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8879A - 蓄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蓄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68879A
CN112368879A CN201980042015.5A CN201980042015A CN112368879A CN 112368879 A CN112368879 A CN 112368879A CN 201980042015 A CN201980042015 A CN 201980042015A CN 112368879 A CN112368879 A CN 1123688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axis direction
power storage
coupling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20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村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Original Assignee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1898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3777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15466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74345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filed Critical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688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688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01M50/264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e.g. straps, tie rods or peripheral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10Multiple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e.g. arrays or modules
    • H01G11/12Stacked hybrid or EDL capaci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2Fixing or assembling a capacitive element in a housing, e.g. mounting electrodes, current collectors or terminals in containers or encapsul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4Secondary casings; Racks; Suspension devices;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ounting metho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4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ircraft or vehicles, e.g. cars or trai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62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with fastening means, e.g. 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4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cells
    • H01M10/647Prismatic or flat cells, e.g.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4Rods or plates
    • H01M10/6555Rods or plates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5Mean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the cells
    • H01M10/655Solid structures for heat exchange or heat conduction
    • H01M10/6556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 H01M10/6557Solid parts with flow channel passages or pipes for heat exchange arranged between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89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 H01M50/291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characterised by spacing elements or positioning means within frames, racks or pack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保持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具备:包括与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与该终端部连接的安装部的第一框;包括与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并沿着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的第二框;在第一方向上连结第一框与第二框的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延伸突出部内,在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安装部包括相对于固定面设置的设置部,与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相比,其他连结部从在终端部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Description

蓄电装置
本申请主张日本特愿2018-118983号以及日本特愿2018-154665号的优先权,日本特愿2018-118983号以及日本特愿2018-154665号的内容通过引用记载于本申请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元件、具备保持该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用于混合动力汽车、电机汽车等的组电池包括电池堆、拘束部件、电池监视基板、汇流条模块以及固定部件而构成(参照日本特开2017―4803号公报)。
电池堆层叠平板状的电池组而构成。多个电池组以串联的方式电连接。电池组例如为镍氢二次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以及有机自由基电池。
以下,将层叠电池组的方向称作层叠方向。将与层叠方向正交,沿着长方形状的电池组的长边的方向称作长度方向。另外,将与层叠方向正交,并沿着长方形状的电池组的短边的方向称作上下方向。
电池组的外装壳体为薄平板状的方式。在外装壳体的内部空间内置有电极层叠体、电解质、端子连接部、正极端子部的一部分以及负极端子部的一部分。
固定部件为用于将电池堆固定于规定的设置部位的部件。固定部件设于电池堆的层叠方向的两面部。固定部件连结于设置部位,并且,固定拘束部件的两端部。固定部件包括第一板、第二板。第一板与第二板以重叠的状态固定。位于内侧的第一板与拘束部件连结。位于外侧的第二板固定于设置部位。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部位位于组电池的下方。因而第二板的下方向外侧弯曲,并形成有贯通孔。利用插通于该贯通孔的螺栓,固定部件固定于设置部位。
拘束部件以在层叠方向上按压的状态拘束电池堆的两面部。拘束部件为在层叠方向上延伸的部件,两端部向内侧弯曲。因而拘束部件在从上下方向观察时形成为剖面U形。该端部固定于固定部件。具体而言,在第一板形成有孔,在拘束部件的弯曲部也形成有孔。插通该孔而设置有螺栓,将拘束部件与第一板连结。另外,通过紧固螺栓,而将电池堆向层叠方向按压。拘束部件在单侧沿上下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两个,供设置有四个。
然而,在这种组电池中,电池堆(电池组)伴随充放电而在层叠方向上伸缩。因此,电池堆在伸长状态时在层叠方向上对固定部件施力。另外,在这种组电池中,在受到振动等时,有时电池堆(电池组)将固定部件朝向层叠方向施力。
这样一来,经由螺栓固定于设置部位的固定部件以该螺栓侧(设置部位侧)为支点倾倒。伴随于此,固定部件中,与设置部位(螺栓)侧相比更靠近该设置部位(螺栓)侧的相反的一侧的一方在层叠方向上移动。因此,相对于距离固定部件的设置部位远的位置的拘束部件,在层叠方向上经由连结拘束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螺栓作用比靠近固定部件的设置部位的位置的拘束部件大的力(层叠方向的力)。
其结果是,在以往的组电池中,在距离设置部位远的位置的拘束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边界周边(具体而言,拘束部件的弯曲部的基端所在的棱线周边),作用比距离设置部位近的位置的拘束部件与固定部件的边界周边(具体而言,拘束部件的弯曲部的基端所在的棱线周边)大的弯曲应力。
即,在以往的组电池中,相对于分别在不同方向上与蓄电元件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相互连结的固定部件与拘束部件的边界周边,会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48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能够抑制相对于分别在不同方向与蓄电元件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相互连结的第一框与第二框的边界周边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
至少一个蓄电元件;
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
第一框,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所述终端部的一端的安装部;
第二框,其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着所述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
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结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在所述延伸突出部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部,该设置部相对于固定有所述第一框的固定面设置,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最靠近所述设置部的连结部和其他连结部,
该其他连结部与所述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相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在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所述蓄电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所述蓄电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所述蓄电装置中的第一框的立体图。
图5是将所述蓄电装置固定于安装的对象的固定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6是将所述蓄电装置固定于安装的对象的固定面的状态的部分主视图。
图7是概略地表示所述第一框的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各位置与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各位置在第一方向(X轴方向)上位移的量的关系的图表。
图8是概略地表示所述第一框的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各位置与作用于第二方向(Z轴方向)的各位置的第一方向(X轴方向)的力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将其他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固定于安装的对象的固定面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其他实施方式的第一框的立体图。
图11是所述第一框的第一方向(X轴方向)视的图。
图12是图10所示的XII位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13是图12的XIII-XIII位置的剖面图。
图14是图12的XIV-XIV位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
至少一个蓄电元件;
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
第一框,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所述终端部的一端的安装部;
第二框,其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着所述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
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结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在所述延伸突出部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部,该设置部相对于固定有所述第一框的固定面设置,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最靠近所述设置部的连结部和其他连结部,
该其他连结部与所述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相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在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根据上述构成,由于振动等外界重要因素,或者充电时的蓄电元件的膨胀等,蓄电元件在第一方向上对第一框的终端部施力时,第一框以设置部为支点向外侧倾倒。在该状态下,向与第二方向上的第一框的设置部侧相反的一侧(终端部的另一端侧)的第一方向位移的量与向第一框的设置部侧的第一方向位移的量相比,成比例地变多。
但是,传递第一方向上的力的多个连结部分别位于靠近延伸突出部与主体部的边界的位置。由此,延伸突出部与主体部的边界的弯曲力矩变小。
此外,由于其他连结部与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相比,从在终端部件的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因此作用于各连结部周边的力导致的弯曲力矩(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力矩)数值上接近,结果弯曲应力也数值上接近。
具体而言,第一框随着由于蓄电元件施力,终端部的第二方向的另一端侧比设置部侧更大地倾倒。因此,在位于终端部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上作用有比作用于位于设置部侧的连结部的力更大的力。与此相对,从位于终端部的另一端侧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比从位于设置部侧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短。而且,弯曲力矩由力与距离的积求得,因此作用于各连结部周边的力产生的弯曲力矩(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力矩)相互接近,结果弯曲应力也相互接近。因而,抑制相对于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与蓄电元件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相互连结的第一框与第二框的边界周边,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所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其他连结部配置在穿过所述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与所述设置部的固定中心的虚拟直线上。
根据上述构成,虚拟直线相对于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成比例地接近。
因而,从配置于虚拟直线上的多个连结部分别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为与第二方向上的多个连结部各自的位置对应的距离。即,在第二方向上,越是离设置部位远的位置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越短。
与此相对,伴随第一框的倾倒而作用的第一方向的力在第二方向上离设置部位越远的位置,越成比例地变大。
因而,上述构成的蓄电装置中,获得作用于各连结部的第一方向的力与从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第三方向上的距离的平衡,其结果是,在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中的与各连结部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的值接近或者均匀化。由此,在与各连结部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的值也接近或者均匀化。
所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第一框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元件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框,
所述第二框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元件的两侧的一对第二框,
连结一方的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多个连结部和连接另一方的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多个连结部以在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地配置。
根据上述构成,作用于第一框的终端部的蓄电元件的施加的力在一方的第二框侧与另一方的第二框侧均等或者大致均等作用。由此,一方的第二框与第一框的边界周边的弯曲力矩(弯曲应力)的值和另一方的第二框与第一框的边界周边的弯曲力矩(弯曲应力)的值均匀化。因而,抑制应力在连结第一框与第二框的任一连结部周边集中。
在该情况下,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安装部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分别从所述终端部的所述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脚部,
所述一对脚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终端部的所述一端连接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包括从所述终端部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该第一端的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包括所述设置部。
如此,由于利用一对脚部使终端部配置于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因此相对于终端部在第一方向上排列的蓄电元件也配置在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由此,蓄电元件的散热性提高。
而且,如上述那样,相对于由于脚部的存在而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的终端部,在作用有蓄电元件导致的施加的力时,会产生与脚的长度对应的倾倒。因此,容易产生分别在多个连结部的应力(弯曲力矩)的偏差。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获得作用于各连结部的第一方向的力和从第一方向的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第三方向上的距离的平衡,其结果是,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与各连结部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的值接近或者均匀化。因而,即便第一框具有将终端部配置在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的脚部,在与多个连结部分别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的值接近或者均匀化。
另外,所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在所述终端部以及所述延伸设置部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即侧端部中,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包括设置部侧的端部的第一部位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位相邻的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终端部以及所述延伸设置部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该侧端部相邻的部位,向相互相反的一侧弯曲,并且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的边界部扭转。
根据该构成,由于终端部以及延伸设置部中的侧端部的第一部位与第二部位的边界部扭转而具有弹性,因此在设置部设置于固定面的状态下,通过对蓄电装置施加振动等,在终端部向蓄电元件按压而以设置部为支点倾倒的方式使终端部件变形时,所述边界部延伸(扭转恢复地变形)。由此,所述按压引起的应力被吸收,其结果是,抑制终端部件的损伤。
另外,所述蓄电装置中,也可以构成为,
所述脚部包括板状的所述设置部,所述设置部从所述延伸设置部的前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包括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
所述设置部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即设置部侧端部与所述第一部位连续,并且相对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该设置部中的该设置部侧端部相邻的部位,向设有所述第一部位的一侧弯曲。
根据该构成,包括延伸设置部与设置部的边界部的第一框的第三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位与设置部侧端部)通过在与第一部位连续的状态下,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与该端部相邻的部位弯曲,从而能够确保延伸设置部与设置部的边界部的强度。
另外,其他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具备:
至少一个蓄电元件;
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
第一框,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所述终端部的一端的安装部;
第二框,其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着所述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
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结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在所述延伸突出部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部,该设置部相对于固定有所述第一框的固定面设置,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离所述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和其他连结部,
所述离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与所述其他连结部相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在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其他连结部配置在穿过所述离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与所述设置部的固定中心的虚拟直线上。
根据上述构成,虚拟直线相对于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成比例地接近。
因而,从配置于虚拟直线上的多个连结部分别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成为与第二方向上的多个连结部各自的位置对应的距离。即,在第二方向上,越是离设置部位远的位置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距离越短。
与此相对,伴随第一框的倾倒而作用的第一方向的力在第二方向上越是离设置部位远的位置,越成比例地变大。
因而,上述构成的蓄电装置中,获得作用于各连结部的第一方向的力与从各连结部到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的第三方向上的距离的平衡,其结果是,主体部与延伸突出部的边界中的与各连结部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的值接近或者均匀化。由此,在与各连结部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的值也接近或者均匀化。
根据以上的蓄电装置,能够提供一种蓄电装置,其能够抑制相对于分别在不同方向与蓄电元件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相互连结的第一框与第二框的边界周边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是本实施方式中的结构,有时与背景技术中的各构成部件(各构成要素)的名称不同。
如图1~图3所示,蓄电装置1具有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保持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的保持部件4。另外,蓄电装置1具有与蓄电元件2相邻的相邻部件3。另外,蓄电装置1具备:配置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与保持部件4之间的绝缘体5;能够导通地连接不同的蓄电元件2彼此或者蓄电元件2与外部输入输出用端子(未标号)等的汇流条6(参照图1以及图2)。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2。多个蓄电元件2在第一方向上排列。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说明中,多个蓄电元件2排列的方向(第一方向)为X轴方向,与X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二方向)为Z轴方向,与X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第三方向)为Y轴方向。伴随于此,在各图中,为了方便,图示了与X轴方向、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对应的正交坐标(X轴,Y轴,Z轴正交的坐标)。
多个蓄电元件2为分别一次电池、二次电池、电容器等。本实施方式的蓄电元件2为能够充放电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更具体而言,蓄电元件2为利用伴随锂离子的移动而产生的电子移动的锂离子二次电池。该蓄电元件2为所谓的方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
如图2所示,多个蓄电元件2的分别具有:电极体(未图示);与电解液一起收容电极体的壳体21;至少一部分向壳体21的外侧露出的外部端子22。
壳体21具有:具有开口的壳体主体211;封堵(关闭)壳体主体211的开口的板状的盖板216。本实施方式的壳体主体211为有底方筒状,壳体21为扁平的立方体形状。壳体主体211具备:矩形板状的封堵部212、连接于封堵部212的周缘的筒状的主体部(周壁)213。主体部213具有扁平的方筒形状。该主体部213具有:从封堵部212的周缘的长边延伸的一对长壁部214、从封堵部212的周缘的短边延伸的一对短壁部215。通过使短壁部215分别连接一对长壁部214的对应的端部彼此,而形成扁平的方筒状的主体部213。盖板216为封堵壳体主体211的开口的矩形板状的部件。在该盖板216配置有一对外部端子22。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如上述那样,多个蓄电元件2在X轴方向上并列。多个蓄电元件2分别使壳体21(壳体主体211)的长壁部214朝向X轴方向。
相邻部件3配置在沿X轴方向排列的两个蓄电元件2之间,或者X轴方向的最远端的蓄电元件2与相对于该蓄电元件2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部件(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保持部件4的一部分)之间。该相邻部件3由具有树脂等绝缘性的部件构成。另外,相邻部件3在与相邻的蓄电元件2之间形成有能够供该蓄电元件2的温度调整用的流体流通的流路。
保持部件4由具有金属等导电性的部件构成。保持部件4如图1~图3所示,通过包围多个蓄电元件2与多个相邻部件3的周围,而将这多个蓄电元件2以及多个相邻部件3一起保持。
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如图1以及图2所示,保持部件4具备:包括在X轴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的终端部400以及与Z轴方向的终端部400的一端(第一端部)连接的安装部401的第一框40;包括在Y轴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的主体部410以及从该主体部410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终端部400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411的第二框41;在X轴方向上连结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的多个连结部42,该连结部42在延伸突出部411内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在本实施方式的保持部件4中,第一框40包括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框40,第二框41包括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的一对第二框41。即,保持部件4具有:在X轴方向上配置于多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框40;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多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并且将Y轴方向上的第一框40的端部彼此连接的一对第二框41。
分别在一对第一框40中,终端部400如图4所示,具有在X轴方向朝向蓄电元件2侧的第一面;在X轴方向上朝向与蓄电元件2侧相反的一侧(外侧)的第二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终端部400通过使多个部件(本实施方式中为两个部件)在X轴方向上重合而构成。伴随于此,终端部400的第一面为在X轴方向上位于最远端的一方的部件的外表面,终端部400的第二面为在X轴方向上位于最远端的另一方的部件的外表面。
终端部400在Y轴方向的两端部(各第三端部)分别具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孔402a,402b。在该孔402a,402b插通有构成连结部42的螺栓420(参照图2)。在本实施方式中,在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个孔402a,402b。
分别在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两端部,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个孔402a,402b中的、Z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另一端(第二端部)侧的孔402a配置在比Z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侧的孔402a更靠近Y轴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各第三端部的孔402a,402b以在终端部400的Z轴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为基准对称地配置。
安装部401包括相对于固定有第一框40的固定面设置的设置部401a。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部401包括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脚部401b,401b。一对脚部401b,401b分别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沿Z轴方向延伸。一对脚部401b,401b分别具有: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一端、该第一端的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脚部401b的第一端包括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沿Z轴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另外,脚部401b的第二端包括设置部401a。通过将这些延伸设置部与设置部401a连接而构成脚部401b。另外,在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与延伸设置部的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第四端部)在Z轴方向上的边界部或者其附近设有缺口405。
在本实施方式中,包括脚部401b的第二端的端部构成设置部401a,设置部401a具有相对于第一端侧(延伸设置部)弯曲,并在Z轴方向上朝向外侧的设置面。设置部401a构成为能够相对于固定有第一框40的固定面(例如汽车的底盘或者固定于底盘的安装金属件的外表面)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部401a利用具有沿Z轴方向延伸的轴中心的螺栓设置于固定面。
伴随于此,设置部401a具有供螺栓的轴部插通的孔403。该孔403在Z轴方向上贯通设置部401a。利用该结构,孔403的孔中心或者插通于孔403的螺栓的轴中心成为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一方的脚部401b的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在从X轴方向观察时,配置在通过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一方的第三端部内的两个孔402a,402b的虚拟线上。另外,另一方的脚部401b的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在从X轴方向观察时,配置于通过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另一方的第三端部内的两个孔402a,402b的虚拟线上。
即,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一方的第三端部的两个孔402a,402b配置在比通过终端部400的一方的第三端部侧的一方的脚部401b的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并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虚拟直线VL1更靠近Y轴方向的外侧。另外,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另一方的第三端部的两个孔402a,402b配置在比通过终端部400的另一方的第三端部侧的另一方的脚部401b的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并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虚拟直线VL1更靠近Y轴方向的外侧。
而且,Y轴方向上的终端部400的各第三端部的两个孔402a,402b中的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孔402b以外的孔(其他孔)402a配置在比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孔402b更靠近Y轴方向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Y轴方向上的的终端部400的各第三端部的所述其他孔402a配置在通过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孔402b和与该孔402b所在的第三端部对应的脚部401b的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第二虚拟直线(虚拟直线)VL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部401a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向外侧突出,固定中心相对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位置偏移(位于不同的位置)。伴随于此,这里提议的第一虚拟直线VL1、以及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关系(孔402a,402b与固定中心的配置的基准)是从X轴方向观察的关系(忽略了固定中心相对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位于不同的位置的平面的关系)。
返回图2,一对第一框40利用各个终端部400夹住多个蓄电元件2。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相邻部件3。因此,蓄电元件2与相邻部件3在X轴方向上交替地配置。伴随于此,一对第一框40利用各个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夹住蓄电元件2与相邻部件3的层叠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蓄电元件2与相邻部件3的层叠体中,在X轴方向的两端配置有相邻部件3。由此,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隔着相邻部件3与蓄电元件2并列。
如上述那样,一对第二框41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多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一对第二框41分别包括,在Y轴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的主体部410;从该主体部410沿Y轴方向延伸突出并沿着至少终端部400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411。另外,一对第二框41分别具有:从与主体部410中的延伸突出部411不同的位置沿Y轴方向延伸,并沿着蓄电元件2(壳体21的封堵部212)的外表面的第一延伸设置部412;从第一延伸设置部412沿Z轴方向的外侧延伸的第二延伸设置部413。本实施方式的第二框41为将金属板冲压成型的结构,整体(主体部410、延伸突出部411、第一延伸设置部412、第二延伸设置部413)为一体成型。
分别在一对第二框41中,主体部410在X轴方向上长。本实施方式的主体部410为梯子状。
一对第二框41各自在X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具有延伸突出部411。即,各第二框41分别具有一对延伸突出部411。
延伸突出部411为与Y轴方向上的第一框40的端部(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连结的部位。即,延伸突出部411为相对于Y轴方向上的第一框40的端部(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从外侧重合的部位,相对于该重合的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连结。
伴随于此,第二框41的延伸突出部411为在Y轴方向以及Z轴方向上扩展并且在Z轴方向上具有长度的板状。另外,延伸突出部411在与Y轴方向上的设于第一框40(终端部400)的端部的孔402a,402b对应的位置(从X轴方向观察重叠的位置)具有孔414a,414b。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40(终端部400)中,在Y轴方向的各第三端部中,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设有两个孔402a,402b,因此在延伸突出部411中,设有在Z轴方向隔开间隔的两个孔414a,414b。
关于延伸突出部411的两个孔414a,414b,在Y轴方向上位置不同。即,延伸突出部411的两个孔414a,414b中的一方的孔414a(将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位于上侧的孔414a)位于与延伸突出部411的两个孔414a,414b中的另一方的孔414b(将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时位于下侧的孔414b)相比,在Y轴方向上更靠近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2由具有轴状的外螺纹部(未标号)的螺栓420、具有与该螺栓420的外螺纹部螺合的内螺纹部(螺孔)的螺母421构成。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2的螺母421在使自身的内螺纹部(螺孔)与第一框40(终端部400)的孔402a,402b配合的状态下,固定(在本实施方式中焊接)于该终端部400的第一面。
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构成连结部42的螺栓420的外螺纹部插通于第二框41的延伸突出部411的孔414a,414b以及将该延伸突出部411重叠的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的孔402a,402b之后,与螺母421(内螺纹部)螺合。由此,连结部42(螺栓420以及螺母421)将终端部400与延伸突出部411在X轴方向上连结。即,各连结部42成为将X轴方向的力传递到终端部400以及延伸突出部411的力点。
如此,由于螺栓420插通于终端部400的孔402a,402b以及延伸突出部411的孔414a,414b,因此与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重合的延伸突出部411内的两个连结部42与终端部400的孔402a,402b的配置对应配置。即,如图5所示,两个连结部42与通过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并且在Z轴方向延伸的第一虚拟直线VL1相比,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更靠近外侧的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延伸突出部411内的两个连结部42中的除了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以外的连结部(其他连结部)42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另外,本实施方式的所述其他连结部42配置在通过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第二虚拟直线VL2上。
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述那样,设置部401a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向外侧突出,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相对于终端部400(连结部42)在X轴方向上位置不同。伴随于此,关于这里定义的第一虚拟直线VL1,以及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关系(连结部42与固定中心的配置的基准),如图5明示,是从X轴方向观察的关系(忽略了固定中心相对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成为不同的位置的平面的关系)。另外,这里的“配置在第二虚拟直线VL2上”包括,以从X轴方向观察的状态为前提,包括显然连结部42的中心(本实施方式中,螺栓420的外螺纹部的轴中心)位于第二虚拟直线VL2上的情况、以及相对于延伸突出部411传递连结部42的X轴方向的力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螺栓420的头部以及螺母存在的区域)中的任意一个位置通过第二虚拟直线VL2的情况。
这里,优选的是,以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倾角成为与表示伴随蓄电元件2的施力而倾倒的第一框40的各位置(Z轴方向的位置)的在X轴方向上位移的量的变化的倾斜的倾角(参照图7)近似的倾角或者相同的倾角的方式配置两个连结部42中的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即,优选的是,以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倾角成为与表示在伴随蓄电元件2的施力倾倒的第一框40的各位置(Z轴方向的位置)作用的X轴方向的力的变化的倾斜的倾角(参照图8)近似的倾角或者相同的倾角的方式配置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一对第二框41中的一方的第二框41与第一框40连结的多个连结部42和连结另一方的第二框41与第一框40的多个连结部42以在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的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为基准对称配置。
返回图2,绝缘体5具有绝缘性,并配置在第二框41与多个蓄电元件2之间。该绝缘体5覆盖第二框41中的至少与多个蓄电元件2对置的区域。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绝缘体5至少覆盖主体部410的朝向各蓄电元件2的面,第一延伸设置部412的朝向各蓄电元件2的面以及第二延伸设置部413的朝向Y轴方向的内侧的面。由此,绝缘体5将第二框41与多个蓄电元件2之间绝缘。
汇流条6是金属等具有导电性的板状的部件。汇流条6使蓄电元件2的外部端子22彼此,或者使蓄电元件2的外部端子22与外部输入输出用端子(未标号)导通。汇流条6在蓄电装置1中设有多个(与多个蓄电元件2的数量以及外部输入输出用端子的数量对应的数量)。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汇流条6以串联的方式连接(导通)蓄电装置1所含的多个蓄电元件2的全部。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具备: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保持蓄电元件2的保持部件4。而且,保持部件4具备:包括在X轴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的终端部400以及与Z轴方向的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连接的安装部401的第一框40;包括在Y轴方向与蓄电元件2排列的主体部410以及从该主体部410延伸突出并沿着至少终端部400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411的第二框41;多个连结部42,该连结部42在X轴方向连结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在延伸突出部411内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另外,安装部401包括相对于第一框40固定的固定面而设置的设置部401a。另外,多个连结部42配置在与通过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并且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虚拟直线VL1相比,在Y轴方向上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多个连结部42在从第一框40的X轴方向观察时,包括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和其他连结部42。而且,其他连结部42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从终端部400的沿着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线离开。即,其他连结部42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更靠近外侧的位置。
根据上述构成,如图6所示,在由于振动等外界重要因素、充电时的蓄电元件2的膨胀等而使蓄电元件2在X轴方向上对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施力时,由于该施加的力F的作用,第一框40以设置部401a为支点而向外侧倾倒。这样一来,如图7所示,Z轴方向上的第一框40的与设置部401a侧相反的一侧(终端部400的第二端部侧)的在X轴方向上位移的量与第一框40的设置部401a侧的在X轴方向上位移的量相比,成比例地增多。伴随于此,如图8所示,越从成为倾倒的支点的设置部401a离开的位置远离,作用于X轴方向的力越大。即,X轴方向的力随着从设置部401a朝向终端部400的第二端部而成比例地增大。
但是,根据上述构成,如图5所示,多个连结部42配置在与第一虚拟直线VL1相比,在Y轴方向上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因此传递X轴方向的力的各连结部42位于靠近延伸突出部411与主体部410的边界E的位置。由此,延伸突出部411与主体部410的边界E的弯曲力矩的值变小。
另外,其他连结部42配置在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更靠近外侧的位置,因此作用于各连结部42周边的力导致的弯曲力矩(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力矩)的值相互接近,结果弯曲应力的值相互接近。
具体而言,第一框40随着由蓄电元件2施力,终端部400的第二端部侧比第一端部侧大地倾倒。因此,在终端部400的第二端部侧的一方的连结部42作用有比作用于位于设置部401a侧的另一方的连结部42的力大的力(参照图8)。与此相对,从所述一方的连结部42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比从所述另一方的连结部42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短(参照图5)。而且,弯曲力矩根据力与距离的积求得,因此作用于各连结部42周边的力导致的弯曲力矩(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连接部分的弯曲力矩)数值上接近,结果弯曲应力也数值上接近。因而,抑制相对于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42相互连结的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的边界周边,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其他连结部42(多个连结部42中的最接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以外的连结部42)配置于通过最接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第二虚拟直线VL2上。
根据该构成,第二虚拟直线VL2为通过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与配置于比第一虚拟直线VL1靠近外侧的连结部42的直线,因此如图5所示,在Z轴方向上,随着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远离,相对于第一虚拟直线VL1成比例地离开。即,第二虚拟直线VL2相对于第一虚拟直线VL1倾斜,相对于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成比例地接近。
因而,从配置于第二虚拟直线VL2上的多个连结部42分别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为与Z轴方向上的多个连结部42各自的位置相应的距离。即,在Z轴方向上,越是位于离设置部401a的设置部位远的位置的连结部42,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越是成比例地变短。
与此相对,伴随第一框40的倾倒而作用的X轴方向的力如图8所示,在Z轴方向上,越是离设置部401a的设置部位远的位置,越是成比例地变大。
因而,上述构成的蓄电装置1中,作用于各连结部42的X轴方向的力与从各连结部42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获得平衡,其结果是,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与各连结部42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接近或者均匀化。由此,与各连结部42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也接近或者均匀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第一框40包括在X轴方向配置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框40,第二框41包括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的两侧的一对第二框41。而且,连结一对第二框41中的一方的第二框41与第一框40的多个连结部42和连结另一方的第二框41与第一框40的多个连结部42以沿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的Z轴方向延伸的中心线CL为基准对称配置。
根据上述构成,作用于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的蓄电元件2的施加的力F在一方的第二框41侧与另一方的第二框41侧均等或者大致均等地作用。由此,第一框40与一方的第二框41的边界E周边的弯曲力矩(弯曲应力)和第一框40与另一方的第二框41的边界E周边的弯曲力矩(弯曲应力)被均匀化。因而,抑制在连结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的任一连结部42周边应力集中。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安装部401包括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分别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沿Z轴方向延伸的一对脚部401b。而且,一对脚部401b分别具有: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连接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包括从终端部400的第一端部在Z轴方向上延伸的延伸设置部;该第一端的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包括设置部401a。
如此,由于利用一对脚部401b使终端部400配置在从固定面在Z轴方向上离开的位置,因此相对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排列的蓄电元件2也配置在从固定面在Z轴方向上离开的位置。由此,提高蓄电元件2的散热性。
而且,如上述那样,相对于由于脚部401b的存在而位于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的终端部400,在作用蓄电元件2施加的力F时,会产生与脚的长度对应的倾倒。因此,容易产生在多个连结部42各自的应力(弯曲力矩)的偏差。
然而,根据本实施方式,如上述那样,作用于各连结部42的X轴方向的力和从各连结部42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取得平衡,其结果是,与边界E的各连结部42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接近或者均匀化。因而,即便第一框40具有将终端部400配置于从固定面离开的位置的脚部401b,也能使在与多个连结部42分别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接近或者均匀化。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能够获得抑制相对于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与蓄电元件2排列并且经由连结部42相互连结的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的边界E周边产生局部的应力集中这一优异的效果。
另外,本发明的蓄电装置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能够在某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基础上增加其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能够将某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而且,能够删除某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连结第一框40与第二框41的连结部42由螺栓420以及螺母421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连结部42也可以是铆钉等紧固部件。另外,连结部42也可以是使终端部400与延伸突出部411焊接的焊接部。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些情况下,在连结部42由铆钉等紧固部件构成的情况下,传递X轴方向的力的区域是紧固部件的头部或者铆接(变形放大部)存在的区域。另外,在连结部42由焊接部构成的情况下,传递所述X轴方向的力的区域是将终端部400与延伸突出部411物理连接的焊接区域。因而,在第二虚拟直线VL2上配置有连结部42的情况下,第二虚拟直线VL2穿过紧固部件的头等存在的区域或者焊接区域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构成连结部42的螺母421焊接于第一框40,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构成连结部42的螺母421也可以相对于第一框40的终端部400分别独立。
上述实施方式的第一框40(终端部400)是多个部件重叠的层叠构造,但并不限定于此。第一框40(终端部400)也可以是一层构造。即,第一框40也可以与第二框41同样为整体一体成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在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设有两个连结部4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相对于终端部400的第三端部设置三个以上的连结部42。在这种情况下,在三个以上的连结部42中,其他连结部42(三个以上的连结部42中的除了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以外的剩余的连结部42)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从在终端部400的Z轴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CL离开即可。另外,三个以上的连结部42也可以在Y轴方向上配置在比第一虚拟直线VL1靠外侧的位置,所述其他连结部42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中,所述其他连结部42配置于通过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第二虚拟直线VL2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9所示,多个连结部42中的除了距离设置部401a最远的连结部42以外的连结部(其他连结部)42也可以配置在通过距离设置部401a最远的连结部42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第二虚拟直线(虚拟直线)VL2上。如此,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以及效果。
具体而言,第二虚拟直线VL2是通过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与配置在比第一虚拟直线VL1更靠外侧的连结部42的直线,因此在Z轴方向上随着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远离,相对于第一虚拟直线VL1成比例地离开。即,第二虚拟直线VL2相对于第一虚拟直线VL1倾斜,并相对于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成比例地接近。
因而,从配置于第二虚拟直线VL2上的多个连结部42分别到主体部410与延伸突出部411的边界E的距离成为Z轴方向上的与多个连结部42各自的位置对应的距离。即,在Z轴方向上,越是位于从设置部401a的设置部位远离的位置的连结部42,到边界E的距离越成比例地变短。
与此相对,随着第一框40的倾倒而作用的X轴方向的力在Z轴方向上,距离设置部401a的设置部位越远的位置,越成比例地变大。
因而,上述构成的蓄电装置1中,作用于各连结部42的X轴方向的力与从各连结部42到边界E的Y轴方向的距离获得平衡,其结果是,在边界E的与各连结部42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力矩接近或者均匀化。由此,与各连结部42对应的位置的弯曲应力也接近或者均匀化。
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以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倾角成为与表示第一框40的各位置(Z轴方向的位置)的在X轴方向上位移的量的变化的倾斜的倾角近似的倾角或者相同的倾角的方式,配置多个连结部42中的离设置部401a最远的(换言之,位于终端部400的第二端部侧的)连结部42。即,优选的是,以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倾角成为与表示在伴随蓄电元件2的施力而倾倒的第一框40的各位置(Z轴方向的各位置)作用的X轴方向的力的变化的倾斜的倾角近似的倾角或者相同的倾角的方式,配置距离设置部401a最远的连结部42。需要说明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关于第一虚拟直线VL1以及第二虚拟直线VL2的关系(连结部42与设置部401a的固定中心的配置的基准),如图9可知,为从X轴方向观察的关系(忽略了固定中心相对于终端部400在X轴方向上位于不同位置的平面关系)。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连结部42配置于第二虚拟直线VL2上,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多个连结部42也可以配置在从第二虚拟直线VL2上离开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其他连结部42配置在与最靠近设置部401a的连结部42相比,在Y轴方向上配置于更靠外侧的位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蓄电装置1具备多个蓄电元件2,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蓄电装置1也可以具备一个蓄电元件2。即,蓄电装置1具备至少一个蓄电元件2即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第一框40中,终端部400的Y轴方向的端部(第三端部)、各脚部401b的延伸设置部(除了设置部401a的部位)的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第四端部)的Z轴方向的边界部或者其附近设有缺口405,但该构成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也可以使终端部81的第三端部与脚部82的延伸设置部821的第四端部的Z轴方向的边界部或者其附近连续。具备而言,如以下所述。另外,以下说明的具备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除第一框的构成以外为相同的构成。因此,在以下说明中,对于除了第一框80以外的构成的附图标记使用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的各构成相同的附图标记。
各第一框80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具有沿着与X轴方向正交的面(包含Y轴以及Z轴的面:Y-Z面)方向扩展的终端部81;与终端部81的Z轴方向的一侧(图10中的下方侧)的端部即第一端部812连接并且能够固定于固定面的脚部82。
终端部81为从X轴方向观察与蓄电元件2对应的矩形状的部位,在Y轴方向的两端部(各第三端部)分别具有沿X轴方向贯通的孔811。在该孔811中插通有用于连结第一框80与第二框41的连结部42(具备而言,螺栓420)。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部81中,在Z轴方向上隔开间隔的两个孔811分别配置于Y轴方向的一侧的第三端部与另一侧的第三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终端部81中,在蓄电元件2侧的面配置有构成连结第一框80与第二框41的连结部42的螺母421。该螺母421焊接在与终端部81的孔811对应的位置。
脚部82具有:从Z轴方向上的终端部81的第一端部812沿Z轴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821;从延伸设置部821的前端沿X轴方向延伸并且沿着X-Y面(包含X轴与Y轴的面)的板状的设置部822。
延伸设置部821为从与矩形状的终端部81中的蓄电元件2的封堵部212对应的边81a延伸的部位。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80具有在Y轴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延伸设置部821。这些一对延伸设置部821分别从终端部81的第一端部812中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向Z轴方向的一侧延伸。本实施方式的一对延伸设置部821分别为沿着Y-Z面的板状。
这些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第一框80的除了设置部822以外的部位)的Y轴方向的端部即侧端部(第三端部以及第四端部)83在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中,相对于在Y轴方向上与该侧端部83相邻的部位(相邻部位)833弯曲。本实施方式的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中,Y轴方向的两侧的侧端部83分别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弯曲。这两个侧端部83分别具有:包含该侧端部83中的Z轴方向的一侧的端部(设置部822侧的端部)的第一部位831;在Z轴方向上与第一部位831相邻的第二部位832。
各侧端部83中的第一部位831和第二部位832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彼此相反的一侧弯曲。具体而言,第一部位831从相邻部位833朝向Y轴方向的外侧依次具有: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外侧(与蓄电元件2相反的一侧)弯曲的第一肋部831A;相对于第一肋部431A向Y轴方向的外侧弯曲的第二肋部431B(参照图12以及图13)。另外,第二部位832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内侧(蓄电元件2的一侧)弯曲。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部位832,在Z轴方向的中央部形成有缺口832A。该缺口832A在Z轴方向上,位于隔开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两个孔811之间。
而且,在侧端部83,这些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连续并且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彼此相反的一侧(X轴方向的一侧与另一侧)弯曲。因此,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的边界部B扭转(连续地改变朝向:参照图10以及图12)。该边界部B(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彼此相反的一侧弯曲而产生的侧端部83的扭转)形成于Z轴方向上的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的比中央位置靠近一侧(图10的下侧)的位置,更具体而言,形成于延伸设置部821。
在本实施方式的第一框80中,终端部81的第一端部812与一对延伸设置部821各自的Y轴方向的内侧的端部8211朝向X轴方向的外侧弯曲。
设置部822用于将蓄电装置1设置在固定面(固定对象物)。本实施方式的设置部822从一对延伸设置部821的各前端向X轴方向的外侧(从蓄电元件2离开的方向)分别延伸。各设置部822具有沿Z轴方向贯通的孔822a。在该孔822a插通有例如螺栓的状态下,该螺栓螺入设于固定面的螺孔,通过紧固而使蓄电装置固定于固定面。
以上的设置部822中的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第五端部)8221在设置部822中相对于在Y轴方向上与第五端部8221相邻的部位(相邻部位)8222弯曲。本实施方式的第五端部8221与第一部位831连续并且相对于相邻部位8222向设有第一部位831的一侧(本实施方式的例子中,Z轴方向的另一侧:图10中的上侧)弯曲。
这里,“第五端部8221相对于相邻部位8222向设有第一部位831的一侧弯曲”是指,在延伸设置部821和设置部822沿Z轴方向笔直地延伸时(即,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中的相邻部位833的Y轴方向的端缘部延伸的方向与设置部822中的相邻部位8222的Y轴方向的端缘部延伸的方向一致时),朝向第一部位831相对于相邻部位833、8222弯曲的(第一部位831所在的)一侧,第五端部8221弯曲(设置)。
具体而言,第五端部8221从相邻部位8222朝向Y轴方向的外侧依次具有:相对于相邻部位8222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弯曲并且与第一部位831的第一肋部831A连续的第三肋部8221A;相对于第三肋部8221A朝向Y轴方向的外侧弯曲,并且与第一部位831的第二肋部831B连续的第四肋部8221B(参照图12以及图14)。
另外,各设置部822中的Y轴方向的内侧的端部8223朝向Z轴方向的另一侧弯曲。各设置部822的内侧的端部8223与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的各端部812、8211连续,并且与这些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的各端部812、8211一起构成第一框80的内侧肋部80R。
如以上那样构成的一对第一框80分别与上述实施方式的蓄电装置1同样,配置为在沿X轴方向排列的多个蓄电元件2的两外侧,以与相邻部件3抵接的状态将该相邻部件3夹在蓄电元件2(具体而言,配置于X轴方向的最外侧的蓄电元件2)之间。
根据具备以上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由于侧端部83的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的边界部B扭转而具有弹性。因此,在设置部822设于固定面(固定对象物)的状态下,通过对蓄电装置1施加振动等而使终端部81向蓄电元件2按压而以设置部822为支点倾倒的方式使第一框80变形时,通过使边界部B延伸(即,以扭转恢复的方式变形),能吸收所述按压引起的应力,由此,抑制第一框80的损伤。
另外,该蓄电装置中,设置部822的第五端部8221与终端部81以及延伸设置部821的侧端部83的第一部位831连续,并且相对于设置部822的相邻部位8222向设有第一部位831的一侧弯曲。如此,包括延伸设置部821与设置部822的边界部的第一框80的Y轴方向的端部(第一部位831与第五端部8221)相对于与该端部在Y轴方向上相邻的部位(相邻部位833、8222)弯曲(构成所谓的肋形状),从而能够确保延伸设置部821与设置部822的边界部(弯曲的部位)的强度。
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的边界部B扭转的侧端部83分别配置在Y轴方向上的第一框80的两端部,但并不限于该构成。第一部位831与第二部位832的边界部B扭转的侧端部83也可以仅形成在Y轴方向上的第一框80的一方的端部。利用该构成,在第一框80的终端部81被蓄电元件2按压时,通过使边界部B延伸(扭转恢复地变形),所述按压引起的应力被吸收。由此,第一框80的损伤被抑制。
侧端部83的边界部B的位置不做限定。优选的是,在设置部822设置于固定面的状态下,在终端部81被蓄电元件2按压而以设置部822为支点倾倒地使第一框80变形时,为了吸收在第一框80的设置部822周边产生的应力而有效地抑制在该部位(设置部822周边)的应力集中,扭转形状的边界部B配置在侧端部83中的靠近设置部822的位置。
但是,扭转形状的边界部B在侧端部83中配置在Z轴方向中的任一位置时,由于边界部B具有弹性,因此在由于振动等而从蓄电元件2等向第一框80施加力时,通过使边界部B的扭转要恢复地变形,来吸收第一框80中的边界部B周边产生的应力。由此,抑制第一框80的损伤。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在与侧端部83的第一部位831连续的状态下,设置部822的第五端部8221相对于相邻部位8222弯曲,但并不限于该构成。设置部822的第五端部8221也可以相对于相邻部位8222不弯曲,即,也可以笔直地构成。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第一部位831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外侧弯曲,第二部位832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内侧弯曲,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使第一部位831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内侧弯曲,第二部位832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外侧弯曲。在该情况下,设置部822的第五端部8221向Z轴方向的一侧弯曲。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在侧端部83配置有一个边界部B(扭转形状的部位),也可以配置多个。在该情况下,在侧端部83中,相对于相邻部位833向X轴方向的外侧弯曲的部位(相当于第一部位831的部位)和朝向内侧弯曲的部位(相当于第二部位832的部位)在Z轴方向上交替地排列三个以上。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扭转形状的端部(边界部B)配置于第一框80的Y轴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侧端部83),但该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例如扭转形状的端部(边界部B)也可以配置于延伸设置部821的Y轴方向的内侧。即,扭转形状的端部(边界部B)也可以设于构成内侧肋部80R的延伸设置部821的端部8211。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在第一框80中,设置部822相对于终端部81向X轴方向的外侧延伸,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设置部822也可以相对于终端部81朝向X轴方向的内侧延伸。
另外,设置部822在相对于终端部81正交的方向(终端部81的法线方向:上述实施方式的例子中,X轴方向)延伸,也可以在相对于终端部81倾斜的方向(与所述法线方向交叉的方向)等上延伸。
另外,在具备上述第一框80的蓄电装置中,在第一框80中,在一对延伸设置部821之间形成有空间,即,除了第一框80的设置部822以外的部位的一部分为缺口的形状,但并不限定于该结构。除了第一框80的设置部822以外的部位也可以是矩形等那样的没有缺口的形状等。

Claims (7)

1.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至少一个蓄电元件;
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
第一框,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所述终端部的一端的安装部;
第二框,其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着所述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
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结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在所述延伸突出部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部,该设置部相对于固定有所述第一框的固定面设置,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最靠近所述设置部的连结部和其他连结部,
该其他连结部与所述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相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在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其他连结部配置在穿过所述最靠近设置部的连结部与所述设置部的固定中心的虚拟直线上。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框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元件的两侧的一对第一框,
所述第二框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配置于所述至少一个蓄电元件的两侧的一对第二框,
连结一方的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多个连结部和连接另一方的所述第二框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多个连结部以在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为基准对称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部包括在所述第三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且分别从所述终端部的所述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一对脚部,
所述一对脚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终端部的所述一端连接的第一端,该第一端包括从所述终端部的一端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的延伸设置部;该第一端的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该第二端包括所述设置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终端部以及所述延伸设置部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即侧端部中,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包括设置部侧的端部的第一部位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部位相邻的第二部位相对于所述终端部以及所述延伸设置部的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该侧端部相邻的部位,向相互相反的一侧弯曲,并且该第一部位与该第二部位的边界部扭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脚部包括板状的所述设置部,所述设置部从所述延伸设置部的前端部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并且沿着包括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三方向的面,
所述设置部中的所述第三方向的端部即设置部侧端部与所述第一部位连续,并且相对于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与该设置部中的该设置部侧端部相邻的部位,向设有所述第一部位的一侧弯曲。
7.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至少一个蓄电元件;
保持所述蓄电元件的保持部件;
所述保持部件具备:
第一框,其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终端部以及连接于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所述终端部的一端的安装部;
第二框,其包括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以及所述第二方向正交的第三方向上与所述蓄电元件排列的主体部以及从该主体部延伸突出而至少沿着所述终端部的外表面的延伸突出部;
多个连结部,该连结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连结所述第一框与所述第二框,在所述延伸突出部内,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所述安装部包括设置部,该设置部相对于固定有所述第一框的固定面设置,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多个连结部包括离所述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和其他连结部,
所述离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与所述其他连结部相比,在所述第三方向上,从在所述终端部的所述第二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离开,
在从所述第一框的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时,所述其他连结部配置在穿过所述离设置部最远的连结部与所述设置部的固定中心的虚拟直线上。
CN201980042015.5A 2018-06-22 2019-06-21 蓄电装置 Pending CN1123688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18983A JP7137778B2 (ja) 2018-06-22 2018-06-22 蓄電装置
JP2018-118983 2018-06-22
JP2018154665A JP7174345B2 (ja) 2018-08-21 2018-08-21 蓄電装置
JP2018-154665 2018-08-21
PCT/JP2019/024690 WO2019245023A1 (ja) 2018-06-22 2019-06-21 蓄電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68879A true CN112368879A (zh) 2021-02-12

Family

ID=68983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2015.5A Pending CN112368879A (zh) 2018-06-22 2019-06-21 蓄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9924B2 (zh)
CN (1) CN112368879A (zh)
DE (1) DE112019003148T5 (zh)
WO (1) WO20192450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48211B (zh) * 2016-11-21 2024-02-13 上海电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锁基座及包括其的锁止装置、电动汽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517595B2 (ja) 2009-12-17 2014-06-11 Udトラックス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固定装置
JP5823532B2 (ja) 2011-11-18 2015-11-25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712188B2 (ja) 2012-11-07 2015-05-0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蓄電装置
JP6097607B2 (ja) 2013-03-19 2017-03-1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及び蓄電装置ユニット
JP6187965B2 (ja) 2013-08-26 2017-08-30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及び該蓄電装置の製造方法
JP6305260B2 (ja) * 2014-07-30 2018-04-04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JP6724298B2 (ja) 2014-07-31 2020-07-15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電源モジュール
WO2016084272A1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組電池及びそれを搭載した車両
JP6413942B2 (ja) 2015-06-11 2018-10-31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組電池
JP6395935B2 (ja) 2015-07-09 2018-09-26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6753045B2 (ja) 2015-09-18 2020-09-09 株式会社Gsユアサ 蓄電装置
US20200136108A1 (en) * 2017-06-12 2020-04-30 Gs Yuasa International Ltd. Energy storag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245023A1 (ja) 2019-12-26
DE112019003148T5 (de) 2021-03-18
US20210273301A1 (en) 2021-09-02
US11769924B2 (en)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81538B2 (en) Battery module with improved cell barrier between unit cells
EP1991880B1 (en)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EP2675000B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KR101953362B1 (ko) 개선된 체결구조를 갖는 배터리 모듈
KR102096911B1 (ko) 전원 장치
JP5553163B2 (ja) バッテリユニット
EP2416436B1 (en) Voltage-detect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including same
US8765290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terminal junction and prong
US9484591B2 (en) Voltage sensing member and battery module employed with the same
JP5137354B2 (ja) 電源装置
CN109494326B (zh) 蓄电装置
CN104218197A (zh) 电池模块
CN110114932B (zh) 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和车辆
KR101561123B1 (ko) 조립식 전압 센싱 버스 바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KR102066198B1 (ko) 배터리 팩
KR101666876B1 (ko) 이차 전지 및 그 모듈
CN112368879A (zh) 蓄电装置
JP7137778B2 (ja) 蓄電装置
KR20200075478A (ko) 힌지 구조를 포함하는 버스바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JP7174345B2 (ja) 蓄電装置
CN114467221A (zh) 蓄电装置
KR100973422B1 (ko) 콤팩트한 구조의 이차전지 팩
US20220200062A1 (en) Power storage module
JP7241291B2 (ja) 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KR20210095402A (ko) 방향에 상관없이 결합되는 링터미널을 포함하는 전지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