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921A -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 Google Patents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921A
CN112368921A CN201880095147.XA CN201880095147A CN112368921A CN 112368921 A CN112368921 A CN 112368921A CN 201880095147 A CN201880095147 A CN 201880095147A CN 112368921 A CN112368921 A CN 1123689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lver
stator
inner diameter
excitation
mount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5147.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68921B (zh
Inventor
君岛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689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9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689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9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1/0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 H02K11/2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th devices for shielding, monitoring or protection for measuring, monitoring, testing, protecting or switching
    • H02K11/21Devices for sensing speed or position, or actuated thereby
    • H02K11/225Detecting co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4/00Machines adapted for the instantaneous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of the angular displacement of rotating parts, e.g. synchro, selsy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5/0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 G01D5/12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G01D5/1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 G01D5/20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 G01D5/204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by influencing the mutual indu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coils
    • G01D5/2046Mechanical means for transferr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Means for converting the output of a sensing member to another variable where the form or nature of the sensing member does not constrain the means for converting; Transducer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influencing the magnitude of a current or voltage by varying inductance, e.g. by a movable armature by influencing the mutual induc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coils by a movable ferromagnetic element, e.g. a co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13/00Specific aspec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nd not covered by codes H02K2201/00 - H02K2211/00
    • H02K2213/03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numerical values, ranges, mathematical expressions or similar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mission And Conversion Of Sensor Element Output (AREA)
  • Iron Core Of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高角度检测精度,在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期间对励磁绕组(10e)进行励磁的次数即励磁次数为2、针对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个旋转的输出信号产生次数即轴倍角为5、以及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数量为8的情况下,将因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100Hh)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而产生的内径变形部位数量即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6次、7次、8次以及9次中的某一个,在励磁次数为5、轴倍角为4、以及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的情况下,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次、5次、7次、9次以及10次中的某一个,在励磁次数为3、轴倍角为4、以及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的情况下,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2次、3次、5次、6次、7次、9次、10次、11次以及12次中的某一个,以相当于某一个内径变形次数的固定部位数量将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Description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旋转变压器装置以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尤其涉及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安装到安装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例如,在现有的旋转变压器装置中,包括一种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对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外周进行支承以确保安装精度,通过定子的凹部与固定部件的凸部来进行定位,将固定部件利用螺栓固定到电动机壳体,另外在外周配置屏蔽部件以提高检测精度,在对旋转变压器装置进行安装时经由屏蔽部件来进行固定。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728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第455803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现有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安装结构中,为了安装而有可能在用于卷绕绕组的定子上产生扭曲,其结果有可能会导致无法提高检测角度精度。在专利文献2中为了降低扭曲而追加了构件,但若考虑作为薄板的屏蔽板与有厚度的定子的强度,则不能认为降低扭曲是有效的,需要进一步抑制扭曲的影响。
本申请公开了鉴于如上所述那样的实际情况而得到的技术,其目的在于提高检测角度精度。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该旋转变压器定子具有卷绕有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的旋转变压器齿部;以及旋转变压器转子,该旋转变压器转子被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围绕并通过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以两处以上固定于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在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个旋转期间对所述励磁绕组进行励磁的次数即励磁次数为2、针对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个旋转的输出信号产生次数即轴倍角为5、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为8的情况下,将因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固定到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而产生的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内径变形部位数量即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6次、7次、8次以及9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5、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的情况下,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次、5次、7次、9次以及10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3、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的情况下,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2次、3次、5次、6次、7次、9次、10次、11次以及12次中的某一个,
以相当于所述某一个所述内径变形次数的固定部位数量将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申请所公开的旋转变压器装置,能够降低在对旋转变压器装置进行安装时因定子的扭曲而导致的检测波形的扭曲,并能够提高角度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对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的一个示例的一部分进行剖视来示出的概要结构图。
图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能应用本申请技术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在图2中例示出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侧视图。
图4A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由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sin绕组&cos绕组)构成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原理图。
图4B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例示出通过图4A的原理图中的励磁电源进行励磁的旋转变压器励磁绕组的励磁波形、旋转变压器输出sin绕组的输出波形以及旋转变压器输出cos绕组的输出波形。
图5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到安装部时抑制定子扭曲并降低检测波形失真的安装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是表示将励磁次数设为2、将轴倍角设为5、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设为8、以及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的具体实施例1的图。
图6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相对于图5(实施例1)将内径变形次数从4次变更为6次的具体例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相对于图5(实施例1)分别将励磁次数从2变更为5、将轴倍角从5变更为4、并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从8变更为10、并进一步地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的具体例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实施例3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相对于图7(实施例3)将内径变形次数从3次变更为5次的具体例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实施例4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相对于图7(实施例3)分别将励磁次数从5变更为3、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从10变更为12、并进一步地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7的具体例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实施例5的后视图。
图10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表示相对于图9(实施例5)将内径变形次数从7次变更为9次的具体例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实施例6的后视图。
图11A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针对将励磁次数设为2、将轴倍角设为5、将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设为8时的各内径变形次数示出角度检测精度的图。
图11B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针对将励磁次数设为5、将轴倍角设为4、将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设为10时的各内径变形次数示出角度检测精度的图。
图11C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1的图,是针对将励磁次数设为3、将轴倍角设为4、将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设为12时的各内径变形次数示出角度检测精度的图。
图12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2的图,是表示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到安装部时抑制定子扭曲以降低检测波形失真的安装结构的另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图13是表示本申请实施方式3的图,是表示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到安装部时抑制定子扭曲以降低检测波形失真的安装结构的其它另一个示例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下面,使用图1至图11C对本申请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如图所示,图1至图11C中例示了旋转变压器装置1、永磁体的旋转变压器转子2、旋转变压器定子3、8个旋转变压器齿部3T、旋转变压器齿部中心线3Tc、旋转变压器线管4、旋转变压器绕组5、旋转变压器绕组端6、旋转变压器端子7、旋转变压器端子台8、旋转变压器气隙9、旋转变压器励磁绕组10e、旋转变压器输出sin绕组10s、旋转变压器输出cos绕组10c、旋转变压器励磁波形11e、旋转变压器输出sin波形11s、旋转变压器输出cos波形11c、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13e、13f、12g、13h、13i、旋转电机100、旋转电机的外壳100H、外壳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即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旋转电机的转子100R、旋转电机的转轴100Rs、旋转电机的定子100S以及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100Sc。
图4A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原理图,图4B中例示出通过图4A中的励磁电源励磁的旋转变压器励磁绕组10e的旋转变压器励磁波形11e、旋转变压器输出sin绕组10s的旋转变压器输出sin波形11s以及旋转变压器输出cos绕组10c的旋转变压器输出cos波形11c,但图4A和图4B中例示出的内容都是公知的,因此省略上述那些具体的内容说明。
这里,首先,在使用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1具体进行说明之前,对轴倍角简单地进行说明。
旋转变压器装置1中,旋转变压器绕组5被卷绕在设置于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旋转变压器齿部3T。作为旋转变压器绕组5,卷绕有三种线圈、即产生励磁波形11e的励磁绕组10e、产生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的sin波形11s的sin绕组10s、以及产生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信号的cos波形11c的cos绕组10c。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中央孔处将旋转变压器转子2安装到旋转电机的转轴100Rs。通过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外周面的凹凸(参照图示的凹凸),根据永磁体的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旋转,从依赖于励磁波形11e的sin波形11s和cos波形11c的位置关系中对旋转角进行检测。另外,将在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中产生与一个旋转相应的输出信号的类型称为1X,将在一个旋转中产生与两个旋转相应的输出信号的类型称为2X,同样地,将产生与四个旋转相应的输出信号的类型称为4X,这些1X、2X、4X被称为轴倍角。即,针对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的输出信号产生次数被称为轴倍角。该轴倍角多数是根据电动机的极对角来决定的。
接着,对于励磁绕组,将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励磁几次称为励磁次数。即,将在旋转变压器2的一个旋转的期间中将旋转变压器励磁绕组10e进行励磁的次数称为励磁次数。该励磁次数与轴倍角、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数量相匹配地由输出绕组的规格来决定。
进一步地,将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1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时把旋转变压器装置1内的旋转变压器3的一部分同时固定在几处称为内径变形次数。例如,在以两处进行固定的情况下,可以认为通过在该两处进行固定的位置,微观地来看,旋转变压器定子3产生扭曲,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扭曲为椭圆形。该情况下,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变形被称为内径变形2次。另外,将在对五处进行固定的情况下的内径变形称为内径变形5次。
本实施方式1的旋转变压器装置1中,在图2和图3所示的事例的情况下,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外周如图所示具有5个凹凸部,轴倍角为5X。
旋转电机100若为10极12槽,则为5极对角。即,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轴倍角(5X)与旋转电机100的磁体对极(5极对角)设为相同。
旋转变压器装置1主要由对多个薄钢板进行层叠而构成的旋转变压器定子3、旋转变压器绕组5、用于卷绕该旋转变压器绕组5的旋转变压器线管4构成。
如图2例示出的那样,将旋转变压器齿部3T以在八处沿内径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于旋转变压器定子3中。另外,将八个旋转变压器齿部3T沿周向等间隔地进行配置。
旋转变压器绕组中,卷绕有分别卷绕在旋转变压器齿部3T上的励磁绕组10e、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sin绕组10s、以及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cos绕组10c合计3根线圈,各线圈的卷绕开始和卷绕结束总计6根旋转变压器绕组端6向图2中的左侧延伸,并连接至与之分别对应的旋转变压器端子7。以上是与现有装置相同的结构。
若在旋转变压器转子2进行旋转的状态下使励磁用交流电流流过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励磁绕组10e,则作为sin波形11s、cos波形11c的旋转变压器输出波形根据旋转变压器转子2和旋转变压器齿部3T之间的旋转变压器气隙9的磁通量的变化而变化。此外,该旋转变压器输出波形中混入有阶数分量。
该阶数分量由轴倍角、励磁次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内径变形次数来决定,轴倍角、励磁次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由旋转变压器(旋转电机)规格来决定,内径变形次数由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周向的固定部位的数量来决定。
接着,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1固定于旋转电机100的外壳100H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100Hh的情况下,利用螺钉、嵌缝(铆接)等固定方式来固定,但通过该固定有可能会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侧出现扭曲,在因该扭曲而导致的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部分有可能会产生变形。例如,若将旋转变压器定子3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100Hh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为两处,则由于内径变形部位为周向上的两处,因此称为内径变形2次,若固定部位为三处,则称为内径变形3次。
关于针对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变形次数的旋转角度检测的鲁棒性,根据实验、仿真进行定性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是,导出了下述特性,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变形次数是因将该旋转变压器定子3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100Hh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而产生的旋转变压器3的内径变形部位数量。
在励磁次数(在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期间对旋转变压器励磁绕组10e进行励磁的次数)为2、轴倍角(针对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一个旋转的输出信号产生次数)为5、以及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数量为8的情况下,图11A所示那样将内径变形次数(基于因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100Hh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而产生的内径变形部位数量即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6次、7次、8次、9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5、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的情况下,如图11B所示那样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次、5次、7次、9次以及10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3、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的情况下,如图11C所示那样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2次、3次、5次、6次、7次、9次、10次、11次以及12次中的某一个,
在上述情况下,能抑制角度误差精度的恶化,即使在定子上产生上述次数的扭曲的情况下也能高精度地获取检测角度。
如图11A、图11B、图11C所示那样,对于上述内径变形次数以外的次数,不能高精度地获取检测角度。
本申请实施方式1是通过嵌缝(铆接)来向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进行固定的情况的事例,作为具体的结构例,分别在图5中图示出实施例1,在图6中图示出实施例2,在图7中图示出实施例3,在图8中图示出实施例4,在图9中图示出实施例5,在图10中图示出实施例6。实施例2、3、4、5、6图示出实施例1中的所述励磁次数、所述轴倍角、所述齿部数量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的另一个组合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在图5中例示出实施例1以图2为基础将因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部位的数量(相当于内径变形次数)选定为4个(4次)的情况。
图5是表示在将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到安装部时抑制定子扭曲并降低检测波形失真的具体的安装结构的一个示例的主视图,是表示将励磁次数设为2、将轴倍角设为5、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设为8、以及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的具体实施例的图。
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外周的4处,利用嵌缝(铆接)沿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周向等间隔地施加旋转变压器嵌缝部12a、12b、12c、12d,受其影响,如示意性记载的虚线的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那样,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外周其一部分与旋转变压器嵌缝部12a、12b、12c、12d相对应地突出,通过这些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与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例如图1中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的内周面等紧密地固定。
因此,无需安装用的追加部件就能进行固定,并且能更正确地输出检测波形。
此外,可以认为通过所述嵌缝(铆接)也会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内径方向产生扭曲(未图示)。此处,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根部(外径方向)的附近存在嵌缝(铆接)的位置,但若考虑磁路,则在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根部处磁路沿外周在两个方向分离开,因此预先使嵌缝部位于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中心线3Tc上这一情况对因嵌缝而引起的旋转变压器3的变形影响较少,由此进一步希望在其它旋转变压器定子外周位置施加嵌缝部。即,期望将旋转变压器装置1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多个部位中的至少一个配置于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中心线3Tc上。
若在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周向上,由于旋转变压器嵌缝部12a、12b、12c、12d本身的大小而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外周磁路不饱和,则即使旋转变压器嵌缝部不位于旋转变压器齿部3T的中心线3Tc上也没有关系。另外,可以是在旋转变压器3上设置凸缘并在其中央开孔,通过拧紧螺钉来将旋转变压器定子3固定于外壳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的收纳部100Hh等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结构。如上所述,在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外周附近,将所述关系考虑在内来决定将旋转变压器装置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固定部的位置,从而能够提高角度检测的精度。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是相对于图5(实施例1)将内径变形次数从4次变更为6次的具体例,图6中用主视图来例示出。
本实施例2是所述励磁次数为2、所述轴倍角为5、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8、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为6次时的具体结构例,图6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12d、12e、12f、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13e、13f。
本实施例2也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依据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3]
本实施例3是相对于图5(实施例1)分别将励磁次数从2变更为5、将轴倍角从5变更为4、以及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从8变更为10、进一步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的具体例,图7中用主视图来例示出。
本实施例3是所述励磁次数为5、所述轴倍角为4、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为3次时的具体结构例,图7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
本实施例3也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依据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4]
本实施例4是相对于图7(实施例3)将内径变形次数从3次变更为5次的具体例,图8中用主视图来例示出。
本实施例4是所述励磁次数为5、所述轴倍角为4、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为5次时的具体结构例,图8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12d、12e、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13e。
本实施例4也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依据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5]
本实施例5是相对于图7(实施例3)分别将励磁次数从5变更为3、将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从10变更为12,进一步将内径变形次数设为7的具体例,图9中用主视图来例示出。
本实施例5是所述励磁次数为3、所述轴倍角为4、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为7次时的具体结构例,图9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12d、12e、12f、12g、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13e、13f、13g。
本实施例5也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依据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6]
本实施例6是相对于图9(实施例5)将内径变形次数从7次变更为9次的具体例,图9中用主视图来例示出。
本实施例6是所述励磁次数为3、所述轴倍角为4、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以及所述内径变形次数为9次时的具体结构例,图10中例示出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旋转变压器突起部13a、13b、13c、13d、13e、13f、13g、13h、13i。
本实施例6也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依据产生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2.
接着对于实施方式2使用图6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2中,旋转电机100是8极12槽的无刷类型,是在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外周有4个突部、且轴倍角为4的情况的事例。
在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旋转变压器定子3上如图示那样存在10个旋转变压器齿部3T,旋转变压器齿部3T上卷绕有励磁绕组10e(参照图4A)、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sin绕组10s(参照图4A)、以及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cos绕组10c(参照图4A)合计3根线圈。
另外,旋转变压器装置1收纳于形成在旋转电机100的外壳100H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旋转变压器定子3被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的收纳壁部100Hhw的内周面100Hhwis围绕。
此外,本实施方式2中,省略实施方式1中图示出的旋转变压器绕组端6、旋转变压器端子7以及旋转变压器端子台8的图示。
本实施方式2中,由于设励磁次数=5、轴倍角=4、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10,因此能利用所述关系来设内径变更次数=3。因此,将把旋转变压器装置1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的部位的个数设为3个,在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的一侧等间隔地设置有3个相同形状的突起100Hhwp。
若要将旋转变压器装置1压入旋转电机100的外壳100H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内,则突起100Hhwp有可能会使旋转变压器定子3沿内径方向变形,但如实施方式1中所记载那样该变形不太可能导致检测角度信息中产生误差。
此外,不与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突起100Hhwp紧贴的外周面形成有稍许的间隙100Hhwg,从而不与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的收纳壁部100Hhw的内周面100Hhwis相接,由此也确保定子3本身的对准。
实施方式3.
接着对于实施方式3使用图7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3中,旋转电机100是10极12槽的无刷类型,是在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旋转变压器转子2的外周有5个突部、且轴倍角为5的情况的事例。
在旋转变压器装置1的旋转变压器定子3上如图示那样存在8个旋转变压器齿部3T,旋转变压器齿部3T上卷绕有励磁绕组10e(参照图4A)、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sin绕组10s(参照图4A)、以及作为旋转变压器输出绕组的cos绕组10c(参照图4A)合计3根线圈。
另外,旋转变压器装置1收纳于形成在旋转电机100的外壳100H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在此基础上,将设置于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外周的凸缘14a、14b、14c、14d通过螺钉止动而固定于外壳100H。
实施方式3中,由于设励磁次数=2、轴倍角=5、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8,因此能根据所述关系式来设内径变更次数=4。因此,在旋转变压器定子3的外周设置凸缘14a、14b、14c、14d,利用4个螺钉将旋转变压器装置1固定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100Hh)。
此时通过螺钉止动有可能会使旋转变压器定子3变形,但如实施方式1所记载那样,该变形不太可能导致检测角度信息中产生误差。
此外,在实施方式3中产生因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安装位置偏移而产生的角度误差的情况下,能够通过螺钉的拆卸、再组装来进行修正。
如上所述,将由励磁次数、轴倍角、齿部数量决定的输出绕组次数考虑在内来决定内径变形次数,并能够决定旋转变压器装置的固定部位的数量,因此能提高检测角度的精度。另外,作为固定旋转变压器定子的结构,不仅在旋转变压器定子本身上施加凸缘、嵌缝等,还可以通过旋转变压器装置用的收纳部的收纳壁的突起,与旋转变压器定子侧紧贴来施加旋转变压器定子压力,从而通过所选定的固定部位的个数,能够提高角度检测精度。
此外,各图中,同一标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虽然本申请记载了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但是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种特征、方式和功能不限于特定实施方式的应用,可以单独地或以各种组合来应用于实施方式。
因此,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设想无数未举例示出的变形例。例如,假设包括对至少一个构成要素进行变形、添加或省略的情况,以及提取至少一个构成要素并与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进行组合的情况。
标号说明
1 旋转变压器装置
2 旋转变压器转子
3 旋转变压器定子
3T 旋转变压器齿部
3Tc 旋转变压器齿部中心线
4 旋转变压器线管
5 旋转变压器绕组
6 旋转变压器绕组端
7 旋转变压器端子
8 旋转变压器端子台
9 旋转变压器气隙
10e 励磁绕组
10s sin绕组
10c cos绕组
11c cos波形
11e 励磁波形
11s sin波形
12a、12b、12c、12d、12e、12f、12g、12h、12i 旋转变压器嵌缝(铆接)部
13a、13b、13c、13d、13e、13f、12g、13h、13i 旋转变压器突起部
14a、14b、14c、14d 凸缘
100 旋转电机
100H 旋转电机的外壳
100Hh 外壳的旋转变压器装置用收纳部(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100Hhw 收纳部的收纳壁部
100Hhwg 间隙
100Hhwis 收纳壁部的内周面
100Hhwp 突起
100R 旋转电机的转子
100Rs 旋转电机的转轴
100S 旋转电机的定子
100Sc 旋转电机的定子线圈。

Claims (7)

1.一种旋转变压器装置,包括:旋转变压器定子,该旋转变压器定子具有卷绕有励磁绕组和输出绕组的旋转变压器齿部;以及旋转变压器转子,该旋转变压器转子被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围绕并通过旋转轴进行旋转,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以两处以上固定于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个旋转期间对所述励磁绕组进行励磁的次数即励磁次数为2、针对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个旋转的输出信号产生次数即轴倍角为5、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的数量为8的情况下,将因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固定到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周向上的固定部位而产生的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内径变形部位数量即内径变形次数设为4次、6次、7次、8次以及9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5、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0的情况下,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3次、5次、7次、9次以及10次中的某一个,
在所述励磁次数为3、所述轴倍角为4、以及所述旋转变压器齿部数量为12的情况下,将所述内径变形次数设为2次、3次、5次、6次、7次、9次、10次、11次以及12次中的某一个,
以相当于所述某一个所述内径变形次数的固定部位数量将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向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的一侧部分地突出的突出部来将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利用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向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一侧部分地突出的突起来将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的外周的凸缘被螺钉止动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从而将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固定于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安装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所述两处以上的固定部位沿周向等间隔。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旋转变压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所述固定部位中的至少一处位于所述旋转变压器定子的旋转变压器齿部的中心线上。
7.一种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包括:外壳;定子,该定子内置于所述外壳;以及转子,该转子内置于所述外壳,所述外壳安装有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所述旋转变压器装置,所述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的特征在于,
所述旋转变压器转子通过所述转子的旋转来进行旋转。
CN201880095147.XA 2018-07-03 2018-07-03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Active CN1123689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25156 WO2020008516A1 (ja) 2018-07-03 2018-07-03 レゾルバ装置およびレゾルバ装置付回転電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921A true CN112368921A (zh) 2021-02-12
CN112368921B CN112368921B (zh) 2023-09-29

Family

ID=690609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5147.XA Active CN112368921B (zh) 2018-07-03 2018-07-03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52534B2 (zh)
EP (1) EP3820027A4 (zh)
JP (1) JPWO2020008516A1 (zh)
CN (1) CN112368921B (zh)
WO (1) WO202000851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8562B2 (ja) 2020-03-27 2024-05-07 ミネベアミツミ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21740A (ja) * 2012-04-12 2013-10-28 Jtekt Corp レゾルバ
JP2015089177A (ja) * 2013-10-29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付き電動モ−タ装置
CN104969038A (zh) * 2012-12-14 2015-10-07 泰科电子比利时公司 具有四个保持装置的电磁角度传感器
WO2016027290A1 (ja) * 2014-08-21 2016-0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
CN105850014A (zh) * 2014-01-27 2016-08-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旋转变压器装置、电动机以及驱动器
CN106655685A (zh) * 2017-03-01 2017-05-10 上海世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压器和具有这种旋转变压器的旋转体
CN108027253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无刷旋转变压器及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28704B2 (zh) 1973-05-07 1982-06-18
DE112006000118T5 (de) 2005-01-31 2007-12-13 Tamagawa Seiki Co., Ltd. Resolverbefestigungsstruktur
JP5728704B2 (ja) 2011-10-27 2015-06-0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の取付構造
JP6384217B2 (ja) * 2014-09-09 2018-09-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モータ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3221740A (ja) * 2012-04-12 2013-10-28 Jtekt Corp レゾルバ
CN104969038A (zh) * 2012-12-14 2015-10-07 泰科电子比利时公司 具有四个保持装置的电磁角度传感器
JP2015089177A (ja) * 2013-10-29 2015-05-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付き電動モ−タ装置
CN105850014A (zh) * 2014-01-27 2016-08-1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旋转变压器装置、电动机以及驱动器
WO2016027290A1 (ja) * 2014-08-21 2016-02-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レゾルバ
CN108027253A (zh) * 2015-09-30 2018-05-11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无刷旋转变压器及旋转角度检测装置
CN106655685A (zh) * 2017-03-01 2017-05-10 上海世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变压器和具有这种旋转变压器的旋转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20027A4 (en) 2021-07-07
US11552534B2 (en) 2023-01-10
EP3820027A1 (en) 2021-05-12
JPWO2020008516A1 (ja) 2021-07-15
US20210211021A1 (en) 2021-07-08
WO2020008516A1 (ja) 2020-01-09
CN112368921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2056B2 (ja) 電磁モータ用固定子の巻線絶縁構造
US20110018384A1 (en) Motor
JP2007014184A (ja) 電気機械、電気機械のステータ構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直流モータ、特にブラシレス直流モータ
JP5814445B1 (ja) レゾルバ
US20120098382A1 (en) Electric motor
WO2018128043A1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自動車用電動補機システム
WO2016060232A1 (ja) ダブルステータ型回転機
JP2018033299A (ja) 2つのロータコアを有する電子整流式モータ
JP2017188981A (ja) ステー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WO2014020756A1 (ja) 回転電機
JP2010025700A (ja) レゾルバロータの固定構造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8082600A (ja) ダブルロータ型の回転電機
US20180262081A1 (en) Electric motor including stator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thereof
JP2008263738A (ja) 回転電機
JP4793802B2 (ja) 内転型ブラシレス直流電動機
CN112368921B (zh) 旋转变压器装置及带旋转变压器装置旋转电机
JP2017188982A (ja) ステータ、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8133989A (ja) ステータ構造およびレゾルバ
CN107078620B (zh) 电动机、电动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电动机的控制装置
JP5363136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10025900A (ja) レゾルバロータの固定構造及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KR20110058057A (ko) 영구자석형 전동기
JP2013223281A (ja) 電動モータ
JP2006288012A (ja) アキシャルギャップ型電動機
KR20190023243A (ko) 스테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