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52361A -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52361A
CN112352361A CN201980029891.4A CN201980029891A CN112352361A CN 112352361 A CN112352361 A CN 112352361A CN 201980029891 A CN201980029891 A CN 201980029891A CN 112352361 A CN112352361 A CN 112352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vable
fixed
grip
grip portion
dist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989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52361B (zh
Inventor
永木孝幸
岩间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gaki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gaki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gaki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gaki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52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23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523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523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overhead lines or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00Manipulators positioned in space by ha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5/00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 B25J15/08Gripping heads and other end effectors having finger memb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及前端对多种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具有握持部(12)、绝缘操作棒(14)、辅助绝缘操作棒(24)握持操作部(26),所述握持部(12)具有可动握持部(20)以及固定握持部(22)。可动握持部和固定握持部具有基端部(20a、22a)和中央部(20b、22b)和前端部(20c、22c),并具有从中央部的中途到前端部的可动侧爪部(20t)或者固定侧爪部(22t)。在固定侧爪部之间形成固定侧股部(22m)。并形成为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越过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C)而转动时进入固定侧股部。而且,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形成为在位于相交面(C)时大致平行。

Description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特别地涉及一种能够对多种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所谓的被称为绝缘快速工具(insulation quick)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在绝缘操作棒的前端设置有握持部。绝缘快速工具的握持部具有固定握持部和可动握持部,通过可动握持部朝向固定握持部转动而夹持握持对象物,从而在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之间握持对象物。即,绝缘快速工具用于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对电线等截面为圆形的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参照专利文献1)。
此外,绝缘快速工具形成为下述构造:握持部与绝缘操作棒的前端部件一体地形成,无法将握持部从绝缘操作棒卸下而容易地实施握持部的更换。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7/195868号。
发明内容
现有的绝缘快速工具以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进行夹持的方式握持对象物。即,现有的绝缘快速工具的握持部未考虑以前端捏住握持对象物的方式进行握持,可动握持部形成下述形状: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从基端部至前端部朝向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弯曲而描绘出圆弧状,并且固定握持部形成下述形状: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从中央部至前端部朝向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弯折。因此,现有的绝缘快速工具存在的问题为,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仅能够握持电线等截面为圆形的握持对象物,无法在握持部的前端对例如引入线连接器罩、套筒罩进行握持。另一方面,所谓的被称为绝缘钳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能够在握持部的前端对引入线连接器罩、套筒罩进行握持。
因此,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的工作人员在需要对各种握持对象物、例如电线之外还需要握持引入线连接器罩、套筒罩时,不得不将绝缘钳以及绝缘快速工具等多个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带入至高空作业车的提斗内,减少了提斗内的作业空间。因此,存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难以进行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及前端对多种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具有:绝缘性的绝缘操作棒,其具有在电线和人体之间用于确保安全的安全距离以上的长度;握持部,其设置在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前端,具有通过设置于绝缘操作棒的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接近/分离的可动握持部和固定握持部;绝缘性的辅助绝缘操作棒,其对与前端连接的握持部的接近/分离操作进行辅助;以及握持操作部,其安装在绝缘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可转动地与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基端部连接,通过杆的作用使辅助绝缘操作棒在其长度方向上往返移动而对握持部进行操作,在该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中,固定握持部具有:与绝缘操作棒的前端连接的基端部;与基端部连接,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固定握持部具有:从中央部的中途直至前端部且分离为两个以上而平行地延伸的固定侧爪部;以及形成于固定侧爪部之间的固定侧股部,可动握持部具有:与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基端部;与基端部连接,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在与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的凸起相反的朝向上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可动握持部具有从中央部的中途延伸至前端部的一个以上的可动侧爪部,基端部以能够通过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相对于固定握持部接近/分离的方式,经由枢轴可转动地与固定握持部的基端部连结,固定握持部及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分别具有中央部抵接面,所述中央部抵接面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或弯折,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固定握持部及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分别具有前端部抵接面,所述前端部抵接面以连接部分向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折而与中央部抵接面连接,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可动侧爪部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可动侧爪部进入固定侧股部,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形成为,在位于相交面时大致平行。
根据本发明,所述固定握持部具有:与所述绝缘操作棒的前端连接的基端部;与所述基端部连接,在包含所述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向外凸起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所述固定握持部具有:从所述中央部的中途直至所述前端部且分离为两个以上而平行地延伸的固定侧爪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侧爪部之间的固定侧股部,所述可动握持部具有:与所述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基端部;与所述基端部连接,在包含所述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在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的凸起相反的朝向上向外凸起的大致圆弧状或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所述可动握持部具有从所述中央部的中途延伸至所述前端部的一个以上的可动侧爪部,所述基端部以能够通过所述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相对于所述固定握持部接近/分离的方式,经由枢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基端部连结,所述固定握持部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分别具有中央部抵接面,所述中央部抵接面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或弯折,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所述固定握持部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分别具有前端部抵接面,所述前端部抵接面以连接部分向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折而与中央部抵接面连接,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所述可动侧爪部形成为,在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所述可动侧爪部进入所述固定侧股部,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形成为,在位于所述相交面时大致平行,因此,通过握持操作部的操作使可动握持部接近固定握持部,伴随于此,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与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相互向外凸起地弯曲或弯折,从而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大致封闭的区域,能够将握持对象物封闭在大致封闭的区域而从两侧夹持。即,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能够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对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通过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可动握持部接近固定握持部,伴随于此,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接近,如果可动握持部转动至规定的角度则两者相交,但是由于在该相交时,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假想穿过的平面即相交面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对握持对象物以从两侧相向的方式抵接而握持。即,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能够在握持部的前端对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
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固定握持部具有:分离为三个且并行延伸的固定侧爪部;以及形成在固定侧爪部之间的两个固定侧股部,可动握持部具有:分离为两个且并行延伸的可动侧爪部;以及形成在可动侧爪部之间的一个可动侧股部,两个可动侧爪部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两个可动侧爪部进入两个固定侧股部,三个固定侧爪部之中的一个固定侧爪部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该一个固定侧爪部进入一个可动侧股部。
根据本发明,构成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的三个固定侧爪部和构成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的两个可动侧爪部,能够对握持对象物从两侧相向的方式抵接而进行握持。在此,在本发明中,两个可动侧爪部以进入两个固定侧股部的方式形成,三个固定侧爪部以进入一个可动侧股部或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的两侧的方式形成。如果在固定侧爪部为两个且可动侧爪部为一个的情况下,固定侧爪部和可动侧爪部在与握持对象物抵接时作用的剪切力仅作用于两点,在要对握持对象物进行剪切时的作用大。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固定侧爪部为三个,可动侧爪部为两个,因此固定侧爪部和可动侧爪部抵接于握持对象物时作用的剪切力分散为四个点,在要对握持对象物进行剪切时的作用较小。因此,根据本发明,即使是在对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时不正对的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和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也能够不损伤握持对象物地进行握持。
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即,固定握持部以及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分别由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折的两个平面构成,固定握持部以及可动握持部的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的内角分别为135度至155度。
根据本发明,针对具有截面为角形的握持对象物,固定握持部以及可动握持部中央部抵接面能够使该角部与弯折部分配合,因此能够从两侧可靠地握持握持对象物。特别地,固定握持部以及可动握持部的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的内角分别为135度至155度,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能够对角部的角度为60度至150度的多种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
发明的效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能够在握持部的中央附近内侧以及前端对多种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处于打开状态的握持部的立体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固定握持部的图,(a)是主视图,(b)是说明图。
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固定握持部的图,(c)是从内侧观察的侧视图,(d)是从基端侧观察的仰视图。
图4A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可动握持部的图,(a)是主视图,(b)是说明图。
图4B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可动握持部的图,(c)是从内侧观察的侧视图,(d)是从外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前端部的图,(a)是主视图,(b)是侧视图,(c)是从基端侧观察的仰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处于打开状态的握持部中包含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的重叠以及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的侧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固定握持部嵌装绝缘操作棒的前端部的状况的模示剖视图。
图8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中,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和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位于相交面且大致平行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的中央部内侧,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相交地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电线进行握持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的中央部内侧,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打开地对截面为四边形状的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中,以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和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在内侧夹持的方式,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引入线连接器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图。
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中,以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和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在内侧夹持的方式,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套筒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握持部中的具有两个固定侧爪部的固定握持部和具有一个可动侧爪部的可动握持部的立体图。
图14是表示在本发明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形成为朝向外侧凸出地弯曲的形状的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以及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实施方式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在将以下的说明中使用的方向如下地定义。将与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正交或相交的朝向且接近轴线的朝向作为向内朝向,将与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正交或相交的朝向且远离轴线的朝向作为向外朝向。此外,在绝缘操作棒中,将被作业者的手握持的一侧的端作为基端,将设置握持部的一侧的端作为前端。基端和前端的位置关系在从握持部至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整体中是相同的。此外,将穿过绝缘操作棒的轴线并包含基端朝向或前端朝向的方向设为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A。此外,在具有通过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接近/分离的可动握持部和固定握持部的握持部中,将其接近/分离的方向设为B方向。此外,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指的是由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A和与轴线方向相交的B方向形成的面,为图3、图4、图6所示的假想平面V。此外,构成握持部的固定握持部及可动握持部配设在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以此进行说明。
此外,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如图1所示,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具有绝缘操作棒14、设置于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的握持部12、设置于绝缘操作棒14的基端部附近的握持操作部26、将基于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传递至握持部12的辅助绝缘操作棒24。握持操作部26用于操作握持部12在B方向上的接近/分离的动作。以下,对各构成要素进行详细说明。
绝缘操作棒14是由绝缘性材料构成的圆柱状的棒状部件。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是用于高压配电线的引入线的切断作业等的工具,因此绝缘操作棒14具有用于在电线和人体之间保证安全的安全距离以上的长度。在绝缘操作棒14中,为了避免沿面放电、漏电而设置有雨檐16、锷18。
如上所述,在前端部设置有握持部12,在基端部附近设置有握持操作部26。
通过该绝缘操作棒14,将设置在前端部的握持部12定位在作业位置,通过握持操作部26实施握持部12的接近/分离操作。
辅助绝缘操作棒24由与绝缘操作棒14相同的材质构成,同样为了防止漏电、沿面放电而设置有雨檐16、锷18。
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与后述的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部20a可转动地连结。
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基端部与后述的握持操作部26的动作片26e可转动地连结。
辅助绝缘操作棒24与绝缘操作棒14并排设置,对基于安装在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的握持部12的握持操作部26的接近/分离的操作进行辅助。
在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设有用于与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部20a可转动地连结的前端部件25。
如图5所示,前端部件25以前端25b侧从中途分为两个的大致圆柱状体沿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轴线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并形成为基端25a侧开口的大致圆筒状。前端部件25被形成为,在基端侧25a的开口部分处,其内径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直径一致,并能够嵌装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
前端部件25以从前端25b朝向基端25a且横截径向的方式被切割为侧视凹状。
此外,前端部件25在前端25b附近形成有铆钉孔25d,所述铆钉孔25d以与所述凹状的切口正交且沿径向穿过中心线的方式开口。此外,前端部件25在基端25a附近形成有螺栓孔25c,所述螺栓孔25c与所述铆钉孔25d平行地开口,即,以沿径向穿过中心线的方式开口。
前端部件25从基端25a侧嵌装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从螺栓孔25c插入贯穿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的螺栓25e,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一体化。
进而,在前端部件25中,插入位于前端25b侧的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部20a的后述的基端侧铆钉孔20e的铆钉42插入铆钉孔25d,将可动握持部20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紧固。
关于握持部12,其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中,能够接近握持对象物84而在构成夹持部的前端部夹持握持对象物84地进行握持,并在构成夹持部的中央部内侧夹持握持对象物84地进行握持。
握持部12具有可动握持部20和固定握持部22。
固定握持部22是构成握持部12的部件。固定握持部22由硬质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3A及图3B所示,固定握持部22具有用于嵌装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的嵌装部15、与嵌装部15的前端侧连接的基端部22a、与基端部22a的前端侧连接的中央部22b、与中央部22b的前端侧连接的前端部22c。
如图3A(a)所示,关于固定握持部22,作为整体形状而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朝向外倾斜约45度,并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形成朝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并且从基端部22a至前端部22c地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形成为逐渐变细。
此外,在图3A中,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与纸面一致。
即,如图2所示,包含轴线方向A的面V构成Pyz基准面,所述Pyz基准面包含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Z轴、以及包含可动握持部20的旋转方向的Y轴(左右轴)。
与枢轴30的轴心对应的旋转轴X与Pyz基准面正交。
与枢轴30的轴心对应的旋转轴X与Pyz基准面正交。
如图3A及图3B所示,嵌装部15形成为,前端侧封闭而形成为一体地连接于基端部22a,基端15A侧大致圆筒状地开口。
关于嵌装部15,其内径与绝缘操作棒14的直径一致,并形成为能够嵌装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
嵌装部15在形成圆筒面的侧面形成有螺栓孔15c,该螺栓孔15c以沿径向(内外方向)穿过中心线的方式开口。
如图7等所示,嵌装部15从基端15a侧将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内包,从螺栓孔15c插入贯穿绝缘操作棒14的前端部的螺栓15e而与绝缘操作棒14连接。
如图1等所示,固定握持部22的基端部22a与嵌装部15连接。
如图3A(a)所示,基端部22a形成为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向外倾斜大致45度,并且在基端部22a的前端侧形成有向外弯曲且以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成为大致90度的方式延伸的弯折部22av。
如图3A的(a)及图3B的(c)所示,基端部22a在从中央附近至弯折部22av形成有螺栓孔22d,该螺栓孔22d在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正交的方向上开设,并用于使可转动地连结可动握持部20的螺栓30穿过。此外,如图3A(a)及图3B(c)所示,基端部22a形成有可动握持部插入孔22g,该可动握持部插入孔22g在与螺栓孔22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中的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延伸,从基端部22a至中央部22b的基端侧连续且从内侧朝向外侧开设。
例如,如图8以及图9所示,可动握持部插入孔22g是用于可动握持部20的后述的基端部20a可够滑动地插入于固定握持部22内的孔。
如图3A(a)所示,中央部22b与基端部22a连接,并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
中央部22b在外侧与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倾斜大致90度的基端部22a平滑地连接,与此同时向内改变曲率而弯曲。此外,中央部22b在内侧由两个平面构成,并形成有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而用于与握持对象物抵接的抵接面即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
具体而言,中央部抵接面220b2从基端部22a的内侧面连续,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向外倾斜,例如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向外倾斜50度。此外,中央部抵接面220b2形成为从中央部抵接面220b2延伸的假想平面(未标记)穿过螺栓孔22d。
中央部抵接面220b1与中央部抵接面220b2连接,但是中央部抵接面220b1相对于中央部抵接面220b2稍向内弯折。例如,如图3A的(a)所示,弯曲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的内角为135度至155度。此外,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形成为相对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正交。
中央部22b在外侧面及内侧面向内弯曲或弯折,因此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
此外,如图3A(a)及图3B(c)所示,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形成有并列的多个突条,该突条用于在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使握持对象物84不会在握持部12中滑动。
如图3A(a)所示,前端部22c与中央部22b连接。
在前端部22c中,在外侧前端部22c的基端与中央部22b平滑地连续连接,在前端部22c的中间附近向外稍微弯曲,并在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向外倾斜大致45度的方向上延伸。此外,前端部22c形成有用于在其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的抵接面即前端部抵接面220c。
具体地,前端部抵接面220c与中央部抵接面220b1连接,但是相对于中央部抵接面220b1稍微向外弯折。例如,如图3A(a)所示,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以及前端部抵接面220c的内角为142度至162度。由此,前端部抵接面220c在相对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向外倾斜大致45度的方向上延伸,与从形成于基端部22a的螺栓孔22d朝向前端部22c延伸的假想平面C1(后述的相交面C)大致平行。即,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与相交面C大致平行。
此外,前端部抵接面220c形成为相对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正交。此外,如图3A(a)及图3B(c)所示,前端部抵接面220c形成有并列的多个突条,以使在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握持对象物84不会滑动。
如图3B(c)所示,固定握持部22具有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和固定侧股部22m1、22m2,所述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从中央部22b的中途至前端部22c地分离为三个且平行地延伸,所述固定侧股部22m1、22m2形成在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之间。
具体而言,第一固定侧爪部22t1、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及第三固定侧爪部22t3如餐具的叉子的爪那样地延伸,与在螺栓孔22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中的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平行地延伸,并从中央部22b的中途至前端部22c的前端连续地延伸。而且,第一固定侧股部22m1或第二固定侧股部22m2分别是在第一固定侧爪部22t1与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之间、或在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与第三固定侧爪部22t3之间,从前端部22c的前端朝向中央部22b的中途地与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的延伸朝向相反朝向地切割而形成的凹部。
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越过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C而转动时,进入后述的可动侧股部20m。同样地,第一固定侧爪部22t1或第三固定侧爪部22t3分别形成为,在越过相交面C而转动时进入后述的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或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的侧部。
第一固定侧股部22m1或第二固定侧股部22m2分别通过第一固定侧空间22s1或第二固定侧空间22s2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的前端进入至中央部22b的中途而被形成。
第一固定侧空间22s1是由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和与其相向的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j夹着的空间。
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是第一固定侧爪部22t1位于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侧的侧面。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j是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位于第一固定侧爪部22t1侧的侧面。
第二固定侧空间22s2是由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i和与其相向的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22t3j夹着的空间。
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i是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位于第三固定侧爪部22t3侧的侧面。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22t3j是第三固定侧爪部22t3位于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侧的侧面。
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j、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i、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22t3j分别平行地形成,并且虽然没有明确示出,但形成为在主视图中相同的形状。
此外,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j、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i、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22t3j分别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平行地形成,即,与中央部抵接面220b1以及前端部抵接面220c正交地形成。
如图3A所示,将第一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与第二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2的交点设为交点1,将第二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2的延长线与假想平面C1在固定握持部的螺栓孔22d的附近相交的交点设为交点2,将第一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交点设为交点3。将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相交的点设为交点4。
由连结交点3和交点1的线段(即,穿过第一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的线段)L1、连结交点1和交点2的线段(即,包含第二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2的线段)L2、以及连结交点3和交点2的线段L3形成的三角形的交点1处的内角θ1为135度至155度。
由连结交点3和交点4的线段(即,穿过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的线段)L4、连结交点3和交点1的线段(即,包含第一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的线段)L1、以及连结交点1和交点4的线段L5形成的三角形的交点3处的内角θ为142度至162度。
可动握持部20是构成握持部12的部件,通过设置在绝缘操作棒14的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而相对于固定握持部20在图1等所示的B方向上接近/分离。
可动握持部20由硬质材料例如金属材料形成。
如图4A以及图4B所示,可动握持部20具有基端部20a、与基端部20a的前端侧连接的中央部20b、与中央部20b的前端侧连接的前端部20c。
关于可动握持部20,作为整体形状而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朝向与固定握持部22的整体形状的凸起方向相反朝向即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并且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逐渐地从基端部20a的基端20f至中央部20b变粗,并从中央部20b至前端部20c逐渐变细。
在图4A(a)中,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与纸面一致。
即,包含轴线方向A的面V构成Pyz基准面,所述Pyz基准面包含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Z轴、以及包含可动握持部20的旋转方向的Y轴(左右轴)。
与枢轴30的轴心对应的旋转轴X与Pyz基准面正交。
与枢轴30的轴心对应的旋转轴X与Pyz基准面正交。
如图1等所示,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部20a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连接。
虽未明确图示,但具体地,在基端部20a中,其基端20f被夹入在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件25的前端25b形成的凹状的切口,并在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20f附近通过插入基端侧铆钉孔20e和铆钉孔25d的铆钉42而被紧固,所述基端侧铆钉孔20e在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正交的方向上开设,所述铆钉孔25d在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部件25开设。即,基端部20a可转动地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前端连接。
此外,基端部20a形成为在基端20f附近在铆钉42插入的方向上变薄。如图4A(a)所示,基端部20a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朝向该轴线方向A的前端而从基端20f弯曲为C字状。
如图4A(a)及图4B(d)所示,基端部20a在中央附近形成螺栓孔20d,该螺栓孔20d在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正交的方向上开设,并用于使可动握持部22穿过与固定握持部22可转动地连结的螺栓30。
如图4A(a)所示,中央部20b与基端部20a连接,并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朝向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的凸起朝向相反的朝向即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
中央部20b在外侧与基端部20a平滑地连接,从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前端朝向内改变,并进一步弯曲成C字状。
此外,中央部20b在内侧形成有以朝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并用于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的抵接面即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具体地,中央部抵接面200b2从基端部20a的内侧面连续。
此外,中央部抵接面200b2形成为从中央部抵接面200b2延伸的假想平面(无附图标记)穿过螺栓孔20d。
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中央部抵接面200b2连接,但是相对于中央部抵接面200b2稍向内弯折。例如,如图4A的(a)所示,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内角为135度至155度。
中央部20b在外侧面及内侧面向内弯曲或折曲,因此形成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
此外,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形成为相对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正交。
此外,如图4A(a)及图4B(c)所示,中央部抵接面20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形成有并列的多个突条,该突条用于在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使握持对象物84不会在握持部12中滑动。
如图4A(a)所示,前端部20c与中央部20b连接。
前端部20c形成为在外侧前端部20c的基端与中央部20b平滑地连续连接,在前端部20c的中间附近向外稍微弯曲。此外,前端部20c形成有用于在其内侧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的抵接面即前端部抵接面200c。
具体地,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中央部抵接面200b1连接,但是相对于中央部抵接面220b1稍微向外弯曲或弯折。例如,如图4A(a)所示,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前端部抵接面200c的内角为142度至162度。由此,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从形成在基端部20a的螺栓孔20d朝向前端部20c延伸的假想平面C2大致平行。
假想平面C2与相交面C在该相交时一致,该相交面C是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即,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形成为,在位于相交面C时与相交面C大致平行。即,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形成为,在位于相交面C时大致平行。
此外,前端部抵接面200c形成为,相对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正交。
此外,如图4A(a)及图4B(c)所示,前端部抵接面200c形成有并列的多个突条,以使在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握持对象物84不会滑动。
如图4B(c)及(d)所示,可动握持部20具有从中央部20b的中途至前端部20c且分离为两个而平行地延伸的可动侧爪部20t1、20t2、形成在可动侧爪部20t1、20t2之间的可动侧股部20m。
具体而言,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及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像餐具的叉子的爪那样地延伸,与螺栓孔20d的延伸方向正交的面中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平行地延伸,从中央部20b的中途至前端部20c的前端连续地延伸。而且,可动侧股部20m是在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与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之间从前端部20c的前端朝向中央部20b的中途而朝向与可动侧爪部20t1、20t2的延伸方向相反的朝向被切割形成的凹部。
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或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分别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越过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C而转动时,进入第一固定侧股部22m1或第二固定侧股部22m2。
可动侧股部20m通过可动侧空间20s从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的前端进入至中央部20b的中途而被形成。可动侧空间20s是由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和与其相向的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20t2j夹持的空间。
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是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位于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侧的侧面。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20t2j是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的位于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侧的侧面。
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与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20t2j分别平行地形成,并且虽然没有明确地图示,但形成为在主视时相同形状。此外,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和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20t2j分别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平行地形成,即,以与中央部抵接面200b1及前端部抵接面200c正交的方式形成。
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的长度与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22t2j、22t2i、22t3j的长度一致,可动侧爪部20t1、20t2的长度与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20t2j的长度一致,但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与可动侧爪部20t1、20t2具有为了相交所需的长度。
此外,关于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和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j之间的间隔即第一固定侧股部22m1的宽度,其形成为等于或大于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的宽度。同样地,关于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22t2i与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22t3j之间的间隔即第二固定侧股部22m2的宽度,其形成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的宽度。此外,关于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与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20t2j之间的间隔即可动侧股部20m的宽度,其形成为等于或大于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的宽度。
如图8所示,可动握持部20在握持部12中从内侧朝向外侧地从可动握持部20的基端20f插入固定握持部22的可动握持部插入孔22g,并配置为使可动握持部20的螺栓孔20d与固定握持部22的螺栓孔22d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重叠。
而且,关于可动握持部20,其使用将重叠的螺栓孔20d和螺栓孔22d插入的螺栓30与螺母(未图示)而在B方向上以相对于固定握持部22可转动且前端彼此能够接近/分离的方式连结。此时,螺栓30作为可动握持部20相对于固定握持部22转动时的枢轴发挥功能。
即,关于可动握持部20,其基端部20a经由枢轴30可转动地与固定握持部22的基端部22a连结,从而通过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而相对于固定握持部22在B方向上可接近/分离。
如图4A所示,将第一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第二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交点设为交点5,将第二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延长线在可动握持部的螺栓孔20d的附近相交的交点设为交点6,将第一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相交的交点设为交点7。
将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相交的点设为交点8。
由连结交点7与交点5的线段(即,第一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L6、连结交点5与交点6的线段(即,包括第二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线段)L7、以及连结交点7与交点6的线段L8形成的三角形的交点5的内角θ3为135度至155度。
由连结交点7和交点8的线段(即,穿过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的线段)L9、连结交点7和交点5的线段(即,包含第一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的线段)L6、以及连结交点5和交点8的线段L10形成的三角形的交点7的内角θ4为142度至162度。
如图1所示,握持操作部26设置在绝缘操作棒14的基端部附近,具有操作杆26a、支承金属部件26b、解除杆26c、操作用转动轴26d、动作片26e。
在支承金属部件26b上,操作杆26a被操作用转动轴26d轴支承。
朝向与操作杆26a相同侧突出的动作片26e可转动地与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基端部连结。
因此,当作业者实施握持操作杆26a的操作时,在杆的作用下,辅助绝缘操作棒24被向下牵引,可动握持部20以螺栓30为中心朝向固定握持部22关闭地动作。
此外,在支承金属部件26b与操作杆26a之间,安装有针对操作杆26a朝向打开方向施力的弹簧28,当作业者未对操作杆26a进行操作时,操作杆26a成为打开状态,与此相应地,可动握持部20也被保持为相对于固定握持部22离开的打开状态。
在支承金属部件26b具有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是公知的,因此,以下简单地进行说明。
锁定机构具有使用安装在操作杆26a的杆的支点位置的滚子(未图示)的轴承状的单向离合器(未图示)、对该单向离合器进行轴支承的操作用转动轴26d、以及在任意的位置固定和/或释放该操作用转动轴26d的转动的多个卡止机构(未图示)。
该卡止机构未图示地具有固定于操作用转动轴26d的卡止齿轮、卡止齿轮的卡止销、针对卡止销朝向卡止齿轮的方向施力的卡止弹簧、推起卡止销的销而解除卡止销的卡止的解除杆26c、对解除杆26c可转动地进行支承的杆支承轴、将解除杆26c保持或释放在卡止解除位置的卡止解除钮、以及对卡止解除钮可转动地进行支承的钮支承轴。
而且,在将卡止机构设置在开放位置而开放锁定机构的情况下,操作用转动轴26d能够自由地转动,单向离合器的作用与操作杆26a的操作成为无关,操作杆26a自由地转动,操作杆26a的开闭操作被传递至辅助绝缘操作棒24,可动握持部20与操作杆26a的开闭操作相应地进行开闭。
另一方面,在将卡止机构设置在卡止位置而使锁定机构发挥作用的情况下,操作用转动轴26d被卡止,由于单向离合器的作用,只在操作杆26a关闭的朝向也就是将辅助绝缘操作棒24被向下拉伸地转动,并且操作杆26a无级地被锁定在任意的位置上。
因此,当作业者向关闭方向操作操作杆26a时,操作杆26a停止在作业者向关闭方向操作的位置,可动握持部20成为经由辅助绝缘操作棒24而在与操作杆26a的关闭位置对应的位置被锁定的状态。
此时,无论握持对象物的大小如何,只要在作业者判断为能够以适合于作业的力握持握持对象物的时刻使手从操作杆26a离开,就能够在该状态下原样地锁定操作杆26a。
如图8所示,通过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以螺栓30为中心向B方向旋转,与此同时接近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
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在旋转至规定角度时而位于相交面C上。此时,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相交面C大致平行。与此同时,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与相交面C大致平行。即,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在位于相交面C上时大致平行。
(使用状态及作用效果)
接着,根据图9至图12,对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握持握持对象物的使用状态以及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的中央部内侧,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相交地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电线进行握持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的中央部内侧,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打开地对截面为四边形状的握持对象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中,以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和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在内侧夹持的方式,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引入线连接器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图。图12是表示在本发明所涉及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的握持部中,以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和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在内侧夹持的方式,对作为握持对象物的套筒罩进行握持的状态的立体图。
如图9所示,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握持截面形状小的握持对象物84例如直径小的电线84的情况下,可动握持部20配置为接近固定握持部22。
具体而言,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穿过相交面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相交。即,两个可动侧爪部20t1、20t2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越过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C而向B方向转动时进入两个固定侧股部22m1、22m2。与此同时,三个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之间的一个固定侧爪部22t2进入一个可动侧股部20m。
此时,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20b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成为稍微离开的状态。
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2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2大致平行或者配置在以螺栓30为中心稍微打开的位置。
而且,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配置在相互接近而闭合的位置。
而且,关于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形成在其之间封闭的区域T。
在该封闭的区域T中,将电线84封闭,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20b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能够从两侧夹持电线84。
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握持截面为四边形且截面形状大的握持对象物84的情况下,可动握持部20配置为与固定握持部22较大地分离。
具体而言,可动握持部20与固定握持部22在整体形状上配置为以螺栓30为中心而形成大致V字的两侧的位置。此时,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2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2同样配置为以螺栓30为中心而形成大致V字的两侧的位置。
另一方面,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和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分别从中央部抵接面200b2、220b2而向内侧弯折,因此配置为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闭合或大致平行的位置。
而且,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形成在其之间大致封闭的区域T。在该大致封闭的区域T中,将握持对象物84封闭,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20b和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能够从两侧夹持握持对象物84。
更详细而言,在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弯折部分、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与中央部抵接面220b2的弯折部分,使截面为四边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的角部配合,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与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能够从两侧夹持握持对象物84。
即,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通过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使可动握持部20接近固定握持部22,伴随于此,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与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相互向外凸起地弯曲或弯折,因此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形成(大致)封闭的区域T,能够将握持对象物84封闭在(大致)封闭的区域T地从两侧夹持。
即,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能够在握持部12的中央附近内侧对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
此外,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位于相交面C且大致平行时,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能够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和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之间对至少一部分为截面板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或者至少一部分为筒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例如,如图11所示,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能够通过握持部12的前端部20c、22c而对作为握持对象物84的引入线连接器罩进行握持。此外,例如,如图12所示,能够握持套筒盖。
即,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通过握持操作部26的操作而可动握持部20接近固定握持部22,伴随于此,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与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接近,并且在可动握持部20转动至规定的角度时两者相交,但是由于形成为在该相交时与穿过假想的平面即相交面C大致平行,因此能够在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上从两侧相向地对握持对象物84进行抵接及握持。即,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能够在握持部12的前端对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
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构成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的三个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与构成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的两个可动侧爪部20t1、20t2能够从两侧相向地对握持对象物84进行抵接及握持。
在此,两个可动侧爪部20t1、20t2以进入两个固定侧股部22m1、22m2的方式被形成,三个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以进入一个可动侧股部20m或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的两侧的方式被形成。
但是,假设在固定侧爪部22t1、22t2为两个且可动侧爪部20t1为一个的情况下,固定侧爪部22t1、22t2与可动侧爪部20t1在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作用的剪切力仅作用于两点,在该点处剪切握持对象物84的作用大。
另一方面,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为三个,可动侧爪部20t1、20t2为两个,因此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与可动侧爪部20t1、20t2抵接于握持对象物时作用的剪切力分散为四点,因此剪断握持对象物84的作用较小。因此,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通过在对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时不正对的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20c和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22c,也能够不损伤握持对象物84地进行握持。
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中,固定侧爪部侧面22t1i、22t2j、22t2i、22t3j以及可动侧爪部侧面20t1i、20t2j形成为与包含绝缘操作棒14的轴线方向A的面V平行,并且第一固定侧股部22m1的宽度形成为与第一可动侧爪部20t1的宽度相等或者相比而较大,第二固定侧股部22m2的宽度形成为与第二可动侧爪部20t2的宽度相等或者相比而较大,可动侧股部20m的宽度形成为与第二固定侧爪部22t2的宽度相等或者相比而较大,进一步地,具有为了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与可动侧爪部20t1、20t2相交而所需的长度。
因此,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固定侧爪部22t1、22t2、22t3与可动侧爪部20t1、20t2能够平滑地相交。
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中,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中央部抵接面220b2、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中央部抵接面200b2分别由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折的两个平面构成,固定握持部22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可动握持部20的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以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内角分别为135度至155度。
因此,针对具有截面为四边形状等角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20b2以及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及中央部抵接面200b2能够使该握持对象物84的角部与弯折部分配合,因此能够从两侧可靠地握持握持对象物84。
特别地,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1和中央部抵接面220b2以及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1和中央部抵接面200b2的内角为135度至155度,因此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能够对角部的角度为60度至150度的多种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
(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基于本发明的思想进行各种变更。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绝缘操作棒14的中段设置了雨檐16及锷18,但雨檐16及锷18是用于防止沿面放电、漏电的结构要素。因此,即使是在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的绝缘操作棒14中不设置雨檐16以及锷18的结构,也能够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地得到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例如,作为可转动地连结可动握持部20和辅助绝缘操作棒24的部件的铆钉42,为了能够容易地解除连结,也可以由螺栓和螺母构成。
此外,关于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A,如图13所示,固定握持部22具有分离为两个而并行延伸的固定侧爪部22t1、22t2和形成于固定侧爪部22t1、22t2之间的一个固定侧股部22m1,可动握持部20也可以构成为具有一个可动侧爪部20t1。而且,一个可动侧爪部20t1也可以形成为在可动握持部20的前端部抵接面200c越过与固定握持部22的前端部抵接面220c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C而转动时进入一个固定侧股部22m1。
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A,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能够在握持部12的中央附近内侧以及前端对多种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并且如上所述地,在固定侧爪部22t1、22t2和可动侧爪部20t1与握持对象物84抵接时作用的剪切力仅作用于两点,要剪断握持对象物84的作用较大,但是能够使握持部12小型轻量化,并且能够降低加工的难度。
此外,关于作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B,如图14所示,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以及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20b的内侧即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抵接面220b以及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分别以两个面朝外凸起的方式弯折形成。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一个面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形成。
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B,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地能够在握持部12的中央附近内侧以及前端对多种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并且能够在固定握持部22的中央部22b与可动握持部20的中央部20b之间更可靠地对截面为圆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进行握持。其原因为,截面为圆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具有无角部的光滑的表面。而且,大致封闭的区域T由于中央部抵接面200b和中央部抵接面220b而成为在主视图中大致杏仁状。因此,根据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10B,形成该大致的杏仁状的中央部抵接面200B和中央部抵接面220b以沿着形成截面为圆形状的握持对象物84的表面的方式抵接。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上述记载进行了公开,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即,可以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目的的范围,而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针对原理、形状、材质、数量、位置或排列等方面加以各种改变,这些改变也包含在本发明中。
标号的说明
10、10A、10B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12 握持部
14 绝缘操作棒
15 绝缘操作棒的前端部件
15a 前端部件的基端
15c 前端部件的螺栓孔
15e 前端部件的螺栓
16 雨檐
18 锷
20 可动握持部
20a 可动握持部的基端部
20b 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
20c 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
20d 可动握持部的螺栓孔
20e 可动握持部的基端侧铆钉孔
20f 可动握持部的基端
20t1 第一可动侧爪部
20t2 第二可动侧爪部
20t1i 第一可动侧爪部侧面
20t2j 第二可动侧爪部侧面
20m 可动侧股部
20s 可动侧空间
200b、200b1、200b2 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
200c 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2 固定握持部
22a 固定握持部的基端部
22av 固定握持部的基端部的弯折部
22b 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
22c 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
22d 固定握持部的螺栓孔
22g 固定握持部的可动握持部插入孔
22t1 第一固定侧爪部
22t2 第二固定侧爪部
22t3 第三固定侧爪部
22t1i 第一固定侧爪部侧面
22t2j、22t2i 第二固定侧爪部侧面
22t3j 第三固定侧爪部侧面
22m1 第一固定侧股部
22m2 第二固定侧股部
22s 固定侧空间
22s1 第一固定侧空间
22s2 第二固定端空间
220b、220b1、220b2 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
220c 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
24 辅助绝缘操作棒
25 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前端部件
25a 前端部件的基端
25b 前端部件的前端
25c 前端部件的螺栓孔
25d 前端部件的铆钉孔
25e 前端部件的螺栓
26 握持操作部
26a 操作杆
26b 支承金属部件
26c 解除杆
26d 操作用转动轴
26e 动作片
28 弹簧
30 枢轴(固定握持部与可动握持部之间的连结用螺栓)
42 铆钉(可动握持部与辅助绝缘操作棒之间的紧固用铆钉)
84 握持对象物(电线、引入线连接器罩、套筒罩等)
A 穿过绝缘操作棒的轴线且包含基端朝向或前端朝向的方向
B 在具有通过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接近/分离的可动握持部和固定握持部的握持部中,其接近/分离的方向(以可动握持部的枢轴为中心的转动方向)
V 假想平面(包含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
C 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
C1 假想平面
C2 假想平面
T (大致)封闭的区域。

Claims (3)

1.一种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具有:绝缘性的绝缘操作棒,其具有在电线和人体之间用于确保安全的安全距离以上的长度;
握持部,其设置在所述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前端,具有通过设置于所述绝缘操作棒的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接近/分离的可动握持部和固定握持部;
绝缘性的辅助绝缘操作棒,其对与前端连接的所述握持部的接近/分离操作进行辅助;以及
握持操作部,其安装在所述绝缘操作棒的基端部附近,可转动地与所述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基端部连接,通过杆的作用使所述辅助绝缘操作棒在其长度方向上往返移动而对所述握持部进行操作,
在该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中,
所述固定握持部具有:
与所述绝缘操作棒的前端连接的基端部;与所述基端部连接,在包含所述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
所述固定握持部具有:从所述中央部的中途直至所述前端部且分离为两个以上而平行地延伸的固定侧爪部;以及形成于所述固定侧爪部之间的固定侧股部,
所述可动握持部具有:
与所述辅助绝缘操作棒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的基端部;与所述基端部连接,在包含所述绝缘操作棒的轴线方向的面上形成在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中央部的凸起相反的朝向上向外凸起的从大致圆弧状至大致L字状的中央部;以及与所述中央部连接的前端部,
所述可动握持部具有从所述中央部的中途延伸至所述前端部的一个以上的可动侧爪部,
所述基端部以能够通过所述握持操作部的操作而相对于所述固定握持部接近/分离的方式,经由枢轴可转动地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基端部连结,
所述固定握持部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分别具有中央部抵接面,所述中央部抵接面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曲或弯折,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
所述固定握持部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分别具有前端部抵接面,所述前端部抵接面以连接部分向内侧凸起的方式弯折而与中央部抵接面连接,内侧与握持对象物抵接,
所述可动侧爪部形成为,在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所述可动侧爪部进入所述固定侧股部,
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形成为,在位于所述相交面时大致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其中,
所述固定握持部具有:分离为三个且并行延伸的固定侧爪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固定侧爪部之间的两个固定侧股部,
所述可动握持部具有:分离为两个且并行延伸的可动侧爪部;以及形成在所述可动侧爪部之间的一个可动侧股部,
两个所述可动侧爪部形成为,在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两个所述可动侧爪部进入两个所述固定侧股部,
三个所述固定侧爪部之中的一个所述固定侧爪部形成为,在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越过与所述固定握持部的前端部抵接面相交的瞬间的相交面而转动时,该一个所述固定侧爪部进入一个所述可动侧股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其中,
所述固定握持部以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中央部抵接面分别由以向外凸起的方式弯折的两个平面构成,
所述固定握持部以及所述可动握持部的弯折的中央部抵接面的内角分别为135度至155度。
CN201980029891.4A 2018-05-02 2019-04-26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Active CN1123523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88525 2018-05-02
JP2018088525 2018-05-02
PCT/JP2019/017847 WO2019212039A1 (ja) 2018-05-02 2019-04-26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52361A true CN112352361A (zh) 2021-02-09
CN112352361B CN112352361B (zh) 2023-02-28

Family

ID=683863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9891.4A Active CN112352361B (zh) 2018-05-02 2019-04-26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984008B2 (zh)
KR (1) KR102654255B1 (zh)
CN (1) CN112352361B (zh)
WO (1) WO2019212039A1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7922A (ja) * 2012-11-27 2014-06-09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用先端工具
JP2015177662A (ja) * 2014-03-17 2015-10-05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複合機能型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JP5897685B1 (ja) * 2014-10-21 2016-03-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先端工具、及び、間接活線作業用具
JP2016103930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工事用コッター及び間接活線工事用アダプタ
CN106711845A (zh) * 2016-12-15 2017-05-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绝缘操作杆和接线方法
CN206516977U (zh) * 2016-05-12 2017-09-22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93146B1 (ko) 2016-04-18 2017-01-05 대원전기 주식회사 활선작업용 피박전선 고정개폐구를 갖는 케이싱에 착탈식 커터부 내장형 전선외피 커팅홀더를 장착한 기어회전관의 회전에 의한 반자동 특고압 절연 피박기 및 그 피박기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 전선 피박공법
KR20160004465U (ko) * 2016-05-30 2016-12-27 나가키 세이키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간접 활선 공사용 파지 공구
KR101850531B1 (ko) * 2016-08-01 2018-05-30 주식회사 조광전기 간접 활선 작업용 바이패스 케이블 단말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4107922A (ja) * 2012-11-27 2014-06-09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間接活線用先端工具
JP2015177662A (ja) * 2014-03-17 2015-10-05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複合機能型間接活線把持工具
JP5897685B1 (ja) * 2014-10-21 2016-03-30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先端工具、及び、間接活線作業用具
JP2016103930A (ja) * 2014-11-28 2016-06-02 中国電力株式会社 間接活線工事用コッター及び間接活線工事用アダプタ
CN206516977U (zh) * 2016-05-12 2017-09-22 株式会社永木精机 间接带电作业用把持工具
WO2017195868A1 (ja) * 2016-05-12 2017-11-16 株式会社永木精機 間接活線工事用把持工具
CN106711845A (zh) * 2016-12-15 2017-05-2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绝缘操作杆和接线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654255B1 (ko) 2024-04-02
JPWO2019212039A1 (ja) 2021-05-27
KR20210003897A (ko) 2021-01-12
WO2019212039A1 (ja) 2019-11-07
JP6984008B2 (ja) 2021-12-17
CN112352361B (zh) 2023-0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334724B1 (ko) 간접 활선 공사용 파지 공구
KR102334725B1 (ko) 간접 활선 공사용 파지 공구
KR102028010B1 (ko) 간접 활선 작업용 회전 기능 그립 올 클램프 스틱 및 이를 이용한 간접활선용 공구 회전 조작 방법
JPH0465719B2 (zh)
AU2022202252B2 (en) Tool with handle offsets
CN112352361B (zh) 间接带电线路作业用握持工具
JPH0429281B2 (zh)
JP2009071916A (ja) 電線接続用保持具
US9498816B2 (en) Wire twisting pliers
CN112771741B (zh) 间接火线工程用把持工具
TWI646745B (zh) Cutting tool
JP2016144327A (ja) 間接活線作業用工具
US10272546B2 (en) Force relieving mechanism and ratchet clamp having force relieving mechanism
US1994973A (en) Wire and sleeve connecter tool
JP2011244552A (ja) 補助グリップ、及び当該補助グリップを装着した共用操作棒
US11833649B2 (en) Hand tool
US3108505A (en) Wire stripping tool
JP2018085816A (ja) 架空配電線用絶縁カバー
JP4709353B2 (ja) ケーブルカッター
JP2015180154A (ja) 先端工具
JPH1080034A (ja) 圧縮ペン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