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66344A - 卷绕系统 - Google Patents
卷绕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366344A CN112366344A CN202011187236.2A CN202011187236A CN112366344A CN 112366344 A CN112366344 A CN 112366344A CN 202011187236 A CN202011187236 A CN 202011187236A CN 112366344 A CN112366344 A CN 1123663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gear
- assembly
- rotating
-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04—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 H01M10/0409—Machines for assembling batteries for cells with wound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6/00—Prim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6/005—Devices for making primary cell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卷绕系统,涉及产品制作技术领域。该卷绕系统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卷绕装置,用于将物料卷绕成卷绕件,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齿轮;以及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三齿轮。上述卷绕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使得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分别驱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从而使得卷绕装置和取料装置能够同步旋转,动能直接通过第一齿轮分别传递至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省去中间传递结构,减少了能量损耗和卷绕装置总体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品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系统。
背景技术
电芯的制作过程为先由制片机将极耳焊接到极片上,将胶带粘贴在极片上;再由卷绕机将制作好的极片和隔膜一起卷绕,然后贴终止胶,最后下料,制作完成。在卷绕机中,卷绕系统是卷绕机的核心,现有的卷绕系统一般是卷绕头单独旋转,下料装置也是单独工作,这种工作方式使得卷绕头与下料装置衔接的不够同步,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卷绕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卷绕系统中卷绕头和下料装置分别单独工作,同步性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卷绕系统,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
卷绕装置,用于将物料卷绕成卷绕件,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从而驱动所述卷绕装置旋转,所述卷绕装置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以及
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齿轮,从而驱动所述取料装置旋转,所述取料装置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取料工位和释放工位,在所述取料工位时,所述取料装置能够夹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卷绕件,在所述释放工位时,所述取料装置能够释放所述卷绕件。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基台,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换向座、卷绕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基座固设于所述基台,所述换向座穿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基座旋转,所述卷绕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换向座上,所述第二齿轮固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换向座能够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以使各所述卷绕机构在所述卷绕工位、所述贴胶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之间公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所述卷绕机构自转。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齿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传感器旋转,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一感应片与三个所述卷绕机构中的一者相对应,所述第二感应片与三个所述卷绕机构中的另外两者中的一者相对应,所述第一感应片能够在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过程中遮挡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应片能够在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同时遮挡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卷绕组件、顶针组件和针嘴组件,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推针机构和拔针机构,所述针嘴组件固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顶针组件与所述针嘴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卷绕组件包括旋转件和穿设于所述旋转件的轴杆,所述卷绕组件穿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轴杆与所述顶针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旋转件驱动所述轴杆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顶针组件自转,在所述卷绕工位时,所述推针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靠近所述针嘴组件,在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拔针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复位。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包括多个旋转轴,各所述旋转轴一一对应驱动各所述旋转件旋转,各所述旋转轴依次套设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一一对应驱动各所述旋转轴旋转。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转件上设有第一齿轮面,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面啮合的第二齿轮面,所述旋转轴还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面,所述第二齿轮面和所述第三齿轮面均露设于所述主轴。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针机构包括推针组件和挡针组件,所述推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以使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靠近所述针嘴组件,所述挡针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第二滚动件,在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或所述第一滚动件复位时,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二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均能够相对所述轴杆旋转,所述第二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的位置比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的位置更靠近所述贴胶工位。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拔针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单元和第三滚动件,所述轴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滚动件相配合的外凸部,所述第四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三滚动件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复位。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挡针机构,所述挡针机构包括第五驱动单元和挡针件,在所述顶针组件复位后,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挡针件将所述轴杆止挡。
在所述卷绕系统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多个夹取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三齿轮固设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在所述取料工位时,所述夹取机构能够夹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卷绕件,在所述释放工位时,所述夹取机构能够释放所述卷绕件,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基台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一端与所述基台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旋转连接。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卷绕装置,通过第一齿轮分别与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使得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第一齿轮分别驱动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旋转,从而使得卷绕装置和取料装置能够同步旋转,动能直接通过第一齿轮分别传递至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省去中间传递结构,减少了能量损耗和卷绕装置总体成本;同时,随卷绕装置旋转至下料工位的卷绕件能够被与卷绕装置同步旋转的取料装置夹取,卷绕装置和取料装置衔接同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其中: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卷绕系统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卷绕系统的侧视图。
图5为图4中C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卷绕系统的轴视图。
图7为图6中D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卷绕系统中主轴的主视图。
图9为图8中E-E向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F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卷绕系统中挡针机构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卷绕系统10用于电芯的制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中,该卷绕系统10还能够用于对其他物料的卷绕,亦或应用于其他物料的其他加工工序,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请一并结合图1至图11,现对本发明提供的卷绕系统10进行说明。该卷绕系统10,包括:驱动装置100、卷绕装置200和取料装置300。驱动装置100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101,驱动装置100能够驱动第一齿轮101旋转。卷绕装置200用于将物料卷绕成卷绕件,本实施例中,物料为极片和隔膜,卷绕装置200将极片和隔膜卷绕成的卷绕件为电芯。进一步地,卷绕装置200包括第二齿轮201,第一齿轮101与第二齿轮201啮合,驱动装置100通过第一齿轮101驱动第二齿轮201,从而驱动卷绕装置200旋转,卷绕装置200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取料装置300包括第三齿轮301,第一齿轮101与第三齿轮301啮合,驱动装置100通过第一齿轮101驱动第三齿轮301,从而驱动取料装置300旋转,取料装置300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取料工位和释放工位,在取料工位时,取料装置300能够夹取位于下料工位的卷绕件,在释放工位时,取料装置300能够释放卷绕件,已能够被收料装置收集。上述卷绕装置200,通过第一齿轮101分别与第二齿轮201和第三齿轮301啮合,使得驱动装置100能够通过第一齿轮101分别驱动第二齿轮201和第三齿轮301旋转,从而使得卷绕装置200和取料装置300能够同步旋转,动能直接通过第一齿轮101分别传递至第二齿轮201和第三齿轮301,省去中间传递结构,减少了能量损耗和卷绕装置200总体成本;同时,随卷绕装置200旋转至下料工位的卷绕件能够被与卷绕装置200同步旋转的取料装置300夹取,卷绕装置200和取料装置300衔接同步,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绕系统10还包括基台,本实施例的附图中,基台未示出,基台可呈其他板状结构、块状结构或箱体结构,以能够对卷绕系统10进行支撑固定即可。进一步地,卷绕装置200包括第一基座210、换向座220、卷绕机构230和第一驱动机构240,第一基座210固设于基台,换向座220穿设于第一基座210且能够相对第一基座210旋转,卷绕机构230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换向座220上,第二齿轮201固设于换向座220,换向座220能够随第二齿轮201旋转,以使各卷绕机构230在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公转,第一驱动机构240用于驱动各卷绕机构230自转,以实现对物料的卷绕。本实施例中,卷绕机构230的数量为三个,当其中一个卷绕机构230位于卷绕工位时,另外两个卷绕机构230分别位于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即同时进行三个工序的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
请继续参阅图1、图2和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卷绕系统10还包括两个沿第二齿轮201的径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感器250,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传感器250位于第二齿轮201的同一侧且紧邻设置,可进一步减少第一传感器250的安装空间,使卷绕系统10更紧凑。进一步地,第一传感器250固设于第一基座210,具体地,可通过安装架固设于第一基座210。第二齿轮201能够相对第一传感器250旋转,第二齿轮201上设有第一感应片260和第二感应片270,第一感应片260与三个卷绕机构230中的一者相对应,第二感应片270与三个卷绕机构230中的另外两者中的一者相对应,第一感应片260能够在随第二齿轮201旋转的过程中遮挡其中一个第一传感器250,第二感应片270能够在随第二齿轮201旋转的过程中同时遮挡两个第一传感器250。如此第一感应片260和第二感应片270能够标定三个卷绕机构230的旋转位置,例如,在预设旋转角度的条件下,没旋转一个预设角度,若一个第一传感器250得到检测信号,则第一感应片260对应的卷绕机构230位于卷绕工位,若两个第一传感器250得到检测信号,则第二感应片270对应的卷绕机构230位于卷绕工位,若没有第一传感器250得到检测信号,则第三个卷绕机构230位于卷绕工位。同时,若连续旋转两个预设旋转角度后的检测结果相同,则需检查卷绕系统10是否发生故障。本实施例中,第一感应片260和第二感应片270沿第二齿轮201的径向设置且第一感应片260的外凸于第二齿轮201的长度小于第二感应片270。
在一个实施例中,卷绕机构230包括卷绕组件231、顶针组件232和针嘴组件233,卷绕系统10还包括推针机构400和拔针机构500,针嘴组件233固设于换向座220,各针嘴组件233通过统一架体安装在换向座220的一端,第二齿轮201安装在换向座220的另一端。顶针组件232与针嘴组件233相对设置,卷绕组件231包括旋转件2311和穿设于旋转件2311的轴杆2312,卷绕组件231穿设于换向座220,轴杆2312与顶针组件232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40通过旋转件2311驱动轴杆2312旋转,从而驱动顶针组件232自转,在卷绕工位时,推针机构400能够驱动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靠近针嘴组件233,在下料工位时,拔针机构500能够驱动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复位。各卷绕机构230在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之间公转。当卷绕机构230处于卷绕工位时,推针机构400能够驱动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靠近针嘴组件233,当卷绕机构230处于下料工位时,拔针机构500能够驱动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复位。
优选的,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驱动机构240包括主轴241,主轴241包括多个旋转轴,各旋转轴一一对应驱动各旋转件2311旋转,各旋转轴依次套设连接,第一驱动机构240还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242,各第一驱动单元242一一对应驱动各旋转轴旋转。如此各卷绕机构230的旋转分别由各旋转轴分别控制,提高了控制精度并且可单独控制转速,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各旋转轴之间为套设关系且可相对滑动,各旋转轴通过轴承能够进一步降低各旋转轴之间的旋转阻力,套设连接的各旋转轴可减少第一驱动机构240的体积,避免体积过大妨碍其他结构的设置。请一并结合图8至图10,本实施例中,旋转轴的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旋转轴243,套设在第一旋转轴243外侧的第二旋转轴244以及套设在第二旋转轴244外侧的第三旋转轴245,第一旋转轴243一端通过轴承基座与基台旋转连接,另一端通过轴承与第二齿轮201旋转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旋转件2311上设有第一齿轮面23111,旋转轴上设有与对应的第一齿轮面23111啮合的第二齿轮面246,旋转轴还设有与对应的第一驱动单元242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面,第二齿轮面246和第三齿轮面均露设于主轴241。如此通过齿面间的啮合可进一步提高控制精度,旋转速度可控。
如图3和图5所示,在上述一系列实施例的基础上,推针机构400包括推针组件410和挡针组件420,推针组件410包括第二驱动单元411和第一滚动件412,第二驱动单元411用于将第一滚动件412顶接在轴杆2312上,以使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靠近针嘴组件233,挡针组件420包括第三驱动单元421和第二滚动件422,在第一滚动件412顶接在轴杆2312上或第一滚动件412复位时,第三驱动单元421能够将第二滚动件422顶接在轴杆2312上,第一滚动件412和第二滚动件422均能够相对轴杆2312旋转,第二滚动件422顶接在轴杆2312的位置比第一滚动件412顶接在轴杆2312的位置更靠近贴胶工位。通过挡针组件420可防止在第一滚动件412复位时轴杆2312后移,同时,由于第二滚动件422顶接在轴杆2312的位置比第一滚动件412顶接在轴杆2312的位置更靠近贴胶工位,使得卷绕机构230由卷绕工位向贴胶工位旋转的初始阶段,轴杆2312仍然被第二滚动件422顶接,避免卷绕机构230在到达贴胶工位时轴杆2312后移,影响贴胶精度。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单元411通过第一安装架设置在基台上,该第一安装架设有滑道和位于滑道上的滑块413,第一滚动件412位于该滑块413上。第三驱动单元421位于第一安装架上,该第一安装架上还设有与其旋转连接的摆臂423,第二滚动件422位于摆臂423上,第三驱动单元421通过鱼眼轴承424与摆臂423旋转连接,以通过摆臂423驱动第二滚动件422。
如图7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拔针机构500包括第四驱动单元510和第三滚动件520,轴杆2312上设有与第三滚动件520相配合的外凸部23121,第四驱动单元510通过第三滚动件520驱动轴杆2312相对旋转件2311移动,以使顶针组件232复位。本实施例中,外凸部23121的数量为两个且沿轴杆2312依次设置,其中一个外凸部23121位于轴杆2312的端部。与之相对应,第三滚动件520的数量为三个,其中一个第三滚动件520在卷绕机构230处于下料工位时,能够位于处于轴杆2312端部的外凸部23121的靠近轴杆2312的一侧,另外一组第三滚动件520能够将另外一个外凸部23121夹持。如此通过三个第三滚动件520和两个外凸部23121配合可实现拔针过程,在保证拔针精度的基础上,可将外凸部23121的外凸部分尽可能小型化,以避免妨碍其他装置的运行。本实施例中,第四驱动单元510通过第二安装架设置在基台上,第四驱动单元510包括两个丝杆和驱动丝杆的电机,第二安装架上设有滑道530,一组第三滚动件520和单独的第三滚动件520分别通过滑动件设置在同一滑道530上,以保证移动精度,丝杆分别与两个滑动件连接用于驱动滑动件移动。第二安装架上还设有用于监测滑动件位置的第二传感器,第二传感器通过安装导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上可相对安装导轨调整其位置。
如图7和图11所示,较佳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卷绕系统10还包括挡针机构600,挡针机构600包括第五驱动单元610和挡针件620,在顶针组件232复位后,第五驱动单元610能够驱动挡针件620将轴杆2312止挡。上述设置进一步保证了拔针精度,避免轴杆2312拔出量过大。本实施例中,基台上设有通孔,挡针件620穿设于通孔。具体地,第五驱动单元610通过第三安装架与基台连接,第三安装架上设有滑道,挡针件620通过滑动块630与滑道滑动连接。
在上述一系列实施例的基础上,驱动装置100包括设置在基台上的减速机110、凸轮分割器120和主电机130以及同步带140、同步带轮150、随动轴承160、角度编码器170和手柄180,主电机130用于驱动减速机110,减速机110的输出端和凸轮分割器120输入端均设有同步带轮150,两个同步带轮150通过同步带140相连,随动轴承160可相对基台移动以调节同步带140的张紧度。角度编码器170可设置在凸轮分割器120上,用于检测第二齿轮201的旋转角度。手柄180和主电机130均与减速机110的输入端连接,手柄180用于手动调节减速机110的旋转,从而调节第二齿轮201的旋转角度。第一齿轮101设置在凸轮分割器120的输出端上。
请一并结合图1、图2、图4和图6,该取料装置300,包括旋转机构310、多个夹取机构320以及支撑机构330。第三齿轮301固设于旋转机构310,夹取机构320与旋转机构310连接,在取料工位时,夹取机构320能够夹取位于下料工位的卷绕件,在释放工位时,夹取机构320能够释放卷绕件,支撑机构330与基台连接,旋转机构310一端与基台旋转连接,旋转机构310的另一端与支撑机构330旋转连接。上述取料装置300,采用多个夹取机构320,缩短了在取料工位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可以理解为在其他实施例中,通过合理设计取料工位和下料工位的位置以及夹取机构320的数量,可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上述取料装置300,采用了支撑机构330,该支撑机构330与基台连接且与基台一同提供旋转机构310的旋转支撑,能够提高旋转机构310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进而提高夹取机构320的夹取物料和释放物料的精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取机构320包括夹取组件321和第一驱动组件322,夹取组件321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22与旋转机构310连接,第一驱动组件322能够驱动夹取组件321沿垂直旋转机构310的轴线方向相对旋转机构310移动,在取料工位时,第一驱动组件322能够驱动夹取组件321远离旋转机构310,以使夹取组件321能够夹取物料,在释放工位时,第一驱动组件322能够驱动夹取组件321远离旋转机构310,以使夹取组件321能够释放物料。如此一来,夹取组件321可在取料工位和释放工位通过第一驱动组件322控制伸出,以能够夹取或释放电芯,在旋转路径上的其他位置夹取组件321可收缩,以使得取料装置300整体更紧凑,避免在除取料工位和释放工位因夹取组件321旋转半径过大造成对其他结构的碰撞。
在一个实施例中,夹取组件321包括夹取气缸和两个相对设置的夹取件,夹取件通过夹取气缸与第一驱动组件322连接,夹取气缸用于驱动两个夹取件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以夹取物料或释放物料。如此通过夹取气缸控制两个夹取件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能够提高夹取物料和释放物料的精度和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驱动组件322包括支架3221、导向柱3222和第一气缸3223,夹取组件321固设于支架3221,可提高夹取组件321的连接稳定性,具体地,夹取件的一端通过夹取气缸与支架3221连接,并可相对支架3221旋转,以实现夹取物料和释放物料。进一步地,导向柱3222穿设于旋转机构310且与支架3221连接。该导向柱3222沿垂直于旋转机构310的轴线设置,以提高夹取组件321相对旋转机构310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第一气缸3223固设于旋转机构310且与支架3221连接,第一气缸3223通过支架3221驱动夹取组件321沿垂直旋转机构310的轴线方向相对旋转机构310移动。支架3221分别与导向柱3222和第一气缸3223连接,提高了支架3221移动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导向柱3222的数量为两个且相对平行设置,可进一步提高支架3221的移动稳定性,进而提高夹取组件321的稳定性。
较佳地,旋转机构310包括第二驱动组件311、转轴312和气动旋转接头313,转轴312一端通过第二驱动组件311与基台旋转连接,转轴312的另一端通过气动旋转接头313与支撑机构330旋转连接,气动旋转接头313与夹取气缸气路连接,以通过夹取气缸驱动两个夹取件相对靠近或相对远离,气动旋转接头313与第一气缸3223气路连接,以通过第一气缸3223驱动支架3221。通过采用气动旋转接头313,在保证旋转机构310能够相对基台和支撑机构330旋转的同时,保证气动旋转接头313与夹取气缸以及第一气缸3223的气路始终连通,避免在切换工位时将与夹取气缸以及第一气缸3223的气路连通的管路缠绕。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组件311包括第二齿轮201齿轮和与基台固定连接的轴承座,转轴312经过轴承座中的轴承与第二齿轮201连接,以能够随第二齿轮201旋转。
较佳地,支架3221上设有第三感应片3224,取料装置300还包括第三传感器3225,第三传感器3225用于感应第三感应片3224,以控制夹取组件321沿垂直旋转机构310的轴线方向的位移量。如此通过第三感应片3224与第三传感器3225配合可更精确的控制夹取组件321的位移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设有第一齿轮;
卷绕装置,用于将物料卷绕成卷绕件,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二齿轮,从而驱动所述卷绕装置旋转,所述卷绕装置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卷绕工位、贴胶工位和下料工位;以及
取料装置,所述取料装置包括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所述第一齿轮驱动所述第三齿轮,从而驱动所述取料装置旋转,所述取料装置在其旋转路径上至少具有取料工位和释放工位,在所述取料工位时,所述取料装置能够夹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卷绕件,在所述释放工位时,所述取料装置能够释放所述卷绕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基台,所述卷绕装置包括第一基座、换向座、卷绕机构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基座固设于所述基台,所述换向座穿设于所述第一基座且能够相对所述第一基座旋转,所述卷绕机构的数量为多个且均匀设置于所述换向座上,所述第二齿轮固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换向座能够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以使各所述卷绕机构在所述卷绕工位、所述贴胶工位和所述下料工位之间公转,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各所述卷绕机构自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两个沿所述第二齿轮的径向依次设置的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固设于所述第一基座,所述第二齿轮能够相对所述第一传感器旋转,所述第二齿轮上设有第一感应片和第二感应片,所述第一感应片与三个所述卷绕机构中的一者相对应,所述第二感应片与三个所述卷绕机构中的另外两者中的一者相对应,所述第一感应片能够在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过程中遮挡其中一个所述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二感应片能够在随所述第二齿轮旋转的过程中同时遮挡两个所述第一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机构包括卷绕组件、顶针组件和针嘴组件,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推针机构和拔针机构,所述针嘴组件固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顶针组件与所述针嘴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卷绕组件包括旋转件和穿设于所述旋转件的轴杆,所述卷绕组件穿设于所述换向座,所述轴杆与所述顶针组件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通过所述旋转件驱动所述轴杆旋转,从而驱动所述顶针组件自转,在所述卷绕工位时,所述推针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靠近所述针嘴组件,在所述下料工位时,所述拔针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复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主轴,所述主轴包括多个旋转轴,各所述旋转轴一一对应驱动各所述旋转件旋转,各所述旋转轴依次套设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多个第一驱动单元,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一一对应驱动各所述旋转轴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件上设有第一齿轮面,所述旋转轴上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齿轮面啮合的第二齿轮面,所述旋转轴还设有与对应的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传动连接的第三齿轮面,所述第二齿轮面和所述第三齿轮面均露设于所述主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机构包括推针组件和挡针组件,所述推针组件包括第二驱动单元和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以使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靠近所述针嘴组件,所述挡针组件包括第三驱动单元和第二滚动件,在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或所述第一滚动件复位时,所述第三驱动单元能够将所述第二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上,所述第一滚动件和所述第二滚动件均能够相对所述轴杆旋转,所述第二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的位置比所述第一滚动件顶接在所述轴杆的位置更靠近所述贴胶工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拔针机构包括第四驱动单元和第三滚动件,所述轴杆上设有与所述第三滚动件相配合的外凸部,所述第四驱动单元通过所述第三滚动件驱动所述轴杆相对所述旋转件移动,以使所述顶针组件复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系统还包括挡针机构,所述挡针机构包括第五驱动单元和挡针件,在所述顶针组件复位后,所述第五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挡针件将所述轴杆止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卷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料装置包括:旋转机构,多个夹取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第三齿轮固设于所述旋转机构,所述夹取机构与所述旋转机构连接,在所述取料工位时,所述夹取机构能够夹取位于所述下料工位的所述卷绕件,在所述释放工位时,所述夹取机构能够释放所述卷绕件,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基台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一端与所述基台旋转连接,所述旋转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机构旋转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87236.2A CN112366344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卷绕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187236.2A CN112366344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卷绕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6344A true CN112366344A (zh) | 2021-02-12 |
CN112366344B CN112366344B (zh) | 2022-03-15 |
Family
ID=745137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187236.2A Active CN112366344B (zh) | 2020-10-30 | 2020-10-30 | 卷绕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366344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99450A (zh) * | 2024-01-18 | 2024-03-15 | 东莞市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锂电池电芯取料机构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1324A (ja) * | 1995-05-24 | 1996-12-03 | Sony Corp | 帯状材の巻取装置と帯状材の巻取方法 |
JP2006182498A (ja) * | 2004-12-27 | 2006-07-13 | Sato Corp | 巻き取り装置 |
CN201508879U (zh) * | 2009-06-17 | 2010-06-16 | 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三工位全自动电池芯卷绕装置 |
JP2012051725A (ja) * | 2010-09-03 | 2012-03-15 | Otari Kk | 巻取装置 |
CN208570796U (zh) * | 2018-07-06 | 2019-03-01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下料装置及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
CN208621737U (zh) * | 2018-08-03 | 2019-03-19 | 东莞市泽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三工位卷绕机工位判别装置 |
CN109728316A (zh) * | 2018-12-12 | 2019-05-07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装置 |
CN110114919A (zh) * | 2019-03-29 | 2019-08-09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整组设备 |
CN209981383U (zh) * | 2019-03-08 | 2020-01-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卷针拔出装置 |
WO2020134544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驱卷绕换位装置 |
CN112271320A (zh) * | 2020-10-30 | 2021-01-26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机 |
-
2020
- 2020-10-30 CN CN202011187236.2A patent/CN11236634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321324A (ja) * | 1995-05-24 | 1996-12-03 | Sony Corp | 帯状材の巻取装置と帯状材の巻取方法 |
JP2006182498A (ja) * | 2004-12-27 | 2006-07-13 | Sato Corp | 巻き取り装置 |
CN201508879U (zh) * | 2009-06-17 | 2010-06-16 | 珠海华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三工位全自动电池芯卷绕装置 |
JP2012051725A (ja) * | 2010-09-03 | 2012-03-15 | Otari Kk | 巻取装置 |
CN208570796U (zh) * | 2018-07-06 | 2019-03-01 | 珠海华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电芯下料装置及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
CN208621737U (zh) * | 2018-08-03 | 2019-03-19 | 东莞市泽源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锂电池三工位卷绕机工位判别装置 |
CN109728316A (zh) * | 2018-12-12 | 2019-05-07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装置 |
WO2020134544A1 (zh) * | 2018-12-29 | 2020-07-02 | 苏州杰锐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直驱卷绕换位装置 |
CN209981383U (zh) * | 2019-03-08 | 2020-01-21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卷针拔出装置 |
CN110114919A (zh) * | 2019-03-29 | 2019-08-09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整组设备 |
CN112271320A (zh) * | 2020-10-30 | 2021-01-26 | 深圳市诚捷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卷绕机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99450A (zh) * | 2024-01-18 | 2024-03-15 | 东莞市安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圆柱锂电池电芯取料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366344B (zh) | 2022-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15477B (zh) | 电池卷绕机 | |
CN108808121B (zh) | 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112366344B (zh) | 卷绕系统 | |
US8813616B2 (en) | Electric-drive steady rest | |
CN201008902Y (zh) | 自动控制排线滞后角的焊丝层绕机 | |
CN208570817U (zh) | 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 |
CN108717980A (zh) | 卷绕头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圆柱形电芯制片卷绕机 | |
WO2011069409A1 (zh) | 一种机械手臂装置及包括该机械手臂装置的基片处理系统 | |
CN106935896B (zh) | 直驱传动的卷绕机构及卷绕方法 | |
CN214408503U (zh) | 一种电缆夹机械应力90°循环旋转弯曲耐力试验机 | |
CN112271320B (zh) | 卷绕机 | |
CN220120586U (zh) | 一种钢筋弯曲试验机 | |
CN117507053A (zh) | 一种eva胶膜自动冲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9082189U (zh) | 变速箱轴系啮合装置及入箱辅助设备 | |
JP3833436B2 (ja) | 電線色替え検尺装置 | |
CN215453052U (zh) | 摄像头模组摆正上料机构及其装置 | |
CN212314803U (zh) | 烟箱自动纠偏传输装置 | |
CN202189867U (zh) | 电池卷绕机 | |
CN109732016B (zh) | 弹簧绕制装置 | |
JP3253728B2 (ja) | デフの自動組立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
CN114812461A (zh) | 轴承外圈径向跳动检测组件 | |
CN208896004U (zh) | 一种用于电机与同步带轮的柔性压装装置 | |
CN111994595A (zh) | 一种轴承检测下料装置 | |
CN107599582B (zh) | 一种塑料膜快速贴合机 | |
CN219156069U (zh) | 卷膜收紧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