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9418A -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9418A
CN112409418A CN202011457708.1A CN202011457708A CN112409418A CN 112409418 A CN112409418 A CN 112409418A CN 202011457708 A CN202011457708 A CN 202011457708A CN 112409418 A CN112409418 A CN 1124094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up
compou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independently sel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577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9418B (zh
Inventor
曹建华
姜卫东
程友文
谢佩
王学涛
吕永清
赵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ayi Space LC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577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94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94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94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94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94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1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15/0006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8, 9, 10 or 18 of the Periodic Table compound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C07F15/0033Iridium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1/00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 C09K11/06Luminescent, e.g. electroluminescent, chemiluminescent materials containing organic luminescent materi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85/00Organic materials used in the body or electrode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H10K85/30Coordination compounds
    • H10K85/341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 H10K85/342Transition metal complexes, e.g. Ru(II)polypyridine complexes comprising irid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211/00Chemical nature of organic luminescent or tenebrescent compounds
    • C09K2211/18Metal complexes
    • C09K2211/185Metal complexes of the platinum group, i.e. Os, Ir, Pt, Ru, Rh or Pd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射体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芳环,所述芳环具有至少一个式I所示的取代基。该化合物引入含有反式双键的配体,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可使发射光谱变窄,降低升华温度,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同时,将这些含有反式双键的配体引入铱或铂络合物中可很好的改善所得铱络合物、铂络合物的升华稳定性,提高这些络合物的磷光量子产率。
Figure DDA0002829972210000011

Description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射体化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有机电致发光(简称OLED)及相关的研究早在1963年pope等人首先发现了有机化合物单晶蒽的电致发光现象。1987年美国的柯达公司用蒸镀有机小分子的方法制成了一种非晶膜型器件,将驱动电压降到了20V以内。这类器件由于具有超轻薄、全固化、自发光、亮度高、视角宽、响应速度快、驱动电压低、功耗小、色彩鲜艳、对比度高、工艺过程简单、温度特性好、可实现柔软显示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平板显示器和面光源,因此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开发和使用。
有机电致发光主要分为荧光和磷光,但根据自旋量子统计理论,单重态激子和三重态激子的概率为1:3,即来自单重态激子辐射跃迁的荧光的理论极限为25,三重态激子辐射跃迁的荧光的理论极限为75。如何利用75%的三线态激子的能量成为当务之急。1997年Forrest等发现磷光电致发光现象突破了有机电致发光材料量子效率25%效率的限制,引起人们对金属配合物磷光材料的广泛关注。
据信配体直接促成磷光材料的光敏性质,配体可称为“光敏性的”。当配体并不促成发光材料的光敏性质时,配体可称为“辅助性的”,但辅助性的配体可更改光敏配体的性质。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磷光材料的量子效率、同时降低升华温度的配体,调整磷光材料薄膜的排列方式,提高器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该化合物的有机发光装置。
为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所述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芳环,所述芳环具有至少一个式I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21
式I中:
R1、R2、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芳基烷基、硅烷基、烯基、环烯基、杂烯基、芳基或杂芳基;且R1、R2、R3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环;
虚线代表式I与所述芳环的连接键。
本发明意义上的芳基含有6-60个碳原子,在本发明意义上的杂芳基含有2-60个碳原子和至少一个杂原子,其条件是碳原子和杂原子的总和至少是5;所述杂原子优选选自N、O或S。此处的芳基或杂芳基被认为是指简单的芳族环,即苯、萘等,或简单的杂芳族环,如吡啶、嘧啶、噻吩等,或稠合的芳基或杂芳基,如蒽、菲、喹啉、异喹啉等。
对于本发明意义上的烷基含有1~40个碳原子优选被认为是指如下基团: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仲丁基、叔丁基、2-甲基丁基、正戊基、仲戊基、新戊基、环戊基、正己基、新己基、环己基、正庚基、环庚基、正辛基、环辛基、2-乙基己基、环己烯基、庚烯基、环庚烯基、辛烯基、环辛烯基、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或辛炔基。杂烷基优选具有1~40个碳原子的烷基,是指其中单独的氢原子或-CH2-基团可被氧、硫、卤素原子取代的基团,被认为是指烷氧基、烷硫基、氟代的烷氧基、氟代的烷硫基,特别是指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异丁氧基、仲丁氧基、叔丁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正丙硫基、异丙硫基、正丁硫基、异丁硫基、仲丁硫基、叔丁硫基、三氟甲硫基、三氟甲氧基、五氟乙氧基、五氟乙硫基、2,2,2-三氟乙氧基、2,2,2-三氟乙硫基、乙烯氧基、乙烯硫基、丙烯氧基、丙烯硫基、丁烯硫基、丁烯氧基、戊烯氧基、戊烯硫基、环戊烯氧基、环戊烯硫基、己烯氧基、己烯硫基、环己烯氧基、环己烯硫基、乙炔氧基、乙炔硫基、丙炔氧基、丙炔硫基、丁炔氧基、丁炔硫基、戊炔氧基、戊炔硫基、己炔氧基、己炔硫基。
一般来说,根据本发明的环烷基、环烯基可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环丁烯基、环戊烯基、环己烯基、环庚基、环庚烯基,其中一个或多个-CH2-基团可被上述基团代替;此外,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还可被氘原子、卤素原子或腈基代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基主要包括以下RA1~RA344所示结构: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3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4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5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6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7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8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091
优选的,所述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是具有金属-碳键的金属配位络合物,且具有式M(LA)x(LB)y(LC)Z;其中LA为第一配体,LB为第二配体,LC为第三配体,且LA、LB、LC可以相同或不同;
所述金属M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群组:Ir、Rh、Re、Ru、Os、Pt、Pd和Au;
其中x为1、2或3;
其中y为0、1或2;
其中z为0、1或2;
并且x+y+z是所述金属M的氧化价态;
其中LA、LB和LC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群组: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0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11
其中每个Ar1独立地选自下述基团中组成的群组: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12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21
其中LB和LC还可以各自独立地是: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22
其中,每个R4、R5、R6、R7或R8可表示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或无取代;
其中每个R4、R5、R6、R7或R8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基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基、酯基、腈基、异腈基、硫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磷基或磷氧基,且其中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或形成多齿配体;
其中每个T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S(=O)-、-S(O2)-、-C(R’R”)-、-Si(R’R”)-或-Ge(R’R”)-;并且R’、R”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0链烷基、C2-C60链烯基、C2-C60炔基、C1-C60烷氧基、C3-C60环烷基、C3-C60环烯基、C6-C60芳基、含有C1-C10烷基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基中的任意一种;R’、R”可任选地稠合或接合形成环;
其中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R4、R5、R6、R7和R8中的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式(I)所述的反式双键取代基。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所述金属M为Ir或Pt。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每个R4、R5、R6、R7或R8独立地选自上述RA1~RA344组成的群组或RB1~RB65组成的群组,且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R4、R5、R6、R7或R8中至少一个选自RA1~RA344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RB1~RB65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23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31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配体LA、LB、LC中至少有一个选自以下L1~L136任一结构或组合: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4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5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6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71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81
为达到上述第二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有机发光装置,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包括阳极、阴极,以及安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有机层,所述有机层包括上述的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所述有机层为发射层,并且所述化合物作为发射掺杂剂或非发射掺杂剂。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其中所述有机层进一步包括主体材料。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其中所述主体材料选自下式X-1~X-11的结构,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82
其中Ra选自Y-1~Y-13的基团组成的群组,所述Y-1~Y-13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91
Y-1~Y-13中:
每个Z1、Z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羧酸盐基、磺酸基、磺酸盐基、磷酸基、磷酸盐基、C1-C60的链烷基、C2-C60的链烯基、C2-C60的炔基、C1-C60的烷氧基、C3-C60的环烷烃基、C3-C60的环烯烃基、C6-C60的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6-C60芳硫醚基或C2-C60的杂环芳基;
x1表示1-4的整数;x2表示1-3的整数;x3表示1或2;x4表示1-6的整数;x5表示1-5的整数;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192
表示取代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所述T和R4具有在上述给出的定义。
在一个优选的示例中,所述有机发光装置可为消费型产品、有机发光装置和/或照明面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的化合物是金属络合物,其含有新颖的反式双键的配体。含有反式双键配体的引入可使发射光谱变窄,降低升华温度,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将这些含有反式双键的配体引入铱或铂络合物中可很好的改善所得铱络合物、铂络合物的升华稳定性,提高这些络合物的磷光量子产率。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100示意图。
图1标记:110-衬底、115-阳极、120-空穴注入层、125-空穴传输层、130-电子阻挡层、135-发光层、140-空穴阻挡层、145-电子传输层、150-电子注入层、155-保护层、160-阴极、162-第一导电层、164-第二导电层、170-障壁层。
图2示出本发明提供的倒转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200示意图。
图2标记:210-衬底、215-阴极、220-发光层、225-空穴传输层、230-阳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般来说,有机发光装置包括安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且电连接到阳极和阴极的至少一个有机层。图1展示有机发光装置100示意图。图示不一定按比例绘制。装置100可包含衬底110、阳极115、空穴注入层120、空穴传输层125、电子阻挡层130、发光层135、空穴阻挡层140、电子传输层145、电子注入层150、保护层155、阴极160以及障壁层170。阴极160为具有第一导电层162和第二导电层164的复合阴极。装置100可通过依序沉积所描述的层来制造。
图2展示倒转的有机发光装置200示意图。所述装置包含衬底210、阴极215、发光层220、空穴传输层225以及阳极230。可通过依序沉积所描述的层来制备装置200。因为最常见的OLED装置具有安置在阳极上的阴极,而装置200具有安置在阳极230下的阴极215,因此装置200可称为“倒转”有机发光装置。在装置200的对应层中,可使用与关于装置1所描述的材料类似的材料。图2提供可如何从装置100的结构省略一些层的一个实例。
图1和图2中所说明的简单分层结构是作为非限制实例而提供,且应当理解,可结合各种各样的其它结构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描述的特定材料和结构本质上是示范性的,且可使用其它材料和结构。可基于设计、性能和成本因素,通过以不同方式组合所描述的各个层来实现功能性OLED,或可完全省略若干层。还可包含未具体描述的其它层。可使用不同于具体描述的材料。尽管本文所提供的实例中的许多实例将各种层描述为包括单一材料,但将理解,可使用材料的组合,例如基质与掺杂剂的混合物,或更一般来说,混合物。并且,所述层可具有各种子层。本文中给予各个层的名称不意欲为严格限制性的。举例来说,在装置200中,空穴传输层225传输空穴并将空穴注入到发光层220中,且可被描述为空穴传输层或空穴注入层。在一个实施例中,可将OLED描述为具有安置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有机层。此有机层可包括单个层或可进一步包括如例图1和图2所描述的不同有机材料的多个层。
还可使用未具体描述的结构和材料,例如包含聚合物材料的PLED。作为另一实例,可使用具有单个有机层的OLED或多个堆叠。OLED结构可脱离图1和图2中所说明的简单分层结构。举例来说,衬底可包含有角度的反射表面以改进光耦合。
除非另有指定,否则可通过任何合适方法来沉积各种实施例的层中的任一者。对于有机层,优选方法包含热蒸发、有机气相沉积方法或借助于载气升华来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其中,在10-5毫巴至1巴之间的压力下施加所述材料。该方法的特别的例子是有机蒸汽喷印方法,其中所述材料通过喷嘴直接施加,并且因此是结构化的。其它合适沉积方法包含例如通过旋涂,或借助于任何所希望的印刷方法例如丝网印刷、柔性版印刷、平版印刷、光引发热成像、热转印、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来产生一个或多个层。可溶性化合物,例如通过适当的取代获得可溶性化合物。这些方法也特别适于低聚物、树枝状大分子和聚合物。此外可行的是混合方法,其中例如从溶液中施加一个或多个层并且通过气相沉积施加一个或多个另外的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制造的装置可进一步任选地包括障壁层。障壁层的一个用途是保护电极和有机层免于因暴露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包括水分、蒸气和/或气体等而受损。障壁层可沉积在衬底、电极上、沉积在衬底、电极下或沉积在衬底、电极旁,或沉积在装置的任何其它部分,包含边缘上。障壁层可包括单个层或多个层。障壁层可通过各种己知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形成,且可包含具有单一相的合成物以及具有多个相的合成物。任何合适材料或材料组合均可用于障壁层。障壁层可并入无机或有机化合物或两者。优选的,障壁层包括聚合材料与非聚合材料的混合物。为了被视为混合物,组成障壁层的前述聚合物和非聚合物材料应在相同条件下和/或在同时沉积。聚合材料对非聚合材料的重量比可在95/5~5/95的范围内。在一个实例中,聚合材料与非聚合材料的混合物本质上由聚合硅和无机硅组成。
在上述OLED装置的每个层中所用的任何上文所提及的化合物中,氢原子可以部分或完全氘化。因此,任何具体列出的取代基,如(但不限于)甲基、苯基、吡啶基等可以是其非氘化、部分氘化以及和完全氘化形式。类似地,取代基类别(例如(但不限于)烷基、芳基、环烷基、杂芳基等)还可以是其非氘化、部分氘化和完全氘化形式。
本文所述的材料和结构可应用于不同于OLED的装置中。举例来说,例如有机太阳能电池和有机光电检测器等其它光电子装置可使用所述材料和结构。进一步来说,例如有机晶体管等有机装置可使用所述材料和结构。
这些方法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已知的,并且他们可以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将其应用于包含根据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根据一个实施例,公开金属络合物新颖的配体。本发明者己发现这些含有反式双键配体的引入出乎意料地使发射光谱变窄,降低升华温度、并提高装置的发光效率。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以下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制备得到的电致发光器件的性能检测条件如下:
亮度和色度坐标:使用光谱扫描仪PhotoResearch PR-715测试;
电流密度和起亮电压:使用数字源表Keithley 2420测试;
功率效率:使用NEWPORT 1931-C测试。
实施例
材料合成:
实施例1
(A)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21
5.2g(18.0mmol)的1-(3-溴苯基)-2-(3-吡啶基)丙酮溶于50mL的干燥THF,冰水降温至0℃,滴加入21.6mL的1.0M甲基碘化镁THF溶液,搅拌反应2小时,升到室温,加入20mL的2N稀盐酸水溶液,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无色的液体,收率:100%。
(B)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22
5.0g(16.3mmol)的2-(3-溴苯基)-3-(3-吡啶基)丁烷-2-醇溶于50mL的甲苯中,加入0.5g的对甲苯磺酸,升温回流搅拌反应2小时,冷却到室温,加入20mL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用乙醇低温重结晶,得到反式中间体。收率:90%。
(C)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23
5.0g(17.4mmol)的(E)-3-(3-(3-溴苯基)丁-2-烯-2-基)吡啶溶于50mL干燥的THF,在氮气保护下,用液氮降温至-78℃,滴加入8.5mL的2.5M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搅拌反应1小时,再滴加入2.7g(25.9mmol)的硼酸三甲酯,搅拌反应1小时,升到室温,滴加入20mL的2N稀盐酸水溶液,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加入石油醚分散,过滤,得白色的固体。收率:84%。
(D)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24
3.8g(15.0mmol)的(E)-(3-(3-(3-吡啶基)丁-2-烯-2-基)苯基)硼酸溶于20mL的甲苯,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5g(16.0mmol)的2-溴吡啶、4.2g(30.0mmol)的无水碳酸钾和17.5mg的Pd(PPh3)4催化剂,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8小时,降到室温,加入20mL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黄色的固体。收率:88%。
(E)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31
8.0g(28.0mmol)的(E)-2-(3-(3-(3-吡啶基)丁-2-烯-2-基)苯基)吡啶溶于9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4.4g(12.7mmol)的水合氯化铱和30mL的去离子水,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24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得到黄色的固体,将固体投入15mL的甲醇和100mL二氯甲烷的混合溶液中,加入4.0g(15.5mmol)的三氟甲磺酸银,于室温搅拌反应24小时,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得褐色的固体。收率:82%。
(F)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32
5.0g(5.1mmol)的铱络合物三氟甲磺酸盐溶于5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5g(10.2mmol)的2-(二苯并[b,d]呋喃-4-基)吡啶,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色的固体,收率:56%。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93~8.91(1H,m);8.79(2H,s);8.68~8.66(2H,m);8.42~8.40(2H,m);8.05~8.02(1H,m);7.98(2H,s);7.84~7.69(4H,m);7.62~7.51(7H,m);7.45~7.33(3H,m);7.30~7.26(6H,m);7.22~7.19(2H,m);1.88(6H,s);1.85(6H,s)。
实施例2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33
5.0g(5.2mmol)的铱络合物三氟甲磺酸盐(参照实施例1制备)溶于5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4g(10.4mmol)的2-([1,1'-联苯]-3-基)吡啶,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色的固体,收率:62%。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68~8.66(3H,m);8.19(1H,s);7.72~7.61(12H,m);7.47~7.36(6H,m);7.33~7.29(1H,m);7.22~7.17(3H,m);3.02~2.96(2H,m);2.02(6H,s);1.87~1.79(4H,m);1.59~1.51(8H,m);1.49(6H,s);1.48~1.39(4H,s)。
实施例3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41
5.0g(6.4mmol)的铱络合物三氟甲磺酸盐(参照实施例1制备)溶于5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4.9g(12.9mmol)的(E)-2-甲基-8-(4-(4,4,4-三氟-3-甲基丁-2-烯-2-基)吡啶-2-基)苯并呋喃[2,3-b]吡啶,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褐色的固体,收率:55%。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74~8.73(1H,d);8.48(1H,s);8.46(1H,s);8.32(1H,s);8.13~8.07(3H,m);7.85~7.79(3H,m);7.59~7.56(2H,m);7.39~7.33(5H,m);7.17~7.11(2H,m);2.64(3H,s);2.45(6H,s);2.38(6H,s);2.17(3H,s);1.98(3H,s)。
实施例4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42
5.0g(5.1mmol)的铱络合物三氟甲磺酸盐溶于5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3.0g(10.2mmol)的(E)-2-(3-(3-(4-吡啶基)丁-2-烯-2-基)苯基)吡啶,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12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将固体溶于二氯甲烷中,用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黄色的固体,收率:73%。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64~8.62(1H,m);8.54~8.52(2H,d);7.94(1H,s);7.74~7.72(1H,d);7.59~7.50(2H,m);7.45~7.43(1H,d);7.22~7.19(3H,m);1.87(3H,s);1.84(3H,s)。
实施例5
(A)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51
10.5g(28.0mmol)的(E)-6-异丙基-1-(3-(4,4,4-三氟-3-甲基丁-2-烯-2-基)苯基)异喹啉溶于90mL的乙二醇乙醚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4.4g(12.7mmol)的水合氯化铱和30mL的去离子水,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24小时,降到室温,过滤,得到红色的固体,收率:85%。
(B)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52
5.5g(2.8mmol)的铱氯桥络合物溶于30mL的二氯甲烷和30mL的乙腈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1.8g(8.6mmol)的3,7-二乙基壬烷-4,6-二酮和3.0g(28.0mmol)的无水碳酸钠,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24小时,降到室温,加入60mL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过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红色的固体,收率:65%。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90~8.88(2H,d);8.16~8.15(2H,d);7.94(2H,s);7.59~7.54(4H,m);7.12~7.10(2H,m);6.59~6.55(2H,m);4.79(1H,s);3.14~3.07(2H,m);2.17(6H,s);1.98(6H,s);1.57~1.51(4H,m);1.43(6H,s);1.38~1.36(12H,m);1.30~1.23(2H,m);1.12~1.02(2H,m);0.91~0.78(4H,m);0.42~0.39(6H,t)。
实施例6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53
5.5g(2.9mmol)的铱氯桥络合物溶于30mL的二氯甲烷和30mL的乙腈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2.0g(8.7mmol)的3,7-二乙基壬烷-4,6-二酮和3.0g(28.0mmol)的无水碳酸钠,升温至回流搅拌反应24小时,降到室温,加入60mL水,分出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收集有机相,干燥,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干,过硅胶柱分离纯化,得到红色的固体,收率:74%。
实验数据:
1HNMR(δ、CDCl3):8.91~8.89(2H,d);8.16~8.15(2H,d);7.94(2H,s);7.59~7.54(4H,m);7.11~7.10(2H,d);6.55(2H,s);4.77(1H,s);3.14~3.07(1H,m);2.36~2.35(12H,m);2.32~2.26(1H,m);2.23(6H,s);2.04(6H,s);1.43(6H,s);1.30~1.23(2H,m);1.12~1.02(2H,m);0.91~0.78(4H,m);0.42~0.39(6H,t)。
实施例7
制备电致发光器件
1)将涂布了ITO导电层的玻璃基片在清洗剂中超声处理30分钟,在去离子水中冲洗,在丙酮/乙醇混合溶剂中超声30分钟,在洁净的环境下烘烤至完全干燥,用紫外光清洗机照射10分钟,并用低能阳离子束轰击表面;
2)把上述处理好的ITO玻璃基片置于真空腔内,抽真空至1×10-5~9×10-3Pa,在上述阳极层膜上继续分别蒸镀化合物BNP作为空穴注入层,TAPC作为空穴传输层,蒸镀膜厚各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65
其中,BNP和TAPC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61
3)在空穴传输层上继续蒸镀一层本发明的化合物和主体材料组成的混合物作为器件的有机发光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62
其中,本发明的化合物为主体材料质量的3%;
4)在有机发光层上继续蒸镀一层LiF作为器件的电子传输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63
5)在电子传输层之上继续蒸镀金属铝层作为器件的阴极层,蒸镀膜厚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64
得到本发明提供的器件。
实施例8
制备电致发光器件RD1~RD4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RD-1,主体材料替换为RH314,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RD1。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RD-2,主体材料替换为RH314,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RD2。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RD-1,主体材料替换为RH45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RD3。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RD-2,主体材料替换为RH45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RD4。
其中RD-1、RD-2、RH314和RH451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71
对比例1制备器件RD5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RD-8,主体材料替换为RH45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RD5。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72
所得器件RD1~RD5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RD1~RD5的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73
由上明显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含有反式双键基团的配体制造的化合物制成的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驱动电压更低,在器件初始电流密度为50mA/cm2条件下,寿命LT98%表现更加优异。
实施例9
制备电致发光器件GD1~GD4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1,主体材料替换为H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1。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2,主体材料替换为H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2。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3,主体材料替换为H2,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3。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4,主体材料替换为H2,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4。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5,主体材料替换为H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5。
其中GD-1、GD-2、GD-3、GD-4、GD-5、H1和H2的结构为: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81
对比例2制备器件GD6
按照与实施例7相同的步骤,将步骤3)所用本发明的化合物替换为GD-6,主体材料替换为H1,得到本发明提供的电致发光器件GD6。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82
所得器件GD1~GD6的性能检测结果如下表2所示。
表2、GD1~GD6的性能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2829972190000283
由上明显可以看出,使用本发明的含有反式双键基团的配体制造的化合物制成的有机发光器件,发光效率高、在电流密度为10mA/cm2时驱动电压更低,在器件初始电流密度为50mA/cm2条件下,寿命LT95%表现更加优异。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一种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芳环,所述芳环具有至少一个式I所示的取代基: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11
式I中:
R1、R2、R3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烷基、环烷基、杂烷基、杂环烷基、芳基烷基、硅烷基、烯基、环烯基、杂烯基、芳基或杂芳基;且R1、R2、R3中的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环;
虚线代表式I与所述芳环的连接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是具有金属-碳键的金属配位络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选自Ir、Rh、Re、Ru、Os、Pt、Pd或Au。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具有式M(LA)x(LB)y(LC)Z;其中LA为第一配体,LB为第二配体,LC为第三配体,且LA、LB、LC可以相同或不同;
其中所述金属M为Ir或Pt;
其中x为1、2或3;
其中y为0、1或2;
其中z为0、1或2;
并且x+y+z是所述金属M的氧化价态;
其中LA、LB和LC各自独立地选自以下化合物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12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2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31
其中每个Ar1独立地选自下述基团中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32
其中LB和LC还可以各自独立地是: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33
其中,每个R4、R5、R6、R7或R8可表示单取代、二取代、三取代、四取代或无取代;
其中每个R4、R5、R6、R7或R8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烷基、环烷基、杂烷基、芳基烷基、烷氧基、芳氧基、氨基、硅烷基、烯基、环烯基、杂烯基、炔基、芳基、杂芳基、酰基、羰基、羧基、酯基、腈基、异腈基、硫基、亚磺酰基、磺酰基、磷基或磷氧基,且其中任意两个相邻取代基可以任选地连接在一起形成环、或形成多齿配体;
其中每个T独立地选自-B(R’)-、-N(R’)-、-P(R’)-、-O-、-S-、-Se-、-S(=O)-、-S(O2)-、-C(R’R”)-、-Si(R’R”)-或-Ge(R’R”)-;并且R’、R”各自独立地选自C1-C60链烷基、C2-C60链烯基、C2-C60炔基、C1-C60烷氧基、C3-C60环烷基、C3-C60环烯基、C6-C60芳基、含有C1-C10烷基的C6-C6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60芳硫基中的任意一种;R’、R”可任选地稠合或接合形成环;
其中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至少一个R4、R5、R6、R7或R8包括至少一个式I所示的取代基。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所示的取代基选自以下RA1~RA344组成的群组: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4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5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6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7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8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09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0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每个R4、R5、R6、R7或R8独立地选自所述RA1~RA344组成的群组或RB1~RB65组成的群组,且所述化合物中存在的R4、R5、R6、R7或R8中至少一个选自RA1~RA344组成的群组;其中所述RB1~RB65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12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21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LA、LB和LC中至少有一个选自以下L1~L136任一结构或组合: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22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3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4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5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61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71
8.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具有有机发光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层中包含权利要求4-7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有机层进一步包括主体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中所述主体材料选自下式X-1~X-11的结构,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72
其中Ra选自Y-1~Y-13的基团组成的群组,所述Y-1~Y-13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73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81
Y-1~Y-13中:
每个Z1、Z2独立地选自氢、氘、卤原子、羟基、腈基、硝基、氨基、脒基、肼基、腙基、羧基、羧酸盐基、磺酸基、磺酸盐基、磷酸基、磷酸盐基、C1-C60的链烷基、C2-C60的链烯基、C2-C60的炔基、C1-C60的烷氧基、C3-C60的环烷烃基、C3-C60的环烯烃基、C6-C60的芳基、C6-C60的稠环芳基、C6-C60的芳氧基、C6-C60芳硫醚基或C2-C60的杂环芳基;
x1表示1-4的整数;x2表示1-3的整数;x3表示1或2;x4表示1-6的整数;x5表示1-5的整数;
Figure FDA0002829972180000182
表示取代基与主体结构的连接;
所述T和R4具有在权利要求4中给出的含义。
CN202011457708.1A 2020-12-11 2020-12-11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Active CN1124094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7708.1A CN1124094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57708.1A CN1124094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9418A true CN112409418A (zh) 2021-02-26
CN112409418B CN112409418B (zh) 2022-11-29

Family

ID=747756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57708.1A Active CN112409418B (zh) 2020-12-11 2020-12-11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941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02652A1 (en) * 2020-09-29 2022-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23082808A1 (zh) * 2021-11-12 2023-05-19 上海八亿时空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四氮杂荧蒽化合物及其应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4113A2 (en) * 2005-06-30 2007-01-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 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US20100108991A1 (en) * 2006-03-30 2010-05-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827855A (zh) * 2007-06-08 2010-09-08 索尔维公司 用作发光材料的联吡啶金属络合物
WO2017046813A1 (en) * 2015-09-14 2017-03-23 Gupta Parna FLUORESCENT CYCLOMETALATED Ir (III) COMPLEXES AND FORMULATION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004113A2 (en) * 2005-06-30 2007-01-1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Electro luminescent metal complexes
CN101238138A (zh) * 2005-06-30 2008-08-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电致发光金属配合物
US20100108991A1 (en) * 2006-03-30 2010-05-06 Konica Minolta Holdings, Inc.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1827855A (zh) * 2007-06-08 2010-09-08 索尔维公司 用作发光材料的联吡啶金属络合物
WO2017046813A1 (en) * 2015-09-14 2017-03-23 Gupta Parna FLUORESCENT CYCLOMETALATED Ir (III) COMPLEXES AND FORMULATIONS/ COMPOSITIONS COMPRISING THE SAM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102652A1 (en) * 2020-09-29 2022-03-3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ganometallic compound,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
WO2023082808A1 (zh) * 2021-11-12 2023-05-19 上海八亿时空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四氮杂荧蒽化合物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9418B (zh) 2022-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88910A1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3234106B (zh) 一种四齿环金属配合物及有机发光装置
CN110305149B (zh) 一种热激活延迟荧光材料及其应用
CN102510858A (zh) 芳香族胺衍生物及使用该衍生物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3735853B (zh) 一种有机金属配合物以及包含该金属配合物的电致发光元件和化合物配方
CN112409418B (zh)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WO2023025230A1 (zh) 一种金属配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及消费型产品
CN114874268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消费型产品
WO2022088911A1 (zh) 一种苯并菲衍生物及其应用
TWI352087B (en) Red electroluminescent compounds and organic elect
CN112778307A (zh) 一种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2442046A (zh) 萘桥联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
WO2022199464A1 (zh) 咔唑衍生物及其应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显示装置和照明装置
WO2022088460A1 (zh) 一种有机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有机电致发光元件
CN111748338A (zh)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14349798A (zh) 一种金属配合物与应用及消费型产品
CN112812086B (zh) 有机金属络合物的辅助配体以及包括其的装置和调配物
CN114276366A (zh) 一种吲哚衍生物及其应用
CN114591372B (zh) 一种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11747964B (zh) 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应用
CN111747935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89223A (zh) 一种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17105989A (zh) 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作为磷光发射体的化合物及其应用
CN116804033A (zh) 一种金属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15260250A (zh)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