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8725A -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 Google Patents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8725A
CN112298725A CN202010579837.1A CN202010579837A CN112298725A CN 112298725 A CN112298725 A CN 112298725A CN 202010579837 A CN202010579837 A CN 202010579837A CN 112298725 A CN112298725 A CN 1122987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bel
unit
size
conveyed
attach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983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8725B (zh
Inventor
辻村久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298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7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8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8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26Devices for applying lab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8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 B65C9/1865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 B65C9/1876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 B65C9/1884Label feeding from strips, e.g. from rolls the labels adhering on a backing strip and being transferred by suction means the suction means being a movable vacuum arm or p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1/00Labelling flat essentially-rigid surfaces
    • B65C1/02Affixing labels to one flat surface of articles, e.g. of packages, of flat bands
    • B65C1/021Affixing labels to one flat surface of articles, e.g. of packages, of flat bands the label being applied by movement of the labelling head towards the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2Devices for moving articles, e.g. containers, past labelling st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08Label feeding
    • B65C9/12Removing separate labels from stacks
    • B65C9/14Removing separate labels from stacks by vacuu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0Controls;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CLABELLING OR TAGGING MACHINES, APPARATUS, OR PROCESSES
    • B65C9/00Details of labell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65C9/46Applying date marks, code marks, or the like, to the label during labelling

Landscapes

  • Label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该标签粘贴装置具备标签粘贴体、标签移动待机部、标签粘贴控制部、大小确定部和移动距离取得部。标签粘贴体保持标签、并使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标签移动待机部在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使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近旁位置待机。标签粘贴控制部在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时、将在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物体。大小确定部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移动距离取得部基于大小确定部所确定的物体的大小而取得标签粘贴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各自的不同移动距离。

Description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19年07月30日、申请号为US16/526158的美国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将其公开内容全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有对利用带式输送机等输送的箱体等物体粘贴标签的标签粘贴装置。这样的标签粘贴装置,使设于机械臂的标签粘贴体移动到物体的位置来粘贴标签打印机印字并发行的标签。
带式输送机输送物体并使物体在粘贴位置停止。标签打印机印字并发行要粘贴于物体的标签。标签粘贴装置将标签打印机发行的标签粘贴于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停止的物体。带式输送机将粘贴了标签的物体再次输送。
然而,随着近年来快递的增加等,物流业界处理的物体的量增加,用带式输送机输送大量物体。因此,带式输送机缩短物体的间隔而输送。因此,若为了对物体粘贴标签而使物体停止的时间变长,则有时粘贴标签的物体会滞留。由于这种情况,希望缩短为了粘贴标签而使物体停止的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1)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具备:标签粘贴体,其保持标签,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所述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标签移动待机部,其在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之前,使所述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标签粘贴控制部,当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时,将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
根据该方案(1),能够缩短从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后到标签粘贴于物体为止的标签的移动距离,因此,在为了在物体粘贴标签而带式输送机临时停止物体的输送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停止时间。
(2)在上述方案(1)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还具备:大小确定部,其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移动距离取得部,其按所述大小确定部确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取得所述标签粘贴体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到所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
根据该方案(2),通过根据由大小确定部确定的物体的大小来取得标签粘贴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能够根据不同物体调整标签粘贴体的移动距离,能够广泛适用不同大小的物体。
(3)在上述方案(1)或(2)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所述大小确定部基于测定所述物体的大小的测定部所测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来确定所述物体的大小。
根据该方案(3),通过测定部测定物体的大小,能够精确地确定物体的大小。
(4)在上述方案(3)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所述测定部在物体的输送路径的上方具有用于测定不同物体的大小的多个传感器。
根据该方案(4),通过在物体的输送路径的上方设置多个传感器来测定不同物体的大小,能够更精确地取得各个物体的大小数据。
(5)在上述方案(1)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所述标签粘贴体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所述标签并予以保持。
根据该方案(5),通过使标签粘贴体在起始位置与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标签并予以保持,能够缩短标签的移动距离。
(6)在上述方案(1)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所述标签粘贴控制部通过所述标签粘贴体使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所述标签移动到所述标签粘贴位置,并将所述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
根据该方案(6),能够利用标签粘贴体将标签迅速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并粘贴于物体,即使在为了在物体粘贴标签而带式输送机临时停止物体的输送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缩短停止时间。
(7)在上述方案(5)或(6)的标签粘贴装置中,优选是,所述标签粘贴体通过负压吸引而接收并保持所述标签。
根据该方案(7),通过利用负压吸引这一简单结构就能够使标签粘贴体可靠地接收并保持标签。
(8)一种标签粘贴装置的标签粘贴方法,所述标签粘贴装置具有保持标签、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所述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的标签粘贴体,该标签粘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之前,使所述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步骤;以及当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时,将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的步骤。
根据该方案(8),能够缩短从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后到标签粘贴于物体为止的标签的移动距离,因此,在为了在物体粘贴标签而带式输送机临时停止物体的输送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停止时间。
(9)在上述方案(8)的标签粘贴方法中,优选是,还包括如下步骤:利用测定部在物体的输送路径的上方测定物体而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的步骤;以及按所确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取得所述标签粘贴体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到所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的步骤。
根据该方案(9),通过根据所确定的物体的大小来取得标签粘贴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能够根据不同物体调整标签粘贴体的移动距离,能够广泛适用不同大小的物体。
(10)在上述方案(8)或(9)的标签粘贴方法中,优选是,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标签粘贴体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所述标签并予以保持的步骤。
根据该方案(10),通过使标签粘贴体在起始位置与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标签并予以保持,能够缩短标签的移动距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涉及的标签打印机、标签粘贴装置和带式输送机的连接关系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标签打印机、标签粘贴装置、带式输送机的构成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3是从A方向观察到的标签打印机、标签粘贴装置、带式输送机的构成例的概略说明图;
图4是表示标签打印机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5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的硬件构成的框图;
图6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的移动距离部的存储器构成的图;
图7是表示标签打印机的控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的功能构成的功能框图;
图9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的控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在标签粘贴装置中,标签粘贴体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的图;
图11是表示在标签粘贴装置中,标签粘贴体位于近旁位置的状态的图;以及
图12是表示在标签粘贴装置中,标签粘贴体位于标签粘贴位置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实施例,标签粘贴装置具备标签粘贴体、标签移动待机部、标签粘贴控制部、大小确定部和移动距离取得部。标签粘贴体保持标签、并使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标签移动待机部在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使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近旁位置待机。标签粘贴控制部在物体被输送到粘贴位置时、将在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物体。大小确定部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移动距离取得部按照大小确定部所确定的各个物体的大小而取得标签粘贴体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标签粘贴装置的实施方式。在实施方式中,将箱体作为物体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将CPU作为处理器的一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为标签粘贴装置的一实施方式,并不限定其构成、规格等。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涉及的标签打印机1、标签粘贴装置3和带式输送机9的连接关系的概略图。如图1所示,标签打印机1和标签粘贴装置3以经由LAN(LocalArea Network:局域网)等通信线路T而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此外,标签粘贴装置3和带式输送机9以经由LAN等通信线路T而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接着,说明标签打印机1、标签粘贴装置3和带式输送机9的结构。图2是表示标签打印机1、标签粘贴装置3和带式输送机9的一结构例的概略说明图。如图2所示,标签打印机1具备:标签供给轴51、标签发行轴52、标签卷取轴53、印字部19、压板54、带供给轴55、带卷取轴56。标签供给轴51以使卷辊状的标签用纸511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该标签用纸511,所述标签用纸511在长条状的台纸D连续地粘贴有多张标签L。标签发行轴52将台纸D急剧折返。当标签发行轴52使台纸D急剧折返时,标签L被从台纸D剥离。剥离下的标签L1从标签发行口48(参照图3)向外部发行。标签卷取轴53将通过标签发行轴52而折返的台纸D卷取。
色带供给轴55支承含浸有热溶解性油墨的卷辊状的色带551。带卷取轴56将从卷辊状的色带551送出、并用于标签L的印字的色带I卷取。
印字部19具备排成一列的许多发热元件(未图示)。作为输送部20(参照图4)的压板54通过马达(未图示)而旋转。印字部19和压板54位于从标签供给轴51送出的标签用纸511的输送中途。印字部19和压板54夹持所输送的标签L和色带I。印字部19通过发热元件的发热而对色带I施加热量,将溶融的油墨转印到所夹持的标签L,从而印刷文字、图形等。
压板54通过自身的旋转而将所夹持的标签L、台纸D和色带I向标签L的发行方向(箭头P1方向)输送。若压板54旋转,则粘贴于台纸D的标签L被从标签用纸511送出。然后送出的标签L被向印字部19输送。印字部19对标签L进行印字。印字后的标签L被向标签发行轴52方向(箭头P1方向)输送。接着,通过标签卷取轴53卷取台纸而标签发行轴52使台纸D急剧折返时,标签L利用自身的硬挺度而作为标签L1从标签发行口48被发行。标签发行传感器21检测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标签L1是否存在于标签发行口48。在标签L1已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状态下,标签发行传感器21检测到标签L1存在于标签发行口48。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标签L1被后述的吸引部8吸引而移动时,则标签发行传感器21检测到在标签发行口48不存在标签L1。
接着,说明标签粘贴装置3。标签粘贴装置3具备中空圆柱状的打印机6。此外,标签粘贴装置3在打印机6内部具备机械臂7。机械臂7能够在打印机6内在箭头P2方向上上下动作。机械臂7例如利用空气压而在打印机6内上下动作。
在机械臂7的下方侧顶端部设有吸引部8(标签粘贴体)。当机械臂7上下动作时,吸引部8与其对应地上下动作。吸引部8为平面形状,通过施加负压的标签吸引部45(参照图5)而从下表面8a吸引标签L1。吸引部8位于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标签L1的正上方,一边下降一边吸引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标签L1并向下方移动。
吸引部8在起始位置(home position)、近旁位置和标签粘贴位置停止。起始位置是吸引部8退避的位置(图10的位置)。近旁位置是在吸引部8吸引着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的标签L1的状态下进一步下降的、相对于箱体N向上方分离规定距离的位置。标签粘贴位置是相对于近旁位置向下方分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且是与箱体N的上表面NU(参照图11)的高度相等的位置。即,近旁位置位于作为最高位置的起始位置与作为最低位置的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高度位置。
带式输送机9位于标签粘贴装置3的大致正下方。带式输送机9通过输送带91(参照图3)旋转而将箱体N从图2中的进深方向里侧向手边侧输送。
带式输送机9例如在箱体N的输送方向中途具备对通过输送带91输送的箱体N的高度(即大小)进行测定的测定部41。测定部41具备多个透射型传感器。关于测定部41将在图3后述。此外,带式输送机9具备在箱体N的输送中途检测所输送的箱体N的顶端位置的顶端检测部42。顶端检测部42具备透射型传感器。关于顶端检测部42将在图3后述。
图3是从图2中的A方向(横向右侧)观察到的标签打印机1、标签粘贴装置3、带式输送机9的构成例的概略说明图。如图3所示,带式输送机9具备驱动辊92、从动辊93和输送带91。当驱动辊92旋转时,架设于驱动辊92与从动辊93的输送带91转动,将输送带91上的箱体N向箭头P3方向输送。驱动辊92由输送马达(未图示)驱动。
在标签粘贴装置3与标签打印机1的上游的带式输送机9的两侧具备顶端检测部42。顶端检测部42具备透射型传感器421。顶端检测部42通过透射型传感器421对带式输送机9输送的箱体N进行检测,由此对通过顶端检测部42的箱体N的顶端位置进行检测。由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顶端位置的箱体N位于相对于标签粘贴装置3向箱体N粘贴标签L的位置即粘贴位置分离一定的规定距离的位置。即,由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顶端位置的箱体N在经过一定的规定时间后到达粘贴位置。这对于任意大小的箱体都一样。当然,顶端检测部42可以设于粘贴位置。也就是由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的箱体N与粘贴位置之间的距离为0m,上述一定的规定时间为0s。
此外,在顶端检测部42的上游的带式输送机9的两侧具有测定部41。测定部41在箱体N的高度方向上从下侧向上侧而具有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第3传感器413这3个透射型传感器(transmission sensor)。在此,假定箱体的高度(即箱体的大小)不同的三种箱体。高度低的箱体N1、高度中等程度的箱体N2和高度高的箱体N3。第1传感器411对在带式输送机9上输送的箱体N1、箱体N2和箱体N3进行检测。第2传感器412对在带式输送机9上输送的箱体N1和箱体N2进行检测。第3传感器413对在带式输送机9上输送的箱体N3进行检测。即,箱体N1通过测定部41时,第1传感器411检测到有箱体N,但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413检测到无箱体N。此外,箱体N2通过测定部41时,第1传感器411和第2传感器412检测到有箱体N,第3传感器413检测到无箱体N。此外,箱体N3通过测定部41时,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413检测到有箱体N。即,按被输送的箱体的高度(大小),而从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第3传感器413的输出模式不同。
以下,说明标签打印机1的硬件。图4是表示标签打印机1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如图4所示,标签打印机1具备: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11、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2、RAM(Random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3、存储器部14等。CPU11为控制主体。ROM12存储各种程序。RAM13将程序、各种数据展开。存储器部14存储各种程序。CPU11、ROM12、RAM13、存储器部14彼此经由总线15而连接。CPU11、ROM12和RAM13构成控制部100。即,控制部100通过CPU11按照存储于ROM12、存储器部14并展开于RAM13的控制程序而动作,由此执行后述的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处理。
RAM13具备印字数据部131。印字数据部131存储从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等信息处理装置接收的、要印字于标签的印字数据。
存储器部14由HDD(HardDiscDrive:硬盘驱动器)、闪存等构成,即使切断电源也维持其存储内容。存储器部14具备控制程序部141。控制程序部141存储用于控制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程序。
控制部100经由总线15和控制器16而连接操作部17、显示部18、印字部19、标签输送部20和标签发行传感器21。
操作部17是进行标签打印机1的操作的键盘。显示部18将关于标签打印机1的信息显示给操作者。印字部19向标签L进行文字、图形等的印字。标签输送部20是使压板54旋转的马达。标签发行传感器21是检测在标签发行口48有无所发行的标签L1的、反射型或透射型的传感器。
此外,控制部100经由总线15而与通信接口(I/F)22连接。控制部100经由通信接口22而能够与标签粘贴装置3相互通信。
以下,说明标签粘贴装置3的硬件。图5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3的硬件构成的框图。如图5所示,标签粘贴装置3作为处理器的一例的CPU31、ROM32、RAM33、存储器部34等。CPU31为控制主体。ROM32存储各种程序。RAM33将程序、各种数据展开。存储器部34存储各种程序。CPU31、ROM32、RAM33、存储器部34彼此经由总线35而连接。CPU31、ROM32和RAM33构成控制部300。即,控制部300通过CPU31按照存储于ROM32、存储器部34并展开于RAM33的控制程序而动作,由此执行后述的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处理。
RAM33具备箱数据部331。箱数据部331分别存储来自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第3传感器413的输出(表示检测到还是未检测到箱体N的输出)。
存储器部34由HDD、闪存等构成,即使切断电源也维持其存储内容。存储器部34具备控制程序部341和移动距离部342。控制程序部341存储用于控制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程序。移动距离部342将在图6后述。
控制部300经由总线35和控制器36而具备操作部37、显示部38、吸引部位置传感器43、机械臂驱动部44、标签吸引部45。操作部37是用于操作标签粘贴装置3的键盘。显示部38向操作者显示信息。吸引部位置传感器43是检测吸引部8是否位于作为退避位置的起始位置的传感器。机械臂驱动部44例如是利用空气压而使机械臂上下动作的装置。机械臂驱动部44通过使机械臂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由此使吸引部8移动到起始位置、近旁位置或标签粘贴位置。标签吸引部45借助负压而使吸引部8吸引标签L。
此外,控制部300经由总线35而与通信接口(I/F)46连接。控制部300经由通信接口46而能够与在标签打印机1、带式输送机9设置的测定部41及顶端检测部42等相互通信。测定部41具备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413。顶端检测部42具备传感器421。此外,控制部300经由总线35与计时器47连接。计时器47对时间计时并输出。
接着,说明移动距离部342。图6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3的移动距离部342的存储器构成的图。如图6所示,移动距离部342以与箱体的高度(大小)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从吸引部8的起始位置到近旁位置的移动距离。移动距离部342具备箱尺寸部3421和移动距离数据部3422。箱尺寸部3421存储表示箱体N大小的信息(在实施方式中为箱体N1的信息、箱体N2的信息和箱体N3的信息)。移动距离数据部3422以与存储于箱尺寸部3421的表示箱体大小的信息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移动距离相关的数据。具体而言,移动距离部3422以与箱体N1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到箱体N1的上表面移动了第1移动距离的距离信息。此外,移动距离部3422以与箱体N2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到箱体N2的上表面移动了第2移动距离的距离信息。此外,移动距离部3422以与箱体N3相关联的方式存储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到箱体N3的上表面移动了第3移动距离的距离信息。第1移动距离比第2移动距离长。第2移动距离比第3移动距离长。即,第1移动距离比第3移动距离长。
以下,说明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图7是表示标签打印机的控制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如图7所示,标签打印机1的控制部100判断是否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印字数据(S11)。待机直到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印字数据(S11的否),在判断为从信息处理装置接收到印字数据的情况下(S11的是),控制部100将接收到的印字数据存储于印字数据部131(S12)。
接着,控制部100基于来自吸引部位置传感器43的输出,判断吸引部8是否位于起始位置(S13)。在判断为吸引部8未位于起始位置的情况下(S13的否),控制部100待机直到吸引部8移动到起始位置。在判断为吸引部8位于起始位置的情况下(S13的是),控制部100判断在标签发行位置是否存在已发行的标签L1(S14)。控制部100根据标签发行传感器21是否在标签发行口48检测到标签L1,由此判断是否存在已发行的标签L1。控制部100在标签发行传感器21于标签发行口48检测到标签L1的情况下,判断为存在已发行的标签L1。控制部100在标签发行传感器21未在标签发行口48检测到标签L1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发行的标签L1。在判断为存在已发行的标签L1的情况下(S14的否),控制部100待机,直到标签发行传感器21检测不到标签L1。在判断为不存在发行的标签L1的情况下(S14的是),控制部100驱动印字部19和标签输送部20,将存储于印字数据部131的印字数据印刷到标签L(S15)。然后控制部100驱动标签输送部20,将印字完毕的标签L1从标签发行口48发行(S16)。然后,控制部100返回S11
以下,说明标签粘贴装置3的功能构成。图8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3的功能构成的功能框图。如图8所示,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部300通过按照存储于控制程序部341的控制程序而动作,从而作为大小确定部301、移动距离取得部302、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和标签粘贴控制部304发挥功能。
大小确定部301具有确定所输送的箱体N的大小的功能。测定部41进行测定,基于存储于箱数据部331的箱体N的大小数据(第1传感器411的输出、第2传感器412的输出、第3传感器413的输出)而确定箱体N的大小。在第1传感器411输出为检测到箱体N、而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413输出为未检测到箱体N的情况下,大小确定部301确定所输送的箱体N为箱体N1。此外,在第1传感器411和第2传感器412输出为检测到箱体N、而第3传感器413输出为未检测到箱体N的情况下,大小确定部301确定所输送的箱体N为箱体N2。此外,在第1传感器411、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的输出为检测到箱体N的情况下,大小确定部301确定所输送的箱体N为箱体N3。需要说明的是,箱体N的大小是由测定部41测定的,但不限于此。例如,可以通过通信I/F46与服务器等通信来取得箱体N大小的信息。大小确定部301可以基于所取得的箱体N的大小的信息来确定箱体的大小。
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具有基于大小确定部301确定的箱体N的大小、取得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各自的不同移动距离的功能。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基于大小确定部301确定的箱体N的大小而检索移动距离部342,取得与所确定的箱体N相关联地存储于移动距离部3422的、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移动距离相关的信息。在实施方式中,所确定的箱体为箱体N1时,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第1移动距离的数据。所确定的箱体为箱体N2时,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第2移动距离的数据。所确定的箱体为箱体N3时,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第3移动距离的数据。
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具有在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使吸引部8移动到从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而使保持于吸引部8的标签在近旁位置待机的功能。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了移动距离取得部302所取得的移动距离,使标签L1在近旁位置待机。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在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了第1移动距离的数据的情况下,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第1移动距离而移动到近旁位置。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在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了第2移动距离的数据的情况下,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第2移动距离而移动到近旁位置。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在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取得了第3移动距离的数据的情况下,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第3移动距离而移动到近旁位置。近旁位置是相对于箱体N的上表面离开一定的规定距离(例如1cm)的位置,无论是在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移动第1移动距离的情况下、还是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移动第2移动距离的情况下、亦或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移动第3移动距离的情况下,近旁位置均是相对于箱体N离开同一规定距离的位置。在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向近旁位置移动时,由标签发行部48发行的标签L1被吸引部8吸引,而移动到近旁位置。即,当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吸引部8位于近旁位置时,标签L1也移动到近旁位置。
标签移动待机部303在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箱体N的顶端时,在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即,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即,吸引部8及由吸引部8吸引着的标签L在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时已在近旁位置待机。
当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时,标签粘贴控制部304将在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L1粘贴于该箱体N。标签粘贴控制部304利用吸引部8使在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L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将其粘贴于箱体N。
以下,说明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处理。图9是表示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处理流程的的流程图。标签粘贴装置3的控制部300使吸引部8向起始位置移动(S21)。当吸引部位置传感器43检测到吸引部8时,控制部300判断为吸引部8已移动到起始位置。因此,控制部300使吸引部8朝向起始位置移动,直到吸引部位置传感器43检测到吸引部8。
图10是表示吸引部8位于起始位置的状态的图。如图10所示,吸引部8位于比标签发行部48靠上方的起始位置。
接着,控制部300判断是否从测定部41经由通信I/F46接收到与箱体N的大小相关的信息(S22)。在判断为从测定部41接收到与箱体N的大小相关的信息(第1传感器411的输出、第2传感器412的输出、第3传感器413的输出)的情况下(S22的是),控制部300将接收的与箱体N的大小相关的信息存储于箱数据部331(S23)。然后,控制部300返回S21。
在图10中,第1传感器411输出表示检测到箱体N这一情况的信息。而第2传感器412和第3传感器413输出表示未检测到箱体N这一情况的信息。如此,测定部41输出表示检测到箱体N1这一情况的信息。
此外,在判断为未接收到与箱体N的大小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S22的否),控制部300判断是否从顶端检测部42经由通信I/F46接收到检测到箱体N顶端的信息(S31)。在判断为接收到检测到箱体N顶端的信息的情况下(S31的是),大小确定部301基于存储于箱数据部331的与箱体N的大小相关的信息,确定所输送的箱体N的大小(高度)(S32)。接着,移动距离取得部302基于所确定的箱体N的大小检索移动距离部342,取得吸引部8的移动距离(S33)。接着,控制部300启动计时器47(S34)。接着标签移动待机部303驱动机械臂驱动部44,使机械臂7和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S35)。吸引部8在向近旁位置移动的中途,吸引从标签发行部48发行的标签L1而运送到近旁位置。然后,标签移动待机部303使移动的标签L1在近旁位置待机(S35)。
图11是表示在S35中使吸引部8移动到近旁位置的状态的图。在图11中,顶端检测部42检测箱体N(N1)。机械臂7和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向下方(箭头P4方向)移动到近旁位置。由吸引部8吸引的标签L1也与吸引部8一起移动到近旁位置待机。在图11中,近旁位置是相对于箱体N的上表面NU向上方分离了距离d(例如1cm)的位置。此外,在图11中,虽然箱体N还未到达粘贴位置,但被吸引部8吸引的标签L1已经位于近旁位置,待机直到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
接着,控制部300判断在S34启动计时器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S36)。若在S34启动计时器后经过了规定时间,则箱体N(无论是箱体N1、箱体N2还是箱体N3)被输送到粘贴位置。在判断为在S34启动计时器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36的是),带式输送机9停止箱体N的输送。然后,标签粘贴控制部304使吸引部8从近旁位置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在箱体N粘贴标签L1(S37)。并且,控制部300将在S34启动的计时器47停止(S38)。然后,控制部300返回S21。其后,带式输送机9再次输送箱体N。此外,在判断为在S34启动计时器后未经过规定时间的情况下(S36的否),控制部300在S36待机直到经过规定时间。此外,在S31中判断为未接收到检测到箱体N顶端的信息的情况下(S31的否),控制部300返回S21。
图12是表示在S37中使吸引部8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在位于粘贴位置的箱体N的上表面NU粘贴了标签L1的状态的图。
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在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前,吸引部8和标签L1移动到近旁位置待机。并且,当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时,使在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L1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将标签N1粘贴于箱体N。因此,能够缩短从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之后到标签L1粘贴于箱体N为止的标签L1的移动距离。因此,在为了在箱体N粘贴标签L1而带式输送机9临时停止箱体N的输送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停止时间。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提示,并不意图限定发明范围。上述新的实施方式可以以其他的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组合。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包含于发明范围、要旨,并且也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方案及其等同范围。
例如,在实施方式中,使吸引部8从近旁位置移动到标签粘贴位置而将位于近旁位置的标签L1粘贴于箱体N。但不限于此,可以是例如使用空气压,将位于近旁位置的标签L1吹到标签粘贴位置而粘贴于箱体N。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作为箱体N说明了粘贴标签L1的物体。但是,标签粘贴装置3可以在箱体N以外的物体粘贴标签L1。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启动计时器47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将标签L1粘贴于箱体N。这是因为,无论箱体N是箱体N1、箱体N2还是箱体N3,从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箱体N的顶端起到输送至粘贴位置所需的时间设为相同。但不限于此,例如,将从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箱体N1的顶端起到箱体N1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时间设为规定时间1,将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箱体N2的顶端起到箱体N2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时间设为规定时间2,将顶端检测部42检测到箱体N3的顶端起到箱体N3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时间设为规定时间3。在该情况下,箱体N1的大小小于箱体N2的大小、且箱体N2的大小小于箱体N3的大小,因此规定时间1比规定时间2短,规定时间2比规定时间3短。于是,在箱体N1被输送的情况下,标签粘贴装置3经过规定时间1后粘贴标签L1。此外,在箱体N2被输送的情况下,标签粘贴装置3经过规定时间2后粘贴标签L2。此外,箱体N3被输送的情况下,标签粘贴装置3经过规定时间3后粘贴标签L3。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在启动计时器47后经过了规定时间之后,将标签L1粘贴于箱体N。但不限于此,可以是,设置有在粘贴位置检测箱体N的传感器,当传感器在粘贴位置检测到箱体N时,标签粘贴装置3在箱体N粘贴标签L1。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基于大小确定部301确定的箱体N的大小而取得使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移动距离相关的信息。但不限于此,吸引部8从起始位置移动到近旁位置的移动距离可以不依赖于箱体N的大小而为恒定。例如,无论输送来的箱体为箱体N1、箱体N2或箱体N3的任一个,都使吸引部8移动第4移动距离。第4移动距离是预先存储于移动距离部342的规定的移动距离,在该例中可以是第3移动距离以下的移动距离。在该情况下,也能缩短箱体N被输送到粘贴位置起直到将标签L1粘贴于箱体N的标签L1的移动距离。因此,在为了在箱体N粘贴标签L1而带式输送机9临时停止箱体N的输送的情况下,能够缩短停止时间。

Claims (10)

1.一种标签粘贴装置,具备:
标签粘贴体,其保持标签,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所述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
标签移动待机部,其在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之前,使所述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以及
标签粘贴控制部,当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时,将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还具备:
大小确定部,其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以及
移动距离取得部,其按所述大小确定部确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取得所述标签粘贴体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到所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
所述大小确定部基于测定所述物体的大小的测定部所测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来确定所述物体的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
所述测定部在物体的输送路径的上方具有用于测定不同物体的大小的多个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
所述标签粘贴体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所述标签并予以保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
所述标签粘贴控制部通过所述标签粘贴体使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所述标签移动到所述标签粘贴位置,并将所述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标签粘贴装置,其中,
所述标签粘贴体通过负压吸引而接收并保持所述标签。
8.一种标签粘贴装置的标签粘贴方法,所述标签粘贴装置具有保持标签、并从起始位置移动而将所述标签粘贴于被输送到粘贴位置的物体的标签粘贴体,该标签粘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之前,使所述标签粘贴体移动到从所述起始位置到标签粘贴位置之间的近旁位置并使所保持的所述标签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步骤;以及
当所述物体被输送到所述粘贴位置时,将在所述近旁位置待机的标签粘贴于所述物体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标签粘贴方法,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测定部在物体的输送路径的上方测定物体而确定所输送的物体的大小的步骤;以及
按所确定的所述物体的大小,取得所述标签粘贴体从所述起始位置移动到所述近旁位置的不同移动距离的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标签粘贴方法,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所述标签粘贴体在所述起始位置与所述近旁位置之间的位置接收所述标签并予以保持的步骤。
CN202010579837.1A 2019-07-30 2020-06-23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Active CN1122987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526,158 2019-07-30
US16/526,158 US10919660B1 (en) 2019-07-30 2019-07-30 Label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8725A true CN112298725A (zh) 2021-02-02
CN112298725B CN112298725B (zh) 2022-10-04

Family

ID=71108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9837.1A Active CN112298725B (zh) 2019-07-30 2020-06-23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10919660B1 (zh)
EP (1) EP3771652B1 (zh)
CN (1) CN1122987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775A (zh) * 2021-05-20 2021-07-06 常州柯勒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贴标设备及贴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19660B1 (en) * 2019-07-30 2021-02-1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Labeling apparatu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0004A (en) * 1994-04-29 1998-05-12 Accu-Sort Systems, Inc. Label applicator
US20050205192A1 (en) * 2002-11-14 2005-09-22 Bizerba Gmbh & Co. Kg Labeling device for moved objects and method of labeling moved objects
CN101381011A (zh) * 2007-09-07 2009-03-11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贴标机和贴标机
CN101573270A (zh) * 2007-01-03 2009-11-04 Tempix股份公司 用于贴标机的辅助机器
US20160052659A1 (en) * 2012-10-04 2016-02-25 Bell And Howell,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printing and applying labels to products
CN109896108A (zh) * 2019-03-22 2019-06-18 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的贴胶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4913A (en) * 1994-04-29 1999-09-21 Accu-Sort Systems, Inc. Label applicator
JP2783256B2 (ja) * 1996-05-31 1998-08-06 株式会社寺岡精工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4322597B2 (ja) 2003-08-29 2009-09-02 株式会社サトー ラベル貼付装置
US9352872B2 (en) * 2012-10-04 2016-05-31 Bell And Howell, Llc Method and system to print and apply labels to products
US10919660B1 (en) * 2019-07-30 2021-02-16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Label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50004A (en) * 1994-04-29 1998-05-12 Accu-Sort Systems, Inc. Label applicator
US20050205192A1 (en) * 2002-11-14 2005-09-22 Bizerba Gmbh & Co. Kg Labeling device for moved objects and method of labeling moved objects
CN101573270A (zh) * 2007-01-03 2009-11-04 Tempix股份公司 用于贴标机的辅助机器
CN101381011A (zh) * 2007-09-07 2009-03-11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打印机-贴标机和贴标机
US20160052659A1 (en) * 2012-10-04 2016-02-25 Bell And Howell,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ically printing and applying labels to products
CN109896108A (zh) * 2019-03-22 2019-06-18 乾大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送料的贴胶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71775A (zh) * 2021-05-20 2021-07-06 常州柯勒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贴标设备及贴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031960A1 (en) 2021-02-04
US10919660B1 (en) 2021-02-16
EP3771652A1 (en) 2021-02-03
US11292632B2 (en) 2022-04-05
CN112298725B (zh) 2022-10-04
US20210130027A1 (en) 2021-05-06
EP3771652B1 (en) 2023-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92440B2 (ja) プリンタラベラ装置及びラベラ
CN112298725B (zh) 标签粘贴装置及标签粘贴方法
JP4593340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US9840102B2 (en) Thermal printer
JP2020064587A5 (zh)
JP4412960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14139102A (ja)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0202274A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及び貼付方法
US20200399008A1 (en) Label supply apparatus and label recovery apparatus
JP6094651B2 (ja) 印刷媒体
JP5825251B2 (ja) 印刷装置
JP4576105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5351577B2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4828905B2 (ja) シート貼付装置
US11836567B1 (en) Wireless tag attaching device and system
JP2016064535A (ja) 印字装置
KR20190047747A (ko) Rfid태그 검수시스템
CN210882967U (zh) 标签粘贴装置
JP2007161467A (ja) 印刷装置、ロール紙の用紙残量による制御
US20240092090A1 (en) Printer device
JP6625769B2 (ja) パラメータ設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パラメータ端末
US20220188530A1 (en) Electronic tag wri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same
JP2824431B2 (ja) 巻取製品の自動印字装置
JP2010052771A (ja) ラベル貼付装置
JP2006335393A (ja) Rfid貼付装置およびその貼付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