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5712A -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5712A
CN112345712A CN202011229707.1A CN202011229707A CN112345712A CN 112345712 A CN112345712 A CN 112345712A CN 202011229707 A CN202011229707 A CN 202011229707A CN 112345712 A CN112345712 A CN 11234571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container
temperature
fermented food
storage
steril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2970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国华
杨帆
岳平
岳鹏
张志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Dandan Pixian Douba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2970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4571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3457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571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2F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4Heat
    • A61L2/06Hot g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2/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L2/02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disinfecting 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other than foodstuffs or contact len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using physical phenomena
    • A61L2/08Radiation
    • A61L2/10Ultraviolet radi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0/0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 B01J20/02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 B01J20/20Solid sorbent compositions or filter aid compositions; Sorbents for chromatography;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regenerating or reactivating thereof comprising inorganic material comprising free carbon; comprising carbon obtained by carbonising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Food Preservation Except Freezing, Refrigeration, And Dr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步骤S1,在发酵食品放入贮藏容器之前,将贮藏容器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并在贮藏容器内壁放置活性炭层,同时在贮藏容器内部与外部分别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时间为2~5h;步骤S2,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池内进行碱洗,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冲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以期望解决现有的发酵食品的贮藏环境不佳,在发酵食品贮藏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发酵食品中的黄曲霉菌含量进行防控检测的问题。

Description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贮藏方法,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霉菌是全球性食品安全问题,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农作物均受到黄曲霉菌的影响,目前国内只是被动地对黄曲霉菌污染的粮食采用减毒化处理,并没有真正地对黄曲霉菌进行有效的防控。
豆瓣酱是一种调味品,主要材料有蚕豆、黄豆等,辅料有辣椒、香油、食盐等。豆瓣酱属于发酵红褐色调味料。根据消费者的习惯不同,在生产豆瓣酱中配制了香油、豆油、味精、辣椒等原料,而增加了豆瓣酱的品种,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发酵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到黄曲霉菌的影响,发酵食品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到黄曲霉菌的影响,贮藏环境与实时检测对发酵食品中黄曲霉菌的防控就显得极为重要,如何更加有效的提高发酵食品的贮藏环境,提高对发酵食品贮藏过程中黄曲霉菌的防控是值得研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以期望解决现有的发酵食品的贮藏环境不佳,在发酵食品贮藏过程中无法及时对发酵食品中的黄曲霉菌含量进行防控检测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发酵食品放入贮藏容器之前,将贮藏容器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并在贮藏容器内壁放置活性炭层,同时在贮藏容器内部与外部分别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时间为2~5h;步骤S2,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池内进行碱洗,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冲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步骤S3,将发酵食品储放于贮藏容器之前,抽取发酵食品样品M作为基样,并对样品M进行指标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步骤S4,将由步骤S2高温杀菌后的贮藏容器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静止于常温,并将发酵食品放置于贮藏容器内,同时将贮藏容器密封;步骤S5,基于步骤S4发酵食品的贮藏过程中,每隔一个周期进行一次定量抽样检测,且抽取的样品取自于贮藏容器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位置的发酵食品;步骤S6,将由步骤S5抽取的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记录检测数据。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中,所述活性炭层贴附于所述贮藏容器的内壁,且空气湿度为5%~25%,环境温度为0℃~1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2中,所述的碱洗液的ph值为8~11,碱洗时间为0.5~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100℃,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60℃~290℃,高温杀菌时间为1h~3h。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3与步骤S6中所述的检测为荧光定量快速检测。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碱液的PH为9,碱洗时间为0.5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70℃,高温杀菌时间为2h,环境温度为6℃,空气湿度为15%。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碱液的PH为10,碱洗时间为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10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80℃,高温杀菌时间为3h,环境温度为3℃,空气湿度为1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6中,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溶解、分解、分离、提取、浓缩、消除干扰物。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5中,所述的一个周期为7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贮藏容器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用于抑制贮藏容器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同时在贮藏容器内壁安装活性炭层,用于通过活性炭层将贮藏容器内壁的黄曲霉菌吸附,并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将黄曲霉菌消灭,提高对贮藏容器内黄曲霉菌的杀菌质量;通过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液内进行碱洗,同时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提高对贮藏容器内黄曲霉菌的杀菌质量,避免贮藏容器中存在的黄曲霉菌对发酵食品的影响,提高发酵食品贮藏环境的质量;同时每隔一个周期对贮藏容器内的发酵食品进行抽取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样品,并进行检测分析,提高对贮藏容器中发酵食品的检测效率,同时监控贮藏容器中发酵食品中黄曲霉菌含量的变化,并记录数据,用于监控发酵食品在贮藏过程中,黄曲霉菌含量的变化,提高发酵食品在贮藏过程中的安全风险防控效率,提高发酵食品的贮藏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本发明黄曲霉菌对比数据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发酵食品放入贮藏容器之前,将贮藏容器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并在贮藏容器内壁放置活性炭层,同时在贮藏容器内部与外部分别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时间为2~5h;步骤S2,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池内进行碱洗,为了避免贮藏容器在移动过程中接触到黄曲霉菌,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冲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步骤S3,将发酵食品储放于贮藏容器之前,抽取发酵食品样品M作为基样,并对样品M进行指标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步骤S4,将由步骤S2高温杀菌后的贮藏容器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静止于常温,并将发酵食品放置于贮藏容器内,同时将贮藏容器密封;步骤S5,基于步骤S4发酵食品的贮藏过程中,每隔一个周期进行一次定量抽样检测,且抽取的样品取自于贮藏容器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位置的发酵食品;步骤S6,将由步骤S5抽取的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记录检测数据。
其中,在步骤S1中,通过在贮藏容器内壁安装活性炭层,用于通过活性炭层将贮藏容器内壁的黄曲霉菌吸附,降低贮藏容器中黄曲霉菌的含量,在通过活性炭层吸附的同时,将贮藏容器内部与外部分别安装紫外线杀菌灯,其中254nm紫外线易被黄曲霉菌吸收,并通过光子能量将黄曲霉菌的DNA和RNA的分子结构键断裂,使得黄曲霉菌丧失自我复制繁殖能力,并将黄曲霉菌杀死,提高对贮藏容器内的黄曲霉菌的杀菌质量。
其次,将由步骤S1杀菌后的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池内进行碱洗,在此步骤中,为了避免贮藏容器在移动过程中接触黄曲霉菌,将贮藏容器在移动过程中通过真空包装,并通过碱液将贮藏容器中存在的黄曲霉菌消除,并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清洗,避免贮藏容器中残留碱洗液对发酵食品贮藏质量造成影响,并将水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进一步的杀菌消毒,提高对黄曲霉菌的杀菌质量。
在步骤S2与步骤S4中,为了抑制黄曲霉菌的生长,将空气湿度设置为5%~25%,同时将环境温度设置为0℃~10℃,使得空气保持通风,且干燥。
在步骤S2中,所述的碱洗液的ph值为8~11,碱洗时间为0.5~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100℃,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60℃~290℃,高温杀菌时间为1h~3h。在步骤S3与步骤S6中所述的检测为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其中抽样检测包括定量取出,从发酵食品贮藏容器中取出20-50g的发酵食品,并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取样,其中所述的一个周期为7天,用于提高发酵食品在抽样检测过程中的质量,及检测效率,易于分析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各个周期的黄曲霉菌含量的变化,提高对发酵食品在发酵过程中黄曲霉菌含量的检测与防控。
在步骤S6中,样品预处理包括步骤a,样品溶解、分解、分离、提取、浓缩、消除干扰物;步骤b,并对预处理后的三组样品分别通过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得出检测数据,并将三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检测标准为GB/T 5009.22-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实施例1
基于上述方法,在本实施例中,以豆瓣酱作为发酵食品对本方法进行进一步说明,将发酵食品储放于贮藏容器之前,抽取发酵食品样品M作为基样,并对样品M进行指标检测,其中检测方法为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检测出样品M中的黄曲霉菌含量为0.9μg/kg(检测标准为GB/T 5009.22-2003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
在本实施例中,对贮藏容器中的黄曲霉菌进行杀菌消毒过程中,所述的碱洗液的ph值为8~11,碱洗时间为0.5~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100℃,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60℃~290℃,高温杀菌时间为1h~3h,空气湿度为5%~25%,环境温度为0℃~10℃。
实施例2
基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碱液的PH为9,碱洗时间为0.5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70℃,高温杀菌时间为2h,环境温度为6℃,空气湿度为15%,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发酵食品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所述碱液的PH为10,碱洗时间为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10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80℃,高温杀菌时间为3h,环境温度为3℃,空气湿度为10%,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发酵食品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所述碱液的PH为9,碱洗时间为0.5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10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80℃,高温杀菌时间为2h,环境温度为3℃,空气湿度为15%,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发酵食品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所述碱液的PH为10,碱洗时间为0.5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10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80℃,高温杀菌时间为2h,环境温度为3℃,空气湿度为10%,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豆瓣酱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对比例1
基于实施例1中,在本对比例中,空气湿度为20%,环境温度为10℃,将贮藏容器通过碱液进行杀菌消毒,并将杀菌消毒后的贮藏容器通过清水冲洗干净,待贮藏容器中的水分挥发完之后,将豆瓣酱放置于贮藏容器中,并进行密闭储存,在本实施例中,碱液杀菌时间为0.5h,碱液的ph值为9,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豆瓣酱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对比例2
基于对比例1中,在本对比例中,空气湿度为20%,环境温度为10℃,将贮藏容器通过碱液进行杀菌消毒,并将杀菌消毒后的贮藏容器通过清水冲洗干净,待贮藏容器中的水分挥发完之后,将豆瓣酱放置于贮藏容器中,并进行密闭储存,在本实施例中,ph值设置为10,碱液杀菌时间为0.5h碱液杀菌时间为0.5h,碱液的ph值为9,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豆瓣酱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对比例3
基于实施例1中,本实施例在贮藏豆瓣酱之前,仅通过高温对贮藏容器进行杀菌消毒,并待高温杀菌消毒后的贮藏容器恢复常温时,将豆瓣酱放置于贮藏容器中,并进行密封贮藏,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湿度为20%,环境温度为10℃,高温温度为270℃,高温杀菌时间为1h,并在消毒完成后,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豆瓣酱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对比例4
基于对比例3,本实施例在贮藏豆瓣酱之前,仅通过高温对贮藏容器进行杀菌消毒,并待高温杀菌消毒后的贮藏容器恢复常温时,将豆瓣酱放置于贮藏容器中,并进行密封贮藏,在本实施例中,空气湿度为20%,环境温度为10℃,将高温温度设置为280℃,高温杀菌的时间为1h,并在消毒完成后,分别从贮藏容器中的三个不同位置分别抽取样品,分别对三组样品进行荧光定量快速检测,并记录7天、14天、21天时,贮藏容器中豆瓣酱中黄曲霉菌含量变化的数据。
由图1与样品M的检测数据可知,通过将贮藏容器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用于抑制贮藏容器中黄曲霉菌的生长,同时在贮藏容器内壁安装活性炭层,用于通过活性炭层将贮藏容器内壁的黄曲霉菌吸附,并通过紫外线杀菌灯将黄曲霉菌消灭,提高对贮藏容器内黄曲霉菌的杀菌质量;通过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液内进行碱洗,同时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清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在贮藏豆瓣酱的过程中黄曲霉菌含量均低于对比例1至对比例4中黄曲霉菌的含量,且黄曲霉菌的含量远远低于国家食品标准豆瓣酱中的黄曲霉毒素B1≤5.0μg/kg,通过对贮藏容器分别进行活性炭吸附、紫外线杀菌、碱洗与高温杀菌消毒后,使得豆瓣酱的在贮藏容器中的保存时间更长及食用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Claims (9)

1.一种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在发酵食品放入贮藏容器之前,将贮藏容器放置于通风干燥的环境中,并在贮藏容器内壁放置活性炭层,同时在贮藏容器内部与外部分别安装紫外线杀菌灯,杀菌时间为2~5h; 步骤S2,将贮藏容器放置于碱洗池内进行碱洗,将碱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消毒后的水进行冲洗,并将清洗后的贮藏容器通过高温进行真空干燥消毒杀菌; 步骤S3,将发酵食品储放于贮藏容器之前,抽取发酵食品样品M作为基样,并对样品M进行指标检测,并记录检测数据; 步骤S4,将由步骤S2高温杀菌后的贮藏容器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静止于常温,并将发酵食品放置于贮藏容器内,同时将贮藏容器密封; 步骤S5,基于步骤S4发酵食品的贮藏过程中,每隔一个周期进行一次定量抽样检测,且抽取的样品取自于贮藏容器中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不同位置的发酵食品; 步骤S6,将由步骤S5抽取的检测样品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并记录检测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所述活性炭层贴附于所述贮藏容器的内壁,且空气湿度为5%~25%,环境温度为0℃~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的碱洗液的ph值为8~11,碱洗时间为0.5~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100℃,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60℃~290℃,高温杀菌时间为1h~3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与步骤S6中所述的检测为荧光定量快速检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的PH为9,碱洗时间为0.5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9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70℃,高温杀菌时间为2h,环境温度为6℃,空气湿度为1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的PH为10,碱洗时间为1h,所述高温消毒的水温为100℃,所述高温杀菌的温度为280℃,高温杀菌时间为3h,环境温度为3℃,空气湿度为1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6中,所述样品前处理包括样品溶解、分解、分离、提取、浓缩、消除干扰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5中,所述的一个周期为7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食品为豆瓣酱。
CN202011229707.1A 2020-11-06 2020-11-06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Pending CN11234571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707.1A CN11234571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29707.1A CN11234571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5712A true CN112345712A (zh) 2021-02-09

Family

ID=74429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29707.1A Pending CN112345712A (zh) 2020-11-06 2020-11-06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45712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0113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张敦杰 对啤酒生产过程的相关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及方法
CN10502166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酒大罐贮存在线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7764614A (zh) * 2017-09-21 2018-03-06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CN207675744U (zh) * 2017-12-15 2018-07-31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型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析装置
US10101328B1 (en) * 2017-12-29 2018-10-16 Clear Labs, Inc.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food samples and food processing facilities
CN110643475A (zh) * 2019-10-22 2020-01-03 浙江东方绍兴酒有限公司 一种黄酒大罐贮存方法及其贮存设备
CN110800479A (zh) * 2019-12-02 2020-02-18 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储藏装置及其储藏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80113A (zh) * 2010-08-30 2012-03-21 张敦杰 对啤酒生产过程的相关设备进行清洗消毒的系统及方法
CN105021664A (zh) * 2015-08-13 2015-11-04 上海金枫酒业股份有限公司 黄酒大罐贮存在线监测装置和方法
CN107764614A (zh) * 2017-09-21 2018-03-06 四川省丹丹郫县豆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郫县豆瓣黄曲霉毒素b1检测的前处理方法
CN207675744U (zh) * 2017-12-15 2018-07-31 溜溜果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传输型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分析装置
US10101328B1 (en) * 2017-12-29 2018-10-16 Clear Labs, Inc. Detec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food samples and food processing facilities
CN110643475A (zh) * 2019-10-22 2020-01-03 浙江东方绍兴酒有限公司 一种黄酒大罐贮存方法及其贮存设备
CN110800479A (zh) * 2019-12-02 2020-02-18 徐州徐薯薯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甘薯储藏装置及其储藏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忠: "HACCP在油制辣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
康建依: "山西地方自然发酵蔬菜发酵过程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食品科学》 *
汪昭贤: "《兽医真菌学》", 31 January 2005,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 *
申泽良: "花生油加工过程中黄曲霉毒素的控制与脱除",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I辑》 *
韩勤英: "严格无菌酿造,确保啤酒风味一致性", 《啤酒科技》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085897B (zh) 一种从土壤或污泥中获取能够降解八氯二丙醚的微生物的方法及八氯二丙醚降解菌
CN112094761A (zh) 一株用于果酒全过程绿色生产的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
CN105506029A (zh) 用柑橘皮制备抗真菌果胶低聚糖的方法及其应用和柑橘保鲜方法
CN104015238B (zh) 一种染霉竹片的再防霉处理方法
CN107828702A (zh) 一种春雷霉素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方法
CN106070576A (zh) 通过诱导抗性来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方法以及所用的制剂
CN106434369A (zh) 一株产l‑苹果酸的米曲霉及其应用
CN106167753B (zh) 一种同步吸附‑共菌发酵法完全去除残次苹果酿造苹果酒中展青霉毒素的方法
CN103468582B (zh) 一株产果胶酶制剂的日本曲霉(Aspergillus japonicus)PJ01及产酶方法
CN112345712A (zh) 用于发酵食品安全风险防控的贮藏方法
CN113322193B (zh) 一株提升酱油中Sotolone含量的耐盐酵母菌及其应用
CN102197861A (zh) 一株在高盐环境中除去黄曲霉毒素b1的假丝酵母菌的使用
CN113729075A (zh) 一种卡利比克毕赤酵母用于樱桃番茄采后病害控制及贮藏保鲜的方法
CN101153259A (zh) 零pu值啤酒杀菌工艺
CN102010069A (zh) 一种甲基橙染料废水的处理方法
CN106085890A (zh) 通过诱导抗性来抑制果实采后病害的方法及所用制剂
CN104109639B (zh) 一株分解果胶的酵母及其应用
CN109735454A (zh) 一种用于真姬菇菌种的木屑保藏培养基及其保藏方法
Reuveni et al. Virulence and the Production of Endo‐1, 4‐β‐glucanase by Isolates of Alternaria alternata Involved in the Moldy‐core Disease of Apples
CN110625720B (zh) 一种脱氢枞胺(取代)苯甲醛Schiff碱衍生物的用途
CN111705005B (zh) 一株控制梨果展青霉素的酵母菌及其应用
CN110050831B (zh) 用于控制樱桃番茄果实采后病害的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悬浮液
CN104422610A (zh) 一种鉴别泡菜生花病害微生物的方法
CN106722746A (zh) 一种开放式发酵鱿鱼蒸煮液制备风味调味品的方法
Constance et al. Evaluation of vinegar production properties of Garcina kola and 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