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81023B -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81023B
CN112381023B CN202011312090.XA CN202011312090A CN112381023B CN 112381023 B CN112381023 B CN 112381023B CN 202011312090 A CN202011312090 A CN 202011312090A CN 112381023 B CN112381023 B CN 112381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te
information
identified
person
ident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209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81023A (zh
Inventor
郭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commer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 Commer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 Commer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1209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81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81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1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81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81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其中,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不同权重确定在当前状态下当前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再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先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有,则通过当前站点库内的信息与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比较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若无,则按照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的检索顺序,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或对所有站点均进行检索后停止检索,若其他站点库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若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Description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人员的设别方法通常采用身份证或者护照等证件和识别人员的主观判断作为身份识别方法的方式,存在如下问题:
1、一般证件照的有效期较长,证件本人在不同状态下与证件上的照片存在一定的差异,再加上现在化妆技术的发展,肉眼很难对人员进行准确的识别和确定,单一的身份验证方式容易被人伪造仿冒。
2、肉眼识别的方式准确度差且数据无法进入识别系统,缺乏对人员的数据统一管理,识别方式单一,仅以识别人员的主观判断,缺乏统一的标准。
3、疫情下,出行人员都会佩戴口罩,给识别检测人员的识别工作带动巨大的困难,而且必要情况下还需要待识别人员摘下口罩,极大地增加感染的机率,带来安全隐患,识别难度增加。
综上所述,现有识别方式不能将待识别人员与现有的识别系统的数据库进行结合,没有识别的统一标准,仅靠人眼的识别方式常常出现确认失误的情况发生,而且疫情当下,人们更重视人员在流动过程中的去向,对快速身份识别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建立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系统,构建统一的识别标准,快速识别身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其中,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不同的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再确定不同状态下的当前站点按照权重系数选择的识别方式;
步骤2:在所述当前站点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时,根据所述当前站点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当前站点将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待识别人员提供的证件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3: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有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4: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根据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库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的顺序,并确定其他站点库是否有待识别人员信息;
步骤5:若其他站点库有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将其他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6:若其他站点库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所述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不同权重确定在当前状态下当前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再通过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先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信息时,通过当前站点库内的信息与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若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按照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的检索顺序,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或对所有站点均进行检索后停止检索,若其他站点库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若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1中,所述识别方式包括人脸识别、音纹识别、指纹识别、颅骨识别和肤色识别,权重系数是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认可程度预先设置的,当前状态是根据当前站点的不同防控等级确定的。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将当前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4中,若当前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优先选择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一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所述第一站点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若所述第一站点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一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内,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一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进一步地,若第一站点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二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同时,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三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进一步地,若第二站点和/或第三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二站点库和第三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进一步地,若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四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五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二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二站点最近的第六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三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三站点最近的第七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四站点、第五站点、第六站点和第七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有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确定,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检索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检索出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或检索完所有站点时结束检索。
进一步地,若检索完所有站点后,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对待识别人员根据当前站点的登记条件进行确定,若满足登记条件,则新建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识别方式传输至当前站点库,若不满足登记条件,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进一步地,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人脸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声音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声音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指纹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颅骨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颅骨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肤色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肤色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中控模块,其通过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连接,并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传输的信息与站点库进行比较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首先通过不同站点的不同状态对识别方式进行确定,其次按照确定的识别方式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通过采集到的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的检索和识别确认,若当前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信息时,通过层层递增的方式对其他站点进行检索,有效提高了对待识别人员的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尤其,本发明通过在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按照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的检索顺序,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或对所有站点均进行检索后停止检索,若其他站点库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若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通过位置对待识别人员检索站点的顺序检索,而且在并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的站点同时对其他站点进行检索,大大提高了检索识别的时间,进一步提高了身份识别的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系统,通过使用数据和系统结合的方式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对不同站点进行不同的特异化处理,并在不同站点进行检索时,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识别方式,有效提高识别的效率,并完善每个站点的数据库,采用系统统一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识别确认,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认证后,身份认证不通过的再通过工作人员进行识别确定,大大地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会降低工作人员的识别失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身份识别的人工成本。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在不同状态下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识别确定,比如疫情下出行戴口罩,相对技术不太发达的地区可以采用指纹识别或颅骨识别的方式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识别,丰富识别方式的多样性,确保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通过提供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其中,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根据不同的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再根据当前状态下的当前站点根据确定的权重系数选择识别方式;
步骤2:在所述当前站点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时,根据所述当前站点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当前站点将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待识别人员提供的证件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3: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有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4: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根据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库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的顺序,并确定其他站点库是否有待识别人员信息;
步骤5:若其他站点库有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将其他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6:若其他站点库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不同权重确定在当前状态下当前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再通过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先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信息时,通过当前站点库内的信息与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若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按照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的检索顺序,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或对所有站点均进行检索后停止检索,若其他站点库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若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识别方式包括人脸识别、音纹识别、指纹识别、颅骨识别和肤色识别,识别方式的不同权重可以是提前设置好的,也可以是根据站点所在当地的政策进行实时波动的,权重系数可以根据当前站点所在地理位置来确定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同时也可以根据当前站点所在位置科技发展水平所能实现的识别方式,如国家A,目前采用较多的是人脸识别技术,在识别方式上,国家A就可以对识别方式进行如下权重系数,人脸识别权重系数为0.8,音纹识别权重系数为0.01,指纹识别权重系数为0.1,颅骨识别权重系数为0.05,肤色识别权重系数为0.04。再比如,国家B采用的权重系数可以是人脸识别权重系数为0.1,音纹识别权重系数为0.1,指纹识别权重系数为0.5,颅骨识别权重系数为0.1,肤色识别权重系数为0.2。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对不同站点确定的不同权重系数,再根据当前站点中识别方式的权重系数确定当前站点的识别方式,当前状态是根据当前站点的不同防控等级确定的,比如国家A,在疫情状态下要求权重系数要在0.8以上,在平时要求权重系数要在0.6以上,如果要求权重系数要在0.6以上的识别方式,即选用人脸识别方式即可。如果国家B要求权重系数也在0.6以上时,在国家B可能就需要采用指纹识别方式和其他识别方式组合的识别方法来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可以是指纹识别和音纹识别组合,也可以是颅骨识别和指纹识别的方式,根据不同站点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再根据不同状态的站点权重要求来选择不同的识别方式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的识别确定。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在当前站点对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时,首先会根据当前站点的权重系数和要求确定当前站点的识别方式,比如采用的识别方式为人脸识别时,当前站点需要对待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进行采集,并将收集的人脸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同时将待识别人员提供的证件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人脸信息和证件信息,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或证件信息时,则将当前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当前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按照距离当前站点远近的距离关系对下一站点进行检索,优先选择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一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一站点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站点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一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内,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一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一站点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二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三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站点和/或第三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二站点库和第三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四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五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二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二站点最近的第六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三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三站点最近的第七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四站点、第五站点、第六站点和第七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有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确定,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检索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检索出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或检索完所有站点时结束检索。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若检索完所有站点后,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对待识别人员根据当前站点的登记条件进行确定,若满足登记条件,则新建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识别方式传输至当前站点库,若不满足登记条件,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对待识别人员的身份识别检索站点的顺序为按照距离当前站点的远近距离进行检索和多站点同时检索的方式对其他站点进行检索,以便提高检索的效率。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时,可以通过工作人员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人工识别的方式进行再次识别确认。当所有站点库内均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工作人员通过对其证件信息与识别方式采集的信息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并根据当地站点的登记政策确定是否予以登记。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系统,包括:
人脸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声音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声音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指纹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颅骨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颅骨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肤色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肤色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中控模块,其通过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连接,并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传输的信息与站点库进行比较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具体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识别系统,通过不同站点的不同识别方式采集待识别人员的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身份信息和证件信息传输至中控模块,通过中控模块在当前站点库内的检索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当前站点没有带识别人员信息时,通过距离当前站点远近的位置关系对其他站点分批进行检索,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或检索完所有站点后停止检索,通过不同站点的不同识别方式,提高当地站点的识别需求,并通过对其他站点请求信息交互的先后顺序,有效提高了检索的效率,同时将检索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中未包含的识别方式进行补充收集,并将完整的待识别人员的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和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通过这种信息交互方式,提高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不同的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确定不同的权重系数,再确定不同状态下的当前站点按照权重系数选择的识别方式;
步骤2:在所述当前站点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时,根据所述当前站点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当前站点将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待识别人员提供的证件信息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步骤3: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有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4:若所述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根据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库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的顺序,并确定其他站点库是否有待识别人员信息;
步骤5:若其他站点库有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将其他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识别确认,若识别结果相同,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若识别结果不同,则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步骤6:若其他站点库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所述识别方法首先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不同权重确定在当前状态下当前站点对待识别人员的识别方式,再通过确定的识别方式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先在当前站点库内进行检索,确认当前站点库内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信息时,通过当前站点库内的信息与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进行比较确定所述待识别人员身份,若当前站点库内无所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按照当前站点与其他站点的位置关系确定对其他站点的检索顺序,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或对所有站点均进行检索后停止检索,若其他站点库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识别确认,若未检索到待识别人员信息时,则对所述待识别人员进行身份登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方式包括人脸识别、音纹识别、指纹识别、颅骨识别和肤色识别,权重系数是根据当前站点对识别方式的认可程度预先设置的,当前状态是根据当前站点的不同防控等级确定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若当前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将当前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当前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4中,若当前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优先选择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一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所述第一站点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站点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一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一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内,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一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一站点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二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同时,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三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站点和/或第三站点库内有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第二站点或第三站点库内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第二站点库和第三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站点和第三站点库内无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时,则当前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当前站点最近的第四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一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一站点最近的第五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二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二站点最近的第六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第三站点对除去已检索站点后距离第三站点最近的第七站点进行信息交互请求,对第四站点、第五站点、第六站点和第七站点同时进行检索并确定是否有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若有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与当前站点内采集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和证件信息进行比较确定,若比较结果相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检索到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的一个或多个站点库内未包含的其他识别方式进行收集补充,同时将检索到的待识别人员信息同步到当前站点库,并将当前站点新采集的待识别人员信息识别方式同步到检索出待识别人员的站点库内,若比较结果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二次采集,若二次采集确定不同,则对待识别人员进行三次采集,若三次采集比较结果不同,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直至检索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或检索完所有站点时结束检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检索完所有站点后,未检索到所述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时,则对待识别人员根据当前站点的登记条件进行确定,若满足登记条件,则新建待识别人员身份信息并采集识别方式传输至当前站点库,若不满足登记条件,则确定待识别人员身份不符。
10.执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人脸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人脸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声音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声音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指纹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指纹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颅骨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颅骨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肤色识别模块,其用以获取待识别人员的肤色信息并传输至中控模块;
中控模块,其通过与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连接,并对所述人脸识别模块、声音识别模块、指纹识别模块、颅骨识别模块和肤色识别模块传输的信息与站点库进行比较确定待识别人员的身份信息。
CN202011312090.XA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Active CN112381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2090.XA CN11238102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12090.XA CN11238102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1023A CN112381023A (zh) 2021-02-19
CN112381023B true CN112381023B (zh) 2022-01-11

Family

ID=74584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2090.XA Active CN112381023B (zh) 2020-11-20 2020-11-20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8102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06970A (ko) * 2009-07-15 2011-01-21 주식회사 아이디테크 출입통제시스템의 출입인증 보관용 정면얼굴 이미지 검출 방법
CN103310440A (zh) * 2013-05-16 2013-09-18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颅骨身份认证方法
WO2017075611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Ostendo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n-body gestural interfaces and projection displays
CN108460334A (zh) * 2018-01-23 2018-08-28 北京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和人脸图像特征融合的年龄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9255319A (zh) * 2018-09-02 2019-01-2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针对静态照片的人脸识别支付信息防伪方法
CN110135229A (zh) * 2018-10-30 2019-08-16 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
CN111651742A (zh) * 2020-04-29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9158B (zh) * 2013-12-31 2017-06-16 北京天诚盛业科技有限公司 人脸认证方法和装置
CN106650363A (zh) * 2016-09-26 2017-05-10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与系统
CN109284593A (zh) * 2018-09-06 2019-01-29 北京旷视科技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06970A (ko) * 2009-07-15 2011-01-21 주식회사 아이디테크 출입통제시스템의 출입인증 보관용 정면얼굴 이미지 검출 방법
CN103310440A (zh) * 2013-05-16 2013-09-18 北京师范大学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颅骨身份认证方法
WO2017075611A1 (en) * 2015-10-30 2017-05-04 Ostendo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on-body gestural interfaces and projection displays
CN108460334A (zh) * 2018-01-23 2018-08-28 北京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声纹和人脸图像特征融合的年龄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09255319A (zh) * 2018-09-02 2019-01-22 珠海横琴现联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针对静态照片的人脸识别支付信息防伪方法
CN110135229A (zh) * 2018-10-30 2019-08-16 初速度(苏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神经网络的驾驶员身份识别系统
CN111651742A (zh) * 2020-04-29 2020-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验证用户身份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oft and hard biometrics fusion for improved identity verification;R. Zewail 等;《The 2004 47th Midwest Symposium on Circuits and Systems》;20041115;全文 *
人脸检测与识别算法研究;陈逸南;《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80731(第7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81023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5529B2 (en) Methods for using a biometric parameter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US9142070B2 (en) Ensuring the provenance of passengers at a transportation facility
KR20180126044A (ko) 승객 관리 장치 및 승객 관리 방법
CN103995507A (zh) 变电站设备检修安全监控系统及方法
US20060026043A1 (en) Medical records system and method
EA018562B1 (ru) Пропускной документ и пропускная система
JP2011501281A (ja) 個人検問システム及び個人検問の実施方法
CN106447845B (zh) 一种岗前安全教育管理系统
CN102054202A (zh) 一种基于指纹的考生信息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570638A (zh) 车站、航站专用身份识别、体温检测与健康码联动监控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82110A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安检人员行为分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81023B (zh) 一种跨境电商快速身份识别方法及其识别系统
CN106203041B (zh) 一种自动识别身份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
CN109800656B (zh) 定位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157400A (zh) 一种小区门禁智能管理系统
CN111723595A (zh) 人员身份识别方法和系统
CN114882974B (zh) 一种心理诊断数据库访问人工智能验证系统及方法
CN110120106A (zh) 一种基于移动端虹膜识别的发电厂管理方法
CN114895611A (zh) 一种工程安全监控方法及安全监控装置
CN109215153A (zh) 考勤方法和装置
CN111091155B (zh) Id信息配对方法、融合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7299569A (zh) 铁路扣件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12349364A (zh) 一种临床数据的采集方法
CN112530065A (zh) 一种门禁系统旅客身份再验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设备
CN110969738A (zh) 一种基于5g架构的智能安全门禁的控制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7

Address after: 250100 room 705, Jujiang building, No. 389, Huaxin Road,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Jinan Dare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50001 13C, Wuyi center, 33 East Street,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commerc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15

Address after: 350001 13C, Wuyi center, No. 33, East Street, Gulou District, Fu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ongwu (Fujian) cross border e-commerce Co., Ltd

Address before: 250100 room 705, Jujiang building, No. 389, Huaxin Road, Jinan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nan Dare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