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3413A - 可变容量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可变容量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3413A
CN112313413A CN201980040568.7A CN201980040568A CN112313413A CN 112313413 A CN112313413 A CN 112313413A CN 201980040568 A CN201980040568 A CN 201980040568A CN 112313413 A CN112313413 A CN 1123134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passage
pressure
port
supply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05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313413B (zh
Inventor
田口幸彦
菊池清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de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filed Critical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3134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4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3134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34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B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 F04B27/00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 F04B27/08Multi-cylinder pump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and characterised by number or arrangement of cylinders having cylinders coaxial with, or parallel or inclined to, main shaft axis
    • F04B27/14Control
    • F04B27/16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 F04B27/18Control of pumps with stationary cylinders by vary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s of a swash plate and a cylinder block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能容易地将切换阀配置于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内部,且能防止曲柄室等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调节的延迟。设置于比供给通路(7)中的控制阀(9)更靠曲柄室(30)一侧的切换阀(10)包括:阀室(100);主阀芯(110),其收纳于阀室(100),且根据供给通路(7)中的、位于控制阀(9)和切换阀(10)之间的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与供给通路(7)中的、位于切换阀(10)和曲柄室(30)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压力差而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移动;以及副阀芯(120),其收纳于主阀芯(110)且形成为比主阀芯轻,副阀芯(120)以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高时将阀内通路(113)打开,而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低时将阀内通路(113)封闭的方式动作。

Description

可变容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用于车用的空调装置等的可变容量压缩机。
背景技术
作为包括容量控制阀,并通过曲柄室内的调压来控制吐出容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例如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在对供给通路的开度进行控制的控制阀的下游侧设置包括滑阀的切换阀,该滑阀具有将供给通路打开、关闭的第一阀部和将释压通路打开、关闭的第二阀部,并根据前后压差移动。此外,在控制阀与切换阀之间的供给通路的压力比曲柄室的压力高时,第一阀部将供给通路打开,第二阀部将释压通路关闭。另一方面,在供给通路的压力比曲柄室的压力低时,第一阀部将供给通路关闭,第二阀部将释压通路的开度设为最大开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6-1089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以往的可变容量压缩机中,当控制阀将供给通路关闭时,供给通路内部的制冷剂经由节流通路向吸入室流出,因此,供给通路的压力下降至吸入室的压力,滑阀朝将释压通路的开度设为最大的方向移动。
然而,在供给通路中,曲柄室内的制冷剂会经由通路截面积比节流通路的通路截面积大的通路、即滑阀的内部通路流入,因此,供给通路的压力不会迅速地下降至吸入室的压力。因而,存在滑阀的移动、进而是曲柄室的压力调节(曲柄室的压力的下降)发生延迟的问题。
此外,切换阀会变为如下结构,即区划出背压室和阀室,并在背压室设置有承压部,在阀室设置有阀部。因此,沿驱动轴的轴向的切换阀的长度变大,使得在可变容量压缩机的内部配置切换阀变得困难。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能容易地将切换阀配置于内部,且能防止曲柄室等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调节的延迟。
解决技术问题所使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通过经由供给通路将吐出室内的制冷剂供给至压力控制室,并且经由排出通路将压力控制室的制冷剂排出至吸入室,从而对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进行调节,以对吐出容量进行控制。此外,可变容量压缩机包括;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对供给通路的开度进行调节;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置于供给通路中的、比控制阀更靠压力控制室一侧的位置处;节流通路,所述节流通路使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控制阀与切换阀之间的上游侧供给通路与吸入室连通。切换阀包括第一壁面、第二壁面、阀室、主阀芯和副阀芯,与控制阀的打开、关闭连动地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壁面供与上游侧供给通路连通的第一端口开口。第二壁面供与供给通路中的、位于切换阀与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与吸入室连通的第三端口开口,并且与第一壁面面对。阀室是由第一壁面及第二壁面和设置于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的周壁区划而成的。主阀芯收纳于阀室,且根据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与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间的压力差而在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移动。副阀芯收纳于主阀芯,且形成为比主阀芯轻。第一状态是使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的状态。第二状态是使第三端口与第二端口连通,以使下游侧供给通路作为用于将压力控制室的制冷剂排出到吸入室的排出通路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状态。此外,主阀芯包括第一阀部、第二阀部和阀内通路。第一阀部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第一壁面抵接或分开以将第一端口打开、关闭,并且所述第一端面经由第一端口承受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第二阀部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第二壁面抵接或分开以将第三端口打开、关闭,并且所述第二端面经由第二端口承受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阀内通路的一侧开口于第一端面,而另一侧开口于第二端面。此外,副阀芯以如下方式动作,即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高时将阀内通路打开,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低时将阀内通路封闭。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当控制阀将供给通路封闭而使第一端口的压力比第二端口的压力低时,比主阀芯轻的副阀芯会比主阀芯先移动,以将阀内通路关闭。由此,抑制压力控制室的制冷剂经由内部通路流入至阀室,阀室、第一端口和上游侧通路的压力会迅速地下降至吸入室的压力。因而,抑制主阀芯的移动的延迟以及伴随着主阀芯的移动的延迟产生的压力控制室的压力的下降的延迟。
此外,无须区划出阀室和背压室,另外将阀内通路的一侧开口设置成与第一壁面面对,因此,能缩短切换阀的轴长,从而使切换阀向可变容量压缩机内部的配置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线II所包围的范围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阀室的结构的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表示阀芯的结构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所进行的动作的图。
图7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所进行的动作的图。
图8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所进行的动作的图。
图9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0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中参照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或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类似的符号。但是,应当留意的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厚度与平面尺寸的关系、各层厚度的比率等与实际不同。因此,应当参照下面的说明来判断具体的厚度及尺寸。此外,在附图彼此之间当然也包含彼此的尺寸的关系及比率不同的部分。
此外,以下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例示出用于将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具体化的结构,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并未将构成部件的材质及他们的形状、结构、配置等特定为下面的记载。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能够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技术方案所规定的技术范围内追加各种改变。此外,以下的说明中的“左右”、“上下”的方向仅是为了便于说明的定义,并非对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进行限定。由此,例如,若将纸面旋转90度,则“左右”和“上下”便交换,若将纸面旋转180度,则“左”变成“右”,“右”变成“左”,这是自不必言的。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结构)
使用图1至图5对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进行说明。
(可变容量压缩机)
如图1中所示,可变容量压缩机1包括:缸体2、前外壳3、阀板4、缸盖5、驱动轴6、供给通路7、排出通路8、控制阀9和切换阀10。另外,图1中的上方是铅锤方向的上方。同样地,图1中的下方是铅锤方向的下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可变容量压缩机1构成为应用于车用(车载)的空调系统(空气调节系统)的无离合器可变容量压缩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通过利用贯穿螺栓11隔着未图示的垫圈使缸体2、前外壳3、阀板4和缸盖5紧固,从而形成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外壳。
(缸体)
在缸体2形成有多个缸膛21和一个中心孔22。
多个缸膛21排列成环状。
在缸膛21的内部收纳有活塞23。
中心孔22是在排列成环状的多个缸膛21的径向内侧配置于中心处,并将缸体2贯穿的空间。
(前外壳)
前外壳3将缸体2的一端侧(图1中的左侧)封堵。此外,前外壳3与缸体2一起形成曲柄室30。
曲柄室30是由前外壳3和缸体2形成的空间,并供斜板31配置。此外,在曲柄室30的内部,驱动轴6以使轴向朝向水平的方式配置。
斜板31形成为圆环状,从径向将驱动轴6包围。
此外,斜板31经由连杆机构33而与固定于驱动轴6的转子32连结,并且与驱动轴6一起旋转。
另外,斜板31能使相对于驱动轴6的轴线的倾角(倾斜角度)变化。
连杆机构33包括第一臂33a、第二臂33b和连杆臂33c。
第一臂33a从转子32的与斜板31相对的面突出。第二臂33b从斜板31的与转子32相对的面突出。连杆臂33c的一端侧经由第一连结销33d能旋转地与第一臂33a连结。连杆臂33c的另一端侧经由第二连结销33e能旋转地与第二臂33b连结。
此外,在斜板31以使斜板31能在最大倾角与最小倾角的范围内倾斜运动的形状形成有通孔34。在通孔34形成有与驱动轴6接触的最小倾角限制部(未图示)。最小倾角限制部形成为,能在将斜板31与驱动轴6正交时的斜板31的倾角设为0(°)的情况下,使斜板31倾角位移至大致0(°)。此外,当倾角最大时,斜板31与转子32接触,倾角的增加受到限制。
在转子32与斜板31之间安装有倾角减小弹簧35,上述倾角减小弹簧35朝使斜板31的倾角减小的方向施力直至斜板31变为最小倾角。此外,在斜板31与弹簧支承构件36之间安装有倾角增大弹簧37,上述倾角增大弹簧37朝使斜板31的倾角增大的方向施力。
最小倾角的倾角增大弹簧37的施力设定为比倾角减小弹簧35的施力大。因而,在驱动轴6未旋转时,斜板31的倾角为使倾角减小弹簧35的施力与倾角增大弹簧37的施力平衡的角度。
斜板31的外周部收纳于内侧空间,上述内侧空间形成于活塞23中的、朝曲柄室30一侧突出的端部处。由此,斜板31为经由一对滑履38而与活塞23连动的结构。因此,因斜板31伴随着驱动轴6的旋转的旋转,使各活塞23在被收纳的缸膛21的内部往复运动。即,斜板31和滑履38形成往复运动转换部,所述往复运动转换部将驱动轴6的旋转转换为活塞23的往复运动。
(阀板)
阀板4设置在缸体2与缸盖5之间,通过使一个面将缸体2的另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封堵,来将各缸膛21封堵。
此外,在阀板4形成有吐出孔41和吸入孔42。
吐出孔41和吸入孔42分别与各缸膛21连通。
(缸盖)
缸盖5以将阀板4夹在中间的方式与缸体2相对配置。即,缸盖5隔着阀板4设置于缸体2的另一端侧。
此外,在缸盖5中,缸盖5的内部被区划形成为吸入室51和吐出室52。另外,吸入室51和吐出室52被阀板4的另一面封堵。
吸入室51在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配置于缸盖5的中央部处。
此外,吸入室51经由吸入端口53和吸入通路54而与空调系统所具有的吸入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连接,并将低压侧的制冷剂(制冷剂气体)从吸入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吸入。
另外,吸入室51经由设置于阀板4的吸入孔42和吸入阀(未图示)而与各缸膛21连通。
吐出室52配置于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呈环状地将吸入室51包围的位置处。
此外,吐出室52经由吐出阀(未图示)和设置于阀板4的吐出孔41而与各缸膛21连通。
因此,从吸入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被向吸入室51的内部吸入的低压侧的制冷剂因活塞23的往复运动而被吸入到对活塞23进行收纳的缸膛21。接着,利用活塞23的往复运动而被压缩而成为高压,并向吐出室52吐出。即,由缸膛21和活塞23形成对向吸入室51的内部吸入的制冷剂进行压缩的压缩部。
另外,吐出室52经由吐出通路55和吐出端口56而与空调系统所具有的吐出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连接。因此,向吐出室52吐出的、被压缩部压缩的制冷剂经由吐出通路55和吐出端口56向吐出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吐出高压侧的制冷剂(制冷剂气体)。
在吐出室52与吐出通路55之间配置有吐出止回阀57。
吐出止回阀57响应于吐出室52(上游侧)与吐出通路55(下游侧)的压力差而动作。此外,在压力差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压力的情况下,吐出止回阀57将吐出室52与吐出通路55之间截断,并阻止制冷剂从吐出通路55向吐出室52的移动。另一方面,在压力差大于阈值的压力的情况下,吐出止回阀57使吐出室52与吐出通路55之间连通。
因此,从吐出室52经由吐出通路55和吐出端口56向吐出侧的外部制冷剂回路吐出的高压侧的制冷剂被吐出止回阀57阻止逆流。
(驱动轴)驱动轴6向前外壳3和缸体2的内部配置,其两端能旋转地支承于前外壳3和缸体2。
驱动轴6的一端向中心孔22插入。在驱动轴6与中心孔22之间配置有第一滑动轴承61。
此外,驱动轴6的与阀板4相对的一侧的端面被圆环状的推力板62支承。
驱动轴6与推力板62的接触状态(间隙)是根据调节螺钉63相对于缸体2的安装状态来调节的。
调节螺钉63形成为圆环状,在外径面形成有阳螺纹(未图示)。此外,在中心孔22中的、与调节螺钉63的外径面相对的面形成有阴螺纹(未图示),上述阴螺纹与形成于调节螺钉63的阳螺纹嵌合。
因此,通过使阳螺钉与中心孔22的阴螺纹嵌合,从而调节螺钉63在比驱动轴6更靠近阀板4的位置处向中心孔22的内部配置。
此外,如图4中所述,调节螺钉63所具有的空隙部形成为六边形。
此外,调节螺钉63形成有螺钉侧通路63a,所述螺钉侧通路63a使调节螺钉63的和驱动轴6相对的面与调节螺钉63的外径面连通。
螺钉侧通路63a形成为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将调节螺钉63的与驱动轴6相对的面的一部分切除后的形状。因此,调节螺钉63的和驱动轴6相对的面中的、未形成螺钉侧通路63a的部分与推力板62接触。
驱动轴6的另一端的一部分向前外壳3的外侧突出,并连结于动力传递装置(未图示)。动力传递装置经由条带连结于发动机等驱动力产生源(未图示)。因此,当驱动力产生源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至动力传递装置时,驱动轴6能与动力传递装置的旋转同步地旋转。
在驱动轴6与前外壳3之间配置有第二滑动轴承64和轴密封装置65。第二滑动轴承62能旋转地从径向对驱动轴6进行支承。此外,经由转子32通过推力轴承66对朝向驱动轴6的另一端侧的推力方向的载荷进行支承。
因此,由驱动轴6和转子32形成的连结体被第一滑动轴承61和第二滑动轴承64支承成能在径向上旋转,并被推力板62和推力轴承66支承成能在推力方向上旋转。
轴密封装置65将曲柄室30的内部与外部空间截断。
另外,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内部封入有润滑用的油(未图示),当驱动轴6旋转时,油被搅拌。此外,当制冷剂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内部移动时,油将与制冷剂一起移动,以使得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内部被润滑。
(供给通路)
供给通路7是用于将吐出室52内的制冷剂向曲柄室30供给的通路。
此外,如图2中所示,供给通路7具有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1、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和轴内通路81。
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1是供给通路7中的、形成于缸盖5的通路,使供给通路7中的、将被从吐出室52供给的制冷剂排出的部分与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连通。
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是供给通路7中的、形成于阀板4的部分,其使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1与阀室100连通。另外,在阀板4形成有节流通路74,所述节流通路74使供给通路7中的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与吸入室51连通。此外,阀室100的详细说明将在后文中叙述。
即,节流通路74是使供给通路7中的、位于控制阀9与切换阀10之间的上游侧供给通路(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1、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与吸入室51连通的通路。
轴内通路81是供给通路7中的、形成于驱动轴6内部的通路。
轴内通路81的一端开口于驱动轴6的侧面,经由油导入通路39而与曲柄室30连通。轴内通路81的另一端开口于驱动轴6的、与阀板4相对一侧的端面。
因而,轴内通路81使曲柄室30与阀室100连通。
油导入通路39是形成于前外壳3中的、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车载时比驱动轴6更靠铅锤方向上侧的位置处,并使曲柄室30与对轴密封装置65进行收纳的空间即收纳空间67连通的通路。
油导入通路39中的、开口于收纳空间67的开口部形成在比轴密封装置65沿驱动轴6的轴向靠近曲柄室30一侧。
(排出通路)
排出通路8是将曲柄室30的制冷剂向吸入室51排出的通路。
此外,排出通路8具有第一排出通路8a和第二排出通孔8b。
第一排出通路8a具有轴内通路81、缸体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2和阀板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3。
轴内通路81是排出通路8中的、形成于驱动轴6内部的通路。
缸体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2是排出通路8中的、形成于缸体2的通路,包括扩张部82a和排出部82b。
扩张部82a是缸体2中的、形成于缸膛21与中心孔22之间的通路,其使轴内通路81与排出部82b连通。
即,排出通路8所具有的扩张部82a设置于比阀室100更靠近曲柄室30的位置处,并与第三端口P3连通,并且扩张部82a的流路截面积比第三端口P3的流路截面积大。另外,第三端口P3的说明将在后文中叙述。
排出部82b是缸体2中的、形成于比扩张部82a更远离曲柄室30的位置处的通路,其使扩张部82a与阀板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3连通。
即,排出通路8所具有的排出部82b在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配置于比阀室100更靠径向(驱动轴6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并使扩张部82a与吸入室51连通,并且排出部82b的流路截面积比扩张部82a的流路截面积小。
另外,缸体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2例如是通过利用封堵构件84将中心孔22中的、扩张部82a的曲柄室30一侧的开口部封堵而形成的。
阀板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3是排出通路8中的、形成于阀板4的开口部,其使排出部82b与吸入室51连通。
综上,第一排出通路8a是依次经由第二端口P2、阀室100、第三端口P3,将曲柄室30的制冷剂向吸入室51排出的通路。
第二排出通路8b包括形成于封堵构件84的节流件84a。
节流件84a是使曲柄室30与扩张部82a连通的通路。
节流件84a的内径比排出部82b的内径小。
综上,第二排出通路8b是经由使曲柄室30与吸入室51始终连通的节流件84a,将曲柄室30的制冷剂向吸入室51排出的通路。
因而,第一排出通路8a中的、将制冷剂从第三端口P3向吸入室51排出的路径在到达吸入室51之前与第二排出通路8b中的、将制冷剂从节流件84a向吸入室51排出的路径汇流。
(控制阀)
控制阀9在缸盖5的内部使吐出室52与曲柄室30连通,并配置于供给通路7的中途(两个端部之间)。
此外,控制阀9能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截面积)进行调节以使其变化。
通过利用控制阀9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能对制冷剂从吐出室52向曲柄室30的导入量进行控制。因此,若通过利用控制阀9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来使曲柄室30的压力变化,并使得斜板31的倾斜角度变化,则使活塞23的行程变化成为可能。此外,若使活塞23的行程变化,则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吐出容量(吐出的制冷剂的流量)进行可变控制成为可能。
例如,在空调装置工作时、即在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工作的状态下,内置于控制阀9的螺线管的通电量是基于从外部接受输入的信号来调节的。由此,以使吸入室51的压力为规定值的方式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吐出容量进行可变控制。此时,控制阀9能根据外部环境将吸入压力控制为最佳值。
此外,例如在空调装置未工作时、即未使可变容量压缩机1工作的状态下,通过使内置于控制阀9的螺线管不通电,从而强制性地将供给通路7打开,并将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吐出容量控制为最小。
综上,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中,通过经由供给通路7将吐出室52内的制冷剂供给至压力控制室(曲柄室30),并且经由排出通路8将曲柄室30的制冷剂排出到吸入室51,从而对曲柄室30的压力进行调节,以对吐出容量进行控制。
(切换阀)
如图5中所示,切换阀10设置于供给通路7中的比控制阀9更靠压力控制室(曲柄室30)一侧的位置处,包括阀室100、主阀芯110和副阀芯120。
(阀室)
阀室100是由缸膛22中的、靠近阀板4一侧的一部分形成的。
此外,如图3中所示,阀室100是在缸膛22的内部形成于驱动轴6的另一端侧的端面与阀板4之间的空间。驱动轴6的另一端侧的端面是与阀板4相对的一侧的端面。
此外,阀室100是由第一壁面101、第二壁面102和周壁面103区划而成,其与轴内通路81的另一端连通。
此外,在阀室100与轴内通路81之间,通过推力板62所具有的空隙部和调节螺钉63所具有的空隙部来形成通路。推力板62所具有的空隙部的内径比轴内通路81的内径大。调节螺钉63所具有的空隙部的内径比推力板62所具有的空隙部的内径大。
第一壁面101是供第一端口P1开口的壁面,其构成阀室100中的、靠近阀板4一侧的壁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通过吸入阀形成板104形成第一壁面101的情况进行说明。吸入阀形成板104是配置于缸体2与阀板4之间的板状的构件。
第一端口P1是使供给通路7中的控制阀9和阀板4之间的区域与缸膛22连通的开口部。即,第一端口P1与上游侧供给通路连通。
第二壁面102是供第二端口P2和第三端口P3开口的壁面,其是在驱动轴的轴向上与第一壁面101面对的壁面。因此,阀室100是由第一壁面101及第二壁面102和设置于第一壁面101与第二壁面102之间的周壁103区划而成的。
第二端口P2是使调节螺钉63所具有的空隙部与阀室100连通的开口部。即,第二端口P2是经由轴内通路81使曲柄室30与阀室100连通的开口部。
因此,第二端口P2与供给通路7中的、位于切换阀10与压力控制室(曲柄室30)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连通。
此外,如图4中所示,第二端口P2包括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中心孔22中的供驱动轴6配置的区域。
第三端口P3是使扩张部82a与阀室100连通的开口部。即,第三端口P3是使阀室100与吸入室51连通的开口部。
此外,如图4中所示,第三端口P3配置于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比中心孔22中的供驱动轴6配置的区域更靠外侧的位置处。
周壁面103是使第一壁面101与第二壁面102连续的壁面,其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形成为圆环状。
(主阀芯)
主阀芯110形成为圆板状,收纳于阀室100。
另外,阀室100例如能在将驱动轴6和推力板62配置于中心孔22,并且将调节螺钉63安装于缸体2的时候,使用调节螺钉63的端面与阀板4之间的缸膛22内的空间来形成。因此,阀室100并非是为了将切换阀10配置于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内部而作为专门的收纳室形成的空间,其是能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中利用现有结构形成的结构。
作为形成主阀芯110的材料,能使用例如金属材料、树脂材料。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使用金属材料形成主阀芯110的情况进行说明。
主阀芯100的厚度方向与驱动轴6的轴向平行。
此外,主阀芯110如图5中所示包括大径部110a、小径部110b和突出部110c。
大径部110a配置于比小径部110b更靠近驱动轴6的一侧。
大径部110a的外径比周壁面103的内径小。
在大径部110a中的、与驱动轴6相对的面即第二承压面112形成有第二凹部112a。
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第二凹部112a的底面与轴内通路81相对。
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第二承压面112中的、未形成第二凹部112a的部分的一部分与第三端口P3相对。
因此,第二承压面112是与第二端口P2及第三端口P3相对的面。此外,第二承压面112是与第二壁面102抵接或分开以将第三端口P3打开、关闭,并且形成经由第二端口P2承受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第二端面。即,主阀芯110包括具有第二端面(第二承压面112)的第二阀部。
小径部110b与大径部110a连续,并配置于比大径部110a更靠近阀板4一侧。
小径部110b的外径比大径部110a的外径小。此外,小径部110b所形成的圆的中心与大径部110a所形成的圆的中心在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重叠。
在小径部110b中的、与阀板4相对的面即第一承压面111形成有第一凹部111a。
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第一凹部111a的底面与第一端口P1相对。
因此,第一承压面111是与第一端口P1相对的面。此外,第一承压面111是与第二壁面101抵接或分开以将第一端口P1打开、关闭,并且形成经由第一端口P1承受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第一端面。即,主阀芯110包括具有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的第一阀部。另外,主阀芯110包括第一承压面111,所述第一承压面111在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承受来自第一端口P1的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
突出部110c从第一凹部111a沿驱动轴6的轴向突出,并配置于调节螺钉63所具有的空隙部的内部。
此外,主阀芯110具有阀内通路113,所述阀内通路113使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二承压面112连通。
阀内通路113是使第一凹部111a的区域与第二凹部112a的区域连通的通路,其内径随着从第一凹部111a朝向第二凹部112a分三级扩大。即,阀内通路113是一方开口于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并且另一方开口于第二端面(第二承压面112)的通路。
因此,第一承压面111形成于比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更靠阀内通路113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的轴线(中心轴线)设置成从第一端口P1的轴线(中心轴线)沿阀内通路113的径向偏置。即,第一端口P1的轴线设置成从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的轴线沿阀内通路113的径向偏置。
在阀内通路113的内径最大的部分安装有例如使用树脂材料形成的罩114。
罩114形成为圆筒形,其具有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将罩114的中心贯穿的罩内通路114a。
罩114的内径是和阀内通路113的内径最大的部分与内径最小的部分之间的部分(在以后的说明中,有时记载为“阀内通路113的中间内径部分”)相同的内径。
罩114的端面的、沿驱动轴6的轴向的方向的高度设定为罩114与第一承压面111处于同一平面的高度。
阀内通路113的开口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开口于罩114的开口部)配置于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端口P1不重叠的位置处。
(副阀芯)
副阀芯120包括小径部121、阀部122、大径部123和内部通路124。
小径部121形成为圆柱状,配置于阀内通路113的内径最小的部分。
小径部121的轴向与驱动轴6的轴向平行。
阀部122形成为圆柱状,配置于阀内通路113的中间内径部分。
阀部122的一端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与罩内通路114a相对。
大径部123形成为直径比小径部121和阀部122大的圆柱状,将小径部121与阀部122连结。此外,大径部123配置于阀内通路113的中间内径部分处。
此外,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大径部123与阀内通路113的内径最小的部分相对。因此,阀内通路113的内径最小的部分形成脱离限制部125,所述脱离限制部125对副阀芯120从阀内通路113的脱离进行限制。此外,小径部121和大径部123形成对阀部122进行支承的支承部。
内部通路124是使小径部121的和驱动轴6相对的端面与阀部122的侧面连通的通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对内部通路124的、开口于阀部122的侧面的端部以隔开间隔的方式形成多个的情况进行说明。
内部通路124的、开口于小径部121的和驱动轴6相对的端面的端部与轴内通路81相对。
因此,副阀芯120的一端配置在阀内通路113的、开口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处。副阀芯120的另一端与轴内通路81相对。
作为形成副阀芯120的材料,例如能使用金属材料、树脂材料,但为了使副阀芯120比主阀芯110轻,作为形成副阀芯120的材料,优选使用树脂材料。在通过树脂材料形成副阀芯120的情况下,作为树脂材料,例如能使用聚苯硫醚树脂、尼龙(聚酰胺)树脂等。
综上,副阀芯120比主阀芯110轻,配置成能向阀内通路113的内部移动,并收纳于主阀芯110。
(动作和作用)
在参照图1至图5的同时,使用图6至图8对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1中进行的动作的一例和作用进行说明。
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工作时,驱动轴6的旋转转换为活塞23的往复运动,并对供给至缸膛21内部的制冷剂进行压缩。
活塞23的冲程是通过控制阀9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而变化的。
在此,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将包括主阀芯110和副阀芯120的切换阀10收纳于阀室100。
主阀芯110具有第一承压面111、第二承压面112和阀内通路113,所述阀内通路113使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二承压面112连通。另外,副阀芯120比主阀芯110轻,且配置成能向阀内通路113的内部移动。
在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时,若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打开,则施加于包括第一凹部111a在内的第一承压面111上的、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上升。
因而,主阀芯110被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推动。接着,主阀芯110朝远离阀板4的方向移动。
由此,如图6中所示,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分开,并且包括第二凹部112a在内的第二承压面112与第二壁面102抵接。此外,在与第二承压面112和第二壁面102抵接时基本同时,副阀芯120朝远离罩114的端面的方向移动。另外,在图6中,用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
当第二承压面112与第二壁面102抵接时,第三端口P3被主阀芯110关闭,因此,曲柄室30与吸入室51经由第二排出通路8b所包括的仅节流件84a而连通。由此,排出通路8的开度变为最小。
即,在通过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打开,以使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比经过第二端口P2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高时,主阀芯110与第二壁面102抵接。由此,通过利用仅节流件84a使曲柄室30与吸入室51连通,以将排出通路8的开度设为比零大的最小开度。
此外,当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分开时,制冷剂流入阀内通路113以对副阀芯120的一端壁进行按压,副阀芯120将阀内通路113打开,并且经由内部通路124使制冷剂供给至第二端口P2。被供给至第二端口P2的制冷剂经由轴内通路81而被供给至曲柄室30。
在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时,若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关闭,则在控制阀9刚关闭供给通路7之后,存在于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1和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的制冷剂会经由节流通路74排出至吸入室51。伴随于此,存在于曲柄室30的制冷剂依次在轴内通路81、第二端口P2、内部通路124、阀内通路113和阀室100中移动并排出到吸入室51。
接着,如图7中所示,副阀芯120被从轴内通路81经由内部通路124向阀内通路113移动的制冷剂流按压而移动。由此,副阀芯120与罩114的内端面接触,以将罩内通路114a关闭,并将阀内通路113封闭。
当副阀芯120将阀内通路113封闭时,阀室100的压力与吸入室51的压力Ps相等,吸入室51的压力作用于第一承压面111,并且曲柄室30的压力Pc作用于第二承压面112。由此,曲柄室30压力Pc与吸入室51的压力Ps的压差(Pc-Ps)作用于主阀芯110。
在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封闭之后,若作用于主阀芯110的压差(Pc-Ps)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压力,则主阀芯110被曲柄室30的压力Pc推压而发生移动,从而如图8中所示那样,第二承压面112与第二壁面102分开。另外,在图8中,与图6同样,用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剂的流动。
接着,当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第二端口P2和第三端口P3经由阀室100中的、主阀芯110与第二壁面102之间而连通,并且第一端口P1与第二端口P2及第三端口P3之间被截断。由此,第一排出通路8a和第二排出通路8b均连通,因此,排出通路8的开度变为最大。
此外,如图8中所示,在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第一端口P1与阀内通路113之间的连通被截断。
此外,如图8中所示,在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的第一端口P1与第一承压面111之间,在第一承压面111和第一壁面101中的至少一方设置有空间SP,所述空间SP的直径相对于第一端口P1的开口直径扩大。
即,在通过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封闭而使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比经过第二端口P2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低时,副阀芯120将阀内通路113关闭。即,在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比经过第二端口P2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低时,利用副阀芯120使阀内通路113被关闭的主阀芯110与第二壁面102分开。由此,将主阀芯110与第二壁面102之间的间隔设为最大值,并将排出通路8的开度设为最大。
因此,当压力施加于包括第二凹部112a在内的第二承压面112时,主阀芯110朝远离驱动轴6的方向移动。此外,当压力施加于包括第一凹部111a的第一承压面111时,主阀芯110朝远离阀板4的方向移动。
另外,大径部110a的外周面形成主阀芯110在阀室100的内部移动时的引导面。
因此,收纳于阀室100的主阀芯110根据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与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压力差而在第一壁面101与第二壁面102之间移动。
此外,副阀芯120以如下方式动作,即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高时将阀内通路113打开,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低时将阀内通路113封闭。
即,包括阀室100、主阀芯110和副阀芯120的切换阀10根据供给通路7的压力变化而使排出通路8的开度发生变化。
因此,切换阀10与控制阀9的打开、关闭连动地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第一状态是使第一端口P1与第二端口P2连通的状态。第二状态是使第三端口P3与第二端口P2连通,以使下游侧供给通路作为用于将压力控制室(曲柄室30)的制冷剂排出到吸入室51的排出通路8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状态。
另外,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一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即便是上述实施方式以外的方式,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则也能根据设计等进行各种改变。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可变容量压缩机1,能实现以下所记载的效果。
(1)切换阀10与控制阀9的打开、关闭连动地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除此以外,包括切换阀10的主阀芯110根据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与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压力差而在第一壁面101与第二壁面102之间移动。此外,切换阀10所包括的副阀芯120以如下方式动作,即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高时将阀内通路113打开,在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低时将阀内通路113封闭。
因此,当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封闭而使得第一端口P1的压力比第二端口P2的压力低时,比主阀芯110轻的副阀芯120会比主阀芯110先移动,并将阀内通路113关闭。由此,抑制曲柄室30的制冷剂经由内部通路流入至阀室100,因此,阀室100、第一端口P1和上游侧通路的压力迅速地下降至吸入室51的压力。
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1,能抑制主阀芯110的移动的延迟和伴随着主阀芯110的移动的延迟产生的曲柄室30的压力的下降的延迟。
此外,无须区划出阀室和背压室,另外,将阀内通路113的一个开口设置成与第一壁面101面对,因此,能缩短切换阀10的轴长。由此,在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内部,无须为了配置切换阀10而设置专门的收纳室,因此,切换阀向可变容量压缩机1内部的配置变得容易。
其结果是,能提供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1,能抑制在沿驱动轴6的轴向的方向上的大型化。
(2)主阀芯110包括第一承压面111,上述第一承压面111在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承受来自第一端口P1的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除此以外,第一承压面111形成于比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更靠阀内通路113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其结果是,在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时,当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打开时,制冷剂流在与第一承压面111碰撞后流入至开口于阀内通路113的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因此,能容易地使主阀芯110比副阀芯120先工作。
(3)在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的第一端口P1与第一承压面111之间,直径比第一端口P1的开口直径扩大了的空间SP设置在第一承压面111和第一壁面101中的至少一方。
其结果是,由作用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制冷剂压力产生的力变大,从而能使主阀芯110高效地朝远离阀板4的方向移动。
(4)第一端口P1的轴线设置成从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的轴线沿阀内通路113的径向偏置。
其结果是,在对供给通路7的开度进行控制时,若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打开,则制冷剂流在与第一承压面111碰撞后流入至开口于阀内通路113的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因此,能容易地使主阀芯110比副阀芯120先工作。
(5)在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第一端口P1与阀内通路113之间的连通被截断。
其结果是,若控制阀9将供给通路7打开,则作用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制冷剂压力瞬间上升,使得主阀芯110很快地与第一壁面101分开。
(6)副阀芯120的一端配置在阀内通路113的开口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处,副阀芯120的另一端与轴内通路81相对,所述轴内通路81开口于驱动轴6的与阀室100相对的面。
其结果是,能通过副阀芯120高效地承受从轴内通路8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从而容易地使副阀芯120比主阀芯110先工作。
(7)主阀芯110包括作为形成于第一承压面的凹部的第一凹部111a,第一凹部111a的底面与第一端口P1相对。
其结果是,能通过第一凹部111a高效地承受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从而能使主阀芯110高效地向远离阀板4的方向移动。此外,能将接受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的承压面与第一承压面111明确地划分。
(8)主阀芯110包括脱离限制部125,所述脱离限制部125对副阀芯120从阀内通路113的脱离进行限制。
其结果是,能将切换阀10的结构设为将副阀芯120内置于主阀芯110的结构,从而能提高可变容量压缩机1的组装性。
(9)排出通路8具有第一排出通路8a和第二排出通孔8b。除此以外,第一排出通路8a中的、将制冷剂从第三端口P3向吸入室51排出的路径在到达吸入室51之前与第二排出通路8b中的、将制冷剂从节流件84a向吸入室51排出的路径汇流。
其结果是,排出通路8的形成变得容易。
(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阀内通路113的开口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配置在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端口P1不重叠的位置处,但并不局限于此。
即,例如,如图9中所示,也可以将阀内通路113的开口于第一承压面111的开口部设为从驱动轴6的轴向观察时与第一端口P1相对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凹部4a设置于阀板4,能通过第一承压面111高效地承受经过第一端口P1向阀室100移动的制冷剂的压力,能使主阀芯110高效地朝远离阀板4的方向移动。
(2)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切换阀10配置于仅缸体2内部,但并不局限于此。
即,例如,也可以如图10所示将主阀芯110的一部分配置于缸盖5内部。
(3)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于驱动轴6内部的轴内通路81来形成排出通路8的一部分,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在驱动轴6不形成轴内通路81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例如利用形成于驱动轴6与第一滑动轴承61之间的间隙(为了使驱动轴6旋转而确保的间隙)来形成排出通路8的一部分。
(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轴内通路81的一端经由油导入通路39而与曲柄室30连通的结构,但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轴内通路81的一端直接与曲柄室30连通的结构。
(5)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罩114的高度设定为罩114与第一承压面111处于同一平面的高度处,但并不局限于此。
即,例如,也可以如图11中所示,将罩114的高度设定为罩114比第一承压面111更靠近第二凹部112a的高度。
在上述结构中,将第一端面的结构设为如下结构,即包括: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形成于阀内通路113的外周侧,且与第一壁面101抵接;以及开口孔形成面,所述开口孔形成面配置于比抵接面更靠第一端面的内周侧的位置处,且供阀内通路113的一侧的开口形成。除此以外,设为在抵接面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经由形成于开口孔形成面与第一壁面101之间的间隙使第一端口P1与阀内通路113连通的结构。
例如,在通过树脂使罩114和主阀芯110一体成型的情况下,存在因尺寸公差而使罩114从主阀芯110的第一承压面111突出地形成的可能性。当罩114形成为从主阀芯110的第一承压面111突出时,罩114与第一壁面101抵接,由于在主阀芯110与第一壁面101之间形成有间隙,因此,来自第一端口P1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端口P3泄漏。
与此相对的是,根据图11中所示的结构,在主阀芯110与第一壁面101抵接时,在罩114与第一壁面101之间设置有细微的间隙(节流件)。因此,能抑制来自第一端口P1的制冷剂经由第三端口P3泄漏。
(6)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节流通路74形成为使供给通路7中的、位于控制阀9与切换阀10之间的上游侧供给通路与吸入室51连通的通路,但并不局限于此。
即,也可以例如如图12中所示,将节流通路74形成为与第一壁面101中的第一端面(第一承压面111)面对,且开口于与第一端口P1不同的位置处。
具体而言,通过形成于吸入阀形成部104的孔和形成于阀板4的槽形成节流通路74。另外,形成于阀板4的槽形成为使形成于吸入阀形成板104的孔与阀板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3连通的形状。
根据上述结构,能增加从供给通路7流入至第一端口P1的制冷剂流,能增大从供给通路7流入至第一端口P1的制冷剂流对第一阀部进行按压的力以稳定保持主阀芯110。
(符号说明)
1可变容量压缩机;2缸体;3前外壳;4阀板;4a凹部;5缸盖;6驱动轴;7供给通路;8排出通路;8a第一排出通路;8b第二排出通路;9控制阀;10切换阀;11贯穿螺栓;21缸膛;22中心孔;23活塞;30曲柄室;31斜板;32转子;33连杆机构;33a第一臂;33b第二臂;33c连杆臂;33d第一连结销;33e第二连结销;34通孔;35倾角减小弹簧;36弹簧支承构件;37倾角增大弹簧;38滑履;39油导入通路;41吐出孔;42吸入孔;51吸入室;52吐出室;53吸入端口;54吸入通路;55吐出通路;56吐出端口;57吐出止回阀;61第一滑动轴承;62推力板;63调节螺钉;63a螺钉侧通路;64第二滑动轴承;65轴密封装置;66推力轴承;67收纳空间;71缸盖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2阀板侧供给通路形成部;74节流通路;81轴内通路;82缸体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2a扩张部;82b排出部;83阀板侧排出通路形成部;84封堵构件;84a节流件;100阀室;101第一壁面;102第二壁面;103周壁面;104吸入阀形成板;110主阀芯;110a大径部;110b小径部;110c突出部;111第一承压面;111a第一凹部;112第二承压面;112a第二凹部;113阀内通路;114罩;114a罩内通路;120副阀芯;121小径部;122阀部;123大径部;124内部通路;125脱离限制部;P1第一端口;P2第二端口;P3第三端口;SP空间。

Claims (7)

1.一种可变容量压缩机,通过经由供给通路将吐出室内的制冷剂供给至压力控制室,并且经由排出通路将所述压力控制室的制冷剂排出至吸入室,来对所述压力控制室的压力进行调节,以对吐出容量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对所述供给通路的开度进行调节;
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设置于所述供给通路中的比所述控制阀更靠所述压力控制室一侧的位置处;以及
节流通路,所述节流通路使所述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控制阀和所述切换阀之间的上游侧供给通路与所述吸入室连通,
所述切换阀包括:第一壁面,所述第一壁面供与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连通的第一端口开口;第二壁面,所述第二壁面供与所述供给通路中的、位于所述切换阀和所述压力控制室之间的下游侧供给通路连通的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吸入室连通的第三端口开口,并且与所述第一壁面面对;阀室,所述阀室是由所述第一壁面及所述第二壁面和设置于第一壁面与第二壁面之间的周壁区划而成的;主阀芯,所述主阀芯收纳于所述阀室,且根据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与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的压力差而在所述第一壁面与所述第二壁面之间移动;以及副阀芯,所述副阀芯收纳于所述主阀芯,且形成为比所述主阀芯轻,另外,所述切换阀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其中,所述第一状态是与所述控制阀的打开、关闭连动地使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的状态,所述第二状态是使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第二端口连通,以使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作为用于将所述压力控制室的制冷剂排出到所述吸入室的所述排出通路的一部分发挥作用的状态,
所述主阀芯包括:第一阀部,所述第一阀部具有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或分开以将所述第一端口打开、关闭,并且经由所述第一端口承受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第二阀部,所述第二阀部具有第二端面,所述第二端面与所述第二壁面抵接或分开以将所述第三端口打开、关闭,并且经由所述第二端口承受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以及阀内通路,所述阀内通路的一侧开口于所述第一端面,并且另一侧开口于所述第二端面,
所述副阀芯以如下方式动作,即在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高时将所述阀内通路打开,在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比所述下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低时将所述阀内通路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阀芯包括第一承压面,所述第一承压面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时承受来自所述第一端口的所述上游侧供给通路的压力,
所述第一承压面形成于比所述阀内通路的一侧的开口更靠阀内通路的径向外侧的位置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时的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第一承压面之间,与所述第一端口的开口直径相比扩大了的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一承压面和所述第一壁面中的至少一方。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口的轴线设置成从所述阀内通路的一侧的开口的轴线沿阀内通路的径向偏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阀内通路的连通被截断。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面包括: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形成于所述阀内通路的外周侧,且供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以及开口孔形成面,所述开口孔形成面配置于比所述抵接面更靠所述第一端面的内周侧的位置处,且供所述阀内通路的一侧的开口形成,
在所述抵接面与所述第一壁面抵接时,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阀内通路经由形成于所述开口孔形成面和所述第一壁面之间的间隙而连通。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容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节流通路与所述第一壁面中的所述第一端面面对,且开口于与所述第一端口不同的位置处。
CN201980040568.7A 2018-06-27 2019-06-19 可变容量压缩机 Active CN1123134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21637 2018-06-27
JP2018121637A JP7048177B2 (ja) 2018-06-27 2018-06-27 可変容量圧縮機
PCT/JP2019/024240 WO2020004165A1 (ja) 2018-06-27 2019-06-19 可変容量圧縮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413A true CN112313413A (zh) 2021-02-02
CN112313413B CN112313413B (zh) 2022-07-29

Family

ID=68986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0568.7A Active CN112313413B (zh) 2018-06-27 2019-06-19 可变容量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48177B2 (zh)
CN (1) CN112313413B (zh)
WO (1) WO2020004165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0201A1 (en) * 1991-12-26 1993-07-07 Sanden Corporation Slant plate type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capacity control mechanism
JPH09209929A (ja) * 1996-02-01 1997-08-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11287181A (ja) * 1998-04-02 1999-10-1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CN1419051A (zh) * 2001-11-12 2003-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CN107002650A (zh) * 2014-12-02 2017-08-01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压缩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31309A (ja) * 1992-02-20 1993-09-07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ピストン型圧縮機における潤滑構造
JP4064066B2 (ja) * 2000-05-24 2008-03-19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容量可変型斜板式圧縮機
KR101766509B1 (ko) * 2013-02-05 2017-08-08 한온시스템 주식회사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JP6723148B2 (ja) * 2016-12-01 2020-07-15 サンデン・オートモーティブ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可変容量圧縮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50201A1 (en) * 1991-12-26 1993-07-07 Sanden Corporation Slant plate type compressor with variable capacity control mechanism
JPH09209929A (ja) * 1996-02-01 1997-08-12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H11287181A (ja) * 1998-04-02 1999-10-19 Toyota Autom Loom Works Ltd 可変容量圧縮機
CN1419051A (zh) * 2001-11-12 2003-05-21 株式会社丰田自动织机 活塞式压缩机
CN107002650A (zh) * 2014-12-02 2017-08-01 三电控股株式会社 可变容量压缩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3413B (zh) 2022-07-29
JP7048177B2 (ja) 2022-04-05
JP2020002836A (ja) 2020-01-09
WO2020004165A1 (ja) 2020-0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6123B1 (en)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US20010055532A1 (en) Compressor having check valve and oil separator unit
US6733246B2 (en) Control device for variable displacement type compressor
KR20150070023A (ko) 용량 가변형 사판식 압축기
CN109154285B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
CN112313413B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
EP1930591A2 (en) Compressor having a mechanism for separating and recovering lubrication oil
US20150252797A1 (en) Variable-Capacity Compressor
CN111656012B (zh) 可变容量斜盘式压缩机
JP7052964B2 (ja) 可変容量圧縮機
JP7062698B2 (ja) 可変容量型圧縮機
CN109477470B (zh) 斜盘式压缩机
CN112334653B (zh) 可变容量压缩机
WO2019176476A1 (ja) 圧縮機
EP3896284B1 (en) Swash plate compressor
CN113272554B (zh) 压缩机
JP6469994B2 (ja) 圧縮機
WO2024070420A1 (ja) 可変容量圧縮機
WO2020189604A1 (ja) 可変容量圧縮機
WO2021015116A1 (ja) 可変容量圧縮機の制御弁
KR970004812B1 (ko) 편측 피스톤식 가변 용량 압축기의 무클러치 구조체
WO2017130843A1 (ja) 圧縮機
KR101877261B1 (ko) 가변 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KR20130143398A (ko) 가변용량형 사판식 압축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922

Address after: Gunma

Patentee after: SANDEN Corp.

Address before: Gunma

Patentee before: SANDEN AUTOMOTIVE CONPONENTS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