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11819A -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11819A
CN112411819A CN202011136142.2A CN202011136142A CN112411819A CN 112411819 A CN112411819 A CN 112411819A CN 202011136142 A CN202011136142 A CN 202011136142A CN 112411819 A CN112411819 A CN 112411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control
frame
ventilation
glass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3614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德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Yik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Yik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Yik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nnan Yikang Decora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3614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11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411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11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96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panels attached to the structure through mullions or trans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15/0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 E05F15/60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 E05F15/603Power-operated mechanisms for wings using electrical actuators using rotary electromoto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7/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 E06B7/02Special arrangements or measures in connection with doors or windows for providing ventilation, e.g. through double windows; Arrangement of ventilation roses
    • E06B7/08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 E06B7/082Louvre doors, windows or grilles with rigid or slidable lamella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1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buildings or parts thereof
    • E05Y2900/13Type of wing
    • E05Y2900/146Shut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包括若干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内玻璃幕墙和外玻璃幕墙,内玻璃幕墙的龙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外玻璃幕墙龙骨的转接件,内玻璃幕墙和外玻璃幕墙之间形成有热通道,幕墙单元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连通于热通道的出风口和入风口,出风口和入风口内均设置有通风机构,通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出风口或入风口的通风框和多个竖向设置于通风框内的百叶,百叶沿室内室外的方向滑移连接于通风框,位于入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上分布,位于出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下分布,通风框内设置有控制多个百叶滑移的控制机构。本申请能够有效的减小外部风雨较大时产生的噪声。

Description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幕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双层幕墙由内外两层幕墙和中间的热通道组成,按气流组织形式来分,有内通风双层幕墙和外通风双层幕墙。按热通道的宽度来分,有宽腔式双层幕墙和窄腔式双层幕墙,宽度在400mm以上的为宽腔式,宽度在200~300mm的为窄腔式。窄腔式双层幕墙大多采用单元式构造,内外两层幕墙复合成一个单元板块,占用建筑面积少,现场施工速度快,但单元板块构造较为复杂,且一般采取在外清洁方式,不便于幕墙清洁。
现有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1210005722.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其技术要点为:包括若干连接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幕墙龙骨及外层玻璃面框,幕墙龙骨与外层玻璃面框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外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外层玻璃面板,幕墙龙骨上设有内层玻璃面框,且该内层玻璃面框与该幕墙龙骨间通过第二铰链连接,该内层玻璃面框内设有内层玻璃面板,外层玻璃面板与内层玻璃面框间设有热通道,幕墙单元顶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出风口;幕墙单元底部设有与热通道相通的入风口;出风口及入风口内分别设有通风百叶。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有建筑设计中,设计人为了建筑整体的观赏性会采用曲面设计,但是这种设计在做双层幕墙施工时,会将幕墙单元本身设计为弧形的曲面结构,以适应建筑整体的曲面弧度,此时通风百叶和建筑的弧形不相适配,若将通风百叶制成弧形则会使得百叶本身承受一定的弯矩,影响使用寿命,适应性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有效适应弧形的建筑曲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包括若干相互拼接并呈弧形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连接于外墙或窗口的内玻璃幕墙和外玻璃幕墙,所述内玻璃幕墙的龙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外玻璃幕墙龙骨的转接件,所述内玻璃幕墙和外玻璃幕墙之间呈间隙设置并形成有热通道,幕墙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热通道的出风口,幕墙单元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热通道的入风口,所述出风口和入风口内均设置有通风机构,所述通风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出风口或入风口的通风框和多个竖向设置于通风框内的百叶,所述百叶沿室内室外的方向滑移连接于通风框,位于所述入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上分布,位于所述出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下分布,所述通风框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多个百叶滑移以通风或关闭的控制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部风雨较大且需要通风时,能够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多个百叶在通风框内相远离滑移并形成多个用于气流通过的竖向风道,此时能够对外部进入的气流做一定的缓冲的同时,入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上分布,能够使得多个风道均呈下开口,从而能够对气流做一定的导引,出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下分布,使得多个风道均呈上开口,能够有效的减小外部气流对排出空气产生的干扰,并且多个百叶滑移连接于通风框内,能够在满足建筑弧形轮廓的同时,还能够减小外部风雨较大时产生的噪声,以优化使用效果。
可选的,所述控制机构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分别位于百叶沿室内室外方向的两侧,所述通风框内设置有多个沿室内室外方向与其滑移连接并分布的控制框,所述百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控制框的内侧边沿且两者室内室外的外壁均平齐,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通风框并呈螺杆状结构的控制件和多个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连接杆,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相向端分别相互铰接,位于朝向室内一侧的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铰接有控制管,所述控制管外套并螺纹连接于控制件,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铰接于通风框,多个所述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控制框的框边,所述通风框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控制件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通过控制框滑移连接于通风框内,并且在需要多个百叶相远离或相向滑移时,只需通过驱动件驱动控制件转动并使得控制管轴向滑移,由于控制管铰接有两个连接杆,能够使得多个控制管连接的连接杆转动,并带动其他连接件的连接杆转动,从而能够使得多个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相向或相远离滑动,并带动多个控制框相向或相远离滑动,以形成多个竖向设置的风道,从而能够通过控制管螺纹连接于控制件的自锁效果,优化连接件的稳定性,减小使用时因外部风雨较大导致百叶产生的振动,从而能够在适应建筑外部弧形轮廓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减小百叶产生的噪声。
可选的,所述控制件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与滑移连接的固定件,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所述连接件和室内一侧的连接件中间的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转动连接于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件能够限制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的铰接部,以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减小使用时撞击到通风框或控制框的可能性。
可选的,相邻所述连接件的连接杆的铰接部连接有稳定块,所述通风框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所述滑槽沿相邻连接件的两个连接杆铰接部滑移路径延伸,所述稳定块滑移连接于滑槽且滑槽为燕尾槽或T型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定块通过滑移连接滑槽能够对相邻连接件的连接杆的铰接部做限制,从而能够减小相邻连接件的连接杆的铰接部产生的振动或撞击到控制框的可能性,以进一步优化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控制框的两竖向侧边沿内侧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安装槽,所述百叶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移连接于安装槽的安装块,所述通风框内设置有控制除位于最顶部之外的多个百叶竖向滑移的滑移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百叶通过安装孔滑移连接于安装槽而竖向滑移连接于控制框,并能够通过滑移机构控制多个百叶竖向滑移,以能够形成相对较大的通风道,并能够在需要快速通风时减小对气流产生的干扰。
可选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通风框上侧边沿的控制杆和多条分别连接于多个百叶的控制绳,所述控制杆穿设于多个控制框的上侧边沿且控制杆滑移连接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收线辊,所述收线辊的直径为R且控制绳缠绕于收线辊,所述控制杆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在封闭状态下所述收线辊距离其缠绕的控制绳连接的百叶的间距为L,不同所述收线辊与其对应百叶的间距L之比等于多个收线辊的直径R之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快速通风换气时,只需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控制杆转动并带动收线辊转动,从而带动多个控制绳分别拉动其连接的百叶竖向滑移,并且由于不同收线辊与其对应百叶的间距L之比等于多个收线辊的直径R之比,能够使得多个百叶能够相对较为同步的贴合于控制框上框边的下边沿。
可选的,所述控制杆的横截面不为圆形且收线辊的内壁适配于控制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在使用时,收线辊能够相对控制杆滑移的同时,能够限制收线辊和控制杆之间的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控制绳为弹性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多个百叶之间有微小的不同步时,能够通过控制绳的弹性伸缩做适应性的变化。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在外墙或窗口外侧预设预锚件,并检测预锚件的结构是否完好;
S2、幕墙龙骨安装:将幕墙龙骨通过预锚件固定于外墙以及窗洞;
S3、安装吊装设备:安装吊车底座→安装卷扬机→安装吊车配重→将设置有滑轮的吊臂安装于吊车底座→将卷扬机滚筒伸出的钢丝绳套设于滑轮并在钢丝绳上安装吊钩;
S4、内玻璃幕墙安装:将内玻璃幕墙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幕墙龙骨;
S5、转接件安装:将转接件安装于内玻璃幕墙的龙骨;
S6、外玻璃幕墙安装:通过吊装设备将外玻璃幕墙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转接件;
S7、安装通风机构:将组装完整的不同通风机构分别安装于出风口和入风口。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在外部风雨较大且需要通风时,能够通过控制机构控制多个百叶在通风框内相远离滑移并形成多个用于气流通过的竖向风道,此时能够对外部进入的气流做一定的缓冲的同时,入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上分布,能够使得多个风道均呈下开口,从而能够对气流做一定的导引,出风口的多个百叶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下分布,使得多个风道均呈上开口,能够有效的减小外部气流对排出空气产生的干扰,并且多个百叶滑移连接于通风框内,能够在满足建筑弧形轮廓的同时,还能够减小外部风雨较大时产生的噪声,以优化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幕墙单元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机构、控制机构和滑移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通风机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4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1、内玻璃幕墙;11、转接件;2、外玻璃幕墙;3、热通道;31、出风口;32、入风口;4、通风机构;41、通风框;411、控制框;412、滑槽;413、安装槽;414、滑块;415、导引槽;416、封堵框边;42、百叶;421、安装块;43、驱动件;5、控制机构;51、控制件;511、控制管;52、连接件;521、连接杆;522、稳定块;53、固定件;6、滑移机构;61、控制杆;611、收线辊;62、控制绳;63、驱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参照图1和图2,幕墙包括若干相互拼接于外墙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的投影呈弧形以适应建筑的弧形外壁,幕墙单元包括连接于外墙或窗口的窗洞的内玻璃幕墙1和外玻璃幕墙2,内玻璃幕墙1的龙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外玻璃幕墙2龙骨的转接件11,并且在内玻璃幕墙1和外玻璃幕墙2之间成型有用于换热和通风的热通道3,内玻璃幕墙1和外玻璃幕墙2均呈弧形。在幕墙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热通道3的出风口31,以用于将室内需要排除的空气排出;幕墙单元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热通道3的入风口32,以用于将外部的空气通过热通道3通入至室内。其中,转接件11可选用市售的幕墙转接件。
出风口31和入风口32内均设置有用于控制出入风的通风机构4,通风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出风口31或入风口32的通风框41和多个竖向设置于通风框41内的百叶42,通风框41和百叶42均呈弧形并适配于幕墙单元的弧形轮廓,多个百叶42沿室内室外的方向分布且百叶42沿平行于通风框41框边的方向呈水平延伸,即使得百叶42的长度方向呈水平设置。并且百叶42沿室内室外的方向滑移连接于通风框41的内框边,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百叶42因外部的风雨过大而发生的转动以及抖动产生的噪声,百叶42竖向的宽度小于通风框41竖向的宽度。
位于入风口32内通风机构4的多个百叶42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向上分布;位于出风口31内通风机构4的多个百叶42自室内朝向室外倾斜朝下分布,以使得在通风时入风口32处的多个百叶42能够对气流做一定的导引,并且在出风口31的多个百叶42能够使得排出气体呈倾斜向上的方向,从而能够减小外部气流对出风口31处排出的气体的干扰。多个百叶42沿室内室外的投影将通风框41的开口封堵住,通风框4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多个百叶42滑移以通风或关闭通风框41开口的控制机构5。
参照图3和图4,通风框41内设置有多个沿室内室外方向分布的控制框411,控制框411平行于百叶42,并且控制框411沿室内室外的方向滑移连接于通风框41,控制框411的上下框边分别固定连接有多个滑块414,通风框4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沿百叶42延伸方向分布的导引槽415,滑块414滑移连接于导引槽415内,以使得控制框411滑移连接于通风框41并限制控制框411因抖动而产生的噪声,百叶42沿其延伸方向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控制框411的两个竖向侧框边。通风框41内的控制机构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分别位于百叶42延伸方向的两端的位置,并且控制框411朝向室内和室外一侧的外壁与百叶42的外壁平齐,以使得多个百叶42相贴合时能够将通风框41的框口封堵住,并且多个控制框411中朝向室外一侧的控制框411朝向室外一侧固定连接有封堵框边416,封堵框边416适配于其连接的控制框411与通风框41之间的间隙,以做封堵和密封。
参照图4和图5,控制机构5包括呈螺杆状结构的控制件51和多个连接件52,控制件51转动连接于通风框41的内侧,连接件52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连接杆521并且连接杆521的转动平面垂直于通风框41和控制框411。
同一连接件52的连接杆521的两端分别铰接于相邻连接件52的连接杆521的端部,并且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铰接有控制管511,控制管511外套并螺纹连接于控制件51,并且控制管511固定连接于位于朝向室内一侧的控制框411。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铰接于通风框41的内侧。并且位于连接于控制管511和通风框41的两个连接件52之间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转动连接于控制框411的框边,即不连接于控制管511和通风框41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转动连接于控制框411。其中,连接有控制管511的控制框411通过控制管511与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连接。
参照图4和图5,此外,通风框41内还设有用于驱动控制件51转动的驱动件43,以用于使得控制管511能够轴向滑移并带动多个控制框411同时相互远离或相贴合,并使得多个百叶42相互远离或贴合,从而能够在有效的减小因外部风雨过大导致百叶42的振动过大产生的噪声的同时,还能够对外部进入的气流做一定的缓冲以及减小因百叶42产生弧度对启闭入风口32和出风口31产生的干。其中,驱动件43为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还可选用减速电机,控制件51同轴固定连接于驱动件43的输出轴。
控制件51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与其滑移连接的固定件53,铰接部转动连接于控制框411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转动连接于固定件53,以能够在使用时通过固定件53滑移连接于控制件51能够对连接件52做一定的稳固和限制作用,从而增加使用时的稳定性。固定件53可选用外套于控制件51的套管,能够在统一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滑移时做导引的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限制连接件52的摆动,以进一步减小产生的噪声;同时固定件53还可选用通过开设于控制件51的槽口滑移连接于控制件51的固定块。
参照图4和图5,相邻连接件52的连接杆521之间的铰接部转动连接有稳定块522,通风框4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412,滑槽412沿相邻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滑移路径延伸,稳定块522滑移连接于滑槽412内,并且滑槽412为燕尾槽或T型槽。以能够通过稳定块522滑移连接于滑槽412内而对相邻连接件52的连接杆521的铰接部做限制和稳定,减小因连接杆521相对控制件51的转动与通风框41发生碰撞而产生的噪声,从而的进一步优化使用效果。
参照图4和图6,控制框411的上框边和两个竖向的侧框边开设有朝向其中心开口的安装槽413,并且多个控制框411竖向侧框边的安装槽413的下封闭端呈阶梯设置,以适应多个百叶42的分布并限制百叶42。百叶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移连接于安装槽413的安装块421,以能够通过多个控制框411相互贴合而使得多个百叶42能够相互贴合,并限制百叶42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的抖动,并且由于百叶42竖向滑移连接于控制框411,能够有效的减小气流对百叶42产生的干涉,从而能够减小因气流导致百叶42振动的可能性。通风框41内设置有用于控制除位于其最顶部之外的多个百叶42竖向滑移的滑移机构6。在外部空气流动较弱时,多个百叶42呈叠层设置会限制外部的气流进入,此时可通过滑移机构6控制多个百叶42竖向滑移并打开出风口31和入风口32,减小百叶42产生的干扰的同时,还能够在需要对室内做快速通风时,将多个百叶42叠层设置于通风框41的顶部,以做快速通风换气,并能够通过多个控制框411相互贴合使得多个百叶42的部分相互贴合并限制滑移。
滑移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于通风框41上框边的控制杆61和多条用于分别拉动多个百叶42竖向滑移的控制绳62,控制杆61穿设于多个控制框411的上框边并穿设于多个安装槽413,控制杆61位于安装槽413内的部位外套滑移连接有收线辊611,控制绳62的一端缠绕并固定于收线辊611,多个控制绳6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除最顶部之外的多个百叶42的中部,以使得百叶42受力相对较为平衡,并且通风框4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控制杆61转动的驱动电机63,控制杆61同轴固定于驱动电机63的输出轴。
参照图6,收线辊611的直径为R,在百叶42连接的安装块421抵接于安装槽413的下封闭端时,收线辊611距离其缠绕的控制绳62连接的百叶42的间距为L。并且不同收线辊611与其对应百叶42之间的间距L之比等于多个收线辊611的直径R之比,即使得距离收线辊611最远百叶42连接的控制绳62缠绕的收线辊611的直径R最大,以使得驱动电机63驱动控制杆61转动并带动收线辊611转动时,能够拉动不同的控制绳62呈不同速度收缩,并使得多个百叶42能够相对较为同步的抵接于控制框411上框边的内壁。同时为了减小因微小不同步导致百叶42撞击到通风框41而使得其他百叶42不能收缩的情况,控制绳62为弹性绳,以能够做适应性的长度收缩。
并且控制杆61的横截面不为圆形且收线辊611的内壁适配于控制杆61,控制杆61为多棱柱状结构或使得其横截面呈椭圆形,以使得收线辊611能够相对控制杆61轴向滑移的同时限制两者之间相对周向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的实施原理为:在使用时,通过驱动件43驱动控制件51转动,以使得控制管511轴向滑移,从而带动多个连接杆521转动并使得多个固定件53同步相向或相远离滑动,使得多个固定件53连接的控制框411以及不同控制框411内的百叶42相向或相远离滑移,以能够形成多个呈倾斜分布的多个风道,以能够使得百叶42不需要转动就能够形成空气流通的的风道,从而能够有效的减小外部风雨导致百叶42产生的振动,既而能够有效的减小使用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外部空气流动较小伙需要快速换气时,由于多个百叶42呈倾斜分布并形成的风道会对气流的流动产生一定的干扰,影响换气速度,此时可通过驱动电机63驱动控制杆61转动并带动收线辊611转动,由于不同收线辊611与其对应百叶42之间的间距L之比等于多个收线辊611的直径R之比,能够使得多个百叶42在被不同的控制绳62拉动时,以使得多个滑移的百叶42能够相对较为同步的抵设于控制框411上框边的下边沿,以减小多个百叶42呈叠层设置形成的风道而对气流的干扰,使得能够相对较为快速的对室内做通风,并能够通过多个控制框411相互贴合而使得多个百叶42之间能够相互贴合并限制百叶42的竖向滑移,以优化整体的使用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的施工方法。参照图7,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在外墙或窗口外侧预设预锚件,并检测预锚件的结构是否完好;
S2、幕墙龙骨安装:将幕墙龙骨通过预锚件固定于外墙以及窗洞;
S3、安装吊装设备:安装吊车底座→安装卷扬机→安装吊车配重→将设置有滑轮的吊臂安装于吊车底座→将卷扬机滚筒伸出的钢丝绳套设于滑轮并在钢丝绳上安装吊钩;
S4、内玻璃幕墙安装:将内玻璃幕墙1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幕墙龙骨;
S5、转接件安装:将转接件11安装于内玻璃幕墙的龙骨;
S6、外玻璃幕墙安装:通过吊装设备将外玻璃幕墙2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转接件11;
S7、安装通风机构:将组装完整的不同的通风机构4分别安装于出风口31和入风口32。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包括若干相互拼接并呈弧形的幕墙单元,幕墙单元包括连接于外墙或窗口的内玻璃幕墙(1)和外玻璃幕墙(2),所述内玻璃幕墙(1)的龙骨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外玻璃幕墙(2)龙骨的转接件(11),所述内玻璃幕墙(1)和外玻璃幕墙(2)之间呈间隙设置并形成有热通道(3),幕墙单元的顶部设置有连通于热通道(3)的出风口(31),幕墙单元的底部设置有连通热通道(3)的入风口(3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31)和入风口(32)内均设置有通风机构(4),所述通风机构(4)包括固定连接于出风口(31)或入风口(32)的通风框(41)和多个竖向设置于通风框(41)内的百叶(42),所述百叶(42)沿室内室外的方向滑移连接于通风框(41),位于所述入风口(32)的多个百叶(42)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上分布,位于所述出风口(31)的多个百叶(42)自室内朝室外倾斜向下分布,所述通风框(41)内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控制多个百叶(42)滑移以通风或关闭的控制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5)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分别位于百叶(42)沿室内室外方向的两侧,所述通风框(41)内设置有多个沿室内室外方向与其滑移连接并分布的控制框(411),所述百叶(4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控制框(411)的内侧边沿且两者室内室外的外壁均平齐,所述控制机构(5)包括转动连接于通风框(41)并呈螺杆状结构的控制件(51)和多个连接件(52),所述连接件(52)包括两个中部相互铰接的连接杆(521),相邻两个所述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相向端分别相互铰接,位于朝向室内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铰接有控制管(511),所述控制管(511)外套并螺纹连接于控制件(51),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铰接于通风框(41),多个所述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分别转动连接于多个控制框(411)的框边,所述通风框(4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控制件(51)转动的驱动件(4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件(51)设置有多个沿其轴向与滑移连接的固定件(53),位于朝向室外一侧的所述连接件(52)和室内一侧的连接件(52)中间的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转动连接于固定件(53)。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连接件(52)的连接杆(521)的铰接部连接有稳定块(522),所述通风框(41)的内壁开设有多个滑槽(412),所述滑槽(412)沿相邻连接件(52)的两个连接杆(521)铰接部滑移路径延伸,所述稳定块(522)滑移连接于滑槽(412)且滑槽(412)为燕尾槽或T型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框(411)的两竖向侧边沿内侧开设有竖向延伸的安装槽(413),所述百叶(42)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滑移连接于安装槽(413)的安装块(421),所述通风框(41)内设置有控制除位于最顶部之外的多个百叶(42)竖向滑移的滑移机构(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机构(6)包括转动连接于通风框(41)上侧边沿的控制杆(61)和多条分别连接于多个百叶(42)的控制绳(62),所述控制杆(61)穿设于多个控制框(411)的上侧边沿且控制杆(61)滑移连接有多个沿其轴向分布的收线辊(611),所述收线辊(611)的直径为R且控制绳(62)缠绕于收线辊(611),所述控制杆(61)连接有用于驱动其转动的驱动电机(63),在封闭状态下所述收线辊(611)距离其缠绕的控制绳(62)连接的百叶(42)的间距为L,不同所述收线辊(611)与其对应百叶(42)的间距L之比等于多个收线辊(611)的直径R之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61)的横截面不为圆形且收线辊(611)的内壁适配于控制杆(6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绳(62)为弹性绳。
9.一种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在外墙或窗口外侧预设预锚件,并检测预锚件的结构是否完好;S2、幕墙龙骨安装:将幕墙龙骨通过预锚件固定于外墙以及窗洞;S3、安装吊装设备:安装吊车底座→安装卷扬机→安装吊车配重→将设置有滑轮的吊臂安装于吊车底座→将卷扬机滚筒伸出的钢丝绳套设于滑轮并在钢丝绳上安装吊钩;S4、内玻璃幕墙安装:将内玻璃幕墙(1)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幕墙龙骨;S5、转接件安装:将转接件(11)安装于内玻璃幕墙的龙骨;S6、外玻璃幕墙安装:通过吊装设备将外玻璃幕墙(2)通过吊装设备吊装于转接件(11);S7、安装通风机构:将组装完整的不同通风机构(4)分别安装于出风口(31)和入风口(32)。
CN202011136142.2A 2020-10-22 2020-10-22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2411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6142.2A CN1124118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36142.2A CN1124118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11819A true CN112411819A (zh) 2021-02-26

Family

ID=748404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36142.2A Pending CN112411819A (zh) 2020-10-22 2020-10-22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118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492A (zh) * 2021-03-10 2021-07-16 杭州晶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化隔墙系统
CN113622567A (zh) * 2021-08-10 2021-11-09 正兴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通风光伏幕墙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6920Y (zh) * 1997-05-12 1998-11-11 倪友宝 新型提拉窗
CA2293093A1 (fr) * 1999-12-20 2000-10-17 Rodrigue Baillargeon Cadre avec volets coulissants verticalement
CN102535707A (zh) * 2012-01-10 2012-07-04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
CN107246203A (zh) * 2017-08-01 2017-10-13 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提升库门
CN109680848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CN110284809A (zh) * 2019-08-08 2019-09-27 安瑞彬 二联动电动提升窗
CN210659678U (zh) * 2019-07-31 2020-06-02 罗奔杰 一种电动窗户结构
CN111660020A (zh) * 2020-07-01 2020-09-15 山东镭鸣数控激光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门及机床护罩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96920Y (zh) * 1997-05-12 1998-11-11 倪友宝 新型提拉窗
CA2293093A1 (fr) * 1999-12-20 2000-10-17 Rodrigue Baillargeon Cadre avec volets coulissants verticalement
CN102535707A (zh) * 2012-01-10 2012-07-04 中山盛兴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框窄腔双层幕墙
CN107246203A (zh) * 2017-08-01 2017-10-13 陕西隆翔停车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提升库门
CN109680848A (zh) * 2018-12-24 2019-04-26 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玻璃幕墙施工工艺
CN210659678U (zh) * 2019-07-31 2020-06-02 罗奔杰 一种电动窗户结构
CN110284809A (zh) * 2019-08-08 2019-09-27 安瑞彬 二联动电动提升窗
CN111660020A (zh) * 2020-07-01 2020-09-15 山东镭鸣数控激光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门及机床护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23492A (zh) * 2021-03-10 2021-07-16 杭州晶晟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化隔墙系统
CN113622567A (zh) * 2021-08-10 2021-11-09 正兴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通风光伏幕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1819A (zh) 双层双向夹层保温幕墙及其施工方法
CN109629995A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KR20110057373A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다기능 블라인드 창호
CN100572734C (zh) 一种环保节能通风消音窗
CN201354573Y (zh) 一种可紧急逃生的节能卷窗
WO2019019973A1 (zh) 室内机出风组件、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0395758U (zh) 一种室外装饰用可通风的幕墙结构
KR101774002B1 (ko) 햇빛 차단 시스템이 부착된 단열복합창
CN207106841U (zh) 一种船舶用消音通风筒
CN108798423B (zh) 一种隔音铝合金门窗
JP6284733B2 (ja) 自然換気装置を有する建物
JP4796023B2 (ja) 開口部装置
CN115749098A (zh) 一种集成式建筑吊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59554U (zh) 一种便于通风的双层玻璃幕墙
JP2018021449A (ja) 自然換気装置を有する建物
CN110469256A (zh) 一种三层玻璃百叶窗
CN213838410U (zh) 一种通风隔声窗
CN110792378B (zh) 一种百叶通风装置
CN213237837U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CN203821658U (zh) 内循环双层呼吸式节能幕墙
CN110847456A (zh) 建筑立面框架及建筑立面系统
CN108952514B (zh) 一种多媒体教室空气净化的方法
CN203655079U (zh) 隔音防雨百叶窗
FI12468U1 (fi) Tuloilmajärjestely
Karadag et al. Interface of the Natural Ventilation Systems with Building Managemen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