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70105B - 压脉器 - Google Patents

压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70105B
CN112370105B CN202011275381.6A CN202011275381A CN112370105B CN 112370105 B CN112370105 B CN 112370105B CN 202011275381 A CN202011275381 A CN 202011275381A CN 112370105 B CN112370105 B CN 1123701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ler
feeding
power shaft
driving mechanism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753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70105A (zh
Inventor
乔徽
高强
张兆东
徐砚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B Ke Ce (Shanghai)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Lb Ke Ce Shanghai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b Ke Ce Shanghai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b Ke Ce Shanghai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753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701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701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701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7/00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 A61B17/12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 A61B2017/12004Surgical instruments, devices or methods, e.g. tourniquets for ligaturing or otherwise compressing tubular parts of the body, e.g. blood vessels, umbilical cord for haemostasis, for prevention of bleed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Reproductive Health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脉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脉器。压脉器,包括底座、供料组件、输送通道、卷绕组件和裁断组件;卷绕组件中,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底座上,第一驱动机构与动力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动力轴转动,阻尼轴与底座转动配合,阻尼轴的回转中心线与动力轴的回转中心线重合,动力轴与阻尼轴沿垂直于回转中心线的方向排布,动力轴与阻尼轴之间存在夹缝;供料组件用于往输送通道的进料口处供给耗材并能自锁,裁断组件中,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底座上,切刀位于供料组件和卷绕组件之间,且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切刀切断耗材。本发明提供的压脉器,可调尺寸范围很广,适应能力强;更换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提高采血效率。

Description

压脉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脉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压脉器。
背景技术
在有些场合,医护人员在为患者采血时,会利用压脉器代替止血带实现对患者手臂的压脉效果,如此,医护人员便无需手动绑紧或解开压脉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现有的压脉器一般都具有压脉圈,压脉圈能够对患者的手臂进行压脉,为了避免交叉感染,会在压脉圈上套上耗材,每更换一个患者,就需要重新套装一次耗材,然而,压脉圈的可调尺寸范围有限,当患者手臂太细或太粗时,无法正常使用,适应能力较差;此外,耗材的更换过程较复杂,导致采血效率较低。
综上,如何克服现有的压脉器的上述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脉器,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压脉器存在的可调尺寸范围有限,且耗材更换过程复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压脉器,包括底座、供料组件、卷绕组件和裁断组件。
所述卷绕组件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轴和阻尼轴,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轴转动;所述阻尼轴与所述底座转动配合,所述阻尼轴的回转中心线与所述动力轴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动力轴与所述阻尼轴沿垂直于所述回转中心线的方向排布,所述动力轴与所述阻尼轴之间存在夹缝。
所述供料组件和所述卷绕组件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所述供料组件用于往所述输送通道的进料口处供给耗材并能自锁,所述夹缝能够与所述输送通道的出料口相对;所述裁断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切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切刀位于所述供料组件和所述卷绕组件之间,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切刀切断所述耗材。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脉器还包括上料识别组件和控制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安装在所述输送通道上,所述上料识别组件用于在耗材的前端通过所述上料识别组件的识别位置时被触发。
所述供料组件包括供料电机,所述供料电机、所述上料识别组件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被触发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一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正转一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上料识别组件的识别位置位于所述切刀和所述供料组件之间。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脉器还包括上料按钮,所述上料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处于被触发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所述上料按钮打开后,控制所述供料电机运转,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的转动圈数n2;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二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正转一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脉器还包括第一感应元件,所述第一感应元件用于感测患者手臂是否处于压脉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元件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感应元件感测到患者手臂离开压脉区域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运转,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的转动圈数n2;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二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正转一圈。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三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停止正转并自锁;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四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停止正转并自锁。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压脉器还包括压脉按钮,所述压脉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压脉按钮按下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正转;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时开始计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计时结束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切断所述耗材。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耗材压脉组件还包括泄压按钮,所述泄压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泄压按钮按下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切断所述耗材。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裁断电机,所述裁断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裁断电机开始运转时,开始获取所述裁断电机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并在所述裁断电机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达到第一预设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反转。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底座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设置有第一触发杆,所述第一触发杆能够在所述切刀切断所述耗材后,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元件,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元件被触发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反转。
优选地,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卷绕组件还包括第三感应元件,所述第三感应元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动力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杆,所述第二触发杆能够在所述动力轴的位置处于初始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三感应元件。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卷绕电机,所述卷绕电机和所述第三感应元件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第三感应元件的触发次数进行累积,并用于获取所述卷绕电机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
本发明提供的压脉器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压脉器,主要由底座、供料组件、卷绕组件和裁断组件组成,供料组件和卷绕组件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在卷绕组件中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轴和阻尼轴。
供料组件能够由输送通道的进料口往输送通道内供给耗材,进入输送通道的耗材会在输送通道的导向作用下,沿输送通道朝向输送通道的出料口行进;耗材伸出输送通道后,进入动力轴与阻尼轴之间的夹缝。随后,可启动卷绕组件中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正转(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正转是指,动力轴的边缘经由耗材的来料的一侧后,会朝向压脉区域转动),此时,阻尼轴保持不转,从而,动力轴与阻尼轴之间的夹缝会越来越窄,直到动力轴和阻尼轴将耗材夹住,之后,第一驱动机构继续驱动动力轴正转,阻尼轴会在动力轴的推动下与动力轴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耗材会卷绕在动力轴与阻尼轴的外围;当耗材卷绕半圈以上(具体卷绕多少圈可根据需要选定)时,使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并保持供料机构继续供料。因动力轴的边缘经由耗材的来料的一侧后,会朝向压脉区域转动,故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之后,耗材便会在压脉区域形成逐渐扩大的环,之后,使供料机构停止供料并自锁,患者的手臂可伸入由耗材围成的环内;再次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继续正转,如此,耗材围成环状结构的部分能够被逐渐卷绕到动力轴和阻尼轴的外围,从而,耗材围成的环会逐渐收缩,以将患者的手臂紧紧包裹住,当耗材对患者手臂的压紧力达到压脉力度时,使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从而,便可利用耗材实现压脉目的。
当完成穿刺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以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将耗材从位于供料组件和卷绕组件之间的部位裁断,如此,使用过的耗材便会从洁净的耗材卷上分离出来;之后,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反转,此时,阻尼轴会跟随动力轴反向转动,在此过程中,环状的耗材会逐渐扩大,从而,患者的手臂能够从环状的耗材中顺利抽出;动力轴带动阻尼轴转动若干圈后,原本缠绕在动力轴和阻尼轴上的耗材,会全部松开,当阻尼轴被推动到初始位置后,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正转,以使得动力轴与阻尼轴之间的夹缝张开,从而,耗材的端部便会失去动力轴和阻尼轴的夹紧力,从而,可将用过的耗材顺利抽出。
因此,本发明提供的压脉器,利用耗材对患者手臂进行压脉,几乎不存在尺寸限制,可调范围很广,适应能力强,基本能够满足所有患者的压脉需求;耗材被抽出后,可按照上述压脉过程,再次利用供料组件供给耗材,便可使得洁净的耗材被输送到压脉区域,如此,便实现了耗材的更换,更换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提高采血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中的供料组件、卷绕组件、裁断组件和输送通道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中的卷绕组件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中裁断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标:
100-底座;
200-供料组件;210-供料电机;
300-卷绕组件;310-卷绕电机;320-动力轴;321-第二触发杆;330-阻尼轴;340-夹缝;
400-裁断组件;410-裁断电机;420-切刀;430-第一触发杆;
500-输送通道;
600-上料识别组件;
700-第一感应元件;
800-第二感应元件;
900-第三感应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压脉器,其主要由底座100、供料组件200、卷绕组件300和裁断组件400组成,卷绕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底座100上,第一驱动机构与动力轴3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动力轴320转动;阻尼轴330与底座100转动配合,阻尼轴330的回转中心线与动力轴320的回转中心线重合,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沿垂直于回转中心线的方向排布,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存在夹缝340;
供料组件200和卷绕组件300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500,供料组件200用于往输送通道500的进料口处供给耗材并能自锁,夹缝340能够与输送通道500的出料口相对;裁断组件400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切刀420,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底座100上,切刀420位于供料组件200和卷绕组件300之间,且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切刀420切断耗材。
供料组件200能够由输送通道500的进料口往输送通道500内供给耗材,进入输送通道500的耗材会在输送通道500的导向作用下,沿输送通道500朝向输送通道500的出料口行进;耗材伸出输送通道500后,进入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随后,可启动卷绕组件300中的第一驱动机构,以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正转(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正转是指,动力轴320的边缘经由耗材的来料的一侧后,会朝向压脉区域转动),此时,阻尼轴330保持不转,从而,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会越来越窄,直到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将耗材夹住,之后,第一驱动机构继续驱动动力轴320正转,阻尼轴330会在动力轴320的推动下与动力轴320同步转动,在此过程中,耗材会卷绕在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的外围;当耗材卷绕半圈以上(具体卷绕多少圈可根据需要选定)时,使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并保持供料机构继续供料。因动力轴320的边缘经由耗材的来料的一侧后,会朝向压脉区域转动,故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之后,耗材便会在压脉区域形成逐渐扩大的环,之后,使供料机构停止供料并自锁,患者的手臂可伸入由耗材围成的环内;再次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继续正转,如此,耗材围成环状结构的部分能够被逐渐卷绕到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的外围,从而,耗材围成的环会逐渐收缩,以将患者的手臂紧紧包裹住,当耗材对患者手臂的压紧力达到压脉力度时,使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转,从而,便可利用耗材实现压脉目的。
当完成穿刺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以利用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420将耗材从位于供料组件200和卷绕组件300之间的部位裁断,如此,使用过的耗材便会从洁净的耗材卷上分离出来;之后,启动第一驱动机构,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反转,此时,阻尼轴330会跟随动力轴320反向转动,在此过程中,环状的耗材会逐渐扩大,从而,患者的手臂能够从环状的耗材中顺利抽出;动力轴320带动阻尼轴330转动若干圈后,原本缠绕在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上的耗材,会全部松开,当阻尼轴330被推动到初始位置后,利用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正转,以使得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张开,从而,耗材的端部便会失去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的夹紧力,从而,可将用过的耗材顺利抽出。
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利用耗材对患者手臂进行压脉,几乎不存在尺寸限制,可调范围很广,适应能力强,基本能够满足所有患者的压脉需求;耗材被抽出后,可按照上述压脉过程,再次利用供料组件200供给耗材,便可使得洁净的耗材被输送到压脉区域,如此,便实现了耗材的更换,更换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提高采血效率。
在压脉器的具体结构中可设置上料识别组件600和控制器,将上料识别组件600安装在输送通道500上,可利用供料电机210作为供料组件200的动力源,并将供料电机210、上料识别组件600和第一驱动机构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当耗材的前端通过上料识别组件600的识别位置时,会触发上料识别组件600;当上料识别组件600被触发时,控制器开始获取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以根据转动圈数n1确定在计数过程中的上料长度;当耗材的前端伸入到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内后,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一预设圈数时,此时,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正转一圈(即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正转一圈后,会自动停止),以利用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将耗材夹紧,并使得耗材预先往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外围缠绕一圈,这一圈耗材不会与患者手臂接触,如此,耗材不易污染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使得患者间不易发生交叉感染。
需要说明的是,当耗材的前端到达特定位置(识别位置)时,上料识别组件600能够为控制器提供到位信号,如此,控制器能够通过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判断出耗材的前端行走的路程,并依此判断耗材的前端是否已经进入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无需人为判断,准确度及自动化程度较高。
具体地,可将上料识别组件600的识别位置设置在切刀420和供料组件200之间,也就是说,一卷耗材只有在第一次上料时,上料识别组件600才会发挥作用,在后续上料过程中,上料识别组件600会一直维持同一状态,如此,可降低上料识别组件600动作的频率,便于延长上料识别组件600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增设上料按钮,并将上料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一卷耗材装到压脉器上后,上料按钮第一次被按下时,上料识别组件600处于未被触发的状态,可利用上料识别组件600识别耗材的前端合适到达特征位置,并依次作为上料长度的依据;上料按钮第二次及之后的任一次被按下时,上料识别组件600处于被触发状态,在上料按钮打开后,控制器会控制供料电机210运转,以再次上料,同时,控制器开始获取供料电机210的转动圈数n2。
作为另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4,增设第一感应元件700,以利用第一感应元件700感测患者手臂是否处于压脉区域,将第一感应元件700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感应元件700感测到患者手臂离开压脉区域时,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感应元件700的触发信号,控制供料电机210运转,以再次上料,并开始获取供料电机210的转动圈数n2。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二次及之后的任一次上料时,耗材的端部都是从切刀420切断的位置开始行进的,即端部的初始位置都是相同的。故控制器可根据供料电机210的转动圈数n2,判断出耗材的前端行走的路程,并依此判断耗材的前端是否已经进入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
当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三预设圈数时,控制器控制供料电机210停止正转并自锁,如此,可实现一卷耗材在第一次上料时的定长供料。同样,当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2达到第四预设圈数时,控制器控制供料电机210停止正转并自锁,如此,可实现一卷耗材在第二次及之后的任一次上料时的定长供料。因此,每次压脉,耗材围成的环的尺寸都基本相同,不会因为拉出的长度太长,造成耗材的浪费;也不会因为拉出的耗材太短,导致耗材不够用。
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的具体结构中还可设置压脉按钮,将该压脉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当患者的手臂放置在适合压脉的正确位置后,可按下压脉按钮,此时,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正转,在动力轴320正转的过程中,控制器会实时获取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该载荷能够用来反映卫生耗材对患者手臂的压脉力度,当卫生耗材对患者手臂的压脉力度达到应有的力度时,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此时,控制器会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如此,无需人为判断压脉力度,并能在压脉力度达到应有力度时,自动保持当前压脉力度,非常智能。
可选用如下两种可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确定第二驱动机构在哪个时刻驱动切刀420,以利用切刀420切断耗材。
第一种,可将上述第二驱动机构也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时,控制器不但会控制器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还会开始计时,并在计时结束后,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420朝向耗材摆动或移动,在供料组件200与卷绕组件300对卫生耗材的拉力作用下,切刀420能够顺利将耗材切断。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计时的过程,可用来进行穿刺工作,计时的时长以足够完成穿刺工作为准,可设置为一分钟,完成穿刺之后,控制器计时结束,此时,控制器可自动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420切断耗材,无需人为操作。
第二种,可在上述耗材压脉组件中设置泄压按钮,并将泄压按钮与控制器电连接,当完成穿刺后,可按下泄压按钮,此时,控制器可控制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切刀420朝向耗材摆动或移动,在供料组件200与卷绕组件300对卫生耗材的拉力作用下,切刀420能够顺利将耗材切断。
这种实施方式,可更好地保证耗材被切断时,穿刺任务已完成,防止穿刺未完成,耗材就被切断的问题。
可选用如下两种可实施方式中的任一种或两种,确定耗材何时完成切断,以进行下一步工作。
第一种,在第二驱动机构中可设置裁断电机410,并将裁断电机410与控制器电连接,以利用控制器在裁断电机410开始运转时,开始获取裁断电机4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当切刀420切断耗材时,裁断电机410的编码器在第二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的转动角度达到第一预设角度,此时,可利用控制器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反转,以使得卷绕在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上的耗材能够脱离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
第二种,在底座100上固定设置第二感应元件800,并在第二驱动机构中设置第一触发杆430,当切刀420切断耗材后,第一触发杆430能够到达第二感应元件800的触发区域,此时,第二感应元件800能够被触发,控制器可根据第二感应元件800的触发信号,控制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动力轴320反转,以使得卷绕在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上的耗材能够脱离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
需要说明的是,当上述两种可实施方式同时具备时,可提高可靠性。
在上述卷绕组件300的具体结构中可设置第三感应元件900,并将第三感应元件900固定在底座100上,相应地,在动力轴320上固定连接第二触发杆321;当动力轴320处于初始位置时,动力轴320上的第二触发杆321会触发第三感应元件900,即每当动力轴320转动一圈,第三感应元件900都会被触发一次;可利用卷绕电机310作为第一驱动机构中的动力源,并将卷绕电机310和第三感应元件900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能够对第三感应元件900的触发次数进行累积,并依此确定动力轴320转动的圈数;此外,控制器还能获取卷绕电机3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并依此确定动力轴320的转动角度。
在电机正转的过程中,若第三感应元件900被触发N次,那么在卷绕电机310反转的过程中,当第三感应元件900被触发N+1次时,控制器可判断为原本缠绕在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上的耗材已经脱离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且动力轴320正好处于初始位置,此时,控制器继续控制卷绕电机310反转,并获取电机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当阻尼轴330在动力轴320的推动下转动为初始位置时,卷绕电机3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正好达到第一预设角度时,此时,控制器控制卷绕电机310正转,并再次获取卷绕电机3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在此过程中,阻尼轴330不再跟随动力轴320正转,而是保持初始状态;当第三感应元件900被触发N+2次时,控制器可判断为动力轴320回到初始位置,此时,控制器控制卷绕电机310停止运转,即可完成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的自动复位,此时,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便会打开,并与输送通道500的出料口相对,从而,下一次上料时,耗材的端部能够顺利进入动力轴320与阻尼轴330之间的夹缝340内,自动化程度较高。
上述第一感应元件700、第二感应元件800和第三感应元件900均可设置为光电传感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脉器,其克服了传统的压脉器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施例提供的压脉器,几乎不存在尺寸限制,可调范围很广,适应能力强,基本能够满足所有患者的压脉需求;更换过程非常简单,便于提高采血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压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供料组件(200)、卷绕组件(300)和裁断组件(400);
所述卷绕组件(300)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动力轴(320)和阻尼轴(330),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动力轴(320)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动力轴(320)转动;所述阻尼轴(330)与所述底座(100)转动配合,所述阻尼轴(330)的回转中心线与所述动力轴(320)的回转中心线重合,所述动力轴(320)与所述阻尼轴(330)沿垂直于所述回转中心线的方向排布,所述动力轴(320)与所述阻尼轴(330)之间存在夹缝(340);
所述供料组件(200)和所述卷绕组件(300)之间设置有输送通道(500),所述供料组件(200)用于往所述输送通道(500)的进料口处供给耗材并能自锁,所述夹缝(340)能够与所述输送通道(500)的出料口相对;所述裁断组件(400)包括第二驱动机构和切刀(42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切刀(420)位于所述供料组件(200)和所述卷绕组件(300)之间,且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切刀(420)切断所述耗材;
所述压脉器还包括上料识别组件(600)和控制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安装在所述输送通道(500)上,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用于在耗材的前端通过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的识别位置时被触发;
所述供料组件(200)包括供料电机(210),所述供料电机(210)、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和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被触发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210)的编码器的转动圈数n1;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一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正转一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的识别位置位于所述切刀(420)和所述供料组件(20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器还包括上料按钮,所述上料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在所述上料识别组件(600)处于被触发状态时,所述控制器能够在所述上料按钮打开后,控制所述供料电机(210)运转,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210)的转动圈数n2;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二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正转一圈;
或,所述压脉器还包括第一感应元件(700),所述第一感应元件(700)用于感测患者手臂是否处于压脉区域,所述第一感应元件(70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感应元件(700)感测到患者手臂离开压脉区域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210)运转,并开始获取所述供料电机(210)的转动圈数n2;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二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正转一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1达到第三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210)停止正转并自锁;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转动圈数n2达到第四预设圈数时,控制所述供料电机(210)停止正转并自锁。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脉器还包括压脉按钮,所述压脉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压脉按钮按下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正转;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停止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承受的载荷达到阈值时开始计时;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计时结束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420)切断所述耗材;
或,所述耗材压脉组件还包括泄压按钮,所述泄压按钮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泄压按钮按下时,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切刀(420)切断所述耗材。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裁断电机(410),所述裁断电机(41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裁断电机(410)开始运转时,开始获取所述裁断电机(4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并在所述裁断电机(4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达到第一预设角度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反转。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固定设置有第二感应元件(800),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中设置有第一触发杆(430),所述第一触发杆(430)能够在所述切刀(420)切断所述耗材后,触发所述第二感应元件(800),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感应元件(800)被触发时,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动力轴(320)反转。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组件(300)还包括第三感应元件(900),所述第三感应元件(900)固定在所述底座(100)上,所述动力轴(320)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触发杆(321),所述第二触发杆(321)能够在所述动力轴(320)的位置处于初始位置时触发所述第三感应元件(900);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卷绕电机(310),所述卷绕电机(310)和所述第三感应元件(900)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对所述第三感应元件(900)的触发次数进行累积,并用于获取所述卷绕电机(310)的编码器的转动角度。
CN202011275381.6A 2020-11-13 2020-11-13 压脉器 Active CN1123701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5381.6A CN112370105B (zh) 2020-11-13 2020-11-13 压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75381.6A CN112370105B (zh) 2020-11-13 2020-11-13 压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105A CN112370105A (zh) 2021-02-19
CN112370105B true CN112370105B (zh) 2021-08-06

Family

ID=745843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75381.6A Active CN112370105B (zh) 2020-11-13 2020-11-13 压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70105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8390A (zh) * 2018-10-24 2019-01-11 东莞市纵天实业有限公司 扎带自动切断设备
CN209285617U (zh) * 2018-09-10 2019-08-23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压脉器
CN1104036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久洪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压脉仪
CN111407290A (zh) * 2020-04-24 2020-07-14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儿科抽血防晃动护理装置
CN111528961A (zh) * 2020-06-22 2020-08-14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压脉装置及压脉套件
CN111772714A (zh) * 2020-08-06 2020-10-16 海宁哈工我耀机器人有限公司 压脉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G158777A1 (en) * 2008-07-30 2010-02-26 Medipurpose Pte Ltd A device for performing an incision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285617U (zh) * 2018-09-10 2019-08-23 江苏哈工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支撑结构及压脉器
CN109178390A (zh) * 2018-10-24 2019-01-11 东莞市纵天实业有限公司 扎带自动切断设备
CN110403616A (zh) * 2019-08-28 2019-11-05 久洪健康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采血压脉仪
CN111407290A (zh) * 2020-04-24 2020-07-14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一种儿科抽血防晃动护理装置
CN111528961A (zh) * 2020-06-22 2020-08-14 四川省肿瘤医院 一种压脉装置及压脉套件
CN111772714A (zh) * 2020-08-06 2020-10-16 海宁哈工我耀机器人有限公司 压脉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70105A (zh) 2021-0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6552B (zh) 半導體晶圓之保護帶切斷方法及保護帶切斷裝置
CN205989178U (zh) 全自动铆钉组装、点焊、排除设备
JPS60196111A (ja) 果実収穫用ロボツトハンド
CN112370105B (zh) 压脉器
CN110817513B (zh) 一种带材自动收卷机
JPS6331334B2 (zh)
CN110371741A (zh) 一种平面收卷机
EP4104880A1 (en) Insulin pump infusion control method
JP2005185427A (ja) 硝子体カッター及び該硝子体カッターを備える硝子体手術装置、硝子体カッター製造方法
CN111184551A (zh) 一种便于收紧和剪切的套扎吻合器
EP3699127A1 (en) Sheet supply device and sheet supply method
EP3699128A1 (en) Sheet supply device and sheet supply method
CN115252040A (zh) 一种便于缠绕驱血带的装置
CN212483236U (zh) 一种环刀手术刀片锋利度测试仪
CN213606644U (zh) 耗材压脉组件及压脉器
CN212126978U (zh) 一种自动卷盘机
CN110482291B (zh) 分卷装置
CN215511198U (zh) 膜材自动切断装置
CN112244930A (zh) 耗材压脉组件及压脉器
CN213918472U (zh) 一种条状香料切断装置
EP0950008A1 (en) Rotatabl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moving wire from a bale
CN218203401U (zh) 一种缝纫机的剪线控制机构及缝纫机
JP4051084B2 (ja) ベニヤレースでの原木切削方法およびベニヤレース
CN218939750U (zh) 一种贴胶设备
CN212186603U (zh) 一种便于测量痔疮之间距离的套扎吻合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209

Address after: 201700 block D, room 116, area C, building 6, No. 500, Huapu Road,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LB Ke Ce (Shanghai) Intelligent 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4400 Building 5, no.6, Xinzhong Road, Hain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Haining City, Jia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Haining Harbin Machiner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