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粗精磨一体化的打磨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粗精磨一体化的打磨设备,包括第一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侧的第二安装块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上设有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侧还设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上设有第一蜂鸣器,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第二蜂鸣器,当大于预设直径的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后,所述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通过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的设置,可分别将第一打磨辊设置成粗磨辊,将第二打磨辊设置成精磨辊,工件从打磨设备上经过时可直接完后对工件的粗磨和精磨操作,无需将工件的粗磨和精磨分别置于两台设备上进行,仅需一台设备即可完成工件的全套打磨操作,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对厂房内的空间做合理利用;当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使用磨损后,所得工件尺寸大于预设尺寸,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工件移动至第二连接块位置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提醒操作者更换调整打磨辊;当第一打磨辊的磨损大于第二打磨辊的磨损时,经由第一打磨辊打磨后的直径大于预设值,第一气缸无法推动工件继续往前移动,工件抵在第二打磨辊侧壁上,第一气缸受阻的信号传递至第一蜂鸣器上,第一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升操作人员对第一打磨辊进行更换调整;在第一蜂鸣器和第二蜂鸣器设置下,在打磨辊磨损过大后可自动起到提醒操作人员的作用,在次品产生的初期即对设备进行调整,避免次品过多的产生,保证对工件的打磨效果;在蜂鸣器的设置下,打磨设备可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需特地将打磨设备停下对其做检测,减少检测所耗时长,进一步的提升打磨设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所述第二安装块底部设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安装块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安装块移动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一固定板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腔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二通腔内穿设有连接轴,所述第一打磨辊设于所述连接轴上。
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配合的第三通腔,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配合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块相配合的固定组件。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的第三活动块、设于所述第三活动块底部的连接弹簧、设于所述连接弹簧底端的第一限位块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上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三活动块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插设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三活动块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所述第三连接块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接块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限位槽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一端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
所述第二限位板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挡板,所述第二限位块上设有限位弹簧,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四活动块,所述第四活动块上设有第一推块,所述第一推块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四活动块上设有第一连接绳,所述第一连接绳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限位块上;所述第四活动块上设有第四滑块,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相配合的第四滑槽。
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块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所述第一传动板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穿设于所述第四活动槽内,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一传动杆与所述第二传动杆通过一同步带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
所述第三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二传动杆插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配合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所述第二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转辊,所述转辊上绕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配合的传动带,所述传动腔内还设有与所述传动带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
所述第一安装板底部设有第五滑块,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相配合的第六滑槽;所述第五滑块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六滑槽侧壁上设有第四通腔,所述第四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第四通腔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螺纹杆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限位槽相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应的第四限位板,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四限位板往所述第二通槽外移动的第一传动辊。
所述第一连接块下方设有导杆,所述导杆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设有连接辊,所述连接辊上设有支撑架,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安装块一侧设有托物架,所述第一气缸设于所述托物架一端,所述第一气缸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所述托物架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托物架一侧设有承接板,所述承接板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通过一第二传动辊相传动配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当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使用磨损后,所得工件尺寸大于预设尺寸,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工件移动至第二连接块位置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提醒操作者更换调整打磨辊;当第一打磨辊的磨损大于第二打磨辊的磨损时,经由第一打磨辊打磨后的直径大于预设值,第一气缸无法推动工件继续往前移动,工件抵在第二打磨辊侧壁上,第一气缸受阻的信号传递至第一蜂鸣器上,第一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升操作人员对第一打磨辊进行更换调整;在第一蜂鸣器和第二蜂鸣器设置下,在打磨辊磨损过大后可自动起到提醒操作人员的作用,在次品产生的初期即对设备进行调整,避免次品过多的产生,保证对工件的打磨效果;在蜂鸣器的设置下,打磨设备可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需特地将打磨设备停下对其做检测,减少检测所耗时长,进一步的提升打磨设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5所示,一种粗精磨一体化的打磨设备,包括第一安装块1、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一侧的第二安装块2及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块1另一侧的第一连接块5,所述第一安装块1上设有第一安装板18,所述第二安装块2上设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18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固定板11,所述第一安装板18上设有第二固定板12,所述第一安装板18上设有第一打磨辊3和第二打磨辊4;所述第一连接块5上设有第一通腔,所述第一通腔底部设有开口,所述第一安装块1一侧还设有第一气缸7,所述第一气缸7上设有第一蜂鸣器,所述第一通腔内穿设有第二连接块52,所述第二连接块52上设有第二蜂鸣器,当大于预设直径的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后,所述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通过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的设置,可分别将第一打磨辊设置成粗磨辊,将第二打磨辊设置成精磨辊,工件从打磨设备上经过时可直接完后对工件的粗磨和精磨操作,无需将工件的粗磨和精磨分别置于两台设备上进行,仅需一台设备即可完成工件的全套打磨操作,提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对厂房内的空间做合理利用;当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使用磨损后,所得工件尺寸大于预设尺寸,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工件移动至第二连接块位置处,第二连接块上的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提醒操作者更换调整打磨辊;当第一打磨辊的磨损大于第二打磨辊的磨损时,经由第一打磨辊打磨后的直径大于预设值,第一气缸无法推动工件继续往前移动,工件抵在第二打磨辊侧壁上,第一气缸受阻的信号传递至第一蜂鸣器上,第一蜂鸣器发出蜂鸣声,提升操作人员对第一打磨辊进行更换调整;在第一蜂鸣器和第二蜂鸣器设置下,在打磨辊磨损过大后可自动起到提醒操作人员的作用,在次品产生的初期即对设备进行调整,避免次品过多的产生,保证对工件的打磨效果;在蜂鸣器的设置下,打磨设备可持续处于工作状态,无需特地将打磨设备停下对其做检测,减少检测所耗时长,进一步的提升打磨设备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如图1、4、5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块2底部设有支撑块9,所述支撑块9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安装块2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块,所述支撑块9上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二安装块2移动的第二气缸91;所述第一固定板11上设有第二通腔,所述第二固定板12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腔相对应的第一活动槽,所述第二通腔内穿设有连接轴14,所述第一打磨辊3设于所述连接轴14上;在对工件做打磨处理时,将工件放置在两组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之间的,第二气缸推动第二安装块往第一安装块方向移动,使工件被夹持在两组第一打磨辊之间,利用第一打磨辊对工件做打磨处理,第一气缸推动工件往前移动,工件从两组第一打磨辊之间通过后移动至两组第二打磨辊之间,利用第二打磨辊对工件做精磨处理,完成对工件表面的打磨处理;在安装第一打磨辊时,将第一打磨辊放置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从第二通腔处插入连接轴,连接轴插入到第一打磨辊上,连接轴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一活动槽内,利用第一活动槽和第二通腔为连接轴两端提供支撑力,保证第一打磨辊安装的可靠性;第一滑块与第一滑槽相配合,对第二安装块的移动轨迹起限定作用,保证第二安装块在移动后第一打磨辊与工件的接触效果;利用第二气缸对第二安装块的位置做控制,可方便的将工件放置于两组第一打磨辊之间,同时保证第一打磨辊对工件的打磨效果。
如图11所示,所述第二安装块上设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上设有支撑板19,支撑板上设有第四连接杆191,第一安装块上设有与所述第四连接杆相配合的第四连接槽,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第一斜面;在将工件放置在两组第一打磨辊之间时,将工件置于支撑板顶端,第二气缸驱动第二安装块往第一安装块方向移动,第二安装块移动时推动支撑板往前移动,第一斜面与工件表面相接触,推动工件往上运动,使工件抵在第一打磨辊上,保证第一打磨辊对工件的打磨效果。
如图4、30所示,所述第一活动槽内设有第一活动块120,所述第一活动块120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4相配合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二通腔内设有第二活动块130,所述第二活动块130上设有与所述连接轴14相配合的第三通腔,所述第一活动块120上设有第二滑块1205,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1205相配合的第二滑槽121,所述第一活动槽顶部设有第二活动槽,所述第二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一活动块120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在安装第一打磨辊时,将第一打磨辊放置在靠近第一气缸一端的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从第三通腔内穿入连接轴,连接轴从第一打磨辊上穿过,连接轴另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完成对连接轴的安装,在连接轴作用下为第一打磨辊提供支撑力,完成第一打磨辊的安装;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对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起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在第二通腔和第一活动槽内转动,同时避免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掉出,保证对第一打磨辊的安装效果。
如图4、29所示,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的第三活动块15、设于所述第三活动块15底部的连接弹簧151、设于所述连接弹簧151底端的第一限位块154及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块154上的第一螺纹杆152,所述第三活动块15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杆152穿设于所述螺纹孔内,所述第三活动块15上设有第三滑块155,所述第二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滑块155相配合的第三滑槽;所述第一活动块12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54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槽;在安装第一打磨辊前,将第一活动块装入到第一活动槽内,转动第一活动块,第二滑块进入到第二滑槽内,推动第一活动块至第一限位块下方,转动第一螺纹杆,在螺纹孔和第一螺纹杆的相互配合下,第一螺纹杆推动第一限位块往下运动,第一限位块插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在第一限位块与滑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一活动块起固定作用,使第一活动块无法在第一活动槽内转动,从而保证第一打磨辊的安装效果;第三滑块与第三滑槽相配合,对第三活动块起限位作用,使第三活动块无法翻转,从而利用第三活动块对第一限位块起限位作用,最终完成对第一打磨辊的固定;在连接弹簧设置下,对第一限位块起到推力作用,提升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连接效果,有效的提升固定组件对第一活动块的固定效果。
如图4、7所示,所述第二活动槽顶部设有多个第二限位槽122,所述第二限位槽122内插设有第一限位板16和第二限位板17,所述第三活动块15顶部设有第三连接块153,所述第三连接块153穿设于所述第二活动槽内,所述第一限位板16上设有第一连接杆161,所述第一连接杆161长度与所述第三连接块153长度相同;所述第一连接杆161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二限位槽侧壁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61相配合的第二凹槽123,所述第一连接杆161一端设有第三限位板,所述第二限位板17底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杆161相配合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板相配合的第三连接槽;当蜂鸣器发出警报后,操作人员可根据第一打磨辊的实际磨损量,对打磨辊的位置进行调整;在确定第一打磨辊的磨损量后,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取出,在相应位置的第二限位槽内插入第一限位板,推动第三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活动块移动至第一限位板一侧,第一限位板对第三活动块的移动行程做限定,第三活动块移动至第一限位块一侧后停止,此时第一打磨辊移动至指定所位置上;将第二限位板插入到第一连接杆末端所在第二限位槽内,第三活动块处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在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作用下对第三活动块起限位作用,使第三活动块无法在第二活动槽内移动,完成第一打磨辊的位置调整,使两组第一打磨辊更加靠近,以弥补第一打磨辊上的磨损量;将第一连接杆长度设置成与第三连接块相对应长度,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刚好处于第三连接块两侧,将第三连接块固定,从而有效防止第三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移动,对第三活动块起到良好固定作用,保证第一打磨辊对工件的打磨效果;在将第一限位板插入到第二限位槽内时,第一连接杆从第一凹槽内插入到第二凹槽内,第一连接杆进入到第二凹槽内后在弹力作用下复位,第一连接杆抵在第二凹槽顶部内壁上,在第一连接杆与第二凹槽的配合下提升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槽的连接效果,避免第一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脱出。
如图10、31所示,所述第二限位板17上设有第一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第二限位块171,所述第二限位块171穿设于所述第一活动腔内,所述第一活动腔内设有挡板173,所述第二限位块171上设有限位弹簧172,所述第一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二活动腔,所述第二活动腔顶部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二活动腔内设有第四活动块175,所述第四活动块175上设有第一推块1751,所述第一推块1751穿设于所述第一通槽内,所述第四活动块175上设有第一连接绳174,所述第一连接绳174一端固连于所述第二限位块171上;所述第四活动块175上设有第四滑块1752,所述第二活动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四滑块1752相配合的第四滑槽;第二限位块底部设有斜面,第二限位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限位块相配合的第四限位槽;第一限位板结构与第二限位板上的结构相同;第一限位板位置确定后,推动第三连接块,将第三连接块推送至第一限位板一侧,第三连接块移动至第一限位板一侧后,将第二限位板插入到处于第三连接块另一侧的第二限位槽内,在斜槽设置下,使第二限位板插入第二限位槽内时进入到第一活动腔内,当第二限位块移动至第四限位槽一侧后,第二限位块嵌入到第四限位槽内,在第四限位槽与第二限位块的相互配合下,对第二限位板限位作用;第一限位板采用与第二限位板同样的方式与第二限位槽相连,使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均被固定在第二限位槽内,避免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脱出,保证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对第三连接块的限位效果;当需要调整第一打磨辊位置时,往第二活动腔中部推动第一推块,第一推块带动第四活动块移动,第一连接绳拉动第二限位块往第一活动腔内移动,第二限位块从第四限位槽内脱出,进而可直接将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从第二限位槽内取出,以便对第一打磨辊位置做调整。
如图21、24、29所示,所述第一活动槽内壁上设有第四活动槽,所述第四活动槽底部设有第三活动腔,所述第一活动块120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一传动板1201,所述第一传动板1201上可拆卸连接有第一传动杆1202,第一传动杆与第一传动板可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杆1202穿设于所述第四活动槽内,所述第四活动槽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传动杆1202相配合的第五滑槽,所述第三活动腔内设有第二传动杆124,所述第一传动杆1202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24通过一同步带129相配合,所述第二固定板12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传动杆124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在安装第一活动块时,将第一传动杆转入到第一活动块上,随后转动第一活动块,调整第一活动块位置,使第一限位块插入到第一限位槽内,将第一活动块固定;第一打磨辊安装后,驱动电磨机驱动第二传动杆转动,第二传动杆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传动杆转动,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传动板转动,第一传动板带动连接轴转动,连接轴带动第一打磨辊转动,为第一打磨辊的转动提供动力,以完成对工件的打磨处理。
如图35所示,第一传动板上设有传动轴1203,传动轴上设有第二限位杆1204,连接轴一端设有与所述传动轴相配合的传动槽,在第二限位杆设置下增加传动轴与传动槽的连接效果,以便在第一传动板作用下调动连接轴转动。
如图21所示,所述第三活动腔内壁上设有第五活动槽,所述第二传动杆124插设于所述第五活动槽内,所述第五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相配合的支撑座125,所述支撑座125底部设有第一支撑弹簧1251;所述第二固定板12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槽相通的传动腔,所述传动腔内设有转辊126,所述转辊126上绕设有与所述第二传动杆126相配合的传动带1261,所述传动腔内还设有与所述传动带1261相配合的第一传动轮128,所述第一传动轮128设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轴上;传动腔内还设有用于传动第一传动块和传动带的第二传动轮127;第一驱动电机驱动第一传动轮转动时,第一传动轮带动第二传动轮转动,第二传动轮带动传动带转动,传动带将动力传递至第二传动杆上,第一传动杆带动第一打磨辊转动,为第一打磨辊运动提供动力;在对第一打磨辊位置做调整时,推动第三活动块在第二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活动块带动第一活动块移动,第一活动块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传动杆移动,第一传动杆移动后同步带处于松弛状态,第一支撑弹簧拉动支撑座往下运动,支撑座带动第二传动杆往下运动,第二传动杆仍抵在同步带上,使同步带处于持续的张紧状态,保证第一驱动电机的动力稳定传输;在第五滑槽和第五活动槽的设置下,对第一传动杆和第二传动杆的运动轨迹做限定,保证在第一传动杆移动时同步带一直处于张紧状态,保证动力传递的稳定性;在传动带设置下,使第二传动杆不论在第五活动槽内如何移动均能后与传动带保持传动配合,以便将第一驱动电机动力传递至第一打磨辊上。
如图30所示,连接轴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三连接杆141,第三连接杆一端设有连接盘142,连接盘上设有连接环143,第二活动块上设有与所述连接环相配合的第五连接槽,所述连接环与所述第五连接槽通过螺纹相连;在将连接轴插入到第三通腔内后,连接轴从第三通腔内穿过,当连接轴一端插入到第一连接槽内后,连接环处于第五连接槽槽口处,转动连接环,在螺纹配合下将连接环转入到第五连接槽内,使连接轴与第二活动块形成连接配合,对连接轴起固定作用,避免连接轴在使用时从第一活动块和第二活动块上脱出,保证第一打磨辊使用的稳定性。
如图5、3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板18底部设有第五滑块181,所述第一安装块1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滑块181相配合的第六滑槽;所述第五滑块181上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杆23,所述第六滑槽侧壁上设有第四通腔,所述第四通腔内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纹杆23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第四通腔内壁上设有多个第三限位槽24,所述第二螺纹杆23上设有第四活动腔,所述第四活动腔侧壁上设有多个与所述第三限位槽24相对应的第二通槽,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活动板234,所述活动板234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通槽相对应的第四限位板235,所述第四活动腔内设有用于推动所述第四限位板235往所述第二通槽外移动的第一传动辊231;当第一活动块位置无法再次移动后,可通过推动第五滑块在第六滑槽内移动的方式对第一安装板的位置做调整,进一步的缩短两组第一打磨辊之间的距离,对打磨辊做充分利用;在驱动第五滑块移动前,转动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驱动第四限位板往第四活动腔内移动,第四限位板从第三限位槽内脱出,转动第二螺纹杆,第二螺纹杆与第四通腔内壁上的螺纹相配合,推动第五滑块在第六滑槽内移动,进而完成对第一安装板的位置调整,当第一安装板位置调整后,再次转动第一传动辊,第一传动辊驱动第四限位板从第二通槽内伸出,第四限位板插入到第三限位槽内,在第四限位板与第三限位槽的相互配合下,与螺纹的自锁功能相配合,对第二螺纹杆起固定作用,避免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在使用时移动,保证打磨设备对工件的打磨效果。
如图33所示,所述第二通槽侧壁上设有第五活动腔,所述第四限位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五活动腔相配合的第一限位杆236,第一限位杆上设有复位弹簧;所述第一传动辊上设有多个凸块233,所述凸块为圆弧形结构;所述第一传动辊一端设有第五连接杆,第五连接杆穿设于第四活动墙内,第五连接杆一端设有转盘232;在对第一安装板位置做调整时,转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一传动辊转动,凸块从活动板一侧移开,在复位弹簧作用下拉动第四限位板往第四活动腔内移动,第四限位板从第第三限位槽内脱出,使第二螺纹杆可自由转动;当第一安装板位置调整完成后,再次转动转盘,转盘带动第一传动辊转动,在凸块弧面设置下,使凸块移动至活动板一侧,在凸块作用下推动活动板往第四活动腔侧壁方向移动,第四限位板从第二通槽内伸出,使第四限位板插入到第三限位槽内,第四限位板与第三限位槽形成配合对第二螺纹杆起限位作用,保证对第一打磨辊的固定效果。
所述的第二打磨辊除目数与第一打磨辊结构不同外,其安装方式与调整方式与第一打磨辊的方式均相同,第二安装板的结构与第一安装板的结构相同,第二安装块固连于第一连接块上;第二活动块上设有第七滑块1301,第二通腔内设有与所述第七滑块相配合的第八滑槽,第二通腔内同样穿设有与第二活动块相配合的固定组件,对第二活动块位置的调整方式与对第一活动块位置调整的方式相同。
如图17所示,所述第二连接块上设有通孔,第二连接块上设有把手521,第二蜂鸣器设于第二连接块顶部,通孔侧壁上设有第三凹槽,第三凹槽内设有微动开关523;可根据加工工件后所需的尺寸设置通孔大小,当符合预设尺寸的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后,工件直接从通孔处穿过;当大于预设尺寸的工件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后,工件抵在第二连接块侧壁上,工件无法继续移动,工件触碰到微动开关,微动开关出发第二蜂鸣器,使第二蜂鸣器发出警报,以便告知操作者需要对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做调整。
如图16、18所示,所述第一连接块5下方设有导杆64,所述导杆64倾斜设置,所述第一通腔内壁上设有第六活动槽,所述第六活动槽设有连接辊53,所述连接辊53上设有支撑架531,所述第一连接块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连接辊53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51;所述第一安装块1一侧设有托物架6,所述第一气缸7设于所述托物架6一端,所述第一气缸7活塞杆上设有第一推板71,所述托物架6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61,所述托物架6一侧设有承接板62,所述承接板62底部设有第二连接板622,所述第一连接板61与所述第二连接板622通过一第二传动辊65相传动配合;在将工件放置于托物架上时,托物架往上运动,托物架上升至指定高度后待加工工件掉落在托物架上,随后托物架往下运动,第一气缸驱动第一推板移动,第一推板推动托物架上的工件往第一打磨辊方向移动,对工件起打磨处理;当工件以大于预设值的尺寸进入到第一通腔内后,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第二驱动电机驱动连接辊转动,支撑架转动至第六活动槽内,工件失去支撑力后从开口处掉落到导杆上,在导杆的倾斜设置下,工件沿导杆往下滑落,工件滑落到导杆底端后,托物架往上运动,第一连接板往上运动带动第二传动辊转动,第二传动辊带动第二连接板往下移动,承接板下降至导杆一侧,导杆上的次品工件移动至承接板上,此时没有新的工件放置在托物架上;托物架上升至最高点后往下运动,承接板带动工件往上运动,当托物架下降至初始距离后,承接板移动至托物架一侧,承接板上的工件移动至托物架上,带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位置调整完成后,第一气缸推动次品工件再次从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一侧经过,对次品工件做二次加工,以对次品工件做修补。
如图15所示,第一通腔顶部设有第七活动腔,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穿设于第七活动腔内,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上设有第三传动轮511,第六活动槽与第七活动腔相通,第六活动槽内设有与所述连接辊传动配合的第二传动板54,第三传动轮上设有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一端固连于第二传动板上;当第二蜂鸣器发出蜂鸣时,第二驱动电机驱动第三传动轮转动,第三传动轮拉动第三连接绳,第三连接绳拉动第二传动板往上运动,第二传动板与连接辊相接触带动连接辊转动,使支撑架转入到第六活动槽内,开口开启后使次品工件掉落在导杆上,以便将工件送回至托物架上做二次加工处理。
如图11所示,所述第四连接杆上设有第二斜面,导杆上设有第三通槽,以便打磨时产生碎屑和冷区液从导杆上掉落;当第一打磨辊磨损大于第二打磨辊磨损时,第一气缸推动工件抵在第二打磨辊上,工件无法继续移动,第一蜂鸣器发出蜂鸣,第二气缸驱动第二安装块往远离第一安装块方向移动,第二安装块带动支撑板一同移动,支撑板与第一安装块上的第一打磨辊的距离增加,当第四连接杆从第四连接槽内脱出时,工件从支撑板上掉落,工件掉落在第四连接杆上,工件沿第四连接杆顶部的第二斜面往下滚落,工件从第四连接杆上掉落至导杆上,掉落在导杆上的工件移动至导杆底端,托物架往上运动,工件转移到承接板上,利用承接板将工件输送至托物架上,在第一打磨辊位置调整完成后,次品工件再次进入到第一打磨辊位置处,对次品工件做俄二次加工。
如图12、27所示,所述导杆底端设有挡板,避免工件从导杆上滑出;导杆一侧侧壁上设有第七活动槽,另一侧侧壁上设有第八活动槽,第七活动槽内设有第二支撑弹簧644,第二支撑弹簧上设有第二推板641,第八活动槽内设有第三推板643,第三推板与第二推板通过一第三连接板642相连,第三连接板一端铰接于第三推板上,另一端铰接于第二推板上;所述承接板铰接于第二连接板顶端,承接板设有挡杆621;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空腔,第二连接板一侧设有固定块63,承接板上设有第二连接绳623,第二连接绳一端固连于固定块上;当托物架往上运动时,承接板在第二传动辊作用下往下运动,承接板往下运动压在第二推板上,第二推板往第七活动槽内移动,第三推板从第八活动槽内伸出,在导杆上形成斜面,在作用下将工件导入到承接板上,挡杆对承接板上的工件起阻挡作用,避免工件从承接板上掉出;当托物架往下运动时,承接板往上运动,当承接板运动至最顶端位置时,第二连接绳处于拉伸状态,第二连接绳拉动承接板一侧往托物架方向翻转,在第二连接绳作用下在承接板上形成斜面,承接板上的工件在斜面作用下滚落至托物架上,以便将次品工件转移至托物架上,以便对工件做再次处理。
如图1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块上设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有定位环110,定位环顶部设有第四连接块1101,第三连接块上设有第六活动腔,第六活动腔侧壁上设有第七滑槽,第七滑槽内设有第六滑块1102,第六滑块上设有弧形弹片1103,第六活动腔内穿设有第三螺纹杆1104,第三螺纹杆上设有固定螺母1105,固定螺母上设有侧耳;通过转动第三螺纹杆的方式,对第三螺纹杆插入定位环内的第六活动腔内长度做控制,第三螺纹杆底端抵在弧形弹片上,对弧形弹片的形变做控制,进而对定位环的内径做控制,使定位环适应多种不同直径的工件,以便对多种不同直径的工件做加工处理;定位环为工件的末端提供固定作用,防止工件的打磨过程中产生跳动,提升对工件的打磨效果;当第三螺纹杆位置确定后,转动固定螺母,在固定螺母作用下对第三螺纹杆起固定作用,避免工件在定位环内移动。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下方设有废水盒8,废水盒内设有过滤板81,打磨时使用的冷却液掉落在废水盒内,通过过滤板对废水做过滤,以便对冷却液做回收利用;冷却液可直接从第一打磨辊和第二打磨辊上倒下,为工件、第一打磨辊及第二打磨辊提供冷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