘层21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31、以及覆盖第二绝缘层22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32。根据第四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5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不同之处在于导体10的截面形状。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扁平导体作为导体10。信号线S1至S4例如由诸如铜箔、镀锡软铜箔等导电金属制成,并且是具有10至100μm的厚度和约0.2至0.8mm的宽度的扁平导体。对于接地线G1至G3,使用这样的扁平导体: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该扁平导体在与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即,在Z轴方向上)具有比信号线S1至S4高的高度。作为接地线G1至G2以及信号线S1至S4的导体10以约0.4至2.0mm的合适长度的间距布置。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5中,接地线G1至G3在与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高度高于信号线S1至S4的高度。如图8所示,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因此,能够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类似的效果。
在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5时,可以使用与用于制造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方法类似的方法。即,使用具有圆柱形表面的橡胶辊作为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以及第二阶段的加热辊R21和R22。因此,当导体10夹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之间并且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接合到导体10时,在高的接地线G1至G3处施加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位置上的力大于在低的信号线S1至S4处施加在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位置上的力。因此,如图1所示,关于第一绝缘层21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类似地,关于第二绝缘层22的厚度,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此外,由于橡胶辊变形,所以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能够在导体10的位置处朝向相应的橡胶辊侧变形,并且表面不是平坦的。
因此,在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5中,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
(第五实施例)
图9为与纵向正交的截面图,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概观。如在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中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6包括:彼此平行地并排布置的多个导体10、覆盖导体10的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覆盖第一绝缘层21的外表面的第一屏蔽层31、以及覆盖第二绝缘层22的外表面的第二屏蔽层32。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6与其它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相同截面形状的导体10用作作为接地线G1至G3以及信号线S1至S4的导体10。
在本实施例中,具有矩形截面的扁平导体用作作为接地线G1至G3以及信号线S1至S4的导体10。如图9所示,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因此,能够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1的效果类似的效果。
在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6时,可以使用图2中所示的加热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表面具有环形凸部的金属辊作为图2的第一阶段的加热辊R11和R12。加热辊R11和R12的环状凸部布置在提供给加热辊R11和R12的接地线G1至G3所处的位置。因此,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通过在加热辊R11和R12之间被按压而在接地线G1至G3所处的位置处凹陷。因此,如图9所示,关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表面,第一绝缘层21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1小于第一绝缘层21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1,并且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G2小于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DS2。
在制造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6时,除了图2中描述的加热辊之外,还可以使用挤出机来制造屏蔽扁平电缆6。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多个导体10以插入到设置在挤出机中的十字头中,并且将要成为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的熔融绝缘树脂设置到导体10的外部区域以执行挤出涂覆。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屏蔽扁平电缆6中,在与纵向正交的截面中,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接地线G1至G3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第一绝缘层21和第二绝缘层22在信号线S1至S4中的每一个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均具有矩形截面的导体作为导体10,但是可以使用均具有相同截面积的圆线。
附图标记的描述
1至6屏蔽扁平电缆
10导体
21第一绝缘层
22第二绝缘层
31第一屏蔽层
32第二屏蔽层
G1至G3接地线
R11至R22加热辊
S1至S4信号线

Claims (3)

1.一种屏蔽扁平电缆,包括:
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其彼此平行布置;
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其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平行布置;
绝缘层,其覆盖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线;以及
屏蔽层,其设置在所述绝缘层的外表面上,
其中,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纵向正交的截面中,所述绝缘层在每个接地线沿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小于所述绝缘层在每个信号线沿所述布置方向的中央位置处的厚度,所述布置方向是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和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彼此平行布置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蔽扁平电缆,其中,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所述纵向正交的所述截面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在与所述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在与所述布置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屏蔽扁平电缆,其中,在与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的所述纵向正交的所述截面中,所述一个或多个接地线在所述布置方向上的宽度大于所述一个或多个信号线在所述布置方向上的宽度。
CN202010842324.5A 2019-08-28 2020-08-20 屏蔽扁平电缆 Pending CN11244731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423A JP7423938B2 (ja) 2019-08-28 2019-08-28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19-155423 2019-08-28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7317A true CN112447317A (zh) 2021-03-05

Family

ID=74677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42324.5A Pending CN112447317A (zh) 2019-08-28 2020-08-20 屏蔽扁平电缆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7466B1 (zh)
JP (1) JP7423938B2 (zh)
CN (1) CN112447317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21786A (ko) * 2020-03-31 2021-10-08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이종금속으로 이루어진 hv 버스 바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4144847A (zh) * 2020-07-02 2022-03-04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屏蔽扁平电缆
CA3187074A1 (en) * 2020-07-28 2022-02-03 Robert L. Tiedge Cord reel and flat power cord
CN113409995B (zh) * 2021-05-25 2022-07-01 乐庭电线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高精度氟塑料的贴膜线的生产工艺
TWM621431U (zh) * 2021-07-26 2021-12-21 英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柔性扁平電纜
TWI826947B (zh) * 2022-03-07 2023-12-21 貝爾威勒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扁平電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731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被覆材、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9037959A (ja) * 2007-08-03 2009-02-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WO2009130859A1 (ja) * 2008-04-25 2009-10-29 沖電線株式会社 高速シールド形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10165561A (ja) * 2009-01-15 2010-07-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706269U (zh) * 2017-06-01 2019-04-05 品威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和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34782A (en) * 1969-10-01 1972-01-11 Thomas & Betts Corp Coaxial flat cable
US3775552A (en) * 1971-12-16 1973-11-27 Amp Inc Miniature coaxial cable assembly
US4185162A (en) * 1978-01-18 1980-01-22 Virginia Plastics Company Multi-conductor EMF controlled flat transmission cable
US4287385A (en) * 1979-09-12 1981-09-01 Carlisle Corporation Shielded flat cable
US4415216A (en) * 1981-03-03 1983-11-15 Thomas & Betts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mass-ground termination of multiconductor cable
US4475006A (en) * 1981-03-16 1984-10-02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Shielded ribbon cable
US4899236A (en) * 1981-11-05 1990-0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apparatus using container mounted strip-like recording medium
JPS63165719U (zh) * 1987-04-16 1988-10-28
US5360944A (en) * 1992-12-08 1994-11-01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High impedance, strippable electrical cable
JP3424958B2 (ja) 1993-01-26 2003-07-07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630624B2 (en) * 2001-11-08 2003-10-07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Electrical cable with grounding means
US6977344B2 (en) * 2002-01-29 2005-12-20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Flat shield cable
US20040011553A1 (en) * 2002-07-18 2004-01-22 Parlex Corporation Extruded flat cable
JP2007299704A (ja) * 2006-05-02 2007-11-15 Hitachi Cable Ltd シールド付き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8067693B2 (en) * 2006-11-17 2011-11-29 Lishen Machinery Co., Ltd. Bus for 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
JP4506818B2 (ja) * 2007-11-15 2010-07-21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CN102870169B (zh) * 2010-08-31 2016-02-17 3M创新有限公司 屏蔽电缆的连接器布置方式
WO2015088751A1 (en) * 2013-12-13 2015-06-18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mpany Shielded electrical cable
CN105186155B (zh) * 2015-07-30 2018-04-13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线缆连接器
TWM545344U (zh) * 2016-12-12 2017-07-11 品威電子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軟性排線結構和軟性排線電連接器固定結構
JP6382420B1 (ja) * 2017-09-27 2018-08-29 株式会社アイテイシ−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87312A (ja) * 2002-08-27 2004-03-1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被覆材、及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09037959A (ja) * 2007-08-03 2009-02-1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WO2009130859A1 (ja) * 2008-04-25 2009-10-29 沖電線株式会社 高速シールド形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CN102017020A (zh) * 2008-04-25 2011-04-13 冲电线株式会社 高速屏蔽型扁平电缆
JP2010165561A (ja) * 2009-01-15 2010-07-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8706269U (zh) * 2017-06-01 2019-04-05 品威电子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软性扁平电缆结构和软性扁平电缆电连接器固定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5929A1 (en) 2021-03-04
JP7423938B2 (ja) 2024-01-30
JP2021034283A (ja) 2021-03-01
US10957466B1 (en) 2021-03-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57466B1 (en) Shielded flat cable
US8946556B2 (en) Shielded flat ribbon cabl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shielded flat ribbon cable
JP5080995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11309103B2 (en) Shielded flat cable
KR101160497B1 (ko) 플랫 케이블
JP4414365B2 (ja) 高速伝送用基板
WO2014174971A1 (ja) 信号伝送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10726971B2 (en) Shielded flat cable
US20230019563A1 (en) High-frequency circuit
JP7040265B2 (ja) 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KR100899107B1 (ko) 연성 플랫 케이블
JP5534628B1 (ja) 信号伝送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WO2016104066A1 (ja) 信号伝送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US1187631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at cable
JP7298612B2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および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812454B2 (ja) 多心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及び多心シールドフラット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JP5806753B2 (ja) 信号伝送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11146270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2019067520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KR20140002159A (ko) 연성 플랫 케이블
JP2019087494A (ja)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