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6243B -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6243B
CN112376243B CN202011063331.1A CN202011063331A CN112376243B CN 112376243 B CN112376243 B CN 112376243B CN 202011063331 A CN202011063331 A CN 202011063331A CN 112376243 B CN112376243 B CN 1123762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drying tunnel
channel
single body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0633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6243A (zh
Inventor
涂有明
王嘉
邱哲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0633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62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62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62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62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62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生活电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上述烘道体包括:第一烘道单体,连接在衣物处理装置上;第二烘道单体,盖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之间形成有供处理介质流动的通道;连接头,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流道,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相连,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供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烘道单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并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在本发明中,第一烘道单体和第二烘道单体连之间连接紧密性好,提升了烘道体整体密封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等衣物处理设备,其以能够对衣物进行干燥处理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而具有此种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持续产生干燥的热风,并将热风吹向潮湿的衣物而实现对衣物的干燥处理。
相关技术中,通过设置烘道体来将干燥的热风输入到盛装有潮湿衣物的桶体内,而烘道体采用由上下两块压铸件相连接而成。此种设置方式,两块压铸件之间不易进行密封,导致烘道体存在密封可靠性差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烘道体密封可靠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烘道体,包括:第一烘道单体,连接在衣物处理装置上;第二烘道单体,盖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之间形成有供处理介质流动的通道;连接头,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流道,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相连,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供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烘道单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并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包括:连接本体,内部形成所述流道;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供所述第一烘道单体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相同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供所述第二烘道单体连接;其中,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还包括:密封件,环绕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其中,所述第一烘道单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分别对应抵接在所述密封件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头还包括:密封槽,环绕所述流道设置,并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其中,所述密封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件的厚度。
优选地,所述烘道体还包括:凸筋,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轮廓边缘设置,所述凸筋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位置。
优选地,所述烘道体还包括:固定件,用于与所述桶体安装连接,以至少固定所述烘道体;其中,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上。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本体,用于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连接;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本体相连,所述连接耳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与所述桶体连接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固定本体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固定。
优选地,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一体成型。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桶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衣物的空腔;上述的烘道体,所述烘道体安装在所述桶体上;其中,所述流道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烘道体,包括第一烘道单体、第二烘道单体和连接头,第二烘道单体盖设在第一烘道单体上,并在两者之间形成有通道,而且,第一烘道单体和第二烘道单体连接的一端均与连接头相连。同时,采用将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连接头连接固定,而且,第二烘道单体至少部分压设在第一烘道单体上。这样设置,通过将第二烘道单体压设在第一烘道单体上,从而,在第二烘道单体通过第一紧固件与连接头连接固定时,第二烘道单体便能够对第一烘道单体造成挤压,第一烘道单体和第二烘道单体连之间紧密贴合,增强了第一烘道单体和第二烘道单体连之间连接的紧密性,进而提升了烘道体整体密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道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道体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件与烘道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衣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烘道体、加热件以及冷凝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烘道单体与冷凝器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烘道体;10、第一紧固件;11、第一烘道单体;111、安装凸起;1111、凸起本体;1112、限位件;114、翻边;115、固定槽;116、定位缺口;12、第二烘道单体;13、通道;14、凹槽;15、连接头;150、流道;151、连接本体;152、第一连接部;153、第二连接部;154、密封件;155、密封槽;156、凸筋;16、固定件;161、固定本体;162、连接耳;17、支撑件;171、固定部;172、抵接部;173、支撑部;174、卡槽;
2、衣物处理装置;21、桶体;211、空腔;22、加热件;23、冷凝器;231、第一接口;232、第二接口;24、密封体;240、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具体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例如通过不同的具体技术特征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和技术方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中各个具体技术特征的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烘道体1,主要用于对流体介质(如风)进行输送,烘道体1的内部为中空的结构,以能够使流体介质在其内部流动。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便于理解,将该烘道体1举例应用在衣物处理装置上使用,而衣物处理装置至少具有衣物烘干的功能,从而通过该烘道体1,用于输送衣物烘干时需要的处理介质。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烘道体1包括第一烘道单体11、第二烘道单体12和连接头15。第一烘道单体11连接在衣物处理装置上,以能够实现固定。第二烘道单体12盖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形成有供处理介质流动的通道13;而连接头15的内部形成有与通道13连通的流道150,并且,连接头15的一端与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相连,连接头15的另一端供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连接。从而,通过连接头15的连接作用,使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的通道13能够与桶体的内腔实现连通。具体连接中,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与连接头15相连,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可通过如卡接或胶粘或紧固件等方式与连接头15连接固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将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10与连接头15连接固定,并使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至少部分压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这样设置,由于第二烘道单体12的至少部分压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从而,在将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10与连接头15固定连接时,第一紧固件10产生的挤压力不仅能够实现第二烘道单体12与连接头15的连接固定,还能够使第二烘道单体12紧密压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进而使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连接更为紧密,提升了通道13的密封性。并且,通过第二烘道单体12的压设,还起到了对第一烘道单体11的安装位置进行固定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第一烘道单体11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第二烘道单体12上设置有凹槽14,便能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相连后,通过凹槽14来构成中空的结构,实现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形成有通道1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设置成为两个独立的零件,而且两者中可以是全部或者部分采用钣金件制造而成,具有成型方便,便于安装的优点。在装配时,将第一烘道单体11安装在衣物处理装置上(如固定于桶体),而第二烘道单体12盖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并可以是与第一烘道单体11固定相连,也可以是与衣物处理装置上的零件(如桶体)固定连接,通过对第一烘道单体11形成挤压而实现密封连接,而且,可以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以能够提高两者间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采用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上均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分别沿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相连后,两者间的凹槽14共同组合形成通道13。同时,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均分别设置有连接边,在连接时,将第一烘道单体11上两侧的连接边与第二烘道单体12上两侧的连接边对应相互叠设,然后通过螺丝类连接件或其它方式进行固定,便实现了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之间的连接。而且,螺丝类连接件还可以直接拧入到衣物处理装置上所设置的构件内(如连接螺柱)而实现固定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连接头15包括连接本体151、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连接本体151的内部形成流道150,第一连接部152设置在连接本体151上,该第一连接部152用于供第一烘道单体11连接,而第二连接部153则与第一连接部152相对设置在连接本体151相同的一端上,该第二连接部153用于供第二烘道单体12连接。具体地,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位于连接本体151相同的一端,而且两者相对设置,使流道150的入口位于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之间。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可以是在连接本体151上设置的能够满足连接的结构,如连接承台或连接槽等结构。从而,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连接在第一连接部152上,两者之间再通过铆钉或螺丝或胶粘等方式实现连接固定。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53上,两者之间再通过第一紧固件10进行固定。并且,第一紧固件10在固定第二烘道单体12的过程中,能够逐渐挤压第一烘道单体11,还起到了对第一烘道单体11的安装进行固定的作用。同时,使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的连接处贴合更为紧密,有利于增强密封,设计巧妙性好。
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将第一连接部152设为连接槽,该连接槽的形状大致呈“凹”形,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的形状与连接槽的形状保持匹配,使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插入到连接槽内而能够保持可靠贴合,实现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152之间的搭接相连。然后,再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胶粘或螺丝固定或铆接等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同样,第二连接部153优选设置为连接承台,连接承台的表面为平面,从而,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抵接在连接承台而能够保持可靠贴合,再在两者的连接处通过第一紧固件10来实现固定连接。具体设置中,由于流道150的入口大致呈“长方形”,因而,可将连接槽沿入口的一个长度方向的边设置。而第二连接部153则沿入口另一个相对的长度方向的边进行设置,并且,第二连接部153的两端还分别向入口的两个宽度方向的边延伸。这样,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便能将整个入口的周围围合,从而,当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以及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实现固定连接后,便能够将整个流道150的入口密封。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该连接头15还包括密封件154。密封件154环绕流道15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上,并且,使第一烘道单体11的一端和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分别对应抵接在密封件154上。这样,通过设置有密封件154,用于将第一烘道单体11与第一连接部152之间的缝隙密封以及用于将第二烘道单体12与第二连接部153之间的缝隙密封,提升了连接处的密封性。优选将密封件154的形状设置成与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相组合所形成的形状相匹配,以能够实现有效密封。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连接头15还包括密封槽155。密封槽155环绕流道150设置,并至少位于第一连接部152和第二连接部153上,密封件154设置在密封槽155内。这样,将密封件154设置在密封槽155内,能够通过密封槽155来对密封件15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防止位置发生变动而造成密封失效,进一步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并且,实际设置中,将密封槽155的深度小于密封件154的厚度。从而,将密封件154设置在密封槽155内后,使密封件154能够有露出于密封槽155的部分,在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第二烘道单体12连接时,能够被挤压而发生弹性形变,进而起到密封的作用。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烘道体1(参照图1)还包括凸筋156。凸筋156沿第二连接部153的轮廓边缘设置,该凸筋156用于定位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抵接在第二连接部153上的位置。具体地,通过将第二烘道单体12的一端抵接在第二连接部153上,再通过第一紧固件10的固定作用而实现第二烘道单体12与连接头15(参照图1)之间的连接。而通过设置有凸筋156,能够为第二烘道单体12连接在第二连接部153上的位置进行导向和定位,进而提升了第二烘道单体12与连接头15之间进行连接的方便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烘道体1还包括固定件16。固定件16用于与桶体安装连接,以至少固定烘道体1。即,可通过固定件16来实现将烘道体1固定安装在桶体上。具体地,固定件16可以是的固定板或固定扣或固定耳等能够连接的构件,将固定件16设置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上,然后再与桶体之间通过螺丝类连接件或卡接或胶粘等方式而实现固定。此种通过设置有固定件16来实现将烘道体1安装固定,便能够减少需要在烘道体1上设置用于进行固定安装的结构(如连接耳或连接孔或螺柱等)的数量,有利于提高钣金件的烘道体1制造的方便性。而且,通过结合固定件16的固定连接作用,能够可靠实现烘道体1的安装固定。上述中的“固定件16设置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连接头15上”是指在第一烘道单体11和连接头15上均设置有固定件16。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固定件16包括固定本体161和连接耳162。固定本体161用于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连接,连接耳162的一端与固定本体161相连,连接耳162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与桶体连接的连接孔。这样,先通过固定本体161的连接来实现固定件16自身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的固定安装,再通过连接耳162来与桶体连接的连接固定,连接方便。第二紧固件优选为螺钉或螺栓。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固定本体161通过第三紧固件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固定。即,此种设置方式下,固定件16设置为独立的零件,再通过第三紧固件实现自身的固定。从而,能够根据固定安装的需求来设定将固定件16连接在第一烘道单体11或连接头15上的位置,以能够满足将烘道体1可靠固定在桶体上的安装需求。此时,第三紧固件可以是螺钉或铆钉或卡扣等。当然,固定本体161通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之间的固定连接,也可通过焊接或胶粘等方式来实现固定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固定本体161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一体成型。即,如图4所示,采用将固定件16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连接头15一体成型设置,无需再单度去设置,设计巧妙。此种设置方式下,由于连接头15通常为注塑件,因而,可优选采用将固定件16设置在连接头15上,并与连接头15一体成型,便于制造。当然,在连接头15或烘道体1为钣金件时,也可一体成型设置固定件16。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2,衣物处理装置2可以是烘衣机或洗烘一体机等具有能够对衣物进行烘干的装置,安装方式包括壁挂式和非壁挂式。该衣物处理装置2包括桶体21和上述的烘道体1(参照图1)。桶体21内部形成用于容纳衣物的空腔211,烘道体1安装在桶体21上,并使连接头15的一端与桶体21相连。从而,连接头15内的流道150能够与桶体21的空腔211相连通。这样,在通道13(参照图2)内流动的处理介质被输入到流道150内,然后再由流道150输入到桶体21的空腔211中,实现对放置在空腔211中的潮湿衣物进行烘干处理。本发明实施例中,烘道体1中的各部件连接处密封性好,衣物处理装置2通过设置有该烘道体1,不会出现处理介质的泄漏,处理介质输送可靠性好,进而,提升了衣物处理装置2进行衣物烘干处理的效率。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2还包括加热件22,加热件22与第一烘道单体11和/或第二烘道单体12连接,并位于通道13中,加热件22用于对处理介质进行加热,使处理介质成为干燥的热空气而能够具有烘干的作用。具体地,优选采用将加热件22固定安装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并且,为了实现加热件22的可靠安装,通过设置有用于支撑加热件22的支撑件17。同时,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设置有安装凸起111来用于供支撑件17固定安装,支撑件17固定安装在安装凸起111上后,安装凸起111能够至少对支撑件17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进行限定,使支撑件17安装的位置保持稳定,进而提高加热件22安装位置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支撑件17包括固定部171、抵接部172和支撑部173。固定部171用于与安装凸起111连接固定;抵接部172用于与安装凸起111的侧壁抵接而实现限位;支撑部173则与加热件22连接,用于对加热件22提供支撑。所设置的支撑件17的形状大致为抵接部172的一端与固定部171垂直或倾斜相连,而抵接部172的另一端与支撑部173垂直或倾斜相连。具体地,以支撑件17固定安装在安装凸起111上所处的位置状态作为参照,固定部171固定在安装凸起111的顶部,抵接部172则向安装凸起111的侧壁方向弯折形成,使抵接部172能够抵接在安装凸起111的侧壁上,而支撑部173与抵接部172垂直或倾斜相连后,并朝向远离安装凸起111的侧壁方向延伸,以能够与安装凸起111具有合适间隔距离,便于加热件22的安装连接。同时,优选在支撑部173上形成有卡槽174,加热件22卡设在卡槽174内。通过卡槽174来限定加热件22,提升加热件22固定位置的稳定性。
如图6和图7所示,在发明实施例中,采用将支撑部173设置有两个,而且,优选将两个支撑部173对称设置。这样,通过一个支撑件17能够对加热件22的两个不同的位置提供支撑,提高了对加热件支撑的稳定性。同时,根据安装需求,第一烘道单体11上所设置的安装凸起111的个数可以是以实际对加热件22的支撑需求来设定,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在此对安装凸起111设置的个数并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实际设置支撑件时,支撑件17可以是由耐高温的金属板状材料弯折而成,也可采用将支撑件17由耐高温的金属(如钢丝)材料弯折而成。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采用由金属丝弯折而成,因而,在弯折的过程中,可以是以固定部171作为弯折的起始位置,按照需要成型的形状进行相应的弯折。而完成弯折后所形成的支撑件17的整体形状,是以固定部171的中心线作为对称线的形状。其中,所获得的固定部171的形状大致呈“n”形。
在发明实施例中,以通道13的长度方向为参照,加热件22沿通道13的长度方向延伸适当的长度,以能够有足够的加热面积用于进行加热。因此,将第一方向设定为与通道13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而第二方向便是与第一方向垂直交叉或倾斜交叉的方向。即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或倾斜,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后所形成的夹角可以是垂直的90°,也可以是大于或小于90°,实际设置方式以能够满足实际安装固定需求为宜。而且,角度范围的限定是对同一位置的角度进行限定。
如图7和图8所示,安装凸起111包括凸起本体1111和限位件1112。凸起本体1111凸设在第一烘道单体11(参照图6)的内壁上,而限位件1112设置在凸起本体1111的顶部。限位件1112用于在第一方向上提供限位功能,当固定部171通过螺丝类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凸起本体1111的顶部,此时的限位件1112可通过插接或螺丝类连接件等方式也与固定部171相连,便能够起到对整个支撑件17在第一方向上进行限位的功能。而抵接部172便抵接于凸起本体1111的侧壁,能够在第二方向上限定支撑件17。限位件1112优选为设置在凸起本体1111顶部的凸起结构(如凸块),设置的形状可以是多边形,也可以是圆形,同时,固定部171上设置有对应形状的孔。这样,通过将限位件1112插入到固定部171上对应的孔内,便实现了对支撑件17在第一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定,而通过凸起本体1111的侧壁对抵接部172的限定,实现了对支撑件17在第二方向的运动进行限定。如此,通过在凸起本体1111的顶部设置限位件1112,并结合凸起本体1111的侧壁的限位作用,实现对支撑件17安装位置的可靠限位。
如图6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装置2还包括冷凝器23,冷凝器23用于将湿热空气中的水汽凝结。具体地,第一烘道单体11上开设有进风口112,冷凝器23上开设有与进风口112连通的第一接口231以及与桶体21的空腔211连通的第二接口232。这样,在进行烘干处理的过程中,进入桶体21内的干燥的热空气转变为湿热的空气,而桶体21内湿热的空气由第二接口232进入到冷凝器23内,冷凝器23内设置有冷凝部件,将湿热的空气降温冷却为凝结水和冷空气,而冷空气从第一接口231流出,再从进风口112进入到通道1313内进行再次加热使用。
如图6和图9所示,进风口112与冷凝器23上的第一接口231的位置对准,然后将第一烘道单体11和冷凝器23连接固定,便能够实现进风口112与第一接口231之间的对接连通。而为了使进风口112与第一接口231之间能够实现密封连接,采用在进风口112与第一接口231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体24,该密封体24至少用于将进风口112和第一接口231之间的缝隙密封。从而,通过密封体24的密封功能,实现进风口112与第一接口231之间的有效密封。而为了实现对密封体24安装位置的限定,采用设置有用于固定密封体24的安装位置的翻边114,将该翻边114沿进风口112或第一接口231的边沿设置。并且,在翻边114上形成有固定槽115,将密封体24设置在固定槽115内而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限定,使密封体24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动,提升烘道体1与冷凝器23之间密封连接的可靠性。
具体地,第一烘道单体11和冷凝器23的壳体均为钣金件(钣金件是指金属薄板通过综合冷加工工艺而形成的构件,包括剪、冲/切/复合、折、铆接、拼接、成型等)。而由于钣金件的厚度较薄(通常在6mm以下),因而,采用在第一烘道单体11上通过弯折的方式设置有翻边114以及形成有固定槽115,将密封体24安装在固定槽115内,再通过固定槽115来对密封体2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设计巧妙性好,能够可靠满足密封体24的定位安装,符合对于钣金件的第一烘道单体11和冷凝器23之间密封连接的使用需求。
如图6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将翻边114沿进风口112的轮廓边沿设置,翻边114上所形成的固定槽115的形状也优选与进风口112的形状保持匹配,而且固定槽115的开口方向与朝向进风口112内部的方向相反。从而,可将密封体24设置成扁平的环状,并使密封体24的厚度略大于固定槽115的开口的宽度,使密封体24用于卡入到固定槽115内的一侧与固定槽115之间形成过盈配合,通过固定槽115对密封体24形成夹持效果,实现对密封体24安装位置的限定。同时,通过合理增加密封体24在宽度方向的尺寸,便能够起到在进风口112或第一接口231的周向方向上增加密封面积的作用,提升密封的可靠性。
如图6和图9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对密封体24的安装位置进行限定,采用在翻边114上开设有定位缺口116,而密封体24上设置有定位块240,将定位块240卡设在定位缺口116内,便能够起到防止整个密封体24在周向方向发生转动。而这样设置,定位块240与定位缺口116的配合,能够起到防止密封体24沿进风口的周向方向转动,而通过固定槽115的夹持以及第一烘道单体11和冷凝器23连接后的挤压,能够起到防止密封体24向下翻转。即,对所设置的密封体24在两个不同方向进行双重限定,使安装后的密封体24的位置能够保持稳定,进而提升了密封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烘道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烘道单体,连接在衣物处理装置上;
第二烘道单体,盖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之间形成有供处理介质流动的通道;
连接头,内部形成有与所述通道连通的流道,所述连接头的一端与所述衣物处理装置的桶体相连,所述连接头的另一端供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烘道单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相连,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与所述连接头连接固定,并至少部分压设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上;
所述连接头包括:
连接本体,内部形成所述流道;
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上,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供所述第一烘道单体连接;
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连接本体相同的一端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供所述第二烘道单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还包括:
密封件,环绕所述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其中,所述第一烘道单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分别对应抵接在所述密封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还包括:
密封槽,环绕所述流道设置,并至少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上,所述密封件设置在所述密封槽内;
其中,所述密封槽的深度小于所述密封件的厚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体还包括:
凸筋,沿所述第二连接部的轮廓边缘设置,所述凸筋用于定位所述第二烘道单体的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连接部上的位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烘道体还包括:
固定件,用于与所述桶体安装连接,以至少固定所述烘道体;
其中,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
固定本体,用于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连接;
连接耳,所述连接耳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本体相连,所述连接耳的另一端开设有供第二紧固件穿过与所述桶体连接的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通过第三紧固件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固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道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与所述第一烘道单体和/或所述连接头一体成型。
9.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桶体,内部形成有用于容纳衣物的空腔;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烘道体,所述烘道体安装在所述桶体上;
其中,所述流道与所述空腔相连通。
CN202011063331.1A 2020-09-30 2020-09-30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Active CN1123762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331.1A CN11237624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063331.1A CN11237624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6243A CN112376243A (zh) 2021-02-19
CN112376243B true CN112376243B (zh) 2022-09-02

Family

ID=74581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063331.1A Active CN112376243B (zh) 2020-09-30 2020-09-30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624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6459A (zh) * 2013-05-27 2013-08-28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型滚筒洗衣机烘道与门封的连接结构
CN108978133A (zh) * 2017-06-01 2018-12-11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烘道系统及洗衣机
CN110067119A (zh) * 2019-04-01 2019-07-30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具有该烘干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0314964U (zh) * 2019-04-30 2020-04-14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CN111101351A (zh) * 2018-10-26 2020-05-05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0561326U (zh) * 2019-03-29 2020-05-19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道盖板、烘道组件及具有其的洗干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6459A (zh) * 2013-05-27 2013-08-28 合肥荣事达三洋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烘干型滚筒洗衣机烘道与门封的连接结构
CN108978133A (zh) * 2017-06-01 2018-12-11 无锡小天鹅股份有限公司 烘道系统及洗衣机
CN111101351A (zh) * 2018-10-26 2020-05-05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系统和衣物处理装置
CN210561326U (zh) * 2019-03-29 2020-05-19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道盖板、烘道组件及具有其的洗干一体机
CN110067119A (zh) * 2019-04-01 2019-07-30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烘干装置及其装配方法、具有该烘干装置的衣物处理设备
CN210314964U (zh) * 2019-04-30 2020-04-14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衣物处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6243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17119U (zh) 窗式空调器
CN112376243B (zh) 烘道体及衣物处理装置
CN113633024A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2376242B (zh) 烘干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4193854U (zh) 烘道组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WO2018130032A1 (zh) 一种干衣机的密封结构以及干衣机
US11371749B2 (en) Fume exhaust assembly and gas water heater
CN215887676U (zh) 一种壁挂式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107541901B (zh) 铰链固定组件、滚筒洗衣机和洗干一体机
CN217948549U (zh) 一种连接件、冷凝管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13529380B (zh) 用于干衣机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干衣机
JP3876536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215887657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及其烘干组件
CN216338608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76239B (zh) 烘干部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0140701U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2319921U (zh) 电加热模块、空气净化模块和空调器
CN112376240B (zh) 衣物处理装置
CN211601108U (zh) 一体式热泵热水器
CN216346662U (zh) 蒸发器组件和空调器
CN112376238B (zh) 通风组件、烘干部件及衣物处理装置
CN215637595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10688675U (zh) 用于新风模块的蜗壳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063604U (zh) 风道组件和具有其的窗式空调器
CN113529379B (zh) 用于干衣机的底座组件及具有其的干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