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32444B -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32444B CN109732444B CN201910209607.3A CN201910209607A CN109732444B CN 109732444 B CN109732444 B CN 109732444B CN 201910209607 A CN201910209607 A CN 201910209607A CN 109732444 B CN109732444 B CN 10973244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pairing
- grinding
- driving
- shaft
- suppor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包括床体,床体上设有夹具、砂轮和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于床体上位于砂轮的一侧,所述支撑座内转动连接有修复轴,所述修复轴朝向砂轮的端部固定有修复盘,所述修复盘的边缘安装有与砂轮相配合的金刚石修复笔,所述金刚石修复笔的转动弧度与砂轮边缘的弧度相同。通过修复盘和修复轴的设置,金刚石修复笔可转动与砂轮的“U”形外圈贴合,从而使得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进行面接触,打磨面积较大,打磨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床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背景技术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磨床对轴承内圈的外表面进行打磨。
公开号为CN10800025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向位移可调节式轴承内圈磨床,包括砂轮系统、工件系统、去屑降温系统,控制系统和砂轮自修整系统,可以对加工砂轮的外形加工整形。砂轮自修整系统包括修整磨轮座驱动机构和修整磨轮驱动机构;修整磨轮座驱动机构包括修整磨轮支撑底板和修整磨轮驱动底座,修整磨轮驱动底座通过动力机构,可滑动的安装在修整磨轮支撑底板上;修整磨轮驱动机构安装在修整磨轮驱动底座的上端,包括修整磨轮支架、修整磨轮驱动电机以及修整主动砂轮;修整磨轮支架的内端和修整磨轮驱动电机安装在修整磨轮驱动底座上,修整主动砂轮可转的安装在修整磨轮支架的外端,修整磨轮驱动电机童工传动件与修整主动砂轮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磨床在使用过程中,砂轮的表面与轴承内圈长时间接触后,表面会产生毛刺,影响打磨效果,因此修正装置对砂轮表面进行修整。上述修整装置在使用时,是通过修整磨轮与砂轮接触从而对砂轮进行打磨修复。但是,砂轮的外端一般都是呈“U”形,用修整磨轮与砂轮的外端进行打磨修复,只能修复砂轮最外端的边缘部分,砂轮外端整体的“U”形结构并不能得到修复,因此,上述磨床的修复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具有修复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包括床体,床体上设有夹具、砂轮和修复装置,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活动连接于床体上位于砂轮的一侧,所述支撑座内转动连接有修复轴,所述修复轴朝向砂轮的端部固定有修复盘,所述修复盘的边缘安装有与砂轮相配合的金刚石修复笔,所述金刚石修复笔的转动弧度与砂轮边缘的弧度相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轮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砂轮表面产生毛刺后,支撑座朝向砂轮运动,使得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的外圈抵触,修复轴带动金刚石修复笔转动,金刚石修复笔绕砂轮边缘的弧线进行圆弧转动。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的边缘进行接触打磨。传统的打磨方式是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的外壁的一侧进行固定接触,砂轮转动,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的接触为线接触,打磨面积和打磨效果较差。通过修复盘和修复轴的设置,金刚石修复笔可转动与砂轮的“U”形外圈贴合,从而使得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进行面接触,打磨面积较大,打磨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所述支撑座与转动轴固定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通过转动的方式与床体相连,使用时,支撑座向下转动与砂轮接触。不用时,支撑座向上转动与砂轮脱离,以便砂轮的正常打磨。
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上设有竖直的导轨,所述支撑座的端部滑动连接于导轨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座通过滑动的方式滑移连接在床体上,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上安装有与修复轴正对的修复电机,所述修复电机包括输出轴,所述支撑座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通过驱动机构与修复轴相连并控制修复轴往复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电机启动,修复电机带动修复轴往复转动,从而带动金刚石修复笔往复转动,使得金刚石修复笔对砂轮进行反复打磨,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与修复轴同轴正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筒,所述滑动筒滑动连接于支撑座内并位于修复电机和修复轴之间,所述输出轴的端部伸进滑动筒内并固定有驱动杆,所述滑动筒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波浪状的驱动槽,所述驱动杆滑动连接于驱动槽内,所述滑动筒远离输出轴的端部设有螺旋槽,所述修复轴的端部固定有伸进滑动筒内的麻花杆,所述麻花杆与螺旋槽相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电机启动,修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杆在驱动槽内滑动。由于驱动槽为波浪形,因此滑动筒在驱动杆和驱动槽的作用下上下滑动。滑动筒的下端的为螺旋槽,滑动筒在上下运动过程中,螺旋槽与麻花杆相互配合带动麻花杆不停地正转和反转从而带动修复轴和金刚石修复笔往复转动,从而对砂轮进行往复打磨。通过滑动筒和麻花杆的设置,修复电机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带动金刚石修复笔不停地往复转动,打磨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杆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位于驱动槽内的驱动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杆通过驱动球在驱动槽内滑动,驱动球在驱动槽内滑动的摩擦力较小,移动较为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输出轴与修复轴相垂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圆盘、驱动连杆、驱动齿条和驱动齿轮,所述驱动圆盘与输出轴同轴固定相连,所述驱动连杆一端与驱动圆盘的边缘铰接,另一端与驱动齿条铰接,所述支撑座内开设有水平的滑动槽,所述驱动齿条滑动连接于滑动槽内,所述驱动齿条固定于修复轴上并与驱动齿条相啮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电机启动,修复电机带动驱动圆盘转动。驱动圆盘带动驱动连杆转动,驱动连杆带动驱动齿条在滑动槽内往复滑动,驱动齿条通过驱动齿轮带动修复轴往复旋转,从而带动金刚石修复笔往复旋转对砂轮进行打磨,打磨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内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所述修复轴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修复轴在往复转动时,限位块在限位槽内往复滑动。限位槽和限位块相互配合对修复轴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防止金刚石修复笔转动过度,对砂轮造成破坏影响砂轮的打磨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修复盘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至修复盘的圆心的距离不等,所述金刚石修复笔与安装孔可拆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刚石修复笔可安装在不同的安装孔处,金刚石修复笔与修复盘的圆心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即金刚石修复笔转动的范围可进行调节,从而使得金刚石修复笔可对不同尺寸的砂轮进行打磨,适用范围较大。
进一步的,所述夹具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打磨口,所述支撑板在打磨口的边缘处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打磨口相适配的弧形的固定槽,所述支撑板上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相对的取料板,所述取料板朝向固定槽的端部开设有圆形的取料口,所述取料板的端部固定有与取料板相垂直的推料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板伸出,取料口与打磨口正对。轴承通过取料口放入打磨口内,固定板上的固定槽对轴承进行支撑、砂轮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打磨结束后,取料板后拉,推料板将轴承后拉将轴承从打磨口中取出,使用方便。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修复盘和修复轴的设置,金刚石修复笔可转动与砂轮的“U”形外圈贴合,从而使得金刚石修复笔与砂轮进行面接触,打磨面积较大,打磨效果较好;
2.通过驱动机构的设置,修复电机启动,修复电机带动修复轴往复转动,从而带动金刚石修复笔往复转动,使得金刚石修复笔对砂轮进行反复打磨,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一中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一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三中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体;11、转动轴;12、导轨;13、固定座;14、丝杠调节机构;15、打磨座;16、支撑气缸;17、升降电机;18、升降丝杠;2、夹具;21、支撑板;211、打磨口;22、固定板;221、固定槽;23、取料板;24、放置通道;25、控制块;251、控制槽;26、控制气缸;231、取料口;232、推料板;3、砂轮;31、驱动电机;4、支撑座;41、修复轴;411、限位块;42、修复盘;421、安装孔;43、金刚石修复笔;44、修复电机;45、输出轴;451、驱动杆;452、驱动球;46、滑动槽;47、限位槽;48、转动孔;49、安装杆;491、装笔孔;51、滑动筒;511、驱动槽;512、螺旋槽;52、麻花杆;53、驱动圆盘;54、驱动连杆;55、驱动齿条;56、驱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如图1,包括床体1,床体1上设有固定座13和丝杠调节机构14,固定座上安装有夹具2。丝杠调节机构14上安装有打磨座15,打磨座15朝向固定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砂轮3,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砂轮3转动的驱动电机31。轴承安装在夹具2上,驱动电机31带动砂轮3转动,丝杠调节机构14带动打磨座15进给,砂轮3伸进轴承内圈中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
如图2,夹具2包括固定在固定座上的支撑板21,支撑板21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轴承的打磨口211。支撑板21上固定有放置通道24,放置通道24的端部指向打磨口211,操作人员将若干轴承放置于放置通道24内,轴承逐个从放置通道24内排出落入打磨口211内进行打磨。
如图2,支撑板21的下端固定有位于打磨口211处的固定板22,固定板22靠近打磨口211处开设有弧形的固定槽221,固定槽221与打磨口211的边缘相重合。固定板22内固定有磁铁对轴承进行吸附固定,防止轴承掉落。
如图2,支撑板21上固定有与固定板22正对的控制块25,控制块25和固定板22位于打磨口211的两侧。控制块25上安装有控制气缸26,控制块25的下端开设有指向打磨口211的控制槽251,控制槽251内滑动连接有取料板23,控制气缸26的活塞杆与取料板23相连并带动取料板23往复运动。
如图2,取料板23上开设有与打磨口211相配合的取料口231,取料板23朝向固定板22的端部固定有与取料板23相垂直的推料板232。推料板232指向支撑板21。控制气缸26的活塞杆伸出,取料板23伸出控制槽251,取料口231与打磨口211正对,轴承从放置通道24穿过取料口231落入打磨口211内,砂轮3(见图1)对轴承进行打磨。打磨结束后,砂轮3(见图1)退刀,控制气缸26的活塞杆缩回,推料板232与轴承抵触,并将轴承从打磨口211中取出,轴承从打磨口211中脱出掉落,以便操作人员拿取。取料板23复位,等待下一个轴承。
如图1,砂轮3长时间对轴承进行打磨,砂轮3表面会产生毛刺,影响打磨效果。因此,床体1上安装有修复装置对砂轮3“U”形的边缘进行修复。
如图3和图4,修复装置包括安装于床体1(见图1)上的支撑座4,支撑座4位于打磨座15一侧。支撑座4内开设有转动孔48,转动孔48内转动连接有修复轴41,支撑座4远离床体1(见图1)的一侧固定有修复电机44,修复电机44包括输出轴45,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通过驱动机构与修复轴41相连并带动修复轴41往复转动。修复轴41远离修复电机44的一端伸出转动孔48同轴固定有修复盘42,修复盘42的边缘安装有金刚石修复笔43。
如图3,床体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11,支撑座4与转动轴11固定相连,支撑座4上铰接有支撑气缸16,支撑气缸16的活塞杆与床体1铰接相连。支撑气缸16的活塞杆伸缩带动支撑座4绕转动轴11转动。
如图1和图3,砂轮3需要打磨时,支撑气缸16控制支撑座4向下旋转,使得金刚石修复笔43与砂轮3的边缘抵触进行修复;砂轮3正常工作时,支撑气缸16控制支撑座4向上转动,使得金刚石修复笔43与砂轮3的边缘脱离,腾出操作空间,以免干涉砂轮3的正常使用。
如图1和图3,金刚石修复笔43对砂轮3进行修复时,修复轴41的中心与砂轮3边缘“U”形的中心相重合。修复轴41转动,金刚石修复笔43绕修复轴41的中心转动,金刚石修复笔43的转动弧度与砂轮3边缘的弧度相同,因此金刚石修复笔43与砂轮3的接触面积较大,修复效果较好。
如图4,修复电机44启动,驱动机构带动修复轴41和金刚石修复笔43往复旋转,金刚石修复笔43对砂轮3(见图1)的边缘进行往复打磨,从而提高打磨效果。
如图4,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与修复轴41同轴正对。驱动机构包括滑动筒51,滑动筒51滑动连接于转动孔48内,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插入滑动筒51的上端,修复轴41的上端插入滑动筒51的下端内。
如图4和图5,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的外壁上固定有驱动杆451,滑动筒51的上端的内壁中开设有环形的波浪状的驱动槽511,驱动杆45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滑动连接于驱动槽511内的驱动球452。修复电机44启动,输出轴45转动,驱动杆451通过驱动球452和驱动槽511对的滑动筒51上下往复线性运动。
如图4,滑动筒51的下端的内壁开设有螺旋槽512,修复轴41的上端固定有伸进滑动筒51内的麻花杆52,麻花杆52与螺旋槽512相配合。滑动筒51上下滑动,螺旋槽512带动麻花杆52往复转动,从而带动修复轴41和金刚石修复笔43转动,从而对砂轮3进行往复打磨。
如图4,支撑座4内壁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47,修复轴41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槽47内的限位块411。修复轴41在往复转动时,限位块411在限位槽47内往复滑动。限位槽47和限位块411相互配合对修复轴41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防止金刚石修复笔43转动过度,对砂轮3造成破坏影响砂轮3的打磨效果。
如图4,修复盘42上开设有多个呈线性排布的安装孔421,各个安装孔421与修复盘42圆心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安装孔421内螺纹连接有安装杆49,安装杆49上开设有装笔孔491,金刚石修复笔43穿设于装笔孔491内。金刚石修复笔43可安装在修复盘42的不同位置处,金刚石修复笔43转动的弧度大小不同,从而可对不同尺寸的砂轮3(见图1)进行打磨,使用范围较大。
具体实施过程:轴承放置于放置通道24内,轴承在重力作用下滑入打磨口211内,砂轮3伸入轴承内圈中对轴承内圈进行打磨,打磨结束后,砂轮3从轴承内圈中拔出,取料板23将轴承取下后复位等待下一个轴承。长时间使用,砂轮3产生毛刺后,支撑气缸16启动带动支撑座4压向砂轮3,金刚石修复笔43与砂轮3边缘抵触,砂轮3转动,修复电机44启动,金刚石修复笔43对砂轮3进行不断打磨修复。修复结束后,支撑座4复位。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支撑座4与床体1的连接方式不同:如图6,床体1上安装有竖直的导轨12,支撑座4滑动连接于导轨12内,导轨12内安装有升降电机17和升降丝杠18,升降电机17带动升降丝杠18转动,升降丝杠18带动支撑座4上下滑动。支撑座4对砂轮3打磨时,支撑座4下移,打磨结束后,支撑座4上升复位。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和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机构的结构不同:如图7,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与修复轴41相垂直,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圆盘53、驱动连杆54、驱动齿条55和驱动齿轮56。
如图7,修复电机44的输出轴45与驱动圆盘53同轴固定相连,驱动圆盘53转动连接于支撑座4上,支撑座4上开设有与转动孔48相连通的水平的滑动槽46,驱动齿条55滑动连接于滑动槽46内。驱动连杆54连于驱动齿条55和驱动圆盘53之间,驱动连杆54一端与驱动圆盘53铰接,另一端与驱动齿条55铰接。驱动圆盘53转动,驱动连杆54带动驱动齿条55在滑动槽46内往复滑动。驱动齿轮56套设在修复轴41上且与驱动齿条55正对,两者相互啮合。驱动齿条55往复滑动通过驱动齿轮56带动修复轴41往复转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9)
1.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包括床体(1),床体(1)上设有夹具(2)、砂轮(3)和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装置包括支撑座(4),所述支撑座(4)活动连接于床体(1)上位于砂轮(3)的一侧,所述支撑座(4)内转动连接有修复轴(41),所述修复轴(41)朝向砂轮(3)的端部固定有修复盘(42),所述修复盘(42)的边缘安装有与砂轮(3)相配合的金刚石修复笔(43),所述金刚石修复笔(43)的转动弧度与砂轮(3)边缘的弧度相同,所述夹具(2)包括支撑板(21),所述支撑板(21)上开设有打磨口(211),所述支撑板(21)在打磨口(211)的边缘处固定有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上开设有与打磨口(211)相适配的弧形的固定槽(221),所述支撑板(21)上滑动连接有与固定槽(221)相对的取料板(23),所述取料板(23)朝向固定槽(221)的端部开设有圆形的取料口(231),所述取料板(23)的端部固定有与取料板(23)相垂直的推料板(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转动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转动轴(11),所述支撑座(4)与转动轴(11)固定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上设有竖直的导轨(12),所述支撑座(4)的端部滑动连接于导轨(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上安装有与修复轴(41)正对的修复电机(44),所述修复电机(44)包括输出轴(45),所述支撑座(4)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输出轴(45)通过驱动机构与修复轴(41)相连并控制修复轴(41)往复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5)与修复轴(41)同轴正对,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筒(51),所述滑动筒(51)滑动连接于支撑座(4)内并位于修复电机(44)和修复轴(41)之间,所述输出轴(45)的端部伸进滑动筒(51)内并固定有驱动杆(451),所述滑动筒(51)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波浪状的驱动槽(511),所述驱动杆(451)滑动连接于驱动槽(511)内,所述滑动筒(51)远离输出轴(45)的端部设有螺旋槽(512),所述修复轴(41)的端部固定有伸进滑动筒(51)内的麻花杆(52),所述麻花杆(52)与螺旋槽(51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451)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位于驱动槽(511)内的驱动球(452)。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45)与修复轴(41)相垂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圆盘(53)、驱动连杆(54)、驱动齿条(55)和驱动齿轮(56),所述驱动圆盘(53)与输出轴(45)同轴固定相连,所述驱动连杆(54)一端与驱动圆盘(53)的边缘铰接,另一端与驱动齿条(55)铰接,所述支撑座(4)内开设有水平的滑动槽(46),所述驱动齿条(55)滑动连接于滑动槽(46)内,所述驱动齿条(55)固定于修复轴(41)上并与驱动齿条(55)相啮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4)内开设有弧形的限位槽(47),所述修复轴(41)的外壁上固定有滑动连接于限位槽(47)内的限位块(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盘(42)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421),所述安装孔(421)至修复盘(42)的圆心的距离不等,所述金刚石修复笔(43)与安装孔(421)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9607.3A CN109732444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209607.3A CN109732444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2444A CN109732444A (zh) | 2019-05-10 |
CN109732444B true CN109732444B (zh) | 2020-11-10 |
Family
ID=66371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209607.3A Active CN109732444B (zh) | 2019-03-19 | 2019-03-19 |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973244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464500B (zh) * | 2023-12-27 | 2024-03-08 | 苏州铁近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内圈磨床及其装配方法及装配用定位组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575823A (en) * | 1948-12-30 | 1951-11-20 | Brown & Sharpe Mfg | Machine tool support assembly |
JP2000225566A (ja) * | 1999-02-08 | 2000-08-15 | Koyo Mach Ind Co Ltd | 内面研削盤 |
CN201175857Y (zh) * | 2008-04-09 | 2009-01-07 | 新乡日升数控轴承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横向磨削外球面磨床 |
CN101524830B (zh) * | 2009-01-19 | 2012-04-18 | 常州市武滚轴承有限公司 | 仿形砂轮修整装置 |
CN102581727A (zh) * | 2012-03-29 | 2012-07-18 | 新乡市天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球轴承内圈沟磨床 |
CN105057700A (zh) * | 2015-08-07 | 2015-11-18 | 安徽孺子牛轴承有限公司 | 一种轴承内圈加工装置 |
-
2019
- 2019-03-19 CN CN201910209607.3A patent/CN109732444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32444A (zh) | 2019-05-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207643A (zh) | 一种管道精加工抛光用高效打磨设备 | |
CN103331489A (zh) | 锯齿轮上锯齿的打磨装置 | |
CN109732444B (zh) | 一种轴承内圈打磨用磨床 | |
CN208163354U (zh) | 一种新型的可调式抛光装置 | |
CN207982939U (zh) | 竹子拉丝刀具的磨刀机 | |
CN110465849A (zh) | 一种机械加工用磨边装置 | |
CN211388296U (zh) | 一种磨床回转工作台 | |
KR20120065712A (ko) | 볼 연마장치 | |
CN211760437U (zh) | 一种全自动型球阀球体与阀座研磨机 | |
CN205438155U (zh) | 变频调速研磨机 | |
CN218697449U (zh) | 一种节约空间的球体抛光机 | |
CN209425143U (zh) | 在线磨轮带装置 | |
CN216859243U (zh) | 一种设有角度调节的电梯曳引机摩擦片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12496968U (zh) | 身份识别设备组装的玻璃板安装辅助装置 | |
CN207616277U (zh) | 一种工件内孔自动打磨机构 | |
CN105881206A (zh) | 回转体工件的定位机构 | |
CN219725618U (zh) | 一种数控球面磨床的工件夹持机构 | |
CN105834883A (zh) | 回转体工件的底面抛光机 | |
CN203141286U (zh) | 镜面抛磨机 | |
CN219684829U (zh) | 一种具有磨具调节机构的平面磨床 | |
CN208811781U (zh) | 一种多功能注塑模具磨床 | |
CN115026665B (zh) | 一种用于变速箱单向器星轮的去毛刺设备 | |
CN111843655A (zh) | 一种方便调节的轴承加工用磨削装置 | |
CN221211057U (zh) | 一种铅笔毛刺打磨装置 | |
CN220944453U (zh) | 一种外圆磨床粗磨进料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