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39868B -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39868B
CN112339868B CN202010166800.6A CN202010166800A CN112339868B CN 112339868 B CN112339868 B CN 112339868B CN 202010166800 A CN202010166800 A CN 202010166800A CN 112339868 B CN112339868 B CN 1123398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base
vehicle
panel
base
en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668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39868A (zh
Inventor
井川贵至
伊藤芳信
马场佑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398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8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398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398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20Floors or bottom sub-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易于避免安装基座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之间的干扰,并可以防止安装座倾倒。一种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在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在横骨架构件(19)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附近,固定有安装基座(30),安装基座(30)具有基端部以及突出部,该基端部被固定在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该突出部从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且连接左右的支架(20),安装基座(30)的基端部经由连接构件(41)与横骨架构件(19)连接。

Description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该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具有: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位于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横骨架构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的支架(brace),将所述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别连接。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涉及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的技术。如图10所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100具有左右的门梁103,该左右的门梁103位于车辆的地板面板102的下表面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左右的门梁103的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的地板纵梁104,这些地板纵梁104与同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纵梁105连接。另外,在左右的后纵梁105之间,架设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横梁106。并且,后横梁106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与左右的门梁103的后端部通过左右的支架109连接。通过这些支架109,提高了车辆车身的后部的扭转刚度。
如图10、图11所示,左右的支架109经由安装座108与后横梁106的中央部连接。即,在后横梁106的中央部,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有向下方仅伸出规定尺寸的伸出平板部106t,在该伸出平板部106t上固定有安装座108。安装座108通过以左右对称的状态倾斜的第一支柱108a和第二支柱108b形成为V字形。并且,在安装座108的基端部侧(上端侧),第一支柱108a与第二支柱108b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远离的部分被固定于后横梁106的伸出平板部106t。另外,在安装座108的突出端的位置(下端位置),在第一支柱108a与第二支柱108b互相连接的部分,连接有左右的支架109。由此,在从左右的支架109对安装座108施加负荷的情况下,安装座108难以向左右方向倾倒。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45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上述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中,在后横梁106的中央部设置伸出平板部106t,在该伸出平板部106t固定V字形的安装座108。因此,由于设置所述伸出平板部106t以及安装座108,因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需要大的空间。即,在车辆的地板下方需要用于设置伸出平板部106t以及安装座108的大的空间,因此,避免与设置在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消声器(Muffler)等地板下方部件发生干扰是很费事的。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完成的,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容易避免连接有支架的安装基座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例如消声器等)之间的干扰,并可以防止安装座倾倒。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课题通过各发明来解决。第一发明是一种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具有: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位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横骨架构件,位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左右的支架,将所述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别连接;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在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附近,固定有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具有基端部和突出部,所述基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左右的支架,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经由连接构件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安装基座的前部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并从前方支撑所述安装基座,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地板面板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横骨架构件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面板部,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后表面,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突出面板部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部骨架构件。
根据本发明,安装基座具有基端部和突出部,所述基端部被固定在地板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左右的支架。并且,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经由连接构件与横骨架构件连接。即,由于在安装基座的突出部连接有左右的支架,因而变得易于避免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例如消声器等)发生干扰。另外,由于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经由连接构件与横骨架构件连接,因而即使在安装基座从左右的支架承受负荷的情况下,所述安装基座也变得难以倾倒。
根据第二发明,在车辆的地板面板上,设置有相对于横骨架构件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面板部,安装基座的基端部以覆盖所述突出面板部的方式设置,所述安装基座的突出部向所述突出面板部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以将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的方式,设置所述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下端位置位于比所述突出面板部的突出端部高的位置。即,由于连接构件不从突出面板部向下方突出,因而连接构件不会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发生干扰。
根据第三发明,安装基座具有:具备前板和左右的侧板的前侧板部,以及具备后板和左右的侧板的后侧板部,通过将所述前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与所述后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相互连接,来形成所述安装基座。其中,在安装基座中,从左右的支架施加的左右方向的负荷主要被前侧板部的前板以及后侧板部的后板承受。即,对前侧板部的前板以及后侧板部的后板施加大的负荷,与此相对,不对前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以及后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施加大的负荷。并且,由于将并不被施加大的负荷的前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以及后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连接来形成安装基座,因而所述安装基座变得难以损伤。
根据第四发明,连接构件形成为梯形板状,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上底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的宽度尺寸基本相等,相当于所述上底的部分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下底的部分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连接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连接有支架的安装基座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得尽可能的小,从而易于避免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例如消声器等)发生干扰。另外,能够防止安装座倾倒。
附图说明
图1是从斜下前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时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中的支架与安装基座的连接部等的放大立体图(图1的箭头Ⅱ的视图的放大立体图)。
图3是从斜下前方观察在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中使用的剪力板(shear plate)、安装基座以及地板下方横构件(Underfloor cross)等时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的纵截面图(表示横梁、地板面板、剪力板、安装基座以及地板下方横构件的关系的纵截面图)。
图5是表示剪力板、安装基座以及地板下方横构件的关系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斜下后方观察安装基座与地板下方横构件的连接结构时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安装基座的主体(Bulk)与地板下方横构件的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安装基座的主体与后地板面板的关系的侧视图。
图9是表示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中的支架与安装基座的连接部等的俯视图。
图10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的整体立体图。
图11是表示以往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中的支架与安装座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
11:地板面板、
110:后地板面板(突出面板部)、
16:门梁(纵骨架构件)、
19:后地板前横梁(横骨架构件)、
20:支架、
30:安装基座、
310:前面板(前侧板部)、
312:前板、
314:侧板、
330:主体(后侧板部)、
332:后板、
334:侧板、
41:剪力板(连接构件)、
45:地板下方横构件、
45a:纵壁部、
45b:纵壁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9,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是车辆中的后部地板下方结构,该车辆具有以下结构,即,通过左右的支架将设置在地板面板的下表面的左右的门梁的后端部与后横梁的中央部连接。在此,图中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与车辆的前后左右以及上下相对应。
<车辆10的后部地板下方的概要>
如图1所示,在车辆10的后部地板下方,在地板面板11的下表面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地板纵梁12。地板纵梁12在收纳有后轮(省略图示)的后轮罩(Rear wheel house)13的后部位置与同样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纵梁14连接。另外,在地板面板11的下表面的左右端部,位于前轮罩(省略图示)与后轮罩13之间的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门梁16设置在地板纵梁12的车辆宽度方向外侧。其中,在门梁16上,立设有前柱(Front pillar)、中柱(Center pillar)以及后柱(Rear pillar)等用于支撑车辆10的顶板(省略图示)的支柱(省略图示)。
如图1所示,在左右的地板纵梁12之间,在门梁16的后端部的位置,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地板横梁17。然后,在地板横梁17的延长线上的位置,设置有将左右的地板纵梁12与左右的门梁16分别连接的外伸架(Outrigger)17r。另外,将左右的地板纵梁12连接的后部横梁18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设置在地板横梁17的后侧。进而,在左侧的地板纵梁12与后纵梁14的连接部位以及右侧的地板纵梁12与后纵梁14的连接部位之间,设置有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后地板前横梁19。
如图1所示,在通过后地板前横梁19与左右的后纵梁14包围的范围,设置有后地板面板110。如图4等纵截面图所示,后地板面板110以如下方式形成,即,相对于由后地板前横梁19等支撑的地板面板11向下方仅突出规定尺寸。由此,在车厢内,由后地板面板110的上表面形成的地板表面相对于由地板面板11的上表面形成的地板表面仅低规定尺寸,从而在地板表面形成凹陷部。然后,在由后地板面板110的上表面形成的地板表面的凹陷部,例如收纳有备胎等。
其中,如图4所示,后地板面板110的缘部(图4中的前部)形成为外侧(下表面侧)凸起的弯曲面状,后地板面板110的中央侧(除缘部以外)以基本平坦的方式形成。即,后地板面板110的中央侧的平坦部分的下表面作为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
如图1~图4所示,在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的前部的车辆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箱状的安装基座30。如图4所示,在安装基座30中,该安装基座30的前部通过剪力板41(参照图3等)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剪力板41形成为梯形板状,被设置在比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高的位置。另外,安装基座30的后部被地板下方横构件45从后侧支撑,该地板下方横构件45被固定在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安装基座30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向下方突出,如图1、图2所示,安装基座30的下端部(突出端部)与左右的门梁16的后端部之间被左右的支架20连接。其中,左右的门梁16的后端部与安装基座30的下端部(突出端部)被左右的支架20直线地连接。这样,通过设置左右的支架20,提高了车辆车身的后部的扭转刚度。
<安装基座30>
安装基座30是支撑左右的支架20的一端侧的基座,如上所述,安装基座30形成为向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的箱状。如图5的分解立体图所示,安装基座30通过将前面板310、加强件320以及主体330相互连接而构成。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包括前板312、左右的侧板314以及下表面版315,左右的侧板314在前板312的左右端向后方弯曲约90°而成,下表面板315在前板312的下端部向上方弯曲至水平的位置而成。
如图2、图3所示,前面板310的前板312在上下方向上形成为长的长方形,基端部侧(上端侧)以宽度稍大于前端侧(下端侧)的方式形成。即,前面板310在车辆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在上端侧与下端侧基本相等的值。另外,如图4~图6所示,在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的上端,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的前部连接的凸缘部314e以配合后地板面板110的弯曲形状的方式形成。即,前面板310的凸缘部314e的下侧的部分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另外,如图5、图6所示,在前面板310的下表面板315上形成有螺栓孔315b,该螺栓孔315b用于将连接左右的支架20的一端侧的连接板22螺栓固定。
如图5所示,安装基座30的加强件320由下表面板325和左右的侧板324形成为大致U字形,左右的侧板324在下表面板325的左右向上方弯曲约90°而成。然后,如图6等所示,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的前部以及左右的侧板324的前部,分别与前面板310的下表面板315以及左右的侧板314从内侧重叠。在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中,在与前面板310的下表面板315的螺栓孔315b重叠的位置上,形成有螺栓孔325b。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的上端,以配合后地板面板110的弯曲形状的方式,形成有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的前部连接的凸缘部324e。
如图5、图6所示,安装基座30的主体330包括后板332、左右的侧板334以及下表面板335构成,左右的侧板334在后板332的左右端向前方弯曲约90°而成,下表面板335在后板332的下端部向上方弯曲至水平的位置。主体330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前面板310的宽度尺寸基本相等的值。如图6所示,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的前部,经由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后述)分别从内侧与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重叠。
另外,如图7、图8所示,在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的上端,以配合后地板面板110的弯曲形状的方式,形成有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的前部连接的凸缘部334e。进而,在主体330的凸缘部334e与后地板面板110连接的状态下,主体330的后板332的上端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抵接。另外,主体330的下表面板335的前部从内侧与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重叠,在其前部的与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的螺栓孔325b相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螺栓孔335b。
<地板下方横构件45>
如图5、图6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是通过从后方支撑安装基座30来防止该安装基座30倾倒的骨架构件。地板下方横构件45由底板45z和左右的侧壁45s形成为截面大致呈U字形的槽状,左右的侧壁45s的高度尺寸被设定为安装基座30的主体330的高度尺寸的大致1/2。另外,在左右的侧壁45s的上端位置设置有凸缘部45e,该凸缘部45e向水平方向外侧以规定宽度弯曲而形成。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凸缘部45e是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连接的部分,以配合后地板面板110的形状的方式形成。另外,在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前部,以从左右的侧壁45s向前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左右的纵壁部45a、45b。
然后,如图5、图6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能够以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安装基座30的主体330的状态,插入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以及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的内侧。另外,在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前部,纵凸缘部45f以相对于底板45z向下方弯曲约90°的状态形成。如图6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纵凸缘部45f在左右的纵壁部45a、45b从宽度方向两侧夹着安装基座30的主体330的状态下,能够与主体330的后板332抵接。
<剪力板41>
如图2、图3等所示,剪力板41是通过将安装基座30的前部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且从前方支撑安装基座30来防止该安装基座30倾倒的构件。剪力板41形成为梯形板状。如图4所示,剪力板41的高度尺寸(梯形的上底与下底间的距离)被设定为如下的值,即,基本等于安装基座30的上端位置(前板312的上端)和与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连接的安装基座30的凸缘部314e、324e、334e的下端位置之间的距离。因此,在剪力板41将安装基座30的前部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的状态下(参照图4),剪力板41不会向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
如图3等所示,剪力板41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上底的部分41u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稍大于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的宽度尺寸的值。另外,剪力板41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下底的部分41d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前面板310的宽度尺寸的约3倍。另外,在剪力板41的左侧和右侧,在安装基座30的宽度方向外侧位置形成有开口部41h。
<剪力板41、安装基座30以及地板下方横构件45等的安装>
在组装安装基座30等的情况下,首先,如图5~图7所示,相对于安装基座30的主体330设置地板下方横构件45。即,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从外侧覆盖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凸缘部45e被主体330的凸缘部334e覆盖。进而,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纵凸缘部45f与主体330的后板332抵接。然后,如图6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纵凸缘部45f与主体330的后板332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
接着,如图4、图5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与主体330被设置在安装基座30的加强件320的内侧。即,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经由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相对于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从内侧重叠。另外,在主体330的下表面板335的螺栓孔335b与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的螺栓孔335b对位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主体330的下表面板335相对于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从内侧(上侧)重叠。进而,如图4等所示,主体330等的上端的凸缘部334e等相对于加强件320的上端的凸缘部324e从上侧重叠。然后,如图6以及图9的俯视图所示,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以及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
接着,如图4~图6所示,加强件320以及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被设置在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的内侧。即,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的前部相对于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从内侧重叠。另外,如图7所示,在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的螺栓孔325b与前面板310的下表面板315的螺栓孔315b对位的状态下,加强件320的下表面板325相对于前面板310的下表面板315从内侧(上侧)重叠。
进而,如图4等所示,加强件320的上端的凸缘部324e从上侧与前面板310的凸缘部314e重叠。然后,如图6及图9所示,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以及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即,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和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经由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和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左右的纵壁部45a、45b连接。由此,安装基座30等的安装结束。
接着,如图3所示,剪力板41与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中的前板312连接。即,剪力板41的相当于梯形的上底的部分41u(下端部)以及剪力板41中的与前面板310的前板312的左右端缘重叠的部分,例如通过点焊SP与该前板312连接。接着,剪力板41以及安装基座30被设置在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的前部中央,地板下方横构件45被设置在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中央。
在该状态下,如图3、图4所示,剪力板41的相当于梯形的下底的部分41d(上端部)与后地板前横梁19的后端凸缘部19f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另外,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加强件320以及主体330的凸缘部314e、324e、334e与后地板面板110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进而,地板下方横构件45的凸缘部45e与后地板面板110例如通过点焊SP连接。
接着,如图2所示,连接板22被螺栓固定于安装基座30的下表面板315。并且,左右的支架20的一端侧分别通过螺栓等与连接板22连接。在此,若对车辆的车体施加扭转负荷,则如图9的白色箭头(空心箭头)所示,对安装基座30从一个支架20施加挤压负荷,从另一个支架20施加拉伸负荷。由此,安装基座30变形为平行四边形。但是,安装基座30的承受最大负荷的前面板310的前板312以及主体330的后板332由一块板形成而不存在连接部位,施加并不大的负荷的前面板310的侧板314以及主体330的侧板334通过点焊SP连接。因此,安装基座30相对于所述扭转负荷的强度变大,从而变得难以破损。
另外,用于将安装基座30的前板312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的剪力板4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大于安装基座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因此,即使安装基座30从左右的支架20承受扭转负荷,也通过剪力板41的作用而使安装基座30变得难以倾倒。进而,由于剪力板41不向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因而剪力板41不会影响消声器等地板下方部件的设置。另外,向后地板面板110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的安装基座30的前端部分(下端部分)形成为箱形,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在高度方向上不变化,因此变得难以与消声器等地板下方部件发生干扰。
<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用语与本发明中的用语的对应>
左右的门梁16相当于本发明的左右的纵骨架构件,后地板前横梁19相当于本发明的横骨架构件。另外,剪力板41相当于本发明的连接构件。进而,安装基座30中的连接剪力板41的范围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基座的基端部,所述安装基座30中的相对于剪力板41向下方突出的部分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基座的突出部。另外,后地板面板110相当于本发明的突出面板部,安装基座30的前面板310以及主体330相当于本发明的安装基座的前侧板部以及后侧板部。
<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的优点>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在安装基座30中,被固定在后地板面板110(突出面板部)的下表面的基端部以及连接左右的支架20的一端的突出部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基本相等。即,安装基座30并不像以往那样形成为基端部侧宽度变宽的V字形,而是形成为箱形。因此,易于避免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例如消声器等)发生干扰。另外,安装基座30的基端部经由剪力板41(连接构件)与后地板前横梁19(横骨架构件)连接,该剪力板41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该安装基座30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因此即使在安装基座30从左右的支架20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安装基座30也会变得难以倾倒。另外,由于剪力板41不从后地板面板110向下方突出,因而剪力板41不会与车辆的地板下方部件发生干扰。
另外,地板下方横构件45(后部骨架构件)与安装基座30的后表面连接,该地板下方横构件45被固定在后地板面板110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因而在安装基座30从左右的支架20承受负荷的情况下,变得更难以倾倒。另外,在安装基座30中,从左右的支架20施加的左右方向的负荷主要被前面板310(前侧板部)的前板312以及主体330(后侧板部)的后板332承受。因此,对前面板310的前板312以及主体330的后板332施加大的负荷,与此相对,不对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以及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施加大的负荷。并且,将并不被施加大的负荷的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与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通过点焊SP等连接,因而安装基座30变得难以损伤。
<变形例>
在此,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变更。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以下示例,即,安装基座30包括前面板310、加强件320以及主体330,将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与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经由加强件320的左右的侧板324连接。但是,可以将前面板310的左右的侧板314与主体330的左右的侧板334直接连接。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通过剪力板41将安装基座30的基端部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的示例。但是,也可以通过具有不从后地板面板110向下方突出的尺寸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长的骨架构件等来将安装基座30的基端部与后地板前横梁19连接。

Claims (5)

1.一种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具有:
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位于车辆的地板面板的下表面中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
横骨架构件,位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以及
左右的支架,将所述左右的纵骨架构件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分别连接;所述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在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的附近,固定有安装基座,
所述安装基座具有基端部和突出部,所述基端部被固定在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所述突出部从所述地板面板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并连接左右的支架,
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经由连接构件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将所述安装基座的前部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并从前方支撑所述安装基座,
在所述车辆的所述地板面板上,设置有相对于所述横骨架构件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面板部,
在所述安装基座的后表面,连接有固定在所述突出面板部的下表面并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后部骨架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以覆盖所述突出面板部的方式设置,所述安装基座的突出部向所述突出面板部的突出端部的下方突出,
以将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与所述横骨架构件连接的方式,设置所述连接构件,
所述连接构件的下端位置位于比所述突出面板部的突出端部高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基座具有:具备前板和左右的侧板的前侧板部,以及具备后板和左右的侧板的后侧板部,
通过将所述前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与所述后侧板部的左右的侧板相互连接,来形成所述安装基座。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形成为梯形板状,
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上底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的宽度尺寸基本相等,且相当于所述上底的部分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下底的部分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构件形成为梯形板状,
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上底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的宽度尺寸基本相等,且相当于所述上底的部分与所述安装基座的基端部连接,
所述连接构件中的相当于梯形的下底的部分与所述横骨架构件的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中央部连接。
CN202010166800.6A 2019-08-06 2020-03-11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Active CN1123398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4625A JP7218690B2 (ja) 2019-08-06 2019-08-06 車両の床下構造
JP2019-144625 2019-08-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868A CN112339868A (zh) 2021-02-09
CN112339868B true CN112339868B (zh) 2023-04-07

Family

ID=743571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66800.6A Active CN112339868B (zh) 2019-08-06 2020-03-11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18690B2 (zh)
CN (1) CN11233986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195372A (ja) * 2007-01-15 2008-08-2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下部の補強構造
JP2008221968A (ja) * 2007-03-12 2008-09-25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下部の補強構造
CN101489856A (zh) * 2006-09-04 2009-07-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后部车身结构
JP2010184598A (ja) * 2009-02-12 2010-08-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5383561A (zh) * 2014-08-25 2016-03-0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5620551A (zh) * 2014-11-21 2016-06-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紧固刚性梁的结构以及用于紧固刚性梁的方法
CN206719335U (zh) * 2017-05-23 2017-12-08 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底部的加强梁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012528A1 (de) 2015-09-26 2016-03-31 Daimler Ag Kraftfahrzeu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89856A (zh) * 2006-09-04 2009-07-2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后部车身结构
JP2008195372A (ja) * 2007-01-15 2008-08-28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下部の補強構造
JP2008221968A (ja) * 2007-03-12 2008-09-25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体下部の補強構造
JP2010184598A (ja) * 2009-02-12 2010-08-26 Honda Motor Co Ltd 車体後部構造
CN105383561A (zh) * 2014-08-25 2016-03-09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车辆的后部结构
CN105620551A (zh) * 2014-11-21 2016-06-01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用于紧固刚性梁的结构以及用于紧固刚性梁的方法
CN206719335U (zh) * 2017-05-23 2017-12-08 威马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车身底部的加强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39868A (zh) 2021-02-09
JP2021024455A (ja) 2021-02-22
JP7218690B2 (ja) 2023-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86712B1 (en)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structure
JP4712855B2 (ja) 後部ドア構造
US9884600B2 (en) Vehicle front portion structure
JP5526644B2 (ja) 車両の車体構造
EP1169211B1 (en) A beam connection
KR20070075335A (ko) 차체 후방부 구조
US8366184B2 (en) Structure for vehicle body upper portion
CN103043109B (zh) 车体前部结构
US20120119542A1 (en) Car body with reinforcing structure
US8919869B2 (en) Vehicle rear body structure
JP200813748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5156729B2 (ja) サブフレーム構造
JPH11165660A (ja) 建設機械の運転室
JP2021075089A (ja) 車両下部構造
JP5679313B2 (ja) キャブの前端下部構造
CN113212562B (zh) 车辆的地板构造
CN112339868B (zh) 车辆的地板下方结构
KR20220045422A (ko) 차체구조물
JP2003226267A (ja) 車体フロア構造
JP5776963B2 (ja) フロアパネル
JP4327658B2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JP5783446B2 (ja) キャブの後端下部構造
JP4881936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JP4909135B2 (ja) 車体下部構造
JP4154918B2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