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177151U - 窗式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窗式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177151U CN211177151U CN201922096576.3U CN201922096576U CN211177151U CN 211177151 U CN211177151 U CN 211177151U CN 201922096576 U CN201922096576 U CN 201922096576U CN 211177151 U CN211177151 U CN 21117715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door
- heat exchanger
- air
- fresh air
- outdo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窗式空调器,其中,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室内侧换热器及新风装置,壳体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室内侧换热器设于壳体内,室内侧换热器包括沿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恒温除湿模式下,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新风装置用于向室内侧风道输送新风,新风装置具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室内侧风道连通的新风出口及连通新风入口和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能对室内风及新风进行恒温除湿。且除湿时充分利用室内换热器,不用另外设置新风冷凝器及新风蒸发器,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在生活中,人们对于新风的要求越来越多,PTAC(Packaged Terminal AirConditioner,包装末端空调设备)窗机作为美国市场中,中高端酒店宾馆最常使用的制冷系统同样也有很强烈的需求。然而现在人们不仅要求新风,而且对新风的舒适度又提出了新的需求,这样市场上即出现了一批新风加新风除湿的PTAC,但是这种PTAC为了满足除湿新风的需求,只是在原有的空调系统中追加了独立的除湿模块,并没有做到和原来的制冷系统进行统合,这样必然要使用双压缩机,双制冷系统来满足。也就是一个空调器,两个制冷系统,包括两个压缩机,两个电机,两个蒸发器,两个冷凝器,两个毛细管。这种双系统带来的弊端就是成本高,能效低,噪音大、生产工艺以及效率差。
而且新风吹到室内侧,虽然新风是经过除湿的,但是由于风量不是很大,并不能改变整个房间内的空气效果。即使PTAC开了除湿功能,但是经过除湿的室内风,温度会很低,吹出后用户感觉很不舒适。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旨在解决上述提出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室内侧换热器及新风装置;
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
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沿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所述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
新风装置用于向所述室内侧风道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具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所述室内侧风道连通的新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室内壳,所述室内壳形成有所述室内侧风道,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室内壳的后侧壁面,所述室内壳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室外侧风道,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内的室外换热器及室外风机,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侧与所述新风风道相连通,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所述室外侧风道及所述新风风道内送风。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包括室外壳,所述室外壳形成有所述室外侧风道,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所述新风壳形成有所述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壳连接于所述室外壳,所述新风壳与所述室外壳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新风入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的新风入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新风壳的新风出口的过风面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自所述新风入口向所述新风出口至少部分呈渐扩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壳至少一内侧壁面呈弧面,所述弧面自所述新风壳外侧向所述新风壳内侧呈内凹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压缩机,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压缩机分设于所述底盘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两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所述侧壁的后端壁,所述后端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的室外出风口,至少一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的室外进风口。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室内侧风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内侧风道内设有室内风机,所述室内出风口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室内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及冷媒循环管路;
所述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
所述排出管、所述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吸入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配管;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切换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配管及所述第二配管上,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一配管导通,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排出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配管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配管导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二配管导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冷媒散热器,单向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所述冷媒散热器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冷媒散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所述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
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连接所述冷媒散热器及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三配管及第四配管,所述第三配管及所述第四配管并联设置;
所述第一单向阀串接在所述第三配管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
所述第二单向阀串接在所述第四配管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邻近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
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通过在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且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与第二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模式可相反,同时使得新风风道的新风出口与室内侧风道连通。如此,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可以设置成一个为制冷模式,另一个为制热模式,如此,新风和室内风均能够被除湿和加热,不仅能将所有的室内风重新除湿。且能够达到恒温除湿的目的,使得窗式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整个室内温度不会下降。进而使用户不仅能感受到新风,而且经过除湿的风温度很舒适,不会有凉风感受。同时,除湿时能够充分利用室内换热器,不用另外设置新风冷凝器及新风蒸发器,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壳体被移除;
图3为图2中窗式空调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窗式空调器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窗式空调器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中窗式空调器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再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还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壳体 | 210 | 第一室内换热器 | 620 | 吸入管 |
110 | 室内侧风道 | 220 | 第二室内换热器 | 710 | 第一配管 |
120 | 室内壳 | 300 | 新风装置 | 720 | 第二配管 |
121 | 室内进风口 | 310 | 新风入口 | 730 | 第三配管 |
122 | 室内出风口 | 320 | 新风出口 | 740 | 第四配管 |
123 | 室内风机 | 330 | 新风风道 | 800 | 切换装置 |
130 | 室外侧风道 | 340 | 新风壳 | 900 | 冷媒散热器 |
140 | 室外壳 | 341 | 弧面 | 910 | 单向节流阀 |
150 | 底盘 | 400 | 室外换热器 | 920 | 第一单向阀 |
160 | 室外出风口 | 500 | 室外风机 | 930 | 第二单向阀 |
170 | 室外进风口 | 600 | 压缩机 | 940 | 第一阀 |
200 | 室内侧换热器 | 610 | 排出管 | 950 | 第二阀 |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100、室内侧换热器200及新风装置300。所述壳体100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110。室内侧换热器200设于所述壳体100内,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00包括沿所述室内侧风道110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新风装置300用于向所述室内侧风道110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300具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310、与所述室内侧风道110连通的新风出口320、连通所述新风入口310和所述新风出口320的新风风道330。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形状可以呈方形、筒形等,可根据具体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常,为了方便制造和成型,壳体100的形状大致呈方形设置。室内侧风道11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矩形、圆形、异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室内侧风道110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层叠设置,则两者的换热面可以紧贴设置,也可以呈一定的间隙。
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上设有室内进风口121及室内出风口122,室内侧风道110的进风端与室内进风口121连通,室内侧风道110的出风端与室内出风口122连通。室内进风口121及室内出风口122均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前侧壁面。或者使得室内进风口121位于壳体100的前侧壁面,室内出风口位于壳体100的顶面。还可以使得室内出风口位于122位于壳体的前侧壁面与顶面的交界处。室内进风口121也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左右两侧壁面。具体可根据使用需求及室内风机123的类型进行选择和设计。室内侧风道110内还可以设置室内风机123,该室内风机123可以是离心风机或贯流风机等。通过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沿室内侧风道110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则能够在室内风机123的作用下,先将新风风道330的新风气流从室内出风口122吹出,新风在室内与室内风混合,随后室内风机123将混合气流从室内进风口121引入,并依次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后,再从室内出风口122吹出。如此,不光能够对新风进行恒温除湿,还能够将室内风进行循环恒温除湿,使得整体的恒温除湿效果更佳。
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00还设有与室内侧风道110连通的室内进风口121和室内出风口122,室内侧风道110内设有室内风机123,室内出风口122位于室内进风口121的上方。如此,室内进风口121及室内出风口122均可以开设在壳体100的前侧壁面,并使得室内出风口122位于室内进风口121的上方。也可以将室内进风口121设于壳体100的前侧壁面,将室内出风口122设置在壳体100的顶面。或者,还可以将室内进风口121设于壳体100的前侧壁面,将室内出风口122设于壳体100的前侧壁面与顶面的交界处,使得出风口斜向上出风。通过使得室内出风口122设于室内进风口121的上方,一方面能够便于室内侧换热器200对应室内进风口设置,另一方面,当室内风机123将新风由室内出风口122送出时,由于新风的湿度大,从室内出风口122吹出的新风气流会向下流通,则使得新风与室内风的混流效果好,且新风更易被室内风机123从室内出风口122下方的室内进风口121吸入室内侧风道110内进行恒温除湿。
具体而言,室内出风口122的送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90度。则使得室内出风口122的送风方向呈斜上方吹出。具体地,室内出风口122的送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为10度、20度、35度、45度、60度、70度、80度等。使得室内出风口122向斜上方送风,一方面能够避免风直吹用户和天花板,另一方面使得气流能够吹得更远,从而使得混流效果更好,进而使得室内温度分布更加均匀。优选地,室内出风口122的送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如此,便于成型和制造,且使得整体一致性更好。
新风入口310及新风出口320可以为矩形、圆形、长条形、椭圆形,也可以为多个微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新风装置300用于向室内侧风道110输送新风,则可以在新风风道330内设置新风风机,用于将气流从新风入口310引入室内侧风道110内。还可以仅利用室内风机123的负压,通过将室外气流压入室内侧风道110。此时,新风出口320应设置在室内风机123的进风侧。判断窗式空调器需要制冷还是恒温除湿,可以通过室内的温度感温装置和湿度感知装置共同来判断。
需要说明的是,窗式空调器除了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外,还可以有单独制冷、单独制热等模式。在窗式空调器处于恒温除湿模式下,可以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处于制冷模式(作为蒸发器),则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处于制热模式(作为冷凝器),或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处于制热模式,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处于制冷模式。如此,当新风进入室内侧风道110,并由室内出风口122吹出后,室内风及新风的混合气流能够重新被室内风机123吸入室内侧风道110,然后通过第一室内换热器210除湿\加热,以及通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加热\除湿,进而达到恒温除湿的目的,使得室内风及新风除湿后达到舒适的温度。为了使得除湿的效果更佳,使得气流先经过冷凝器加热后,再经过蒸发器除湿。也即,在恒温除湿模式时,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为冷凝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为蒸发器。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的换热模式还可以相同,则在窗式空调器需要单独制冷或制热时,可以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同时处于制冷模式(同时作为蒸发器)或制热模式(同时作为冷凝器)。如此,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双重降温或升温,从而能够使得室内快速降温或升温,满足用户需要快速制热或制热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窗式空调器通过在室内侧风道110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且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的换热模式可相反,同时使得新风风道330的新风出口320与室内侧风道110连通。如此,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可以设置成一个为制冷模式,另一个为制热模式,如此,新风和室内风均能够被除湿和加热,不仅能将所有的室内风重新除湿,提高了除湿效率,且能够达到恒温除湿的目的,使得窗式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整个室内温度不会下降,进而使用户不仅能感受到新风。而且经过除湿的风温度很舒适,不会有凉风感受。同时,除湿时能够充分利用室内换热器,不用另外设置新风冷凝器及新风蒸发器,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及功率。同时,除湿系统及换热系统可以使用一个压缩机600,则使得整机的占用空间小,噪音小,生产工艺及效率得到了提升。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2及图6,所述壳体100包括室内壳120,所述室内壳120形成有所述室内侧风道110,所述新风出口320设于所述室内壳120的后侧壁面,所述室内进风口121设于所述室内壳120的前侧壁面,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室内壳120可以直接由壳体100的一部份形成,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壳体100结构,此时,室内壳120设置在壳体100内。新风出口320及室内进风口121的形状可以为矩形、圆形、长条形、椭圆形,也可以为多个微孔,在此不做具体限定。通过使得室内进风口121设置在壳体100的前侧壁面,新风出口320设置在室内壳120的后侧壁面,则新风出口320与室内进风口121呈相对设置,均位于室内风机123的进风侧。如此,室内风机123能够更加有效的将新风及室内风吸入室内侧风道110内进行换热。且室内进风口121设置在前侧壁面,使得室内侧风道110能够流入大量的室内气流。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换热面可以对应室内进风口121设置,则从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能够快速的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中进行换热。使得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呈前后层叠设置,则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减小室内侧换热器200的占用空间,进而减小整机体积。室内出风口122可以设置在室内壳120的顶部和/或侧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壳体100内还形成有室外侧风道130,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130内的室外换热器400及室外风机500,所述室外侧风道130的出风侧与所述新风风道330相连通,所述室外风机500用于向所述室外侧风道130及所述新风风道330内送风。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0上设有室外进风口170及室外出风口160,室外侧风道130的进风端与室外进风口170连通,室外侧风道130的出风端与室外出风口160连通。室外侧风道130的横截面形状可以呈矩形、圆形、异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室外侧风道130的延伸方向通常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一致。室外风机500可以为轴流风机。室外侧风道130的出风侧,指的是室外风机500的出风端。通过将室外侧风道130的出风侧与新风风道330相连通,则能够充分利用室外风机500,室外风机500将室外气流吹向室外出风口160的同时能够吹向新风风道330。如此,新风风道330内不用另外设置新风风机,则节约一个风机,降低整体成本。通过室外侧风道130流入新风风道330内的气流,可以为经过室外换热器400换热后的气流,也可以为换热之前的气流。如使得新风风道330内流入的气流为经过室外换热器400换热后的气流,则还能够对气流进行加热,则室内冷凝器的功率不用设置很高,从而能够提高能效。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00具有两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所述侧壁的后端壁,所述后端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130的出风端连通的室外出风口160,至少一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130的进风端连通的室外进风口170。如此,气流从壳体100侧壁上的室外进风口170进入,经室外风机500抽吸至室外侧风道130内,对室外换热器400散热后从室外出风口160流出。使得室外进风口170及室外出风口160的布局更加合理。在其他实施例中,室外进风口170也可以设置在后端壁上。
具体地,请参照图5及图6,所述壳体100还包括室外壳140,所述室外壳140形成有所述室外侧风道130,所述新风装置300包括新风壳340,所述新风壳340形成有所述新风风道330,所述新风壳340连接于所述室外壳140,所述新风壳340与所述室外壳140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新风入口310。室外壳140可以直接由壳体100的一部份形成,也可以是单独设置的壳体100结构,此时,室外壳140设置在壳体100内。新风壳340的内腔形成新风风道330,新风风道330的横截面可以呈矩形、圆形、椭圆形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新风入口310的形状可以为圆形、矩形、椭圆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定。新风壳340与室外壳140的连接处形成新风入口310,则新风风道330内的气流均从室外侧风道130流入,从而使得室外风机500驱动新风流入新风风道330的效果更佳。优选地,为了便于新风的导入,可以在新风入口310处设置导风百叶。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4及图5所示,所述新风壳340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400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200之间。通过使得新风壳340设置在室外换热器400与室内侧换热器200之间,一方面使得整体的结构更加紧凑,节约壳体100内的空间;另一方面,使得新风风道330的长度更短,也即新风从室外侧风道130流向室内侧风道110的路径更短,如此,使得风损更小,风速及风量更大、气流流入频率快。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所述新风壳340的新风入口310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新风壳340的新风出口320的过风面积。如此,使得新风出口320的过风面积大,则使得足够的新风能够吹向室内侧风道110。而通过使得新风入口310的过风面积小,则能够方便新风壳340与室外壳140的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新风壳340自所述新风入口310向所述新风出口320至少部分呈渐扩设置。新风壳340可以自新风入口310向新风出口320均呈渐扩设置,也可以仅在中段、靠近新风入口310的一段或靠近新风出风的一段呈渐扩设置。通过使得新风壳340至少部分呈渐扩设置,则在新风从新风入口310向新风出口320流动时,能够在渐扩段处扩流,从而有效的减小噪音,且使得气流的流通更加顺畅,满足新风流量的需求。
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4,所述新风壳340至少一内侧壁面呈弧面341,所述弧面341自所述新风壳340外侧向所述新风壳340内侧呈内凹设置。当新风壳340呈方形设置时,其具有多个内侧壁面,则其中至少一个内侧壁面呈弧面341。而当新风壳340呈圆形设置,其仅具有一个内侧壁面,则新风壳340的内侧壁面均呈弧面341。通过使得新风壳340至少一内侧壁面呈弧面341,则使得气流的流通更加顺畅,减小风阻及风损。使得弧面341自新风壳340外侧向新风壳340内侧呈内凹设置,相比于外凸设置,能够避免气流在新风风道330内形成紊流,进一步降低噪音。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及图6所示,所述壳体100包括底盘150,所述新风装置300安装于所述底盘150,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150上的压缩机600,所述新风装置300与所述压缩机600分设于所述底盘15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底盘150为压缩机600、换热器等结构提供安装和支撑。由于压缩机600的占用空间大、且重量较大。通过使得新风装置300及压缩分设在底盘15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一方面使得布局更加合理,整体排布更加紧凑,充分利用底盘150上的安装空间,另一方面,使得底盘150上的重量分布更加均匀,防止因重力分布不均匀造成底盘150变形,且便于整机的安装。
以下具体介绍整个窗式空调器的工作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600、室外换热器400及冷媒循环管路;
所述压缩机600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610,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620;
所述排出管610、所述室外换热器400、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所述吸入管620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压缩机600可以为变频式压缩机600或定频式压缩机600。通过使得压缩机600为变频式压缩机600,能够更佳的实现制冷及恒温除湿双系统,节约了一个压缩机600,从而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简单,降低成本和功率,大大提高了能效。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在室外换热器400与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一阀940,在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与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设置第二阀950。第一阀940及第二阀950可以为电磁阀、电子膨胀阀或节流阀,能够控制其所在配管的通断或流量。通过设置第一阀940及第二阀950,能够控制冷媒是否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从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是否参与制冷或制热。
当需要开启除湿模式时,压缩机600流出的高温冷媒进入到室外换热器400(冷凝器),从而室外换热器400出来的高温冷媒到达第一阀940,此时第一阀940可以全部或大部分打开,让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等于或略小于室外换热器400的温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为冷凝器,起到加热气流的作用,然后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次高温冷媒到达第二阀950,第二阀950起到毛细管节流的作用,节流后冷媒变为低温冷媒,流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为蒸发器,起到降温的作用,也即除湿,从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流出的冷媒再回到压缩机600。如此,新风和室内风混合后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先加热,再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20降温除湿,进入室内侧风道110后由室内出风口122吹出,从而达到室内即除湿又不会吹冷风的目的,且除湿效果更佳。当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可以作为蒸发器,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作为冷凝器,则新风和室内风先降温除湿,再加热,同样可以实现恒温除湿的目的。
当不需要除湿,仅需开启制冷模式时,使得压缩机600流出的高温冷媒进入到室外换热器400(冷凝器),从而室外换热器400出来的高温冷媒到达第一阀940,此时第一阀940小部分打开起到毛细节流的作用,让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温度大大小于室外换热器400的温度,此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为蒸发器,起到降温的作用,然后流出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低温冷媒到达第二阀950,第二阀950完全或大部分开启,起到完全通过或者再节流的作用,通过第二阀950的冷媒流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此时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为蒸发器,起到二次降温的作用,从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流出的冷媒再回到压缩机600。如此,新风和室内风混合后经过第一室内换热器210降温,然后经过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二次降温,进入室内侧风道110后由室内出风口122吹出,从而能达到室内快速降温的目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及图9所示,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所述排出管610与所述室外换热器400的第一配管710,以及连接所述吸入管620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的第二配管720;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切换装置800;
所述切换装置800串接于所述第一配管710及所述第二配管720上,所述切换装置800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800两端的所述第一配管710导通,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800两端的所述第二配管720导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排出管610和所述切换装置800之间的第一配管710与所述切换装置800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220之间的第二配管720导通,所述室外换热器400和所述切换装置800之间的第一配管710与所述吸入管620和所述切换装置800之间的第二配管720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装置800可以为四通阀或其他使得冷媒不会同时进入室外换热器400和第二室内换热器220的切换装置800。通过切换装置800,能够使得空调器的功能增加。可以理解的是,切换装置800串接在第一配管710及第二配管720上,也即切换装置800的两端连通第一配管710,两端连通第二配管720。
在切换装置800处于第一切换状态时,压缩机600的排出管610流出的高温冷媒通过第一配管710流向室外换热器400,然后依次流入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第二室内换热器220,最后经第二配管720及吸入管620流回压缩机600。通过控制第一阀940及第二阀950的开度,能够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为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从而能够控制整个系统处于恒温除湿模式或双重制冷系统。
在切换装置800处于第二切换状态时,压缩机600的排出管610流出的高温冷媒通过第一配管710及第二配管720流入第二室内换热器220,随后流向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及室外换热器400,最后通过第一配管710、第二配管720及吸入管620流回压缩机600。可以通过控制第一阀940及第二阀950的开度,进而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是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从而控制整个系统是处于除湿模式还是处于双重制热状态。第一阀940及第二阀950控制第一室内换热器210是处于制冷状态或制热状态,与上述没有切换状态的实施例相似,在此不做赘述。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9,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冷媒散热器900,单向节流阀910、第一单向阀920和第二单向阀930;
所述冷媒散热器900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400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910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400与所述冷媒散热器90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所述单向节流阀910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900,所述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400;
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连接所述冷媒散热器900及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的第三配管730及第四配管740,所述第三配管730及所述第四配管740并联设置;
所述第一单向阀920串接在所述第三配管730上,所述第一单向阀920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900,所述第一单向阀920的出口邻近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210;
所述第二单向阀930串接在所述第四配管740上,所述第二单向阀930的入口邻近第一室内换热器210,所述第二单向阀930的出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900。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冷媒散热器900可以降低电控系统的温度,保证电控系统的安装性。单向节流阀910指的是,只在一个方向上对流路进行节流,而在另一方向上整个流路是完全流通的。单向节流阀910串接在室外换热器400与冷媒散热器900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且能够自冷媒散热器900向室外换热器400单向节流,从而可以能够控制进入室外换热器400的冷媒温度。第一单向阀920串接在第三配管730上,则能够自冷媒散热器900向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单向导通流路。第二单向阀930串接在第四配管740上,则能够自第一室内换热器210向冷媒散热器900单向导通流路。通过设置单向节流阀910、第一单向阀920及第二单向阀930,能够保证经过冷媒散热器900的冷媒不低于环境温度。而通过设置冷媒散热器900、单向节流阀910、第一单向阀920及第二单向阀930,能够实现电控装置冷媒散热,改善凝露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室内侧风道;
室内侧换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侧换热器包括沿所述室内侧风道的进风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及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窗式空调器具有恒温除湿模式,在所述恒温除湿模式下,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及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其中一者处于制热模式,另一者处于制冷模式;
新风装置,用于向所述室内侧风道输送新风,所述新风装置具有与室外连通的新风入口、与所述室内侧风道连通的新风出口、连通所述新风入口和所述新风出口的新风风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室内壳,所述室内壳形成有所述室内侧风道,所述新风出口设于所述室内壳的后侧壁面,所述室内壳的前侧壁面设有室内进风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沿前后方向层叠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形成有室外侧风道,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设于所述室外侧风道内的室外换热器及室外风机,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侧与所述新风风道相连通,所述室外风机用于向所述室外侧风道及所述新风风道内送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室外壳,所述室外壳形成有所述室外侧风道,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新风壳,所述新风壳形成有所述新风风道,所述新风壳连接于所述室外壳,所述新风壳与所述室外壳的连接处形成所述新风入口。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设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侧换热器之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的新风入口的过风面积小于所述新风壳的新风出口的过风面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自所述新风入口向所述新风出口至少部分呈渐扩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壳至少一内侧壁面呈弧面,所述弧面自所述新风壳外侧向所述新风壳内侧呈内凹设置。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盘,所述新风装置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安装于所述底盘上的压缩机,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压缩机分设于所述底盘长度方向上的两侧。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具有两相对的侧壁及连接两所述侧壁的后端壁,所述后端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出风端连通的室外出风口,至少一所述侧壁设有与所述室外侧风道的进风端连通的室外进风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与所述室内侧风道连通的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所述室内侧风道内设有室内风机,所述室内出风口位于所述室内进风口的上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出风口的送风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90度。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及冷媒循环管路;
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压缩机的冷媒出口设置有排出管,冷媒入口设置有吸入管;
所述排出管、所述窗式空调器的室外换热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所述吸入管通过所述冷媒循环管路依次连通。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循环管路包括连接所述排出管与所述室外换热器的第一配管,以及连接所述吸入管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的第二配管;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切换装置;
所述切换装置串接于所述第一配管及所述第二配管上,所述切换装置具有第一切换状态及第二切换状态;
在所述第一切换状态下,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一配管导通,连接于所述切换装置两端的所述第二配管导通;
在所述第二切换状态下,所述排出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配管与所述切换装置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配管导通,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一配管与所述吸入管和所述切换装置之间的第二配管导通。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冷媒散热器,单向节流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
所述冷媒散热器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
所述单向节流阀串接在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冷媒散热器之间的冷媒循环管路上,所述单向节流阀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所述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室外换热器;
所述冷媒循环管路还包括连接所述冷媒散热器及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的第三配管及第四配管,所述第三配管及所述第四配管并联设置;
所述第一单向阀串接在所述第三配管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入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
所述第二单向阀串接在所述第四配管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邻近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邻近所述冷媒散热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6576.3U CN211177151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窗式空调器 |
PCT/CN2020/072909 WO2021103302A1 (zh) | 2019-11-28 | 2020-01-19 | 窗式空调器 |
US16/890,014 US11703234B2 (en) | 2019-11-28 | 2020-06-02 | Window air condition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2096576.3U CN211177151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窗式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177151U true CN211177151U (zh) | 2020-08-04 |
Family
ID=71826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2096576.3U Active CN211177151U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窗式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177151U (zh) |
-
2019
- 2019-11-28 CN CN201922096576.3U patent/CN21117715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751150B2 (ja) | 室内機及び空気調和機 | |
CN211650516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07747761B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12378004B (zh) | 空气调节装置 | |
CN212511461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5001903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105570995B (zh) | 换气空调器 | |
CN214949402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1177151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08566884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1165051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8721861U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5808848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5001915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2856601A (zh) | 窗式空调器 | |
US11703234B2 (en) | Window air conditioner | |
CN115164280A (zh) | 立式空调室内机 | |
CN213542655U (zh) | 一种室内空调器 | |
CN113203129A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274672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212869976U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
CN212179030U (zh) | 空调室内机 | |
CN213272925U (zh) | 窗式空调器 | |
WO2021103302A1 (zh) | 窗式空调器 | |
CN113310112A (zh) | 空调器室内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