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45097B -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45097B
CN112445097B CN202010863526.8A CN202010863526A CN112445097B CN 112445097 B CN112445097 B CN 112445097B CN 202010863526 A CN202010863526 A CN 202010863526A CN 112445097 B CN112445097 B CN 1124450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image
tray
sheets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8635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45097A (zh
Inventor
山下贵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ca Minolta Inc
Original Assignee
Konica Minolta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ca Minolta Inc filed Critical Konica Minolta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4450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0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450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450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26Other properties of the sheet, e.g. curvature or reflectiv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99Using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N1/00604Transport tray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663Indicating relating to handling of med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89Pres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687Presence or absence
    • H04N1/00694Presence or absence in an input tr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24Type of sheet, e.g. colour of paper or transparenc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图像形成装置及控制方法,无需人工干预而能够减少浪费的纸张并且实现恢复功能。图像形成装置(10)具备:图像形成部(打印机部130),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读取部(210、220),读取片材;检查部(检查控制部201),根据读取数据检查片材的质量;以及控制部(控制CPU146),将各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在作业的各份由1张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预定质量,则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托盘。在各份由多张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预定质量、且是最后排出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托盘。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产品检查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等图像形成装置中有如下装置,其具备:读取纸张(介质、片材)上的图像而判定是否良好,并将不良纸张排出到与正常纸张分开的托盘(废纸输出托盘)的自动产品检查功能。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还有具备如下恢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将不良纸张以及该纸张之后的印刷完成的纸张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并再次印刷,确认是良品而排出到正常纸张的托盘(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既定托盘)。
在具备恢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既定托盘中储存页的顺序正确、且在作业中指定的份数的纸张。但是,由于连正常的纸张也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所以产生浪费的纸张。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检测到不良纸张时,将不良纸张以及该纸张之后印刷完成的纸张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并暂停。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人员将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的纸张送到纸张插入用托盘,指示开始印刷。于是,关于送到纸张插入用托盘的纸张,如果纸张不良,则图像形成装置对该页进行再次印刷而排出到既定托盘,如果纸张正常,则直接排出到既定托盘而实现恢复功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81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减少浪费的纸张的同时实现了恢复功能。然而,需要人工将废纸输出托盘中的纸张送到纸张插入用托盘,所以比较麻烦。另外,图像形成装置停止,直至操作人员将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的纸张送到纸张插入用托盘为止。因此,如果操作人员较晚发现图像形成装置停止,则印刷时间变长。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背景而完成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无需人工干预、在减少浪费的纸张的同时实现恢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片材;检查部,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以及控制部,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则所述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读取部,读取所述片材;检查部,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以及控制部,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且是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所述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
(3)根据(2)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是所述份的最后的片材的情况下,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是该份的下一份的第一张片材,在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是与所述份的最后的片材不同的片材的情况下,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是该份中的最后排出的片材的该份的构成中的下一片材。
(4)根据(1)~(3)中的任意1个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与接着最后形成图像的片材形成图像的片材不同的片材的图像。
(5)根据(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从接着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份的份开始形成图像。
(6)根据(4)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从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开始形成图像。
(7)一种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执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步骤;读取所述片材的步骤;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的步骤;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的步骤;以及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则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的步骤。
(8)一种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执行: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步骤;读取所述片材的步骤;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的步骤;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的步骤;以及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且是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无需人工干预、减少浪费的纸张并且实现恢复功能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时的纸张的状态的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1)。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2)。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再次开始后的纸张的状态的图。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时的纸张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1)。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2)。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3)。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再次开始后的纸张的状态的图。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处理的流程图。
(符号说明)
10:图像形成装置;13:搬送路径;100:主体装置;130:打印机部(图像形成部);146:控制CPU(控制部);200:检查装置;201:检查控制部(检查部);210、220:读取部;300:检查用搬送中继装置;400:排纸装置;410:排纸托盘(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读取纸张(片材)上的图像,在检测到不良的情况下,关于留在搬送路径的每张残留纸张,如果残留纸张正常、且是最后排出到既定托盘的纸张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则排出到既定托盘。如果残留纸张不良(异常、不正常)、或者并非最后排出到既定托盘的纸张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则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
最后排出到既定托盘的纸张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是指,例如,如果最后排出的纸张为第2页,则是指第3页的纸张。在1份2页的作业的情况下,如果最后排出的纸张是第2页,则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是下一份的第1页。此外,如果是两面印刷、且最后排出的纸张是第3页以及第4页,则下一输出顺序是第5页以及第6页的纸张。
通过这样处理,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装置无需人工干预而能够实现恢复功能。详细而言,图像形成装置能够向既定托盘排出页的顺序正确的、作业中指定的份数的纸张。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整体结构图。图像形成装置10构成为包括:主体装置100、检查装置200、检查用搬送中继装置300以及排纸装置400。搬送路径13构成为包括:主体装置100内的搬送路径190、检查装置200内的搬送路径290、检查用搬送中继装置300内的搬送路径320、搬送路径390以及排纸装置400内的搬送路径490。搬送路径13是将从主体装置100的供纸托盘(未图示)供给的纸张搬送至排纸装置400的排纸托盘410的路径。纸张在搬送路径13上被搬送的期间,在主体装置100中被形成(印刷)图像,并由设置于检查装置200的读取部210、220读取图像。在读取部210、220读取到的纸张的图像不良的情况下,在作为搬送路径13的一部分的搬送路径320上搬送该纸张并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
《功能结构》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功能结构图。主体装置100构成为包括图像处理部110以及主体部120。
图像处理部110具备根据个人电脑等外部终端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网络发送的印刷作业的数据生成图像数据的图像处理功能等。图像处理部110具备:控制器控制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1,执行图像处理;LAN接口112(在图2中记载为“LAN I/F”),与LAN连接;图像存储器113,存储生成的图像数据等;以及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控制部114,向图像存储器113输入输出数据、向主体部120转送图像数据。
主体部120构成为包括打印机部130、主体控制部140以及操作部160。
打印机部130构成为包括: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131,根据图像数据被设为接通/关断(ON/OFF),对感光鼓照射激光而写入潜像;以及打印机控制部132,控制打印机部130整体的动作。除此之外,虽然未图示,打印机部130还具备:显影器,将感光鼓上的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转印部,向搬送路径190(参照图1)上的纸张转印调色剂图像;定影器,使作为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定影;以及供纸用的托盘等,具有对搬送路径13上的纸张进行印刷(形成图像的)功能。
操作部160构成为包括液晶显示器161(在图2中记载为LCD(Liquid 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和操作控制部162。液晶显示器161在其画面上安装有触摸面板,显示各种(操作)画面,并且检测由操作人员触摸的位置。
操作控制部162包括CPU,在液晶显示器161的画面上显示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0的状态、设定内容、印刷作业的信息以及各种按钮在内的各种画面。另外,操作部160受理操作人员的操作,指示主体控制部140输出根据操作而指定的印刷作业等。
主体控制部140控制主体部120的动作,构成为包括DRAM控制部141、压缩IC(Integrated Circuit,集成电路)142、读取处理部143、解压IC144、写入处理部145、控制CPU146、非易失存储器147以及图像存储器150。
DRAM控制部141接收对图像存储器150的输入输出、来自图像处理部110的DRAM控制部114的图像数据。此外,DRAM控制部114、DRAM控制部141利用PCI(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部设备互连)总线109而连接。
压缩IC142压缩图像数据,解压IC144将压缩的图像数据解压为原来的图像数据。图像存储器150具备:压缩存储器151,存储由压缩IC142压缩后的图像数据;以及页存储器152,以页为单位存储非压缩的图像数据。
读取处理部143对图像数据进行放大处理、镜像处理等。写入处理部145在与打印机部130的动作对应的定时输出用于使LD131根据从压缩存储器151读出并由解压IC144解压后的图像数据而接通/关断的信号。
控制CPU146包括CPU,对图像形成装置10的整体进行控制。参照后述图3~图12,说明由控制CPU146执行的恢复处理。控制CPU146对包括向纸张的印刷、搬送、排出在内的印刷处理的整体进行控制。控制CPU146例如对印刷作业的编辑及执行、排出到哪个托盘、印刷至第几份的第几页并已排出等进行管理。
非易失存储器147是用于存储在主体装置100的电源断开(OFF)后也要存储的用户数据、系统数据等的存储设备。
检查装置200具备:检查控制部201,控制检查装置200;读取部210、220,读取纸张上的图像;以及搬送路径290。搬送路径290与主体装置100的搬送路径190以及检查用搬送中继装置300的搬送路径390连接,将纸张从主体装置100搬送到检查用搬送中继装置300。
在搬送路径290中设置有:读取部210,读取纸张的下表面的图像;以及读取部220,读取纸张的上表面的图像。读取部210、220例如是由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或CCD(Charged-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构成的线传感器。
检查控制部201控制读取部210、220,将读取部210、220读取到的图像数据临时储存到存储器(未图示),并判定图像是否良好。详细而言,检查控制部201对由读取部210、220读取的图像数据和从主体部120接收到的作为基准的图像数据进行比较,如果纸张上的图像满足预定的质量则判定为正常,如果纸张上的图像不满足预定的质量则判定为异常。是否满足预定的质量的判定基准能够适当地设定。此外,检查控制部201将正常/异常的判定结果发送给主体部120。
《恢复处理(1份1张的情况)》
以下,以印刷多份文档的作业(印刷作业)为例子,说明控制CPU146执行的恢复处理,该文档是1份1页的文档。设为该印刷作业是单面印刷,印刷物被排出到在作业中指定的排纸托盘410(参照图1)。
在由检查控制部201检测到印刷异常(图像异常)的时间点,图像形成装置10停止印刷。以下,说明印刷异常检测后的图像形成装置10的恢复处理。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时的纸张的状态的图。朝左的箭头表示纸张501~505的流动。例如,上段的箭头表示纸张501、502被按照纸张501、502的顺序排出到排纸托盘。另外,中段的箭头表示在搬送路径13上按照纸张503、504、505的顺序搬送纸张503~505。
第1份和第2份的纸张501、502已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在搬送路径13上,作为残留纸张(残留片材)有纸张503~505。设在第3份的纸张503中检测到异常,第4份、第5页的纸张504、505是正常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CPU146控制搬送路径13,以将异常的纸张503送到废纸输出托盘310(参照图1)。
图4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1)。处于搬送路径13的纸张503(参照图3)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在搬送路径13上留有正常的纸张504、505。最后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502是第2份的第1页,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是第3份的第1页。纸张504被印刷为第4份的第1页,但图像与第3份的第1页相同,是向排纸托盘410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因此,控制CPU146将纸张504作为第3份的第1页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关于纸张505也是同样的,控制CPU146将纸张505作为第4份的第1页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图5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2)。纸张504、505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在该图5的状态下,所有残留纸张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或者排纸托盘410,搬送路径13上的残留纸张没有了。接下来,控制CPU146从作为下一输出顺序的第5份的第1页起,利用主体装置100再次开始印刷。
图6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1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再次开始后的纸张的状态的图。从第5份的第1页起再次开始印刷,在搬送路径13上有纸张506~508。纸张506~508是正常,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以上,说明了1份1页的情况下的恢复处理的例子。在双面印刷、1份2页的情况下,每1份的纸张为1张,恢复处理与图3~图6相同。
《恢复处理(1份多张的情况)》
接下来,以印刷多份单面的文档的作业(印刷作业)为例子,说明1份多张时的恢复处理,该文档是1份2页的文档。
图7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时的纸张的状态的图。第1份的第1页的纸张511和第2页的纸张512已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在搬送路径13上,作为残留纸张(残留片材)有第2份的第1页的纸张513、第2份的第2页的纸张514以及第3份的第1页的纸张515。设在纸张513中检测到异常,纸张514、515是正常。在这样的情况下,控制CPU146控制搬送路径13,以将异常的纸张513送到废纸输出托盘310。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1)。处于搬送路径13的纸张513(参照图7)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在搬送路径13上留下正常的纸张514、515。最后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512是第1份的第2页,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是第2份的第1页。纸张514虽然正常却是第2页,并非下一输出顺序,若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则排纸托盘410上的纸张的页顺序将产生混乱。因此,控制CPU146将纸张514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
图9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2)。处于搬送路径13的纸张514(参照图8)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在搬送路径13上留下正常的纸张515。最后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512是第1份的第2页,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是第2份的第1页。纸张515被印刷为第3份的第1页,但图像与第2份的第1页相同,成为向排纸托盘410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因此,控制CPU146将纸张515作为第2份的第1页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图10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异常检测后的恢复处理的图(3)。纸张515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在该图10的状态下,所有残留纸张都被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或者排纸托盘410,搬送路径13上的残留纸张没有了。接下来,控制CPU146利用主体装置100从作为下一输出顺序的第2份的第2页起再次开始印刷。
图1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1份2页的印刷作业中的印刷再次开始后的纸张的状态的图。从第2份的第2页起再次开始印刷,在搬送路径13上有纸张516~518。纸张516~518是正常,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以上,说明了1份2页的情况下的恢复处理的例子。例如,关于1份为3页以上、双面印刷且1份为3页以上等1份有多张的情况下的恢复处理,如果将份的第2页改写为份的第2张,则都与图7~图11相同。
《恢复处理的流程》
图12是本实施方式的恢复处理的流程图。参照图12,说明在印刷多份的作业中,在检测到异常的纸张而停止印刷之后由控制CPU146执行的恢复处理。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单面印刷、1张1页为前提,但双面印刷也是同样的。
在步骤S11中,控制CPU146取得排纸托盘410的最终纸(最后排出的纸张)的份和页。在该说明中,设为已排出至第N份的第M页。
在步骤S12中,控制CPU146判断排纸托盘410的最终纸是否为份的最后的页。如果是最终的页(步骤S12→“是”),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4的处理,如果并非最终的页(步骤S12→“否”),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3的处理。
在步骤S13中,控制CPU146将恢复页设为第M+1页。恢复页是指,接下来要输出到排纸托盘410的页(下一输出顺序的页)。
在步骤S14中,控制CPU146将恢复页设为第1页。
在步骤S15中,如果进行了废纸输出设定(步骤S15→“是”),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6的处理,如果未进行废纸输出设定(步骤S15→“否”),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23的处理。废纸输出设定是指执行恢复处理。
在步骤S16中,控制CPU146针对搬送路径13上的每张残留纸张执行步骤S17~S21。
在步骤S17中,如果残留纸张正常,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8的处理(步骤S17→“是”),如果是异常(步骤S17→“否”)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9的处理。此外,控制CPU146从检查控制部201(参照图2)取得正常/异常的判定结果。
在步骤S18中,如果残留纸张的页和恢复页一致,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20的处理(步骤S18→“是”),如果不一致(步骤S18→“否”)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19。
在步骤S19中,控制CPU146将残留纸张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
在步骤S20中,控制CPU146将残留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在步骤S21中,控制CPU146使恢复页递增。详细而言,如果恢复页是份的最终页,则控制CPU146设定为第1页,如果并非最终页,则加上1页。
在步骤S22中,如果已对搬送路径13上的所有残留纸张都执行了步骤S17~S21,则控制CPU146进入到步骤S24的处理,如果有残留,则关于最开头的残留纸张返回到步骤S17而进行处理。
在步骤S23中,控制CPU146将所有残留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410。
在步骤S24中,控制CPU146从恢复页起再次开始印刷。
《恢复处理的特征》
在检测到图像的异常时,图像形成装置10开始恢复处理。详细而言,关于搬送路径13上的每张残留纸张,如果正常(参照步骤S17)、且该残留纸张是最后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恢复页,参照步骤S12~S14、S21)(参照步骤S18),则控制CPU146将该残留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410(参照步骤S20)。如果残留纸张异常或者并非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则控制CPU146将该残留纸张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参照步骤S19)。
在结束恢复处理后,图像形成装置10从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起再次开始印刷(参照步骤S24)。
通过恢复处理,准确地保持了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的页面的顺序,印刷并排出了作业中指定的份数。恢复处理无需人工干预,即使没有操作人员,也完成恢复处理而再次开始印刷。另外,如果残留纸张正常且是下一输出顺序的纸张,则图像形成装置10将该残留纸张排出到排纸托盘410,从而减少了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而浪费的纸张。
《变形例:图像检查》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检查装置200中检查图像。也可以由主体装置100进行检查。详细而言,也可以将读取部210、220读取到的图像发送给主体控制部140,由控制CPU146将读取部210、220读取到的图像与作为基准的图像进行比较。或者,也可以由与控制CPU146不同的主体装置100的处理器进行比较而判定正常/异常。
《其他变形例》
此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要旨的范围内变更。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正常的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410,但不限定于排纸托盘410,也可以排出到在作业中指定的托盘。另外,废纸输出托盘310也既可以是其他托盘,也可以将纸张裁断而排出到废弃用箱。排纸托盘410和废纸输出托盘310也可以交换。
在图12记载的步骤S23中,也可以将残留纸张全部排出到废纸输出托盘310。残留纸张全部浪费,但准确地确保了排出到排纸托盘410的纸张的页面的顺序。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记述记录于记录介质的程序的步骤、沿着该顺序按照时间系列进行的处理当然未必按照时间系列进行处理,还包括并行或者个别执行的处理。例如,图12记载的步骤S17、S18也可以交换。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仅为例示,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的范围。本发明能够采用其他各种实施方式,进而,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进行省略、置换等各种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本说明书等记载的发明的范围、要旨内,并且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读取部,读取所述片材;
检查部,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以及
控制部,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
在由所述检查部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所述图像形成部停止图像的形成,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的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则所述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并将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之外,在所述残留片材没有了之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再次开始图像的形成。
2.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图像形成部,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读取部,读取所述片材;
检查部,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以及
控制部,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
在由所述检查部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所述图像形成部停止图像的形成,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的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且是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所述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如果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或不是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所述控制部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之外,在所述残留片材没有了之后,所述图像形成部再次开始图像的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是所述份的最后的片材的情况下,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是该份的下一份的第一张片材,
在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是与所述份的最后的片材不同的片材的情况下,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是该份中的最后排出的片材的该份的构成中的下一片材。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形成与接着最后形成图像的片材形成图像的片材不同的片材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
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从接着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份的份开始形成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
在所述残留片材被全部排出之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图像形成部从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开始形成图像。
7.一种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执行:
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步骤;
读取所述片材的步骤;
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的步骤;
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的步骤;
在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停止图像的形成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1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的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则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并将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之外,在所述残留片材没有了之后,再次开始图像的形成的步骤。
8.一种控制方法,是图像形成装置执行的控制方法,执行:
在片材上形成图像的步骤;
读取所述片材的步骤;
根据读取数据检查所述片材的质量的步骤;
将各所述片材中的不满足预定质量的片材排出到在作业中设定的托盘之外的步骤;
在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停止图像的形成的步骤;以及
在所述作业的各份由多张所述片材构成的情况下,关于检查到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的片材的时间点的搬送路径上的片材即残留片材,如果满足所述预定质量且是最后排出到所述托盘的片材的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如果不满足所述预定质量或不是所述下一输出顺序的片材,则将该残留片材排出到所述托盘之外,在所述残留片材没有了之后,再次开始图像的形成的步骤。
CN202010863526.8A 2019-08-28 2020-08-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4450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5216A JP7379936B2 (ja) 2019-08-28 2019-08-28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19-155216 2019-08-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45097A CN112445097A (zh) 2021-03-05
CN112445097B true CN112445097B (zh) 2024-01-02

Family

ID=746747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863526.8A Active CN112445097B (zh) 2019-08-28 2020-08-25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067648A1 (zh)
JP (1) JP7379936B2 (zh)
CN (1) CN11244509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3019849A (ja) * 2021-07-30 2023-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7980A (ja) * 2010-02-26 2011-09-15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53560A (ja) * 2013-02-08 2014-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5179122A (ja) * 2014-03-18 2015-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排出制御装置
CN10655016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812407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JP2018199239A (ja) * 2017-05-26 2018-1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098525A (ja) * 2017-11-28 2019-06-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16585B2 (en) 2007-08-09 2012-02-14 Xerox Corporation Background noise detection on rendered documents
JP2015058594A (ja) 2013-09-17 2015-03-30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898583B2 (ja) 2017-03-01 2021-07-0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検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1177980A (ja) * 2010-02-26 2011-09-15 Canon Inc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4153560A (ja) * 2013-02-08 2014-08-25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制御装置、画像検査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JP2015179122A (ja) * 2014-03-18 2015-10-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及び記録媒体排出制御装置
CN106550165A (zh) * 2015-09-18 2017-03-2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系统以及图像形成方法
CN108124070A (zh) * 2016-11-29 2018-06-05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系统
JP2018199239A (ja) * 2017-05-26 2018-12-20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JP2019098525A (ja) * 2017-11-28 2019-06-24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67648A1 (en) 2021-03-04
JP2021030640A (ja) 2021-03-01
JP7379936B2 (ja) 2023-11-15
CN112445097A (zh) 2021-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86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JP700616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85851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9050842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storage medium for performing duplex printing
JP699612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1056759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a program
CN112445097B (zh) 图像形成装置以及控制方法
US9168768B2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ing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JP5873832B2 (ja) 電子機器
JP2018050244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JP444958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JP20092483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518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6126071A (ja)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制御方法
US2009028479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JP7205653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817387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9892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9054B2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00065036A1 (en) Image formation system, image assessment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0927433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4320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60683A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20062175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35109A (ja)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