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8004B - 空气调节装置 - Google Patents

空气调节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8004B
CN112378004B CN202011301964.1A CN202011301964A CN112378004B CN 112378004 B CN112378004 B CN 112378004B CN 202011301964 A CN202011301964 A CN 202011301964A CN 112378004 B CN112378004 B CN 1123780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exchange structure
air conditioning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196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8004A (zh
Inventor
都学敏
颜鹏
朱海滨
李海平
孙杨
孟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Hitachi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196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80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80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80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1Compression cycl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4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 F24F7/06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 F24F7/08Ventilation with ducting systems, e.g. by double walls; with natural circulation with forced air circulation, e.g. by fan positioning of a ventilator in or against a conduit with separate ducts for supplied and exhausted air with provisions for reversal of the input and output system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新风机,包括有:进风通道;换热调节部件,设置在进风通道上;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结构、加湿装置和第二换热结构;制冷循环系统,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连接在制冷冷媒管路上;控制组件,包括有多个控制阀,设置在冷媒连接管组上,以控制冷媒连接管组中管路的通断;控制器,与多个控制阀、压缩机、四通阀通讯连接,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通过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加湿模块的空气调节装置制冷或制热时温度波动变化大导致用户体验性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空气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空气调节装置将制冷或者加热设备降温或加热后的空气经过送风风机进入室内,抽风风机将室内空气抽出,使室内空气流通,并同时为室内降温或加热。为实现加湿,对应的还设置有加湿模块,由于配置有加湿模块,在制热时,空气经过加湿模块吹出后温度避让会降低,导致室内的温度不是满足用户需求的温度,同样的,在进行制冷除湿时,也会导致制冷温度的变化,无论制冷还是制热,输出的温度受到加湿模块影响都会产生变化波动,进而不能保证室内温度的相对恒定,不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用户体验性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带有加湿模块的空气调节装置温度波动变化大导致用户体验性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其不仅能够实现加湿而且还能够保证制热加湿时不降温,制冷除湿不降温,保证了输出温度的恒定,进而保证设备给用户提供较好的舒适性体验。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
新风机,包括有:
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包括有出风部,用于向室内送气;
热交换芯,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上;
换热调节部件,设置在出风部和热交换芯之间,用于调节从出风部吹出的气流温度和湿度;
所述换热调节部件包括有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结构、加湿装置和第二换热结构;
制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通过制冷冷媒管路连接形成;
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通过冷媒连接管组连接在所述制冷冷媒管路上;
控制组件,包括有多个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冷媒连接管组上,以控制冷媒连接管组中管路的通断;
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控制阀、压缩机、四通阀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空调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冷凝,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结构冷凝;
处于第二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冷凝,并使得冷媒不经过第二换热结构;
处于第三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器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器冷凝;
处于第四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器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器蒸发。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有:
温湿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之间,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一模式;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大于室内温度和第一预设值之和时,开启第二模式;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和第二预设值之差时,开启第三模式;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大于等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四模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管组包括有:
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第一换热结构连接,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室内侧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第二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室外侧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二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第三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连接,一端连接在室内换热器和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第四冷媒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在所述第四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第五冷媒循环管路,一端连接第一换热结构,一端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第六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的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有:
壳体,内部形成有空间;
隔断部件,设置在所述空间内,将所述空间分割形成排气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
热交换芯,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交汇处且与进风通道和排气通道连通;
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上,将室外气流吸入到进风通道内并将气流通过出风部向室内排出;
排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上,将室内气流吸入到排气通道内并将气流通排风部排出到室外。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的所述第一换热结构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构成一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内部均形成有独立的冷媒循环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所述一体换热器环绕所述加湿装置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结构为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结构为第二换热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在所述第六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设置多个,多个室内换热器并联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为加湿膜或加湿水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提出的空气调节装置,可通过新风机将新风引入,并经过热交换芯换热,从出风部吹出,且在从出风部吹出之前经过第一换热结构、加湿装置和第二换热结构换热,由于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连接在冷媒循环系统上,参与冷媒循环,在使用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连接在冷媒循环系统上的多个控制阀的动作,以改变进入到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中的冷媒状态以及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换热状态,使得空气调节装置在制热加湿时不降温,制冷除湿时不降温,保证了使用效果,用户体验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对应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空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二模式对应的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空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中第三模式对应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空气调节装置一实施例中第四模式对应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气调节装置的实施例,包括:
新风机100,包括有:
进风通道110,所述进风通道110包括有出风部111,用于向室内送气,出风部优选为新风出口。
热交换芯120,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110上;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新风机100还包括有:壳体130,内部形成有空间;
隔断部件140,设置在所述空间内,将所述空间分割形成排气通道150和所述进风通道110。
热交换芯120,设在所述进风通道110和所述排气通道150交汇处且与进风通道110和排气通道150连通。
进风装置160,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110上,将室外气流吸入到进风通道110内并将气流通过出风部111向室内排出。
排风装置170,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150上,将室内气流吸入到排气通道150内并将气流通排风部151排出到室外。排风部15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排风出口。
在进风通道110上还设置有新风入口112,在排气通道150上还设有室内污风入口152。
新风入口112设在进风通道110的一端与室外空间连通,新风出口111设置在进风通道110的另一端,和室内空间连通。
室内污风入口152和室内空间连通,排风出口和室外空间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装置160和排风装置170分别为进风机和排风机。
换热调节部件,设置在出风部和热交换芯120之间,用于调节从出风部111吹出的气流温度和湿度;
所述换热调节部件包括有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结构210、加湿装置220和第二换热结构230;
制冷循环系统,由压缩机310、四通阀320、室外换热器330和室内换热器340通过制冷冷媒管路350连接形成,冷媒管路上还设置有靠近室内换热器340侧的室内电子膨胀阀900和靠近室外换热器330侧的室外电子膨胀阀800。
第一换热结构210和第二换热结构230通过冷媒连接管组400连接在所述制冷冷媒管路350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10为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30为第二换热器。
控制组件,包括有多个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冷媒连接管组400上,以控制冷媒连接管组400中管路的通断;
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控制阀、压缩机310、四通阀320通讯连接,多个控制阀分别对应为第一控制阀411、第二控制阀421、第三控制阀431和第四控制阀441,其均为电磁阀。
具体的,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管组包括有:
第一冷媒循环管路410,一端和第一换热结构210连接,一端连接在压缩机310和四通阀320之间的室内侧冷媒管路351上,在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410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411。
第二冷媒循环管路420,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10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310和四通阀320之间的室外侧冷媒管路352上,在所述第二冷媒循环管路420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421。
第三冷媒循环管路430,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30连接,一端连接在室内换热器340和四通阀320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430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431。
第四冷媒循环管路440 ,连接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410和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430,在所述第四冷媒循环管路440 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441;
第五冷媒循环管路450,一端连接第一换热结构210,一端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330和室内换热器340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第六冷媒循环管路460,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30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450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450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600,在所述第六冷媒循环管路460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700。
其中,所述空调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
具体的,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210冷凝,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的冷媒被第二换热结构230冷凝;
第一模式对应的为不降温加湿模式,其对应的循环如图1所示,第二控制阀421、第四控制阀441关闭,压缩机31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一控制阀411流入第一换热结构21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第一电子膨胀阀600流出;另外一部分经过四通阀320流出,四通阀320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同样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流入室内换热器34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室外电子膨胀阀800流出;另外一部分经过第三控制阀431流入第二换热结构23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第二电子膨胀阀700流出。从第一电子膨胀阀600、第二电子膨胀阀700、室外电子膨胀阀800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室外电子膨胀阀80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两相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330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320流入压缩机310的吸气口,至此完成了制冷系统循环。
另外,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在热交换芯12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新风先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吸收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吸热后的新风然后经过加湿装置220,吸收其中的水分,增加吹出空气的湿度,但相应的温度也会降低;吸湿降温后的空气最后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再次吸收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在增加湿度的同时,确保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也不会降低。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还包括有:
温湿度检测元件500,优选的,温湿度检测元件为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加湿装置220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230之间,与所述控制器通讯连接,本发明在加湿装置220与第二换热结构230之间设计了温湿度传感器,用来检测从加湿装置220吹出空气的温湿度,进一步的为提升空气调节装置不降温加湿过程的能效。
所述控制器配置为: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500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一模式;由于温湿度检测元件500检测温度较低,则代表由于受到加湿装置220作用,温度降低幅度较大,因此,在使用时,需要控制第一换热结构210和第二换热结构230同时开启,以对经过加湿装置220的气流进行加热,使得室内温度尽快达到需要温度。
第二模式也对应为不降温加湿,处于第二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210冷凝,并使得冷媒不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
控制器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500中的温度大于室内温度和第一预设值之和时,开启第二模式;
此时,在第一模式的循环基础上将第三控制阀431、第二电子膨胀阀700关闭,即制冷剂不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剩余循环过程如和模式一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模式对应为不降温除湿模式,控制器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500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和第二预设值之差时,开启第三模式。
处于第三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220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的冷媒被第二换热结构230冷凝;
低温低湿的气候地区或者梅雨季节,不降温除湿过程如图3所示,第一控制阀411、第三控制阀431关闭,压缩机31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第四控制阀441流入第二换热结构23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第二电子膨胀阀700流出;另外一部分经过四通阀320流出,四通阀320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33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室外电子膨胀阀800流出,冷凝后的制冷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室外电子膨胀阀80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340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换热器流出;另外一部分与从第二换热结构230冷凝的制冷剂汇合,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60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第一换热结构210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换热器流出;从第一换热结构210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控制阀421,流入到压缩机310的吸气口;从室内换热器340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四通阀320流入压缩机310的吸气口,至此完成了制冷系统循环。
另外,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在热交换芯12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新风先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制冷除湿变成低温低湿度的新风;低温低湿的新风经过加湿装置220,在第二换热结构230吸收制冷剂放出的热量,将低温低湿的新风处理成中温低湿的新风,在降低湿度的同时确保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也不会降低。
在控制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500中的温度大于等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四模式。
处于第四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210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230的冷媒被第二换热结构230蒸发。
高温高湿地区,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经过热交换芯120换热,吹出的新风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除湿降温,若经第一换热结构210处理后的空气温湿度处于中温中湿的状态,此状态的新风送入室内,同样会引起用户的不适,也会增加室内的负荷,此将第二换热结构230也切换成蒸发器,即第一换热结构210及第二换热结构230同时作为蒸发器处理室外新风,其系统循环过程如图4所示:第一控制阀411关闭、第四控制阀441关闭,压缩机310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经过四通阀320流出,四通阀320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室外换热器33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过冷制冷剂,从室外电子膨胀阀800流出,冷凝后的制冷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经过室外电子膨胀阀80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在室内换热器340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换热器流出;另外一部分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600、第二电子膨胀阀70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分别在第一换热结构210、第二换热结构230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换热器流出;从第一换热结构210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二控制阀421,流入到压缩机310的吸气口;从第二换热结构230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三控制阀431、与从室内换热器340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经过四通阀320流入压缩机310的吸气口,至此完成了制冷系统循环。
另外,室外新风与室内污风在热交换芯120进行换热,换热后的新风先经过第一换热结构210制冷除湿变成低温低湿度的新风;低温低湿的新风经过加湿装置220,在第二换热结构230进一步的制冷除湿,确保送入室内的新风温度湿度合适。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空气调节装置,不仅可使得新风引入,而且还可以实现引入新风的加湿和制冷制热的同步,同时,通过控制连接在冷媒循环系统上的多个控制阀,实现了在进行制热加湿时能够保证制热加湿不降温,在进行制冷除湿时也能够保证制冷除湿不降温,保证了整个空气调节装置的使用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的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10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210构成一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内部均形成有独立的冷媒循环通道。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空气调节装置所述一体换热器环绕所述加湿装置220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湿装置220为加湿膜或加湿水箱。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空气调节装置,包括:
新风机,包括有:
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包括有出风部,用于向室内送气;
热交换芯,连接在所述进风通道上;
换热调节部件,设置在出风部和热交换芯之间,用于调节从出风部吹出的气流温度和湿度;
所述换热调节部件包括有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换热结构、加湿装置和第二换结构;
制冷循环系统,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通过制冷冷媒管路连接形成;
第一换热结构和第二换热结构通过冷媒连接管组连接在所述制冷冷媒管路上;
温湿度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加湿装置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之间,用来检测从加湿装置吹出空气的温湿度;
控制组件,包括有多个控制阀,设置在所述冷媒连接管组上,以控制冷媒连接管组中管路的通断;
控制器,与所述多个控制阀、压缩机、四通阀、温湿度检测元件通讯连接;
其中,所述空气调节装置包括有第一模式、第二模式、第三模式和第四模式,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一模式;处于第一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冷凝,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结构冷凝;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热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大于室内温度和第一预设值之和时,开启第二模式;处于第二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热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以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结构冷凝,并使得冷媒不经过第二换热结构;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小于室内温度和第二预设值之差时,开启第三模式;
处于第三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器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器冷凝;
在检测到空气调节装置处于制冷运行且获取到温湿度检测元件中的温度大于等于室内温度时,开启第四模式,处于第四模式时,控制器控制空气调节装置制冷运行,并控制多个控制阀中的部分阀动作,使得从制冷循环系统流出的经过第一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一换热器蒸发,经过第二换热结构的冷媒被第二换热器蒸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连接管组包括有:
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第一换热结构连接,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室内侧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
第二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连接,另一端连接在压缩机和四通阀之间的室外侧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二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
第三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连接,一端连接在室内换热器和四通阀之间的冷媒管路上,在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三控制阀;
第四冷媒循环管路,连接所述第一冷媒循环管路和所述第三冷媒循环管路,在所述第四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四控制阀;
第五冷媒循环管路,一端连接第一换热结构,一端连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管路上;
第六冷媒循环管路,一端和所述第二换热结构连接,一端与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还包括有:
壳体,内部形成有空间;
隔断部件,设置在所述空间内,将所述空间分割形成排气通道和所述进风通道;
热交换芯,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和所述排气通道交汇处且与进风通道和排气通道连通;
进风装置,设置在所述进风通道上,将室外气流吸入到进风通道内并将气流通过出风部向室内排出;
排风装置,设置在所述排气通道上,将室内气流吸入到排气通道内并将气流通排风部排出到室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和所述第一换热结构构成一体换热器的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第二换热部分内部均形成有独立的冷媒循环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换热器环绕所述加湿装置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结构为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换热结构为第二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五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一电子膨胀阀,在所述第六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有第二电子膨胀阀。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装置为加湿膜或加湿水箱。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多个,多个室内换热器并联在所述冷媒循环系统中。
CN202011301964.1A 2020-11-19 2020-11-19 空气调节装置 Active CN1123780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964.1A CN112378004B (zh) 2020-11-19 2020-11-19 空气调节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1964.1A CN112378004B (zh) 2020-11-19 2020-11-19 空气调节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8004A CN112378004A (zh) 2021-02-19
CN112378004B true CN112378004B (zh) 2022-07-12

Family

ID=74584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1964.1A Active CN112378004B (zh) 2020-11-19 2020-11-19 空气调节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80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3461B (zh) * 2021-02-26 2022-11-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新风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CN113137776A (zh) * 2021-04-01 2021-07-20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具有湿度调节功能的空调系统
WO2023184894A1 (zh) * 2022-03-31 2023-10-05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空气调湿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4179A (ja) * 1998-04-20 1999-11-05 Kubota Kucho Kk 空気調和機
DE19925823A1 (de) * 1999-06-07 2000-12-21 Dkk Ges Fuer Entwicklung Und P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bei der Belüftung und Heizung von Wohn- und Nutzräumen
CN102589059A (zh) * 2012-02-11 2012-07-18 吕智 双效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CN103206748A (zh) * 2013-03-11 2013-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24317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分质热回收冷剂过冷再热空调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8312617U (zh) * 2018-03-28 2019-01-01 苏州诚品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除湿调温的冷凝热回收型新风机
CN209588313U (zh) * 2019-03-04 2019-11-05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新风处理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0432B (zh) * 2019-05-22 2023-08-1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机及其控制方法
CN211041142U (zh) * 2019-12-16 2020-07-17 湖南红橡室内气候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串联式单冷热源新风调湿机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04179A (ja) * 1998-04-20 1999-11-05 Kubota Kucho Kk 空気調和機
DE19925823A1 (de) * 1999-06-07 2000-12-21 Dkk Ges Fuer Entwicklung Und P Vorrichtung zur Wärmerückgewinnung bei der Belüftung und Heizung von Wohn- und Nutzräumen
CN102589059A (zh) * 2012-02-11 2012-07-18 吕智 双效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处理机
CN103206748A (zh) * 2013-03-11 2013-07-17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24317A (zh) * 2016-12-30 2017-03-22 山东华科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分质热回收冷剂过冷再热空调器及其空气处理方法
CN208312617U (zh) * 2018-03-28 2019-01-01 苏州诚品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除湿调温的冷凝热回收型新风机
CN209588313U (zh) * 2019-03-04 2019-11-05 上海朗诗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多工况新风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8004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378004B (zh) 空气调节装置
CN213395597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7270447A (zh) 一种毛细管辐射专用空调热泵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3395606U (zh) 一种空调器
CN104848497A (zh) 一种空气调节器
CN206861943U (zh) 热气旁通除霜结构、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105570995B (zh) 换气空调器
CN112229003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443960A (zh) 一种带新风功能的多联式空调机组
CN111811036A (zh) 一种除湿再热多联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196817B1 (ko) 에너지 절약형 공조시스템 및 그 운전방법
CN20709482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577101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10772861U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
CN205957318U (zh) 多功能型列间空调装置
CN110671835B (zh) 一种基于温湿度控制和热水加热的集成供应系统及方法
CN211650516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3310112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6919140U (zh) 空调器
CN213272925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1076311A (zh) 一种新风除湿一体机
CN205351531U (zh) 换气空调器
CN211177151U (zh) 窗式空调器
CN21758463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3542655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