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809179B -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 Google Patents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809179B
TWI809179B TW108130056A TW108130056A TWI809179B TW I809179 B TWI809179 B TW I809179B TW 108130056 A TW108130056 A TW 108130056A TW 108130056 A TW108130056 A TW 108130056A TW I809179 B TWI809179 B TW I8091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input
output
power
shu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81300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2108919A (zh
Inventor
章睿承
Original Assignee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金德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081300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809179B/zh
Publication of TW2021089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1089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809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809179B/zh

Link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Inverter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Eletrric Generators (AREA)
  • Steering-Linkage Mechanisms And Four-Wheel Steering (AREA)
  • Braking Systems And Boosters (AREA)

Abstract

一種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具有六組動力輸配單元以及相對應數量搭配的切換件,各該動力輸配單元內部分別設有一主流道,各主流道分別連通多數個分流道;該六組動力輸配單元中之第一及第二動力輸配單元之主流道,分別連通一前置動力裝置之輸出與輸入通路,第三及第四動力輸配單元之主流道,分別連通一中置動力裝置之輸入與輸出通路,第五及第六動力輸配單元之主流道,分別連通一後置動力裝置之輸出與輸入通路,各動力輸配單元之間至少局部分流道相連通,且各切換件上分別設有可與各主流道連通之下導流口,藉由上述結構,可經由簡易的操作,即能對上述的前置、中置、後置等動力裝置予以控制,形成各不相同之獨立或組合動力輸出效果。

Description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本發明是有關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尤指一種利用多個受切換件控制的動力輸配單元,以預設之不同分流道銜接各不相同流動路徑,達到轉換三個動力裝置對預設負載形成各種不同的獨立或組合驅動模式之操作。
隨著全球的原油蘊藏量減少,油價節節高升,各國莫不積極尋找其他替代能源、及節能方法,以降低石油危機的衝擊。
目前已知的動力源,有燃油引擎(柴油、石油)、太陽能動力系統、電力驅動系統、加壓流體動力系統等。上述這些動力源中,有些動力在高速運轉需求時效果較佳、耐久性優,但卻因為對環境產生嚴重污染而不符合環保需求;有些則是符合環保需求,但卻只有在低速運轉需求時具有較佳效果,在高速運轉時即無法達到該有的動力效果,有些則是機構複雜龐大,無法適用於輕簡行動之產物或環境。
於是,在經過努力的研發後,使用兩種以上動力源互相配合的所謂的混合動力的技術已為目前各相關業者急待發展之新方向;其目的係在於採用混合動力來達到動力效果佳、耐久性優,也符合環保需求。
傳統者,針對多個可輸出流體之動力裝置與一承接該流體動力之負載之間,用以對傳輸流體之傳輸路徑產生控制的結構,大多係於各動力裝置 及負載之間分別設置多數銜接管路,並於各銜接管路上或其間設置電磁閥(或其它單純具有開關功能之控制閥),利用各電磁閥分別或同時的開啟與關閉操作,使各動力裝置所輸出之流體,能分別或共同經由各不同路徑之組合後再通過該負載,進而分別可控制形成以單一動力裝置驅動該負載,或以多個動力裝置組合驅動該負載的不同驅動模式。
然而,上述的組合結構於實際應用時,具有下列缺失:首先,由於每個電磁閥(或控制閥)僅具有單一開、關的操作動作,因此利用多個銜接管路結合電磁閥(或控制閥)的整體組合結構會變得較為繁複,且其控制系統亦較為複雜,不但整體系統結構的開發、建置成本極高,且其操作控制的動作亦較不便利,而眾多的組件亦增加損壞故障的機率,大量增加維修成本;再者,由於組設於各該動力裝置及負載之間的電磁閥(或控制閥)組件於長久使用後,極易受外界的油漬、水份及灰塵的污染或侵蝕而產生滲漏及損壞情形,影響產品可靠性及競爭力。
此外,在目前已存在的混合動力系統中,由於如前所述各種動力系統在不運轉狀態,所產生之動力效果均有不同,因此各種動力系統之間的聯結切換是否順暢無衝擊,更是此業界急需開發的關鍵技術之一。
有鑑於習見之多個動力裝置驅動一負載之流體傳輸路徑控制裝置於應用時有上述缺點,本案發明人乃針對該些缺點研究改進之道,終於有本發明產生。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以簡易的操作,即可對具有前置、中置、後置等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進行多種動力需求組合的控制機構, 其主要係利用多個分別受相對應切換件所控制的動力輸配單元組成多個控制組件,並且以不同通道銜接於各控制組件的各分流道,各切換件的內部分別設有導流通道,可以與各動力輸配單元內部所設之主流道相連通;藉由各切換件在各相對應的動力輸配單元中,以分別預設的下導流口選擇對應預先設定需連通的分流道,即可以簡便的操作控制該前置、中置、後置等動力裝置及負載之間的流體流動路徑,形成各種不同之動力傳輸模式,可有效簡化整體之結構及控制操作,大幅降低建置及維護成本,具有可廣泛應用發展價值。
本發明之次一目的在於依照上一段所述之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主流道的周側設有分別對應於該分流道的擋止部,且於各該相鄰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流通口,各該流通口可透過至少一內循環通道連通至少一分流道,該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該導流通道且可以對應該等擋止部的上導流口,該上導流口能隨該切換件的動作而動作,藉以在該下導流口由對應原分流道切換至下一分流道的過程中,利用該上導流口分別由原對應之擋止部,逐漸位移通過相對應之一流通口,使得該分流道切換過程中,受到主流道內壁阻擋之部分流體,可經由該上導流口通過流通口及相連通的分流道導出到動力輸配單元外部的其他裝置或原動力源,可有效降低因切換不同分流道進行轉換流體動力輸出模式時,所可能產生的流體突變壓力的衝擊現象,同時透過導出部分動力流體以減緩切換過程中的動力衝擊,達到類似離合器於動力切換過程中,處於半離合狀態的緩衝效果。
為達成上述發明目的及功效,本發明可包括有第一、二、三、四、五、六控制組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控制組件係分別由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及相對應之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組成;其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的內部,分別各設有對應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主流道,於該第一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 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二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分流道,該第四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五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六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
該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及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共同連通於一驅動輸出通道;該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相互連通;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相互連通;該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及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共同連通於一驅動輸入通道;該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相互連通。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係分別設置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主流道中,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內部,分別設有可與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主流道相連通之第一、二、三、四、五、六導流通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外表側,分別開設有一連通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導流通道之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可受驅動,而使該第一下導流口能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使該第二下導流口能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使該第三下導流口能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使該第四下導流口能於夠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使該第五下導流口能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使該第六下導流口能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分流道之間選擇連通。
依上所述之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一流通口,各該第一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一導流通道之第一上導流口,該第一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一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一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該第二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二流通口,各該第二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二 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二導流通道之第二上導流口,該第二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二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二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該第三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三流通口,各該第三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三導流通道之第三上導流口,該第三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三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三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該第四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四流通口,各該第四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四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四導流通道之第四上導流口,該第四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四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四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該第五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五流通口,各該第五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五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五導流通道之第五上導流口,該第五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五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五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該第六主流道的周側,分別對應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分流道設有第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後置輸入擋止部,且於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擋止部之間分別設有第六流通口,各該第六流通口連通於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六切換件的外表側,另設有一連通於該第六導流通道之第六上導流口,該第六上導流口能隨著該第六切換件的作動而與該第六下導流口同步作動,藉以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擋止部之間選擇對應。
依上所述之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一內循環通道,該第一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前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內循環通道及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二內循環通道,該第二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前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前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二內循環通道及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三內循環通道,該第三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中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三內循環通道及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以及可在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三中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三內循環通道及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四內循環通道,該第四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中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四內循環通道及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以及可在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三中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四 內循環通道及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五內循環通道,該第五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後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五內循環通道及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以及可在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三後置輸出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五內循環通道及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擋止部的外周側設有一第六內循環通道,該第六內循環通道經由一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且可在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第二後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六內循環通道及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以及可在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封閉不向外連通時,另經由一及第三後置輸入內連通道連通該第六內循環通道及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
依上所述之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主流道銜接連通於一前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出流體的前置輸出通路,該第二主流道銜接連通於該前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入流體的前置輸入通路;該第三主流道銜接連通於一中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入流體的中置輸入通路,該第四主流道銜接連通於該中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出流體的中置輸出通路;該第五主流道銜接連通於一後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出流體的後置輸出通路,該第六主流道銜接連通於該後置動力裝置用以輸入流體的後置輸入通路。
依上所述之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驅動輸出通道連通於一負載的一端,而該驅動輸入通道連通於該負載之另一端。
為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功效及特徵可獲致更具體的瞭解,茲依下列附圖說明如下:
1:第一控制組件
11:第一動力輸配單元
111:第一本體
1111:第一主流道
11110:第一主流道開口
11111:第一環凸緣
11121: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2: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3: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4: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5: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6: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7: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28: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
11131:第一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2:第二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3:第三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4:第四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5:第五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6:第六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7:第七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38:第八前置輸出擋止部
1114:第一流通口
1115:第一內循環通道
11161: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
11162:第二前置輸出內連通道
112:第一蓋體
1120:穿孔
12:第一切換件
120:開口
121:第一導流通道
122:第一驅動軸桿
1221:第一標示部
1222:第一環槽
1223:第一環片
123:第一上環槽
1231:第一上環片
124:第一中環槽
1241:第一中環片
125:第一下環槽
1251:第一下環片
126:第一上縱槽
1261:第一上縱向封阻片
127:第一下縱槽
1271:第一下縱向封阻片
128:第一上導流口
129:第一下導流口
2:第二控制組件
21:第二動力輸配單元
211:第二本體
2111:第二主流道
21110:第二主流道開口
21111:第二環凸緣
21121: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2: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3: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4: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5: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6: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7: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28: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
21131:第一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2:第二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3:第三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4:第四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5:第五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6:第六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7:第七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38:第八前置輸入擋止部
2114:第二流通口
2115:第二內循環通道
21161:第一前置輸入內連通道
21162:第二前置輸入內連通道
212:第二蓋體
2120:穿孔
22:第二切換件
220:開口
221:第二導流通道
222:第二驅動軸桿
2221:第二標示部
2222:第二環槽
2223:第二環片
223:第二上環槽
2231:第二上環片
224:第二中環槽
2241:第二中環片
225:第二下環槽
2251:第二下環片
226:第二上縱槽
2261:第二上縱向封阻片
227:第二下縱槽
2271:第二下縱向封阻片
228:第二上導流口
229:第二下導流口
3:第三控制組件
31:第三動力輸配單元
311:第三本體
3111:第三主流道
31110:第三主流道開口
31111:第三環凸緣
31121: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2: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3: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4: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5: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6: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7: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28: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
31131:第一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2:第二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3:第三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4:第四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5:第五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6:第六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7:第七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38:第八中置輸入擋止部
3114:第三流通口
3115:第三內循環通道
31161: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
31162:第二中置輸入內連通道
31163:第三中置輸入內連通道
312:第三蓋體
3120:穿孔
32:第三切換件
320:開口
321:第三導流通道
322:第三驅動軸桿
3221:第三標示部
3222:第三環槽
3223:第三環片
323:第三上環槽
3231:第三上環片
324:第三中環槽
3241:第三中環片
325:第三下環槽
3251:第三下環片
326:第三上縱槽
3261:第三上縱向封阻片
327:第三下縱槽
3271:第三下縱向封阻片
328:第三上導流口
329:第三下導流口
4:第四控制組件
41:第四動力輸配單元
411:第四本體
4111:第四主流道
41110:第四主流道開口
41111:第四環凸緣
41121: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2: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3: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4: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5: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6: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7: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28: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
41131:第一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2:第二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3:第三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4:第四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5:第五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6:第六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7:第七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8:第八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4:第四流通口
4115:第四內循環通道
41161: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
41162:第二中置輸出內連通道
41163:第三中置輸出內連通道
412:第四蓋體
4120:穿孔
42:第四切換件
420:開口
421:第四導流通道
422:第四驅動軸桿
4221:第四標示部
4222:第四環槽
4223:第四環片
423:第四上環槽
4231:第四上環片
424:第四中環槽
4241:第四中環片
425:第四下環槽
4251:第四下環片
426:第四上縱槽
4261:第四上縱向封阻片
427:第四下縱槽
4271:第四下縱向封阻片
428:第四上導流口
429:第四下導流口
5:第五控制組件
51:第五動力輸配單元
511:第五本體
5111:第五主流道
51110:第五主流道開口
51111:第五環凸緣
51121: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2: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3: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4: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5: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6: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7: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28: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
51131:第一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2:第二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3:第三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4:第四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5:第五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6:第六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7:第七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38:第八後置輸出擋止部
5114:第五流通口
5115:第五內循環通道
51161: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
51162:第二後置輸出內連通道
51163:第三後置輸出內連通道
512:第五蓋體
5120:穿孔
52:第五切換件
520:開口
521:第五導流通道
522:第五驅動軸桿
5221:第五標示部
5222:第五環槽
5223:第五環片
523:第五上環槽
5231:第五上環片
524:第五中環槽
5241:第五中環片
525:第五下環槽
5251:第五下環片
526:第五上縱槽
5261:第五上縱向封阻片
527:第五下縱槽
5271:第五下縱向封阻片
528:第五上導流口
529:第五下導流口
6:第六控制組件
61:第六動力輸配單元
611:第六本體
6111:第六主流道
61110:第六主流道開口
61111:第六環凸緣
61121: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2: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3: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4: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5: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6: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7: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28: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
61131:第一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2:第二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3:第三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4:第四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5:第五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6:第六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7:第七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38:第八後置輸入擋止部
6114:第六流通口
6115:第六內循環通道
61161: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
61162:第二後置輸入內連通道
61163:第三後置輸入內連通道
612:第六蓋體
6120:穿孔
62:第六切換件
620:開口
621:第六導流通道
622:第六驅動軸桿
6221:第六標示部
6222:第六環槽
6223:第六環片
623:第六上環槽
6231:第六上環片
624:第六中環槽
6241:第六中環片
625:第六下環槽
6251:第六下環片
626:第六上縱槽
6261:第六上縱向封阻片
627:第六下縱槽
6271:第六下縱向封阻片
628:第六上導流口
629:第六下導流口
7:連動組件
71:第一連動件
72:第二連動件
73:第三連動件
74:第四連動件
75:第五連動件
76:第六連動件
711:第一通孔
721:第二通孔
731:第三通孔
741:第四通孔
751:第五通孔
761:第六通孔
A:前置動力裝置
A1:前置輸出通路
A2:前置輸入通路
B:中置動力裝置
B1:中置輸出通路
B2:中置輸入通路
C:後置動力裝置
C1:後置輸出通路
C2:後置輸入通路
D:負載
D1:第一負載通路
D2:第二負載通路
L1:第一通道
L2:第二通道
L3:第三通道
L4:第四通道
L5:第五通道
L6:第六通道
L7:第七通道
L8:第八通道
L9:第九通道
L10:第十通道
L11:第十一通道
L12:第十二通道
L13:第十三通道
L14:第十四通道
L15:第十五通道
L91:驅動輸出通道
L131:驅動輸入通道
第1圖係本發明單一控制組件之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其中,特別針對動力輸配單元部份的詳細元件符號予以標註。
第2圖係本發明單一控制組件之結構的立體分解圖,其中,特別針對切換件部份的詳細元件符號予以標註。
第3圖係本發明之動力輸配單元本體第一種結構型態之俯視示意圖。
第3-1圖係本發明之動力輸配單元本體第二種結構型態之俯視示意圖。
第4圖係以本發明第一本體為例,在對應各分流道部位橫向剖切後與第一切換件相組合之立體剖視圖。
第5圖係以本發明第一本體為例,在對應各擋止部部位橫向剖切後與第一切換件相組合之立體剖視圖。
第6圖係以本發明第一本體的第一種結構型態,特別針對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及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等部位加以剖切後的立體剖視圖。
第7圖係以本發明第一本體的第二種結構型態,特別針對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及第二前置輸出內連通道等部位加以剖切後的立體剖視圖。
第8圖係本發明第一控制組件之組合狀態的側視剖面圖。
第9圖係本發明第一控制組件之組合狀態的俯視立體外觀圖。
第10圖係本發明第一控制組件之組合狀態的仰視立體外觀圖。
第11圖係本發明之整體結構配置關係,且特別顯示各主體之頂部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第11-1圖係本發明應用第二種結構型態之本體的整體結構配置關係,且特別顯示各主體之頂部結構的俯視示意圖。
第12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一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2-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一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3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二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3-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二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4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三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4-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三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5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四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5-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四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6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五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6-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五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7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六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7-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六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8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七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8-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七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9圖係本發明依第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八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19-1圖係本發明依第11-1圖的配置關係,進行第八種應用實施例示意圖。
第20圖係本發明配合連動組件之組合,以形成可鏡射連動之結構的立體示意圖。
本發明主要是利用本案發明人,先前已提出發明專利申請在案之申請案號第108110801號「流體傳輸導向控制裝置及其應用系統」為基礎而衍生之再一發明設計,在此先予陳明。
請參第11圖,可知本發明之整體結構包括:第一控制組件1、第二控制組件2、第三控制組件3、第四制組件4、第五控制組件5及第六控制組件6;請再參第1至11-1圖所示,各該控制組件1、2、3、4、5、6都是由一動力輸配單元11、21、31、41、51、61分別對應組合一切換件12、22、32、42、52、62所構成;若以該第一控制組件1為例,即是由一第一動力輸配單元11組合一第一切換件12所構成,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11可由一第一本體111及一第一蓋體112組合而成;該第一本體1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一主流道1111,該第一主流 道1111一端設有一第一主流道開口11110,該第一主流道開口1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一環凸緣11111,該第一主流道1111的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3、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4、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5、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6、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7及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8。
而於該第一主流道1111遠離該第一主流道開口1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之第一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1、對應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之第二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2、對應該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3之第三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3、對應該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4之第四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4、對應該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5之第五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5、對應該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6之第六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6、對應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7之第七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8之第八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11135、11136、11137、1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一流通口1114,各該第一流通口1114連通一設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1、11132、11133、11134、11135、11136、11137、11138外周側之第一內循環通道1115,該第一內循環通道1115經由一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11161連通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
該第一切換件12係設置在該第一主流道1111中,於該第一切換件1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120之第一導流通道1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一主流道開口11110;該第一切換件12在遠離該第一導流通道121之開口1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一驅動軸桿122,該第一驅動軸桿122之一端穿過該第一蓋體112上預設的一穿孔1120,且凸伸於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1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 處設有一第一標示部1221;又該第一驅動軸桿1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一環槽1222,於該第一環槽1222內分別嵌入有第一環片1223,利用該第一環片1223可於該第一驅動軸桿122周側與該第一蓋體112之穿孔1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一切換件1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一導流通道121開口1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120之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一上環槽123、第一中環槽124及第一下環槽125;於該第一上環槽123與第一中環槽124之間,開設有第一上導流口128,於該第一中環槽124與第一下環槽125之間,開設有第一下導流口129,且該第一上導流口128及該第一下導流口129分別連通於該第一導流通道121,且在上述第一驅動軸桿122伸出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11之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一標示部1221,可用以標示該第一上導流口128及第一下導流口129在第一切換件12上之設置方向;該第一上導流口1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一上環槽123與第一中環槽124之第一上縱槽126,且於該第一下導流口1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一中環槽124與第一下環槽125之第一下縱槽127。
另在該第一切換件12外表側的第一上環槽123、第一中環槽124及第一下環槽1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一上環片1231、第一中環片1241及第一下環片1251;於第一上環片1231與第一中環片1241之間,設有二第一上縱向封阻片1261,於第一中環片1241與第一下環片1251之間,設有二第一下縱向封阻片1271,且該等第一上縱向封阻片1261與第一下縱向封阻片1271,分別嵌入該第一上縱槽126與第一下縱槽1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一上導流口128及第一下導流口1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一主流道1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一環凸緣11111抵頂在該第一切換件12具有第一導流通道121開口1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一蓋體112蓋合封閉於該第一本 體111遠離該第一主流道開口11110之一側,使該第一切換件12可被限制於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11之內進行操作。
該第二控制組件2具有一第二動力輸配單元21及一第二切換件22,該第二動力輸配單元21可由一第二本體211及一第二蓋體212組合而成,該第二本體2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二主流道2111,於該第二主流道2111一端設有一第二主流道開口21110,該第二主流道開口2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二環凸緣21111,該第二主流道2111的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3、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4、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5、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6、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7及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
而於該第二主流道2111遠離該第二主流道開口2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之第一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1、對應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之第二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2、對應該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3之第三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3、對應該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4之第四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4、對應該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5之第五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5、對應該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6之第六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6、對應該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7之第七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之第八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1、21132、21133、21134、21135、21136、21137、2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二流通口2114,各該第二流通口2114連通一設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1、21132、21133、21134、21135、21136、21137、21138外周側之第二內循環通道2115,該第二內循環通道2115經由一第一前置輸入內連通道21161連通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
該第二切換件22係設置在該第二主流道2111中,於該第二切換件2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220之第二導流通道2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二主流道開口21110;該第二切換件22在遠離該第二導流通道221之開口2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二驅動軸桿222,該第二驅動軸桿222之一端穿過該第二蓋體212上預設的一穿孔2120,且凸伸於該第二動力輸配單元2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處設有一第二標示部2221;又該第二驅動軸桿2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二環槽2222,於該第二環槽2222內分別嵌入有第二環片2223,利用該第二環片2223可於該第二驅動軸桿222周側與該第二蓋體212之穿孔2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二切換件2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二導流通道221開口2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220之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二上環槽223、第二中環槽224及第二下環槽225;於該第二上環槽223與第二中環槽224之間,開設有第二上導流口228,於該第二中環槽224與第二下環槽225之間,開設有第二下導流口229,且該第二上導流口228及該第二下導流口229分別連通於該第二導流通道221,且在上述第二驅動軸桿222伸出該第二動力輸配單元21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二標示部2221,可用以標示該第二上導流口228及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切換件22上之設置方向;另於該第二上導流口2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二上環槽223與第二中環槽224之第二上縱槽226,且於該第二下導流口2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二中環槽224與第二下環槽225之第二下縱槽227。
另在該第二切換件22外表側的該第二上環槽223、第二中環槽224及第二下環槽2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二上環片2231、第二中環片2241及第二下環片2251,於第二上環片2231與第二中環片2241之間,設有二第二上縱向封阻片2261,於第二中環片2241與第二下環片2251之間,設有二第二下縱向封阻片2271,且該等第二上縱向封阻片2261與第二下縱向封阻片2271,分別嵌入該第二上縱槽226與第二下縱槽2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二上導流口228及第二下 導流口2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二主流道2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二環凸緣21111抵頂在該第二切換件22具有第二導流通道221開口2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二蓋體212蓋合封閉於該第二本體211遠離該第二主流道開口21110之一側,使該第二切換件22可被限制於該第二動力輸配單元21之內進行操作。
該第三控制組件3具有一第三動力輸配單元31及一第三切換件32,該第三動力輸配單元31可由一第三本體311及一第三蓋體312組合而成,該第三本體3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三主流道3111,於該第三主流道3111一端設有一第三主流道開口31110,該第三主流道開口3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三環凸緣31111,該第三主流道3111的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4、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5、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6、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及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
而於該第三主流道3111遠離該第三主流道開口3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之第一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1、對應該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之第二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2、對應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之第三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3、對應該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4之第四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4、對應該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5之第五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5、對應該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6之第六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6、對應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之第七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之第八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1、31132、31133、31134、31135、31136、31137、3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三流通口 3114,各該第三流通口3114連通一設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1、31132、31133、31134、31135、31136、31137、31138外周側之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該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經由一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1連通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
該第三切換件32係設置在該第三主流道3111中,於該第三切換件3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320之第三導流通道3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三主流道開口31110;該第三切換件32在遠離該第三導流通道321之開口3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三驅動軸桿322,該第三驅動軸桿322之一端穿過該第三蓋體312上預設的一穿孔3120,且凸伸於該第三動力輸配單元3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處設有一第三標示部3221;又該第三驅動軸桿3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三環槽3222,於該第三環槽3222內分別嵌入有第三環片3223,利用該第三環片3223可於該第三驅動軸桿322周側與該第三蓋體312之穿孔3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三切換件3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三導流通道321開口3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320之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三上環槽323、第三中環槽324及第三下環槽325;於該第三上環槽323與第三中環槽324之間,開設有第三上導流口328,於該第三中環槽324與第三下環槽325之間,開設有第三下導流口329,且該第三上導流口328及該第三下導流口329分別連通於該第三導流通道321,且在上述第三驅動軸桿322伸出該第三動力輸配單元31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三標示部3221,可用以標示該第三上導流口328及第三下導流口329在第三切換件32上之設置方向;該第三上導流口3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三上環槽323與第三中環槽324之第三上縱槽326,且於該第三下導流口3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三中環槽324與第三下環槽325之第三下縱槽327。
另在該第三切換件32外表側的第三上環槽323、第三中環槽324及第三下環槽3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三上環片3231、第三中環片3241及第三 下環片3251,於第三上環片3231與第三中環片3241之間,設有二第三上縱向封阻片3261,於第三中環片3241與第三下環片3251之間,設有二第三下縱向封阻片3271,且該等第三上縱向封阻片3261與第三下縱向封阻片3271,分別嵌入該第三上縱槽326與第三下縱槽3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三上導流口328及第三下導流口3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三主流道3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三環凸緣31111抵頂在該第三切換件32具有第三導流通道321開口3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三蓋體312蓋合封閉於該第三本體311遠離該第三主流道開口31110之一側,使該第三切換件32可被限制於該第三動力輸配單元31之內進行操作。
該第四控制組件4具有一第四動力輸配單元41及一第四切換件42,該第四動力輸配單元41可由一第四本體411及一第四蓋體412組合而成,該第四本體4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四主流道4111,於該第四主流道4111一端設有一第四主流道開口41110,該第四主流道開口4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四環凸緣41111,該第四主流道4111的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4、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5、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6、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及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
而於該第四主流道4111遠離該第四主流道開口4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之第一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1、對應該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之第二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2、對應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之第三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3、對應該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4之第四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4、對應該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5之第五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5、對應該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6之第六中置輸出擋止部 41136、對應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之第七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之第八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1、41132、41133、41134、41135、41136、41137、4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四流通口4114,各該第四流通口4114連通一設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1、41132、41133、41134、41135、41136、41137、41138外周側之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該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經由一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1連通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
該第四切換件42係設置該第四主流道4111中,於該第四切換件4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420之第四導流通道4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四主流道開口41110;該第四切換件42在遠離該第四導流通道421之開口4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四驅動軸桿422之一端,該第四驅動軸桿422穿過該第四蓋體412上預設的一穿孔4120,且凸伸於該第四動力輸配單元4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處設有一第四標示部4221;又該第四驅動軸桿4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四環槽4222,於該第四環槽4222內分別嵌入有第四環片4223,利用該第四環片4223可於該第四驅動軸桿422周側與該第四蓋體412之穿孔4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四切換件4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四導流通道421開口4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420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四上環槽423、第四中環槽424及第四下環槽425;於該第四上環槽423與第四中環槽424之間,開設有第四上導流口428,於該第四中環槽424與第四下環槽425之間,開設有第四下導流口429,且該第四上導流口428及該第四下導流口429分別連通於該第四導流通道421,且在上述第四驅動軸桿422申出該第四動力輸配單元41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四標示部4221,可用以標示該第四上導流口428及第四下導流口429在第四切換件42上之設置方向;該第四上導流口4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四上環槽 423與第四中環槽424之第四上縱槽426,且於該第四下導流口4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四中環槽424與第四下環槽425之第四下縱槽427。
另在該第四切換件42的外表側的第四上環槽423、第四中環槽424及第四下環槽4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四上環片4231、第四中環片4241及第四下環片4251,於第四上環片4231與第四中環片4241之間,設有二第四上縱向封阻片4261,於第四中環片4241與第四下環片4251之間,設有二第四下縱向封阻片4271,且該等第四上縱向封阻片4261與第四下縱向封阻片4271,分別嵌入該第四上縱槽426與第四下縱槽4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四上導流口428及第四下導流口4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四主流道4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四環凸緣41111抵頂在該第四切換件42具有第四導流通道421開口4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四蓋體412蓋合封閉於該第四本體411遠離該第四主流道開口41110之一側,使該第四切換件42可被限制於該第四動力輸配單元41之內進行操作。
該第五控制組件5具有一第五動力輸配單元51及一第五切換件52,該第五動力輸配單元51可由一第五本體511及一第五蓋體512相互組合而成,該第五本體5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五主流道5111,於該第五主流道5111一端內周側設有一第五主流道開口51110,該第五主流道開口5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五環凸緣51111,該第五主流道5111的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4、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5、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7及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
而於該第五主流道5111遠離該第五主流道開口5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之第一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1、 對應該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之第二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2、對應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之第三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3、對應該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4之第四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4、對應該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5之第五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5、對應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之第六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6、對應該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7之第七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之第八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1、51132、51133、51134、51135、51136、51137、5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五流通口5114,各該第五流通口5114連通一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1、51132、51133、51134、51135、51136、51137、51138外周側之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該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經由一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1連通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
該第五切換件52係設置在該第五主流道5111中,於該第五切換件5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520之第五導流通道5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五主流道開口51110;該第五切換件52在遠離該第五導流通道521之開口5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五驅動軸桿522,該第五驅動軸桿522之一端穿過該第五蓋體512上預設的一穿孔5120,且凸伸於該第五動力輸配單元5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處設有一第五標示部5221;又該第五驅動軸桿5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五環槽5222,於該第五環槽5222內分別嵌入有第五環片5223,利用該第五環片5223可於該第五驅動軸桿522周側與該第五蓋體512之穿孔5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五切換件5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五導流通道521開口5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520之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五上環槽523、第五中環槽524及第五下環槽525;於該第五上環槽523與第五中環槽524之間,開設有第五上導流口528,於該第五中環槽524與第五下環槽525之間,開設有第五下導流口 529,且該第五上導流口528及該第五下導流口分別529連通於該第五導流通道521,且在上述第五驅動軸桿522伸出該第五動力輸配單元51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五標示部5221,可用以標示該第五上導流口528及第五下導流口529在第五切換件52上之設置方向;該第五上導流口5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五上環槽523與第五中環槽524之第五上縱槽526,且於該第五下導流口5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五中環槽524與第五下環槽525之第五下縱槽527。
另在該第五切換件52的外表側的第五上環槽523、第五中環槽524及第五下環槽5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五上環片5231、第五中環片5241及第五下環片5251,於第五上環片5231與第五中環片5241之間,設有二第五上縱向封阻片5261,於第五中環片5241與第五下環片5251之間,設有二第五下縱向封阻片5271,且該等第五上縱向封阻片5261與第五下縱向封阻片5271,分別嵌入該第五上縱槽526與第五下縱槽5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五上導流口528及第五下導流口5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五主流道5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封阻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五環凸緣51111抵頂在該第五切換件52具有第五導流通道521開口5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五蓋體512蓋合封閉於該第五本體511遠離該第五主流道開口51110之一側,使該第五切換件52可被限制於該第五動力輸配單元51之內進行操作。
該第六控制組件6具有一第六動力輸配單元61及一第六切換件62,該第六動力輸配單元61可由一第六本體611及一第六蓋體612組合而成,該第六本體611內部貫通設有一第六主流道6111,於該第六主流道6111一端設有一第六主流道開口61110,該第六主流道開口61110之內側可設成一第六環凸緣61111,該第六主流道6111中段的外周側依序設有內外貫通的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第四後置輸 入分流道61124、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5、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7及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
而於該第六主流道6111遠離該第六主流道開口61110的一端外周側,依序設有對應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之第一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1、對應該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之第二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2、對應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之第三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3、對應該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4之第四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4、對應該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5之第五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5、對應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之第六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6、對應該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7之第七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7以及對應該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之第八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8。
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1、61132、61133、61134、61135、61136、61137、61138之間分別設有第六流通口6114,各該第六流通口6114連通一設在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1、61132、61133、61134、61135、61136、61137、61138外周側之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該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經由一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1連通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
該第六切換件62係設置在該第六主流道6111中,於該第六切換件62內部設有朝一端形成開口620之第六導流通道621,組合後可連通該第六主流道開口61110;該第六切換件62在遠離該第六導流通道621之開口620的一端,設有一軸向延伸之第六驅動軸桿622,該第六驅動軸桿622之一端穿過該第六蓋體612上預設的一穿孔6120,且凸伸於該第六動力輸配單元61的外部,該端的端面處設有一第六標示部6221;又該第六驅動軸桿622的周緣設有至少一第六環槽6222,於該第六環槽6222內分別嵌入有第六環片6223,利用該第六環片6223可於該第六驅動軸桿622周側與該第六蓋體612之穿孔6120內壁間形成密封。
該第六切換件62的外周側從遠離該第六導流通道621開口620之一端朝向接近該開口620之一端,依序分別設有第六上環槽623、第六中環槽624及第六下環槽625;於該第六上環槽623與第六中環槽624之間,開設有第六上導流口628,於該第六中環槽624與第六下環槽625之間,開設有第六下導流口629,且該第六上導流口628及該第六下導流口629分別連通於該第六導流通道621,且在上述第六驅動軸桿622伸出該第六動力輸配單元61外部的端面上所設有的第六標示部6221,可用以標示該第六上導流口628及第六下導流口629在第六切換件62上之設置方向;該第六上導流口628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六上環槽623與第六中環槽624之第六上縱槽626,且於該第六下導流口629二旁側分別設有二連通該第六中環槽624與第六下環槽625之第六下縱槽627。
另在該第六切換件62外表側的第六上環槽623、第六中環槽624及第六下環槽625之內,分別對應嵌設有第六上環片6231、第六中環片6241及第六下環片6251,於第六上環片6231與第六中環片6241之間,設有二第六上縱向封阻片6261,於第六中環片6241與第六下環片6251之間,設有二第六下縱向封阻片6271,且該等第六上縱向封阻片6261與第六下縱向封阻片6271,分別嵌入該第六上縱槽626與第六下縱槽627之內,可分別在該第六上導流口628及第六下導流口629的周側外圍,與該第六主流道6111的內壁之間,形成優良的彈性阻閉效果及完整的全周封阻作用。
上述結構中,利用該第六環凸緣61111抵頂在該第六切換件62具有第六導流通道621開口620之端面上,配合該第六蓋體612蓋合封閉於該第六本體611遠離該第六主流道開口61110之一側,使該第六切換件62可被限制於該第六動力輸配單元61之內進行操作。
請參第11至19圖所示,在實際應用時,該第一控制組件1的第一主流道1111,係銜接連通於一前置動力裝置A用以輸出流體的前置輸出通路 A1,該第二控制組件2的第二主流道2111,係銜接連通於該前置動力裝置A用以輸入流體的前置輸入通路A2;該第三控制組件3的第三主流道3111,係銜接連通於一中置動力裝置B用以輸入流體的中置輸入通路B2,該第四控制組件4的第四主流道4111,係銜接連通於該中置動力裝置B用以輸出流體的中置輸出通路B1;該第五控制組件5的第五主流道5111,係銜接連通於一後置動力裝置C用以輸出流體的後置輸出通路C1,該第六控制組件6的第六主流道6111,係銜接連通於該後置動力裝置C用以輸入流體的後置輸入通路C2。
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經由一第一通道L1連通於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經由一第二通道L2連通於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經由一第三通道L3連通於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經由一第四通道L4連通於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經由一第五通道L5連通於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經由一第六通道L6連通於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經由一第七通道L7連通於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經由一第八通道L8連通於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
該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3、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6、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4、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5及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7等分流道,係共同(可經由一第九通道L9)連通於一驅動輸出通道L91,再由該驅動輸出通道L91與一負載D的第一負載通路D1連接,用以輸入動力流體到負載D。
該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4、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5、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6、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4、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5 及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6等分流道形成相連通(可經由一第十通道L10相連通)。
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7、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8、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7及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等分流道形成相連通(可經由一第十一通道L11相連通)。
該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5連通該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5(可經由一第十二通道L12連通)。
該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3、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4、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6、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7、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及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5等分流道,係共同(可經由一第十三通道L13)連通至一驅動輸入通道L131,再由該驅動輸入通道L131與該負載D的第二負載通路D2連接,用以承接從負載D輸出的流體。
該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連通(可經由一第十四通道L14連通)該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
該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4、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及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4等分流道形成相連通(可經由一第十五通道L15相連通)。
請參第12圖所示,其揭露了依本之上述結構的第一種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及第一下導流口129,再依 序通過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流至第二下導流口229,並依序通過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經由該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
該中置動力裝置B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B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及第四下導流口429,再依序通過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流至第三下導流口329,並依序通過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經由該中置輸入通路B2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B。
而該後置動力裝置C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C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及第五下導流口529,再依序通過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流至第六下導流口629,並依序通過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經由該後置輸入通路C2流回該後置動力裝置;藉以使該前置、中置、後置等動力裝置A、B、C分別形成一未對該負載D輸出流體之流體內循環,故該負載D因沒有受到流體的驅動而處於不受外力驅動的狀態。
若將該前置動力裝置A定義為一輸出動力之設備(如:汽車引擎),該中置動力裝置B定義為一可輸出或承接動力之設備(如:可切換為電動馬達或發電機功能之第一電動機),該後置動力裝置C定義為另一可輸出或承接動力之設備(如:可切換為電動馬達或發電機功能之第二電動機),而該負載D定義為一可承接外來動力以進行作動或傳動的設備(如:變速箱裝置),則該前置、中置、後置等動力裝置A、B、C分別形成一未對該負載D輸出流體之流體內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引擎、第一電動機及第二電動機皆處於暫時不對外提供動力給負載D之無驅動力狀態。
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所對應的位置,由原本分別對應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及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逐漸轉(移)動至分別對應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及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或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8、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及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的過程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上導流口128、228、328、428、528、628亦會同時由原本分別對應受到該第一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1、第一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1、第一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1、第一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1、第一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1及第一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1等擋止部所阻擋的位置,逐漸通過相鄰的第一、二、三、四、五、六流通口1114、2114、3114、4114、5114、6114,轉(移)動至分別對應該第二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2、第二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2、第二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2、第二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2、第二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2及第二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2(或往相反方向轉動至分別對應該第八前置輸出擋止部11138、第八前置輸入擋止部21138、第八中置輸入擋止部31138、第八中置輸出擋止部41138、第八後置輸出擋止部51138及第八後置輸入擋止部61138)。
在上述轉(移)動過程中,通過該第一導流通道121之流體中,有局部流體會經由該第一上導流口128通過該第一流通口1114進入第一內循環通道1115,再經由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11161,依序通過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然後由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通過第一前置輸入內連通道21161進入第二內循環通道2115,再依序通過第二流通口2114、第二上導流 228、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導出,而後再通過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
通過該第四導流通道421之流體中,有局部流體會經由該第四上導流口428通過該第四流通口4114進入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再經由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1依序通過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然後由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通過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1進入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再依序通過第三流通口3114、第三上導流口328、第三導流通道321及第三主流道3111導出,並通過中置輸入通路B2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B。
而通過該第五導流通道521之流體中,有局部流體會經由該第五上導流口528通過該第五流通口5114進入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再經由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1依序通過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及第三通道L3,然後由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通過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1進入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再依序通過第六流通口6114、第六上導流口628、第六導流通道621及第六主流道6111導出,並通過後置輸入通路C2流回該後置動力裝置C;如此的局部流體導出作用,對上述切換過程中,各該導流通道的下導流口通過相對應之分流道的流路,因截面積產生快速的縮小或增大而導致的壓力突然增減變化的衝擊現象,可被有效且明顯的予以減緩改善;此種透過導出局部動力流體以減緩切換過程中的動力衝擊震動的作用,相當於模擬類似離合器於切換過程中,處於半離合狀態的緩衝效果。
請參第13圖所示,其揭露了本發明依上述結構的第二種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及第 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時;由於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與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經由第四通道L4相連通,因此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至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再經由第四通道L4流入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再經由該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及該前置輸入通路A2回流至該前置動力裝置A;因此該前置動力裝置A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亦不受力的流體內循環狀態。
該中置動力裝置B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B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該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2,經第十五通道L15,再依序通過該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2、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後置輸入通路C2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C,然後依序再經後置輸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2、第九通道L9流至該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流至負載D,最後再依序通過該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流至該第十三通道L13、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2、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輸入通路B2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B;藉以形成一由該中置動力裝置B及後置動力裝置C共同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中置動力裝置B及後置動力裝置C共同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引擎暫停輸出動力,而由第一、二電動機(電動馬達)共同驅動該變速箱運作之狀態。
請參第14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三種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 對應該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3、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3、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及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至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3,經第九通道L9,再依序流過該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負載D、第二負載通路D2流至該驅動輸入通道L131,然後依序通過該第十三通道L13、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3、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形成一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
由於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與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經由第五通道L5相連通,因此該中置動力裝置B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B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至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再經由第五通道L5流入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再經由該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及該中置輸入通路B2回流至該中置動力裝置B;因此該中置動力裝置B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亦不受力的流體內循環狀態。
由於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與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經由第七通道L7相連通,因此該後置動力裝置C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C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至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再經由第七通道L7流入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再經由該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及該後置輸入通路C2回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C;因此該後置動力裝置C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亦不受力的流體內循環狀態。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第一、二電動機停止運轉,而僅由引擎驅動變速箱運作之狀態。
請參第15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四種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4、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4、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4、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4、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4、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4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至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4,再經第十通道L10、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4、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輸入通路B2、中置動力裝置B、中置輸出通路B1、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流至該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4,然後再依序通過該第十五通道L15、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4、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後置輸入通路C2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C,再經該後置輸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4、第九通道L9、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流至該負載D,最後依序通過該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4、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使該前置動力裝置A、中置動力裝置B、後置動力裝置C及該負載D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中置動力裝置B、後置動力裝置C共同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 油電車之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及中置、後置動力裝置B、C(第一、二電動機皆作為電動馬達)同時驅動該負載D(變速箱)運作之狀態;在實際應用時,也可能讓該前置動力裝置A處於暫時未出力(例如引擎處於待起動)之狀態,或該中置、後置動力裝置B、C處於暫時未出力(例如電動馬達之電力供應不足,需被帶動發電)之狀態;即可能在中置、後置動力裝置B、C中選擇其一作為主動用以驅動前置動力裝置A、負載D及中置及後置動力裝置B、C中未被選擇作為主動者。
請參第16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五種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5、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5、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5、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5、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5及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5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流至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5,經第十通道L10,再依序通過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5、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輸入通路B2、中置動力裝置B、中置輸出通路B1流至該第四主流道4111,最後依序通過該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5、第十二通道L12、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5、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使該前置動力裝置A與該中置動力裝置B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
該後置動力裝置C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C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該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至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5,經該第九通道L9,再依序通過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負載D、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五後置輸入 分流道61125、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後置輸入通路C2流回該後置動力裝置C;藉以形成一由該後置動力裝置C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與該中置動力裝置B形成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且另形成由該後置動力裝置C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引擎驅動第一電動機(發電機)或第一電動機正進行啟動引擎的運作狀態,且由第二電動機(電動馬達)驅動變速箱之運作,或該第二電動機(作為發電機)處於回收變速箱動能之運作狀態。
請參第17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六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6、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6、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6、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6、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至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6,再經該第十通道L10、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6、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輸入通路B2、中置動力裝置B、中置輸出通路B1、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6、第九通道L9、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負載D、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6、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使該前置動力裝置A、中置動力裝置B與負載D形成一可相互傳輸動力之流體循環。
由於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與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經由第八通道L8相連通,因此該後置動力裝置C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C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至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再經由第八通道L8流入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再經由該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及該後置輸入通路C2回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C;因此該後置動力裝置C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亦不受力的流體內循環狀態。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及中置動力裝置B形成共同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第二電動機停止運轉,由該引擎及第一電動機(電動馬達)共同驅動該變速箱運作之狀態;或亦可為該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帶動中置動力裝置B(發電機)及負載D(變速箱),或由該中置動力裝置B(電動馬達)帶動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啟動及負載D(變速箱)運作之狀態。
請參第18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七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7、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7、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7、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7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至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7,再依序通過第十一通道L11、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7、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後置輸入通路C2、後置動力裝置C、後置輸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7、第九通道L9、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 通路D1、負載D、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7、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使該前置動力裝置A、後置動力裝置C與負載D形成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
由於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與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經由第六通道L6相連通,因此該中置動力裝置B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B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至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再經由第六通道L6流入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再經由該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及該中置輸入通路B2回流至該中置動力裝置B;因此該中置動力裝置B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亦不受力的流體內循環狀態。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後置動力裝置C共同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第一電動機停止運轉,由該引擎、第二電動機(作為電動馬達)共同驅動該變速箱運作之狀態;或亦可為該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帶動後置動力裝置C(發電機)及負載D(變速箱),或由該後置動力裝置C(電動馬達)帶動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啟動及負載D(變速箱)運作之狀態。
請參第19圖所示,其揭露了本依上述結構的第八實施態樣,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12、22、32、42、52、62轉(移)動至以該第一、二、三、四、五、六下導流口129、229、329、429、529、629分別對應該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8、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時;該前置動力裝置A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A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第一主流道1111、第一導流通道121、第一下導流口129流至第八前置 輸出分流道11128、第十一通道L11、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8、第六下導流口629、第六導流通道621、第六主流道6111、後置輸入通路C2、後置動力裝置C、後置輸出通路C1、第五主流道5111、第五導流通道521、第五下導流口529、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8、第十四通道L14、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8、第二下導流口229、第二導流通道221、第二主流道2111、前置輸入通路A2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A;藉以使該前置動力裝置A與該後置動力裝置C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
該中置動力裝置B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B1流出之流體,可依序通過該第四主流道4111、第四導流通道421、第四下導流口429流至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8,再依序通過第九通道L9、驅動輸出通道L91、第一負載通路D1、負載D、第二負載通路D2、驅動輸入通道L131、第十三通道L13、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8、第三下導流口329、第三導流通道321、第三主流道3111、中置輸入通路B2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B;藉以形成一由該中置動力裝置B驅動該負載D作功之流體循環。
若定義如前述,則在本實施例中,由該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與該後置動力裝置C(第二電動機)形成可相互傳遞動力之流體循環,且另形成該中置動力裝置B(第一電動機)驅動該負載D(變速箱)作功之流體循環,其功能係類似於油電車之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驅動後置動力裝置C(以該第二電動機作為發電機)或由該後置動力裝置C(以該第二電動機作為電動馬達)啟動前置動力裝置A(引擎)運作,且由該中置動力裝置B(以該第一電動機作為電動馬達)驅動負載D(變速箱)運作之狀態,或該中置動力裝置B(以該第一電動機作為發電機)處於回收負載D(變速箱)動能之運作狀態。
請參第3-1圖、第7圖及第11圖至19-1圖所示,在實際應用上,本發明之各動力輸配單元(11、21、31、41、51、61)中的各本體(111、 211、311、411、511、611)結構型態,又可將其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及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等分流道,設成不向外連通時,尚可改以第二前置輸出內連通道11162連通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第二前置輸入內連通道21162連通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第二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2連通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及第三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3連通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第二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2連通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及第三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3連通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第二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2連通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及第三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3連通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第二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2連通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及第三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3連通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並且上述以第四通道L4連通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與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的導通效果,在結構上尚可在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2與第一內循環通道1115之間,設置一第二前置輸出內連通道11162,且在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2與第二內循環通道2115之間,亦設置一第二前置輸入內連通道21162,使得以利用該第一內循環通道1115、第一前置輸出內連通道11161、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11121、第一通道L1、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21121、第一前置輸入內連通道21161、第二內循環通道2115之間的連通關係予以取代;前述以第五通道L5連通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與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的導通效果,在結構上尚可在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3與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之間,設置一第二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2,且在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3與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之間,亦設置一第二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2,使得以利用該第四內 循環通道4115、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1、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1、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之間的連通關係予以取代;前述以第六通道L6連通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與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的導通效果,在結構上尚可在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7與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之間,設置一第三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3,且在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7與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之間,亦設置一第三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3,使得以利用該第四內循環通道4115、第一中置輸出內連通道41161、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41121、第二通道L2、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31121、第一中置輸入內連通道31161、第三內循環通道3115之間的連通關係予以取代;前述以第七通道L7連通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與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的導通效果,在結構上尚可在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3與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之間,設置一第二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2,且在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3與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之間,亦設置一第二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2,使得以利用該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1、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1、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之間的連通關係予以取代;前述以第八通道L8連通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與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的導通效果,在結構上尚可在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6與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之間,設置一第三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3,且在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6與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之間,亦設置一第三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3,使得以利用該第五內循環通道5115、第一後置輸出內連通道51161、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51121、第三通道L3、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61121、第一後置輸入內連通道61161、第六內循環通道6115之間的連通關係予以取代;如此,除可達到同樣的導通效果外,亦可簡化管道佈置及縮小體積的優點。
請再參閱第20圖,本發明在應用時,可將各該控制組件1、2、3、4、5、6中之兩兩相鄰控制組件之間的各分流道方位,設計成相互鏡射的排列(如第一控制組件1與第二控制組件2之間、第一控制組件1與第三控制組件3之間、第二控制組件2與第四控制組件4之間、第三控制組件3與第四控制組件4之間、第三控制組件3與第五控制組件5之間、第四控制組件4與第六控制組件6之間,及第五控制組件5與第六控制組件6之間),並於各控制組件1、2、3、4、5、6之切換件12、22、32、42、52、62上,分別設有一驅動軸桿122、222、322、422、522、622,且在各驅動軸桿122、222、322、422、522、622之間以一連動組件7予以同步連動,該連動組件7係由相互直接或間接連動之第一、二、三、四、五、六連動件71、72、73、74、75、76所組成,該第一、二、三、四、五、六連動件71、72、73、74、75、76分別具有第一、二、三、四、五、六通孔711、721、731、741、751、761,可分別結合固定於該各驅動軸桿122、222、322、422、522、622上,藉以承接外部作用力,並分別經由該各驅動軸桿122、222、322、422、522、622連動該各切換件12、22、32、42、52、62作動。
在一可行實施例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連動件71、72、73、74、75、76係可為圓形且以邊緣相接觸的結構體(如:相互嚙合的齒輪、摩擦輪、皮帶與皮帶輪或其他可行使同步帶動之連動機制),使該連動組件7在直接或間接運作時,該第一連動件71、第四連動件74及第五連動件75呈其中一同方向(如順時針方向)樞轉,且該第二連動件72、第三連動件73及第六連動件76呈另一同方向(如逆時針方向)樞轉。
綜合以上所述,本發明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確可達成簡化整體結構、提昇對於多動力源複合動力控制及操作的便利性,且利用巧妙的流體局部導出操作,增進流體傳輸順暢性,以達到高品質傳輸之功效與目標, 實為一具新穎性及進步性之發明,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惟上述說明之內容,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說明,舉凡依本發明之技術手段與範疇所延伸之變化、修飾、改變或等效置換者,亦皆應落入發明本之專利申請範圍內。
1:第一控制組件
1111:第一主流道
2:第二控制組件
2111:第二主流道
3:第三控制組件
3111:第三主流道
4:第四控制組件
4111:第四主流道
5:第五控制組件
5111:第五主流道
6:第六控制組件
6111:第六主流道
A:前置動力裝置
A1:前置輸出通路
A2:前置輸入通路
B:中置動力裝置
B1:中置輸出通路
B2:中置輸入通路
C:後置動力裝置
C1:後置輸出通路
C2:後置輸入通路
D:負載
D1:第一負載通路
D2:第二負載通路
L1:第一通道
L2:第二通道
L3:第三通道
L4:第四通道
L5:第五通道
L6:第六通道
L7:第七通道
L8:第八通道
L9:第九通道
L10:第十通道
L11:第十一通道
L12:第十二通道
L13:第十三通道
L14:第十四通道
L15:第十五通道
L91:驅動輸出通道
L131:驅動輸入通道

Claims (13)

  1. 一種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具有多組控制元件所構成,其中該多組控制元件是由第一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一主流道中的第一切換件、第二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二主流道中的第二切換件、第三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三主流道中的第三切換件、第四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四主流道中的第四切換件、第五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五主流道中的第五切換件及第六動力輸配單元與設置在其內設之第五主流道中的第六切換件所組成,各該主流道周側皆連通有多個分流道,且設置於各該主流道中的切換件內,皆設有導流通道與其所在的主流道相連通,使得各該切換件上設置的一下導流口能夠切換連通其所在主流道周側的分流道;一前置動力裝置的前置輸出通路連通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其前置輸入通路連通該第二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一中置動力裝置的中置輸入通路連通該第三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其中置輸出通路連通第四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一後置動力裝置的後置輸出通路連通該第五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其後置輸入通路連通該第六動力輸配單元的主流道;各該動力輸配單元之間至少有局部分流道相連通,且藉各該切換件的下導流口能夠切換連通不同的分流道,相對能夠在該前置、中置、後置的輸出通路與輸入通道中形成各種不同的動力組合輸出。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的內部,在該第一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二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入分流道,該第四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五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六主流道周側設有連通的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連通於該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該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及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共同連通於一驅動輸出通道;該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相互連通;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八後置輸入分流 道相互連通;該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及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共同連通於一驅動輸入通道;該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連通於該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該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及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相互連通。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皆由一本體及一蓋體組合而成,各該本體內部皆貫通設有主流道,在該主流道周側設有分流道及對應於每個分流道位置的擋止部,在各該擋止部之間設有流通口,各該流通口連通一設在各該擋止部外周側的內迴圈通道,該內迴圈通道可經由內連通道與指定的分流道相連通;設置於各該主流道中的切換件上皆設有一上導流口及一驅動軸桿,該上導流口可於切換過程中連通該等流通口,該驅動軸桿可穿過預設在蓋體上的一穿孔,且凸伸於各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的外部。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動力輸配單元與第二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一動力輸配單元與第三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二動力輸配單元與第四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三動力輸配單元與第四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三動力輸配單元與第五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四動力輸配單元與第六動力輸配單元之間,及第五動力輸配單元與第六動力輸配單元之間的各分流道方位,設計成相互鏡射的排列。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動力輸配單元可經由一連動組件,同步轉動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上的驅動軸杆;該連動組件由相互直接或間接連動的第一、二、三、四、五、六連動件所組成,該第一、二、三、四、五、六連動件能夠分別結合固定於該各驅動軸杆上,以承接外部作用力,並分別經由該各驅動軸杆連動各該切換件作動。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一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一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一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一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一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一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之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經由一第一通道,再由該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該中置動力裝置之中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經由一第二通道,再由該中置輸入通路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該後置動力裝置之後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經由一第三通道,再由該後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後置動力裝置;造成該前置動力裝置、中置動力裝置及後置動力裝置皆形成一未對該負載輸出流體的流體內封閉回路,故該負載因沒有受到流體的驅動而處於不受外力驅動的狀態。
  7.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第二前置輸出分流道與第二前置輸入分流道經由第四通道相連通,使該前置動力裝置之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經由第四通道,再由該前置輸入通路回流至該前置動力裝置,使得該前置動力裝置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也不受力的流體內迴圈狀態;該中置動力裝置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經由第二中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十五通道、第二後置輸入分流道及後置輸入通路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然後再依序流經後置輸出通路、第二後置輸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及第一負載通路流至該負載,最後再依序流經該第二負載通路、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二中置輸入分流道及中置輸入通路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形成一由該中置動力裝置及後置動力裝置共同驅動該負載作功的流體循環。
  8.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三前置輸 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三前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第一負載通路、負載、第二負載通路流至該驅動輸入通道,然後依序通過一第十三通道、第三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形成一由該前置動力裝置驅動該負載作功的流體循環;該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與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經由第五通道相連通,使該中置動力裝置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依序通過第三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通道、第三中置輸入分流道及中置輸入通路回流至該中置動力裝置,形成該中置動力裝置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也不受力的流體內迴圈狀態;該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與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經由第七通道相連通,使該後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三後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七通道、第三後置輸入分流道及後置輸入通路回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形成該後置動力裝置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也不受力的流體內迴圈狀態。
  9.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四前置輸 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四前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十通道、第四中置輸入分流道、中置輸入通路、中置動力裝置及中置輸出通路流至該第四中置輸出分流道,然後再依序通過一第十五通道、第四後置輸入分流道及後置輸入通路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再依序流經該後置輸出通路、第四後置輸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及第一負載通路流至該負載,最後依序通過該第二負載通路、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四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使該前置動力裝置、中置動力裝置、後置動力裝置及該負載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的流體循環。
  10.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 下導流口連通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五前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十通道、第五中置輸入分流道、中置輸入通路、中置動力裝置、中置輸出通路,最後依序通過第五中置輸出分流道、第十二通道、第五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使該前置動力裝置與該中置動力裝置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的流體循環;該後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該第五後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一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第一負載通路、負載、第二負載通路、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五後置輸入分流道及後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後置動力裝置,形成一由該後置動力裝置驅動該負載作功的流體循環。
  11.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六前置輸出分流道,再 依序流經一第十通道、第六中置輸入分流道、中置輸入通路、中置動力裝置、中置輸出通路、第六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第一負載通路、負載、第二負載通路、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六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使該前置動力裝置、中置動力裝置及該負載形成一可相互傳輸動力的流體循環;該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與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經由第八通道相連通,該後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後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六後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八通道、第六後置輸入分流道及後置輸入通路回流至該後置動力裝置,形成該後置動力裝置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也不受力的流體內迴圈狀態。
  12.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七前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十一通道、第七後置輸入分流道、後置輸入通路、後置動力裝置、後置輸出通路、第七後置輸出分流道、第九通道、驅動輸出通道、第一負載通路、負載、第二負載通路、 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七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使該前置動力裝置、後置動力裝置與負載形成可相互傳遞動力的流體循環;該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與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經由第六通道相連通,使該中置動力裝置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七中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六通道、第七中置輸入分流道及中置輸入通路回流至該中置動力裝置,形成該中置動力裝置處於不對外提供動力也不受力的流體內迴圈狀態。
  13. 如請求項2所述之三動力源的複合動力控制機構,其中一負載之第一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出通道相連通,及該負載之第二負載通路與該驅動輸入通道相連通,當該第一、二、三、四、五、六切換件轉動,使得第一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該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第二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第三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第四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第五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六切換件的下導流口連通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時,該前置動力裝置經由該前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八前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十一通道、第八後置輸入分流道、後置輸入通路、後置動力裝置、後置輸出通路、第八後置輸出分流道、第十四通道、第八前置輸入分流道及前置輸入通路流回該前置動力裝置,使該前置動力裝置與該後置動力裝置形成一可相互傳遞動力的流體循環;該中置動力裝置經由該中置輸出通路流出的流體,通過第八中置輸出分流道,再依序流經第九通 道、驅動輸出通道、第一負載通路、負載、第二負載通路、驅動輸入通道、第十三通道、第八中置輸入分流道及中置輸入通路流回該中置動力裝置,形成一由該中置動力裝置驅動該負載作功的流體循環。
TW108130056A 2019-08-22 2019-08-22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TWI809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056A TWI809179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8130056A TWI809179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919A TW202108919A (zh) 2021-03-01
TWI809179B true TWI809179B (zh) 2023-07-21

Family

ID=76035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8130056A TWI809179B (zh) 2019-08-22 2019-08-22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809179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4307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保 ▲高▼橋 流路切替弁
CN109915628A (zh) * 2019-03-07 2019-06-21 深圳市华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水路集成插装阀组及硫化机动力水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14307A (ja) * 2013-07-03 2015-01-22 保 ▲高▼橋 流路切替弁
CN109915628A (zh) * 2019-03-07 2019-06-21 深圳市华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水路集成插装阀组及硫化机动力水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8919A (zh)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3238310A (ja) 流路切替装置
US20170102092A1 (en) Three-way control valve
CN101424335B (zh) 车辆用八速自动变速器的液压控制系统
TWM587237U (zh) 車輛主被動裝置間之行動檔位控制裝置
CN210088065U (zh) 流体传输的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系统
TWI809179B (zh) 三動力源之複合動力控制機構
WO2021031785A1 (zh) 多动力源的复合动力控制机构
WO2021004418A1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CN211009855U (zh) 车辆主被动装置间的行动挡位控制装置
TWM587218U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WO2021004419A1 (zh) 多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TWM587238U (zh) 流體傳輸之導向控制裝置及其應用系統
TWI796502B (zh) 雙動力源複合控制裝置
CN104564890B (zh) 整体串并联可切换式多路换向转阀
CN102364123A (zh) 插装式二位四通水液压换向阀
TWI814858B (zh) 車輛主被動裝置間之行動檔位控制裝置
CN211501751U (zh) 双动力源复合控制装置
CN202392246U (zh) 双向流通电磁阀
TWI808147B (zh) 流體傳輸之導向控制裝置及其應用系統
CN209925554U (zh) 一种直线运动变速变行程合成系统
KR101728596B1 (ko) 파워 셔블의 제어 밸브 장치
WO2020191656A1 (zh) 流体传输的导向控制装置及其应用系统
JPS63500326A (ja) 油圧作動装置の独立制御システム
KR102436017B1 (ko) 유압식 로터리 엑추에이터
CN218266562U (zh) 双缸控制液压回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