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237837U -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237837U
CN213237837U CN202022391565.0U CN202022391565U CN213237837U CN 213237837 U CN213237837 U CN 213237837U CN 202022391565 U CN202022391565 U CN 202022391565U CN 213237837 U CN213237837 U CN 213237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ventilation structure
curtain wall
energy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39156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吕丁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he Lianchuang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39156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237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237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237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ad-Bearing And Curtain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幕墙框架、外层玻璃、内层玻璃、进气结构、百叶、进气盒、支撑杆、拨杆、进气口、隔板和通风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层玻璃的一侧设置进气口,使得内层玻璃与外层玻璃之间的隔层可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同时进气口处设有多只百叶,百叶可以任意进行转动,使得外部空气可以任意方向进入隔层内,而位于支撑杆一侧设置的拨杆则对百叶的转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百叶转动角度过大,需要关闭进气口时,则只需驱动支撑杆进行滑动即可,而当进气口开启时,外界的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口进入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促进隔层内气流流动速度,加速热量的散失,从而为室内进行降温,节省能源。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属于建筑幕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层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呼吸式幕墙、 通风式幕墙、节能幕墙等。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外层可由明框、隐框或点支式幕墙构成。内层可由明框、隐框幕墙、或具有开启扇和检修通道的门窗组成。也可以在一个独立支承结构的两侧设置玻璃面层,形成空间距离较小的双层立面构造。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建筑师设计理念的提升,建筑物越来越向高层、高档、多功能方向发展,双层幕墙因其具有的良好的隔音以及光照控制等性能逐渐成为主流的幕墙设计。
然而,双层幕墙在进行使用时由于内部的中空隔层,可以通过改变内部隔层的气流流动速度来对进行室内进行降温,然而通过电机引起气流流动的方式太过消耗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通过引入外部的自然风对隔层内的气流流动速度进行加速,节省能源的同时起到良好的降温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幕墙框架,所述幕墙框架的一侧设有外层玻璃,所述幕墙框架的另一侧设有内层玻璃,所述外层玻璃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所述进气结构包括百叶、进气盒、支撑杆、拨杆进气口和隔板,所述外层玻璃的一侧设有所述进气口,且所述幕墙框架一侧开设的所述进气口的两侧设有多个所述百叶,多个所述百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幕墙框架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盒设于所述外层玻璃与所述内层玻璃之间,且所述进气盒与所述幕墙框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拨杆,多个所述拨杆分别与多个所述百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层玻璃与所述内层玻璃之间还设有通风结构。
优选的,为了提升拨杆对百叶的推动作用,使得百叶与拨杆之间的相对滑动更加流畅,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滑轮,所述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拨杆背离所述支撑杆的一端。
优选的,为了方便对隔板进行驱动,从而通过调节拨杆来对百叶的转动进行限位以及开合,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电机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隔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中部,所述第一螺杆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一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为了对进入的气流进行初步的过滤,防止外部空气中携带的较大杂质进入隔层内部,所述进气结构还包括滤网,所述滤网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网分别设于所述隔板的两侧,两个所述滤网的一侧与所述进气盒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滤网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
优选的,为了对隔层内的空气与室内空气相连通,达到对室内的通风效果,所述通风结构包括排气盒,所述排气盒设于所述内层玻璃与所述幕墙框架之间,且所述排气盒的一侧与所述幕墙框架固定连接。
优选的,为了对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缓冲,降低气流的流动速度,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呈“之”字形结构,且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盒的内侧壁。
优选的,为了对缓冲板的弯折程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通风口的开合,所述通风结构还包括推板和第二螺杆,所述推板与所述排气盒滑动连接,所述推板的一侧与所述缓冲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盒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外层玻璃的一侧设置进气口,使得内层玻璃与外层玻璃之间的隔层可以与外界空气相连通,同时进气口处设有多只百叶,百叶可以任意进行转动,使得外部空气可以任意方向进入隔层内,而位于支撑杆一侧设置的拨杆则对百叶的转动起到了限位的作用,防止百叶转动角度过大,需要关闭进气口时,则只需驱动支撑杆进行滑动,支撑杆一侧的拨杆则会推动百叶进行转动直至百叶之间相闭合,此时进气口关闭,而当进气口开启时,外界的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口进入外层玻璃与内层玻璃之间,从而促进隔层内的气流流动速度,加速热量的散失,从而为室内进行降温,配合通风结构,可以实现利用自然风对室内达到降温与通风的功能,节省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幕墙框架与进气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进气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内层玻璃与通风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幕墙框架,2、外层玻璃,3、内层玻璃,4、进气结构,41、百叶,42、进气盒,43、支撑杆,44、拨杆,45、滑轮,46、进气口,47、电机,48、第一螺杆,49、隔板,49a、滤网,5、通风结构,51、排气盒,52、推板,53、缓冲板,54、第二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幕墙框架1,所述幕墙框架1的一侧设有外层玻璃2,所述幕墙框架1的另一侧设有内层玻璃3,所述外层玻璃2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4,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百叶41、进气盒42、支撑杆43、拨杆44进气口46和隔板49,所述外层玻璃2的一侧设有所述进气口46,且所述幕墙框架1一侧开设的所述进气口46的两侧设有多个所述百叶41,多个所述百叶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幕墙框架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盒42设于所述外层玻璃2与所述内层玻璃3之间,且所述进气盒42与所述幕墙框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盒4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49,所述隔板49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3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拨杆44,多个所述拨杆44分别与多个所述百叶4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层玻璃2与所述内层玻璃3之间还设有通风结构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滑轮45,所述滑轮45转动连接于所述拨杆44背离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电机47和第一螺杆48,所述第一螺杆48的一端与所述隔板4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4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7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49中部,所述第一螺杆48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滤网49a,所述滤网49a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网49a分别设于所述隔板49的两侧,两个所述滤网49a的一侧与所述进气盒4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滤网49a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49。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包括排气盒51,所述排气盒51设于所述内层玻璃3与所述幕墙框架1之间,且所述排气盒51的一侧与所述幕墙框架1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缓冲板53,所述缓冲板53呈“之”字形结构,且所述缓冲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盒51的内侧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推板52和第二螺杆54,所述推板52与所述排气盒51滑动连接,所述推板52的一侧与所述缓冲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2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杆54,所述第二螺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盒51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外层玻璃2与内层玻璃3之间的空气与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口46相连通,由于外界的气流流动方向十分复杂,气流会以不同的方向流入进气口,此时由于多只百叶41可以自由地在对应的拨杆44的限位作用下进行转动,可以随着气流流动的方向进行转动,同时对气流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气流进入进气盒42后,进气盒42内设有滤网49a,气流流过滤网49a,使得气流中可能夹杂的较大的杂物得到阻拦,进而通过滤网49a过滤下来,而后通过进气盒42进入外层玻璃2和内层玻璃3之间,又由于外界进入的空气流动速度较快,同时温度较隔层之间的温度更低,从而使得隔层之间得到有效的降温,需要关闭进气功能时,首先将电机47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启动电机47,使得电机47驱动拨杆44顶端的滑轮45对百叶41进行拨动,直至百叶41完全关闭,此时进气关闭,另一方面,位于内层玻璃3一侧的排气盒51可以引导隔层间的气流流入室内,由于排气盒51内设有缓冲板53,气流在缓冲板53之间的间隙间流动时会适当地降低流速,使得进入室内的气流速度得到降低,而需要关闭进气时,只需转动第二螺杆54,即可通过收拢的缓冲板53将排气盒51的排气端关闭,停止通风。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7)

1.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包括幕墙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框架(1)的一侧设有外层玻璃(2),所述幕墙框架(1)的另一侧设有内层玻璃(3),所述外层玻璃(2)的一侧设有进气结构(4),所述进气结构(4)包括百叶(41)、进气盒(42)、支撑杆(43)、拨杆(44)进气口(46)和隔板(49),所述外层玻璃(2)的一侧设有所述进气口(46),且所述幕墙框架(1)一侧开设的所述进气口(46)的两侧设有多个所述百叶(41),多个所述百叶(4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幕墙框架(1)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进气盒(42)设于所述外层玻璃(2)与所述内层玻璃(3)之间,且所述进气盒(42)与所述幕墙框架(1)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进气盒(4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所述隔板(49),所述隔板(49)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43)的另一侧垂直固定连接有多个所述拨杆(44),多个所述拨杆(44)分别与多个所述百叶(4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外层玻璃(2)与所述内层玻璃(3)之间还设有通风结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滑轮(45),所述滑轮(45)转动连接于所述拨杆(44)背离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电机(47)和第一螺杆(48),所述第一螺杆(48)的一端与所述隔板(4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48)的另一端与所述电机(47)固定连接,所述电机(47)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49)中部,所述第一螺杆(48)的中部与所述支撑杆(43)的一端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结构(4)还包括滤网(49a),所述滤网(49a)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滤网(49a)分别设于所述隔板(49)的两侧,两个所述滤网(49a)的一侧与所述进气盒(4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滤网(49a)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于所述隔板(4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包括排气盒(51),所述排气盒(51)设于所述内层玻璃(3)与所述幕墙框架(1)之间,且所述排气盒(51)的一侧与所述幕墙框架(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缓冲板(53),所述缓冲板(53)呈“之”字形结构,且所述缓冲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排气盒(51)的内侧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结构(5)还包括推板(52)和第二螺杆(54),所述推板(52)与所述排气盒(51)滑动连接,所述推板(52)的一侧与所述缓冲板(5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推板(52)的中部螺纹连接有所述第二螺杆(54),所述第二螺杆(54)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气盒(51)转动连接。
CN202022391565.0U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Active CN213237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565.0U CN213237837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391565.0U CN213237837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237837U true CN213237837U (zh) 2021-05-18

Family

ID=75879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391565.0U Active CN213237837U (zh) 2020-10-23 2020-10-23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237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97820A (zh) 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N201087486Y (zh) 外循环双层通风玻璃幕墙
CN109629995B (zh) 一种多功能光伏百叶外窗
CN106677686A (zh) 一种具有遮阳与通风降噪功能的外窗
CN201897282U (zh) 门窗、幕墙动力通风器
CN2775171Y (zh) 内循环双层幕墙
CN114232853A (zh) 一种新型十字百叶式呼吸幕墙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014156B (zh) 一种多功能空气净化智能通风窗
CN101016822A (zh) 一种环保节能通风消音窗
CN213237837U (zh) 一种基于建筑设计的节能通风结构
CN1974974A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218492788U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双层立面幕墙
CN201056956Y (zh) 隔音屏障式通风消音窗
CN200971574Y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206608066U (zh) 一种具有遮阳与通风降噪的多功能窗
CN206922204U (zh) 一种易散热变电站专用消音门
CN214038747U (zh) 一种基于伯努利效应的隐式加温换气窗
CN211623242U (zh) 具有反射切换功能的通风窗户
CN211623200U (zh) 一种通风窗户百叶装置结构
CN206110411U (zh) 一种单元幕墙机械通风器系统
CN101514836B (zh) 幕墙自然通风器
KR200238298Y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다기능 환기 창호
CN215369572U (zh) 一种具有隔热遮阳功能的百叶窗
CN215443821U (zh) 一种便于减少噪音的拼接式门窗
CN217439284U (zh) 一种建筑节能隔热通风幕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