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6006B -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 Google Patents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6006B
CN112406006B CN201910778820.6A CN201910778820A CN112406006B CN 112406006 B CN112406006 B CN 112406006B CN 201910778820 A CN201910778820 A CN 201910778820A CN 112406006 B CN112406006 B CN 1124060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resin
oxide film
porous oxide
alkaline electroly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7882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6006A (zh
Inventor
张云侠
宋文广
邓善全
陈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7882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4060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406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0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60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60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4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incorporating preformed parts or layers, e.g. injection moulding around inserts or for coating articles
    • B29C2045/1486Details, accessories an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2045/14868Pretreatment of the insert, e.g. etching, clea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705/00Use of metals, their alloys or their compounds, for preformed parts, e.g. for inserts
    • B29K2705/08Transition meta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该方法包括:将所述金属基体置于碱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碱性电解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70‑210g/L,以便在所述金属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以及在所述金属基体上具有所述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注塑树脂,以形成所述树脂‑金属复合体。总的来说,该方法可利用环境友好的试剂对金属基体进行处理,且最终获得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树脂以及金属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强。

Description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地,涉及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背景技术
金属以及合金板材由于具有较好的机械强度、抗腐蚀性、靠疲劳性以及散热性能,被广泛用于制备电子设备的壳体等用途。在金属及合金板材中,钛及钛合金由于质量轻、比强度高等优点,和远优于铝合金的热稳定性和抗腐蚀性,在电子产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等)外壳及内构件材料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钛及钛合金在抛光后可获得较铝合金更高的光泽度,达到接近不锈钢的光泽,同时密度又小于不锈钢,质量轻。为解决金属(例如前述的钛及钛合金)制成的壳体对信号的屏蔽,通常需要在金属壳体中开槽,填充不导电物质形成天线槽。例如,目前可采用金属和塑胶结合一体化的板材形成壳体。例如,可对金属基体进行表面处理,再进行模内注塑成型形成塑胶天线缝等结构。
然而,目前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仍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发明人对于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如前所述,为防止全金属壳体对信号造成屏蔽,通常采用树脂-金属复合体形成壳体。为了增强注塑塑料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通常在注塑之前会首先对金属表面进行处理。目前常用的对钛及钛合金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主要有酸性环境下的处理和碱性环境下的处理两种。酸性主要以氢氟酸、盐酸等为主体溶液对其进行腐蚀,从而在其表面形成孔洞使塑胶在成型时能够进入孔内增强结合力,或通过以氢氟酸为主体溶液的电化学方式,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形成多孔膜,同样增强钛及钛合金与塑胶之间的结合力。此种方法虽然能提高钛及钛合金结合强度,但所用溶液中往往需要添加有机添加剂或是卤素离子,对环境污染大,污水处理成本高昂,不适用于大规模生产。此外,氢氟酸腐蚀性太强,对人体危害极大,不利于工业生产。碱性环境处理主要以碱性溶液等为主体溶液进行的电化学处理,虽然可缓解环境污染的问题,但现有的碱性方法形成的复合体结合强度不大。因此,如能够提出一种环境友好、结合强度可靠的制备方法,将大幅缓解甚至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金属基体;将所述金属基体置于碱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碱性电解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70-210g/L,以便在所述金属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以及在所述金属基体上具有所述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注塑树脂,以形成所述树脂-金属复合体。总的来说,该方法可利用环境友好的试剂对金属基体进行处理,且最终获得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树脂以及金属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强。
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该树脂-金属复合体是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获得的。由此,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具有前面所述的方法所获得的复合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复合体具有生产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结合强度较强等优点的至少之一。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壳体。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由此,该壳体具有前面描述的复合体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总的来说,该壳体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制备过程环境友好、使用寿命较长等优点的至少之一。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金属基体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
图4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具体地,本发明通过控制碱性电解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以及阳极氧化处理的条件,可通过一次阳极氧化处理,在基体表面形成孔径可以为20-300nm的小孔构成的多孔氧化膜。具有该结构的金属基体在模内注塑成型之后,金属基体和塑胶之间可以达到较高的结合强度,结合强度可达到30MPa以上,进而可以在金属基体上通过注塑形成较为复杂的结构,且多种材料(如PPS、PBT、PA等)均可通过注塑成型与该金属基体形成树脂-金属复合体。总的来说,该方法具有工艺条件简单,可操作强,处理过程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的至少之一。
下面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对该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详细说明。参考图1,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0:提供金属基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首先提供金属基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金属基体的具体类型不受特别限制,只要能够通过本发明所述的碱性阳极氧化的工艺处理形成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阳极氧化膜即可。例如可为钛以及钛的合金。金属基体的具体形状也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以是平面板材,可以为具有曲面的板材,还也可以为管状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后续处理的效率,在进行后续处理之前,例如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前,参考图2,该方法还可以包括:
S10: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除油处理以及第一清洗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可以依次对金属基体进行除油处理以及第一清洗处理。具体地,可将金属基体在清洗液中进行除油处理,以去除金属基体表面的油污。最后,进行流动水洗处理,去除金属基体表面残余的清洗液。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也可以在除油处理之前首先对金属基体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物理打磨、抛光等处理,以去除金属基体表面的硬质杂质以及较为突出的凸起,进而可以利用后续的除油处理以及清洗处理,去除前面进行抛光、打磨以及除油处理时残留的抛光液、抛光粉以及除油试剂等,以便使得金属基体表面具有干净、平整的表面,从而一方面可以提高后续阳极氧化处理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由于金属基体表面不平整或是不够清洁,而导致不同位置处的腐蚀速度不同,进而影响后续与树脂材料的结合。
S200:将所述金属基体置于碱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对金属基体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具体地,在该步骤中,采用碱性电解液,使用金属基体为阳极,在较低的电压和浓度较高的碱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以便在金属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该多孔氧化膜可提高后续步骤中注塑的数值与金属基体的结合力,从而获得结合强度较高的树脂-金属复合体。
具体地,该步骤中形成的多孔氧化膜可以包括孔径为20-300nm的小孔,孔径在上述范围内的小孔相互堆叠嵌套,形成多孔氧化膜。多孔氧化膜的厚度可以为100-500nm。由此,可利用该多孔氧化膜构成金属基体表面的复杂结构膜层,发明人经过大量实验发现,这一结构有利于提升后续形成的注塑树脂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上述多孔氧化膜孔径范围适当,多数树脂材料可以在注塑过程中较为容易地填充在多孔氧化膜的孔隙内部,不会由于孔径过小而导致填充效率的降低,造成树脂材料与金属基体之间实际的结合面积并没有获得显著的提升,或是由于孔径过大,而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树脂材料容易与金属基体之间发生脱落剥离。并且,上述孔径范围在20-300纳米的小孔构成的多孔氧化膜,可形成较为复杂的多孔嵌套结构,且孔径适于树脂在注塑的过程中充分填充至多孔膜内部,从而可以保证在树脂以及金属基体之间形成可靠的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金属基体为钛,或是钛合金为例,在该步骤中,可以利用金属基体做阳极,在碱性溶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进行阳极氧化处理可以是在5-15V的电压,或是在0.2-0.8A/dm2的电流密度下进行的。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阳极氧化过程是将金属基体作为电解池的阳极,令其在碱性的电解液下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阳极氧化过程可以通过控制施加在阳极(即金属基体)上的电压进行控制,或者,当选定惰性阴极的前提下,也可根据惰性阴极(如Pt或是Au电极)的具体组成、尺寸,控制阳极氧化过程中阳极的电流密度。因此,阳极氧化过程可以同时满足上述电压以及电流密度的条件,也可以是满足上述电压条件和电流密度条件中的一个。由此,可在金属基体表面形成孔径范围适当的小孔(孔径为20-300nm),小孔之间彼此嵌套,形成厚度在100-500nm之间的多孔氧化膜。该多孔氧化膜可以提高后续注塑处理形成的树脂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具体地,配制的碱性电解液可以为强碱的溶液,例如可以包括氢氧化钾、氢氧化钠为主的碱性溶液。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碱性电解液中氢氧根的浓度可以为170-210g/L。例如,可以为180g/L、185g/L、190g/L、195g/L、200g/L等等。为保证阳极氧化过程中,电解液可以保持稳定的pH值,在该碱性电解液中还可以适当地添加缓冲组分,例如,可以增加包括但不限于EDTA等缓冲试剂。碱性电解液中无机碱为氢氧化钠时,氢氧化钠的浓度可以为400-500g/L。例如,可以为410-480g/L,如可以为410g/L、420g/L、430g/L、440g/L、450g/L、460g/L等。碱性电解液中的无机碱为氢氧化钾时,氢氧化钾的浓度可以为560-690g/L,例如可以为580-660g/L,如可以为590g/L、600g/L、610g/L、620g/L、630g/L、650g/L等。为了进一步提高阳极氧化处理的效率,在该步骤中也可以对碱性电解液进行加热处理。例如,可以令碱性电解液的溶液温度为10-40℃。在此条件下,阳极氧化的时间可以为5-30min,由此,可以较为简便地形成多孔氧化膜。
本发明所采用的碱性电解液中不添加对环境危害较大的无机试剂,例如,不含有包括但不限于含有卤素离子的试剂(如氢氟酸),也不含有对人体具有较大毒性或是可产生对人体具有较大毒性的物质,因此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对环境更加友好的制备方法,另一方面也可防止制备过程中引入毒副作用过大的试剂,降低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2,在进行阳极氧化处理之后,注塑树脂之前,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
S20:对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所述金属基体进行第二清洗处理以及烘干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对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形成有多孔氧化膜的金属基体进行第二清洗处理和烘干处理。类似地,第二清洗处理也可是利用去离子水进行的,目的在于去除多孔氧化膜以及金属基体表面残余的碱性电解液。例如,第二清洗处理可以为水洗处理。随后,可将经过第三清洗处理的金属基体进行烘干处理,例如可以在60℃下烘干,更具体地,可将金属基体置于烤箱内烤干。
此处需要特别说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清洗处理、第二清洗处理等,仅为了区分多次清洗处理操作,而不能够理解为对两次清洗处理的重要性或是具体操作的区别。第一清洗处理和第二清洗处理的具体操作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只要能够洗净前次处理步骤残留在金属基体表面的杂质或是残余试剂即可。例如,两次清洗处理可以均是采用去离子水进行清洗的。
S300:在所述金属基体上具有所述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注塑树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在金属基体上具有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注塑树脂,以形成所述树脂-金属复合体。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该步骤中用于注塑的树脂料的具体化学组成不受特别限制,如PPS、PBT、PA等均可以用于注塑。
例如,具体地,可利用注塑模具,在金属基体的特定位置,通过注塑塑胶料(树脂)形成具有一定形状的塑胶部,从而获得树脂-金属复合体。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该步骤中进行注塑的位置为金属基体上形成有多孔氧化膜的位置。由此,可利用多孔氧化膜所具有的多孔结构,提高塑胶部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具体地,金属基体可以为条形基体,多孔氧化膜可以形成在金属基体的侧壁处,注塑的树脂可以位于所述金属基体的端部。形成的树脂-金属复合体可以具有如图4中所示出的结构。或者,金属基体上可以具有贯穿金属基体的狭缝,多孔氧化膜可至少覆盖狭缝的侧壁,注塑的树脂填充在狭缝中。由此,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可以充当电子设备的壳体,利用填充在狭缝中的树脂作为壳体的天线槽,避免金属壳体屏蔽通讯信号。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多孔氧化膜还可以覆盖金属基体的全部表面,注塑的树脂也可以覆盖金属基体的全部表面。例如,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上述方法形成的复合体可以是平面板材,可以为具有曲面的板材,也可以为管状复合体。
总的来说,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方法至少具有以下优点的至少之一:
1、采用碱性液体(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为阳极氧化的主体溶液,成分无毒,环保。
2、对阳极氧化的碱溶液浓度、电解条件进行控制,可获得孔径和厚度均适中的多孔氧化膜结构,树脂以及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可以达到30MPa以上,且结合稳定,环境测试结果较好。
3、树脂以及金属基体结合强度高,可以进行复杂结构成型,塑胶选择很多,钛及钛合金多种型号适用,用途广泛。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包括金属基体以及注塑部,金属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具有多孔氧化膜,多孔氧化膜包括孔径为20-300nm的小孔,厚度可以为100-500nm。注塑部是由树脂形成的,注塑部位于金属基体是具有多孔氧化膜处。由此,注塑部可以填充至多孔氧化膜的内部,进而可利用多孔氧化膜提高注塑部和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力,总的来说,该复合体具有生产成本低廉、对环境污染较小、结合强度可靠等优点的至少之一。该多孔氧化膜可增强注塑部与金属基体之间的结合,树脂以及金属基体的结合强度可以达到30MPa以上。
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可以是利用前面所述的方法制备的。由此,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方法获得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例如,该树脂-金属复合体可以具有通过注塑塑胶而形成的注塑部,以及金属基体。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该树脂-金属复合体的结构可以为如图4中所示出的。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树脂-金属复合体的具体形状,以及注塑部的具体形状和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只要注塑部形成于复合体上的金属基体上具有上述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即可。例如,金属基体可以为条形基体,多孔氧化膜可以形成在金属基体的侧壁处,注塑部可以位于所述金属基体的端部。或者,金属基体上可以具有贯穿金属基体的狭缝,注塑部可填充于狭缝中。又或者,多孔氧化膜还可以覆盖金属基体的全部表面,注塑部也可以覆盖金属基体的全部表面。该复合体可以是平面板材,可以为具有曲面的板材,也可以为管状复合体。
在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壳体。该壳体包括前面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由此,该壳体可以具有前面所述的板材所具有的全部特征以及优点,在此不再赘述。例如,该壳体可为电子设备的壳体,其中,板材的金属基体部分可以作为壳体的基体,注塑部可作为壳体的天线槽或是天线缝,防止金属基体屏蔽通讯信号。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如无特殊说明,未具体记载条件或者步骤的方法均为常规方法,所采用的试剂和材料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
实施案例1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8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小时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A1(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A1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室温下(25-35摄氏度)直流电源恒压8V,通电20min后烤干。形成的多孔氧化膜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如图3所示。随后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案例2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8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小时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A2(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A2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室温下(25-35摄氏度)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后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案例3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8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C4(3×12×40mm)样条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C4样条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室温下(25-35摄氏度)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后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同步做环境测试后再测试结合强度,结合强度并未下降,参看表2环境测试部分。
实施例4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5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6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5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5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8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6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5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7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2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6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8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2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8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9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20g/L为碱性电解液,在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条件下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结果见表1所示。
实施例10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浓度为590g/L的KOH溶液为碱性电解液。
实施例11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制浓度为660g/L的KOH溶液为碱性电解液。
实施例12
其余步骤同实施例5,所不同的是,配制浓度为660g/L的KOH溶液为碱性电解液。
对比案例1
配制硫酸水溶液①,浓度为10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完全溶解后待用,配制NaOH水溶液②,浓度为20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完全溶解后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C4(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C4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硫酸水溶液①中,TC4金属基体做阴极,直流电源恒压20V,通电10min后水洗,将TC4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②中,TC4金属基体做阳极,直流电源恒压20V,通电10min后水洗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测试数值记录在表1中。
对比案例2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28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C4(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C4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后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数值记录在表1中。
对比案例3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60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C4(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C4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直流电源恒压10V,通电20min后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数值记录在表1中。
对比案例4
配制NaOH水溶液,浓度为480g/L,使用PP槽,溶解搅拌大量发热,静止2H后温度计测量温度26℃待用,用研磨机研磨TC4(3×12×40mm)金属基体表面,再进行除油水洗,将TC4金属基体放入配制好的NaOH水溶液PP槽内,直流电源恒压18V,通电20min后烤干,放入注塑机内注塑PBT塑胶,成型后在万能试验机上测试拉拔力数值记录在表1中。
对比案例5
其余参数同实施例3,所不同的是,配置碳酸钠的饱和水溶液为碱性电解液,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金属基体表面不能形成多孔氧化膜,注塑塑胶之后,测试拉力小于20MPa。
拉拔测试的测试设备为万能试验机,拉力速度5mm/min,单位MPa(作用在单位面积(m2)上的力(N))。采用KOH溶液为碱性电解液的实施例,拉拔强度与采用氢氧化钠溶液的实施例相近似。
表1
序号 拉拔强度/MPa
实施案例1 31.63
实施案例2 33.26
实施案例3 33.84
实施案例4 32.25
实施案例5 34.84
实施案例6 32.63
实施案例7 31.98
实施案例8 32.54
实施案例9 33.13
实施案例10 32.05
实施案例11 32.89
实施案例12 32.17
对比案例1 28.96
对比案例2 28.93
对比案例3 26.76
对比案例4 24.01
由表1测试结果可知,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均具有30MPa以上的拉拔强度。
表2:环境测试
Figure BDA0002175930290000101
由表2测试结果可知,实施例3所获得的样品环境测试全部通过,且经过可靠性测试后,拉拔强度没有明显下降。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8)

1.一种制备树脂-金属复合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金属基体;
将所述金属基体置于碱性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所述碱性电解液中氢氧根的浓度为170-210g/L,以便在所述金属基体的至少部分表面形成多孔氧化膜,所述多孔氧化膜包括孔径为20-300nm的小孔,且所述多孔氧化膜具有多孔嵌套结构,
控制所述阳极氧化过程中阳极的电压为5-15V,电流密度为0.2-0.8A/dm2;以及
在所述金属基体上具有所述多孔氧化膜的位置处注塑树脂,以形成所述树脂-金属复合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氧化膜的厚度为10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电解液包括强碱,
所述碱性电解液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为400-500g/L,
或者,所述碱性电解液中氢氧化钾的浓度为560-690g/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阳极氧化处理时所述碱性电解液的温度为10-40摄氏度,时间为5-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的至少之一:
进行所述阳极氧化处理之前,预先对所述金属基体进行除油处理以及第一清洗处理
在所述阳极氧化处理之后,注塑树脂之前,对经过所述阳极氧化处理之后的所述金属基体进行第二清洗处理以及烘干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基体包括钛以及钛的合金,所述多孔氧化膜形成在所述金属基体的侧壁处,注塑的所述树脂位于所述金属基体的端部;
或者,所述金属基体具有贯穿所述金属基体的狭缝,所述多孔氧化膜至少覆盖所述狭缝的侧壁,注塑的所述树脂填充在所述狭缝中;
或者,所述多孔氧化膜覆盖所述金属基体的全部表面。
7.一种树脂-金属复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金属复合体是利用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的。
8.一种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权利要求7所述的树脂-金属复合体。
CN201910778820.6A 2019-08-22 2019-08-22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Active CN1124060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8820.6A CN112406006B (zh) 2019-08-22 2019-08-22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78820.6A CN112406006B (zh) 2019-08-22 2019-08-22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006A CN112406006A (zh) 2021-02-26
CN112406006B true CN112406006B (zh) 2022-06-10

Family

ID=74779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78820.6A Active CN112406006B (zh) 2019-08-22 2019-08-22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4060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3213B (zh) * 2021-06-08 2022-11-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组件、其制备方法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3462A (zh) * 2012-07-30 2015-04-29 东莞勤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27167A (zh) * 2018-03-07 2018-07-27 广州凯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和塑胶结合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41577B2 (en) * 2002-12-16 2010-11-30 Corona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Composite of aluminum material and synthetic resin molding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3462A (zh) * 2012-07-30 2015-04-29 东莞勤德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镁材与树脂零件的复合品及其制造方法
CN108327167A (zh) * 2018-03-07 2018-07-27 广州凯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金属和塑胶结合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6006A (zh) 2021-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00701B2 (ja) 樹脂金属接合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4505260B (zh) 一种用脉冲直流叠加电流制备中高压腐蚀箔的方法
CN109599563A (zh) 锂离子电池集流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00509B (zh) 一种电子储能材料的清洗方法
CN1653212B (zh) 表面具有导电性阳极氧化被膜的镁或镁合金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WO2018001131A1 (zh) 壳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JP5265181B2 (ja) 保護膜製造方法
CN108950649A (zh) 一种镁/镁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水浴封孔复合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2406006B (zh)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CN104332324A (zh) 多孔金属镍及其表面镍基氧化物多孔薄膜超级电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5887152A (zh) 一种铝合金阳极氧化工艺
CN110129858B (zh) 一种离子液体辅助镁锂合金阳极氧化成膜方法
CN103762081A (zh) 一种铝基强诱电体薄膜的制造方法
KR100696000B1 (ko) 알루미늄 합금재의 아노다이징 전해액 조성물
CN112406007B (zh) 树脂-金属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CN205420596U (zh) 粗化液电解装置
KR101770730B1 (ko) 이차전지용 탭 리드의 무크롬 표면처리방법
US2010020041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deposition in Metal Acoustic Resonators
CN106024393A (zh) 铝电解电容器用阳极铝箔电极反应的耦合腐蚀制备方法
RU2007105880A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поверхностей оксида никеля с повышенной проводимостью
CN105755528A (zh) 用于控制多孔硅腐蚀深度的方法
CN103108995B (zh) 镍pH值调整方法及设备
KR101213976B1 (ko) 마그네슘 합금의 산화피막 형성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산화피막을 가지는 부재
CN112440430A (zh) 树脂-铝合金复合体和制备方法,以及壳体
CN113668031A (zh) 一种在铝合金阳极氧化表面电沉积Ce-MOFs耐腐蚀膜层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