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24407A -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 Google Patents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24407A
CN112424407A CN201980047188.6A CN201980047188A CN112424407A CN 112424407 A CN112424407 A CN 112424407A CN 201980047188 A CN201980047188 A CN 201980047188A CN 112424407 A CN112424407 A CN 112424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knitting machine
needles
circular knitting
ya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718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J·M·埃普勒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Original Assignee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filed Critical Sipra Patententwicklungs und Beteiligungs GmbH
Publication of CN112424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24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9/00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 D04B9/02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one set of needles
    • D04B9/04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with independently-movable needles with one set of needles with spring or bearded needle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weft knitting machines, restricted to machines of this kind
    • D04B15/28Needle presser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35/00Details of, or auxiliary devices incorporated in, knitting machin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4B35/02Knitting tools or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D04B15/00 or D04B27/00
    • D04B35/08Spring or bearded need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其具有绕着一垂直轴线旋转的针筒(11)和与该针筒(11)一起旋转的板片环(19)。所述针筒(11)在其外缘范围中有垂直可控的尖针(2),所述尖针具有向下打开而作为成圈元件的针钩,对于在该针筒(11)上的每个尖针(2)而言,支持所述成圈的周围板片(3)在该板片环(19)上保持为在径向方向上可移动。此外,对于在该针筒(11)上的每个尖针(2)而言,压制板片(4)在该板片环(19)上保持为在径向方向上可移动,以便通过压着针轴上的针尖来封闭尖针(2)的针钩。所述压制板片(4)在此在板片环(19)上分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周围板片(3)之间。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能够降低针磨损;此外实现在单一机器内在纬编和经编之间选择作为成圈技术。

Description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一种具有较少机器部件的磨损的圆编机,尤其成圈元件,以及有范围较宽的可行的成圈技术。
背景技术
传统的圆编机使用舌针作为中央成圈元件。所述舌针在转动的针筒上被导引并且在此根据它们在锁件中的导引而推出及收回(向上或向下运动)。
当在这种圆编机的编织系统上成圈时,穿过且被向上推出的舌针的舌部首先被在针轴上相对于该针轴向下滑动的先前形成的线圈打开,且接着在弯纱(Kulierung)和收回该针时又被在针轴上相对于该针轴向上滑动的线圈封闭。舌针的打开及封闭过程通过舌部铰链进行。由于它们持续操纵的频率,有可能有可观的纱线张力的影响,舌针的舌部铰链以及和有所述舌部铰链的舌针自身在编织机内自然是特别容易磨损的部件。
舌部铰链的失效引起不正确的成圈从而导致编织品错误。受影响舌针的更换需要编织机停下来。由于针筒中的大量舌针,此类失效会不可忽视地影响编织机的运作。然而问题是不仅导致运行中断,也在于舌针有相对高的成本,它的制造由于要求机械负载性能而昂贵。
因此,编织机中使用较简单且较不会损坏的针型式是有特别利益。有较简单结构的针型式(特别是在没有可机械运动的铰链的情况下)为尖针(Spitzennadel),其钩部在针的顶部向下打开。通过在外部朝向针轴方向的压力能够弹性地封闭针钩。
用尖针工作的此类圆编机在文献DE 1 635 878A和DE 361 135中说明。
在圆编机中用尖针进行编织过程时,当针被拉下时(在弯纱期间),必须借助于压轮从外面弹性地封闭针钩,使得它不拾起除新纱线以外的旧线圈。这种压轮设置在针筒外,且为了最小化穿过的针钩与压轮之间的磨擦力,优选设置为可主动或被动地一起转动。然而,由于大针筒与显著较小的压轮的不同直径,作用到针上的切向力无法完全避免。由于必须为每个编织系统设置这种压轮,压轮的空间需求也不可忽视,这尤其限制可能的系统密度,亦即,针筒周缘的每一英吋的编织系统的个数。
替代地,这种圆编机的每个尖针可设有与针轴平行地延伸的针压件(Nadelpresse),在弯纱时所述针压件从外面压抵针钩且封闭它。然而,针筒上存在大量成对的尖针和针压件又会带来易于磨损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基于本发明的问题是实现用于尖针代替舌针来工作的圆编机,与传统的借助舌针工作的圆编机相比,本发明的圆编机借助尽可能简单的构造(尤其在这种针的情况下)具有较低的易磨损性。
所述任务通过在权利要求1中限定的本发明的圆编机来解决。在附属项中具有其他有利的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具有绕着垂直轴线旋转的针筒和与该针筒一起旋转的板片环。该针筒在其外缘范围中设有垂直可控的尖针,尤其是可向上推出的尖针,所述尖针具有向下打开的针钩作为成圈元件,且对于每个尖针,在针筒上将在板片环上的支持成圈的周围板片以能够沿径向方向水平位移的方式保持。此外,对于每个尖针,在该针筒上将在板片环上的压制板片以能够沿径向方向水平位移的方式保持,用于通过使针尖压到针轴上来封闭尖针的钩尖。所述压制板片在此在板片环上分别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周围板片之间,以尽可能节省空间以及有小余隙或尽可能小的余隙。
在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中,通过针与相应周围板片用于把纱线压到针轴上的互相协调的垂直或水平运动来形成线圈。每个周围板片在其面向相应的针的形廓中具有两个水平平面,所述两个水平平面具有中置的朝向该针突出的鼻部。这两个支承平面的下平面用作脱圈平面(Abschlagebene),编织物放置在所述脱圈平面上,而上支承平面新放入的纱线朝向针轴的方向导引且贴靠在所述针轴上。这两个平面的垂直间距用于使在脱圈平面上的旧线圈的线圈头与新纱线在高度上分离,并因此建立安全间距,通过所述安全间距在垂直拉下针时能够封闭所述针钩,使得只有新纱线能进入针钩中。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具有用于每个针的另一板片,亦即压制板片。压制板片用来在针被拉下时压到针钩上且弹性地封闭该针钩。压制板片与针和周围板片一起旋转,从而在按压针钩时在压制板片与针钩之间没有切向力。
压制板片和周围板片一起在与针筒共转的板片环上被导引。交替相邻的周围板片和压制板片尽可能紧密互相靠近,亦即,有最小可能的余隙。如果在周围板片之间设置分隔片用于改善所述周围板片在推出及拉下时的导引,压制板片也能够支承在所述分隔片上。周围板片为一方面和压制板片为另一方面的推出及拉下在此彼此独立地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外部结构与传统的圆编机的区别一方面是通过使用尖针代替舌针,另一方面是通过将压制板片附加地插入到周围板片之间的中间空间中。因此,尤其因为在周围板片之间(例如在分隔片上)紧密地布置压制板片,所以需要相对小的附加空间需求。所述压制板片大体布置成在两个相邻的周围板片之间没有侧面的余隙,且由于所述压制板片与针共转,在所述压制板片相对针尖而径向推出时不会有切向力施加到所述针尖上。因此,这反作用于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针及周围板片与压制板片的过度磨损。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另一优点是所述圆编机的不仅根据纬编原理而且根据经编原理来制造编织物的可用性。事实上,圆编机能够切换或至少预设这两种成圈技术。当针处于推出状态时,取决于导引新纱线从周围板片是否只到针轴,或是否把周围板片推出超过径向针位置并因此以纱线呈送线圈,即是根据纬编或经编原理来产生由机器形成的线圈。在纬编的情形下纱线在弯纱前在针轴处保持拉紧,而在经编的情形下,纱线圈在张力较小的情况下呈送。即使在弯纱过程自身中,纱线张力也小于在纬编中。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因此能够配备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单个的周围板片、单个的压制板片或这两种板片类型的定位。以此方式,能够控制周围板片的径向移位,使得在拉下相应的尖针前所述周围板片导引新纱线至针轴,从而在相应的成圈系统处实现纬编。另一方面也能够控制所述周围板片使得在拉下相应的尖针前所述周围板片导引新纱线在径向方向上越过针轴进而呈送线圈,从而在所述成圈系统处实现经编。
一方面,通过适当地控制纱线张力,另一方面适当地控制周围板片的径向收回运动,该圆编机可作为经编机器运行(在相应地固定调整周围板片的锁件时,根据本发明的机器既定地也作为圆编机运行)。在纬编与经编远离之间的选择性的切换能够例如通过可调整滑件来实现,所述可调整滑件将所述周围板片相应地在径向方向上运动。通过滑件的相应调整进而周围板片在径向方向上的定位,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能够在其不同的系统上也同时按照纬编原理及按照经编原理产生线圈。
可预先调整或在运作期间控制或切换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成圈系统,使得相应的尖针:根据纬编原理或经编原理从相应地供给的纱线形成线圈、捕捉供给的纱线或保留在圆形运动中。
在捕捉过程中,相应的成圈系统的尖针比纬编或经编过程更早地收回,使得只在所供给的纱线与前一个线圈已被接收在钩部内时,所述压制板片封闭相应的尖针的钩部。替代地,能够以下述方式实施捕捉过程:压制板片不移动得太靠近相应的针的钩部以致于封闭所述钩部,从而所供给的纱线和旧线圈都能够接收在钩部内。
结果表明,在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中使用尖针带来其他的优点。例如,尖针的针头一般比舌针的小,从而线圈被针头不希望地扩宽是较小的问题。在相同的精细度下实现较小的线圈。此外,线圈不会被打开和封闭的针舌及其铰链损害。由于较低的纱线负载也尽可能避免不希望的影响,例如绒毛化(Verflaumung)、过度起球倾向、长毛绒或内衬的钩入(Henkeln)高度不等以及纱线在添纱时扭曲(被较小的针头)。
使用尖针还实现提高针筒的转速,因为不需要确保吸收针舌的旋转动能。
通过使用能弹性封闭的尖针代替能通过其舌部铰链来封闭的舌针,也能够减少圆编机的编织能量进而减少总耗电量。
成本优势主要在于尖针的价格低于舌针;然而尖针的较简单、较不脆弱的构造而有较长的针体寿命也是另一有利的成本因子。此外优点是,在使用代替舌针的尖针时,简化在运作中断后的编织过程起动;最后即是在编织起动前必须检查舌针的舌部是否处于正确的打开或封闭状态。
附图说明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实施例以及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和细节。
图1a至图1h(连同图1a的放大图)在此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中根据纬编原理的成圈方法的顺序。
图2a和图2b相应地示出在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进行经编及纬编时在拉下针之前成圈元件的不同位置。
图3a示出在捕捉过程时在针的拉下期间成圈元件的位置,而图3b示出在捕捉过程期间的针运动曲线。
图4a示出带有针的针筒的边缘部以及对应的周围板片与压制板片和对应的板片锁的立体近视图(相较于图2a和图2b的圆编机,板片锁和板片锁部件在这里被集成)。图4b示出图4a中的纬编或经编系统的细节视图。
图5在与针筒上的切线方向平行的平行剖面方向中示出板片环和支承在其上的周围板片和压制板片的横截面图。
图6在两个视图中示出能够在圆编机中使用的两件式尖针的变型,一个视图具有互相分离的两个针部件,另一视图处于组装状态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a至图1h中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成圈系统上的根据纬编原理的成圈。图1a以放大示图示出在针筒中的尖针2。通过所述针的控制脚6在筒锁部件14中的相应导引,针在垂直方向被推出和拉下。在图1a中,针处于拉下状态。在所述针的钩尖中,有已制成编织物的先前成形的“旧”线圈。针2现在被向上推出,而旧线圈保留在周围板片3的脱圈平面(下支承平面)3a上并且被板片形廓的鼻部3c挡住。一旦针2到达其最高位置,存放在板片环19上的周围板片3通过在板片锁部件10中的所述周围板片的控制脚8导引向外(向图纸的右边)移出,见图1b。
在图1c中,针2现在经过在其旋转路径上的导纱器5。现在,图1d中的周围板片3在径向方向上向内(向图纸的左边)向针的方向移出,且新纱线1被周围板片3在其上支承平面3b上面朝被推出的针2的轴的方向推到该轴。
针2随后在图1e中向下被拉下,使得处在周围板片3的上支承平面3b上的纱线接收在针钩中。然后,在图1f中,压制板片4通过相应地导引该压制板片的控制脚7向内朝针的方向移出,使得所述压制板片通过来自外面的压力来弹性地封闭针钩。现在,在图1g中,周围板片3被拉回到该周围板片的上支承平面3b释放新纱线1的程度,而针2同时被进一步向下拉下,使得针钩以及在其中有纱线1下被拉穿过仍处在脱圈平面3a上的旧线圈。接着,在图1h中,压制板片4被收回,且结束针2的拉下过程(弯纱),由此完成成圈过程,并且能够又重新在图1a的位置中开始。
图2a和图2b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中的纬编或经编过程的两个快照。图2b示出成圈元件在纬编过程中直接在拉下针2之前的位置,并且因此大约相应于图1d中的位置(在图2a和2b中,机器的针和板片与图1a至图1h中的稍微不同)。在图2a中,相应的快照示出经编过程。相较于纬编过程,周围板片3进一步向内伸出(向图纸的左边),且从而有从针轴到达上支承平面3b的纱线圈。在图2b的纬编过程中,纱线用适当手段(例如适当的喂纱器,Fournisseur)尽可能连续地维持在均匀的张力下目的是制成优良质量的编织物,而纱线张力在图2a中的经编过程中能够较小且在此也能够改变。纱线圈的呈送通过周围板片的进一步前进来提供可靠的成圈过程。
在图2a的经编过程与图2b的纬编过程的情形下,在后续步骤中,针钩被压制板片4封闭,针2被拉下并且因此在针轴上的新纱线1或所呈送的纱线圈被接收,使得随后被拉穿过旧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因此适用于纬编和经编。事实上,该机器能够具有在板片锁9上的调整器件15,板片锁部件10能够借助所述调整器件移位,由此,周围板片3的移出路径的长度在较长的经编路径与较短的纬编路径之间切换。板片锁9与板片锁支持环12旋紧。
由于有在纬编功能与经编功能之间的可切换性,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允许大量不同纱线的有效和可靠的加工。尤其是,经编功能允许使用更敏感的纱线(因为在工艺中有较低的纱线张力)。事实上,图2a的经编工艺中的成圈在以下两个步骤中进行:呈送纱线圈和牵拉所呈送的纱线圈穿过旧线圈。在第一步骤中,纱线圈中的纱线张力首先由于绳磨擦原理(Seilreibungsprinzip)而逐个磨擦点地递增,然后,在纱线圈呈送时,回落到零。在第二步骤中,在纱线圈被牵拉穿过旧线圈时,纱线圈与旧线圈的相应纱线区段又互相磨擦,由此又增加纱线张力。
相比之下,在纬编时,输送新纱线穿过导纱器以及牵拉纱线穿过旧线圈是同时进行,由此累加对应纱线磨擦力并且一起导致明显较高的纱线张力。在经编时由于这两个加工步骤的时间偏移,不会发生纱线力的增加,由此最大地出现的纱线张力是较低的。经编加工因此对于要加工纱线与圆编机的成圈元件更有保护作用。
在经编工艺中的纱线圈的呈现也有减轻在筒锁中的弯纱部件负荷的优点。其中在经编时的弯纱角度没有像纬编那么陡,因而减轻在弯纱部件中被导引的针上的负荷。通过使用较简单的弯纱部件,能够避免针脚断裂及针头断裂。
为了能够加上花式,也应能够调整可用于纬编和经编的圆编机的纬编或经编系统以用于圆形运动(Rundlauf)及捕捉。
在圆形运动期间,针2通过相应地控制锁件容易地留在其圆形运动位置且完全不被推出。新纱线1甚至不被针钩接收。
图3a示出纬编系统在捕捉过程中的位置,更准确的说,在针2的拉下期间。在针2已被推出足够远使得它接收新纱线1之后,新纱线1与旧线圈在所述拉下时留在针钩中。
通过拉下针或者移位压制板片4的相应控制能够控制捕捉过程。因此,能够调整为较早拉下针2使得压制板片4封闭针钩是在针钩已经通过处在脱圈平面3a上的旧线圈(因此所述旧线圈已经在针钩内)时才打开的时候。
图3b在此并排示出纬编过程和捕捉过程的针运动曲线。实线16表示在纬编过程中沿着时间轴的针运动,而虚线17示出尖针2在捕捉过程中的较早拉下。
借助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实施捕捉过程的另一可行性是完全不移出在选择的纬编系统上用于封闭针钩的压制板片4,而是使它在与针钩没有压力接触下维持在移入的位置。例如,通过适当地调整在相应系统上的板片锁来实现压制板片4的相应控制。
图4a示出针筒11的侧面立体视图(在这里示出的变型中,板片锁9和板片锁部件10集成)。在图4b中,详细示出具有导纱器5的编织系统的区段。在这两图中,布置在针筒11的整个周缘范围中的尖针2由于清楚性原因只在筒周缘的部分区段中示出。所述附图,尤其是图4b,除了示出针2和周围板片3及压制板片4以外,也示出在筒边缘的选出的部分区段中属于编织部位的导纱器5。周围板片3在布置在针筒上的板片导件(Platinenführung)中从板片环19由外到内穿过针2之间延伸。压制板片4相应地最大程度上没有余隙地布置在相邻的两个周围板片3之间(也参考图5)并且因此直接面向对应尖针。尖针也布置在延伸到板片导件的周围板片之间,使得所述周围板片用作压制板片和针的导件。
如图5所示,压制板片4以这种方式需要少量的附加空间,因为即使在使用舌针但没有压制板片的传统的圆编机中,周围板片3彼此是隔开的(使得在推出时能够导引所述周围板片经过所述针)。在这种传统的圆编机中,在周围板片3之间的中间空间中通常为了避免周围板片3之间的余隙而在板片环19上设置分隔片18。这种机器能够修改为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其方式是将压制板片4布置在分隔片18上,以有利的方式关于相邻的周围板片3有尽可能小的余隙。替代地,相应周围板片和压制板片也能够共享通过相应的分隔片限界的沟槽。然而这会有以下缺点:鉴于高精细度,分隔片应尽可能薄,这带来分隔片的增加的破裂风险。
就像尖针2具有针脚6(所述针脚在旋转期间贯穿经相应地预设的锁定沟槽),周围板片3与压制板片4分别也具有在板片锁部件10的对应沟槽中被导引的板片脚7和8。通过针锁和板片锁的适当预设,能够选择性地调整各编织系统,使得所述编织系统:根据纬编原理或者根据经编原理来形成线圈、只捕捉新纱线或保持在圆形运动位置中。在图4a及图4b中,通过在具有集成的板片锁部件的板片锁上的调整器件15进行纬编和经编功能之间的切换。
压制板片4在周围板片3之间的节省空间的布置允许圆编机的相对高的精细度,亦即,在筒周缘上的每一英吋有大量的针。此节省空间的布置的另一优点是也能够沿着针筒的周缘设置大量的编织系统。因此,在具有30英吋针筒周缘的圆编机中能够设置超过88个编织系统,这相应于每英吋有2.9个系统的高系统密度(也能想到例如至3.2的更高的系统密度)。
图6示出在圆编机中使用两件式尖针的另一可行的简化。这种两件式尖针具有上尖针部件2’和下控制脚部件6’。尖针部件2’从上端处的针钩沿着针轴延伸至在侧面突出的鼻部,而控制脚部件6’具有接收鼻部的间歇式凹进部以及在相应筒锁部件中用以接收及导引所需的轮廓形廓。然后,优选通过简单地成型线材来形成针部件2’,所述线材在上端弯成针钩且在下端弯成鼻部,而例如冲压板部件的其他方法可用于控制脚部件6’。针部件2’的鼻部和控制脚部件6’的凹进部互相配合,但除此适配功能外在其形式方面不受限;尤其,控制脚部件的凹进部不必具有槽或缝形状。
此外,使用两件式尖针也能带来其他的成本优势,即在磨损后主要仅须更换尖针的能更成本有利地制造的针部件2’。根据针部件的制造方法的选择能够更成本有利地产生圆编机的整个针设备。把针分成两个部件,必要时结合可选地在周围板片4之间插入压制板片3,还允许甚至更容易地把有经编功能的圆编机改装为传统的圆编机,反之亦然。
替代地,基于所谓相对技术的原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圆编机。在这种机器中,周围板片支承在针筒的在针之间的上部分中。因此,此类机器类型不需要单独的板片环。周围板片能够垂直地在高度上被控制且同时执行绕所述周围板片的枢轴点的枢转运动。此枢转运动取代传统的周围板片的水平移动。如同用于封闭针钩的压制元件,在此能够使用布置在针筒周缘外的压轮(相应地对于每个成圈系统有一个压轮)。
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的结构是基于传统的圆编机的扩展方案。根据本发明的圆编机可制造成为独立的机器;然而也能够设想,例如,扩充传统的圆编机能够通过简单地把压制板片加到周围板片之间已经存在的中间空间中以及用尖针取代舌针或更换相应的两件式舌针和尖针的针部件。
在任何情形下,本发明提供与针磨损问题有关的重大优点。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机器实现在单一机器内在纬编和经编之间选择作为成圈技术。
附图标记列表
1 纱线
2 针
2’ 针部件
3 周围板片
3a 下支承平面
3b 上支承平面
3c 周围板片形廓的鼻部
4 压制板片
5 导纱器
6 针的控制脚
6’ 控制脚部件
7 压制板片的控制脚
8 周围板片的控制脚
9 板片锁
10 板片锁部件
11 针筒
12 板片锁支持环
13 筒锁
14 筒锁部件
15 用于纬编/经编的调整器件
16 编织曲线
17 捕捉曲线
18 分隔片
19 板片环

Claims (14)

1.一种圆编机,其具有绕着一垂直轴线旋转的针筒(11)和与所述针筒一起旋转的板片环(19),
其中,所述针筒在其外缘范围中具有能够垂直控制的尖针(2),所述尖针具有向下打开的针钩作为成圈元件,
其中,对于在所述针筒上的每个尖针而言,支持所述成圈的周围板片(3)在所述板片环上保持为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移动,
其中,又对于在所述针筒上的每个尖针而言,压制板片(4)在所述板片环上保持为能够在径向方向上移动,以便能够通过挤压到针轴上来封闭所述尖针的所述针钩,和
其中,所述压制板片分别布置在两个相邻的周围板片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在所述板片环(19)上的所述压制板片(4)在两侧分别基本上没有余隙地布置在相邻的所述周围板片(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在所述板片环(19)上的所述压制板片(4)分别在分隔片(18)上被导引,所述分隔片在相邻的所述周围板片(3)之间延伸。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所述周围板片(3)在所述周围板片的面向所述针(2)的侧面形廓中具有两个水平的支承平面(3a、3b),所述水平的支承平面具有位于其间的在径向方向上突出的鼻部(3c)。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之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其还具有用于控制单个的所述周围板片(3)和/或单个的所述压制板片(4)的径向位移的控制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计成用于控制一个或多个选出的周围板片(3)或所有的周围板片的径向位移,使得所述周围板片在拉下相应的尖针(2)之前导引新纱线(1)到所述针轴上,由此所述尖针能够形成纬编物的线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设计成控制一个或多个选出的周围板片(3)或所有的周围板片的径向位移,使得所述周围板片在径向方向上拉下相应的尖针(2)之前导引新纱线越过所述针轴,并且由此呈送纱线圈,由此所述尖针能够形成经编物的线圈。
8.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其还具有多个喂纱器,
其中,所述尖针(2)分别形成一成圈系统,所述尖针在供给的纱线(1)的联合成圈中共同作用,和
其中,能够事先调整各成圈系统,使得所述成圈系统的尖针根据纬编原理或者经编原理来形成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圆编机,其还具有用于导引所述周围板片和所述压制板片(3、4)的控制脚(7、8)的板片锁(9),
其中,能够改变所述板片锁,使得在所述成圈系统处的所述线圈或者根据所述纬编原理或者根据所述经编原理来形成。
10.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其还具有多个喂纱器,
其中,所述尖针(2)分别形成一成圈系统,所述尖针在供给的纱线(1)的联合成圈中共同作用,和
其中,能够事先调整各成圈系统,使得所述成圈系统的尖针:形成线圈、捕捉所述供给的纱线、或保留在圆形运动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其还具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各成圈系统,使得所述成圈系统的尖针(2):根据所述纬编原理或所述经编原理来形成线圈、或捕捉所述供给的纱线(1)、或保留在圆形运动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实行捕捉过程的成圈系统的所述尖针(2)比在成圈过程中更早地收回,使得只在所述供给的纱线(1)和前一个线圈都被接收在所述钩部内时,所述压制板片(4)才封闭相应的所述尖针的钩部。
13.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属于实施捕捉过程的成圈系统的所述尖针(2)的所述压制板片(4)不移动成足够靠近相应的针的钩部而封闭所述钩部,从而所述供给的纱线(1)和前一个线圈都被接收在所述钩部内。
1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圆编机,
其中,所述尖针包含上针部件和下控制脚部件,所述上针部件具有在侧面突出的鼻部,所述下控制脚部件具有用于接收所述针部件的所述鼻部的凹进部。
CN201980047188.6A 2018-07-17 2019-07-16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Pending CN112424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17309.1A DE102018117309A1 (de) 2018-07-17 2018-07-17 Rundstrickmaschine mit Wirkfunktion
DE102018117309.1 2018-07-17
PCT/EP2019/069104 WO2020016218A1 (de) 2018-07-17 2019-07-16 Rundstrickmaschine mit kulierwirkfunktion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24407A true CN112424407A (zh) 2021-02-26

Family

ID=67352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7188.6A Pending CN112424407A (zh) 2018-07-17 2019-07-16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32509A1 (zh)
EP (1) EP3824127A1 (zh)
JP (1) JP2021530630A (zh)
KR (1) KR20210033014A (zh)
CN (1) CN112424407A (zh)
BR (1) BR112021000462A2 (zh)
DE (1) DE102018117309A1 (zh)
TW (1) TW202012716A (zh)
WO (1) WO202001621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60701A (zh) * 2020-05-26 2020-08-21 嘉兴万邦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91128410A (en) * 1911-12-18 1912-10-17 Moses Mellor And Sons Ltd Improvement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E414086C (de) * 1925-05-23 Hemphill Co Rundstrickmaschine mit Hakennadeln
DE1158201B (de) * 1958-06-14 1963-11-28 Marcella Sessa Moretta Strumpfrundstrickmaschine mit Spitzennadeln, Pressen und Abschlagplatinen
CN1270644A (zh) * 1997-09-24 2000-10-18 彼得·雷切夫·尼可勒夫 用于生产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382853A (zh) * 2001-04-23 2002-12-04 蒙那克编织机械公司 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具有衬垫纱的针织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65252A (zh) * 2006-10-19 2008-04-23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具有送纱切换装置的圆织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D44766A (zh) *
GB146404A (en) 1914-04-14 1921-04-21 Hemphill Co Spring-needle knitting machine
US2075662A (en) * 1934-03-23 1937-03-30 Rubinstein Harry Corrugated fabric and method for making same
US2066470A (en) * 1934-05-12 1937-01-05 Willis A Ingalls Jack presser for knitting machines
US2223072A (en) * 1935-07-09 1940-11-26 Lombardi Knitting Machine Co I Knitting machine and method
DE1635878A1 (de) 1968-01-12 1971-06-03 Mandel Jean Nadelpresse und Spitzennadel fuer vielsystemige Strick- und Wirkmaschine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14086C (de) * 1925-05-23 Hemphill Co Rundstrickmaschine mit Hakennadeln
GB191128410A (en) * 1911-12-18 1912-10-17 Moses Mellor And Sons Ltd Improvements i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s.
DE1158201B (de) * 1958-06-14 1963-11-28 Marcella Sessa Moretta Strumpfrundstrickmaschine mit Spitzennadeln, Pressen und Abschlagplatinen
CN1270644A (zh) * 1997-09-24 2000-10-18 彼得·雷切夫·尼可勒夫 用于生产针织品的方法和装置
CN1382853A (zh) * 2001-04-23 2002-12-04 蒙那克编织机械公司 在圆形针织机上针织具有衬垫纱的针织物的装置和方法
CN101165252A (zh) * 2006-10-19 2008-04-23 株式会社福原精机制作所 具有送纱切换装置的圆织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4127A1 (de) 2021-05-26
JP2021530630A (ja) 2021-11-11
KR20210033014A (ko) 2021-03-25
US20210332509A1 (en) 2021-10-28
DE102018117309A1 (de) 2020-01-23
BR112021000462A2 (pt) 2021-04-06
WO2020016218A1 (de) 2020-01-23
TW202012716A (zh) 202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25153B1 (ko) 가동 얀 가이드 부재를 구비하는 횡편기
US4592212A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cut pile
JP3931290B2 (ja) 横編機
US4693092A (en) Knitting machine
CN112424407A (zh) 具有纬编功能的圆编机
WO1996036753A1 (en) Cut-pile mechanism and process
KR101941122B1 (ko) 편기용 니들 및 이를 갖는 환편기
KR102434594B1 (ko) 파일편성용 횡편기 및 편성방법
CN107663709B (zh) 经编机和用于制造经编织物的方法
KR101368302B1 (ko) 양말 등을 위한 환편기
US20030150243A1 (en)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for multicoloured plush
US3309901A (en)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a fibrous material
CS202552B2 (en) Knitting frame
US5867880A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oducing textile products from fibers and/or filaments and products obtained
CN111719232B (zh) 经编机和用于经编机的织物牵拉装置
GB2027757A (en) Warp Knitting Machine, more particularly Crochet Galloon Machin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Jacquard-patterned Pile Loop Knitted Fabrics
WO2012016309A1 (pt) Aperfeiçoamento em tear circular sem platina e processo aperfeiçoado de tecer tecido de malha em tear circular sem platina
US5775132A (en) Sinker arrangement in a knitting machine and knitwork formation methods using said arrangement
CN101165252A (zh) 具有送纱切换装置的圆织机
CN114657684B (zh) 横机或编织机的针织三角
CN113862896B (zh) 经编机、复合针组件和用于制造弹性编织物的方法
TWI554662B (zh) Cutting machine for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KR101118028B1 (ko) 홀딩 다운 싱커들이 없는 편물기
US6164090A (en) Needle actuation device for knitting machines
EP3702503B1 (en) Flat knitting machine stitch pressing device with position varying with gap siz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