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310172A - 具有以单位像素对布置的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具有以单位像素对布置的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310172A
CN112310172A CN202010760738.3A CN202010760738A CN112310172A CN 112310172 A CN112310172 A CN 112310172A CN 202010760738 A CN202010760738 A CN 202010760738A CN 112310172 A CN112310172 A CN 1123101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xel electrode
pixel
electrode
blue
e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7607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成焕
姜哲圭
吴秀姬
李东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3101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3101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2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the areas of the RGB subpixels being differ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10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 H10K50/11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 H10K50/125OLEDs or polymer light-emitting diodes [PLED]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uminescent [EL]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e.g. for emitting white ligh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1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y or disposition of pixe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10K59/353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characterised by the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of th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ometry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单位像素,第一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单位像素与第一单位像素相邻且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红色发射层。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红色发射层。第一红色发射层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红色发射层分隔开。

Description

具有以单位像素对布置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7月31日在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第10-2019-009336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全部包含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显示面板,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以单位像素对组织的像素的布置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近来,显示装置已经变得更加多样化以用于在各种各样的不同产品中使用。用于执行除了显示图像之外的特征的各种组件已经被添加到显示装置的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已经被小型化以用于在移动电话中使用,并且已经被做得更大以用于在诸如电视的大型显示装置中使用。
在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以具有宽视角和优异的对比度以及快速响应速度而闻名。OLED显示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甚至电视中。通常,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包括薄膜晶体管和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的显示元件,显示元件通过响应于电信号发射光而操作。
显示面板的显示元件通过使用掩模、光刻法等的图案化工艺顺序地堆叠各种材料层而形成。
发明内容
一个或更多个实施例包括一种显示面板,其中用于制造显示面板的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工艺易于执行,并且显示面板具有提高的显示区域的发射均匀性。然而,应当理解的是,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的,并且所描述的实施例的变型可以被认为包括在发明构思内。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单位像素,布置在基底之上且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单位像素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一单位像素相邻且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红色发射层。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红色发射层。第一红色发射层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红色发射层分隔开。第一单位像素和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蓝色发射层。蓝色发射层的第一部分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对应。蓝色发射层的第二部分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对应。
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分隔开。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或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分隔开。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平坦化绝缘层,平坦化绝缘层布置在基底之上且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的第一接触孔、第二接触孔和第三接触孔。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路通过第一接触孔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路通过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路通过第三接触孔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
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第一电极部和从第一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一接触孔叠置的第一连接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第二电极部和从第二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二接触孔叠置的第二连接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可以包括第三电极部和从第三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三接触孔叠置的第三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可以朝向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延伸。
第二连接部可以位于第一连接部与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区域中。
平坦化绝缘层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三接触孔分隔开的第四接触孔。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可以包括第四电极部和从第四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第四接触孔叠置的第四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可以与第四连接部的长度基本上相同。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暴露第一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开口、暴露第二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开口和暴露第三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三开口。像素限定层可以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第三连接部中的每个。
蓝色发射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像素限定层的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第三单位像素,第三单位像素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单位像素相邻且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可以比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小。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的第四开口和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的第五开口。间隔件布置在像素限定层的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蓝色发射层可以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设置为单个整体。
第一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绿色发射层。第二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绿色发射层。第一绿色发射层可以在第一方向上与第二绿色发射层分隔开。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且彼此分隔开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二数据线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三数据线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
基底可以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第一单位像素和第二单位像素。扇出区域包括在显示区域周围延伸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第一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均可以在扇出区域中布置在同一层上。第二数据线可以布置在与其上布置有第一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的层不同的层上。
在扇出区域中,第二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与第三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叠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显示面板包括基底,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在显示区域的外部的外围区域。多个像素组布置在基底的显示区域中。多个像素组中的每个布置为2×2矩阵,并且包括布置在第一象限中的第一单位像素、布置在第二象限中的第二单位像素、布置在第三象限中的第三单位像素和布置在第四象限中的第四单位像素。第一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第三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第四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像素电极。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在行方向上的距离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在行方向上的距离比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小。
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在行方向上的距离可以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基本上相同。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数据线包括均在列方向上延伸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多条数据线中的数据线彼此分隔开,并且在行方向上顺序地布置。第一数据线可以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第二数据线可以电连接到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第三数据线可以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
第一单位像素和第二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上的第一蓝色发射层。第一蓝色发射层的第一部分可以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对应,并且第一蓝色发射层的第二部分可以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对应。
第一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红色发射层。第二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红色发射层。第一红色发射层可以与第二红色发射层分隔开。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像素限定层,像素限定层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第二开口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第一蓝色发射层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像素限定层的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第三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上的第三蓝色发射层。第四单位像素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上的第四蓝色发射层。第三蓝色发射层可以与第四蓝色发射层分隔开。
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包含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的像素限定层。第三开口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第四开口限定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间隔件位于像素限定层的在第三开口与第四开口之间的部分上。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结合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某些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上和其它方面、特征及元件将更加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平面图;
图3和图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包括在显示装置中的子像素的等效电路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的平面图;
图6是示出了沿着图5的线Va-Va'和线Vb-Vb'截取的像素电路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的平面图;
图8和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0和图11是示出了沿着图8的线A-A'和线B-B'截取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3是示出了沿着图12的线C-C'截取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7是沿着图16的线D-D'截取的扇出区域的剖视图;以及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在整个说明书和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可以表示同样的元件。在这点上,本实施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形式,并且可以从在此所阐述的描述进行各种修改。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描述给出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可以被给予到相同或对应的元件,并且在省略其重复描述的程度上,可以假设省略的细节至少与已经在说明书内的其它地方描述或在附图中的其它地方示出的那些细节类似。
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等可以在此用于描述各种组件,但这些组件不应受到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组件与另一组件区分开。
如在此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外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一个(种/者)”和“该(所述)”也旨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将理解的是,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或组件,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或组件。然而,术语“由……组成”用于排除存在或添加其它特征或组件。
将理解的是,当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形成在”另一层、区域或组件“上”时,所述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形成在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上。例如,可以存在例如中间层、区域或组件。
为了便于说明,可以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尺寸。将理解的是,附图中所示的相对尺寸、形状和角度确实代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然而,这些值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
当可以不同地实施某一实施例时,可以与所描述的顺序不同地执行具体工艺顺序。例如,两个连续描述的工艺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以与所描述的顺序相反的顺序执行。
在本说明书中,“A和/或B”是指A或B或者A和B。在本说明书中,“A和B中的至少一个”是指A或B或者A和B。
将理解的是,当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时,所述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和/或可以“间接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并且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插入在它们之间。例如,将理解的是,当层、区域或组件被称为“电连接”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时,所述层、区域或组件可以“直接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和/或可以“间接电连接”到所述另一层、区域或组件,并且另一层、区域或组件插入在它们之间。
在以下示例中,x轴、y轴和z轴不限于笛卡尔坐标系的三个轴,并且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解释。例如,x轴、y轴和z轴可以彼此垂直,或者可以表示彼此不垂直的不同方向。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的透视图。
参照图1,显示装置1包括通过其显示图像的显示区域DA和不通过其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域NDA。显示装置1可以通过使用从显示区域DA发射的光向外部显示图像。
尽管图1示出了其中显示区域DA是四边形的显示装置1,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显示区域DA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诸如三角形或五边形的多边形。此外,尽管在图1中示出了显示装置1是具有平坦形状的平板显示装置,但是显示装置1可以是例如柔性显示装置、可折叠显示装置和/或可卷曲显示装置的各种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1可以包括位于显示面板10(见图2)的一侧上的组件。组件可以是使用光或声音的电子元件。例如,电子元件可以是诸如发射和/或接收光的红外传感器的传感器、接收光且捕获图像的相机、输出且感测光或声音以测量距离或识别指纹的传感器、输出光的小灯和/或输出声音的扬声器。
在下文中,尽管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被描述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作为示例,但是根据本公开的显示装置1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显示装置1可以不同地形成,例如,显示装置1可以是无机发光显示器或量子点发光显示器。例如,设置到显示装置1的显示元件的发射层可以包括有机材料、无机材料、量子点、有机材料和量子点或者无机材料和量子点。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平面图。
参照图2,显示装置1包括布置在基底100的显示区域DA中的多个子像素SP。多个子像素SP中的每个可以包括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见图3)的显示元件。每个子像素SP可以通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例如红光、绿光、蓝光或白光。
子像素SP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分组以构成一个单位像素P。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单位像素P可以包括各自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多个子像素,例如,包括红色子像素R、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见例如图8)。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单位像素P可以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之中的两个子像素,或者包括红色子像素、绿色子像素和蓝色子像素以及两个或更多个绿色子像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
封装基底300可以设置在基底100之上。封装基底300可以面对基底100,并且基底100上的元件设置在封装基底300与基底100之间。封装基底300可以通过使用位于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密封剂附着在基底100上,封装基底300可以通过从外部密封显示区域DA来防止诸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显示元件暴露于外部空气和湿气。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显示区域DA可以通过由薄膜封装层而不是封装基底300至少部分地覆盖,来被保护以免受外部空气或湿气的影响。薄膜封装层可以设置为单个整体以便与显示区域DA的整个表面对应,并且也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可以设置薄膜封装层以便覆盖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数据驱动电路150、第一电源线160和第二电源线170的全部或一部分。由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易受诸如湿气、氧等的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通过使用薄膜封装层密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来提高显示面板10的可靠性。在设置薄膜封装层而不是封装基底300的情况下,可以减小显示面板10的厚度,同时,可以提高显示面板10的柔性。
每个子像素SP可以电连接到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外部电路。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端子140、第一电源线160和第二电源线170均可以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
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可以通过扫描线SL将扫描信号提供到每个子像素SP。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可以通过发射控制线EL将发射控制信号提供到每个子像素SP。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可以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平行布置,并且显示区域DA设置在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与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之间。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的子像素SP中的一些可以电连接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子像素SP中的其余子像素SP可以连接到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可以省略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
端子140可以布置在基底100的一侧上。端子140可以被暴露且通过绝缘层的开口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PCB。印刷电路板PCB的端子PCB-P可以电连接到显示面板10的端子140。印刷电路板PCB将电力或控制器的信号传输到显示面板10。
由控制器产生的控制信号可以通过印刷电路板PCB传输到第一扫描驱动电路120和第二扫描驱动电路130。控制器可以通过第一连接线161和第二连接线171分别将第一电源电压ELVDD和第二电源电压(共电压)ELVSS(见图3)提供到第一电源线160和第二电源线170。第一电源电压ELVDD可以通过连接到第一电源线160的驱动电压线PL提供到每个子像素SP,第二电源电压ELVSS可以提供到每个子像素SP的连接到第二电源线170的对电极。
数据驱动电路150电连接到数据线DL。数据驱动电路150的数据信号可以通过连接到端子140的连接线151和连接到连接线151的数据线DL提供到每个子像素SP。尽管在图2中示出了数据驱动电路150布置在印刷电路板PCB上,但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数据驱动电路150可以布置在基底100上。例如,数据驱动电路150可以布置在端子140与第一电源线160之间。
第一电源线160可以包括第一子线162和第二子线163,第一子线162和第二子线163在x方向上彼此平行延伸,并且显示区域DA设置在第一子线162与第二子线163之间。第二电源线170可以具有具有开放的一侧的环形形状且部分地围绕显示区域DA。
图3和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可以包括在显示装置1中的子像素SP的等效电路图。
参照图3,每个子像素SP包括像素电路PC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像素电路PC连接到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连接到像素电路PC。
像素电路PC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Td、开关薄膜晶体管Ts和存储电容器Cst。开关薄膜晶体管Ts连接到扫描线SL和数据线DL,并且响应于通过扫描线SL输入的扫描信号Sn将通过数据线DL输入的数据信号Dm传输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d。
存储电容器Cst连接到开关薄膜晶体管Ts和驱动电压线PL,并且存储与从开关薄膜晶体管Ts传输的电压与供应到驱动电压线PL的第一电源电压ELVDD(或驱动电压)之间的差对应的电压。
驱动薄膜晶体管Td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和存储电容器Cst,并且可以响应于存储在存储电容器Cst中的电压来控制从驱动电压线PL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驱动电流。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通过使用驱动电流发射具有预定亮度的光。
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两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器,然而,可以使用其它布置。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如图4中所示,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七个薄膜晶体管和一个存储电容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存储电容器。
参照图4,子像素SP可以包括像素电路PC和连接到像素电路PC的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像素电路PC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1、T2、T3、T4、T5、T6和T7以及存储电容器Cst。薄膜晶体管T1、T2、T3、T4、T5、T6和T7以及存储电容器Cst可以连接到信号线SL、SL-1、EL和DL、初始化电压线VL以及驱动电压线PL。
每个子像素SP可以连接到信号线SL、SL-1、EL和DL、初始化电压线VL和驱动电压线PL,然而,可以使用其它布置。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信号线SL、SL-1、EL和DL、初始化电压线VL以及驱动电压线PL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彼此相邻的像素共享。
多个薄膜晶体管T1、T2、T3、T4、T5、T6和T7可以包括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
信号线SL、SL-1、EL和DL包括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数据线DL,扫描线SL传输扫描信号Sn,前一扫描线SL-1将前一扫描信号Sn-1传输到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发射控制线EL将发射控制信号En传输到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和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数据线DL与扫描线SL交叉且传输数据信号Dm。
驱动电压线PL将驱动电压ELVDD传输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初始化电压线VL传输使驱动薄膜晶体管T1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初始化的初始化电压Vint。
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连接到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存储电容器板Cst1,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源电极S1通过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漏电极D1通过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电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驱动薄膜晶体管T1依据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操作接收数据信号Dm,并且将驱动电流IOLED供应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栅电极G2连接到扫描线SL,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源电极S2连接到数据线DL,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漏电极D2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源电极S1,并且同时,通过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开关薄膜晶体管T2响应于通过扫描线SL传输的扫描信号Sn导通,并且执行将通过数据线DL传输的数据信号Dm传输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源电极S1的开关操作。
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栅电极G3连接到扫描线SL。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源电极S3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漏电极D1,并且同时,通过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连接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漏电极D3连接到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存储电容器板Cst1、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和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补偿薄膜晶体管T3响应于通过扫描线SL传输的扫描信号Sn导通,并且通过将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电连接到驱动漏电极D1来使驱动薄膜晶体管T1二极管连接。
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连接到前一扫描线SL-1。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连接到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和初始化电压线VL。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连接到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存储电容器板Cst1、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漏电极D3和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响应于通过前一扫描线SL-1传输的前一扫描信号Sn-1导通,并且执行将初始化电压Vint传输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的初始化操作,从而使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的电压初始化。
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的操作控制栅电极G5连接到发射控制线EL,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的操作控制源电极S5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的操作控制漏电极D5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源电极S1和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漏电极D2。
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栅电极G6连接到发射控制线EL。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源电极S6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漏电极D1和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源电极S3。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漏电极D6连接到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
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和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响应于通过发射控制线EL传输的发射控制信号En同时导通,以允许驱动电压ELVDD传输到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并因此允许驱动电流IOLED流过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
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连接到前一扫描线SL-1。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连接到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漏电极D6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连接到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的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和初始化电压线VL。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响应于通过前一扫描线SL-1传输的前一扫描信号Sn-1导通,并且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初始化。
尽管图4示出了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连接到前一扫描线SL-1的情况,但是实施例不限于此。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可以连接到前一扫描线SL-1且响应于前一扫描信号Sn-1驱动。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可以连接到单独的信号线(例如,下一扫描线)且响应于通过单独的信号线传输的信号驱动。
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对电极连接到向其施加共电压ELVSS的信号线。因此,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从驱动薄膜晶体管T1接收驱动电流IOLED且发光以由此显示图像。
补偿薄膜晶体管T3和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均可以具有双栅电极。补偿薄膜晶体管T3和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均可以具有一个栅电极。
图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的平面图。图6是示出了沿着图5的线Va-Va'和Vb-Vb'截取的像素电路的剖视图。
参照图5和图6,半导体层1130布置在基底100之上。基底100可以包括玻璃或聚合物树脂。聚合物树脂可以包括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芳酯、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和/或乙酸丙酸纤维素(CAP)。包括聚合物树脂的基底100可以是柔性的(例如,能够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屈曲到显著的程度)、可卷曲的(例如,能够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卷曲在自身上)和/或可弯曲的(例如,能够在不破裂的情况下弯曲到显著的程度)。基底100可以具有多层结构,所述多层结构包括包含以上聚合物树脂的层和无机层。封装基底300可以包括玻璃或聚合物树脂。
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沿着半导体层1130布置。如图6中所示,半导体层1130位于基底100之上。缓冲层IL1(见图6)布置在半导体层1130下。缓冲层IL1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
半导体层1130的一些区域与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或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半导体层对应。例如,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或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半导体层可以彼此连接且以各种形状弯曲。
图6示出了与半导体层1130的一些区域对应的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半导体层1130a、补偿薄膜晶体管T3的补偿半导体层1130c和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半导体层1130f。
半导体层1130包括沟道区、源区和漏区。源区和漏区在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可以理解的是,源区和漏区分别是相关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源区和漏区被称为源电极和漏电极。
驱动薄膜晶体管T1包括驱动栅电极G1、驱动源电极S1和驱动漏电极D1,驱动栅电极G1与驱动沟道区叠置,驱动源电极S1和驱动漏电极D1设置在驱动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驱动沟道区与驱动栅电极G1叠置,并且可以通过具有以各种形状弯曲的结构在狭小空间中形成长的沟道长度。例如,驱动沟道区可以设置为欧米伽(Ω)形状、字母“S”形状等。在驱动沟道区的长度相对长的情况下,栅极电压的驱动范围变宽,可以更精细地控制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发射的光的灰度,并且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开关薄膜晶体管T2包括开关栅电极G2、开关源电极S2和开关漏电极D2,开关栅电极G2与开关沟道区叠置,开关源电极S2和开关漏电极D2在开关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开关漏电极D2可以连接到驱动源电极S1。
补偿薄膜晶体管T3是双薄膜晶体管,并且可以包括补偿栅电极G3、补偿源电极S3和补偿漏电极D3。补偿栅电极G3分别与两个补偿沟道区叠置。补偿源电极S3和补偿漏电极D3设置在补偿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补偿薄膜晶体管T3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节点连接线1174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
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是双薄膜晶体管,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和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分别与两个第一初始化沟道区叠置。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和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在第一初始化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
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可以包括操作控制栅电极G5、操作控制源电极S5和操作控制漏电极D5。操作控制栅电极G5与操作控制沟道区叠置。操作控制源电极S5和操作控制漏电极D5在操作控制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操作控制漏电极D5可以连接到驱动源电极S1。
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可以包括发射控制栅电极G6、发射控制源电极S6和发射控制漏电极D6。发射控制栅电极G6与发射控制沟道区叠置。发射控制源电极S6和发射控制漏电极D6设置在发射控制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发射控制源电极S6可以连接到驱动漏电极D1。
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可以包括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和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与第二初始化沟道区叠置。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和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设置在第二初始化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
上述薄膜晶体管可以连接到信号线SL、SL-1、EL和DL、初始化电压线VL以及驱动电压线PL。
栅极绝缘层IL2(见图6)可以布置在半导体层1130上。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驱动栅电极G1可以布置在栅极绝缘层IL2上。栅极绝缘层IL2可以包括诸如氧化硅、氮化硅和/或氮氧化硅的无机材料。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驱动栅电极G1可以包括诸如Mo、Al、Cu、Ti的金属和/或它们的合金。
扫描线S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扫描线SL的一些区域可以分别与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对应。例如,扫描线SL的与开关薄膜晶体管T2和补偿薄膜晶体管T3叠置的区域可以分别是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
前一扫描线SL-1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前一扫描线SL-1的一些区域可以分别与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对应。例如,前一扫描线SL-1的与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沟道区至少部分地叠置的区域可以分别是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
发射控制线E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发射控制线EL的一些区域可以分别与操作控制栅电极G5和发射控制栅电极G6对应。例如,发射控制线EL的与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和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沟道区至少部分地叠置的区域可以分别是操作控制栅电极G5和发射控制栅电极G6。
驱动栅电极G1是浮置电极,并且可以通过节点连接线1174连接到补偿薄膜晶体管T3。
初始化电压线V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初始化电压线VL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初始化连接线1173连接到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
初始化电压线VL可以布置在平坦化绝缘层IL5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例如,参照图6,初始化电压线VL可以布置在栅极绝缘层IL2上,并且可以包括与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驱动栅电极G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
电极电压线HL可以布置在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驱动栅电极G1中的每个之上,并且第一层间绝缘层IL3(见图6)设置在电极电压线HL与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发射控制线EL和驱动栅电极G1之间,第一层间绝缘层IL3包括无机材料。
如图5中所示,电极电压线H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以便与数据线DL和驱动电压线PL交叉。电极电压线HL的一部分可以覆盖驱动栅电极G1的至少一部分,并且可以与驱动栅电极G1一起构成存储电容器Cst。例如,驱动栅电极G1可以用作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一存储电容器板Cst1,电极电压线HL的一部分可以用作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
电极电压线HL和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电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例如,在图5中示出了电极电压线HL通过接触孔1158连接到布置在电极电压线HL上的驱动电压线PL。电极电压线HL可以具有与驱动电压线PL的电压电平相同的电压电平(恒定电压,例如,+5V)。可以理解的是,电极电压线HL是一种横向方向上的驱动电压线。
由于驱动电压线PL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电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的电极电压线HL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因此多条驱动电压线PL和电极电压线HL可以构成显示区域DA中的网状结构。
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初始化连接线1173和节点连接线1174可以布置在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电极电压线HL之上,并且第二层间绝缘层IL4(见图6)设置在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电极电压线HL与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初始化连接线1173和节点连接线1174之间,第二层间绝缘层IL4包括无机材料。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初始化连接线1173和节点连接线1174可以具有包括Al、Cu和/或Ti的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电压线PL和数据线DL均可以具有Ti/Al/Ti的多层结构。
数据线DL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接触孔1154连接到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源电极S2。数据线DL的一部分可以是开关源电极S2。
驱动电压线PL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如上所述的接触孔1158连接到电极电压线HL。此外,驱动电压线P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5连接到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驱动电压线P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5连接到操作控制源电极S5。
初始化连接线1173的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2连接到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初始化连接线1173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1连接到初始化电压线VL。
节点连接线1174的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6连接到补偿漏电极D3,节点连接线1174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7连接到驱动栅电极G1。
平坦化绝缘层IL5位于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初始化连接线1173和节点连接线1174上。像素电极210布置在平坦化绝缘层IL5上。
与图6不同,初始化电压线VL可以布置在其上布置有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像素电极210的同一层上,并且可以包括与像素电极210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像素电极210可以连接到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像素电极210可以通过接触孔1163连接到接触金属层1175,接触金属层1175可以通过接触孔1153连接到发射控制漏电极D6。
参照图6,像素电极210的边缘可以被平坦化绝缘层IL5(见图6)上的像素限定层PDL至少部分地覆盖,像素电极210的中心区域可以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被暴露。像素电极210可以包括包含Ag、Mg、Al、Pt、Pd、Au、Ni、Nd、Ir、Cr和/或它们的化合物的反射层。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像素电极210还可以包括在反射层上/下的包括ITO、IZO、ZnO和/或In2O3的层。中间层220布置在像素电极210的通过开口暴露的部分上。
中间层220包括在像素电极210的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开口暴露的部分上的发射层222。发射层222可以包括发射预定颜色的光的聚合物有机材料或低分子量有机材料。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6中所示,中间层220可以包括在发射层222下的第一功能层221和/或在发射层222上的第二功能层223。
尽管在图6中示出了发射层222被图案化以分别与像素电极210对应,但是发射层222可以连续地设置以与多个像素电极210对应,如下面描述的图8中所示。下面参照图8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第一功能层221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例如,在第一功能层221包括聚合物材料的情况下,第一功能层221可以是具有单层结构的空穴传输层(HTL)。第一功能层221可以包括聚-(3,4)-乙烯-二羟基噻吩(PEDOT)或聚苯胺(PANI)。在第一功能层221包括低分子量材料的情况下,第一功能层221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HIL)和空穴传输层(HTL)。
可以省略第二功能层223。例如,在第一功能层221和发射层222包括聚合物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地,形成第二功能层223以使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的特性优异。第二功能层223可以具有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第二功能层223可以包括电子传输层(ETL)和/或电子注入层(EIL)。
对电极230面对像素电极210,并且中间层220设置在对电极230与像素电极210之间。对电极230可以包括具有低功函数的导电材料。例如,对电极230可以包括包含Ag、Mg、Al、Pt、Pd、Au、Ni、Nd、Ir、Cr、Li、Ca和/或它们的合金的(半)透明层。可选地,对电极230还可以包括在包括上述材料的(半)透明层上/下的包括ITO、IZO、ZnO和/或In2O3的层。
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一个子像素的像素电路的平面图。
图7的像素可以包括与图4中所示的等效电路图中的七个薄膜晶体管T1至T7和一个存储电容器Cst相同的七个薄膜晶体管T1至T7和一个存储电容器Cst。
参照图7,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沿着半导体层1130布置。半导体层1130布置在其上形成有缓冲层的基底之上,缓冲层包括无机绝缘材料。
半导体层1130的一些区域与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半导体层对应。例如,驱动薄膜晶体管T1、开关薄膜晶体管T2、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和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的半导体层可以彼此连接且以各种形状弯曲。
半导体层1130包括沟道区、源区和漏区。源区和漏区设置在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可以理解的是,源区和漏区分别是相关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在下文中,为了便于描述,源区和漏区被称为源电极和漏电极。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半导体层1130包括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可以位于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与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之间。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可以通过接触孔1151和1152电连接到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以构成网状结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可以具有恒定电压(例如,-2V等)。
驱动薄膜晶体管T1包括驱动栅电极G1、驱动源电极S1和驱动漏电极D1。驱动栅电极G1可以与驱动沟道区叠置。驱动源电极S1和驱动漏电极D1在驱动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驱动沟道区与驱动栅电极G1叠置,并且可以通过具有诸如欧米伽(Ω)形状的弯曲形状在狭小空间中形成长的沟道长度。在驱动沟道区的长度相对长的情况下,栅极电压的驱动范围变宽,可以更精细地控制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见例如图4)发射的光的灰度,并且可以提高显示质量。
开关薄膜晶体管T2包括开关栅电极G2、开关源电极S2和开关漏电极D2,开关栅电极G2与开关沟道区叠置,开关源电极S2和开关漏电极D2在开关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开关漏电极D2可以连接到驱动源电极S1。
补偿薄膜晶体管T3是双薄膜晶体管,并且可以包括补偿栅电极G3、补偿源电极S3和补偿漏电极D3。补偿栅电极G3分别与两个补偿沟道区叠置。补偿源电极S3和补偿漏电极D3设置在补偿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补偿薄膜晶体管T3可以通过下面描述的节点连接线1174连接到驱动薄膜晶体管T1的驱动栅电极G1。
第一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4是双薄膜晶体管,并且可以包括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和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分别与两个第一初始化沟道区叠置。第一初始化源电极S4和第一初始化漏电极D4设置在第一初始化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
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可以包括操作控制栅电极G5、操作控制源电极S5和操作控制漏电极D5。操作控制栅电极G5与操作控制沟道区叠置。操作控制源电极S5和操作控制漏电极D5设置在操作控制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操作控制漏电极D5可以连接到驱动源电极S1。
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可以包括发射控制栅电极G6、发射控制源电极S6和发射控制漏电极D6。发射控制栅电极G6与发射控制沟道区叠置。发射控制源电极S6和发射控制漏电极D6设置在发射控制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发射控制源电极S6可以连接到驱动漏电极D1。
第二初始化薄膜晶体管T7可以包括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和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与第二初始化沟道区叠置。第二初始化源电极S7和第二初始化漏电极D7设置在第二初始化沟道区的两个相对侧上。
第一初始化栅极图案1141设置为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第二初始化栅极图案1142设置为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第一初始化栅极图案1141和第二初始化栅极图案1142均可以设置为具有岛形状的浮置金属。第一初始化栅极图案1141和第二初始化栅极图案1142可以电连接到前一扫描线SL-1且可以接收提前设定的信号。
薄膜晶体管可以连接到信号线SL、SL-1、EL和DL、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和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以及驱动电压线PL。
栅极图案1140可以布置在半导体层1130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栅极图案1140与半导体层1130之间。栅极图案1140包括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并且栅极图案1140可以与驱动栅电极G1、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和发射控制线EL在同一层中。
发射控制线EL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发射控制线EL的一些区域可以分别与操作控制栅电极G5和发射控制栅电极G6对应。例如,发射控制线EL的与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和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沟道区叠置的区域可以分别是操作控制栅电极G5和发射控制栅电极G6。
驱动栅电极G1、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以及栅极图案1140可以设置为具有岛形状的浮置电极。驱动栅电极G1可以通过节点连接线1174连接到补偿薄膜晶体管T3。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可以电连接到下面描述的前一扫描线SL-1。栅极图案1140可以包括与半导体层1130叠置的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
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修复线RL可以布置在栅极图案1140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栅极图案1140与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修复线RL之间。栅极图案1140包括发射控制线EL、驱动栅电极G1、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以及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
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可以与驱动栅电极G1的一部分叠置,并且与驱动栅电极G1一起构成存储电容器Cst。
修复线R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当像素电路内部出现缺陷时,修复线RL可以通过修复工艺恢复信号线的断开。
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电极电压线HL、节点连接线1174以及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可以布置在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修复线RL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和修复线RL与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电极电压线HL、节点连接线1174、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间。
扫描线S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扫描线SL可以通过接触孔1161电连接到栅极图案1140。栅极图案1140的通过扫描线SL向其施加扫描信号的一些区域可以与开关栅电极G2和补偿栅电极G3对应。
前一扫描线SL-1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接触孔1162和1163连接到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和第二初始化栅电极G7。第一初始化栅电极G4可以具有双栅电极结构。
电极电压线HL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以便与数据线DL和驱动电压线PL交叉。电极电压线H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5连接到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电极电压线H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8a电连接到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在电极电压线HL下。电极电压线H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5连接到操作控制源电极S5。
此外,电极电压线H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8b连接到驱动电压线PL,驱动电压线PL布置在电极电压线HL上。因此,电极电压线HL可以具有与驱动电压线PL的电压电平(例如,恒定电压)相同的电压电平。例如,电极电压线HL可以具有+5V的恒定电压。可以理解的是,电极电压线HL是主要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的驱动电压线。
节点连接线1174的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6连接到补偿漏电极D3,节点连接线1174的另一端可以通过接触孔1157连接到驱动栅电极G1。
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将导电层(例如,信号线DL和VL2以及连接电极1180)电连接到半导体层1130。导电层布置在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导电层与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间。半导体层1130布置在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半导体层1130与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间。
接触金属层1171可以通过接触孔1152连接到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并且可以通过接触孔1151连接到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的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可以不提供到一些子像素。
接触金属层1172可以通过接触孔1154a连接到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源电极S2,并且通过接触孔1154b连接到数据线DL。
接触金属层1175可以通过接触孔1153a连接到发射控制薄膜晶体管T6的发射控制漏电极D6,并且通过接触孔1153b连接到用于连接到像素电极210(见图6)的连接电极1180。
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和连接电极1180可以布置在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电极电压线HL、节点连接线1174以及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上,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数据线DL、驱动电压线PL、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和连接电极1180与扫描线SL、前一扫描线SL-1、电极电压线HL、节点连接线1174、接触金属层1171、1172和1175之间。
数据线DL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接触孔1154a和1154b连接到开关薄膜晶体管T2的开关源电极S2。数据线DL的一部分可以是开关源电极S2。
驱动电压线PL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通过如上所述的接触孔1158b连接到电极电压线HL。此外,驱动电压线PL可以通过接触孔1155连接到操作控制薄膜晶体管T5。
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可以通过接触金属层1171连接到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第一初始化电压线VL1可以主要在x方向上延伸,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以构成网状结构。
如图6中所示的像素限定层PDL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可以布置在图7的像素电路之上,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包括如图6中所示的像素电极210、中间层220和对电极230。
图8和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如图2中所示,多个单位像素P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每个单位像素P包括多个子像素SP。图8示出了一个单位像素P1或P2包括分别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的三个子像素SP的情况。
参照图8和图9,第一单位像素P1和第二单位像素P2设置在显示区域DA(见图2)中,第一单位像素P1和第二单位像素P2在x方向(第一方向)上彼此相邻。第一单位像素P1和第二单位像素P2可以构成像素组,并且这样的像素组可以重复地布置在显示区域DA中。
第一单位像素P1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在x方向(第一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分隔开,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在与x方向交叉的y方向(第二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或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分隔开。参照图8,第一单位像素P1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可以在y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分隔开,第二单位像素P2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可以在y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分隔开。
图5或图7中所示的像素电路可以布置在第一像素电极210R1、210B1和210G1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像素电路与第一像素电极210R1、210B1和210G1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绝缘层可以是图6的平坦化绝缘层IL5。关于第一单位像素P1,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路、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路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路可以布置在基底100(见图10)之上。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可以通过限定在一个或多个绝缘层中的第一接触孔CNT1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路,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可以通过限定在一个或多个绝缘层中的第二接触孔CNT2电连接到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路,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可以通过限定在一个或多个绝缘层中的第三接触孔CNT3电连接到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路。
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孔CNT1、CNT2和CNT3中的每个可以是图5的接触孔1163或图7的接触孔CNT。例如,第一像素电极210R1、210B1和210G1可以分别通过接触孔CNT1、CNT2和CNT3电连接到像素电路。接触孔(例如,第一接触孔至第三接触孔CNT1、CNT2和CNT3)可以在x方向上彼此分隔开。例如,接触孔(例如,第一接触孔至第三接触孔CNT1、CNT2和CNT3)之间的间隔通常可以相同,但是间隔不限于此。与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不穿过其的区域相邻的接触孔相比,与第二初始化电压线VL2穿过其的区域(见例如图7)相邻的接触孔可以彼此分开得远。
第一像素电极210R1、210B1和210G1中的每个可以包括电极部和连接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可以包括第一电极部R1-E和从第一电极部R1-E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一接触孔CNT1叠置的第一连接部R1-C。此外,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可以包括第二电极部B1-E和从第二电极部B1-E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二接触孔CNT2叠置的第二连接部B1-C。此外,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可以包括第三电极部G1-E和从第三电极部G1-E的一侧延伸且与第三接触孔CNT3叠置的第三连接部G1-C。
如图9中所示,第一连接部R1-C、第二连接部B1-C和第三连接部G1-C可以主要在y方向(例如,第二方向)上延伸。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R1-C和第三连接部G1-C可以朝向其中布置有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的一侧延伸,第二连接部B1-C可以朝向相对侧延伸。第二连接部B1-C可以位于第一连接部R1-C与第三连接部G1-C之间。
类似地,第二单位像素P2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可以包括第四电极部B2-E和从第四电极部B2-E的一侧延伸且与第四接触孔CNT4叠置的第四连接部B2-C。与第二连接部B1-C类似,第四连接部B2-C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第二连接部B1-C在y方向上的长度L1可以与第四连接部B2-C的长度L2基本上相同。
此外,第一连接部R1-C在y方向上的长度L1r可以与第三连接部G1-C的长度L1g基本上相同,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然而,在每个单位像素中,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的像素电极的连接部的长度相同。在对比示例中,在发射相同颜色的光的像素电极的连接部的长度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例如,在包括在第一单位像素和第二单位像素中的用于发射蓝光的像素电极的连接部的长度彼此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施加到包括在第一单位像素中的第一蓝色子像素的电压与施加到包括在第二单位像素中的第二蓝色子像素的电压之间的差异,这会造成发射不均匀性。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布置在第一像素电极210R1、210B1和210G1上以限定每个子像素的发射区域。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第一开口OP1、第二开口OP2和第三开口OP3。第一开口OP1暴露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对应的第一电极部R1-E的中心部分。第二开口OP2暴露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对应的第二电极部B1-E的中心部分。第三开口OP3暴露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对应的第三电极部G1-E的中心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像素限定层PDL暴露电极部的中心部分可以表示像素限定层PDL至少部分地覆盖每个像素电极的边缘且暴露像素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因此,第一连接部R1-C、第二连接部B1-C和第三连接部G1-C可以被像素限定层PDL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的发射区域可以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第一开口OP1限定。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的发射区域可以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第二开口OP2限定。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的发射区域可以通过像素限定层PDL的第三开口OP3限定。
第一红色发射层222R1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上。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上。第一绿色发射层222G1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上。第一红色发射层222R1和第一绿色发射层222G1可以被图案化以便分别与第一开口OP1和第三开口OP3对应。
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上设置为单个整体。下面对此进行详细描述。
与第一单位像素P1类似地设置第二单位像素P2。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单位像素P2可以与第一单位像素P1相对于y方向水平对称地设置。
第二单位像素P2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图5或图7中所示的像素电路可以布置在第二像素电极(例如,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下方,并且一个或多个绝缘层设置在第二像素电极与像素电路之间。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或多个绝缘层可以是图6的平坦化绝缘层IL5。关于第二单位像素P2,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路、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路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路可以布置在基底100(见图10)之上,并且通过接触孔分别电连接到第二像素电极(例如,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
类似地,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布置在第二像素电极(例如,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上,以限定每个子像素的发射区域。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暴露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对应的至少一部分的开口。由于像素限定层PDL的结构与第一单位像素P1的情况中的结构相同,因此省略其重复描述。
第二红色发射层222R2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上,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上,第二绿色发射层222G2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上。第二红色发射层222R2和第二绿色发射层222G2可以被图案化以便分别与第一开口OP1和第三开口OP3对应。例如,相对于红色子像素SP-R1和SP-R2,第一红色发射层222R1和第二红色发射层222R2彼此分隔开,相对于绿色子像素SP-G1和SP-G2,第一绿色发射层222G1和第二绿色发射层222G2彼此分开。
相反,如上所述,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上设置为单个整体。例如,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和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共同地包括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且共享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
图10和图1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0与沿着图8的线A-A'截取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对应,图11与沿着图8的线B-B'截取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对应。
参照图10,像素电路PC和绝缘层IL可以布置在基底100上。像素电路PC可以分别电连接到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之上。
上面参照图6描述的第一功能层221和第二功能层223可以分别布置在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下和上。与对电极230类似,第一功能层221和第二功能层223可以在显示区域DA的整个表面之上设置为单个整体。
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包括第一部分222Ba和第二部分222Bb,第一部分222Ba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对应,第二部分222Bb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对应。例如,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可以包括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的第一部分222Ba和对电极230作为显示元件。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可以包括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的第二部分222Bb和对电极230作为显示元件。对电极230可以设置为单个整体,并且可以分别与子像素(例如,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和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对应。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发射层可以通过使用掩模工艺(例如,精细金属掩模(FMM))形成。开口区域形成在掩模中以便分别与子像素对应。具有与开口区域的图案相同的图案的发射层可以穿过开口区域形成。在制造工艺期间,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可以通过公共地对应于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和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的开口区域形成。
近来,显示面板已经被设计为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形成在掩模中的开口区域之间的间隔(间距)已经变窄,这在制造掩模中引起许多问题。因此,开口区域之间的间隔(间距)在形成掩模时可以是宽的。因此,在根据实施例的显示面板中,由于设置了与彼此相邻的两个蓝色子像素(例如,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和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对应的一个蓝色发射层(例如,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显示面板。
如图10中所示,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像素限定层PDL的顶表面之上。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位于像素限定层PDL的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之间的部分上。第一功能层221和第二功能层223可以在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布置在其间的情况下布置在像素限定层PDL的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之间的部分上。第一功能层221可以在像素限定层PDL的其它区域中的部分上接触第二功能层223。
参照图11,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第二红色子像素SP-R2和第二绿色子像素SP-G2在x方向上彼此分开。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的第一红色发射层222R1可以与第二红色子像素SP-R2的第二红色发射层222R2分隔开。此外,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的第一绿色发射层222G1可以与第二绿色子像素SP-G2的第二绿色发射层222G2分隔开。例如,其余发射层(例如,除了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之外的第一红色发射层222R1和第二红色发射层222R2以及第一绿色发射层222G1和第二绿色发射层222G2)可以被单独地图案化以分别与相应的子像素(例如,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和第二红色子像素SP-R2以及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和第二绿色子像素SP-G2)对应。
图1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13与沿着图12的线C-C'截取的显示区域的剖视图对应。
参照图12和图13,一起示出了位于第二单位像素P2的一侧上的第三单位像素P3。第一单位像素P1、第二单位像素P2和第三单位像素P3在x方向上彼此相邻。图12和图13中所示的第一单位像素P1和第二单位像素P2与图8和图9中所示的第一单位像素P1和第二单位像素P2相同。
第三单位像素P3可以基本上具有与第一单位像素P1的结构相同的结构。第三单位像素P3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在x方向上彼此分开,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在y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或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分隔开。参照图12,第三单位像素P3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在y方向上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分隔开。
第三红色发射层222R3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上,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上,第三绿色发射层222G3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上。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可以设置在第三单位像素P3和在x方向上与第三单位像素P3相邻的第四单位像素之上。例如,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三单位像素P3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对应,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的另一部分可以与第四单位像素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对应。
在第一单位像素P1至第三单位像素P3中,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之间的在x方向上的距离d1可以比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之间的距离d2小。由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共享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1(即,图8和图9的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因此第一像素电极210B1可以相对靠近第二像素电极210B2。由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之间的距离d2形成为相对大,因此掩模的开口区域之间的间隔可以增大得甚至更多,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掩模图案。
像素限定层PDL可以包括第二开口OP2、第四开口OP4和第五开口OP5,第二开口OP2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对应,第四开口OP4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对应,第五开口OP5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对应。
间隔件SPC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之间。参照图13,间隔件SPC可以布置在像素限定层PDL的位于第四开口OP4与第五开口OP5之间的部分上。间隔件SPC可以防止掩模在形成发射层的掩模工艺期间下垂。间隔件SPC的顶表面可以接触掩模的底表面,掩模可以被间隔件SPC支撑。因此,发射层(例如,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1和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不布置在间隔件SPC上。第一功能层221可以在间隔件SPC的顶表面上接触第二功能层223。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4示出了一个像素组PG。
参照图14,像素组PG可以布置为2×2矩阵,并且可以包括布置在第一象限4-1中的第一单位像素P1、布置在第二象限4-2中的第二单位像素P2、布置在第三象限4-3中的第三单位像素P3和布置在第四象限4-4中的第四单位像素P4。像素组PG可以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见图2)的显示区域DA(见图2)中沿着x方向(例如,行方向)和y方向(例如,列方向)重复地布置。
在图14中,布置在第一象限4-1中的第一单位像素P1和布置在第二象限4-2中的第二单位像素P2可以具有与参照图8和图9描述的结构相同的结构。
布置在第三象限4-3中的第三单位像素P3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第三红色发射层222R3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上,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上,第三绿色发射层222G3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上。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可以布置在第三单位像素P3和在x方向上与第三单位像素P3相邻的单位像素之上。例如,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的一部分可以与第三单位像素P3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对应,第二蓝色发射层222B2的另一部分可以对应于与第三单位像素P3的一侧(例如,左侧)相邻的单位像素的用于发射蓝光的像素电极。
布置在第四象限4-4中的第四单位像素P4可以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R4、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G4。第四红色发射层222R4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R4上,第三蓝色发射层222B3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上,第四绿色发射层222G4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G4上。第三蓝色发射层222B3可以布置在第四单位像素P4和在x方向上与第四单位像素P4相邻的单位像素之上。例如,第三蓝色发射层222B3的一部分可以与第四单位像素P4的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对应,第三蓝色发射层222B3的另一部分可以对应于与第四单位像素P4的另一侧(例如,右侧)相邻的单位像素的用于发射蓝光的像素电极。
在布置为2×2矩阵的第一单位像素P1至第四单位像素P4中,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之间的在x方向上的距离d1可以比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之间的距离d2小。在x方向上,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R1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R2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R3与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R4之间的距离相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G1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G2之间的距离可以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G3与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G4之间的距离相同。由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像素电极210B2共享第一蓝色发射层222B1,因此第一像素电极210B1可以相对靠近第二像素电极210B2。这样的布置同样适用于第三单位像素P3和与第三单位像素P3的一侧(例如,左侧)相邻的单位像素以及第四单位像素P4和与第四单位像素P4的另一侧(例如,右侧)相邻的单位像素。
此外,由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之间的距离d2形成为相对大,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大掩模的开口区域之间的间隔,因此可以容易地制造掩模图案。
间隔件SPC可以布置在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之间。间隔件SPC可以布置在像素限定层PDL的位于对应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像素电极210B3的开口与对应于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像素电极210B4的开口之间的部分上。
图15和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域FOA的一部分的平面图,图17是沿着图16的线D-D'截取的扇出区域FOA的剖视图。
图15和图16示出了位于非显示区域NDA(见图2)中的扇出区域FOA。一起参照图2,多条数据线DL可以在显示区域DA中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多条数据线DL具有朝向布置在非显示区域NDA中的垫(pad,或被称为“焊盘”)集中的结构。
在扇出区域FOA中,多条数据线DL1、DL2、DL3……可以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包括彼此分开且在x方向上顺序地布置的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和第三数据线DL3。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和第三数据线DL3的一侧可以分别连接到位于垫单元PAD中的第一垫41a、第二垫41b和第三垫41c。第一数据线DL1、第二数据线DL2和第三数据线DL3可以通过第一垫至第三垫41a、41b和41c从数据驱动器接收数据信号,数据信号供应到每个单位像素。
参照图8和图15,第一数据线DL1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第二数据线DL2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第三数据线DL3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参照图14和图15,第一数据线DL1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像素电极210R1和第三像素电极210R3,第二数据线DL2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像素电极210B1和第三像素电极210B3,第三数据线DL3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像素电极210G1和第三像素电极210G3。
参照图16,第二数据线DL2和第三数据线DL3可以在平面图中彼此交叉且叠置。因此,第二数据线DL2的一侧可以连接到第三垫41c,第三数据线DL3的一侧可以连接到第二垫41b。
如图17中所示,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可以交替地布置在不同的层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数据线DL1、第三数据线DL3和第五数据线DL5可以布置在第一绝缘层IL11上,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和第六数据线DL6可以布置在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数据线DL1、第三数据线DL3和第五数据线DL5的第二绝缘层IL12上。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和第六数据线DL6可以被第三绝缘层IL13至少部分地覆盖。如上所述,由于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交替地布置在不同层上,因此可以减小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之间的间距Δd。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第一数据线DL1、第三数据线DL3和第五数据线DL5可以包括与参照图6描述的栅电极(例如,驱动栅电极G1)的材料相同的材料。第二数据线DL2、第四数据线DL4和第六数据线DL6可以包括与参照图6描述的存储电容器Cst的第二存储电容器板Cst2的材料相同的材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绝缘层IL11可以与栅极绝缘层IL2对应,第二绝缘层IL12可以与第一层间绝缘层IL3对应,第三绝缘层IL13可以与第二层间绝缘层IL4对应。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数据线可以通过使用图6或图7中所示的导电层和绝缘层形成。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扇出区域FOA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18示出了非显示区域NDA中的数据驱动电路150和数据分配器180,数据分配器180包括电连接到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的解复用器。
数据分配器180可以连接到多条输出线DL-A、DL-B和DL-C且连接到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例如,第一数据线至第六数据线DL1、DL2、DL3、DL4、DL5和DL6)。数据分配器180可以包括m/i个解复用器(其中,m和i是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解复用器包括多个开关器件。解复用器将数据信号供应到i条数据线,所述数据信号从一条输出线供应。因此,在使用解复用器的情况下,由于数据驱动电路150的输出线不需要形成为与数据线的数量一样多,因此可以减少连接到数据驱动电路150的输出线的数量,因此可以减少包括在数据驱动电路150中的集成电路的数量。
在扇出区域FOA中,多条数据线DL1、DL2、DL3、DL4、DL5、DL6……可以包括第一数据线至第六数据线DL1、DL2、DL3、DL4、DL5和DL6,第一数据线至第六数据线DL1、DL2、DL3、DL4、DL5和DL6主要在y方向上延伸并且彼此分隔开且在x方向上顺序地布置。参照图8,第一数据线DL1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红色子像素SP-R1,第二数据线DL2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蓝色子像素SP-B1,第三数据线DL3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一绿色子像素SP-G1。此外,第四数据线DL4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二红色子像素SP-R2,第五数据线DL5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二蓝色子像素SP-B2,第六数据线DL6可以将数据信号供应到第二绿色子像素SP-G2。
尽管到目前为止已经主要描述了显示面板,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包括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属于本公开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上述示例性实施例,可以设置容易制造且具有提高的发射均匀性的显示面板。然而,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该效果的限制。
应当理解的是,在此所描述的实施例应被认为是描述性意义的,并且可以在本公开的范围内进行各种改变。每个实施例内的特征或方面的描述通常应被认为可以用于其它实施例中的其它类似特征或方面。尽管已经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一个或更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在其中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改变。

Claims (23)

1.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单位像素,设置在基底上,所述第一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绿色像素电极;以及
第二单位像素,在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单位像素相邻,所述第二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绿色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红色发射层,所述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用于发射红光的所述第二红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红色发射层,并且所述第一红色发射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红色发射层分隔开,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和所述第二单位像素中的每个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两者上的蓝色发射层,所述蓝色发射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对应,并且所述蓝色发射层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分隔开,并且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在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与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和/或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平坦化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基底之上,所述平坦化绝缘层包括第一接触孔、第二接触孔和第三接触孔,所述第一接触孔、所述第二接触孔和所述第三接触孔中的各个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彼此分隔开;
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红色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一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
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蓝色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二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以及
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绿色像素电路,通过所述第三接触孔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包括第一电极部和从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一接触孔至少部分地叠置的第一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包括第二电极部和从所述第二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二接触孔至少部分地叠置的第二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包括第三电极部和从所述第三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三接触孔至少部分地叠置的第三连接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均朝向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三连接部之间的区域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平坦化绝缘层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三接触孔分隔开的第四接触孔,
其中,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包括第四电极部和从所述第四电极部的一侧延伸且与所述第四接触孔至少部分地叠置的第四连接部,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与所述第四连接部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暴露所述第一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一开口、暴露所述第二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二开口和暴露所述第三电极部的中心部分的第三开口,
其中,所述像素限定层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和所述第三连接部中的每个。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蓝色发射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在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单位像素相邻的第三单位像素,所述第三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绿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蓝色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像素限定层,包括限定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的第四开口和限定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的第五开口;以及
间隔件,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在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蓝色发射层在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两者上设置为单个整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绿色发射层,所述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绿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绿色发射层,并且所述第一绿色发射层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与所述第二绿色发射层分隔开。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彼此分开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顺序地布置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所述第二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并且所述第三数据线将数据信号供应到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基底包括显示区域和扇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包括所述第一单位像素和所述第二单位像素,并且所述扇出区域包括均在所述显示区域周围延伸的所述第一数据线、所述第二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在所述扇出区域中设置在同一层上,并且所述第二数据线设置在与其上设置有所述第一数据线和所述第三数据线的所述层不同的层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在所述扇出区域中,所述第二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数据线的至少一部分叠置。
16.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在基底的显示区域中的多个像素组,
其中,所述多个像素组中的每个布置为2×2矩阵,并且包括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一象限中的第一单位像素、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二象限中的第二单位像素、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三象限中的第三单位像素和设置在所述矩阵的第四象限中的第四单位像素,
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一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一绿色像素电极,所述第二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二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二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二绿色像素电极,所述第三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三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三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三绿色像素电极,并且所述第四单位像素包括用于发射红光的第四红色像素电极、用于发射蓝光的第四蓝色像素电极和用于发射绿光的第四绿色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红色像素电极之间的在行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第三红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四红色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在所述行方向上的距离比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四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小。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绿色像素电极之间的在所述行方向上的距离与所述第三绿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四绿色像素电极之间的距离相同。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条数据线,所述多条数据线包括均在列方向上延伸、彼此分开且在行方向上顺序地布置的第一数据线、第二数据线和第三数据线,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红色像素电极,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数据线电连接到所述第一绿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三绿色像素电极。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和所述第二单位像素均还包括:第一蓝色发射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和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两者之上,
其中,所述第一蓝色发射层的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对应,并且所述第一蓝色发射层的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一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红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一红色发射层,
其中,所述第二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红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二红色发射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红色发射层与所述第二红色发射层分隔开。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像素限定层,所述像素限定层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限定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并且所述第二开口限定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
其中,所述第一蓝色发射层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在所述第一蓝色像素电极与所述第二蓝色像素电极之间的部分上。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所述第三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上的第三蓝色发射层,
其中,所述第四单位像素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四蓝色像素电极上的第四蓝色发射层,并且
其中,所述第三蓝色发射层与所述第四蓝色发射层分隔开。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像素限定层,包括第三开口和第四开口,所述第三开口限定所述第三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并且所述第四开口限定所述第四蓝色像素电极上的发射区域;以及
间隔件,设置在所述像素限定层的在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四开口之间的部分上。
CN202010760738.3A 2019-07-31 2020-07-31 具有以单位像素对布置的显示面板 Pending CN11231017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93368 2019-07-31
KR1020190093368A KR20210016141A (ko) 2019-07-31 2019-07-31 디스플레이 패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310172A true CN112310172A (zh) 2021-02-02

Family

ID=71899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760738.3A Pending CN112310172A (zh) 2019-07-31 2020-07-31 具有以单位像素对布置的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665947B2 (zh)
EP (1) EP3772108A1 (zh)
KR (1) KR20210016141A (zh)
CN (1) CN1123101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28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30352B2 (en) * 2007-11-13 2012-12-1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A2686174A1 (en) * 2009-12-01 2011-06-01 Ignis Innovation Inc High reslution pixel architecture
US8754913B2 (en) 2010-04-21 2014-06-17 Lg Display Co., Ltd. Subpixel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JP5311147B2 (ja) 2010-08-25 2013-10-09 株式会社豊田中央研究所 表面被覆金属ナノ粒子、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含む金属ナノ粒子ペースト
KR101257734B1 (ko) * 2010-09-08 2013-04-24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KR101871420B1 (ko) * 2012-02-08 2018-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CN103123927B (zh) 2013-01-24 2015-05-06 昆山维信诺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oled显示屏的像素结构及其金属掩膜板
KR102271226B1 (ko) 2013-11-13 2021-06-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및 이를 이용한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CN104752469B (zh) 2013-12-31 2018-08-0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结构及采用该像素结构的有机发光显示器
KR20160065397A (ko) * 2014-11-28 2016-06-0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4597655B (zh) 2015-02-13 2017-06-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像素排列结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60130048A (ko) 2015-04-30 2016-11-1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6486514B (zh) * 2015-08-31 2023-12-01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像素结构以及oled显示面板
KR101700558B1 (ko) 2016-04-20 2017-01-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20170120488A (ko) 2017-01-17 2017-10-3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KR102548119B1 (ko) 2017-12-05 2023-06-27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US11883096B2 (en) 2019-08-06 2024-01-30 Alcon Inc. Adaptive optic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itreoretinal surgery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5285A1 (zh) * 2021-04-01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85879B2 (en) 2024-05-14
US11665947B2 (en) 2023-05-30
KR20210016141A (ko) 2021-02-15
US20210036067A1 (en) 2021-02-04
US20230276677A1 (en) 2023-08-31
EP3772108A1 (en) 2021-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8791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sensor
KR102532307B1 (ko) 표시장치
CN110797373A (zh) 显示面板
US20170288002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180031866A (ko) 표시 장치
EP391679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20210078650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52730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263009A1 (en) Display device
KR20200136546A (ko) 표시장치
CN112542493A (zh) 显示面板
US11985879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an arrangement by unit pixel pairs
JP7261071B2 (ja) 表示装置
EP3761111B1 (en) Display device
CN115244706A (zh)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JP2023179629A (ja) 表示装置
KR20220044173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20147180A (ko) 표시장치
KR20210131508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00126463A (ko)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20230053949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display device
CN117497541A (zh) 显示装置
CN117998899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6261351A (zh) 显示装置
JP2005331570A (ja) 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