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445A -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445A
CN1123445A CN95109437.8A CN95109437A CN1123445A CN 1123445 A CN1123445 A CN 1123445A CN 95109437 A CN95109437 A CN 95109437A CN 1123445 A CN1123445 A CN 11234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isc
video data
shape recoding
vide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0943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007C (zh
Inventor
胜山明
富泽健二
长野秀一
小屋隆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4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4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00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00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7/00Guid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 G11B17/02Details
    • G11B17/04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 G11B17/05Feeding or guiding single record carrier to or from transducer unit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scs not contained within cartridges
    • G11B17/053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 G11B17/056Indirect insertion, i.e. with external loading means with sliding loading mea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19/00Driving, starting, stopping record carriers not specifically of filamentary or web form, or of supports therefor; Control thereof; 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 Driving both disc and head
    • G11B19/0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 G11B19/12Control of operating function, e.g. switching from recording to reproducing by sensing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or on records, e.g. diameter end mark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 plurality of record carriers or indexed parts, e.g. tracks, thereof, e.g. for edit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005Reproducing at a different information rate from the information rate of record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2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 G11B27/105Programmed access in sequence to addressed parts of tracks of operating record carriers of operating disc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1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not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027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the same track as the main recording used signal is digitally coded
    • G11B27/3063Subcode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9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 G11B27/28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 G11B27/32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by using information detectable on the record carrier by using information signals recorded by the same method as the main recording on separate auxiliary tracks of the same or an auxiliary record carrier
    • G11B27/327Table of contents
    • G11B27/329Table of contents on a disc [VTOC]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10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4Indicat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33/00Constructional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11B33/1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Warn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 G11B2220/2545CDs
    • G11B2220/255CD-I, i.e. CD-interactive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60Solid state media
    • G11B2220/65Solid state media wherein solid state memory is used for storing indexing information or metadata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Landscapes

  • Management Or Editing Of Information On Record Carrier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Television Signal Processing For Recording (AREA)
  • Automatic Disk Chang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包括接收器、重放单元和显示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器接收多个盘形记录介质。重放单元选择装入接收器中的盘形记录介质。重放单元包括一个光学头。该重放单元对从光头读出的数据进行重放处理过程。根据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或识别数据,显示数据产生单元产生多个显示数据,以把指示接收器中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内容的多个显示数据显示在一个屏之内。

Description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以及记录介质的装置,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以及有选择地重放一组记录介质的装置。
各种所谓只读盘型介质,如其上记录着数字音频信号的盘(下文称作“CD-DA”)或视频CD等,正在广泛地应用着。CD-DA具有记录在其上的数字音频数据,可使用户欣赏高音质的音乐。作为CD-DA中的一类,也已经存在一种CD-G(CD-图形),在其上的子码数据内,附带地记录着静止图象数据。
此外,作为所谓CD-ROM的一种,也已经研制出了一种视频CD,其上记录着音频数据和运动图象数据。
作为一种重放装置,已经研制出了一种交换装置,在其内部不仅能够容纳一个盘,而且可以容纳一组盘,并且能够有选择地重放所容纳的盘。同样,也已研制出了可适应视频CD型的交换装置。
同时,在有一组盘被装载在使用视频CD的交换装置中的存盘单元的情况下,用户经常不能记住在存盘单元中的哪个位置插入了哪张盘。
通常,借助于指定盘的存放位置来选择要重放的盘。例如,在有一组托架的情况下,托架号被作为盘号,当用户进行[盘2]的重放操作时,位于第二托架中的盘就被选中并被重放。
因此,如果不能识别在哪个存放位置已插入哪个盘,用户在操作时就感到非常不便。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在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着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以及指示记录介质种类的识别数据,该装置包括接收器、读单元和显示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器接收一组盘形记录介质。读单元读记录在接收器中的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显示数据产生单元产生一组显示数据,用来进行一组显示,在一屏上根据由读单元从接收器内的一组盘形记录介质中按顺序读出的数据,指示在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内容。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视频数据与表示记录介质种类的识别数据记录在一起。其中,音频数据或关于一帧的全部视频信息被压缩在第一视频数据中,该帧前后的视频信息被压缩在第二视频数据中。所述重放装置包括接收器,重放单元和显示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器接收一组盘形记录介质。重放单元选择地装入接收器中的盘形记录介质。重放单元包括读出单元,用来读出记录在被装载的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数据。重放单元使由读出单元读出的数据被进行显示处理。显示数据产生单元产生一组显示数据,用来进行一组显示,在一屏内显示出记录在已被接收在接收器中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的内容,所述操作根据由读出单元从被按顺序装在显示单元中的盘形记录介质中按顺序读出的数据进行。
按照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来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具有相同外径的一组记录介质,其上记录着不同类型的数据,已被装入重放装置中,数据以及指明数据格式的识别数据已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接收器、重放单元和显示数据产生单元。接收器接收一组记录介质。接收在接收器中的记录介质被选择地装入重放单元。重放单元包括读单元,用来读取记录在被装载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和识别数据。重放单元重放由读出单元读出的数据。显示数据产生单元根据由读单元读出的识别数据,进行对被顺序地装进重放单元的记录介质的重放操作,并产生一组显示数据,用来进行一组显示,在一屏上显示出记录在装在接收器中的各个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内容,这一操作根据由读单元从顺序地插入重放单元的记录介质中按顺序读出的数据进行。
按照本发明,根据装进重放装置中的一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数据产生用于显示在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内容的显示数据。结果,在显示装置上可以用一屏分别表明在各个记录介质上记录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就可免去麻烦的操作,去按顺序重放记录介质,以一个一个地证实各个记录介质上的内容。
附图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和文字部分一起,共同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用来说明本发明的目的、原理和优点。其中:
图1是表示XA型视频CD的格式的解释图;
图2A至2E是说明视频CD的视频数据的解释图;
图3是说明视频CD的图象大小的解释图;
图4A和4B是说明视频CD的轨迹结构的解释图;
图5A至5C是说明视频CD的区结构的例图;
图6A和6B是说明视频CD的盘结构的例图;
图7是说明视频CD的目录结构的例图;
图8是说明盘的帧结构的图;
图9A、9B是说明子码数据结构的图;
图10A、10B是说明子Q数据的图;
图11是说明TOC数据的图;
图12是说明视频CD的PVD的图;
图13是说明视频CD的视频CD信息区域的图;
图14是说明视频CD的盘信息的图;
图15是说明在视频CD的盘信息中的段播放项目内容表的图;
图16是说明视频CD的目录ID偏移表的图;
图17是说明视频CD的播放表的图;
图18是说明视频CD的播放项目数的图;
图19是说明视频CD的选择表的图;
图20是说明视频CD的表结构的图;
图21是说明按照视频CD的表结构的播放控制操作的图;
图22是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方块图;
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放装置的方块图;
图24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图;
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图;
图26A、26B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实现的另一种盘摘要显示的图;
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第一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处理流程图;
图28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识别盘的处理流程图;
图29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操作第二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处理流程图;
图30是在第一所有盘摘要显示时进行快速向前操作的处理流程图;
图31A到31H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快速向前操作的处理流程图;
图3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快速向前重放的图。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将说明重放装置的一个例子,它能够重放在视频CD、CD-DA以及CD-G中的视频/音频信号。作为视频CD,有一种带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本实施例的重放装置也适用于这种视频CD。
以下按下述的顺序进行说明:
[I、视频CD的数据结构]
1、数据格式
a、视频数据
b、音频数据
c、管理数据
2、轨迹结构
3、区段结构
4、盘上数据的排列
5、TOC和子码
6、目录结构
7、视频CD数据轨迹
a、PVD(基本卷描述符)
b、视频CD信息
b1盘信息
b2登记表
b3列ID偏置表
b4 PSD(播放顺序描述符)
   *播放表
   *选择表
   *结束表
c、段播放项目[II、播放控制(PBC)]1、表结构2、实施例[III、重放装置的结构]1、外形2、电路框图[IV、所有盘摘要操作]1、操作处理的第一例2、操作处理的第二例[V、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快速向前操作]1、操作处理的第一例2、操作处理的第二例[I、视频CD的数据结构]
1、数据格式
以这种方式设计视频CD标准,使得标准化的MPEG系统被用作高效的编码技术,使得60分钟或更长的运动图象和音频可以从CD-ROM盘中被重放。视频CD具有和CD-DA以及CD-ROM盘相同的外形结构。换句话说,视频CD的外部直径和CD-DA以及CD-ROM一样为12cm,视频CD的基片厚度为1.2mm。结果,视频CD标准可用于家庭软件。例如音乐、电影、卡拉OK等,也可用于教育软件,电子出版软件和游戏软件等等具有静止图象的软件。
在这种视频CD中,MPEG系统压缩运动图象数据。并把经过这样压缩的数据在被记录在视频CD上之前迭加在音频数据上。此外,用于重放的管理数据被记录在预定区域内。
图1所示为视频CD的数据格式(XA(扩充结构)型)
a、视频数据
在图象和音频的记录格式中,如图1所示,视频数据被规定为1.152M位/秒,而对音频数据规定为64至384K位/秒。视频数据(运动图象)的象素量大小在NTSC信号(29.9Hz)和电影(23.976Hz)的情况下为352×240象素,在PAL信号(25Hz)的情况下为52×288象素。即如图3所示。
在NTSC系统的情况下,静止图象的象素数在标准值时为352×240象素,在高清晰度时为704×480象素。在PAL系统的情况下,在标准值时为352×288象素,在高清晰度时为706×576象素。
运动图象的视频数据通过MPEG系统进行压缩编码的过程如下。如果在压缩之前视频信号是NTSC系统的,则1秒包括30帧NTSC系统的视频信号。
在MPEG系统中,一帧的各个视频信号被在平面方向内分成一组块(即由横向22块纵向15块分成330块)各个块的数据经过DCT(离散余弦变换),然后被再量化,以便进一步减少位数(高频分量被置为0)。在一帧内块以Z字形按顺序从左上块重新排列,然后进行行程覆盖(run-lengh coating)以便再次压缩位数。
这样,在要被压缩的视频信号的各帧中,按时间顺序处在前后的帧作为视频信息彼此非常相似,利用这个事实进一步压缩信息,使得在一帧中产生在压缩程度上不同的三种类型的视频数据。它们被称为i图象(内部图象)、p图象(预测的图象)和b图象(双向图象)。
在一秒钟内30帧的每帧中,i图象、p图象和b图象按图2A所示排列。例如,在这种情况下,i图象I1和I2的帧相距15帧间隔,8个p图象P1到P8以及20个B图象b1到B20如图2A所示排列。在某一i图象和与其后续的i图象的前一帧之间的间隔叫作“GOP(图象组)”。
i图象是一种已经过上述的DCT变换编码的正常图象数据。
如图2B所示,p图象通过对最近的i图象或P图象进行运动补偿编码来产生。例如,p图象P1由i图象I1产生,p图象P2由p图象P1产生。
因此,p图象是比i图象更加压缩的数据。在产生i图象或第一个i图象或p图象后面的p图象的情况下,如果在产生i图象或p图象时产生了误差,该误差就被传向后传递。
b图象借助于使用过去的和将来的i图象或p图象产生。如图2C所示。
例如,b图象B1和B2使用i图象I1和p图象P1产生,b图象B3和B4使用p图象P1和p图象P2产生。
b图象是被压缩程度最大的数据。因为不用b图象产生数据,所以没有误差被传播。
在MPEG算法中。i图象的同步和位置选择是允许的,并且该选择由环境确定,例如随机存取的程度或情景取舍(Scene cut)。例如,当重视随机存取时,则至少一秒需要两个i图象,如图2A所示。
此外,可以选择p图象和b图象的频度,可按照编码器之类的存储容量设定。
在MPEG系统中,编码器重排视频数据流并输出,使得译码器在对编码数据译码时具有极高的效率。
例如,在图2A中,要被显示的帧的顺序(即译码器的输出顺序)被设置成用帧号表示,如图2A的下部所示。为了使译码器再次组成b图象,在b图象之前的一点,需要作为参考的p图象。因此,在编码器侧,图2D所示的帧序被重排,如图2E,然后作为视频数据流传输。
b、音频数据
MPEG的音频数据格式涉及32到448K位/秒的宽范围的编码速度。不过,从有利于软件制造和提高音质的观点看来,轨迹2或以后的轨迹的运动图象轨迹的编码速度被设为224K位/秒:
在CD-DA中采样频率为44.1KHz。
c、管理数据
除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之外,在视频CD上记录着管理数据,用来控制重放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的各种操作。
换句话说,和在CD-DA中一样,在视频CD上记录着TOC(内容表)数据和子码数据,它代表轨迹数和每个轨迹的开始位置(绝对时间)等等。
此外,在视频CD中,轨迹1用作控制数据轨迹,其中记录着各种管理信息。下文描述的播放控制操作也通过使用控制轨迹内的数据进行。
这些管理数据将在稍后分别说明。
2、轨迹结构
轨迹的数据结构的构成如图4A所示,在轨迹上记录着音乐或其它中构成一个曲调的单元数据的视频数据和音频数据。
假定按轨迹号进行检索,象CD-DA中那样,并且一个轨迹的头具有150区段的暂停空白。
并且,暂停空白后面的15区段是前空白,轨迹的后15区段是后空白,两者形成空数据区。
在前边缘和后边缘之间形成MPEG区。在MPEG区内,形成视频数据的区段V和形成音频数据的区段A通过隔行扫描按分时被多路传输和记录,使得平均以6∶1的比率排列,如图4B所示。
3、区段结构
在轨迹内形成一个数据单元的区段结构如图5A至5C所示。
图5A为区段的基本结构。
一个区段由2324字节的数据组构成,包括数据组头和数据组数据。
12字节的数据组头位于区段的头部,剩下的2312字节构成一包。
在数据组头部,首先是4字节的数据组开始码,接着是5字节的系统时钟参考(SCR),最后是3字节的MUX速率。
系统时钟参考(SCR)是一种绝对时间的代码,用SCR作为基准确定下文描述的PTS(播放时间标记:图象输出开始时间)。
SCR被确定为SCR(i)=C+i*1200,标号i是视频数据流内区段的索引数,并在前空白的最开头部分被设为0。C为总等于0的常数,1200是在75Hz的区段系统时钟为90KHz时的值(90000/75=1200)。
数据组的标题设置在所有的视频数据的区段V中。
这种数据组标题设置在由一个数据组构成的区段内,不过,在用于记录视频数据的区段的情况下,数据组标题后面的2312字节数据包构成如图5B所示。
首先是在数据组标题后面的18字节的包头被设置。
包头的前3字节被设为包开始码。接下来按顺序记录着一字节的ID、2字节的包长、2字节的STD(系统目标译码器)、5字节的PTS和5字节的DTS(译码时间标记)。代表图象开始输出时间的PTS这样设置,使得和音频数据同步。DTS代表译码开始时间。
包头后面的2294字节构成视频包,实际的视频数据记录在视频包内。换句话说,如上所述,在视频包内记录着i图象、p图象和b图象的视频数据流。
在第一视频区段内,在视频区段为连续的部分中,视频包为2294字节,但是,在以后的连续的视频区段中,包头中省略了STD,因而视频包扩充到2296字节。
当区段是一种在其中记录着音频数据的区段时,包头后面2312字节的包的构成如图5C所示。
和在视频区段中一样,在数据组标题后面是包头。包头由13字节组成,其中包括3字节的包开始码,一个字节的ID码,2字节的包长,2字节的STD和5字节的PTS。
对音频包规定为2279字节,从而使压缩的数字音频数据记录在包中。在音频包后加上20字节的空区域,从而构成2324字节的一个数据组(一个区段)。
这种区域这样构成,用来同步的时间信息是SCR、DTS和PTS。换句话说,如图4B所示,因为在一个轨迹上视频区段和音频区段按时间顺序排列,就需要使这些区段同步,SCR、DTS和PTS就用来进行这种同步处理。
换句话说,每个区段内的TDS代表以SCR作为参考时钟的视频包或音频包开始译码的时间。此外,PTS代表进行显示或音频输出的时间。
因此,视频区段和音频区段使用这些时间信息彼此同步。
3、盘上的数据排列
CD-DA和视频CD的盘的结构如图6A、6B所示。
如图6A所示,在CD-DA中,引入区设在盘的最里面的圆周内,其中记录着TOC数据。作为TOC数据,在引入区内记录着各个轨迹的开始位置,轨迹数,音乐播放时间等。
接着引入区是记录轨迹数据的#1轨迹至#n轨迹,在最外面的圆周是引出区。以44.1KHz采样的16位量化的数字音频数据和子码数据一起被记录在各个轨迹上。
另一方面,视频CD的盘结构如图6B所示。
基本上和在CD-DA中一样,视频CD具有引入区,位于盘的最内部的圆周,其上记录着TOC数据。接着引入区的是#1轨迹至#n轨迹,最外边的圆周是引出区。
在视频CD的情况下,作为第一轨迹的#1轨迹不被用来记录实际的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而被用作控制数据轨迹。
实际的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被记录在#2轨迹至#n轨迹上。换句话说,#2轨迹至#n轨迹由参照图5A至5C说明的视频区段和音频区段组成,如图4A、4B所示。
此外,在视频CD的情况下,可以提供其上仅记录着音频数据的轨迹。在这种情况下,和在CD-DA中一样,记录着采样频率为44.1KHz的16位量化的数字音频数据。
CD—DA和视频CD最多可提供99个轨迹。因此,在CD-DA的情况下,最多可记录99个曲调。在视频CD中,最多可记录98个序列。这里序列指的是运动图象的一个连续的部分,例如,在记录着卡拉OK的情况下,一个曲调(一个轨迹)就是一个序列。在电影的情况下,通常一个盘是一个序列。
在使用#1轨迹的视频CD数据轨迹上,如图6B下部所示,提供有PVD、视频CD信息区域、段播放项目区域和其它文件(CD-I(交换式CD)应用程序等)。这些将在后面说明。
5、TOC数据和子码
在视频CD和CD-DA中,记录在引入区的TOC数据和子码数据将被说明。
记录在视频CD中的和记录在CD-DA中的数据的最小单位是一帧。一个块由98帧构成。
一帧的结构如图8所示。
一帧由588个位构成,前24位是同步数据,接下来4位是子码数据区域。在子码区域后面,是数据和奇偶校验位。
这样组织起来的98帧形成一个块,从98帧取出的子码数据被集中在一起,借以形成一个块的子码数据,如图9A所示。
在98帧的前第一、第二帧(帧98n+1,帧98n+2)记录着形成同步方式的子码数据。由第三帧到第98帧(帧98n+3到帧98n+98)形成各自的96位通道数据,即P、Q、R、S、T、U、V和W的各自的子码数据。
其中,P通道和Q通道被用于管理存取之类。这里P通道只代表相邻轨迹之间的暂停部分,更精细的控制由Q通道(Q1到Q96)进行。96位的Q通道数据的结构如图9B所示。
开始,Q至Q4的4位是控制数据,并用来识别音频通道数、加重、CD-ROM等。
换句话说,4位数据定义如下。
[0***]......2通道音频
[1***]......4通道音频
[*0**]......CD-DA
[*1**]......CD-ROM
[**0*]......数字拷贝解除
[**1*]......数字拷贝启动
[***0]......没有预加重存在
[***1]......预加重存在
接着,Q5到Q8的4位被设为地址,它们是子Q数据的控制位。
地址是[0001]的情况代表后面的Q9至Q80的子Q数据是音频Q数据。地址是[0100]的情况代表后面的Q9至Q80的子Q数据是视频Q数据。
然后,Q9至Q80形成72位的子Q数据,其余的Q81至Q96形成CRC。
在引入区,记录在其中的子Q数据形成TOC数据。
换句话说,从引入区读出的构成Q通道中的Q9至Q80的72位子Q数据具有图10A所示的信息。子Q数据的每个数据为8位。
首先,在引入区内记录着轨迹号。在引入区内轨迹数固定为[00]。
接着,在轨迹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写入POINT,并进而指示出SEC(秒)、MIN(分)和FRAME(帧数)。
此外,还记录着PMIN、PSEC和PFRAME。PMIN、PSEC和PFRAME的意义由POINT的值确定。
当POINT的值是[01]至[99]时,其数目指的是轨迹号。在这种情况下,在PMIN、PSEC和PFRAME中,轨迹号的轨迹的起点(绝对时间地址)作为分(PMIN)、秒(PSEC)和帧数(PFRAME)被记录。
当POIN的值是[A0]时,第一轨迹的轨迹号记录在PMIN中。此外,CD-DACD-I(CD-交互)以及CD-ROM(XA型)由PSEC的值识别。
当POINT的值是[A1]时,最后轨迹的轨迹号被记录在PMIN中。
当POINT的值是[A2]时,引出区的起点作为绝对时间在PMIN、PSEC和PFRAME中被标明。
例如,在具有6个轨迹且其上已记录有数据的盘的情况下,数据以如图11所示的子Q数据的TOC数据被记录。
如图11所示,所有轨迹号TNO为[00]。
块号表示作为上述的98帧的块数据读出的一个单元的子Q数据号。
在各自的TOC数据中,在三个块上写有相同的内容。
如图11所示,当POINT为[01]至[06]时,#1轨迹到#6轨迹的起点指示为PMIN、PSEC和PFRAME。
当POINT为[A0]时,在PMIN中[01]表示第一轨迹数。同样,盘的型式由PSEC的值区分,当盘为CD-ROM(XA型)时,则PSEC=[20],如图所示。在CD-DA的情况下,PSEC为[00],在CD-I的情况下,PSEC为[10]。
最后轨迹的轨迹号被记录在POINT的值为[A1]的位置,引出区的起点在POINT为[A2]的位置处在PMIN、PSEC和PFRAME中指示。
块n到n+26的内容被重复地记录在块n+27以及以后的块中。
在#1轨迹至#n轨迹以及引出区,记录在其中的子Q数据具有如图10B所示的信息。
首先,在引出区记录着轨迹号。换句话说,#1轨迹至#n轨迹各自具有[01]至[99]的任一轨迹号。此外,引出区的轨迹号为[AA]。
接着,允许各个轨迹进一步粒化(granulated)的信息作为索引被记录。
MIN(分)、SEC(秒)和FRAME(帧数)作为在轨迹内经过的时间被指示。
此外,绝对时间地址作为分(AMIN)秒、(ASEC)和帧数(AFRAME)在AMIN、ASEC和AFRAME中被记录。
6、目录结构
视频CD的目录结构如图7所示。
在图6B所示的视频CD中,如图7所示,作为目录结构,需要视频CD目录,MPEG音频/视频、CD-DA、段、CD-I、卡拉OK和EXT。
在图6B所示的#1轨迹中,视频CD目录被记录在视频CD信息区域,并具有盘信息、登记表、ID偏置表、播放顺序标识符。它们将在后面说明。
MPEG音频/视频数据是一序列的音频/视频数据。就是说,在具有99个轨迹因而可最多地记录数据的视频CD中,最多是98个序列数据,包括#2轨迹到#99轨迹。
段指的是段播放项目,其上最多可以记录#1到#1980的1980个单元,并记录在#1轨迹内的段播放区域中。
此外,在#1轨迹内的CD-I应用程序具有被装进目录结构作为CD-I的目录文件。此外,在使用卡拉OK基本信息区域的情况下,其目录文件作为卡拉OK被装进目录结构中。
在具有只记录着音频数据的轨迹的情况下,其目录文件作为CD-DA被装进目录结构。在使用PSD X.VCD和LOT X.VCD的情况下,其目录文件作为EXT被装进目录结构。
7、视频CD的控制数据轨迹
如上所述,在视频CD中,#1轨迹被用作控制数据轨迹。
如上参照图6A、6B所述,在这一区域内,提供有PVD(基本卷标识符)、卡拉OK基本信息区域、视频CD信息区域、段播放项目区域和其它文件(CD-I应用程序等)。
如图6B所示,在盘上PVD从绝对时间地址00:02:16的位置排列。
此外,卡拉OK信息区域从绝对时间地址00:03:00的位置排列。
视频CD信息区域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0的位置排列。
然后,段播放项目区域从视频CD信息区域内指示的位置排列,CD-I应用程序从PVD内指示的位置排列。
a、PVD(基本卷标识符)
PVD(基本卷标识符)的结构从绝对时间地址00:02:16的位置排列,如图12所示。
首先,[CD001]的数据作为卷结构标准ID被记录。接着记录系统识别符、卷识别符、唱片集的卷数、以及唱片集顺序数。一个唱片集由一个盘或一组盘构成。在一个唱片集中,唱片集的卷数和盘数相同。在一个唱片集中的盘数是唱片集顺序数。
接着,记录逻辑块大小、遍表(pass tab1e)、遍表的地址以及路径目录记录。
盘标题作为唱片集识别符被记录并按顺序记录出版者和作者名。
此外,CD-I的应用名作为应用识别符被记录。
此后,记录版权文件名,摘要文件名、目录文件名、制造日期、校正日期、终止日期、有效日期、文件结构标准版本号以及最后的XA代码。
b、视频CD信息
视频CD信息在盘上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0记录。
视频CD信息将基本信息、项目标、列ID偏置表和播放顺序标识符(PSD)作为视频CD信息,如图13所示。它们是图7所示的视频CD目录中各个文件结构。
盘信息从绝对时间地址00:40:00排列,它是视频CD信息的头部位置。
登记表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1排列。
列ID偏置表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2到绝对时间地址00:04:33排列。
播放顺序标识符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34排列,并最多达到绝对时间地址00:07:64。
b1盘信息
首先说明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0排列的盘信息。
盘信息区域具有图14所示的结构。
首先,在第一至第8字节记录视频CD系统标识符。
接着,用第9至第10两字节记录版本数。当为2.0版本时,版本数为[$0200]。一个唱片集由一个盘或一组盘构成。唱片集的卷数和一个唱片集中的盘数相同。一个唱片集中的盘数就是唱片集组顺序数。
用第31字节至第43字节的13个字节记录运动图象轨迹的大小图形。这是一种用来识别#2到#99轨迹的数据是NTSC信号还是PAL信号的数据。换句话说,13个字节的第一字节LSB代表#2轨迹,从#2数据到最后字节的位1记录每个具有一位的直到#99轨迹的数据。如果相应于每个轨迹的位是[0],它就代表NTSC信号。如果该位是[1],它就代表PAL信号。
用第44字节的一个字节记录状态标志。在这字节的位0至位7中,位0是卡拉OK基本信息的标记。
如果位0是[0],则不存在卡拉OK信息。如果位0是[1],则表示从绝对时间地址00:03:00的区段记录着卡拉OK基本信息。
PSD字节大小由45至48字节的4个字节表示。如图13所示,PSD最多记录在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34到绝对时间地址00:07:64,并且字节的大小是可变的。因此,字节大小由那些字节表示。
后面将要说明的PSD(播放顺序标识符)被构成为一组表(选择表、播放表和结束表),用于播放控制,并且各个表作为PSD被记录。当没有PSD存在时,即在没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的情况下,这4个字节为[0]。
第一段地址由第49到第51的三个字节表示。如上所述,段播放项目区域的起点被记录在视频CD信息区域中,如图6B所示。这三个字节相应于视频CD信息区域。
现在说明段播放项目。最多为1980的段播放项目可以记录在图6B所示的段播放项目区域中。用于播放控制的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作为各个段播放项目被记录。
以第52字节的一个字节记录偏置因子。这是一种用来计算PSD内各个表的地址的因子。在这种情况下,它被设为[8]。
表ID的数目用第53到第54字节的两字节代表。这表示在下面要进行说明的在表ID偏置表中记录的有效的表ID的数量。
在第55到第56字节的两字节中指定在段播放项目区域内记录的段播放项目的数量。
在第57到第2036字节的1980个字节中记录段播放项目内容表。它代表在段播放项目区域中记录的各个段播放项目的特征。
换句话说,最多可记录#1到#1980的1980个段播放项目。在段播放项目内容中,各个特征数据和段播放项目#1到#1980相关地逐字节地被记录,如图15所示。
对于一个字节的每一位(位0到位7),特征数据被定义如下。位6和位7未被规定。
位1和位0
[00]......无MPEG音频数据
[01]......非立体声音频数据
[10]......立体声音频数据
[11]......双通道音频数据
位4至位2
[000]......无MPEG视频数据
[001]......NTSC规格的标准等级静止图象数据
[010]......NTSC规格的高精细等级静止图象数据
[011]......NTSC规格的移动图象数据
[100]......未使用
[101]......PAL规格的标准等级静止图象数据
[110]......PAL规格的高精细等级静止图象数据
[111]......PAL规格的移动图象数据
位5
[0]......单个节目或连续节目的首节目
[1]......连续节目的第二节目或后继节目
在该部分播放节目内容后面盘信息的第2037至2048字节未被确定。
b2登记表
如图13所示,在视频CD信息区域中,登记表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1开始来安排。
在这个登记表中,在音频/视频序列中的预定点可作为起点作出登记。
因此,代表登记文件的ID(标志),版本号,登记号等被记录在登记表中,最大值为500的登记量可作为真实登记点被记录。换言之,可设置登记#0至登记#499。
一个登记由4个字节构成,其中一个代表轨迹号,而其余三个字节代表区段地址,亦即:ASEC、AMIN及AFRAME。
b3目录ID偏置表
目录ID偏置表被安排在一个视频信息区域中位于绝对时间地址00:04:02至00:04:33之间的区中。
在将要单独描述的PSD中记录的播放表及选择表各具有目录标志(IDS)。代表PSD中每个目录的位置的偏置量表示在目录ID偏置表中。当使用者指定他希望播放的期望目录时,该用以播放视频CD的装置将得到在PSD中所指定的目录的位置,并能参考目录ID偏置表执行目录内容。
该目录ID偏置表最大由32个区组成,如图16所示,每个偏置量由两个字节表示,因此表示为64K的偏置。
将在以下描述的PSD的区域位于绝对时间地址00:04:34及最大绝对时间地址00:07:64之间,即它成为3秒31帧。这相当于256个区,512K字节。
将目录ID偏置表中表示的64K偏置乘以8获得的数即为512K字节。[8]是图14中所示盘信息的第52字节的一个偏置因数。
换句话说,偏置是代表在PSD区域中从PSD首位置(偏置[0000]的位置)开始的一个字节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用偏置位置乘以偏置因数[8]来确定,因为一个偏置相当于8个字节。
首先,记录起动偏置。它固定于值[$0000]。图16中所示的例子是目录ID数为6的情况,而各个目录ID1至ID6具有其偏置值。在安排在PSD首部的目录ID1中,偏置值总是固定在值[$0000]上。同样,在未使用的目录ID中,偏置值被设成[$FFFF]。
b4 PSD(播放顺序描述符)
PSD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34开始来设置。播放目录、选择目录及结束目录被记录在PSD中。这些目录用于以下将要描述的播放控制,在其中,代表播放内容及数据层次分支的数据被记录着。播放表是一个不包括分支到其中低数据层次的数据(选择菜单)的目录,而是指定待播放内容的顺序。选择目录是包括分支到低数据层次的数据(选择菜单)的目录。首先播放的一个目录(播放目录或选择目录)设置成目录ID1,并记录在PSD的首位置(偏置位置)上。
*播放目录
指定待播放内容顺序的播放目录的构成如图17所示。
首先设置播放目录标题,并由为[10h]的播放目录标题来指示。
接着,被记录在播放目录中的播放节目的号数被指示为节目号数。播放节目是代表待播放内容的数据,在其中用于指定这些播放节目为播放节目#1号至#N号的数据被记录。
在节目号之后,记录二个字节的每个目录中的目录ID。
然后,记录前一目录偏置、下一目录偏置及返回目录偏置,每个偏置由2个字节组成。
前一目录偏置表示当前面操作已被执行时,要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偏置)。例如,在目录分级的情况下,如果具有高一数据层次的目录位置被指定为前一目录偏置,使用者则可利用前位操作使位置返回到前一目录中的操作状态。当前一目录偏置为[$FFFF]时,则禁止前位操作。
下一目录偏置代表当被播放目录指定的播放操作结束或下位操作被执行时要被顺序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下一目录偏置禁止设成[$FFFF]。
返回目录偏置代表当返回操作已被执行时待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例如,在目录须被分级的情况下,如果最高数据层次的位置指定为返回目录偏置时,使用者可利用返回操作使位置返回到最高数据层次的目录中的操作状态。
然后,记录2个字节的播放时间,1个字节的播放节目待时间及1个字节的自动暂停等待时间。播放时间代表在基于播放目录的播放操作中的区号。播放节目等待时间代表当相应播放节目的播放结束时的等待时间。等待时间0至2000秒指示为[$00]至[$FE]。在[$FF]的情况下,将等待使用者的操作。自动暂停等待时间表示在自动暂停操作中的等待时间。
最后,待播放的播放节目#1至#N的号数分别用2个字节来表示。播放节目号(PIN)如图18所示的确定。
当PIN=[0]或[1]时,在它的播放节目中没有播放可执行。当PIN=[2]至[99]时,PIN代表轨迹号。例如PIN=5时,播放节目变为播放轨迹#5的播放节目。
如果PIN=[100]至[599],其中(PIN-100)的值代表登记表中的一个登记。如前所述地,最大到500的登记点可表示为登记表中的登记#0至#499,#1至#500中的任一登记号指定为(PIN-100)的值。
当PIN=[1000]至[2979]时,(PIN-999)的值代表部分播放节目号。在部分播放节目区域中,最大为1980的部分播放节目可被记录为部分播放节目#1至#1980。#1至#1980中的任何部分播放节目指定为(PIN-999)的值。
PIN=[600]至[999]及PIN=[2980]至[$FFFF]是未确定的。
例如,假定在播放目录中记录了3个播放节目,#1号播放节目为[04],#2号播放节目为[1001],#3号播放节目为[102]。然后,在由播放目录执行的播放操作中,首先播放轨迹#4,接着播放部分播放节目#2,最后执行从登记#3的登记点开始的重放。
*选择目录
选择目录是允许使用者利用重放选择菜单选择要行进到的操作的目录,其结构如图19所示。
首先,给出了一个字节的选择目录标题,而选择目录是由为[18h]的选择目录标题指示的。
接着,在选择目录中选择单元的号数被记录在未使用的一个字节中。选择单元的号数最大为99。
然后,选择单元的第一个号被指示出来。它通常为[1],但在因为选择单元的号数大而使用多个选择目录的情况下,在第二及后继的选择目录中,选择单元第一个号是目录中的第一选择单元号。此后,对每个目录固有的目录ID用二个字节来记录。
随后,如在播放目录中那样,记录前一目录偏置,下一目录偏置及返回目录偏置,每个偏置由2个字节组成。换言之,前一目录偏置代表当前位操作已被执行时待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偏置)。同时,当前一目录偏置为[$FFFF]时,禁止前位操作。
同样,下一目录偏置代表当下位操作已被执行时待顺序行进到的一个选择目录的位置。在不存在待顺序行进到的目录的情况下,下一目录偏置设置为[$FFFF]。
此外,返回目录偏置代表当返回操作已执行时要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例如,在多个选择目录中作出一次选择的情况下,将有效地使用前面的偏置。例如如果设置了12个选择单元,在3个选择目录的每个中设置4个选择单元,利用前一目录偏置及下一目录偏置系列地连续作出各个选择目录。其结果是,使用者可通过前一操作/下一操作来检索所需的选择单元。
另外,记录了一个缺省的目录偏置。它代表当没有由使用者作出选择执行要执行的操作时,待行进到的一个目录的位置。
同样,还记录了时间已过目录位置。它代表当预定时间已过而使用者未对播放选择菜单给出输入时待向前进行的一个目录的位置。
接着,记录直到时间已过的等待时间。在所记录的等待时间已过后而使用者未给出输入,则操作行进到前面的时间已过目录偏置。
此后,指示圈计数及跳动定时。圈计数代表该目录中播送节目重复重放的次数。跳动定时表示在此时当已作出选择操作后操作进行到下一目录的定时。
接着,提供播放节目号(PIN)。PIN代表在由如图18所示的定义在选择目录的执行状态中待播放的播放节目,对该图的定义在以上已经描述。由选择目录播放的是一个常规的菜单屏。为此原因,菜单视频数据记录为部分播放节目,在许多情况下各个选择目录中指定一个专门的部分播放节目。
例如,在相应于选择目录的菜单图象数据记录为部分播放节目#4的情况中,播放节目号为[0003]。以此方式,选择目录用一个PIN给出。
最后,分别用2个字节来提供选择#BSN偏置至选择#(BSN+NOS-1)偏置,以便真正地代表通过选择单元中的选择执行的操作。BSN是待记录在选择目录的第四字节中的选择单元的第一个号数,而NOS是记录在选择目录的第三字节中的选择单元的号数。因此,在具有选择单元1至4的选择目录中,记录了选择#1偏置至选择#4偏置。
各个选择偏置代表在选择单元2被使用者选择的情况下待行进到的一个目录(选择目录或播放目录)的位置。例如,当使用者参考菜单显示选择了选择单元2时,该类型的选择偏置指定行进到表示选择#2偏置的一个目录。
*结束目录
一个结束目录代表应用的结束。结束目录的结构是8个字节的,其中一个字节是结束目录标题,7个字节是[$00]。
c、部分播放节目
在图6B中表示的视频CD轨迹设有一个部分播放节目区域。该部分播放节目区域的开始点是由图14中所示的盘信息的第49至第51字节的三个字节表示的。
最大为1980的部分播放节目可以记录在该部分播放节目区域中。各个部分播放节目可以分别由静止图象数据,移动图象数据,音频数据等自由地产生。
一个部分由150个区构成。各个部分播放节目可以是作为单个独立节目或顺序播放的多个节目的待播放数据。
各个播放节目,正如参照图15所描述的,具有由盘信息中第57至第2036字节部分播放节目内容代表的数据特性。选择目录的菜单屏等可如前所述地使用部分播放节目来准备。
II播放控制(PBC)
1、目录结构
如上所述,提供播放目录及选择目录可以实现在视频CD中的所谓播放控制(PBC)。它是实现使视频CD成为将移动图象、静止图象及音频接合起来的简单作用软件的一个功能。
换句话说,构成部分播放节目若干菜单屏的静止图像数据被准备在部分播放节目区域中,选择目录启动若干分支播放。由分支选择的播放节目根据播放目录播放。换言之,形成了根据选择目录和播放目录分级的描述文件,并根据使用者的选择,操作进行到低数据层次,由此执行必要的播放操作。
作为基本目录结构,选择目录布置在最高数据层次,若干播放目录被安排为选择目录的选择单元。例如,专门的播放目录被分别指定为上述选择目录的选择#1偏置至选择#3偏置。然后,在选择目录中执行菜单显示,以使得使用者能选择菜单。
例如,如果使用者选择了选择#3,操作进行到在选择#3偏置中指示的播放目录,由此播放播放节目#1号至#N号指示的数据。例如,如果轨迹#5被指定为一个在前进播放目录中的播放节目#1号,执行轨迹5的播放。
2、例子
对上述播放控制(PBC)的操作例将参照图20及21来描述。例如,该例是在视频CD上记录了英语转换课数据的情况。
现在,假定图20中所示的表记录为在视频CD信息区域中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34的位置开始的PSD。换言之,假定记录了选择目录S1,S2及播放目录P1至P5。
在每个目录中,附加了一个目录ID,如图21中所示。换言之,设置目录CD,以使选择目录S1为$0001,选择目录S2为$0002,播放目录P1为$0005,播放目录P2为$0006,播放目录P3为$0007,播放目录P4为$0003,播放目录P5为$0004。
在播放控制操作开始后,目录ID为$0001的选择目录S1首先起作用。作为对于选择目录S1的操作,记录在其中的播放节目NO.(PIN)首先被进行。值[1000]被表示在PIN中。因为正如从图18中可理解的在PIN中的[1000]是指示部分播放节目#1的数字值,因此记录在部分播放节目区域中的部分播放节目#1就被播放。
部分播放节目#1的播放输出是如PB1所指示的一个英语课课程选择静止图象菜单屏。相应于三个选择单元的选择#1偏置至选择#3偏置被记录在选择目录S1中。因此,三个选择单元由于对于部分播放节目#1的播放输出视频而被显示。图中[Sel#N]表示选择#N偏置。
使用者对视频PB1输入一个期望的选择单元号。如果输入了选择单元NO.1,操作即进行到由选择#1偏置指示的目录。选择#1偏置是[$0004],因此由该数字值乘以偏置因数[8]获得了[$0020]。这就是,它是PSD中选择目录S2的一个偏置字节。
值[1001]被指示在选择目录S2的PIN中。换句话说,这指示部分播放节目#2,其结果是,播放该部分播放节目#2。该部分播放节目#2的播放输出PB6成为在英语课的高级课程中选择课程1至3的静止图象菜单屏。
另一方面,如果使用者输入选择单元No.1,操作然后进行到由选择目录S2中的选择#1偏置所指示的目录。选择#1偏置是[$0008],利用将该数值乘以偏置因数[8]获得了[$0040]。换言之,操作进行到播放目录P1。
在播放目录P1中,PIN#1的值为[2]并指定为轨迹#2。PIN#2的值为[3]并指定为轨迹#3。为此原因,当操作进行到播放目录P1时,播放轨迹#2,并输出一个移动图象(及音频)PB7。这便产生出高级课程课1的活动图象及声音。在轨迹#2的播放完成后,顺序地播放轨迹#3,以便输出移动图象(及音频)PB8。
如果在通过选择目录S2输出菜单视频PB6时使用者输入选择单元N0.2,操作则进行到由选择目录S2中的选择#2偏置所指示的目录,即为,播放目录P2。
在播放目录P2中,PIN#1的值是[1002]并指定为部分播放节目#3。为此原因,当操作进行到播放目录P2时,播放部分播放节目#3,例如,输出一个静止图象(及音频)PB9。例如,是以幻灯片为课程基础的高级课程课2。
如果在通过选择目录S2输出菜单视频PB6时使用者输入选择单元No.3,操作则进行到由选择目录S2中的选择#3偏置所指示的目录,即为,播放目录P3。
在播放目录P3中,PIN#1的值是[8]并指定为轨迹#8。如果假定轨迹#8是仅用于数字音频数据的轨迹。则轨迹#8作为高级课程课3播放,所以进行只用于音频的输出PB10。
接着,如果在通过第一选择目录S1输出菜单视频PB1时使用者输入选择单元NO.2,它是一个中级课程,操作则进行到由选择目录S1中的选择#2偏置指示的目录,即为,播放目录P4。
在播放目录P4中,PIN#1=[4],并指定为轨迹#4。同样,PIN#2=[5],并指定轨迹#3。因此,在进行到播放目录P4时,首先播放轨迹#4,以输出移动图象(及音频)PB2。接着,播放轨迹#5,由此输出移动图象(及音频)PB3。这便产生了中级课程的活动图象及声音。
同样如果在通过选择目录S1输出菜单视频PB1时使用者输入选择单元NO.3,它是一个初学者课程,操作则进行到由选择目录S1中的选择#3偏置指示的目录,即为,播放节目P5。
在播放目录P5中,由PIN#1=[6]指定轨迹#6。同样,由PIN#2=[7]指定轨迹#7。因此,在进行到播放目录P5时,首先播放轨迹#6,以输出移动图象(及音频)PB4。接着,播放轨迹#7,由此输出移动图象(及音频)PB5。这便产生了初学者课程的活动图象及声音。
如上所述,前一目录偏置,下一目录偏置及返回目录偏置可记录在播放目录及选择目录中。同样,缺省目录偏置及时间已过目录偏置可被附加地记录在选择目录中。其结果是,目录的前进,倒退等可根据操作等来执行。
例如,如果[$0004]被记录为播放目录P1的前一目录偏置,操作便返回到偏置为[$0004]的选择目录S2,即为,当播放目录P1作用时由使用者执行前位操作的偏置字节[$0020]。
如上述例子所述,视频CD可通过播放控制由简单的作用软件来构成。利用这种功能,视频CD可以不仅提供音乐或电影,而且也涉及宽广的各种领域,如教育,游戏或电子出版。
[III播放装置的结构]
1、外观
接下来将对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播放装置进行描述,该装置能播放上述视频CD。
该实施例的播放装置是具有可转换盘功能的播放装置,它能容纳5个视频CD和/或CD-DA,以便对它们选择播放。
图22表示该播放装置的外观。
该播放装置包括一个播放装置体1的前面板,它设置了一个开口2。开口2被盘屉30的前面部分关闭。一个具有多个用于在其上安放多个盘的接收器的循环转动盘30a可转动地设置在盘屉30中。在该实施例中,形成在转盘30a中的多个接收器被布置在转盘30a的一个平面上,并在离开转盘30a中心的径向上,因此可以在转盘30a上接纳及装入5个盘。这多个接收器形成在稍大于盘外径的圆形凹槽中。各个接收器的底平面具有一个孔,它能使一个将在下面要描述的光学头发出的光束穿过该孔照射到盘上。转盘30a由一个未示出的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其结果是,载入到多个接收器之一的盘可选择地面对着光传感头。盘屉30在一个从开口2中伸出的弹出位置及如图22所示的使孔2关闭的位置之间移动。在盘屉30中转盘30a多个接收器中的一个在图22所示状态中正对着光传感头(对于包括在播放装置中盘屉结构的机构,例如可参照USP5,123,005)。
在图22中,标号3表示由一液晶屏板构成的显示单元,在其上显示涉及播放装置操作状态的信息:方式,选择盘号,播放时间等。
在面板上,设置了由使用者操作的各种键。例如,电源开/关键4,当进行上述播放控制操作时操作的选择键,播放键5,暂停键6,停止键7及用于盘屉30弹出操作的弹出键8被设置在面板上。
盘选择键9包括[D1]至[D5]5个键,它们相应于安放在盘屉30的转盘30a上的5个盘。例如,键[D1]被压下时,放在盘屉上第一接收器中的盘被加载在与光传感头相对置的位置上,对此将在以下描述,然后将播放。
键10是传感头定位键(向后传感头定位键),执行朝着较小轨迹号方向的定位操作;而键11是传感头定位键(向前传感头搜索键)执行朝着较大轨迹号方向的定向操作。向后传感头定位键10也用作前位键,用于当进行上述播放控制操作时的前位操作。返回键12用于当进行播放控制操作时的返回操作。
+/-选择键13用于当进行播放控制操作时菜单屏上的选择操作。换句话说,通过根据菜单屏用+/-选择键13选择出选择单元号,并当某一选择单元号被指定时,通过播放键5实现选择操作,由此就完成了对菜单的选择。
标号14表示盘跳动键,及标号15表示盘改变键。标号16至19表示方式选择键。当附加了播放控制功能的盘要被播放时,利用按下常规播放方式键16,操作就自动地转换到播放控制操作。标号17表示随机播放方式键,及标号18表示程序播放方式键。PBC关断键19可使PBC方式被关断。换言之,在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被加载到装置中的情况下,当按下PBC关断键19时,在PBC方式中的菜单播放操作转变为常规顺序播放操作。
操作一个摘要键20可显示各个相应装入盘的摘要视频信息。操作一个摘要方式键21,可使得能从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的摘要视频有选择地改变成菜单图象或轨迹中的视频信息。
如果当播放操作时使用者按下书签寄存键22时,涉及播放点地址等的数据由使用者在播放操作时按下书签寄存键22就被寄存到一个存储器中,对此在以下将要描述。然后,利用按下书签播放键23,数据将从存储器中读出,并能从寄存点开始播放。例如,对一个盘指定了五个播放点,并通过书签寄存键22作了寄存。
当在按下书签播放键23后选择了这些书签寄存点中的一个时,则从它的播放点开始播放。例如,用+/-选择键13及起选择键作用的播放键5作书签寄存点的选择。
标号24表示一个红外线接收单元。当从遥控指令器(未示出)以红外线形式发射一个指令信号时,由该红外线接收单元24接收它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电信号被供给到一个系统控制器作为其操作信息,对系统控制器将在以下描述,由此对装置的操作状态进行转换控制。
2、电路单元
图23表示播放装置的电路框图。
在图23中,如上所述,盘屉30的转盘30a设有凹槽301、302、303、304及305,在其上安放了五个盘。盘屉30的转盘30a这样地布置,以使得它由电动机31驱动旋转。随着转盘30a的转动操作,使某一单个接收器30x(X=1、2、3、4、5)传送到对着光传感头34的位置上。换句话说,装在接收器30x上的盘被加载在与光传感头34对着的位置上。标号32表示盘位置传感器。利用盘位置传感器32的输出,由一个微计算机组成的系统控制器53便可掌握当前的加载状态,即为,哪个接收器30x被加载在光传感头34的位置上。
移动到与光传感头34对置位置上的盘由主轴电动机33驱动旋转,然后被固定在主轴电机33转轴顶部的盘台及一个未示出的夹板夹住。随后,当盘被主轴电动机33带动旋转时使其保持恒定线速度,由光传感头34发出的光束照射到盘上,并从盘反射的光读到信息。
先传感头34包括一个激光二极管作为光源,一个由一个偏振光束分离器及一个物镜等组成的光学系统,及一个用于检测反射光的光检测器。物镜34a在盘的径向上即为跟踪方向上,及沿使其物镜34与盘接触或不接触的方向上即为聚焦方向上被致动器34b可位移地保持着。标号35表示使光传感头34在盘的径向上移动的进给机构。
随着播放操作,由光传感头34的光电检测器来的输出信号被供给到一个RF放大器36。该RF放大器36使馈入的输出信号受到一种算术处理以产生一个RF信号,一个跟踪误差信号,一个聚焦误差信号等。然后,产生的RF信号被供给到一个解码器38,以使其接收EFM解调及误差校正。并且,从解码器38分离出p-及q-通道子码数据并供给系统控制器53。
跟踪误差信号及聚焦误差信号被提供给一个伺服电路37。该伺服电路37根据输入的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及来自于系统控制器53的轨迹跳动指令和搜索指令、主轴电机33的转速检测信息等产生各种伺服驱动信号。这样产生的各种伺服驱动信号供给致动器34b及进给机构35,以便执行聚焦及跟踪控制。同时,伺服驱动信号能使主轴电机33被控制成恒线性速度(CLV)。
标号39表示为一个CD-ROM解码器。在正在播放的盘归入所谓CD-ROM类如视频CD的情况下,该CD-ROM解码器39根据CD-ROM格式执行解码处理。被CD-ROM解码器39解码的信号中各种盘信息,如用于上述播放控制的信息,被取入到系统控制器53的RAM53a中。
由CD-ROM解码器39解码的音频数据被供给到一个MPEG音频解码器40。该MPEG音频解码器40将该输入的音频数据解码,并使用一个音频RAM 41在预定定时输出被解码的音频信号。
此外,由CD-ROM解码器39解码的视频数据被供给到一个MPEG视频解码器42。该MPEG视频解码器42解码该输入的视频数据,并使用视频RAM43在预定定时输出被解码的视频信号(RGB输出)。
根据待播放的盘种类来转换一个开关44。在正在播放的盘是CD-DA的情况下,播放信号接受解码器38的解码处理,例如EFM调制及CIRC,由此获得数字音频信号。
在CD-DA的播放操作期间,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53的控制信号使开关44连接到端子t1上。因此,由解码器38来的数字音频信号通过一个D/A转换器45转换成模拟量音频信号,然后从音频输出端子46输出到外部设备上,例如是放置在后级的放大电路或放大器上。
在正在播放的盘是视频CD的情况下,由MPEG音频解码器40获得音频数据。在视频CD播放操作期间,根据来自系统控制器53的控制信号使开关44连接到端子t2。因此,来自MPEG音频解码器40的数字音频信号通过D/A转换器45被转换成模拟量音频信号,并从音频输出端子46输出到外部设备上,例如是设置在后级的放大电路或放大器上。
在播放视频CD时,得到MPEG视频解码器42的输出的RGB视频数据信号。该RGB视频数据通过D/A转换器47转换成RGB模拟量信号。来自D/A转换器47的RGB模拟量信号被输入到一个RGB/NTSC编码器48,由此使RGB信号转换成一个NTSC制的复合视频信号。该复合视频信号被提供给开关49的端子t2
在视频CD的播放操作期间,系统控制器53使开关49连接到端子t2,因此NTSC制的复合视频信号就通过OSD处理器50由视频输出端子51输出到一个监视器装置或类似装置上。可以根据基于来自系统控制器53指令的OSD处理器50的操作使预定的显示叠加在输出视频信号上。
与此同时,在待播放的盘是CD-DA并也是CD-G的情况上,从子码的R至W通道读出静止图象数据。该静止图象数据被提供给一个CD-G解码器52,以便解码,并作为NTSC制的复合视频信号(静止图象)输出。在CD-DA播放操作期间,开关49将连接到端子t1,因此由CD-G播放的视频信号经过OSD处理器50由视频输出端子51提供给监视器装置或类似装置,由此进行视频输出。类似地,在此情况下,预定的显示可以叠加在输出视频信号上。
存储器54是由一个RAM构成的,存储数据的支持是由备用电源55实现的。存储在存储器54中的是当电源关断时一定不能消失的数据,例如上述书签寄存点的寄存数据。EEP-ROM或类似的存储器可用作存储器54。
标号56表示由使用者操作的操作输入部分。图22中所示的各种操作键5至23、红外线接收单元24及未示出的方式指令器相应于该操作输入部分56。
当进行盘的播放操作时,读出记录在盘上的管理信息,即TOC数据及子码数据,然后将其提供给系统控制器53。系统控制器53根据这些管理信息使显示单元3显示播放时间等。
[IV、所有盘摘要的操作]
1、操作过程的第一例
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其中可加载多个盘的转换机构的播放装置中,如果该播放装置的设计能让使用者方便地知道在接收位置301至305的每个中哪个盘已被装入,则它的可操作性是非常合适的。
鉴于这点,根据该实施例,对播放装置附加了一个称为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功能,以使得每个被加载盘的内容可通过观察所有盘摘要的显示内容而加以识别。
以下将描述所有盘摘要显示的第一个例子。
如图24所示,所有盘摘要显示例如为:在接收位置301至305上加载的盘被设成[DISCI]至[DISC5],利用将来自各个盘的播放视频信号等“粘贴”到预定显示区域AR1至AR5上来产生所获得的盘摘要视频信号,并在监视器单元上显示这样产生的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
图27表示用于所有盘摘要的系统控制器的处理过程。
在开通电源时(F100),系统控制器53首先复位它的内部定时器,并让该定时器开始计数操作(F101)。定时器的处理是用于识别所有盘摘要操作的执行。
如果在电源开通的状态下,被定时器设置的时间已过去,而使用者没有进行任何操作,则所有盘摘要的操作便自动地开始(顺序地为F102、F106及F107)。
在定时器时间已过之前已经进行了操作的情况下,首先鉴别该操作所有盘摘要操作(F103)。所有盘摘要操作意味着使用者按压摘要键20的情况。使用者按压摘要键20的情况是针对使用者要求进行有盘摘要操作的情况,因此开始所有盘摘要的操作(F03→F107)。
在上述操作是另一种操作如盘选择的情况下,则根据该操作来执行所需处理(F104),并在完成那个处理时,操作返回到步骤F101。换句话说,在该实施例中,使用者进行所有盘摘要操作时,或当没有进行任何操作而预定的时间期限已过去时,便开始所有盘摘要的操作。
在所有盘摘要操作开始时(F107),系统控制器53首先预置视频RAM43(F108)。然后,在盘屉30上的任一盘被夹住(F109)。夹盘操作可以在该时刻最接近光学头34的加载在接收器30x的盘上进行。
接着,鉴别在接收器30x中是否有盘存在(F110)。盘的存在/不存在可以由设置在加载位置上的一个传感器来检测。换一种方式,虽然处理顺序与图中所示流程图相反,在盘起动后,鉴别TOC数据是否读出来判断盘的存在/不存在。
如果在其中存在盘并完成了卡盘,则起动盘(F111)。换句话说,当主轴电动机33起动并使盘转动时,由光学头34发出的光束开始照射在盘上。然后,在此时由盘读出的信息的基础上,盘被识别(F112)。
盘的识别是利用图28中所示的程序来进行的。
首先,播放盘的导入区域,读入TOC数据(F201、F202)。在此情况下,如图7中所述的,如果在POINT是[A0]的块中PSEC=[20],盘即为XA型的CD-ROM盘。另一方面,如果PSEC=[00],则是CD-DA盘,如果PSEC=[10],为CD-I盘。
因此,当POINT为[A0]的块的PSEC被确认(F203),并且PSEC是[20],而盘是XA型的CD-ROM时,操作便进行到步骤F204。然后,从绝对时间地址00:04:00以后的盘信息被读入。在图10A及10B中所示的盘信息中,如果[VIDEO CD]已被记录在首端系统识别区中,便可鉴别出该盘是视频CD。在此情况下,操作从步骤F205进行到步骤F206。然后,在系统识别区后识别版本号。
如果版本号是[$0200],所使用的盘是2.00版本。在此情况下,存在对盘附加播放控制功能的可能性。为此理由,在步骤F307中确认盘信息的第45至第48字节的PSD大小规格数据。如上所述,在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的情况下,指示出PSD区域的大小规格,当对盘没有附加播放控制功能时,PSD区的大小规格指示为[0]。
因此,如果PSD的大小规格不是[0],则鉴别该盘是对其附加了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F208)。
另一方面,如果PSD的大小规格是[0],则鉴别该视频盘是对其未附加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F210]。
并且,如果在步骤F206中版本号是[$0101],该盘就是1.01版本。在此情况下,该盘被识别为未附加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F210)。
如果在步骤F203中判断出PSEC不是[20],则在步骤F211中识别PSEC是否是[00]。此外,在步骤F212中确认子Q数据中的控制数据(Q1至Q4)是否是[X0XX]。如果在步骤F211及F212中得到肯定的结果,则识别出该盘是CD-DA(F213)。
如果在步骤F211,F212,F205及F209的任一个中得到否定的结果,因为该盘是一个不能使用于该实施例播放装置的其它类型盘,则判断出该盘是不可使用的[F214]。
在图27的步骤F112中,在图27所示程序中已进行盘的识别后,程序转移到步骤F113至F115。然后,如果具有一个无效盘,则判断为没有盘被加载。
如果该盘是视频CD并也是具有播放控制的视频CD,操作进行到步骤F116,其中识别是否为菜单显示方式。
由于这种结构,在具有播放控制的盘中可选择性地使用菜单视频作为所有盘摘要图象或使用在一轨迹中的i图象。这种方式是由使用者通过摘要菜单键21预先选择的。
如果是菜单显示方式,操作则进行到步骤F117,并从该盘上读出起始菜单视频数据,并存入到视频RAM43中。该起始菜单视频数据是针对由其中目录ID是[1]的选择目录或播放目录指定的部分播放节目的视频数据。
另一方面,如果不是菜单显示方式,则存入i图象(F118)。这通常是轨迹#2的第一i图象。但是,它也可能不是轨迹的第一i图象,而是在该轨迹中2至3秒后数据的i图象。并且,它不限于在轨迹#2上,而是在盘中可选择出专门的i图象。
在步骤F117或F118中,从具有播放控制的盘中取得代表盘内容的典型视频数据。然后,在步骤F121中,进行控制,以使得指示为具有播放控制盘的字符[PBC]在与所有盘摘要视频数据中的盘相对应的位置上被作OSD显示。
然后,在步骤F122中,系统控制器53利用预定象素等的削减使所读起始菜单视频或i图象的数据作图象缩减。然后,视频数据被粘贴在与正在读入到视频RAM43中的盘号相对应的位置ARx上。因为视频RAM的数据是作为视频输出的,当粘贴程序进行时,被缩减的图象就出现在监视器单元中的预定显示位置ARx上。
另一方面,在步骤F115中,如果现在被读的盘是视频CD但不具有播放控制功能,则由盘上取得典型的i图象(F119)。类似地,它可能是轨迹#2的第一i图象。另一方面,它可以不是该轨迹的第一个i-图象,而是在该轨迹之内2至3秒之后的数据的一个i图象。随后,操作进入到步骤F122,系统控制器53缩减读出的i图象数据并且对应该盘号使视频数据粘贴在位置ARx上,该盘号现正在被读入到视频RAM43中。
此外,如果盘是CD-DA盘,操作从步骤F114进入到步骤F12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该盘中不存在视频数据,所以系统控制器53把用于CD-DA的固定图象数据传送给视频RAM43,该固定图象数据被保持它的内部ROM中。此后,操作进入到步骤F122,在该步骤中,根据盘号固定视频数据被粘贴在位置ARx上,该盘号现正在被读入到视频RAM43中。
在没有装入盘的情况下,操作进入到步骤F123,在这种状态下,系统控制器53给OSC处理器50一个指令,以在对应于上述所有盘摘要显示视频中正在处理的接收位置(盘号)的显示位置ARx上进行[NO DISC]的显示。
其它的显示状态,例如一个所谓的蓝色屏(blue-screen)可以被用来代替[NO DISC]的显示。
如要盘是不可使用的,操作进入到步骤F126,并且系统控制器53给OSC处理器50一个指令,以在对应于上述所有盘摘要显示视频中正在处理的接收位置(盘号)的显示位置ARx上执行[DISC ERROR]的显示或类似显示。与在没有装盘的情况下一样,在不可使用盘的情况下,操作可以进入到步骤F123。
在前述用于某一盘的处理完成之后,下一个盘接着在步骤F125中被卡住,换句话说,盘屉30的转盘30a被转动,并且在下一个接收器30x+1中的一个盘被加载。随后步骤F110的处理和接着的步骤被重复。
在对于5个盘(接收器301至305)的步骤F110的处理和随后步骤(F124→YES)被完成时,所用盘摘要视频信号,例如图24中所示,被输出到一个与该装置连接的监视单元。
图24示出了在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被装载在接收器301和303上,不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被装在接收器302上,CD-DA被装在接收器305上,而在接收器304上没装盘的情况下的所有盘的摘要。该摘要显示方式是菜单显示方式被设置的一种情况的显示方式。
为此,从各个盘读出的初始菜单视频信号显示在与在接收器301和303上的盘即[DISC1]和[DISC3]相应的显示位置AR1和AR3上。此外,为了指示该盘是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盘,在显示位置AR1和AR3的附近字符[PBC]被OSC显示。
同时,作为i图象的视频信号被显示在与接收位置302上的盘,即[DISC2]相对应的显示位置AR2上。
此外,[NO DISC]被显示在与[DISC4]相对应的显示位置上,并且一个指示[DISC5]是CD-DA盘和一个音乐盘的固定视频信号被显示在显示位置AR5上。
因此,由于进行了所有盘摘要显示,使用者一看就能够识别出被装载的各个盘。为此,例如,使用者看到了所有盘摘要显示,所以他能够识别待重放的盘号以便于通过选择键9选择那个盘来进行重放。因此,象由于不知道待重放的盘号所以各个盘被重放以便寻找一个所希望的盘这样的复杂操作变得不需要了。
此外,由于所有盘摘要的显示不仅在由使用者要求所有盘摘要显示的情况下被执行,而且在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状态下自动地被执行,所以使用者能够识别盘的内容,尤其是在没有进行摘要操作的情况下。
与此同时,如果摘要方式是无菜单显示方式,那么它变成在图25中所示的所有盘摘要方式。换句话说,即使在代表PBC盘的[DISC1]和[DISC3]的情况下,i-图象被显示。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PBC]的OSD显示来判断它是否是PBC盘。指示它是PBC盘的显示不限于字符[PBC],其它字符或符号为此可以被使用。
在使用者希望甚至在PBC盘中的情况下也以所有盘摘要显示的形式来显示i图象时,能够通过操作摘要方式键21执行象在图25中所示的一种显示。因此,这个实施例能够适应使用的需要。
2、第二个操作程序的例子
接下来将描述与在第一种例中一样的所有盘摘要显示操作的第二个例子。
该操作实施例与前述第一操作实施例的区别首先在于对于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需要显示一个菜单视频信号。同样地,在盘是CD-DA盘的情况下,有一种情况为该盘是CD-G盘。因此在CD-G的情况下,利用静止图象数据产生所有盘摘要。在CD-G的情况下,为了利用静止图象数据产生所有盘摘要,在图23中所示电路方块图需要某些修改。换句话说,该电路结构被改进以使CD-G解码器52的输出能够被接入到视频RAM43中。
图29示出了根据第二种操作实例对于所有盘摘要的系统控制器53的处理过程。
在该实例中,由于步骤F300至F312的处理过程与在图27中的步骤F100至F112的处理过程是相同的,所以它们仅在该图中被示出,而在此省略了对它们的描述。
在图29的步骤F312中,如果在图28的前述过程中已进行了盘的判断,那么在步骤F313至F316中操作被分路。此外,如果盘是不可使用的,那么判断出没有装载盘。
如果该盘是视频CD盘并且同时还是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视频CD盘,那么操作从步骤F315进入到步骤F117,在该步骤F117中初始菜单视频数据从该盘中读出并写入到视频RAM43中。初始菜单视频数据被指向部分播放节目的视频数据,该部分播放节目由表ID是[1]的选择目录或播放目录来表示。
在步骤F317中,代表盘的内容的典型视频数据从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中取出。此后在步骤F318中,它被控制以使指明它是具有播放控制功能的盘的字符[PBC]在所有盘摘要视频数据中与该盘对应的一个位置上被OSD显示。
然后,在步骤F322,系统控制器53使用预定象素减少等方法对读出的初始菜单视频数据进行图象缩减。随后,该视频数据被粘贴在一个与正在被写入视频RAM43中的盘号对应的位置AR上。由于视频RAM43的数据被作为视频信号输出,所以当粘贴处理过程被进行时,缩减的图象出现在监视单元中的一个预定显示位置AR上。
另一方面,在步骤F315中,如果判断出现待读的盘是视频CD盘但不具有播放控制功能,那么典型的i-图象从该盘中被取出(F319)。也就是说,轨迹#2的第一个i-图象或是在轨迹#2上2至3秒之后的数据的一个i-图像被写入。随后,操作进入到步骤F322,系统控制器53使读出i-图像数据缩减并且使该视频数据粘贴在与现正在被写入到视频RAM 43中的盘号相对应的位置AR上。
此外,如果盘是CD-DA盘,那么在步骤F316中判断该盘是否是CD-G盘。在这个判断中,轨迹实际上被重放,并且判断静止图像数据是否已被作为子码数据记录在R至W信道上。
接着,如果该盘不是CD-G盘而是普通的用于音乐的CD-DA盘,那么操作进入到步骤F320。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视频数据并没有被记录在该盘上,所以系统控制器53把保持在它的内容ROM中的用于CD-DA的固定图像数据传送给视频RAM43。接着,操作进入到步骤F322,固定视频数据被粘贴在与现正在被写入到视频RAM43中的盘号相对应的位置ARx上。
在其中没有装载盘的情况下,操作进入到步骤F323。在这种状态下,系统控制器53给0SC处理器50一个指令,以使在所有盘摘要显示视频信号上的与上述接收位置(盘号)相对应的显示位置ARx上执行[NO DISC]的显示。
如果该盘是不可使用的,那么操作进行到步骤F326,并且系统控制器53给OSC处理器50一个指令,以使在所有盘摘要显示视频信号上的与上述接收位置(盘号)相对应的显示位置ARx上执行[DISCERROR]的显示或类似的显示。象在没有装载盘的情况一样,在不可使用盘的情况下,操作可以进入到步骤F323。
在对于某个盘的上述处理过程完成之后,在步骤F325中下一个盘接着被卡住。换句话说,盘屉30的转盘30a被转动,在下一个接收器30x+1中的盘被装载。随后,步骤F110的处理过程和其后的步骤被重复。
根据上述处理过程,在对5个盘的步骤F110和其随后步骤的处理过程(F124→YES)被完成时,其中5个盘分别地已被装在接收器301至305上并在其中被接收,例如,如在图24中所示的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被输出到与该装置连接的监视单元,如在前述第一种操作实例中的一样。
然而,在图24中,[DISC5]是音频盘被显示在显示位置AR5上。而在图29中的所示的操作实例的情况下,如果[DISC5]是CD-G盘,那么从CD-G盘读出的静止图象被显示。
同样地,在这种操作实例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PBC盘需要进行菜单视频信号显示,所以它不变成在图25中所示的显示状态。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所有盘摘要显示的执行,使用者一看就能够识别出各个被装载的盘。具体说,使用者能够识别各个盘,甚至是CD-G盘。
上面已描述了该实施例的所有盘摘要操作。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中的所有盘摘要操作考虑到了各种变型的实施例。
例如,与在所有盘摘要显示上的各个盘对应的显示位置AR1至AR5的布局能够被变型。此外,重放装置可接收的盘数变为4个或4个以下,或6个或6个以上。然而,显而易见的是所有秀摘要显示的布局是根据可接收的盘数来设置的。
此外,上面描述了所有盘摘要的操作。然而,用实际上相同的方式,如在图26A中所示的,一单个盘的每个轨迹的首部i-图像被取出以使该盘摘要屏被显示,或如在图26B中所示的,某一确定轨迹的一些i-图像可以被取出以便进行摘要显示,所以轨迹的内容能够粗略地被知道。
[V、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的快速向前操作]
1、操作处理过程的第一种实施例
接着将描述当进行如上所述的所有盘摘要显示时的一种快速向前操作。
根据所有盘摘要显示,使用者能够简单地知道哪个盘已被装在盘屉30的转盘30a中的接收器301至305的哪个中,此外,在某种情况下,使用者在某种程度上想详细知道各个盘的内容。
由于上面所述,在这种实施例中,当所有盘摘要显示被进行时,在各个盘上或一个特定的盘上执行一个快速向前重放,以使在所有盘摘要显示内显示该快速向前视频信号。
下面参考图30至32将描述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的快速向前操作的一种实施例。
现在,假设5个视频CD被安放在重放装置1中,并且根据上述所有盘摘要操作在监视单元中进行在图31A中所示的显示。这种状态表示为在图30中的步骤F40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者进行快速向前操作,那么系统控制器5的处理过程在图30中从步骤F400通过步骤F401进入到步骤F402。
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向前光学头定位键11可以被用作为用于快速向前操作的操作键。同样地,即使没有进行快速向前操作,在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周期之后,该操作可以进行到从步骤F402开始的处理过程。在步骤F402中,一个变量X首先被设置成1,随后,安放在接收器30x上的盘被加载(F403)。因此,安放在接收器301上的第一盘首先被加载。
在这种情况下,判断在接收器30x中是否存在一个盘(F404),并且如果在其中存在一个盘,也就是说,当该盘的加载被起动时,该盘开始起动(F405)。利用设置在加载位置上的一个传感器可以检测该盘的存在/不存在。此外还有另一处理过程,虽然该处理过程与在图中所示的流程图是反向的。在该盘被起动之后,通过判断TOC数据是否被读出来判断盘的存在/不存在。如果没有盘,那么操作进入到步骤F403,由此把操作转移到用于下一个盘的处理。
在步骤F405中起动盘的处理过程中,当主轴电动机33被起动转盘转动时,从光学头34到盘上的光束的照射被起动。随后,根据在这时从盘上读出的信息,该盘被判断(F405)。利用前述图28的处理过程进行该盘的判断。
在通过图28的处理过程对盘进行判断之后,该操作进入到步骤F407,并且如果盘是视频CD盘,那么操作进入到步骤F408,由此来执行从该盘中读出数据。数据读出是快速向前连放的一个过程。如果盘不是视频CD盘,那么操作进入到步骤F413,由此,把操作转移到用于下一个盘的处理过程。
当从步骤F408开始快速向前重放时,系统控制器53执行如图32中所示的选取操作,该操作为光学头34的操作。
在快速向前重放时,i图像从盘中分段地被取出并随后被重放。为此,利用执行如在图32中所示的常规重放操作来从盘30中检索i-图像。随后,如果找出i-图像,那么利用MPEG视频解码器42使i图像解码,并且光学头34进行超越几个轨迹的轨迹跳动。在轨迹跳动完成之后,执行常规的重放操作来检索i图像。这样的一种选取操作被重复以便由此执行快速重放。
在步骤F408中读出盘数据的操作是用于检索i图像的操作。在读操作时,当作在常规重放操作时一样进行读出。为此,在图4B中所示的音频信号区A也能够被读出,直到发现i图像。因此,从音频信号区A读出的音频数据通过开关44和D/A变换器45从MPEG音频信号解码器40输出。结果,虽然在快速向前时音频信号被分离,该音频信号输出能够以一个正常速度获得。
如果在读操作期间i图像被找出并且利用MPEG视解码器42能够被解码,那么操作从步骤F410进入F411。系统控制器53利用减少预定的象素等来图像缩减被解码的i图像数据。随后,该视频数据被粘贴在与现正在写入到视频RAM 43中的盘号相对应的一个位置ARx上。由于视频RAM43的数据以它本身的视频信号被输出,所以当进行粘贴过程时缩减的图像出现在监视单元中的显示位置ARx上。
由于第一个处理过程是用于第一个盘的处理过程,所以,被缩减的视频数据被粘贴在显示位置AR1上,由此在图31A中所示的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被变成如在图31B中所示的视频信号。
接着,系统控制53使光学头34执行跳过几个预定轨迹的轨迹跳动,并且在轨迹跳动完成之后操作返回到步骤F408,由此再次执行下一个i图像和一个音频信号输出的读出。
如果该i图像能够被解码,同样地操作进入到步骤F411,在该步骤中i图像数据被缩减并且被粘贴在显示位置AR1上。结果,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被变成如在图31C中所示的视频信号。
类似地,轨迹跳动和读出操作被重复,并且把读出i图像数据缩减并把它粘贴在显示位置AR1上的过程也被重复(F408至F412)。根据前述操作,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按照图31A、图31B、图31C...,和图31D所示的顺序被改变。
换句话说,仅与第一个盘对应的显示位置AR1被输出作为由第一个盘来的快速向前视频信号。同样地,正常速度的音频信号被离散地播放并同时被输出。结果,使用者在短时内能够更详细地了解第一个盘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在与第二至第五个盘对应的显示位置AR2至AR5上视频信号不被改变。
在步骤F408至F412的处理过程中,假设对于第一盘执行快速向前重播,它的快速向前视频信号被显示在显示位置AR1上,并且在它达到在图31D所示的一种状态之后,通过光学头34的数据读出马上达到盘尾纹,也就是说,第一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被完成。随后,操作进入到步骤F409至F413,由此使变量X增大。如果变量X不是6,那么程序返回到步骤F403。换句话说,在第一盘的快速向前重播被完成的情况下,变量X=2,安放在转盘30a接收器302中的第二个盘被装入。
接着,在第二个盘上执行与步骤F404和其随后步骤相同的操作,由此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从在图31D中所示的状态变成图31E的状态,并且进一步从图31F变成图31G所示状态。换句话说,从第一个盘来的最终图象被固定地显示在显示位置AR1上,快速向前视频信号被显示在与第二个盘相对应的显示位置AR2上。
此外,当在图31G的一种状态中第二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完成时,变量X在步骤F413中被增大,并且在步骤F403中转盘30a被转动,安放在接收器上的第三个盘被加载。随后同样地利用步骤F404和后续步骤的操作来执行用于第三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并且该快速向前视频信号被显示在与如在图31G至31H中所示第三个盘对应的显示位置AR3上。第二个盘的最终视频信号被固定到显示位置AR2上。
在第四和第五盘上按顺序执行上述的操作,相对应的快速向前视频信号被显示在显示位置AR4和AR5上。
因此,当在所有盘摘要显示之内执行各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显示时,使用者能够在短时内更详细地了解各个被加载的盘的内容。结果,选择待重放盘的操作也变得更容易了。
在图30的操作实施例中,仅当盘是视频CD盘时才执行快速向前重放。甚至在CD-G中,也可以类似地执行快速向前重放。甚至在只有音频数据的CD-DA的情况下,视频信号,被固定为例如在图24中所示的显示位置AR5上显示的视频信号,并且利用快速向前重放仅可以输出音频信号。
同样地,在上述实施例中,在视频CD的快速向前重放时能够从盘上读出的音频数据也被输出。然而,也可以不进行音频数据的输出。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对于各个盘执行快速向前重放直到达到盘尾纹为止。然而,当快速向前重放进行到盘的中间时,重放可以被转移到下一个盘。
此外,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在一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期间操作可以被转移到下一个盘的快速向前重放。例如,在使用者仅通过观看某一部分的快速向前屏就了解该盘的内容的情况下,通过把操作转移到下一个盘的快速向前能够更迅速地确认各个盘的内容,而不用使一个盘的快速向前操作持续到最后。
同样,快速向前重放速度可由使用者来改变。
2、操作过理的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将描述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快速向前操作的第二个实施例。
在前述第一种实施例中,快速向前重放在装置中安放的所有盘上连续地被执行。在第二种实施例中,观看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的使用者从所有盘中选择一个特定的盘,所以只有被选择的盘输出快速向前视频信号。换句话说,使用者仅选择一个他希望确认其内容的盘,以便于能够在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之内实现快速重放。
图33示出了根据第二种实施例在所有盘摘要显示时用于快速向前操作的系统控制器53的处理过程。
在执行所有盘摘要显示(F500)期间,使用者不仅能够进行快速向前操作而且能够选择一个待被快速向前的盘。例如,在压下向前光学头定位键11之后,利用选择键11或类似键来选择一个待被快速向前的盘。
当快速向前操作已被进行时,系统控制器53的处理从步骤F501进入到F502,并且如果没有进行盘的选择,操作进入到在图30中所示步骤F402。换句话说,该程序被转移到在第一种操作实施例中的程序中。
如果盘已被选择,那么程序进入到一个选择的号(盘号)被赋予可变量X的步骤F503。例如,除非安放在转盘30a的接收器303上的第三个盘其x=3已被选择,不然给出一段解释。
接着,利用转动转盘30a,使安放在接收器30x上,即接收器303上的第三个盘被加载(F504)。
随后,在步骤F505至F513的程序中,盘经过与图30中的步骤F404至F412相同的处理。
步骤F505至513的各个程序与参考图30所描述的程序是相同的。因此省略了对它们的详细描述。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在被选择的第三个盘上执行快速向前重放,并且按顺序读出的i图像数据被缩减并被粘贴在显示位置AR3上。
结果,在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中,仅有显示位置AR3被显示为从第三盘来的快速向前重放视频信号,而显示位置AR1、AR2、AR4和AR5保持固定,如果盘达到盘尾纹(F510),那么该处理程序被完成。
根据这种操作实施例,在所有盘摘要视频信号之内使用者能够仅进行他希望确认其详细内容的盘的快速向前重放。在使用者不需要观看的盘上不执行快速向前重放。这就实现了这样的一个优点即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确认所希望的盘的内容。
甚至在图33中所示的操作实施例中,即使由使用者选择的盘不仅是视频CD盘而且是CD-G或仅具有音频数据的CD-DA盘,也可以进行视频信号或音频信号的快速向前重放。
此外,快速向前重放不被执行直到被指定的盘达到盘尾纹为止,但当快速向前重放进行到盘的中间时,快速向前重放可以自动地被完成,或根据使用者的操作可以完成快速向前操作。同样,使用者可以改变快速向前重放速度。
上述已经提供的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说明和解释的目的。它不意味着穷举了所有可能或把本发明限制到所公开的准确的形式。根据上述的指导,改进和变型是可能的,或从本发明的实际应用中能获得改进和变型。选择和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它的实际应用,以便使本领域里的技术人员能够将本发明利用在各种实施例中和适合于特殊用途的各种变型中。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附设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23)

1、一种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视频数据或音频数据与识别数据一起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该识别数据指示所述记录介质的类型,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多个盘形记录介质;
读出装置,用于读出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上的数据,该记录介质已被安放在所述接收装置中;和
显示数据产生装置,以产生多个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从安放在所述接收装置中的多个盘形记录介质中按顺序读出的数据在一个屏之内进行多个显示的显示数据,该多个显示指示被记录在已安放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通过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的识别数据,其中,如果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具有菜单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将菜单数据作为显示数据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用于产生识别数据的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将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和所述显示数据一起显示以便输出识别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没有菜单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的一个预定位置读出的视频数据来产生显示数据,以便输出该显示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在其上已记录静止图象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压缩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的静止图像以便产生和输出显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装置和存储装置,该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的识别数据,该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图像数据;并且
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所述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在其上仅记录有音频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指示音频数据已被记录在盘形记录介质上,并且输出该图像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使所述读出装置在径向方向上访问盘形记录介质,以便于进行一种快速向前操作,该快速向前操作使视频信号从盘形记录介质上读出;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利用所述读出装置在径向方向上访问盘形记录介质所读出的视频数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产生快速向前显示数据,以便于和另外的盘形记录介质的显示数据一起输出该快速向前显示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接收器中安放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进行快速向前重放操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当在已经过去一个预定时间周期中没有进行重放操作时,所述控制装置为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提供一个控制信号,以便产生多个显示数据,该显示数据用于把指示记录在安放于所述接收器中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内容的许多数据引到一个屏之内,并且输出该多个显示数据。
10、一种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视频数据与识别数据一起已被记录在该盘形记录介质上,在所述第一视频数据中压缩有音频数据或用于一帧的所有视频信息,在所述第二视频数据中压缩有在所述帧之前和之后的视频信息,所述识别数据指示记录介质的类型,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安放多个盘形记录介质;
重放装置,该重放装置选择地装有已被安放在所述接收装置中的盘形记录介质,包括用于读出记录在所装入的盘形记录介质上数据的读出装置,所述重放装置重放由所述读出单元读出的数据;和
显示数据产生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从按次序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盘形记录介质上按次序读出的数据,来产生用于把指示记录在已被安放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的内容的许多显示数据显示在一个屏之中的显示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装置,它用于识别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型记录介质读出的识别数据,并且其中,如果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具有菜单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那么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输出菜单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用于产生识别数据的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是把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和所述显示数据一起来显示以便输出识别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没有菜单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的一个预定位置读出的第一视频数据来产生显示数据以便输出该显示数据。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在其上已记录静止图像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压缩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的静止图象数据以便产生和输出显示数据。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识别装置和存储装置,该识别装置用于识别由所述读出装置从盘形记录介质读出的识别数据,该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多个图像数据;并且
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所述识别结果表示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盘形记录介质是一个在其上仅记录有音频数据的盘形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图像数据,该图像数据指示音频数据已被记录,并且输出该图像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用于使所述读出装置在径向方向上访问盘形记录介质,以便于进行一种快速向前操作,该快速向前操作使第一视频信号从盘形记录介质上读出;并且
其中,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利用所述读出装置在径向方向上访问盘形记录介质所读出的第一视频数据,通过所述控制装置来产生快速向前显示数据,以便于和另外的盘形记录介质的显示数据一起输出该快速向前显示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重放盘形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在所述接收器中安放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进行快速向前重放操作。
18、一种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多个具有相同外径的记录介质被装入到该装置,不同类型的数据已被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数据以及指示记录在所述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格式的识别数据已被记录在所述多个记录介质上,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多个记录介质;
重放装置,安放在所述接收装置中的记录介质有选择地被加载到重放装置,所述重放装置包括读出装置,该读出装置用于把记录在被加载的记录介质上的数据和识别数据读出,所述重放装置重放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数据;和
显示数据产生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识别数据,由所述重放装置使按次序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进行重放操作,并且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从按次序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上按次序读出的数据,来产生用于把指示记录在已被安放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各个盘形记录介质上的内容的多个显示数据显示在一个屏之中的显示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放装置包括识别装置,它用于根据从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识别数据来识别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且
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是一个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视频数据与菜单数据一起被记录在其上的记录介质时,其中至少一个音频数据和用于一帧的所有视频信息已被压缩在第一视频数据中,在所述帧之前和之后的视频信息已被压缩在第二视频数据中,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输出记录介质的菜单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放装置包括识别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识别数据来识别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并且
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是一个已记录有第一视频数据和第二视频数据的记录介质时,其中至少一个音频数据和用于一帧的所有视频信息已被压缩在第一视频数据中,在所述帧之前和之后的视频信息已被压缩在第二视频数据中,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记录介质的第一视频数据来产生显示数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进一步包括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使所述读出装置访问记录介质,以便按次序读出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第一视频数据;且
其中通过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读出装置访问记录介质的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根据从记录介质按次序读出的第一视频数据来产生快速向前显示数据,并且与安放于所述接收装置中的另外记录介质的显示数据一起输出快速向前显示数据。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重放盘状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放装置包括识别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识别数据来识别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类型,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是一个在其上已记录有与至少一个静止图象有关的数据的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把与记录介质的静止图象有关的数据压缩以便产生显示数据。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用于重放盘状记录介质的装置,其中所述重放装置包括识别装置和存储装置,所述识别装置用于根据由所述读出装置读出的识别数据来识别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的类型,所述存储装置用于存储许多图象数据;并且
其中当由所述识别装置产生的识别结果表示被加载到所述重放装置中的记录介质是一个记录有音频数据的记录介质时,所述显示数据产生装置从所述存储装置中读出指示音频数据已被记录在记录介质上的图像数据,并且输出该图象数据作为显示数据。
CN95109437.8A 1994-07-04 1995-07-04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00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73171/94 1994-07-04
JP17317194 1994-07-04
JP173171/1994 1994-07-04
JP259719/94 1994-09-30
JP259719/1994 1994-09-30
JP25971994A JP3339210B2 (ja) 1994-07-04 1994-09-30 再生装置
US08/498,018 US5701385A (en) 1994-07-04 1995-07-03 Apparatus for replaying a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means for displaying the contents of the recording medium as graphics images which include a series of intra-pictures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18321A Division CN1121690C (zh) 1994-07-04 1998-08-12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445A true CN1123445A (zh) 1996-05-29
CN1104007C CN1104007C (zh) 2003-03-26

Family

ID=27323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09437.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007C (zh) 1994-07-04 1995-07-04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01385A (zh)
EP (1) EP0691652B1 (zh)
JP (1) JP3339210B2 (zh)
CN (1) CN1104007C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413C (zh) * 2006-02-17 2009-07-08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77775B2 (ja) * 1994-04-14 1997-11-17 株式会社東芝 再生装置
EP0720157B1 (en) * 1994-12-29 1999-12-0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Video compact disc drive
KR100302480B1 (ko) 1995-08-21 2001-11-22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영상내용의신선함을오래유지할수있는멀티미디어광디스크및그재생장치와재생방법
JP3460404B2 (ja) * 1995-09-08 2003-10-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映像信号送出システム
GB9603332D0 (en) 1996-02-14 1996-04-17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terface for digital recorder and display
WO1997010679A1 (en) * 1995-09-15 1997-03-20 Thomson Consumer Electronics, Inc. Interface for digital recorder and display
JP4130965B2 (ja) * 1995-10-30 2008-08-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H09130763A (ja) * 1995-11-01 1997-05-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静止画伝送装置
JP3748936B2 (ja) * 1996-03-18 2006-02-22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方法並びに情報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JP3345019B2 (ja) * 1996-03-29 2002-11-18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インタラクティブな再生進行の性能を向上させた記録媒体の記録方法、再生装置および再生方法
CN1174372A (zh) * 1996-07-31 1998-02-25 大宇电子株式会社 在光盘转换器系统中搜索盘安装区的标识的方法
KR100223207B1 (ko) * 1996-09-25 1999-10-15 윤종용 다중 영상 출력 디지털 비디오 디스크 플레이어
US5963705A (en) * 1996-10-04 1999-10-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isk detecting device and method
DE19643204A1 (de) * 1996-10-19 1998-04-23 Philips Patentverwaltung Elektronisches Gerät
JP3619625B2 (ja) * 1996-10-25 2005-02-09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判別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020054049A1 (en) * 1996-11-12 2002-05-09 Kenji Toyoda Image playback apparatus,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thereof
US6208655B1 (en) 1996-11-27 2001-03-27 Sony Europa, B.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rving data
KR100217179B1 (ko) * 1997-03-25 1999-09-01 윤종용 디지털비디오디스크 재생장치에서의 메뉴재생방법
US6052508A (en) * 1997-04-04 2000-04-18 Avid Technology, Inc. User interface for managing track assignment for portable digital moving picture recording and editing system
US7308485B2 (en) * 1997-04-15 2007-12-11 Gracenot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web pages based on playback of recordings
US7167857B2 (en) 1997-04-15 2007-01-23 Gracenot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finding approximate matches in database
JPH10336570A (ja) * 1997-06-05 1998-12-18 Nec Ic Microcomput Syst Ltd ビデオcd再生制御処理方法及びビデオcd再生制御処理装置
US6222805B1 (en) * 1997-08-07 2001-04-2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Optical disk,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EP1011268B1 (en) 1997-08-29 2010-03-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k having hierarchically encoded digital video recorded thereon, reproduc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es therefor
JP3932469B2 (ja) * 1997-11-28 2007-06-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ータ記録媒体およびデータ再生装置
US6215754B1 (en) 1997-12-30 2001-04-10 Joel Vidal High capacity compact disk player
JP3597689B2 (ja) * 1998-01-21 2004-12-08 株式会社東芝 情報記録媒体及び情報記録媒体処理装置
JPH11215472A (ja) * 1998-01-22 1999-08-06 Pioneer Electron Corp 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6442329B1 (en) * 1998-02-28 2002-08-27 Michael L. Gough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versing a multiplexed data packet stream
US7035527B2 (en) * 1998-06-12 2006-04-25 Ess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sharing a memory between a browser mode and a video mode to reduce memory usage in a video system
US8527882B2 (en) * 1998-06-12 2013-09-03 Gregory J. Swartz System and method for iconic software environment management
MXPA01000706A (es) * 1998-07-20 2002-04-08 Thomson Licensing Sa Interfase de usuario de aparato de video digital.
JP4051776B2 (ja) 1998-08-04 2008-0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映像情報記録装置、及び映像情報再生装置
US6304523B1 (en) 1999-01-05 2001-10-16 Openglobe, Inc. Playback device having text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database of titles
JP2000285580A (ja) * 1999-03-26 2000-10-13 Nippon Columbia Co Ltd 記録媒体再生装置
EP1102271B8 (en) 1999-11-05 2016-12-07 Sony Europe Limited Method of generating audio and/or video signals and apparatus therefore
JP4362914B2 (ja) 1999-12-22 2009-11-11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提供装置、情報利用装置、情報提供システム、情報提供方法、情報利用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2001184842A (ja) 1999-12-28 2001-07-06 Hitachi Ltd 情報再生装置
US7286745B1 (en) * 2000-05-03 2007-10-23 Sony Corporation Providing a capability to sort contents data and to maintain a current sorting mode
EP1314110B1 (en) 2000-08-23 2009-10-07 Gracenote, Inc. Method of enhancing rendering of a content item, client system and server system
KR100425305B1 (ko) * 2001-09-11 2004-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 화질 정지화 재생이 가능한 광 디스크 재생 시스템 및정지화 재생방법
JP2003101925A (ja) * 2001-09-26 2003-04-04 Alpine Electronics Inc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AU2003900809A0 (en) * 2003-02-24 2003-03-13 Aristocrat Technologies Australia Pty Ltd Gaming machine transitions
JP4340528B2 (ja) * 2003-12-16 2009-10-07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情報再生装置、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用プログラム並びに情報記録媒体
KR20050064150A (ko) * 2003-12-23 2005-06-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메뉴 구성방법 및 실행방법과기록재생장치
KR20050066264A (ko) * 2003-12-26 2005-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메뉴 구성방법 및 실행방법과기록재생장치
KR20050066265A (ko) * 2003-12-26 2005-06-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메뉴 구성방법 및 실행방법과기록재생장치
JP4079100B2 (ja) * 2004-02-24 2008-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および方法
JP4610606B2 (ja) * 2004-03-19 2011-01-1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再フォーマット時に変更される状態情報を有する記録媒体、並びに記録媒体を形成し、記録し、再生する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05122893A (ja) * 2004-11-29 2005-05-12 Hitachi Ltd 情報再生装置
JP2006309867A (ja) * 2005-04-28 2006-11-09 Hitachi Ltd 映像記録再生装置
JP4811110B2 (ja) * 2006-05-10 2011-11-09 株式会社セガ スリット付きチャッカ及びメダルゲーム装置
US20080274687A1 (en) 2007-05-02 2008-11-06 Roberts Dale T Dynamic mixed media package
JP5023136B2 (ja) * 2009-11-17 2012-09-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情報再生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65167A (en) * 1926-01-27 1928-03-01 Chem Fab Auf Actien The manufacture of derivatives of 2-aminopyridine
JPH0719327B2 (ja) * 1985-03-08 1995-03-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映像音声記録装置
JPH0675329B2 (ja) * 1986-02-18 1994-09-21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H0648574B2 (ja) * 1989-03-25 1994-06-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JP2797404B2 (ja) * 1989-04-20 1998-09-17 ソニー株式会社 動画像データの記録方式
US5123005A (en) 1989-12-28 1992-06-16 Sony Corporation Disc tray loading mechanism for reducing loading and unloading mechanical shocks
US5101364A (en) * 1990-02-09 1992-03-3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ethod and facility for dynamic video composition and viewing
GB2241629A (en) * 1990-02-27 1991-09-04 Apple Computer Content-based depictions of computer icons
US5274463A (en) * 1990-03-27 1993-12-28 Sony Corporation Still picture storing and sequencing apparatus
JPH07105128B2 (ja) * 1990-04-17 1995-11-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マルチディスクプレーヤの表示装置
JP2749703B2 (ja) * 1990-05-22 1998-05-13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プレーヤ
DE69116969T2 (de) * 1990-10-01 1996-06-20 Sony Corp Wiedergabegerät für Platte
JPH04141858A (ja) * 1990-10-01 1992-05-15 Sony Corp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US5712949A (en) * 1991-01-29 1998-01-27 Sony Corporation Disc reproduction system with sequential reproduction of audio and image data
EP0514663A3 (en) * 1991-05-24 1993-07-1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tion video encoding employing an adaptive quantizer
GB2259398A (en) * 1991-08-08 1993-03-10 Gerard Linfoot CD-juke box with album cover display
JP3158557B2 (ja) * 1991-09-27 2001-04-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再生装置
US5999173A (en) * 1992-04-03 1999-12-07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ideo editing with video clip representations displayed along a time line
JPH05314624A (ja) * 1992-05-08 1993-11-26 Pioneer Electron Corp 記録ディスクの情報処理方法
JPH05314730A (ja) * 1992-05-08 1993-11-26 Pioneer Electron Corp 記録ディスクの情報処理方法
US5471316A (en) * 1992-06-18 1995-11-28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Adaptive system for selectively recording from a plurality of video sources and method thereof
EP0580361B1 (en) * 1992-07-21 2000-02-0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Disc player and method of reproducing information of the same
US5543929A (en) * 1993-01-05 1996-08-06 E. Guide, Inc. Television for controlling a video cassette recorder to access programs on a video cassette tape
US5497241A (en) * 1993-10-29 1996-03-05 Time Warner Entertainment Co.,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isplay of motion picture subtitles in a selected language during play of a software carrier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12413C (zh) * 2006-02-17 2009-07-08 佳能株式会社 记录和再现设备以及记录和再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007C (zh) 2003-03-26
EP0691652B1 (en) 2001-09-12
EP0691652A1 (en) 1996-01-10
JP3339210B2 (ja) 2002-10-28
US5701385A (en) 1997-12-23
JPH0879708A (ja) 1996-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007C (zh)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CN1107313C (zh) 记录介质的重放装置
CN1310245C (zh) 记录介质的记录方法
CN1292409C (zh) 信息在光盘上的记录方法及再现装置及再现方法
CN1286113C (zh) 光盘的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077317C (zh) 记录介质再现设备、方法及图象数据解码器
CN1090794C (zh) 再现设备和再现方法
CN1106642C (zh) 制作者能自由协调引入特殊再现后的视听形态的光盘的再现装置及方法
CN1310508C (zh) 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CN1304533A (zh) 光盘、重放装置、重放方法和记录媒体
CN1856080A (zh)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再现程序以及记录介质
CN1297979C (zh) 用于转录数据的转录装置
CN1819045A (zh) 再现装置、再现方法、再现程序、及其记录介质和数据结构
CN1810025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及其方法 ,信息重放设备及其方法,信息录放设备及其方法,信息记录程序和信息重放程序,信息录放程序, 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604219A (zh) 音频盘及重放装置
CN1856075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及重放装置和方法
CN1121690C (zh) 用于重放记录介质的装置
CN1703753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重放设备和方法、信息录放设备和方法、用于控制记录或重放的计算机程序 ,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703750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设备和方法、信息重放设备和方法、信息录放设备和方法、用于控制记录或重放的计算机程序,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CN1127084C (zh) 重放设备
CN1922869A (zh)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程序存储介质、以及程序
CN1833286A (zh)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装置和方法、信息重放装置和方法、信息记录/重放装置和方法、用于记录或重放控制的计算机程序 ,以及包括控制信号的数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