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3182B -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3182B
CN112413182B CN201910780014.2A CN201910780014A CN112413182B CN 112413182 B CN112413182 B CN 112413182B CN 201910780014 A CN201910780014 A CN 201910780014A CN 112413182 B CN112413182 B CN 1124131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ssage
output
input
channe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001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13182A (zh
Inventor
章睿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001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3182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03751 priority patent/WO202103178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31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31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131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31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16K11/0856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having all the connecting conduits situated in more than one plane perpendicular to the axis of the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0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 F16K11/08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 F16K11/085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all movable sealing faces moving as one unit comprising only taps or cocks with cylindrical plu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1/0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 F16K11/1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 F16K11/20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 F16K11/22Multiple-way valves, e.g. mixing valves; Pipe fittings incorporating such valves with two or more closure members not moving as a unit operated by separate actuating members with an actuating member for each valve, e.g. interconnected to form multiple-way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31/00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 F16K31/02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 F16K31/04Actuating devices; Operating means; Releasing devices electric; magnetic using a mo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Fluid-Pressure Circu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具有六组动力输配单元以及相对应数量搭配的切换件,各该动力输配单元内部分别设有一主流道,各主流道分别连通多数个分流道;该六组动力输配单元中的第一及第二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分别连通一前置动力装置的输出与输入通路,第三及第四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分别连通一中置动力装置的输入与输出通路,第五及第六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分别连通一后置动力装置的输出与输入通路,各动力输配单元之间至少局部分流道相连通,且各切换件上分别设有可与各主流道连通的下导流口。本发明可经由简易的操作,即能对上述的前置、中置、后置等动力装置予以控制,形成各不相同的独立或组合动力输出效果。

Description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尤指一种利用多个受切换件控制的动力输配单元,以预设的不同分流道衔接各不相同流动路径,达到转换三个动力装置对预设负载形成各种不同的独立或组合驱动模式的操作。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的原油蕴藏量减少,油价节节高升,各国莫不积极寻找其他替代能源、及节能方法,以降低石油危机的冲击。
目前已知的动力源,有燃油引擎(柴油、石油)、太阳能动力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加压流体动力系统等。上述这些动力源中,有些动力在高速运转需求时效果较佳、耐久性优,但却因为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而不符合环保需求;有些则是符合环保需求,但却只有在低速运转需求时具有较佳效果,在高速运转时即无法达到该有的动力效果,有些则是机构复杂庞大,无法适用于轻简行动的产物或环境。
于是,在经过努力的研发后,使用两种以上动力源互相配合的所谓的混合动力的技术已为目前各相关业者急待发展的新方向;其目的系在于采用混合动力来达到动力效果佳、耐久性优,也符合环保需求。
传统者,针对多个可输出流体的动力装置与一承接该流体动力的负载之间,用以对传输流体的传输路径产生控制的结构,大多系于各动力装置及负载之间分别设置多数衔接管路,并于各衔接管路上或其间设置电磁阀(或其它单纯具有开关功能的控制阀),利用各电磁阀分别或同时的开启与关闭操作,使各动力装置所输出的流体,能分别或共同经由各不同路径的组合后再通过该负载,进而分别可控制形成以单一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或以多个动力装置组合驱动该负载的不同驱动模式。
然而,上述的组合结构于实际应用时,具有下列缺失:首先,由于每个电磁阀(或控制阀)仅具有单一开、关的操作动作,因此利用多个衔接管路结合电磁阀(或控制阀)的整体组合结构会变得较为繁复,且其控制系统也较为复杂,不但整体系统结构的开发、建置成本极高,且其操作控制的动作也较不便利,而众多的组件也增加损坏故障的机率,大量增加维修成本;再者,由于组设于各该动力装置及负载之间的电磁阀(或控制阀)组件于长久使用后,极易受外界的油渍、水分及灰尘的污染或侵蚀而产生渗漏及损坏情形,影响产品可靠性及竞争力。
此外,在目前已存在的混合动力系统中,由于如前所述各种动力系统在不运转状态,所产生的动力效果均有不同,因此各种动力系统之间的联结切换是否顺畅无冲击,更是此业界急需开发的关键技术的一。
有鉴于现有的多个动力装置驱动一负载的流体传输路径控制装置于应用时有上述缺点,本案发明人乃针对该些缺点研究改进的道,终于有本发明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操作,即可对具有前置、中置、后置等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进行多种动力需求组合的控制机构,其主要系利用多个分别受相对应切换件所控制的动力输配单元组成多个控制组件,并且以不同通道衔接于各控制组件的各分流道,各切换件的内部分别设有导流通道,可以与各动力输配单元内部所设的主流道相连通;凭借各切换件在各相对应的动力输配单元中,以分别预设的下导流口选择对应预先设定需连通的分流道,即可以简便的操作控制该前置、中置、后置等动力装置及负载之间的流体流动路径,形成各种不同的动力传输模式,可有效简化整体的结构及控制操作,大幅降低建置及维护成本,具有可广泛应用发展价值。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依照上一段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该主流道的周侧设有分别对应于该分流道的挡止部,且于各该相邻挡止部之间分别设有流通口,各该流通口可通过至少一内循环通道连通至少一分流道,该切换件的外表侧另设有一连通该导流通道且可以对应所述的这些挡止部的上导流口,该上导流口能随该切换件的动作而动作,以在该下导流口由对应原分流道切换至下一分流道的过程中,利用该上导流口分别由原对应的挡止部,逐渐位移通过相对应的一流通口,使得该分流道切换过程中,受到主流道内壁阻挡的部分流体,可经由该上导流口通过流通口及相连通的分流道导出到动力输配单元外部的其他装置或原动力源,可有效降低因切换不同分流道进行转换流体动力输出模式时,所可能产生的流体突变压力的冲击现象,同时通过导出部分动力流体以减缓切换过程中的动力冲击,达到类似离合器于动力切换过程中,处于半离合状态的缓冲效果。
为达成上述发明目的及功效,本发明提供一种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组控制元件,其中该多组控制元件是由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一主流道中的第一切换件、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二主流道中的第二切换件、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三主流道中的第三切换件、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四主流道中的第四切换件、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五主流道中的第五切换件及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五主流道中的第六切换件所组成,各该主流道周侧均连通有多个分流道,且设置于各该主流道中的切换件内,均设有导流通道与其所在的主流道相连通,使得各该切换件上设置的一下导流口能够切换连通其所在主流道周侧的分流道;
一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连通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前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一中置动力装置的中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中置输出通路连通第四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一后置动力装置的后置输出通路连通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后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
各该动力输配单元之间至少有局部分流道相连通,且凭借各该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能够切换连通不同的分流道,相对能够在该前置、中置、后置的输出通路与输入通道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动力组合输出。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的内部,在该第一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四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五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六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六置输入分流道;
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共同连通于一驱动输出通道;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该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及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共同连通于一驱动输入通道;该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都由一本体及一盖体组合而成,各该本体内部都贯通设有主流道,在该主流道周侧设有分流道及对应于每个分流道位置的挡止部,在各该挡止部之间设有流通口,各该流通口连通一设在各该挡止部外周侧的内回圈通道,该内回圈通道可经由内连通道与指定的分流道相连通;设置于各该主流道中的切换件上都设有一上导流口及一驱动轴杆,该上导流口可于切换过程中连通所述的这些流通口,该驱动轴杆能够穿过预设在盖体上的一穿孔,且凸伸于各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的外部。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件之间,及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之间的各分流道方位,设计成相互镜射的排列。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能够经由一连动组件同步转动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上的驱动轴杆;该连动组件由相互直接或间接连动的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所组成,该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能够分别结合固定于该各驱动轴杆上,以承接外部作用力,并分别经由该各驱动轴杆连动各该切换件作动。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一通道,再由该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该中置动力装置的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二通道,再由该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该后置动力装置的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三通道,再由该后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造成该前置、中置、后置等动力装置都形成一未对该负载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封闭回路,故该负载因没有受到流体的驱动而处于不受外力驱动的状态。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四通道相连通,使该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第四通道,再由该前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前置动力装置,使得该前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五通道、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然后再依序流经后置输出通路、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及第一负载通路流至该负载,最后再依序流经该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及后置动力装置共同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流至该驱动输入通道,然后依序通过该第十三通道、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前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五通道相连通,使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依序通过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通道、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该中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七通道相连通,使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七通道、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该后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通道、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及中置输出通路流至该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然后再依序通过该第十五通道、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再依序流经该后置输出通路、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及第一负载通路流至该负载,最后依序通过该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中置动力装置、后置动力装置及该负载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通道、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中置输出通路,最后依序通过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十二通道、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与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该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该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后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该第十通道、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中置输出通路、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中置动力装置及该负载形成一可相互传输动力的流体循环;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与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八通道相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八通道、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该后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一通道、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后置输入通路、后置动力装置、后置输出通路、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后置动力装置与负载形成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六通道相连通,使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六通道、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该中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中: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一通道、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后置输入通路、后置动力装置、后置输出通路、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十四通道、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与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确可达成简化整体结构、提升对于多动力源复合动力控制及操作的便利性,且利用巧妙的流体局部导出操作,增进流体传输顺畅性,以达到高品质传输的功效与目标。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征可获致更具体的了解,兹依下列附图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单一控制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特别针对动力输配单元部份的详细元件符号予以标注。
图2是本发明单一控制组件的结构的立体分解图,其中,特别针对切换件部份的详细元件符号予以标注。
图3是本发明的动力输配单元本体第一种结构型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3-1是本发明的动力输配单元本体第二种结构型态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以本发明第一本体为例,在对应各分流道部位横向剖切后与第一切换件相组合的立体剖视图。
图5是以本发明第一本体为例,在对应各挡止部部位横向剖切后与第一切换件相组合的立体剖视图。
图6是以本发明第一本体的第一种结构型态,特别针对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及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等部位加以剖切后的立体剖视图。
图7是以本发明第一本体的第二种结构型态,特别针对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等部位加以剖切后的立体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一控制组件的组合状态的侧视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一控制组件的组合状态的俯视立体外观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一控制组件的组合状态的仰视立体外观图。
图1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配置关系,且特别显示各主体的顶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1-1是本发明应用第二种结构型态的本体的整体结构配置关系,且特别显示各主体的顶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一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2-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一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二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3-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二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三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4-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三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四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5-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四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五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6-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五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六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7-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六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七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8-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七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依图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八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19-1是本发明依图11-1的配置关系,进行第八种应用实施例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配合连动组件的组合,以形成可镜射连动的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控制组件;11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1第一本体;1111第一主流道;11110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1第一环凸缘;11121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31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3第三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4第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5第五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6第六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7第七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8第八前置输出挡止部;1114第一流通口;1115第一内循环通道;11161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2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2第一盖体;1120穿孔;12第一切换件;120开口;121第一导流通道;122第一驱动轴杆;1221第一标示部;1222第一环槽;1223第一环片;123第一上环槽;1231第一上环片;124第一中环槽;1241第一中环片;125第一下环槽;1251第一下环片;126第一上纵槽;1261第一上纵向封阻片;127第一下纵槽;1271第一下纵向封阻片;128第一上导流口;129第一下导流口;2第二控制组件;21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1第二本体;2111第二主流道;21110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1第二环凸缘;211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31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2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3第三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4第四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5第五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6第六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7第七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8第八前置输入挡止部;2114第二流通口;2115第二内循环通道;21161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2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2第二盖体;2120穿孔;22第二切换件;220开口;221第二导流通道;222第二驱动轴杆;2221第二标示部;2222第二环槽;2223第二环片;223第二上环槽;2231第二上环片;224第二中环槽;2241第二中环片;225第二下环槽;2251第二下环片;226第二上纵槽;2261第二上纵向封阻片;227第二下纵槽;2271第二下纵向封阻片;228第二上导流口;229第二下导流口;3第三控制组件;31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1第三本体;3111第三主流道;31110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1第三环凸缘;31121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31第一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2第二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3第三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4第四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5第五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6第六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7第七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8第八中置输入挡止部;3114第三流通口;3115第三内循环通道;31161第一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2第二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3第三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2第三盖体;3120穿孔;32第三切换件;320开口;321第三导流通道;322第三驱动轴杆;3221第三标示部;3222第三环槽;3223第三环片;323第三上环槽;3231第三上环片;324第三中环槽;3241第三中环片;325第三下环槽;3251第三下环片;326第三上纵槽;3261第三上纵向封阻片;327第三下纵槽;3271第三下纵向封阻片;328第三上导流口;329第三下导流口;4第四控制组件;41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1第四本体;4111第四主流道;41110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1第四环凸缘;41121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31第一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2第二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3第三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4第四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5第五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5第六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7第七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8第八中置输出挡止部;4114第四流通口;4115第四内循环通道;41161第一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2第二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3第三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2第四盖体;4120穿孔;42第四切换件;420开口;421第四导流通道;422第四驱动轴杆;4221第四标示部;4222第四环槽;4223第四环片;423第四上环槽;4231第四上环片;424第四中环槽;4241第四中环片;425第四下环槽;4251第四下环片;426第四上纵槽;4261第四上纵向封阻片;427第四下纵槽;4271第四下纵向封阻片;428第四上导流口;429第四下导流口;5第五控制组件;51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1第五本体;5111第五主流道;51110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1第五环凸缘;511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31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2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3第三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4第四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5第五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6第六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7第七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8第八后置输出挡止部;5114第五流通口;5115第五内循环通道;51161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2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3第三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2第五盖体;5120穿孔;52第五切换件;520开口;521第五导流通道;522第五驱动轴杆;5221第五标示部;5222第五环槽;5223第五环片;523第五上环槽;5231第五上环片;524第五中环槽;5241第五中环片;525第五下环槽;5251第五下环片;526第五上纵槽;5261第五上纵向封阻片;527第五下纵槽;5271第五下纵向封阻片;528第五上导流口;529第五下导流口;6第六控制组件;61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1第六本体;6111第六主流道;61110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1第六环凸缘;61121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31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2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3第三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4第四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5第五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6第六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7第七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8第八后置输入挡止部;6114第六流通口;6115第六内循环通道;61161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2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3第三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2第六盖体;6120穿孔;62第六切换件;620开口;621第六导流通道;622第六驱动轴杆;6221第六标示部;6222第六环槽;6223第六环片;623第六上环槽;6231第六上环片;624第六中环槽;6241第六中环片;625第六下环槽;6251第六下环片;626第六上纵槽;6261第六上纵向封阻片;627第六下纵槽;6271第六下纵向封阻片;628第六上导流口;629第六下导流口;7连动组件;71第一连动件;72第二连动件;73第三连动件;74第四连动件;75第五连动件;76第六连动件;711第一通孔;721第二通孔;731第三通孔;741第四通孔;751第五通孔;761第六通孔;A前置动力装置;A1前置输出通路;A2前置输入通路;B中置动力装置;B1中置输出通路;B2中置输入通路;C后置动力装置;C1后置输出通路;C2后置输入通路;D负载;D1第一负载通路;D2第二负载通路;L1第一通道;L2第二通道;L3第三通道;L4第四通道;L5第五通道;L6第六通道;L7第七通道;L8第八通道;L9第九通道;L10第十通道;L11第十一通道;L12第十二通道;L13第十三通道;L14第十四通道;L15第十五通道;L91驱动输出通道;L131驱动输入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利用本案发明人,先前已提出中国台湾发明专利申请在案的申请案号第108110801号「流体传输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系统」为基础而衍生的再一发明设计,在此先予陈明。
请参图11,可知本发明的整体结构包括:第一控制组件1、第二控制组件2、第三控制组件3、第四制组件4、第五控制组件5及第六控制组件6;请再参图1至图11-1所示,各该控制组件1、2、3、4、5、6都是由一动力输配单元11、21、31、41、51、61分别对应组合一切换件12、22、32、42、52、62所构成;若以该第一控制组件1为例,即是由一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组合一第一切换件12所构成,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可由一第一本体111及一第一盖体112组合而成;该第一本体1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一主流道1111,该第一主流道1111一端设有一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0,该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一环凸缘11111,该第一主流道1111的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及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
而于该第一主流道1111远离该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的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的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的第三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3、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的第四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4、对应该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的第五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5、对应该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的第六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6、对应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的第七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的第八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11135、11136、11137、1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一流通口1114,各该第一流通口1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11135、11136、11137、11138外周侧的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1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
该第一切换件12设置在该第一主流道1111中,于该第一切换件1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120的第一导流通道1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0;该第一切换件12在远离该第一导流通道121的开口1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一驱动轴杆122,该第一驱动轴杆122的一端穿过该第一盖体112上预设的一穿孔1120,且凸伸于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一标示部1221;又该第一驱动轴杆1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一环槽1222,于该第一环槽1222内分别嵌入有第一环片1223,利用该第一环片1223可于该第一驱动轴杆122周侧与该第一盖体112的穿孔1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一切换件1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一导流通道121开口1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120的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一上环槽123、第一中环槽124及第一下环槽125;于该第一上环槽123与第一中环槽124之间,开设有第一上导流口128,于该第一中环槽124与第一下环槽125之间,开设有第一下导流口129,且该第一上导流口128及该第一下导流口129分别连通于该第一导流通道121,且在上述第一驱动轴杆122伸出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的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一标示部1221,可用以标示该第一上导流口128及第一下导流口129在第一切换件12上的设置方向;该第一上导流口1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一上环槽123与第一中环槽124的第一上纵槽126,且于该第一下导流口1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一中环槽124与第一下环槽125的第一下纵槽127。
另在该第一切换件12外表侧的第一上环槽123、第一中环槽124及第一下环槽1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一上环片1231、第一中环片1241及第一下环片1251;于第一上环片1231与第一中环片1241之间,设有二第一上纵向封阻片1261,于第一中环片1241与第一下环片1251之间,设有二第一下纵向封阻片1271,且所述的这些第一上纵向封阻片1261与第一下纵向封阻片1271,分别嵌入该第一上纵槽126与第一下纵槽1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一上导流口128及第一下导流口1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一主流道1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一环凸缘11111抵顶在该第一切换件12具有第一导流通道121开口1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一盖体112盖合封闭于该第一本体111远离该第一主流道开口11110的一侧,使该第一切换件12可被限制于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11的内进行操作。
该第二控制组件2具有一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及一第二切换件22,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可由一第二本体211及一第二盖体212组合而成,该第二本体2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二主流道2111,于该第二主流道2111一端设有一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0,该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二环凸缘21111,该第二主流道2111的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及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
而于该第二主流道2111远离该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的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1、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的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2、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的第三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3、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的第四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4、对应该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的第五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5、对应该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的第六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6、对应该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的第七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的第八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1、21132、21133、21134、21135、21136、21137、2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二流通口2114,各该第二流通口2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1、21132、21133、21134、21135、21136、21137、21138外周侧的第二内循环通道2115,该第二内循环通道2115经由一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1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
该第二切换件22设置在该第二主流道2111中,于该第二切换件2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220的第二导流通道2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0;该第二切换件22在远离该第二导流通道221的开口2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二驱动轴杆222,该第二驱动轴杆222的一端穿过该第二盖体212上预设的一穿孔2120,且凸伸于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二标示部2221;又该第二驱动轴杆2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二环槽2222,于该第二环槽2222内分别嵌入有第二环片2223,利用该第二环片2223可于该第二驱动轴杆222周侧与该第二盖体212的穿孔2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二切换件2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二导流通道221开口2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220的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二上环槽223、第二中环槽224及第二下环槽225;于该第二上环槽223与第二中环槽224之间,开设有第二上导流口228,于该第二中环槽224与第二下环槽225之间,开设有第二下导流口229,且该第二上导流口228及该第二下导流口229分别连通于该第二导流通道221,且在上述第二驱动轴杆222伸出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二标示部2221,可用以标示该第二上导流口228及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切换件22上的设置方向;另于该第二上导流口2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二上环槽223与第二中环槽224的第二上纵槽226,且于该第二下导流口2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二中环槽224与第二下环槽225的第二下纵槽227。
另在该第二切换件22外表侧的该第二上环槽223、第二中环槽224及第二下环槽2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二上环片2231、第二中环片2241及第二下环片2251,于第二上环片2231与第二中环片2241之间,设有二第二上纵向封阻片2261,于第二中环片2241与第二下环片2251之间,设有二第二下纵向封阻片2271,且所述的这些第二上纵向封阻片2261与第二下纵向封阻片2271,分别嵌入该第二上纵槽226与第二下纵槽2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二上导流口228及第二下导流口2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二主流道2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二环凸缘21111抵顶在该第二切换件22具有第二导流通道221开口2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二盖体212盖合封闭于该第二本体211远离该第二主流道开口21110的一侧,使该第二切换件22可被限制于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21的内进行操作。
该第三控制组件3具有一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及一第三切换件32,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可由一第三本体311及一第三盖体312组合而成,该第三本体3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三主流道3111,于该第三主流道3111一端设有一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0,该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三环凸缘31111,该第三主流道3111的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及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
而于该第三主流道3111远离该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的第一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1、对应该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的第二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2、对应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的第三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3、对应该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的第四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4、对应该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的第五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5、对应该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的第六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6、对应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的第七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的第八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1、31132、31133、31134、31135、31136、31137、3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三流通口3114,各该第三流通口3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1、31132、31133、31134、31135、31136、31137、31138外周侧的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该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经由一第一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1连通该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
该第三切换件32设置在该第三主流道3111中,于该第三切换件3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320的第三导流通道3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0;该第三切换件32在远离该第三导流通道321的开口3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三驱动轴杆322,该第三驱动轴杆322的一端穿过该第三盖体312上预设的一穿孔3120,且凸伸于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三标示部3221;又该第三驱动轴杆3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三环槽3222,于该第三环槽3222内分别嵌入有第三环片3223,利用该第三环片3223可于该第三驱动轴杆322周侧与该第三盖体312的穿孔3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三切换件3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三导流通道321开口3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320的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三上环槽323、第三中环槽324及第三下环槽325;于该第三上环槽323与第三中环槽324之间,开设有第三上导流口328,于该第三中环槽324与第三下环槽325之间,开设有第三下导流口329,且该第三上导流口328及该第三下导流口329分别连通于该第三导流通道321,且在上述第三驱动轴杆322伸出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三标示部3221,可用以标示该第三上导流口328及第三下导流口329在第三切换件32上的设置方向;该第三上导流口3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三上环槽323与第三中环槽324的第三上纵槽326,且于该第三下导流口3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三中环槽324与第三下环槽325的第三下纵槽327。
另在该第三切换件32外表侧的第三上环槽323、第三中环槽324及第三下环槽3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三上环片3231、第三中环片3241及第三下环片3251,于第三上环片3231与第三中环片3241之间,设有二第三上纵向封阻片3261,于第三中环片3241与第三下环片3251之间,设有二第三下纵向封阻片3271,且所述的这些第三上纵向封阻片3261与第三下纵向封阻片3271,分别嵌入该第三上纵槽326与第三下纵槽3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三上导流口328及第三下导流口3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三主流道3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三环凸缘31111抵顶在该第三切换件32具有第三导流通道321开口3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三盖体312盖合封闭于该第三本体311远离该第三主流道开口31110的一侧,使该第三切换件32可被限制于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31的内进行操作。
该第四控制组件4具有一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及一第四切换件42,该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可由一第四座体411及一第四盖体412组合而成,该第四本体4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四主流道4111,于该第四主流道4111一端设有一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0,该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四环凸缘41111,该第四主流道4111的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及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
而于该第四主流道4111远离该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的第一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1、对应该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的第二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2、对应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的第三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3、对应该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的第四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4、对应该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的第五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5、对应该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的第六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6、对应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的第七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的第八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1、41132、41133、41134、41135、41136、41137、4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四流通口4114,各该第四流通口4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1、41132、41133、41134、41135、41136、41137、41138外周侧的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该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经由一第一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1连通该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
该第四切换件42设置该第四主流道4111中,于该第四切换件4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420的第四导流通道4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0;该第四切换件42在远离该第四导流通道421的开口4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四驱动轴杆422的一端,该第四驱动轴杆422穿过该第四盖体412上预设的一穿孔4120,且凸伸于该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四标示部4221;又该第四驱动轴杆4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四环槽4222,于该第四环槽4222内分别嵌入有第四环片4223,利用该第四环片4223可于该第四驱动轴杆422周侧与该第四盖体412的穿孔4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四切换件4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四导流通道421开口4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420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四上环槽423、第四中环槽424及第四下环槽425;于该第四上环槽423与第四中环槽424之间,开设有第四上导流口428,于该第四中环槽424与第四下环槽425之间,开设有第四下导流口429,且该第四上导流口428及该第四下导流口429分别连通于该第四导流通道421,且在上述第四驱动轴杆422伸出该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四标示部4221,可用以标示该第四上导流口428及第四下导流口429在第四切换件42上的设置方向;该第四上导流口4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四上环槽423与第四中环槽424的第四上纵槽426,且于该第四下导流口4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四中环槽424与第四下环槽425的第四下纵槽427。
另在该第四切换件42的外表侧的第四上环槽423、第四中环槽424及第四下环槽4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四上环片4231、第四中环片4241及第四下环片4251,于第四上环片4231与第四中环片4241之间,设有二第四上纵向封阻片4261,于第四中环片4241与第四下环片4251之间,设有二第四下纵向封阻片4271,且所述的这些第四上纵向封阻片4261与第四下纵向封阻片4271,分别嵌入该第四上纵槽426与第四下纵槽4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四上导流口428及第四下导流口4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四主流道4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四环凸缘41111抵顶在该第四切换件42具有第四导流通道421开口4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四盖体412盖合封闭于该第四本体411远离该第四主流道开口41110的一侧,使该第四切换件42可被限制于该第四动力输配单元41的内进行操作。
该第五控制组件5具有一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及一第五切换件52,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可由一第五本体511及一第五盖体512相互组合而成,该第五本体5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五主流道5111,于该第五主流道5111一端内周侧设有一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0,该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五环凸缘51111,该第五主流道5111的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及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
而于该第五主流道5111远离该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的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1、对应该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的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2、对应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的第三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3、对应该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的第四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4、对应该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的第五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5、对应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的第六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6、对应该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的第七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的第八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1、51132、51133、51134、51135、51136、51137、5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五流通口5114,各该第五流通口5114连通一设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1、51132、51133、51134、51135、51136、51137、51138外周侧的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该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1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
该第五切换件52设置在该第五主流道5111中,于该第五切换件5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520的第五导流通道5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0;该第五切换件52在远离该第五导流通道521的开口5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五驱动轴杆522,该第五驱动轴杆522的一端穿过该第五盖体512上预设的一穿孔5120,且凸伸于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五标示部5221;又该第五驱动轴杆5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五环槽5222,于该第五环槽5222内分别嵌入有第五环片5223,利用该第五环片5223可于该第五驱动轴杆522周侧与该第五盖体512的穿孔5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五切换件5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五导流通道521开口5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520的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五上环槽523、第五中环槽524及第五下环槽525;于该第五上环槽523与第五中环槽524之间,开设有第五上导流口528,于该第五中环槽524与第五下环槽525之间,开设有第五下导流口529,且该第五上导流口528及该第五下导流口分别529连通于该第五导流通道521,且在上述第五驱动轴杆522伸出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五标示部5221,可用以标示该第五上导流口528及第五下导流口529在第五切换件52上的设置方向;该第五上导流口5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五上环槽523与第五中环槽524的第五上纵槽526,且于该第五下导流口5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五中环槽524与第五下环槽525的第五下纵槽527。
另在该第五切换件52的外表侧的第五上环槽523、第五中环槽524及第五下环槽5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五上环片5231、第五中环片5241及第五下环片5251,于第五上环片5231与第五中环片5241之间,设有二第五上纵向封阻片5261,于第五中环片5241与第五下环片5251之间,设有二第五下纵向封阻片5271,且所述的这些第五上纵向封阻片5261与第五下纵向封阻片5271,分别嵌入该第五上纵槽526与第五下纵槽5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五上导流口528及第五下导流口5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五主流道5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五环凸缘51111抵顶在该第五切换件52具有第五导流通道521开口5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五盖体512盖合封闭于该第五本体511远离该第五主流道开口51110的一侧,使该第五切换件52可被限制于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51的内进行操作。
该第六控制组件6具有一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及一第六切换件62,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可由一第六本体611及一第六盖体612组合而成,该第六本体611内部贯通设有一第六主流道6111,于该第六主流道6111一端设有一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0,该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0的内侧可设成一第六环凸缘61111,该第六主流道6111中段的外周侧依序设有内外贯通的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及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
而于该第六主流道6111远离该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0的一端外周侧,依序设有对应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的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1、对应该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的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2、对应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的第三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3、对应该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的第四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4、对应该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的第五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5、对应该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的第六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6、对应该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的第七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7以及对应该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的第八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8。
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1、61132、61133、61134、61135、61136、61137、61138之间分别设有第六流通口6114,各该第六流通口6114连通一设在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1、61132、61133、61134、61135、61136、61137、61138外周侧的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该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经由一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1连通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
该第六切换件62设置在该第六主流道6111中,于该第六二切换件62内部设有朝一端形成开口620的第六导流通道621,组合后可连通该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0;该第六切换件62在远离该第六导流通道621的开口620的一端,设有一轴向延伸的第六驱动轴杆622,该第六驱动轴杆622的一端穿过该第六盖体612上预设的一穿孔6120,且凸伸于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的外部,该端的端面处设有一第六标示部6221;又该第六驱动轴杆622的周缘设有至少一第六环槽6222,于该第六环槽6222内分别嵌入有第六环片6223,利用该第六环片6223可于该第六驱动轴杆622周侧与该第六盖体612的穿孔6120内壁间形成密封。
该第六切换件62的外周侧从远离该第六导流通道621开口620的一端朝向接近该开口620的一端,依序分别设有第六上环槽623、第六中环槽624及第六下环槽625;于该第六上环槽623与第六中环槽624之间,开设有第六上导流口628,于该第六中环槽624与第六下环槽625之间,开设有第六下导流口629,且该第六上导流口628及该第六下导流口629分别连通于该第六导流通道621,且在上述第六驱动轴杆622伸出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外部的端面上所设有的第六标示部6221,可用以标示该第六上导流口628及第六下导流口629在第六切换件62上的设置方向;该第六上导流口628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六上环槽623与第六中环槽624的第六上纵槽626,且于该第六下导流口629二旁侧分别设有二连通该第六中环槽624与第六下环槽625的第六下纵槽627。
另在该第六切换件62外表侧的第六上环槽623、第六中环槽624及第六下环槽625的内,分别对应嵌设有第六上环片6231、第六中环片6241及第六下环片6251,于第六上环片6231与第六中环片6241之间,设有二第六上纵向封阻片6261,于第六中环片6241与第六下环片6251之间,设有二第六下纵向封阻片6271,且所述的这些第六上纵向封阻片6261与第六下纵向封阻片6271,分别嵌入该第六上纵槽626与第六下纵槽627的内,可分别在该第六上导流口628及第六下导流口629的周侧外围,与该第六主流道6111的内壁之间,形成优良的弹性阻闭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结构中,利用该第六环凸缘61111抵顶在该第六切换件62具有第六导流通道621开口620的端面上,配合该第六盖体612盖合封闭于该第六座本611远离该第六主流道开口61110的一侧,使该第六切换件62可被限制于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61的内进行操作。
请参图11至图19所示,在实际应用时,该第一控制组件1的第一主流道1111,系衔接连通于一前置动力装置A用以输出流体的前置输出通路A1,该第二控制组件2的第二主流道2111,系衔接连通于该前置动力装置A用以输入流体的前置输入通路A2;该第三控制组件3的第三主流道3111,系衔接连通于一中置动力装置B用以输入流体之中置输入通路B2,该第四控制组件4的第四主流道4111,系衔接连通于该中置动力装置B用以输出流体之中置输出通路B1;该第五控制组件5的第五主流道5111,系衔接连通于一后置动力装置C用以输出流体的后置输出通路C1,该第六控制组件6的第六主流道6111,系衔接连通于该后置动力装置C用以输入流体的后置输入通路C2。
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经由一第一通道L1连通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该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经由一第二通道L2连通于该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经由一第三通道L3连通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经由一第四通道L4连通于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经由一第五通道L5连通于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经由一第六通道L6连通于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经由一第七通道L7连通于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经由一第八通道L8连通于该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
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及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等分流道,系共同(可经由一第九通道L9)连通于一驱动输出通道L91,再由该驱动输出通道L91与一负载D的第一负载通路D1连接,用以输入动力流体到负载D。
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及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等分流道形成相连通(可经由一第十通道L10相连通)。
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及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等分流道形成相连通(可经由一第十一通道L11相连通)。
该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连通该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可经由一第十二通道L12连通)。
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及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等分流道,系共同(可经由一第十三通道L13)连通至一驱动输入通道L131,再由该驱动输入通道L131与该负载D的第二负载通路D2连接,用以承接从负载D输出的流体。
该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连通(可经由一第十四通道L14连通)该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
该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及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等分流道形成相连通(可经由一第十五通道L15相连通)。
请参图12所示,其揭示了依本的上述结构的第一种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及第一下导流口129,再依序通过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流至第二下导流口229,并依序通过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经由该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
该中置动力装置B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B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及第四下导流口429,再依序通过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221流至第三下导流口329,并依序通过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经由该中置输入通路B2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B。
而该后置动力装置C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C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及第五下导流口529,再依序通过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流至第六下导流口629,并依序通过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经由该后置输入通路C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以使该前置、中置、后置等动力装置A、B、C分别形成一未对该负载D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故该负载D因没有受到流体的驱动而处于不受外力驱动的状态。
若将该前置动力装置A定义为一输出动力的设备(如:汽车引擎),该中置动力装置B定义为一可输出或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可切换为电动马达或发电机功能的第一电动机),该后置动力装置C定义为另一可输出或承接动力的设备(如:可切换为电动马达或发电机功能的第二电动机),而该负载D定义为一可承接外来动力以进行作动或传动的设备(如:变速箱装置),则该前置、中置、后置等动力装置A、B、C分别形成一未对该负载D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第一电动机及第二电动机都处于暂时不对外提供动力给负载D的无驱动力状态。
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所对应的位置,由原本分别对应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及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逐渐转(移)动至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或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及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的过程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上导流口128、228、328、428、528、628也会同时由原本分别对应受到该第一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1、第一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1、第一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1、第一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1、第一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1及第一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1等挡止部所阻挡的位置,逐渐通过相邻的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通口1114、2114、3114、4114、5114、6114,转(移)动至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2、第二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2、第二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2、第二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2、第二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2及第二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2(或往相反方向转动至分别对应该第八前置输出挡止部11138、第八前置输入挡止部21138、第八中置输入挡止部31138、第八中置输出挡止部41138、第八后置输出挡止部51138及第八后置输入挡止部61138)。
在上述转(移)动过程中,通过该第一导流通道121的流体中,有局部流体会经由该第一上导流口128通过该第一流通口1114进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再经由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1,依序通过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然后由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通过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1进入第二内循环通道2115,再依序通过第二流通口2114、第二上导流228、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导出,而后再通过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
通过该第四导流通道421的流体中,有局部流体会经由该第四上导流口428通过该第四流通口4114进入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再经由第一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1依序通过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然后由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通过第一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1进入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再依序通过第三流通口3114、第三上导流口328、第三导流通道321及第三主流道3111导出,并通过中置输入通路B2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B。
而通过该第五导流通道521的流体中,有局部流体会经由该第五上导流口528通过该第五流通口5114进入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再经由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1依序通过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及第三通道L3,然后由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通过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1进入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再依序通过第六流通口6114、第六上导流口628、第六导流通道621及第六主流道6111导出,并通过后置输入通路C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C;如此的局部流体导出作用,对上述切换过程中,各该导流通道的下导流口通过相对应的分流道的流路,因截面积产生快速的缩小或增大而导致的压力突然增减变化的冲击现象,可被有效且明显的予以减缓改善;此种通过导出局部动力流体以减缓切换过程中的动力冲击震动的作用,相当于模拟类似离合器于切换过程中,处于半离合状态的缓冲效果。
请参图13所示,其揭示了本发明依上述结构的第二种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及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时;由于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与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经由第四通道L4相连通,因此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至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再经由第四通道L4流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再经由该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及该前置输入通道A2回流至该前置动力装置A;因此该前置动力装置A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循环状态。
该中置动力装置B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B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该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2,经第十五通道L15,再依序通过该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2、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后置输入通路C2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C,然后依序再经后置输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2、第九通道L9流至该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流至负载D,最后再依序通过该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131流至该第十三通道L13、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2、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输入通路B2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B;以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B及后置动力装置C共同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中置动力装置B及后置动力装置C共同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暂停输出动力,而由第一、二电动机(电动马达)共同驱动该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4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三种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及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至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3,经第九通道L9,再依序流过该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负载D、第二负载通路D2流至该驱动输入通道L131,然后依序通过该第十三通道L13、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形成一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
由于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与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经由第五通到L5相连通,因此该中置动力装置B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B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至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再经由第五通道L5流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再经由该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及该中置输入通道B2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B;因此该中置动力装置B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循环状态。
由于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与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经由第七通到L7相连通,因此该后置动力装置C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C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至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再经由第七通道L7流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再经由该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及该后置输入通道C2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C;因此该后置动力装置C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循环状态。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第一、二电动机停止运转,而仅由引擎驱动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5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四种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至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4,再经第十通道L10、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4、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输入通路B2、中置动力装置B、中置输出通路B1、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流至该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4,然后再依序通过该第十五通道L15、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4、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后置输入通路C2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C,再经该后置输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4、第九通道L9、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流至该负载D,最后依序通过该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4、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A、中置动力装置B、后置动力装置C及该负载D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中置动力装置B、后置动力装置C共同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及中置、后置动力装置B、C(第一、二电动机都作为电动马达)同时驱动该负载D(变速箱)运作的状态;在实际应用时,也可能让该前置动力装置A处于暂时未出力(例如引擎处于待起动)的状态,或该中置、后置动力装置B、C处于暂时未出力(例如电动马达的电力供应不足,需被带动发电)的状态;即可能在中置、后置动力装置B、C中选择其一作为主动用以驱动前置动力装置A、负载D及中置及后置动力装置B、C中未被选择作为主动者。
请参图16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五种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及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流至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5,经第十通道L10,再依序通过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5、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输入通路B2、中置动力装置B、中置输出通路B1流至该第四主流道4111,最后依序通过该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5、第十二通道L12、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5、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A与该中置动力装置B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该后置动力装置C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C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该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至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5,经该第九通道L9,再依序通过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负载D、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5、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后置输入通路C2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C;以形成一由该后置动力装置C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与该中置动力装置B形成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且另形成由该后置动力装置C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引擎驱动第一电动机(发电机)或第一电动机正进行启动引擎的运作状态,且由第二电动机(电动马达)驱动变速箱的运作,或该第二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处于回收变速箱动能的运作状态。
请参图17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六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至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6,再经该第十通道L10、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6、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输入通路B2、中置动力装置B、中置输出通路B1、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6、第九通道L9、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负载D、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6、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A、中置动力装置B与负载D形成一可相互传输动力的流体循环。
由于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与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经由第八通道L8相连通,因此该后置动力装置C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C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至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再经由第八通道L8流入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再经由该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及该后置输入通道C2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C;因此该后置动力装置C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循环状态。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及中置动力装置B形成共同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第二电动机停止运转,由该引擎及第一电动机(电动马达)共同驱动该变速箱运作的状态;或也可为该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带动中置动力装置B(发电机)及负载D(变速箱),或由该中置动力装置B(电动马达)带动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启动及负载D(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8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七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至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7,再依序通过第十一通道L11、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7、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后置输入通路C2、后置动力装置C、后置输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7、第九通道L9、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负载D、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7、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A、后置动力装置C与负载D形成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由于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与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经由第六通到L6相连通,因此该中置动力装置B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B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至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再经由第六通道L6流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再经由该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及该中置输入通道B2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B;因此该中置动力装置B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循环状态。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后置动力装置C共同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第一电动机停止运转,由该引擎、第二电动机(作为电动马达)共同驱动该变速箱运作的状态;或也可为该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带动后置动力装置C(发电机)及负载D(变速箱),或由该后置动力装置C(电动马达)带动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启动及负载D(变速箱)运作的状态。
请参图19所示,其揭示了本依上述结构的第八实施态样,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12、22、32、42、52、62转(移)动至以该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导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别对应该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时;该前置动力装置A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A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导流通道121、第一下导流口129流至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8、第十一通道L11、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8、第六下导流口629、第六导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后置输入通路C2、后置动力装置C、后置输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导流通道521、第五下导流口529、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8、第十四通道L14、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8、第二下导流口229、第二导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输入通路A2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A;以使该前置动力装置A与该后置动力装置C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该中置动力装置B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B1流出的流体,可依序通过该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导流通道421、第四下导流口429流至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8,再依序通过第九通道L9、驱动输出通道L91、第一负载通路D1、负载D、第二负载通路D2、驱动输入通道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8、第三下导流口329、第三导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输入通路B2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B;以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B驱动该负载D作功的流体循环。
若定义如前述,则在本实施例中,由该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与该后置动力装置C(第二电动机)形成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且另形成该中置动力装置B(第一电动机)驱动该负载D(变速箱)作功的流体循环,其功能系类似于油电车的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驱动后置动力装置C(以该第二电动机作为发电机)或由该后置动力装置C(以该第二电动机作为电动马达)启动前置动力装置A(引擎)运作,且由该中置动力装置B(以该第一电动机作为电动马达)驱动负载D(变速箱)运作的状态,或该中置动力装置B(以该第一电动机作为发电机)处于回收负载D(变速箱)动能的运作状态。
请参图3-1、图7及图11至图19-1所示,在实际应用上,本发明的各动力输配单元(11、21、31、41、51、61)中的各本体(111、211、311、411、511、611)结构型态,又可将其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21123、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及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等分流道,设成不向外连通时,尚可改以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2连通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2连通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2连通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21123及第三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3连通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第二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2连通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及第三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3连通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2连通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及第三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3连通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2连通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及第三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3连通该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并且上述以第四通道L4连通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与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的导通效果,在结构上尚可在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2与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之间,设置一第二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2,且在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2与第二内循环通道2115之间,也设置一第二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2,使得以利用该第一内循环通道1115、第一前置输出内连通道11161、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21121、第一前置输入内连通道21161、第二内循环通道2115之间的连通关系予以取代;前述以第五通道L5连通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与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的导通效果,在结构上尚可在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3与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之间,设置一第二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2,且在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3与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之间,也设置一第二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2,使得以利用该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第一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1、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1、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之间的连通关系予以取代;前述以第六通道L6连通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与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的导通效果,在结构上尚可在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7与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之间,设置一第三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3,且在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7与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之间,也设置一第三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3,使得以利用该第四内循环通道4115、第一中置输出内连通道41161、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输入内连通道31161、第三内循环通道3115之间的连通关系予以取代;前述以第七通道L7连通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与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的导通效果,在结构上尚可在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3与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之间,设置一第二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2,且在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3与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之间,也设置一第二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2,使得以利用该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1、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之间的连通关系予以取代;前述以第八通道L8连通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与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的导通效果,在结构上尚可在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6与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之间,设置一第三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3,且在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6与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之间,也设置一第三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3,使得以利用该第五内循环通道5115、第一后置输出内连通道51161、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61121、第一后置输入内连通道61161、第六内循环通道6115之间的连通关系予以取代;如此,除可达到同样的导通效果外,也可简化管道布置及缩小体积的优点。
请再参阅图20,本发明在应用时,可将各该控制组件1、2、3、4、5、6中的两两相邻控制组件之间的各分流道方位,设计成相互镜射的排列(如第一控制组件1与第二控制组件2之间、第一控制组件1与第三控制组件3之间、第二控制组件2与第四控制组件4之间、第三控制组件3与第四控制组件4之间、第三控制组件3与第五控制组件5之间、第四控制组件4与第六控制组件6之间,及第五控制组件5与第六控制组件6之间),并于各控制组件1、2、3、4、5、6的切换件12、22、32、42、52、62上,分别设有一驱动轴杆122、222、322、422、522、622,且在各驱动轴杆122、222、322、422、522、622之间以一连动组件7予以同步连动,该连动组件7由相互直接或间接连动的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71、72、73、74、75、76所组成,该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71、72、73、74、75、76分别具有第一、二、三、四、五、六通孔711、721、731、741、751、761,可分别结合固定于该各驱动轴杆122、222、322、422、522、622上,以承接外部作用力,并分别经由该各驱动轴杆122、222、322、422、522、622连动该各切换件12、22、32、42、52、62作动。
在一可行实施例中,该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71、72、73、74、75、76可为圆形且以边缘相接触的结构体(如:相互啮合的齿轮、摩擦轮、皮带与皮带轮或其他可行使同步带动的连动机制),使该连动组件7在直接或间接运作时,该第一连动件71、第四连动件74及第五连动件75呈其中一同方向(如顺时针方向)枢转,且该第二连动件72、第三连动件73及第六连动件76呈另一同方向(如逆时针方向)枢转。
综合以上所述,本发明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确可达成简化整体结构、提升对于多动力源复合动力控制及操作的便利性,且利用巧妙的流体局部导出操作,增进流体传输顺畅性,以达到高品质传输的功效与目标。

Claims (13)

1.一种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多组控制元件,其中该多组控制元件是由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一主流道中的第一切换件、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二主流道中的第二切换件、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三主流道中的第三切换件、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四主流道中的第四切换件、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五主流道中的第五切换件及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与设置在其内设的第五主流道中的第六切换件所组成,各该主流道周侧均连通有多个分流道,且设置于各该主流道中的切换件内,均设有导流通道与其所在的主流道相连通,使得各该切换件上设置的一下导流口能够切换连通其所在主流道周侧的分流道;
一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连通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前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二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一中置动力装置的中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三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中置输出通路连通第四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一后置动力装置的后置输出通路连通该第五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该后置输入通路连通该第六动力输配单元的主流道;
各该动力输配单元之间至少有局部分流道相连通,且凭借各该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能够切换连通不同的分流道,相对能够在该前置、中置、后置的输出通路与输入通道中形成各种不同的动力组合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的内部,在该第一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四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五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六主流道周侧设有连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该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连通于该第六置输入分流道;
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及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共同连通于一驱动输出通道;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该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及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共同连通于一驱动输入通道;该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连通于该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该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及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相互连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都由一本体及一盖体组合而成,各该本体内部都贯通设有主流道,在该主流道周侧设有分流道及对应于每个分流道位置的挡止部,在各该挡止部之间设有流通口,各该流通口连通一设在各该挡止部外周侧的内回圈通道,该内回圈通道可经由内连通道与指定的分流道相连通;设置于各该主流道中的切换件上都设有一上导流口及一驱动轴杆,该上导流口可于切换过程中连通所述的这些流通口,该驱动轴杆能够穿过预设在盖体上的一穿孔,且凸伸于各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的外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一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二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三动力输配单元与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四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之间,及第五动力输配单元与第六动力输配单元之间的各分流道方位,设计成相互镜射的排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动力输配单元能够经由一连动组件同步转动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上的驱动轴杆;该连动组件由相互直接或间接连动的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所组成,该第一、二、三、四、五、六连动件能够分别结合固定于该各驱动轴杆上,以承接外部作用力,并分别经由该各驱动轴杆连动各该切换件作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一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一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一通道,再由该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该中置动力装置的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二通道,再由该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该后置动力装置的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一第三通道,再由该后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造成该前置动力装置、中置动力装置、后置动力装置都形成一未对该负载输出流体的流体内封闭回路,故该负载因没有受到流体的驱动而处于不受外力驱动的状态。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第二前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二前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四通道相连通,使该前置动力装置的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第四通道,再由该前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前置动力装置,使得该前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经由第二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五通道、第二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然后再依序流经后置输出通路、第二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及第一负载通路流至该负载,最后再依序流经该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二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及后置动力装置共同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三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流至该驱动输入通道,然后依序通过第十三通道、第三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前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该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五通道相连通,使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依序通过第三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通道、第三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该中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该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七通道相连通,使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三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七通道、第三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该后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四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通道、第四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及中置输出通路流至该第四中置输出分流道,然后再依序通过第十五通道、第四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再依序流经该后置输出通路、第四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及第一负载通路流至该负载,最后依序通过该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四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中置动力装置、后置动力装置及该负载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五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通道、第五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中置输出通路,最后依序通过第五中置输出分流道、第十二通道、第五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与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该第五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五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后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六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通道、第六中置输入分流道、中置输入通路、中置动力装置、中置输出通路、第六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六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中置动力装置及该负载形成一可相互传输动力的流体循环;该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与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八通道相连通,该后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后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六后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八通道、第六后置输入分流道及后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该后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七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一通道、第七后置输入分流道、后置输入通路、后置动力装置、后置输出通路、第七后置输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七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后置动力装置与负载形成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与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经由第六通道相连通,使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七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六通道、第七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道回流至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该中置动力装置处于不对外提供动力也不受力的流体内回圈状态。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一负载的第一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出通道相连通,及该负载的第二负载通路与该驱动输入通道相连通,当该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换件转动,使得第一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该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第二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第三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第四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第五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六切换件的下导流口连通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时,该前置动力装置经由该前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八前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十一通道、第八后置输入分流道、后置输入通路、后置动力装置、后置输出通路、第八后置输出分流道、第十四通道、第八前置输入分流道及前置输入通路流回该前置动力装置,使该前置动力装置与该后置动力装置形成一可相互传递动力的流体循环;该中置动力装置经由该中置输出通路流出的流体,通过第八中置输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经第九通道、驱动输出通道、第一负载通路、负载、第二负载通路、驱动输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八中置输入分流道及中置输入通路流回该中置动力装置,形成一由该中置动力装置驱动该负载作功的流体循环。
CN201910780014.2A 2019-08-22 2019-08-22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Active CN1124131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0014.2A CN112413182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PCT/CN2020/103751 WO2021031785A1 (zh) 2019-08-22 2020-07-23 多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0014.2A CN112413182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3182A CN112413182A (zh) 2021-02-26
CN112413182B true CN112413182B (zh) 2022-12-09

Family

ID=74659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0014.2A Active CN112413182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3182B (zh)
WO (1) WO202103178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4851A (en) * 2006-12-15 2008-06-16 Basso Ind Corp Air feed-in control apparatus of pneumatic tool
TW200923196A (en) * 2007-11-20 2009-06-01 Ind Tech Res Inst An electric bypass valve and a cool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1931088A (zh) * 2009-06-19 2010-12-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燃料电池组的集成阀系统
JP2015014307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保 ▲高▼橋 流路切替弁
TWM564107U (zh) * 2018-04-02 2018-07-21 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道閥塊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848281B1 (fr) * 2002-12-06 2007-04-27 Salvi Sa Soc Robinet a boisseau
CN102913495B (zh) * 2012-09-28 2015-05-20 上海人豪液压技术有限公司 采用紧凑型二通插装阀的模块化组合式电液多路阀系统
CN209604605U (zh) * 2019-03-07 2019-11-08 深圳市华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水路集成插装阀组及硫化机动力水系统
CN109915628A (zh) * 2019-03-07 2019-06-21 深圳市华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水路集成插装阀组及硫化机动力水系统
CN210088065U (zh) * 2019-03-27 2020-02-18 章睿承 流体传输的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系统
TWM587238U (zh) * 2019-03-27 2019-12-01 章睿承 流體傳輸之導向控制裝置及其應用系統
TWM587218U (zh) * 2019-07-05 2019-12-01 章睿承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CN211009855U (zh) * 2019-07-05 2020-07-14 章睿承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TWM587237U (zh) * 2019-07-05 2019-12-01 章睿承 車輛主被動裝置間之行動檔位控制裝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4851A (en) * 2006-12-15 2008-06-16 Basso Ind Corp Air feed-in control apparatus of pneumatic tool
TW200923196A (en) * 2007-11-20 2009-06-01 Ind Tech Res Inst An electric bypass valve and a cooling system having the same
CN101931088A (zh) * 2009-06-19 2010-12-29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燃料电池组的集成阀系统
JP2015014307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保 ▲高▼橋 流路切替弁
TWM564107U (zh) * 2018-04-02 2018-07-21 奇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流道閥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3182A (zh) 2021-02-26
WO2021031785A1 (zh) 2021-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57279C (zh) 用于电动变速混合变速器的压力开关诊断系统
CN205930236U (zh) 一种用于纵置驱动系统的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KR20110062864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파워트레인 유압제어시스템
KR100316922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파워 트레인 및 이를 제어하는 유압제어 시스템
CN101430002B (zh) 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1424334B (zh) 用于车辆的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01424335A (zh) 车辆用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CN112112955A (zh) 液压控制系统及混动变速箱
CN112428813A (zh) 串并联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KR100320528B1 (ko) 차량용 자동변속기의 유압 제어 시스템
CN112413182B (zh) 三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JPH04504457A (ja) 切換変速装置付きの駆動装置
CN201757707U (zh) 并联式液压混合动力轮式装载机台架试验机构
US4290325A (en) Apparatus for control of oil pressure operated type transmission for vehicle
CN211009855U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CN210454446U (zh) 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CN211501751U (zh)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CN201152357Y (zh) 液力机械传动工程机械自动换挡变速装置
CN112178182A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TWM587218U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WO2021004419A1 (zh) 多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TWI809179B (zh)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US4452101A (en) Transmission for a working vehicle
KR20150003933A (ko) Isg와 sbw 기능이 구현된 10속 변속기용 유압회로
TWI796502B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330

Address after: Taipei City, Taiwan, China

Applicant after: Jinde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Mototaka Ichi

Applicant before: Zhang Ruiche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