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8799B -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8799B
CN112428799B CN202010155946.0A CN202010155946A CN112428799B CN 112428799 B CN112428799 B CN 112428799B CN 202010155946 A CN202010155946 A CN 202010155946A CN 112428799 B CN112428799 B CN 112428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uide
engagement
sho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559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28799A (zh
Inventor
本村将太
室明伸
加藤胜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28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8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28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8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53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sliding with final closing motion having vertical component to attain closed and sealed condition, e.g. sliding under the ro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22Sliding roof trays or assembl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065Positioning or centering articles in the moul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1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the coating to the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9/00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 B29C69/004Combinations of shaping technique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main groups B29C39/00 - B29C67/00, e.g. associations of moulding and joining techniques; Apparatus therefore making articles by joining parts moulded in separate cavities, said parts being in said separate cavities during said joi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43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 B60J7/0435Sunroofs e.g. sliding above the roof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at the outside of the roof to fully ope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JWINDOWS, WINDSCREENS, NON-FIXED ROOFS, DOORS, OR SIMILAR DEVICES FOR VEHICLES; REMOVABLE EXTERNAL PROTECTIVE COVER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 B60J7/00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 B60J7/02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 B60J7/04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 B60J7/05Non-fixed roofs; Roofs with movable panels, e.g. rotary sunroofs of sliding type, e.g. comprising guide shoes with rigid plate-like element or elements, e.g. open roofs with harmonica-type folding rigid panels pivoting upwardly to vent mode and moving downward before sliding to fully open mo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45/14311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the coating to the articles
    • B29C2045/14327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using means for bonding the coating to the articles anchoring by forcing the material to pass through a hole in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7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0Vehicles, e.g. ships or aircraft, or body part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AREA)
  • Seal Device For Vehicl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动面板的顺畅的动作的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在天窗装置中,驱动滑履(80)具有:金属制成的第一板(82),该第一板具有与支承部件的第一引导部卡合的第一卡合壁(823);金属制成的第二板(83),该第二板具有与支承部件的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第二卡合壁(833);以及滑动部(81),该滑动部在导轨滑动。在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分别与第一引导部及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状态下,驱动滑履(80)通过沿导轨移动而经由支承部件使可动面板的后端部升降。在驱动滑履(80)中,通过滑动部(81)在宽度方向(X)上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连结起来。

Description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天窗装置,该天窗装置具备:对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在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导轨;支承可动面板的支承部件;以及沿导轨移动的滑动体(以下,也称作“驱动滑履”)。
支承部件具有在前端部与导轨卡合的滑履,在支承部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形成有一对凸轮槽。滑动体具有:与导轨卡合的滑动部;以及与支承部件的一对凸轮槽分别卡合的一对卡合部。
并且,在可动面板处于全闭状态时,当使滑动体向车辆前方移动,则滑动体的卡合部与支承部件的凸轮槽滑动。于是,滑动体的卡合部经由凸轮槽上推支承部件的后端部。其结果是,可动面板成为后端部上升的倾斜状态。另一方面,在可动面板处于倾斜状态时,当使滑动体向车辆后方移动,则滑动体的卡合轴与支承部件的凸轮槽滑动。于是,滑动体的卡合轴经由凸轮槽下压支承部件的后端部。其结果是,可动面板回到全闭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5883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那样的天窗装置中,滑动体的一对卡合部是通过将一片金属板弯折加工而形成。因此,在金属板的加工精度低的情况下,滑动体的卡合部与支承部件的凸轮槽的滑动阻力可能增大。因此,在上述那样的天窗装置中,希望以优异的精度来形成滑动体的一对卡合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可动面板的顺畅的动作的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以下,记载了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段及其作用和效果。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天窗装置具备:导轨,该导轨在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车顶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对所述车顶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以及驱动滑履,该驱动滑履在与所述支承部件卡合的状态下沿所述导轨移动,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引导部及第二引导部,所述驱动滑履具有:金属制成的第一板,该第一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金属制成的第二板,该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以及滑动部,该滑动部在所述导轨滑动,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及所述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滑履通过沿所述导轨移动而经由所述支承部件使所述可动面板的后端部升降,通过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连结起来。
在上述结构的天窗装置中,驱动滑履构成为通过滑动部将第一板及第二板连结起来。因此,由于能够将第一板及第二板单独成形这一点,能够提高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的成形精度。因此,天窗装置能够实现可动面板的顺畅的动作。
在上述天窗装置中,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由树脂材料构成,所述滑动部通过将所述第一板的一部分覆盖而与所述第一板一体化,并且所述滑动部通过将所述第二板的一部分覆盖而与所述第二板一体化。
根据上述结构,在将第一板及第二板与滑动部一体化时,不需要在滑动部等设置用于在滑动部组装第一板及第二板的结构。即,天窗装置能够使驱动滑履的结构简单化。
在上述天窗装置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分别在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交差的方向上形成有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所述第一贯通孔及所述第二贯通孔被构成所述滑动部的树脂材料充满。
上述结构的天窗装置,由于由构成滑动部的树脂材料充满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这一点,能够将第一板及第二板与滑动部牢固地连接。因此,在因使驱动滑履沿导轨移动而在滑动部作用有车辆前后方向的载荷的情况下,天窗装置能够抑制第一板及第二板与滑动部分离。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的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其中,具备:第一成形工序,该第一成形工序是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单独成形的工序;配置工序,该配置工序是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模具内的工序;以及第二成形工序,该第二成形工序是使注入到所述模具内的液状树脂固化,从而成形所述滑动部的工序。
上述结构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由于将第一板及第二板单独成形,因此能够提高第一板及第二板的成形精度。因此,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能够精度优良地成形驱动滑履的第一卡合部及第二卡合部。此外,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由于将连结第一板及第二板的滑动部由树脂成形,因此与在单独成形的滑动部安装第一板及第二板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容易地制造驱动滑履。
在上述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中,优选的是,所述天窗装置具备引导轴,该引导轴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结起来,所述制作方法还具备连结工序,该连结工序是在所述第二成形工序之后,将所述引导轴插入到在所述第一板形成的第一连结孔及在所述第二板形成的第二连结孔,从而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连结起来的工序,在所述配置工序中,以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连结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连结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所述模具内。
根据上述结构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在第一板的第一连结孔的轴线及第二板的第二连结孔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使第一板及第二板与滑动部一体化。因此,在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的连结工序中,容易将引导轴插入到第一连结孔及第二连结孔。
发明的效果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能够实现可动面板的顺畅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车顶周边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车辆的车顶周边的概略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可动面板位于全闭位置时的天窗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图3的4-4线向视剖视图。
图5是驱动装置的驱动滑履的立体图。
图6是驱动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驱动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分解立体图。
图8是可动面板位于倾斜下降位置时的天窗装置的侧视图。
图9是用于嵌件成形的型芯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的配置工序的剖视图。
图11是表示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的第二成形工序的剖视图。
图12是表示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的连结工序的剖视图。
符号说明
10…车辆、11…车顶开口部、12…车顶、20…天窗装置、30…基体框架、31…导轨、311…滑动槽、32…前壳体、40…可动面板、41…透光面板、42…固定支架、50…驱动装置、60…支承部件、611…第一引导部、612…第二引导部、63…平坦部、631…上侧引导面、632…下侧引导面、64…前侧倾斜部、641…上侧引导面、642…下侧引导面、65…后侧倾斜部、651…上侧引导面、652…下侧引导面、66…限制部、661…上侧引导面、662…下侧引导面、663…限制面、70…从动滑履、80…驱动滑履、81…滑动部、811…第一滑动部、812…第二滑动部、813…中间部、814…线缆保持部、82…第一板、821…第一底壁、822…第一侧壁、822a…第一连结孔、822b…第一卡合孔、823…第一卡合壁(第一卡合部的一例)、824…第一前侧底壁、825…第一中间底壁、825a…第一切口、825b…第一贯通孔、826…第一后侧底壁、83…第二板、831…第二底壁、832…第二侧壁、832a…第二连结孔、832b…第二卡合孔、833…第二卡合壁(第二卡合部的一例)、834…第二前侧底壁、835…第二中间底壁、835a…第二切口、835b…第二贯通孔、836…第二后侧底壁、84…引导轴、90…电动机、100…线缆、110…型芯、120…型芯主体、121…第一侧面、122…第二侧面、131…第一卡合轴、132…第二卡合轴、133…第三卡合轴、134…第四卡合轴、201…模具、202…模具、203…模具、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3…第三位置、P4…第四位置、X…宽度方向、Y…前后方向、Z…上下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具备天窗装置的车辆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天窗装置被搭载于车辆的状态下的天窗装置的方向。此外,也将车辆宽度方向简称为“宽度方向”,也将车辆前后方向简称为“前后方向”,也将车辆上下方向简称为“上下方向”。
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形成于车顶开口部11的车顶12和搭载于车顶开口部11的天窗装置20。在上下方向Z上的俯视下,车顶开口部11呈以前后方向Y为短边方向、以宽度方向X为长度方向的矩形状。
如图2所示,天窗装置20具备:包围车顶开口部11的周围的基体框架30、对车顶开口部11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40以及驱动可动面板40的驱动装置50。
接着,对基体框架3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基体框架30具有一对导轨31和前壳体32,该一对导轨31在车顶开口部11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端部沿前后方向Y延伸,该前壳体32在车顶开口部11的前端部沿宽度方向X延伸。
导轨31遍及长度方向具有恒定的剖面形状。如图3所示,在导轨31,遍及长度方向形成有滑动槽311。导轨31也可以沿车辆10的车顶12的形状弯曲。即,本实施方式中的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导轨31也包含弯曲的形状。前壳体32将导轨31的前端部彼此在宽度方向X上连结。前壳体32支承后述的驱动装置50的结构部件的一部分。
接着,对可动面板40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可动面板40在上下方向Z上的俯视中,呈与车顶开口部11的大小对应的矩形状。可动面板40具有:具有透光性的透光面板41;以及固定于透光面板41的下表面的一对固定支架42。一对固定支架42分别沿着可动面板40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端延伸。透光面板41与一对固定支架42例如由聚氨酯系粘接剂粘接。
并且,可动面板40在将车顶开口部11闭塞的全闭位置、与全闭位置相比使可动面板40的后端部上升的倾斜上升位置、与全闭位置相比使可动面板40的后端部下降的倾斜下降位置及全开位置之间动作,全开位置是与倾斜下降位置相比可动面板40位于后方且可动面板40将车顶开口部11开放的位置。详细地说,可动面板40从全闭位置向倾斜上升位置进行倾斜上升动作、从倾斜上升位置到全闭位置进行倾斜下降动作。此外,可动面板40从全闭位置到倾斜下降位置进行倾斜下降动作,从倾斜下降位置到全闭位置进行倾斜上升动作。进而,可动面板40在倾斜下降位置及全开位置之间滑动动作。
另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窗装置20在全开位置中,可动面板40被收容于车顶12与车室之间的空间,是所谓的内滑式的天窗装置。
接着,对驱动装置50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50具备:固定于可动面板40的一对支承部件60;分别沿一对导轨31移动的一对从动滑履70;以及分别沿一对导轨31移动的一对驱动滑履80。如图2所示,驱动装置50具备:配置于前壳体32的电动机90;以及分别向一对驱动滑履80传递电动机90的动力的一对线缆100。
首先,对支承部件60进行说明。
如图3及图4所示,支承部件60是例如,由树脂将冲压成形的金属板覆盖的嵌件成形体。支承部件60呈沿前后方向Y延伸的棒状。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60具有分别形成于宽度方向X上的两侧的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第一引导部611向宽度方向X上的内方突出,第二引导部612向宽度方向X上的外方突出。在支承部件60中,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是由树脂构成的部分。由于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呈在宽度方向X上对称的形状,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主要对在图3中图示的第一引导部611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部611延支承部件60的长度方向延伸。如图3所示,第一引导部611包含:在支承部件60为使可动面板40配置于全闭位置的姿势时,向大致前后方向Y延伸的平坦部63;随着从平坦部63的前端向前方前进而向下方前进的前侧倾斜部64;以及随着从平坦部63的后端向后方前进而朝向上方的后侧倾斜部65。此外,第一引导部611包含设置于后侧倾斜部65的后方的限制部66。
平坦部63、前侧倾斜部64及后侧倾斜部65的上表面分别成为连续的上侧引导面631、641、651,平坦部63、前侧倾斜部64及后侧倾斜部65的下表面分别成为连续的下侧引导面632、642、652。在平坦部63中,上侧引导面631与下侧引导面632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前侧倾斜部64中,上侧引导面641与下侧引导面642大致平行地延伸,在后侧倾斜部65中,上侧引导面651与下侧引导面652大致平行地延伸。
如图3所示,在支承部件60为使可动面板40配置于全闭位置的姿势时,限制部66是随着向后方前进而向朝向上方的方向凹陷的凹部。限制部66包含:与后侧倾斜部65的下侧引导面652连续的上侧引导面661;沿上侧引导面661延伸的下侧引导面662;以及将上侧引导面661和下侧引导面662的后端彼此连接的限制面663。
支承部件60经由从动滑履70与导轨31卡合。支承部件60构成为通过从动滑履70和驱动滑履80而能够相对于导轨31移动。此外,一对支承部件60分别固定于可动面板40的一对固定支架42。即,一对支承部件60在可动面板40的宽度方向X上的两端缘对可动面板40进行支承。
接着,对从动滑履70进行说明。
从动滑履70例如由树脂构成。如图3所示,从动滑履70卡合于导轨31的滑动槽311,因此,从动滑履70向与导轨3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从动滑履70将支承部件60的顶端部支承为能够绕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轴线旋转。像这样,支承部件60与从动滑履70一起沿导轨31移动,或相对于从动滑履70绕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轴线转动。
接着,对驱动滑履80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驱动滑履80具有:在导轨31滑动的滑动部81;在宽度方向X上成对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以及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在宽度方向X上连结的引导轴84。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滑履80除引导轴84以外,是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滑动部81和由金属材料构成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嵌件成形体。
如图6及图7所示,滑动部81包含:配置于导轨31的滑动槽311的宽度方向X上的内方的第一滑动部811;配置于导轨31的滑动槽311的宽度方向X上的外方的第二滑动部812;将第一滑动部811及第二滑动部812在宽度方向X上连接的中间部813;以及保持线缆100的一端的线缆保持部814。第一滑动部811及第二滑动部812呈大致长方体状,并沿前后方向Y延伸。中间部813呈大致平板状。
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通过对金属板冲压加工而成形。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大致对称的形状。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板82具有:第一底壁821;从第一底壁821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侧壁822;以及从第一侧壁822的上端起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一卡合壁823。由于第一板82由将金属板冲压加工而成形这一点,第一底壁821、第一侧壁822及第一卡合壁823呈板状。
第一底壁821具有从第一侧壁822的下端弯曲的第一前侧底壁824、第一中间底壁825以及第一后侧底壁826。第一前侧底壁824从靠近第一侧壁822的前端的部位延伸,第一中间底壁825从第一侧壁822的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部延伸,第一后侧底壁826从靠近第一侧壁822的后端的部位延伸。在宽度方向X上,第一前侧底壁824及第一后侧底壁826的延伸方向是与第一中间底壁825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前后方向Y上空出间隔地形成第一前侧底壁824、第一中间底壁825以及第一后侧底壁826。如图7所示,在第一中间底壁825的靠近后端的部位形成有第一切口825a。因此,在第一中间底壁825中,靠近前后方向Y上的前端的部位的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比靠近前后方向Y上的后端的部位的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长。另一方面,在第一中间底壁825的靠近前端的部位,贯通上下方向Z地形成有第一贯通孔825b。
在第一侧壁822,贯通宽度方向X而形成有第一连结孔822a和第一卡合孔822b。在前后方向Y上空出间隔地形成第一连结孔822a和第一卡合孔822b。第一连结孔822a相比于第一卡合孔822b形成于后方。在宽度方向X上的侧视下,第一连结孔822a呈圆形状,第一卡合孔822b呈长圆形状。
第一卡合壁823在宽度方向X上的侧视下弯曲为圆弧状。详细地说,第一卡合壁823以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部与前端部及后端部相比位于下方的方式弯曲。在宽度方向X上,第一卡合壁823相对于第一侧壁822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中间底壁825相对于第一侧壁822的延伸方向为同方向。此外,在上下方向Z上的俯视下,第一卡合壁823与第一中间底壁825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卡合壁823相当于“第一卡合部”的一例。
同样的,如图6及图7所示,第二板83具有:第二底壁831;从第二底壁831向上方延伸的第二侧壁832以及从第二侧壁832的上端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二卡合壁833。由于第二板83由将金属板冲压加工而成形这一点,第二底壁831、第二侧壁832以及第二卡合壁833呈板状。
具有从第二侧壁832的下端弯曲的第二前侧底壁834、第二中间底壁835及第二后侧底壁836。第二前侧底壁834从靠近第二侧壁832的前端的部位延伸,第二中间底壁835从第二侧壁832的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部延伸,第二后侧底壁836从靠近第二侧壁832的后端的部位延伸。在宽度方向X上,第二前侧底壁834及第二后侧底壁836的延伸方向是与第二中间底壁835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方向。在前后方向Y上空出间隔地形成第二前侧底壁834、第二中间底壁835以及第二后侧底壁836。如图6所示,在第二中间底壁835的靠近前端的部位形成有第二切口835a。因此,在第二中间底壁835中,靠近前后方向Y上的前端的部位的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比靠近前后方向Y上的后端的部位的宽度方向X上的长度短。另一方面,在第二中间底壁835的靠近后端的部位,贯通上下方向Z地形成有第二贯通孔835b。
在第二侧壁832,贯通宽度方向X地形成有第二连结孔832a和第二卡合孔832b。在前后方向Y上空出间隔地形成第二连结孔832a和第二卡合孔832b。第二连结孔832a与第二卡合孔832b相比形成于后方。在宽度方向X上的侧视下,第二连结孔832a呈圆形状,第二卡合孔832b呈长圆形状。
在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中,第一连结孔822a的内径比第二连结孔832a的内径大,第一卡合孔822b的内径与第二卡合孔832b的内径相等。第一连结孔822a的轴线及第二连结孔832a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一卡合孔822b的轴线及第二卡合孔832b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一卡合孔822b的轴线间距离与第二连结孔832a及第二卡合孔832b的轴线间距离相等。
第二卡合壁833在宽度方向X上的侧视下弯曲为圆弧状。详细地说,第二卡合壁833以前后方向Y上的中间部与前端部及后端部相比位于下方的方式弯曲。在宽度方向X上,第二卡合壁833相对于第二侧壁83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中间底壁835相对于第二侧壁832的延伸方向为同方向。此外,在上下方向Z上的俯视中,第二卡合壁833与第二中间底壁835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卡合壁833相当于“第二卡合部”的一例。
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被滑动部81在宽度方向X上连结。详细地说,通过使第一板82的第一底壁821及第二板83的第二底壁831被滑动部81的中间部813覆盖,从而使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一体化。换言之,滑动部81通过将第一板82的一部分覆盖而与第一板82一体化,并且滑动部81通过将第二板83的一部分覆盖而与第二板83一体化。此外,由于第一底壁821被滑动部81覆盖这一点,第一贯通孔825b被构成滑动部81的树脂材料充满。同样的,由于第二底壁831被滑动部81覆盖这一点,第二贯通孔835b被构成滑动部81的树脂材料充满。
此时,在第一中间底壁825的第一切口825a容纳第二中间底壁835的形成有第二贯通孔835b的部位,在第二中间底壁835的第二切口835a容纳第一中间底壁825的形成有第一贯通孔825b的部位。并且,在第一中间底壁825及第二中间底壁835之间,遍及前后方向Y地形成有间隙。另外,该间隙被构成滑动部81的树脂材料充满。
此外,第一板82的第一侧壁822及第二板83的第二侧壁832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壁833在宽度方向X上相对。此时,在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壁833之间形成有间隙。
引导轴84将第一侧壁822及第二侧壁832在宽度方向X上连结。详细地说,引导轴84在插入到第一侧壁822的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侧壁832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状态下,通过铆接将第一侧壁822及第二侧壁832连结。
引导轴84与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壁833在上下方向Z上的间隔与支承部件60的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的上下方向Z上的长度大致相等。此外,引导轴84的外径与支承部件60的限制部66的上侧引导面661及下侧引导面662的间隔大致相等。
如图3所示,通过滑动部81,详细地说,通过第一滑动部811及第二滑动部812配置于导轨31的滑动槽311,容许驱动滑履80向导轨31的长度方向的移动,驱动滑履80向与导轨31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移动被限制。通过线缆100沿着导轨31推拉滑动部81,从而驱动滑履80沿导轨31移动。
此外,如图4所示,通过在被驱动滑履80的第一侧壁822及第二侧壁832、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以及引导轴84包围的区域插入支承部件60的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从而驱动滑履80与支承部件60卡合。详细地说,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和引导轴84与支承部件60的第一引导部611卡合,驱动滑履80的第二卡合壁833和引导轴84与支承部件60的第二引导部612卡合。
对天窗装置2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在驱动滑履80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与支承部件60的平坦部63的上侧引导面631卡合,引导轴84与支承部件60的平坦部63的下侧引导面632卡合。在驱动滑履80位于第一位置P1的情况下,可动面板40位于全闭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驱动滑履80的位置以引导轴84的中心位置为基准。
如图8所示,在驱动滑履80从第一位置P1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在支承部件60的后侧倾斜部65的上侧引导面651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下压后侧倾斜部65一边向后方移动。接着,驱动滑履80的引导轴84在限制部66的下侧引导面662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引导轴84下压限制部66一边向后方移动。
因此,支承部件60以后端部相对于前端部下降的方式以前端部为中心转动,可动面板40进行倾斜下降动作。并且,如图8所示,当驱动滑履80到达第二位置P2时,驱动滑履80的引导轴84与限制部66的限制面663接触,从而驱动滑履80不能相对于支承部件60向后方移动。此外,当驱动滑履80到达第二位置P2时,可动面板40位于倾斜下降位置。
如图8所示,在驱动滑履80从第二位置P2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支承部件60和驱动滑履80一起向后方移动。因此,支承部件60沿导轨31向后方移动,可动面板40向后方滑动动作。并且,在驱动滑履80到达移动范围中的最后方的第三位置P3时,可动面板40位于全开位置。
如图8所示,在驱动滑履80从第三位置P3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支承部件60和驱动滑履80一起向前方移动。因此,支承部件60沿导轨31向前方移动,可动面板40向前方滑动动作。并且,当驱动滑履80到达第二位置P2时,可动面板40位于倾斜下降位置。
如图8所示,在驱动滑履80从第二位置P2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驱动滑履80的引导轴84在限制部66的上侧引导面661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引导轴84上压限制部66一边向前方移动。接着,驱动滑履80的引导轴84在支承部件60的后侧倾斜部65的下侧引导面652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引导轴84上压后侧倾斜部65一边向前方移动。
因此,支承部件60以后端部相对于前端部上升的方式以前端部为中心转动,可动面板40进行倾斜上升动作。并且,当驱动滑履80到达第一位置P1时,可动面板40位于全闭位置。
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在驱动滑履80从第一位置P1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下,驱动滑履80的引导轴84在支承部件60的前侧倾斜部64的下侧引导面642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引导轴84上压前侧倾斜部64一边向前方移动。因此,支承部件60以后端部相对于前端部上升的方式以前端部为中心转动,可动面板40进行倾斜上升动作。并且,当到达图3所示的第四位置P4时,可动面板40位于倾斜上升位置。
另一方面,在驱动滑履80从第四位置P4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下,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在支承部件60的前侧倾斜部64的上侧引导面641滑动。此时,驱动滑履80一边通过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下压前侧倾斜部64一边向后方移动。因此,支承部件60以后端部相对于前端部下降的方式以前端部为中心转动,可动面板40进行倾斜下降动作。并且,当驱动滑履80到达第一位置P1时,可动面板40位于全闭位置。
接着,对用于驱动滑履80的嵌件成形的型芯110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型芯110具有:具有一对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的型芯主体120;从第一侧面121突出的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二卡合轴132;以及从第二侧面122突出的第三卡合轴133及第四卡合轴134。
型芯主体120呈大致长方体状。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是在型芯110中彼此朝向相反侧的面。型芯110的第一侧面121及第二侧面122的距离与驱动滑履80的第一板82的第一侧壁822及第二板83的第二侧壁832之间的距离相等。
优选的是,第一卡合轴131、第二卡合轴132、第三卡合轴133以及第四卡合轴134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型芯主体120相对地移动。例如,优选的是,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二卡合轴132构成为从第一侧面121装卸自如。或者,优选的是,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二卡合轴132构成为,能够在从第一侧面121突出的突出位置和通过退避到型芯110的内部而不从第一侧面121突出的退避位置之间位移。第三卡合轴133及第四卡合轴134与第二侧面122的关系也同样。
第一卡合轴131的剖面形状与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的剖面形状大致相同,第二卡合轴132的剖面形状与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孔822b的剖面形状大致相同。此外,第三卡合轴133的剖面形状与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剖面形状大致相同,第四卡合轴134的剖面形状与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孔832b的剖面形状大致相同。
第一卡合轴131的轴线及第三卡合轴133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第二卡合轴132的轴线及第四卡合轴134的轴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因此,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二卡合轴132的轴线间距离与第三卡合轴133及第四卡合轴134的轴线间距离相等。此外,这些轴线间距离与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一卡合孔822b的轴线间距离也相等,与第二连结孔832a及第二卡合孔832b的轴线间距离也相等。
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
详细地说,用驱动滑履80的图4所示的截面,对天窗装置20的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具有第一成形工序、配置工序、第二成形工序以及连结工序。第一成形工序、配置工序、第二成形工序以及连结工序是依次执行的工序。
第一成形工序是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单独成形的工序。详细地说,第一成形工序是通过对呈平板状的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单独成形的工序。
如图10所示,配置工序是将在第一成形工序成形了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配置于模具201~203内的工序。在配置工序中,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在将型芯110夹在第一侧壁822及第二侧壁832之间的状态下配置于模具201~203内。即,第一板82与型芯110的第一侧面121接触,并且第二板83与型芯110的第二侧面122接触,因此,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被固定。
进而,在配置工序中,如图10所示,型芯110的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三卡合轴133分别插入到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但是型芯110的第二卡合轴132及第四卡合轴134分别插入到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孔822b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孔832b。其结果是,在配置工序中,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的轴线及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轴线一致,并且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孔822b的轴线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孔832b的轴线一致。
如图11所示,第二成形工序是使向模具201~203内注入的液状树脂固化,从而成形滑动部81的工序。即,也能够说第二成形工序是通过滑动部81将配置于模具201~203内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连结的工序。在第二成形工序中,第一板82的第一底壁821及第二板83的第二底壁831、第一板82的第一侧壁822的一部分及第二板83的第二侧壁832的一部分被滑动部81覆盖。此时,第一底壁821的第一贯通孔825b及第二底壁831的第二贯通孔835b被构成滑动部81的树脂材料充满。
此外,在第二成形工序中,在液状树脂固化之后,将被一体化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和滑动部81从模具201~203取出。此时,型芯110成为第一卡合轴131、第二卡合轴132不从第一侧面121突出的状态,且第三卡合轴133及第四卡合轴134不从第二侧面122突出的状态,从而将型芯110从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之间取出。
如图12所示,连结工序是在第二成形工序之后,将引导轴84插入到形成于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及形成于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从而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连结的工序。
像这样,经过第一成形工序、配置工序、第二成形工序及连结工序来制造驱动滑履80。
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在天窗装置20中,驱动滑履80通过由滑动部81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连结而构成。因此,由于能够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单独成形这一点,能够提高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成形精度。详细地说,能够提高与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的形状、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的位置关系以及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连结孔832a的位置关系相关的精度。因此,容易减小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与支承部件60的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滑动时的滑动阻力。其结果是,天窗装置20能够实现可动面板40的顺畅的开闭动作。
此外,由于在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一体地成形的情况下、即由一片金属板成形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一体物的情况下形状变得复杂这一点,成形所需的工序增多,或在成形后需要对形状进行微调整。这一点,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单独成形,因此能够以少的工序而精度优良地制造驱动滑履80。
(2)在天窗装置20中,构成驱动滑履80的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通过与滑动部81嵌件成形而一体化。因此,不需要在滑动部81设置用于安装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结构。即,天窗装置20中能够使驱动滑履80的结构简单化。
(3)在天窗装置20中,在第一板82的第一底壁821及第二板83的第二底壁831分别形成有被构成滑动部81的树脂材料充满的第一贯通孔825b及第二贯通孔835b。因此,天窗装置20能够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牢固地连接。因此,当在驱动滑履80的前后方向Y上作用有载荷的情况下,天窗装置20能够抑制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分离。
(4)在上述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的配置工序中,将型芯110的第一卡合轴131、第二卡合轴132、第三卡合轴133以及第四卡合轴134分别插入到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孔822b、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以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孔832b。因此,上述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在第二成形工序中,能够在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的轴线及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轴线一致的状态下,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一体化。因此,驱动滑履80的制造方法在通过引导轴84将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连结的连结工序中,能够抑制引导轴84难以插入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连结孔832a。
本实施方式能够像以下那样变更后实施。本实施方式及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彼此组合而实施。
天窗装置20也能够构成为在全开位置,可动面板40位于车顶12的上方,即所谓外滑式的天窗装置。
驱动滑履80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与支承部件60的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的卡合方式能够适当地变更。例如,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卡合壁833也可以由以宽度方向X为轴向的呈轴状的第一卡合轴及第二卡合轴代替。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第一引导部611及第二引导部612呈分别与第一卡合轴及第二卡合轴卡合的槽状。
在第一板82中,第一中间底壁825也可以不具有第一贯通孔825b。同样的,在第二板83中,第二中间底壁835也可以不具有第二贯通孔835b。在该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在第一板82的第一底壁821及第二板83的第二底壁831形成槽及凹凸,从而增加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的接触面积。
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与滑动部81也可以不通过嵌件成形而一体化。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滑动部81设置用于组装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结构。通过该结构,也能够得到上述实施方式的效果(1)。
配置工序也可以是,例如,通过使第一板82的第一卡合壁823及第二板83的第二卡合壁833与型芯110接触、或与模具201~203接触,来使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轴线一致。即,配置工序也可以不使用型芯110的第一卡合轴131、第二卡合轴132、第三卡合轴133以及第四卡合轴134来使第一板82的第一连结孔822a及第二板83的第二连结孔832a的轴线一致。
型芯110的形状也可以适当的变更。例如,型芯110如果具有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三卡合轴133,也可以没有第二卡合轴132及第四卡合轴134,或者型芯110如果具有第二卡合轴132及第四卡合轴134,也可以没有第一卡合轴131及第三卡合轴133。此外,为了在成形工序结束后容易从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之间取出型芯110,也可以构成为型芯主体120能够分解。
型芯110也可以没有第一卡合轴131、第二卡合轴132、第三卡合轴133以及第四卡合轴134。即,型芯110只要至少仅具有用于决定第一板82及第二板83的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的功能即可。

Claims (4)

1.一种天窗装置,具备:
导轨,该导轨在形成于车辆的车顶的车顶开口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
支承部件,该支承部件支承对所述车顶开口部进行开闭的可动面板,且构成为能够相对于所述导轨移动;以及
驱动滑履,该驱动滑履在与所述支承部件卡合的状态下沿所述导轨移动,
所述支承部件具有分别形成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的第一引导部及第二引导部,
所述驱动滑履具有:金属制成的第一板,该第一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卡合的第一卡合部;金属制成的第二板,该第二板具有与所述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第二卡合部;以及由树脂材料构成的滑动部,该滑动部在所述导轨滑动,在所述第一卡合部及所述第二卡合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引导部及所述第二引导部卡合的状态下,所述驱动滑履通过沿所述导轨移动而经由所述支承部件使所述可动面板的后端部升降,
通过使注入到配置有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模具内的液状树脂固化而形成所述滑动部,从而所述滑动部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连结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窗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分别在与所述车辆前后方向交差的方向上形成有第一贯通孔及第二贯通孔,
所述第一贯通孔及所述第二贯通孔被构成所述滑动部的树脂材料充满。
3.一种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具备:
第一成形工序,该第一成形工序是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单独成形的工序;
配置工序,该配置工序是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模具内的工序;以及
第二成形工序,该第二成形工序是使注入到所述模具内的液状树脂固化,从而成形所述滑动部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天窗装置具备引导轴,该引导轴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在所述车辆宽度方向上连结起来,
所述制造方法还具备连结工序,该连结工序是在所述第二成形工序之后,将所述引导轴插入到在所述第一板形成的第一连结孔及在所述第二板形成的第二连结孔,从而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连结起来的工序,
在所述配置工序中,以所述第一板的所述第一连结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板的所述第二连结孔的轴线一致的方式,将所述第一板及所述第二板配置于所述模具内。
CN202010155946.0A 2019-08-26 2020-03-09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242879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53657 2019-08-26
JP2019153657A JP7388046B2 (ja) 2019-08-26 2019-08-26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駆動シュー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8799A CN112428799A (zh) 2021-03-02
CN112428799B true CN112428799B (zh) 2024-04-09

Family

ID=74564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55946.0A Active CN112428799B (zh) 2019-08-26 2020-03-09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33748B2 (zh)
JP (1) JP7388046B2 (zh)
CN (1) CN112428799B (zh)
DE (1) DE10202012227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16011A1 (en) * 2021-10-12 2023-04-13 Caterpillar Inc. Secondary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with service orientation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8277A (ja) * 2000-04-12 2001-10-26 Taisei Plas Co Ltd 電子機器筐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91573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天窗系统
JP2009202627A (ja) * 2008-02-26 2009-09-10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スライダ構造
CN102555742A (zh) * 2010-12-17 2012-07-11 明信株式会社 天窗面板开关装置
JP2015058838A (ja) * 2013-09-19 2015-03-30 ベバスト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ンルーフ装置
CN207000126U (zh) * 2017-08-01 2018-02-13 江苏铁锚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天窗运动机构
CN108437764A (zh) * 2018-04-27 2018-08-24 重庆万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导向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9070710A (zh) * 2016-05-02 2018-12-21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车顶的具有两个顶盖的组件、机动车的车顶以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013756C2 (nl) * 1999-11-01 2001-05-02 Inalfa Ind Bv Open-dakconstructie voor een voertuig.
US8297692B2 (en) * 2009-11-20 2012-10-30 AISIN Technical Center of America, Inc. Tiltable sun roof for vehicles
JP5741269B2 (ja) * 2011-07-20 2015-07-01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ルーフ装置
DE102015115233A1 (de) 2015-09-10 2017-03-16 Webasto SE Fahrzeugdach mit einem beweglichen Dachteil
DE102016108092A1 (de) 2016-05-02 2017-11-02 Webasto SE 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dach
JP6919323B2 (ja) 2017-05-17 2021-08-18 株式会社アイシン サンルー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98277A (ja) * 2000-04-12 2001-10-26 Taisei Plas Co Ltd 電子機器筐体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1391573A (zh) * 2007-09-19 2009-03-25 八千代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天窗系统
JP2009202627A (ja) * 2008-02-26 2009-09-10 Yachiyo Industry Co Ltd サンルーフ装置のスライダ構造
CN102555742A (zh) * 2010-12-17 2012-07-11 明信株式会社 天窗面板开关装置
JP2015058838A (ja) * 2013-09-19 2015-03-30 ベバスト ジャパン株式会社 車両のサンルーフ装置
CN109070710A (zh) * 2016-05-02 2018-12-21 韦巴斯托股份公司 用于车顶的具有两个顶盖的组件、机动车的车顶以及方法
CN207000126U (zh) * 2017-08-01 2018-02-13 江苏铁锚明信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天窗运动机构
CN108437764A (zh) * 2018-04-27 2018-08-24 重庆万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汽车天窗导向联动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8799A (zh) 2021-03-02
DE102020122273A1 (de) 2021-03-04
JP7388046B2 (ja) 2023-11-29
US20210061075A1 (en) 2021-03-04
JP2021030907A (ja) 2021-03-01
US11433748B2 (en) 2022-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50211B1 (en) Roof Apparatus
CN112428799B (zh) 天窗装置及天窗装置的驱动滑履的制造方法
EP2450212B1 (en) 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JP7147485B2 (ja) スライダ付きウインドウ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376461A (zh) 双压成型机及产品的制造方法
US8534749B2 (en) Roof apparatus for vehicle
US7780227B2 (en) Functional part holding structure
EP2159090B1 (en) Belt supporting apparatus for vehicle roof and roof device for vehicle
CN214820524U (zh) 联动抽芯系统
JP3650327B2 (ja) スライディングルーフ装置
US11634015B1 (en) Sunroof device
CN218700950U (zh) 一种车门内饰板开关面板的注塑模具
KR200385665Y1 (ko) 인쇄회로기판 홀딩장치
CN212148359U (zh) 一种弹性辅助起翘的方天窗机械组
JP2024065444A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金型装置
CN218429774U (zh) 一种模具
JP3300195B2 (ja) ウィンドレギュレータのウィンドガラス支持部構造
CN214820430U (zh) 一种带折弯角度调整功能的模芯结构
JP2024065443A (ja) 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金型装置及びウェザーストリップの製造方法
CN214820431U (zh) 一种电子烟发热座注塑模具
CN216329745U (zh) 一种保险杠注塑模具
CN217622024U (zh) 一种用于笔记本外壳模具的锁模机构
CN215969666U (zh) 汽车c柱内饰盖模具
JPH02217582A (ja) 窓ガラス昇降装置
CN212148361U (zh) 一种起翘锁止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after: AISIN Co.,Ltd.

Address before: Kariya City, Aichi Prefecture, Japan's Asahi 2 chome 1 GA

Applicant before: AISIN SEIKI Kabushiki Kaisha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