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8428A -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8428A
CN112318428A CN202011305841.5A CN202011305841A CN112318428A CN 112318428 A CN112318428 A CN 112318428A CN 202011305841 A CN202011305841 A CN 202011305841A CN 112318428 A CN112318428 A CN 1123184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ly connected
rod
press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58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8428B (zh
Inventor
郁小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Qitian Stationery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Qitian Statio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Qitian Stationery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Qitian Stationery Mf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058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3184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318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8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84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84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BTOOLS OR BENCH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ASTENING, CONNECTING, DISENGAGING OR HOLDING
    • B25B27/00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B27/02Hand 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parts or objec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connecting objects by press fit or detaching sam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涉及文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机架;机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侧壁板;两侧壁板间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和进料板,以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两侧壁板间滑动连接有一压杆,且压杆两端均贯穿侧壁板;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以及滑动连接有右安装板;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机构,且两挤压机构成对称设置;传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传动轴两端均贯穿侧壁板;传动轴两端均通过偏心轮机构与压杆连接,用于带动压杆实现上下往复运动。本发明通过压杆同步带动两对称设置的挤压机构,实现同步对两个护角的安装,解决了现有护角安装效率低和安装精度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文具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文件夹通常均由面板直接连接底板,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碰撞挤压等情况,文件夹面板在拐角位置极易出现破损或磨损的情况发生,不仅影响美观,久之也会导致文件夹面板破损程度增大,影响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文件夹面板出现以上缺陷,现有的文件夹面板生产会在文件夹面板角部安装护角,实现对文件夹面板的防护作用。
但现有的护角安装多采用人工或半自动安装,无法实现一次性同时对文件夹面板的两个角部同时安装护角,使得整体生产效率较低。同时,人工安装极易出现安装位置出现偏移,导致安装精度差,影响整体的产品质量。
因此,亟待设计一种可以实现自动安装护角的设备,以提高文件夹护角的护角安装效率,以及安装精度,提高整体的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通过压杆同步带动两对称设置的挤压机构,实现同步对两个护角的安装,解决了现有护角安装效率低和安装精度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包括两竖直设置的侧壁板;两所述侧壁板间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和进料板,以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两所述侧壁板间滑动连接有一压杆,且压杆两端均贯穿侧壁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以及滑动连接有右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和左安装板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机构,且两挤压机构成对称设置;
所述传动轴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传动轴两端均贯穿侧壁板;所述传动轴两端均通过偏心轮机构与压杆连接,用于带动压杆实现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底板和推料气缸;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压块;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进料槽和侧压槽;所述定位槽上表面与进料板上表面齐平;
所述进料槽和侧压槽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定位槽连通;所述进料槽内安装有导料柱;
所述导料柱上表面开设有护角槽孔;所述导料柱下表面开设有导料槽道;所述导料槽道内间隙配合有推料板;所述推料板一端与推料气缸连接,用于将护角槽孔内的护角由进料槽顶推至侧压槽位置;
所述侧压槽内滑动连接有侧压板;所述下压块和底板侧面均竖直开设有侧压槽位置对应的矩形槽道;所述矩形槽道内间隙配合有侧压杆;所述侧压杆上端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侧压杆下端为楔形结构;
所述侧压板一端为与侧压杆下端相配合的楔形结构,用于通过侧压杆下移,顶推侧压板实现水平移动;所述侧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
所述下压块下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间隙配合的限位槽道;所述限位槽道内固定连接有弹簧,且弹簧一端与限位块连接;所述下压块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条;两所述导向条分别与推料板侧面抵靠,且两所述导向条均位于进料槽内;
所述下压块开设有下压槽孔,且下压槽孔内活动穿插有下压板;所述下压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下表面与下压块上表面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压板位于压杆正下方;
所述压杆连接有框体;所述框体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右安装板上挤压机构配合的另一侧压杆。
进一步地,所述压杆和框体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所述压紧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口;所述连接槽口内转动连接有压紧杆;所述压紧杆倾斜设置,且压紧杆与固定杆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所述压紧杆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紧块。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垫板、矩形导杆和弹簧顶杆;所述垫板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垫板;所述下垫板上表面与进料板上表面齐平;所述下垫板上表面铰接有上压板,且下垫板和上压板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
所述下垫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柱;所述导柱上端开设有斜切面;所述下垫板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且第二复位弹簧通过连接块与固定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导杆和弹簧顶杆均与压杆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导杆下端为楔形结构,且与导柱的斜切面配合,用于通过矩形导杆下移带动下垫板水平移动;所述弹簧顶杆下端与上压板上表面抵靠。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定位条;两所述定位条分别与两挤压机构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固定板开设有与丝杆位置对应的滑动槽口;所述右安装板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丝母,且丝母贯穿滑动槽口,并与丝杆配合。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利用压杆同步带动两个对称设置的挤压机构,实现对文件夹面板两个护角的同步安装,有效的提高了护角的安装效率。并且使得护角的安装精度得到提高,使得文件夹的整体质量得到提高。
2、本发明通过在固定板上滑动连接右安装板,通过在右安装板上安装其中一个挤压机构,使得两个挤压机构的间距实现调节,从而便于适应对不同宽度文件夹面板的护角安装,从而提高了护角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仰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压杆和挤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挤压机构的爆炸图;
图6为挤压机构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7为压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锁紧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机架,2-压杆,3-挤压机构,4-下压块,5-导料柱,6-侧压板,7-压紧装置,8-锁紧装置,11-偏心轮机构,101-侧壁板,102-固定板,103-进料板,104-传动轴,105-左安装板,106-右安装板,107-驱动装置,108-定位条,109-丝杆,110-丝母,201-框体,301-底板,302-推料气缸,303-,304-定位槽,305-进料槽,306-矩形槽道,401-限位槽道,402-弹簧,403-导向条,404-下压槽孔,405-下压板,406-压板,407-压缩弹簧,501-护角槽孔,502-推料板,601-侧压杆,602-限位块,701-固定杆,702-连接槽口,703-压紧杆,704-压紧弹簧,705-转轴,706-压紧块,801-垫板,802-矩形导杆,803-弹簧顶杆,804-下垫板,805-上压板,806-第一复位弹簧,807-导柱,808-斜切面,809-第二复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开孔”、“上”、“下”、“厚度”、“顶”、“中”、“长度”、“内”、“四周”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包括机架1;机架1包括两竖直设置的侧壁板101;两个侧壁板101间焊接或螺钉连接有一个固定板102和一个进料板103,以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4;两个侧壁板101间通过滑槽滑块机构滑动连接有一个压杆2,且压杆2两端均贯穿侧壁板101。
固定板102上表面螺钉连接有左安装板105,以及通过导轨滑块机构滑动连接有右安装板106。右安装板106和左安装板105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机构3,且两个挤压机构3成对称设置。通过将两个挤压机构3分别安装在右安装板106和左安装板105上,通过调节右安装板106的位置,即可调节两个挤压机构3的间距,从而便于对不同宽度的文件夹面板进行护角安装,提高了整体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传动轴104连接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107,驱动装置107为电动机。传动轴104两端均贯穿侧壁板101;传动轴104两端均通过偏心轮机构11与压杆2连接,传动轴104转动,通过偏心轮机构11的偏心轮转动,利用连接杆带动压杆2,实现压杆2的上下往复运动。
如图4-6所示,挤压机构3包括底板301和推料气缸302,底板301和推料气缸302均通过螺钉安装在右安装板106和左安装板105上。底板301上表面通过螺钉连接有下压块4。底板30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04、进料槽305和侧压槽;定位槽304上表面与进料板103上表面齐平。
进料槽305和侧压槽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定位槽304连通;进料槽305内通过螺钉安装有导料柱5;导料柱5上表面开设有护角槽孔501,护角槽孔501与护角适配。导料柱5下表面开设有导料槽道;导料槽道内间隙配合有推料板502;推料板502一端与推料气缸302连接,用于将护角槽孔501内的护角由进料槽305顶推至侧压槽位置。
侧压槽内滑动连接有侧压板6,侧压板6上表面开设腰形孔,并在腰形孔内穿插定位销,定位销的下端与侧压槽内底面固定连接。下压块4和底板301侧面均竖直开设有侧压槽位置对应的矩形槽道306;矩形槽道306内间隙配合有侧压杆601;侧压杆601上端与压杆2固定连接;侧压杆601下端为楔形结构。
侧压板6一端为与侧压杆601下端相配合的楔形结构,用于通过侧压杆601下移,顶推侧压板6实现水平移动;侧压板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下压块4下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602间隙配合的限位槽道401;限位槽道401内固定连接有弹簧402,且弹簧402一端与限位块602连接。使得侧压杆601顶推侧压板6移动后,侧压板6在弹簧402的作用下可自动复位。
下压块4下表面焊接或螺钉连接有两个导向条403;两个导向条403分别与推料板502侧面抵靠,且两个导向条403均位于进料槽305内;通过两个导向条403可提高对推料板502的限位,提高推料板502移动的稳定性。
下压块4开设有下压槽孔404,且下压槽孔404内活动穿插有下压板405,压槽孔404的形状与护角槽孔501和护角相同。下压板405上表面焊接或螺钉连接有压板406;压板406下表面与下压块4上表面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07,压板406位于压杆2正下方;压杆2连接有框体201;框体201外壁螺钉连接有与右安装板106上挤压机构3配合的另一侧压杆601。
安装护角时,护角通过振动盘和滑道进入护角槽孔501内,文件夹面板位于两个挤压机构之间,并将文件夹面板的角部分布插入两个挤压机构3中的定位槽304内,并通过定位槽304的内侧面进行位置定位。
推料气缸302带动推料板502前进,将护角由进料槽305至文件夹面板的角部,使得护角包裹住文件夹面板的角部,此时压杆2下移,带动侧压杆601下移,利用侧压杆601挤压侧压板6,使得侧压板6朝定位槽304内移动,从而通过侧压杆601的侧面顶靠住护角使得护角与文件夹面板的角部紧贴,从而在推料板502和侧压板6作用下,使得护角被准确定位在文件夹面板的角部,有利于提高护角安装的精确性。
与此同时,压杆2下压压板406,通过下压板405下压护角,从而使得护角被挤压卡紧文件夹面板,实现护角的安装,从而一次性对文件夹面板进行两个护角的安装,大大的提高了安装效率。压杆2下表面可通过螺钉安装一个压块,通过压块与压板406接触下压,在压块磨损后可通过更换维护,避免压杆2直接与压板406接触,易出现磨损,而压杆2更换不便的情况出现。
压杆2上升后,在压缩弹簧407和弹簧402的作用下,下压板405和侧压板6分别实现复位,从而随着压杆2的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对文件夹面板护角的循环安装,有效的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方案,如图7和8所示,压杆2和框体201侧面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7;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杆701;固定杆701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口702;连接槽口702内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有压紧杆703;在连接槽口702内侧面的限位下,压紧杆703成倾斜设置,且压紧杆703与固定杆701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704,使得压紧杆703保持远离固定杆701的状态;压紧杆703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05;转轴7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紧块706,压紧块706下表面可通过螺钉或粘接有橡胶垫。
压杆2带动压紧装置7下移时,压紧块706下移并压在文件夹面板上表面,随着压杆2的下移,固定杆701和压紧杆703间发生相对转动,压紧杆703逐渐靠近固定杆701,并挤压压紧弹簧704,从而在压紧弹簧704的作用力下使得压紧块706压紧文件夹面板,从而对文件夹面板位置进行固定,避免在护角安装时,文件夹面板位置产生偏移,影响安装精度的情况发生。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如图9所示,固定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8;锁紧装置8包括垫板801、矩形导杆802和弹簧顶杆803;
垫板801安装在固定板102上,垫板801上表面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下垫板804;下垫板804上表面与进料板103上表面齐平;下垫板804上表面铰接有上压板805,且下垫板804和上压板805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06,使得上压板805保持朝上远离下垫板804的状态。
下垫板804上表面螺钉连接或焊接有导柱807;导柱802上端开设有斜切面808;下垫板8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809,且第二复位弹簧809通过连接块与固定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
矩形导杆802和弹簧顶杆803均与压杆2固定连接;矩形导杆802下端为楔形结构,且与导柱807的斜切面808配合,用于通过矩形导杆802下移带动下垫板805水平移动;弹簧顶杆803下端与上压板805上表面抵靠,弹簧顶杆803的下端为球面结构。
护角安装时,文件夹面板处于下垫板804和上压板805之间,压杆2下移,矩形导杆802下压挤推斜切面808,通过导柱807带动下垫板804移动,同时上压板805在移动过程中受到弹簧顶杆803的下压作用,使得上压板805转动下压,从而通过下垫板804和上压板805夹紧文件夹面板,进一步的提高对文件夹面板的固定效果。
同时,进料板103上表面螺钉连接有两个定位条108;两个定位条108分别与两挤压机构3对应,两个定位条108用于对文件夹面板进行位置定位,使得文件夹面板能够被准确的放入挤压机构3中底板301上的定位槽304内,提高放入的准确性。
如图3所示,固定板102下表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丝杆109;固定板102开设有与丝杆109位置对应的滑动槽口。右安装板106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丝母110,且丝母110贯穿滑动槽口,并与丝杆109配合的。
丝杆109端部安装有手轮,通过手轮转动丝杆109,利用丝杆109和丝母110的作用,实现右安装板106的位置调节,从而大大的提高了两个挤压机构3间距调节的便利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5)

1.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包括两竖直设置的侧壁板(101);两所述侧壁板(101)间固定连接有一固定板(102)和进料板(103),以及转动连接有传动轴(104);两所述侧壁板(101)间滑动连接有一压杆(2),且压杆(2)两端均贯穿侧壁板(101);
所述固定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左安装板(105),以及滑动连接有右安装板(106);所述右安装板(106)和左安装板(105)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挤压机构(3),且两挤压机构(3)成对称设置;
所述传动轴(104)连接有驱动装置(107);所述传动轴(104)两端均贯穿侧壁板(101);所述传动轴(104)两端均通过偏心轮机构(11)与压杆(2)连接,用于带动压杆(2)实现上下往复运动;
所述挤压机构(3)包括底板(301)和推料气缸(302);所述底板(30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压块(4);所述底板(301)上表面开设有定位槽(304)、进料槽(305)和侧压槽;所述定位槽(304)上表面与进料板(103)上表面齐平;
所述进料槽(305)和侧压槽相互垂直设置,且均与定位槽(304)连通;所述进料槽(305)内安装有导料柱(5);
所述导料柱(5)上表面开设有护角槽孔(501);所述导料柱(5)下表面开设有导料槽道;所述导料槽道内间隙配合有推料板(502);所述推料板(502)一端与推料气缸(302)连接,用于将护角槽孔(501)内的护角由进料槽(305)顶推至侧压槽位置;
所述侧压槽内滑动连接有侧压板(6);所述下压块(4)和底板(301)侧面均竖直开设有侧压槽位置对应的矩形槽道(306);所述矩形槽道(306)内间隙配合有侧压杆(601);所述侧压杆(601)上端与压杆(2)固定连接;所述侧压杆(601)下端为楔形结构;
所述侧压板(6)一端为与侧压杆(601)下端相配合的楔形结构,用于通过侧压杆(601)下移,顶推侧压板(6)实现水平移动;所述侧压板(6)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2);
所述下压块(4)下表面开设有与限位块(602)间隙配合的限位槽道(401);所述限位槽道(401)内固定连接有弹簧(402),且弹簧(402)一端与限位块(602)连接;所述下压块(4)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导向条(403);两所述导向条(403)分别与推料板(502)侧面抵靠,且两所述导向条(403)均位于进料槽(305)内;
所述下压块(4)开设有下压槽孔(404),且下压槽孔(404)内活动穿插有下压板(405);所述下压板(405)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板(406);所述压板(406)下表面与下压块(4)上表面间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407);所述压板(406)位于压杆(2)正下方;
所述压杆(2)连接有框体(201);所述框体(201)外壁固定连接有与右安装板(106)上挤压机构(3)配合的另一侧压杆(6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杆(2)和框体(201)侧面均固定连接有压紧装置(7);所述压紧装置(7)包括固定杆(701);
所述固定杆(701)下表面开设有连接槽口(702);所述连接槽口(702)内转动连接有压紧杆(703);所述压紧杆(703)倾斜设置,且压紧杆(703)与固定杆(701)间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704);所述压紧杆(703)下端转动连接有转轴(705);所述转轴(705)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压紧块(7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锁紧装置(8);所述锁紧装置(8)包括垫板(801)、矩形导杆(802)和弹簧顶杆(803);
所述垫板(801)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下垫板(804);所述下垫板(804)上表面与进料板(103)上表面齐平;所述下垫板(804)上表面铰接有上压板(805),且下垫板(804)和上压板(805)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806);
所述下垫板(804)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柱(807);所述导柱(802)上端开设有斜切面(808);所述下垫板(805)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位弹簧(809),且第二复位弹簧(809)通过连接块与固定板(102)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导杆(802)和弹簧顶杆(803)均与压杆(2)固定连接;所述矩形导杆(802)下端为楔形结构,且与导柱(807)的斜切面(808)配合,用于通过矩形导杆(802)下移带动下垫板(805)水平移动;所述弹簧顶杆(803)下端与上压板(805)上表面抵靠。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板(10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定位条(108);两所述定位条(108)分别与两挤压机构(3)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2)下表面转动连接有丝杆(109);所述固定板(102)开设有与丝杆(109)位置对应的滑动槽口;所述右安装板(106)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丝母(110),且丝母(110)贯穿滑动槽口,并与丝杆(109)配合。
CN202011305841.5A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Active CN1123184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5841.5A CN112318428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05841.5A CN112318428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8428A true CN112318428A (zh) 2021-02-05
CN112318428B CN112318428B (zh) 2022-02-08

Family

ID=74321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5841.5A Active CN112318428B (zh) 2020-11-19 2020-11-19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318428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2394Y (zh) * 2006-04-04 2007-04-25 何伟樑 铝窗手动撞角机
CN200954606Y (zh) * 2006-04-11 2007-10-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装箱角件定位的角件防错装置及其定位装置
FR2967976A1 (fr) * 2010-11-29 2012-06-01 Groupe Dusogat Plots d'assemblage d'une caisse outillage
CN102699665A (zh) * 2012-05-21 2012-10-03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外壳tpu护角压合治具
CN208178874U (zh) * 2018-03-21 2018-12-04 宁波惠捷塑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护角压合设备
CN208513547U (zh) * 2018-06-27 2019-02-19 江苏巨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板集热器边框封装的简易设备
CN209776965U (zh) * 2019-02-22 2019-12-13 山东深蓝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在全自动捆扎机上的自动加护角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92394Y (zh) * 2006-04-04 2007-04-25 何伟樑 铝窗手动撞角机
CN200954606Y (zh) * 2006-04-11 2007-10-03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集装箱角件定位的角件防错装置及其定位装置
FR2967976A1 (fr) * 2010-11-29 2012-06-01 Groupe Dusogat Plots d'assemblage d'une caisse outillage
CN102699665A (zh) * 2012-05-21 2012-10-03 昆山迈致治具科技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外壳tpu护角压合治具
CN208178874U (zh) * 2018-03-21 2018-12-04 宁波惠捷塑业有限公司 太阳能护角压合设备
CN208513547U (zh) * 2018-06-27 2019-02-19 江苏巨天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平板集热器边框封装的简易设备
CN209776965U (zh) * 2019-02-22 2019-12-13 山东深蓝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安装在全自动捆扎机上的自动加护角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8428B (zh) 2022-0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76011B (zh) 一种冲孔机台
CN112318428B (zh) 一种全自动双角护角机
CN216801315U (zh) 一种新型环保铝单板冲孔用定位装置
CN112475493B (zh) 薄片类电极的弹性夹紧装置
CN211966092U (zh) 切割装置
CN217144491U (zh) 一种便于换刀的挤出造粒机
CN221048466U (zh) 一种支撑条冲压模具
CN216175547U (zh) 一种方形板材侧边挤压回弯模具
CN216297672U (zh) 一种刹车片钢背用冲压机
CN218613213U (zh) 一种海绵生产用修边装置
CN220409741U (zh) 一种异形片剂药品冲压机
CN217751732U (zh) 一种模切机
CN220259252U (zh) 一种连续冲压成型的冲压模具
CN215704225U (zh) 贴屏幕防水双面胶治具
CN210414807U (zh) 一种模切机裁切定位架
CN216575167U (zh) 一种冲压模具弹性定位防错装置
CN219404506U (zh) 一种排版裁切装置
CN218365239U (zh) 一种纸板加工用啤机
CN217671452U (zh) 一种车间生产用可调式平面压痕机
CN220942634U (zh) 一种遮阳帘拉杆的整形工装
CN217858382U (zh) 一种汽车零件模具用压板结构
CN112238434B (zh) 一种冲压板材的自动划线定位装置
CN219378643U (zh) 一种铁附件冲孔脱料设备
CN220279447U (zh) 一种钣金用压紧装置
CN217256657U (zh) 一种印刷品纸张裁切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