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00258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00258B
CN112400258B CN201980045571.8A CN201980045571A CN112400258B CN 112400258 B CN112400258 B CN 112400258B CN 201980045571 A CN201980045571 A CN 201980045571A CN 112400258 B CN112400258 B CN 1124002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resin
resin portion
portions
buried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5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400258A (zh
Inventor
筱田耕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00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02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4002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002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8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a separate clip or spr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连接器,在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的外部的情况下,在从各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突出的各端子的一端部的位置不易产生偏差。在连接器(1)中,第1端子(3A)、多个第2端子(3B)以及多个第3端子(3C)的各一端部(31A、31B、31C)沿着第1方向(D1)相互平行地配置。在外侧树脂部(4)形成有:第1夹持部(42A),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一并夹持;第2夹持部(42B),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一并夹持;以及第3夹持部(42C),将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一并夹持。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有配置有端子的多个型芯树脂部和将多个型芯树脂部覆盖的外侧树脂部。
背景技术
连接器在将各种控制部件电布线于控制装置时使用。连接器具有电连接的多个端子。并且,在多个端子排列成多层的情况下,为了使进行树脂材料的嵌件成型时的端子的排列容易,有时阶段性地进行嵌件成型。在该情况下,作为一次成型,分别进行各层的端子分别配置于内部的多个型芯树脂部的嵌件成型。接着,作为二次成型,进行多个型芯树脂部配置于内部的外侧树脂部的嵌件成型。这样,在外侧树脂部内配置有多个型芯树脂部的连接器被成型。作为这样的连接器,例如有专利文献1所示的连接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5407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连接器中的配置有端子的端部的部位,配置有端子的树脂部的端部从树脂部的主体部突出地设置。并且,为了使树脂部的端部的成型简单,考虑到利用多个型芯树脂部形成树脂部的端部,不利用外侧树脂部将构成该树脂部的端部的多个型芯树脂部的部分覆盖,而使其露出于连接器的表面。
但是,在该情况下,在配置有型芯树脂部的成型模具内对外侧树脂部进行嵌件成型,在从成型模具内将成型品取出后,没有对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进行束缚的结构。因此,在构成外侧树脂部的树脂材料被冷却而收缩时,有时在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向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彼此将要相互远离的方向作用应力。此时,在从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突出的多个端子的一端部的位置产生偏差,有可能多个端子的电连接发生不良情况。
本公开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提供如下连接器:即使是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的外部的情况,也能够使得在从各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突出的各端子的一端部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一方式在于一种连接器,具备:
第1端子;
第1型芯树脂部,将所述第1端子的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覆盖;
第2端子;
第2型芯树脂部,将所述第2端子的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覆盖;以及
外侧树脂部,将相互重叠的状态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局部地覆盖,
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沿着第1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
使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使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边界面处相互面对地配置于所述外侧树脂部的外部,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将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所述夹持部具有:第1埋设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侧延伸,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除所述边界面之外的位置;和第2埋设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侧延伸,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除所述边界面之外的位置。
发明效果
在所述一方式的连接器中,在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的外部的情况下,想办法使得该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相互不远离。
具体地讲,夹持部的第1埋设部及第2埋设部从第2方向的两侧夹持在第2方向上相互面对的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及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各自的一部分。由此,在将各型芯树脂部嵌入而将外侧树脂部成型时,在成型模具的外部,构成外侧树脂部的树脂材料被冷却而收缩时的应力作用于各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夹持部的夹持来防止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第 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向第2方向相互远离。
这样,在所述一方式的连接器中,在将各型芯树脂部嵌入而将外侧树脂部成型时,能够使得在外侧树脂部的外部配置的各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彼此相互不远离,从而使得各端子的一端部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故此,根据所述一方式的连接器,即使是多个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的外部的情况,也能够使得从各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突出的各端子的一端部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图1的X1向视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图1的X2向视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图1的X3向视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的、配置有外侧树脂部的各夹持部的第1~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的、配置外侧树脂部的各夹持部前的第1~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周边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中的、配置有外侧树脂部的各夹持部的第1~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周边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连接器中的、配置外侧树脂部的各夹持部前的第1及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周边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所述的连接器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如图1~图4所示,本方式的连接器1具备多个第1端子3A、第1型芯树脂部2A、多个第2端子3B、第2型芯树脂部2B、多个第3端子3C、第3型芯树脂部2C以及外侧树脂部4。第1型芯树脂部2A将多个第1端子3A的除两端部31A、32A之外的中间部 33覆盖。第2型芯树脂部2B将多个第2端子3B的除两端部31B、 32B之外的中间部33覆盖。第3型芯树脂部2C将多个第3端子3C 的除两端部31C、32C之外的中间部33覆盖。外侧树脂部4将相互重叠的状态的第1型芯树脂部2A、第2型芯树脂部2B以及第3型芯树脂部2C局部地覆盖。
如图5及图6所示,多个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多个第 2端子3B的一端部31B以及多个第3端子3C的一端部31C沿着第 1方向D1相互平行地配置。使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突出的第 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使第2端子3B的一端部31B突出的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 方向D2的边界面201处相互面对。
使第3端子3C的一端部31C突出的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相对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在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正交的第3方向D3的边界面201处面对。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第 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以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 20C配置于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
如图5及图7所示,在外侧树脂部4形成有:第1夹持部42A,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的一部分及第2型芯树脂部2B 的一端部20B的一部分一并夹持;第2夹持部42B,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的一部分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 的一部分一并夹持;以及第3夹持部42C,将第2型芯树脂部2B 的一端部20B的一部分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第1夹持部42A具有:第1埋设部43A,部分地埋设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埋设部43B,部分地埋设于第2 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关于第1夹持部42A,第1埋设部 43A和第2埋设部43B成对,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 的一部分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第2夹持部42B具有:其他的第1埋设部43A,部分地埋设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3埋设部43C,部分地埋设于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关于第2夹持部42B,第1 埋设部43A和第3埋设部43C成对,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的一部分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第3夹持部42C具有:其他的第2埋设部43B,部分地埋设于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和其他的第3埋设部43C,部分地埋设于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关于第3夹持部42C,第2埋设部43B和第3埋设部43C成对,将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一部分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两个第1埋设部43A向外侧树脂部4的第1方向D1的顶端侧延伸,部分地埋设于除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边界面201、及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之外的位置。两个第2埋设部43B向外侧树脂部4的第1方向D1的顶端侧延伸,部分地埋设于除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 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边界面201、及第2型芯树脂部 2B的一端部20B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 之外的位置。两个第3埋设部43C向外侧树脂部4的第1方向D1 的顶端侧延伸,部分地埋设于除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 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之外的位置。
以下,对本方式的连接器1详细说明。
(连接器1)
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连接器1在将各种控制部件5电布线于控制装置时,作为对电布线进行中继的中继连接器使用。连接器1 构成设置有成为导体销的各端子3A、3B、3C的阳连接器。各端子 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连接到控制装置的控制基板 6,各端子3A、3B、3C的另一端部32A、32B、32C连接到阴连接器的阴端子。
如图2~图4所示,各端子3A、3B、3C也可以使用于控制用或者电源用的任一用途。本方式的多个第1端子3A及多个第2端子 3B构成控制用的端子,本方式的多个第3端子3C构成电源用的端子。第3端子3C的另一端部32C连接到与一端部31C不同的端部 34C。
在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及主体部的一部分,多个第1端子3A和多个第2端子3B以重叠两层的状态配置。另外,在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 20C及主体部的一部分,多个第3端子3C以在第1端子3A及第2 端子3B的侧方排列的状态配置。另外,各型芯树脂部2A、2B、2C 的主体部是指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除一端部20A、20B、 20C之外的部位。
如图1所示,本方式的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底座部11、从连接器底座部11突出的连接器突出部12以及从连接器底座部11突出的连接器安装部13。连接器底座部11构成与控制基板6对置地配置的连接器1的主体部。连接器底座部11是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主体部、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主体部以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主体部的大部分被外侧树脂部4覆盖而形成的部位。
连接器突出部12从连接器底座部11垂直折弯。连接器突出部 12是在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配置的、包括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以及第3型芯树脂部 2C的一端部20C在内而形成的部位。在连接器突出部12配置有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及外侧树脂部4。连接器安装部13是各端子3A、3B、3C的另一端部32A、32B、32C被外侧树脂部4的筒形状部41覆盖而形成的部位。连接器安装部13安装于阴连接器。
如图1~图4所示,在连接器突出部12中与第1型芯树脂部2A 的一端部20A、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以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各基端侧邻接的位置配置有外侧树脂部4。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的表面与外侧树脂部4的表面邻接,形成连接器突出部12的外表面。在各端子3A、3B、3C的中间部33形成有不被各型芯树脂部2A、2B、2C 覆盖而露出到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外部的露出部35。并且,露出部35被外侧树脂部4覆盖。
通过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 的各基端侧邻接地配置有外侧树脂部4,从而将构成外侧树脂部4 的树脂材料成型时产生的收缩力容易作用于各型芯树脂部2A、2B、 2C的一端部20A、20B、20C。
如图1及图3所示,各端子3A、3B、3C根据连接器底座部11、连接器突出部12以及连接器安装部13的形状而折弯形成为曲柄状。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从连接器底座部11向一侧突出地配置。各端子3A、3B、3C的另一端部32A、 32B、32C从连接器底座部11向另一侧突出地配置。
(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及外侧树脂部4)
如图1所示,各型芯树脂部2A、2B、2C通过进行将各端子3A、 3B、3C配置于内部的嵌件成型而形成。另外,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各自分别地成型。第1型芯树脂部2A通过将多个第1端子3A配置于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内将树脂材料嵌件成型而形成。第2型芯树脂部2B通过将多个第2端子3B配置于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内将树脂材料嵌件成型而形成。第3型芯树脂部2C通过将多个第3端子3C配置于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内将树脂材料嵌件成型而形成。这样,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形成为将各端子3A、3B、3C嵌入的一次成型品。
连接器1通过将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配置于成型模具内,并在成型模具内将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树脂材料嵌件成型而形成。外侧树脂部4形成为将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嵌入的二次成型品。
(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及各型芯树脂部 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的结构)
如图1及图5所示,第1方向D1、第2方向D2以及第3方向 D3是为了示出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及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的方向而便利地使用。第1方向D1示出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 31C延伸的方向,被设定为与配置有各端子3A、3B、3C的主体部的连接器1的连接器底座部11垂直的方向。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D3示出与第1方向D1正交的两个方向,被设定为与连接器1 的连接器底座部11平行的方向。另外,在第1方向D1上,将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从各型芯树脂部2A、2B、 2C突出的一侧作为顶端侧,将第1方向D1上与顶端侧相反的一侧作为基端侧。
如图5~图7所示,多个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及多个第2 端子3B的一端部31B分别沿着第3方向D3排列有多根,并以一层的状态配置。在本方式中,第1端子3A及第2端子3B各排列有三根。并且,多个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和多个第2端子3B 的一端部31B在第2方向D2相向,并在第2方向D2上重叠地配置成两层。
另外,多个第3端子3C的一端部31C与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及第2端子3B的一端部31B在第3方向D3邻接,沿着第 2方向D2排列配置有多根。换句话讲,多个第3端子3C的一端部 31C相互在第2方向D2排列配置,并且与第1端子3A及第2端子 3B一起在第3方向D3排列配置。在本方式中,两根第3端子3C 与重叠两层的第1端子3A及第2端子3B的排列一致地排列。
将多个第1端子3A覆盖的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将多个第2端子3B覆盖的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在第2 方向D2排列并合一。另外,将多个第3端子3C覆盖的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相对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在第3方向D3排列并合一。
(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
如图5所示,第1夹持部42A配置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中的、位于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正交的第3方向D3的与配置有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侧端面202。第1夹持部42A横跨第1 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 的边界面201而形成。
在外侧树脂部4与第1夹持部42A的第1方向D1之间形成有第1窄宽度部44A,第1窄宽度部44A的第2方向D2的外部宽度 W2比第1夹持部42A的各埋设部43A、43B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第2方向D2的外部宽度W1窄。另外,在第1夹持部42A的各埋设部43A、43B没有与第1方向D1平行地形成的情况下,外部宽度W1能够设为第1夹持部42A的各埋设部43A、43B的第1 方向D1的基端部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外部宽度。构成第1夹持部42A的第1埋设部43A及第2埋设部43B从第1窄宽度部44A 向第2方向D2分支地形成。
第2夹持部42B配置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 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中的、位于第2方向D2的外侧的侧端面202。第2夹持部42B横跨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 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而形成。
在外侧树脂部4与第2夹持部42B的第1方向D1之间形成有第2窄宽度部44B,第2窄宽度部44B的第3方向D3的外部宽度 W2比第2夹持部42B的各埋设部43A、43C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第3方向D3的外部宽度W1窄。另外,在第2夹持部42B的各埋设部43A、43C没有与第1方向D1平行地形成的情况下,外部宽度W1能够设为第2夹持部42B的各埋设部43A、43C的第1 方向D1的基端部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外部宽度。构成第2夹持部42B的第1埋设部43A及第3埋设部43C从第2窄宽度部44B 向第3方向D3分支地形成。
第3夹持部42C配置于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及第 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中的、位于第2方向D2的外侧的侧端面202。第3夹持部42C横跨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 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的边界面201而形成。
在外侧树脂部4与第3夹持部42C的第1方向D1之间形成有第3窄宽度部44C,第3窄宽度部44C的第3方向D3的外部宽度 W2比第3夹持部42C的各埋设部43B、43C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第3方向D3的外部宽度W1窄。另外,在第3夹持部42C的各埋设部43B、43C没有与第1方向D1平行地形成的情况下,外部宽度W1能够设为第3夹持部42C的各埋设部43B、43C的第1 方向D1的基端部中的外侧位置彼此之间的外部宽度。构成第3夹持部42C的第2埋设部43B及第3埋设部43C从第3窄宽度部44C 向第3方向D3分支地形成。
在图5中,第3窄宽度部44C形成于第2窄宽度部44B的里侧,所以便利起见,在第2窄宽度部44B的位置通过括上括号示出。关于第3夹持部42C及第3窄宽度部44C的外部宽度W1、W2也与第2夹持部42B及第2窄宽度部44B的外部宽度W1、W2同样。
通过各窄宽度部44A、44B、44C的形成,在各窄宽度部44A、 44B、44C与各夹持部42A、42B、42C的第1方向D1之间形成的角部45卡挂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由此各型芯树脂部2A、 2B、2C彼此不易向第1方向D1错位。
优选各窄宽度部44A、44B、44C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截面积大于各夹持部42A、42B、42C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总截面积。各夹持部42A、42B、42C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总截面积是指各夹持部42A、42B、42C的一对各埋设部43A、43B、43C的与第1 方向D1正交的总截面积。在该情况下,如图6所示,树脂材料能够容易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中的、用于将各窄宽度部44A、44B、44C成型的窄宽度部用槽22向用于将各埋设部43A、43B、 43C成型的各槽21A、21B、21C流入。
另外,各窄宽度部44A、44B、44C的外部宽度W2和各夹持部 42A、42B、42C的外部宽度W1也可以相同。另外,也可以不在外侧树脂部4形成各窄宽度部44A、44B、44C,而从外侧树脂部4直接形成各夹持部42A、42B、42C。
如图5及图7所示,在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中,将埋设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部分称为第1埋设部43A,将埋设于第2型芯树脂部2B的部分称为第2埋设部43B,将埋设于第3 型芯树脂部2C的部分称为第3埋设部43C。本方式的第1~第3埋设部43A、43B、43C与第1方向D1平行地形成。
第1~第3埋设部43A、43B、43C也可以相对于第1方向D1 倾斜地形成。第1~第3埋设部43A、43B、43C是构成外侧树脂部 4的树脂材料流入到第1~第3槽21A、21B、21C而形成的。因此,在外侧树脂部4成型时,如果可确保用于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的树脂材料的流动性,则第1~第3埋设部43A、43B、43C能够形成为折弯形状、波形等各种形状。
构成第1夹持部42A的第1埋设部43A及第2埋设部43B也可以通过第1方向D1的顶端部相互连接而形成为环形。另外,构成第2夹持部42B的第1埋设部43A及第3埋设部43C也可以通过第1方向D1的顶端部相互连接而形成为环形。另外,构成第3 夹持部42C的第2埋设部43B及第3埋设部43C也可以通过第1 方向D1的顶端部相互连接而形成为环形。
如图5及图7所示,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在从第 1方向D1观看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 20B、20C整体时,配置于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整体的与第1方向D1正交的平面的外侧位置。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露出于第1~第3型芯树脂部 2A、2B、2C的侧端面202而形成。所谓侧端面202是指第1~第3 型芯树脂部2A、2B、2C中的、位于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D3 的外侧的表面。通过使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露出于侧端面202,从而在将各型芯树脂部2A、2B、2C成型时,能够简化用于将各槽21A、21B、21C成型的成型模具的结构。
另外,构成各夹持部42A、42B、42C的一对埋设部43A、43B、 43C也可以不是埋设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侧端面202,而是埋设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内部。在该情况下,在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取代形成各槽21A、21B、21C而形成有各贯穿孔。
如图5所示,第1埋设部43A形成到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中的第1方向D1的顶端面。第2埋设部43B形成到第2 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中的第1方向D1的顶端面。第3埋设部43C形成到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中的第1方向 D1的顶端面。通过各埋设部43A、43B、43C形成到各型芯树脂部 2A、2B、2C的一端部中的第1方向D1的顶端面,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向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D3 的错位。
但是,各埋设部43A、43B、43C也可以不形成到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中的第1方向D1的顶端面。换句话讲,各埋设部43A、43B、43C也可以形成到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中的第1方向D1的顶端面的附近。
如图6所示,在形成连接器1前的状态下,在第1型芯树脂部 2A形成有用于配置第1埋设部43A的第1槽21A。第1槽21A形成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第2方向D2的侧端面202及第3方向 D3的侧端面202。另外,在形成连接器1前的状态下,在第2型芯树脂部2B形成有用于配置第2埋设部43B的第2槽21B。第2槽 21B形成于第2型芯树脂部2B的第2方向D2的侧端面202及第3 方向D3的侧端面202。另外,在形成连接器1前的状态下,在第3 型芯树脂部2C形成有用于配置第3埋设部43C的第3槽21C。第 3槽21C形成于第3型芯树脂部2C的第2方向D2的两侧的侧端面 202。第1~第3槽21A、21B、21C从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中的、埋设于外侧树脂部4内的各中间部形成到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
第1~第3端子3A、3B、3C由导电性优良的金属材料构成。第 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及外侧树脂部4由注射成型等成型性优良的热塑性树脂构成。
(制造方法)
在制造连接器1时,通过嵌件成型将分别配置有第1~第3端子 3A、3B、3C的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成型。接着,将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以相互组合的状态配置于用于将连接器1成型的成型模具内。此时,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 2C的第1~第3槽21A、21B、21C被成型模具的一部分盖上。
接着,在成型模具内注入用于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的树脂材料。此时,用于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的树脂材料流入到第1~第3槽21A、 21B、21C内,填充到第1~第3槽21A、21B、21C内。并且,在用于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的树脂材料固化的过程中,从成型模具内取出已成型的连接器1。
接着,在成型模具的外部,在用于将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成型的树脂材料被冷却而收缩时,在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 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向将要在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 D3上相互远离的方向作用力。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是指除了第 1~第3夹持部42A、42B、42C之外的、构成连接器底座部11及连接器突出部12的外侧树脂部4的部分。
此时,因为填充到第1~第3槽21A、21B、21C内的树脂材料的容积及与该树脂材料的流动正交的截面积与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的树脂材料的容积及与该树脂材料的流动正交的截面积相比减小,所以认为比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的树脂材料先固化。因此,在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的树脂材料收缩时,第1~第3 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被形成于第 1~第3槽21A、21B、21C内的第1~第3夹持部42A、42B、42C以不向第2方向D2及第3方向D3相互打开的方式支承。这样,可制造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树脂材料固化、并防止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错位的连接器1。
(作用效果)
在本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三个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的情况下,想办法使得这三个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 20B、20C不相互远离。
具体地讲,外侧树脂部4的第1夹持部42A的第1埋设部43A 及第2埋设部43B将在第2方向D2相互面对的第1型芯树脂部2A 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各自的一部分从第2方向D2的两侧夹持。另外,外侧树脂部4的第2夹持部42B 的第1埋设部43A及第3埋设部43C将在第3方向D3上相互面对的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各自的一部分从第3方向D3的两侧夹持。另外,外侧树脂部4的第3夹持部42C的第2埋设部43B及第3埋设部43C将在第3方向D3上相互面对的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及第3 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各自的一部分从第3方向D3的两侧夹持。
通过这些结构,在将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嵌入而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时,在成型模具的外部,构成外侧树脂部4的主体部的树脂材料被冷却而收缩时的应力作用于各型芯树脂部2A、2B、 2C的一端部20A、20B、20C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向第2方向D2相互远离。另外,在该情况下,能够防止第1型芯树脂部2A 的一端部20A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向第3方向D3 相互远离,并能够防止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和第3型芯树脂部2C的一端部20C向第3方向D3相互远离。特别是,在将成型后的连接器1从成型模具内取出后,可维持第1~第3型芯树脂部2A、2B、2C的各一端部20A、20B、20C在第2方向D2及第 3方向D3上的位置关系。
这样,在本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将各型芯树脂部2A、2B、2C嵌入而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时,能够使得在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配置的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20B、20C彼此相互不远离,从而使得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 31C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故此,根据本方式的连接器1,即使是三个型芯树脂部2A、2B、 2C的一端部20A、20B、20C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的情况,也能够使得从各型芯树脂部2A、2B、2C的一端部20A、 20B、20C突出的各端子3A、3B、3C的一端部31A、31B、31C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实施方式2>
如图8所示,本方式对具有第1型芯树脂部2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这两个型芯树脂部的连接器1加以示出。本方式的连接器 1具备多个第1端子3A、第1型芯树脂部2A、多个第2端子3B、第2型芯树脂部2B以及外侧树脂部4。第1型芯树脂部2A将多个第1端子3A的除两端部31A、32A之外的中间部33覆盖。第2型芯树脂部2B将多个第2端子3B的除两端部31B、32B之外的中间部33覆盖。外侧树脂部4将相互重叠的状态的第1型芯树脂部2A 及第2型芯树脂部2B局部地覆盖。
多个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及多个第2端子3B的一端部 31B沿着第1方向D1相互平行地配置。使多个第1端子3A的一端部31A突出的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使多个第2端子3B的一端部31B突出的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在与第1方向D1正交的第2方向D2的边界面201处相互面对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
如图8所示,在外侧树脂部4形成有夹持部42D,夹持部42D 将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的一部分及第2型芯树脂部2B 的一端部20B的一部分一并夹持。夹持部42D分别配置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及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中的、与第1方向D1和第2方向D2正交的第3方向D3的两端部。
各夹持部42D具有:第1埋设部43A,部分地埋设于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埋设部43B,部分地埋设于第2 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第1埋设部43A向外侧树脂部4的第1方向D1的顶端侧延伸,部分地埋设于除第1型芯树脂部2A 的一端部20A和第2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边界面201之外的位置。第2埋设部43B向外侧树脂部4的第1方向D1的顶端侧延伸,部分地埋设于除第1型芯树脂部2A的一端部20A和第2 型芯树脂部2B的一端部20B的边界面201之外的位置。
本方式的夹持部42D与实施方式1的第1夹持部42A同样,具有第1埋设部43A及第2埋设部43B。配置夹持部42D的本方式的槽21D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各槽21A、21B同样的结构。本方式的第1、第2型芯树脂部2A、2B及第1、第2端子3A、3B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第1、第2型芯树脂部2A、2B及第1、第2端子3A、 3B同样的结构。
在本方式的连接器1中,在将第1、第2型芯树脂部2A、2B 嵌入而将外侧树脂部4成型时,能够使得在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配置的第1、第2型芯树脂部2A、2B的一端部20A、20B彼此相互不远离,且使得第1、第2端子3A、3B的一端部31A、31B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故此,根据本方式的连接器1,即使是两个型芯树脂部2A、2B 的一端部20A、20B相互重叠地配置于外侧树脂部4的外部的情况,也能够使得从各型芯树脂部2A、2B的一端部20A、20B突出的各端子3A、3B的一端部31A、31B的位置不产生偏差。
关于本方式的连接器1中的其他的结构、作用效果等,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另外,在本方式中,与实施方式1所示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的结构要素也与实施方式1的情况同样。
本发明不仅限定于各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其宗旨的范围内进一步构成不同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包括各种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例等。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具备:
第1端子;
第1型芯树脂部,将所述第1端子的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覆盖;
第2端子;
第2型芯树脂部,将所述第2端子的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覆盖;以及
外侧树脂部,将相互重叠的状态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局部地覆盖,
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沿着第1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
使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使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的边界面处相互面对地配置于所述外侧树脂部的外部,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形成有夹持部,所述夹持部将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所述夹持部具有:第1埋设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侧延伸,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除所述边界面之外的位置;和第2埋设部,向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侧延伸,至少一部分埋设于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除所述边界面之外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夹持部分别配置于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的两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埋设部形成到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面,
所述第2埋设部形成到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与所述夹持部的所述第1方向之间形成有窄宽度部,所述窄宽度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外部宽度比所述夹持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外部宽度窄,
所述第1埋设部及所述第2埋设部从所述窄宽度部分支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沿着与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排列配置有多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具备:
第3端子;和
第3型芯树脂部,将所述第3端子的除两端部之外的中间部覆盖,
所述外侧树脂部将相互重叠的状态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以及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局部地覆盖,
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以及所述第3端子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第1方向相互平行地配置,
使所述第3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与使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及使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突出的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在与所述第1方向和所述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的边界面处相互面对地配置于所述外侧树脂部的外部,
所述夹持部由第1夹持部、第2夹持部以及第3夹持部构成,其中,
所述第1夹持部,所述第1埋设部和所述第2埋设部成对,将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所述第2夹持部,其他的所述第1埋设部和第3埋设部成对,所述第3埋设部向所述外侧树脂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侧延伸,并埋设于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包括除所述边界面之外的侧端面在内的位置或者内部位置,所述第2夹持部将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所述第3夹持部,其他的所述第2埋设部和其他的所述第3埋设部成对,将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及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一部分一并夹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夹持部横跨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配置在位于与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边界面相反的一侧的、所述第3方向的侧端面,
所述第2夹持部配置于横跨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侧端面,
所述第3夹持部配置于横跨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和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侧端面。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埋设部形成到所述第1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面,
所述第2埋设部形成到所述第2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面,
所述第3埋设部形成到所述第3型芯树脂部的一端部中的所述第1方向的顶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与所述第1夹持部的所述第1方向之间形成有第1窄宽度部,所述第1窄宽度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外部宽度比所述第1夹持部的所述第2方向的外部宽度窄,
构成所述第1夹持部的所述第1埋设部及所述第2埋设部从所述第1窄宽度部分支地形成,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与所述第2夹持部的所述第1方向之间形成有第2窄宽度部,所述第2窄宽度部的所述第3方向的外部宽度比所述第2夹持部的所述第3方向的外部宽度窄,
构成所述第2夹持部的所述第1埋设部及所述第3埋设部从所述第2窄宽度部分支地形成,
在所述外侧树脂部与所述第3夹持部的所述第1方向之间形成有第3窄宽度部,所述第3窄宽度部的所述第3方向的外部宽度比所述第3夹持部的所述第3方向的外部宽度窄,
构成所述第3夹持部的所述第2埋设部及所述第3埋设部从所述第3窄宽度部分支地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沿着所述第3方向排列配置有多根,
所述第3端子的一端部与所述第1端子的一端部及所述第2端子的一端部在所述第3方向邻接,沿着所述第2方向排列配置有多根。
CN201980045571.8A 2018-07-27 2019-07-19 连接器 Active CN1124002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1567 2018-07-27
JP2018141567A JP7099131B2 (ja) 2018-07-27 2018-07-27 コネクタ
PCT/JP2019/028546 WO2020022230A1 (ja) 2018-07-27 2019-07-19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00258A CN112400258A (zh) 2021-02-23
CN112400258B true CN112400258B (zh) 2021-11-23

Family

ID=69180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571.8A Active CN112400258B (zh) 2018-07-27 2019-07-19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2703B2 (zh)
JP (1) JP7099131B2 (zh)
CN (1) CN112400258B (zh)
WO (1) WO2020022230A1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9287A (ja) * 2002-06-28 2004-0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インサート成形コネクタ
CN10199725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制造方法、成型模具
JP2012099274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機器用コネクタ
CN203103621U (zh) * 2013-01-05 2013-07-31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注塑定位的连接器
JP2014175147A (ja) * 2013-03-08 2014-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気接続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接続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4868289A (zh) * 2014-02-24 2015-08-26 株式会社电装 电连接器和制造所述电连接器的方法
JP2016154072A (ja) * 2015-02-20 2016-08-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構造
CN108110484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02790U (zh) * 1986-06-14 1987-12-24
JP4099712B2 (ja) * 2003-04-25 2008-06-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1070106B2 (en) * 2017-07-31 2021-07-20 Nidec Tosok Corporation Electric oil pump
JP6874654B2 (ja) * 2017-11-22 2021-05-1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771309B (zh) * 2018-03-07 2021-12-24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JP6891836B2 (ja) * 2018-03-07 2021-06-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19849B2 (ja) * 2018-09-28 2022-08-17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77928B2 (ja) * 2018-12-06 2022-05-3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167761B2 (ja) * 2019-02-15 2022-11-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39287A (ja) * 2002-06-28 2004-02-0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インサート成形コネクタ
CN101997258A (zh) * 2009-08-10 2011-03-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制造方法、成型模具
JP2012099274A (ja) * 2010-10-29 2012-05-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機器用コネクタ
CN203103621U (zh) * 2013-01-05 2013-07-31 上海徕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嵌件注塑定位的连接器
JP2014175147A (ja) * 2013-03-08 2014-09-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電気接続コネクタおよび電気接続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4868289A (zh) * 2014-02-24 2015-08-26 株式会社电装 电连接器和制造所述电连接器的方法
JP2016154072A (ja) * 2015-02-20 2016-08-25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構造
CN108110484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99131B2 (ja) 2022-07-12
JP2020017495A (ja) 2020-01-30
US11342703B2 (en) 2022-05-24
CN112400258A (zh) 2021-02-23
WO2020022230A1 (ja) 2020-01-30
US20210265761A1 (en) 2021-08-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44772B (zh) 配线结构
JP716146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875131B (zh) 具有插头壳体的用于机动车的控制器
US11276962B2 (en)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JP7086286B2 (ja) 曲げられたコネクタを製造する方法、曲げられたコネクタおよびセンサ
CN111900678B (zh) 配线部件
CN112400258B (zh) 连接器
CN111771309B (zh) 连接器
JP586120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2067387B (zh) 连接器和用于制造所述连接器的方法
JP3591698B2 (ja) 電線モジュールの屈曲構造
JP7271130B2 (ja) バスバーアッセンブリ
JP6933195B2 (ja) コネクタ
CN112909634A (zh) 防水线缆、防水线缆制造方法
CN109390770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JP6984027B2 (ja) 電動機
JP6344320B2 (ja) コネクタ
US104980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nit
JP7212209B1 (ja) 温度センサ、組付体、回転電機、および温度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JP2020042905A (ja) コネクタ
WO2022152366A1 (en) Plug-connector with embedded pre-manufactured plug contact supporting mea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lug-connector
JP5180033B2 (ja) コネクタ
KR20110068788A (ko) 전자부품 및 전자부품의 제조방법
JP2020053268A (ja) 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