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8677A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298677A CN112298677A CN202011216519.5A CN202011216519A CN112298677A CN 112298677 A CN112298677 A CN 112298677A CN 202011216519 A CN202011216519 A CN 202011216519A CN 112298677 A CN112298677 A CN 1122986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box
- jacking
- feeding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24—Breaking creases to facilitate setting-up cart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39/00—Nozzles, funnels or guide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B65B39/007—Guides or funnels for introducing articles into containers or wra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12—Feeding flexible bags or carton blanks in flat or collapsed state; Feeding flat bags connected to form a series or chain
- B65B43/14—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 B65B43/16—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 B65B43/18—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 B65B43/185—Feeding individual bags or carton blanks from piles or magazines by grippers by suction-operated gripp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arton bl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43/00—Forming, feeding, opening or setting-up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in association with packaging
- B65B43/42—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 B65B43/46—Feeding or positioning bags, boxes, or cartons in the distended, opened, or set-up state; Feeding preformed rigid containers, e.g. tins, capsules, glass tubes, glasses, to the packaging position; Loca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t the filling position; Support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during the filling operation using gripp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10—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 B65B5/106—Fill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progressively or in stages by introducing successive articles, or layers of articles by push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7/00—Closing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after filling
- B65B7/16—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 B65B7/20—Closing semi-rigid or rigid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not deformed by, or not taking-up shape of, contents, e.g. boxes or cartons by folding-down preformed fla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Filling Or Packaging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通过从箱子底部将物料装入箱子的方式,来实现对易损易碎件、异形件的装箱,也满足对单层数量极多的物料装箱。同时也能实现在装箱过程中对物料的上下限位功能,防止物料箱内变位。此发明对现有装箱技术的从根本上变革,有更大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体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货物装入箱体内,通常需要采用装箱机实现,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装箱机通常是自箱体上部将货物放入箱体,对于一些易碎、易损件、异形件和超比重件,无法通过常用的吸盘将货物放入箱体,也无法通过机械手轻易抓取拿放,对于小件物品,单层放置数目过多,逐一吸取拿放,效率低且容易出故障,而对于一些空泡包装的货物,因在取放的同时需要对货物进行限位,现有技术中的装箱机均无法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包括开箱部、装箱部和封箱部,所述开箱部和封箱部分别位于所述装箱部横向两侧且均与所述装箱部连接;所述装箱部包括下装箱机构、压料合盖机构、压料折盖机构、平排过渡机构、进料机构和装箱部机架,所述下装箱机构、压料折盖机构、平排过渡机构和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压料合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且位于所述装箱部机架的顶部,所述压料合盖机构通过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下移动,所述下装箱机构、平排过渡机构和进料机构均位于所述装箱部机架的底部,所述下装箱机构和进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平排过渡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下装箱机构与所述压料合盖机构位置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压料折盖机构包括第一压料折盖机构和第二压料折盖机构,所述第一、二压料折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压料合盖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二压料折盖机构均包括压料升降主板和装箱上部可调机构,所述压料合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升降主板上,所述压料升降主板通过所述装箱上部可调机构带动所述压料合盖机构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下装箱机构包括挡舌顶升机构和装箱导向顶升机构,所述挡舌顶升机构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包括底顶机构、装箱导罩机构,所述装箱导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顶机构上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顶机构上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顶机构上下移动,所述底顶机构将货物运入原箱,所述装箱导罩机构支撑原箱。
优选的是,所述底顶机构包括底板顶升座和物料顶升主板,所述物料顶升主板位于所述底板顶升座的上方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的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下移动,所述装箱导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顶机构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还包括中顶出箱机构和折盖后压盖机构,所述中顶出箱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底面中部,所述折盖后压盖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座底面四角,所述折盖后压盖机构支撑原箱。
优选的是,所述中顶出箱机构包括出箱中间顶出板,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通过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底部的动力装置推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出箱顶出块,至少两个所述出箱顶出块在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上自前侧向后侧分布,所述物料顶升主板上设有供所述出箱顶出块穿过的孔。通过所述中顶出箱机构,辅助原箱底部合盖完成后,防止原箱与物料顶升主板压住,减小了摩擦,便于将原箱运出装箱部。
优选的是,所述挡舌顶升机构包括挡舌主活动座和挡舌插板机构,所述挡舌插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挡舌主活动座上,所述挡舌主活动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主活动座上的推动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优选的是,所述挡舌主活动座包括挡舌双边焊板、入料挂板和挡舌插板机构基座,所述挡舌双边焊板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横向两侧且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所述入料挂板通过所述挡舌双边焊板设置在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靠近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通过所述挡舌双边焊板设置在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上的推动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优选的是,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包括托板平移联板和挡舌插板,所述挡舌插板设置在所述托板平移联板上,所述托板平移联板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优选的是,所述挡舌插板包括插板座和插板,所述插板座与所述托板平移联板连接,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插板座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一侧设有挡舌导向托板,所述挡舌导向托板支撑所述插板,所述入料挂板上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槽。
优选的是,所述下装箱机构还包括底部合盖机构和长向托板顶升机构,所述底部合盖机构和长向托板顶升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且位于所述底板顶升座横向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长向托板顶升机构包括长向托板,所述长向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横向两侧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下移动。辅助合盖托板,防止合盖托板运行过程中自然下垂。
优选的是,所述平排过渡机构包括排层主架、排层沉隐推头,所述排层主架顶部设有过渡主板,所述排层沉隐推头通过层排推块下沉机构设置在所述排层主架靠近所述进料机构一侧底部,所述过渡主板设有供所述排层沉隐推头穿移的孔,所述层排推动下沉机构带动所述排层沉隐推头相对所述过渡主板上下移动,所述层排推动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层主架上的动力装置在所述排层主架纵向两侧之间往复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线基座和进料线,所述进料线设置在所述进料线基座上,所述进料线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进料线顶部设有进料线限位罩,所述进料线限位罩纵向两侧对应设有第一进料顶出开口和第二进料顶出开口,所述第一、二进料顶出开口均与所述过渡主架对应,所述第一进料顶出开口位于所述进料线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第一进料顶出开口处设有进料推出板,所述进料推出板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料线上的动力装置经所述第一、二进料顶出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装箱部还包括折边导向机构、底折边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底折边机构和顶升机构均位于所述压料折盖机构和下装箱机构之间,所述折边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底折边机构的下方,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和顶升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纵向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装置和第二顶升装置,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均包括顶升机构基座,所述顶升机构基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顶升机构上还设有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的顶升机构基座上,所述滑动托板支撑原箱。
优选的是,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包括加长托板和加长托板基座,所述加长托板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加长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加长托板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支撑原箱底部侧边,防止原箱底部侧边下垂。
优选的是,所述加长托板基座包括加长托板动力支座和折边导向滑导座,所述加长托板动力支座和折边导向滑导座连接,所述加长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加长托板动力支座上的动力装置穿过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与所述滑动托板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底折边机构包括第一底折边机构和第二底折边机构,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分别位于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均包括底折边板和底折边基座,所述底折边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底折边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折边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
优选的是,所述开箱部包括箱仓、箱仓取料机构、夹箱机构、移箱机构、底部折盖机构、箱体长向托平机构和开箱部机架,所述箱仓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一侧,所述箱仓取料机构、移箱机构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另一侧且与所述开箱部机架对应,所述夹箱机构设置在所述移箱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移箱机构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所述底部折盖机构设置在开箱部机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夹箱机构的下方,用于对原箱底部进行开盖,所述箱子长向托平机构位于所述开箱部机架的底部且与所述夹箱机构对应。
优选的是,所述移箱机构包括移箱滑轨组和移箱总定板,所述移箱总定板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上,所述夹箱机构通过动力装置经所述移箱滑轨组和移箱总定板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
优选的是,所述移箱滑轨组包括第一送箱滑轨,所述移箱总定板包括送箱滑块和送箱滑块底板,所述送箱滑块底板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上,所述送箱滑块设置在所述送箱滑块底板朝向所述夹箱机构一侧,所述第一送箱滑轨与所述送箱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夹箱机构通过所述动力装置经所述第一送箱滑轨和送箱滑块的配合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
优选的是,所述移箱滑轨组还包括第二送箱滑轨,所述第二送箱滑轨通过送箱吸盘板与所述第一送箱滑轨连接,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送箱吸盘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送箱滑轨与设置在所述夹箱机构上的移箱滑块连接以调整所述夹箱机构相对原箱的位置。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实现从箱体底部进料,避免了易碎、易损件、异形件和超比重件不易入箱的问题,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广度。
2、本发明通过平排过渡机构,实现单层多数目小件物品快速入箱和空泡包装货物入箱,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广度。
3、本发明通过挡舌顶升机构和底顶机构实现层层进货,提高了进货效率。
4、本发明通过装箱导罩机构使货物在入箱期间不与箱体直接接触,辅助箱体进货,提高货物进箱时的安全性。
5、通过移箱滑轨组与移箱总定板的配合,将原箱从开箱部运至装箱部,结构简单,同时避免干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开箱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夹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夹箱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5是移箱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移箱机构后侧视图。
图7是预折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是侧边反向折边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叉式双位升降机构初始状态图。
图10是叉式双位升降机构中位图。
图11是叉式双位升降机构高位图。
图12是箱子长向平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箱子长向平托机构顶部示意图。
图14是装箱部整体示意图。
图15是压料折盖机构示意图。
图16是压料合盖机构示意图。
图17是压料合盖机构底部示意图。
图18是前后折边机构示意图。
图19是侧折盖机构示意图。
图20是顶升机构示意图。
图21是底折边机构示意图。
图22是折边导向机构示意图。
图23是下装箱机构整体图。
图24是装箱导向顶升机构内部示意图。
图25是出箱中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6是装箱导向顶升机构初始位置图。
图27是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28是长向托板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9是底部合盖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0是底部合盖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31是挡舌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2是对顶错位气缸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3是平排过渡机构示意图。
图34是平排过渡机构结构底部示意图。
图35是平排过渡机构使用状态图。
图36是进料机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1-箱仓,2-箱仓取料机构,3-夹箱机构,31-箱长调整板,32-前开箱板,33-前折箱板,34-后开箱板, 35-后折箱板,36-可调收拢板,361-后折箱板长度调节部,362-收拢限位部,37-长度调节槽孔,38-销座固定座,39-销座推动气缸,310-销座,311-夹箱机构推动气缸,4-移箱机构,41-移箱滑轨组,411-第一送箱滑轨,412-第二送箱滑轨,413-送箱吸盘板,414-送箱缓冲块,4141-送箱缓冲件,4142-送箱缓冲固定件, 42-移箱总定板,421-送箱滑块底板,422-送箱滑块,5-预折边机构,51-预折边基座,52-预折边件,6-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1-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2-侧边反向折边件,7-箱子长向平托机构,71-平移伸缩机构,711- 叉顶平移固定组合,7111-叉式升降主动板,7112-叉顶平移滑块,712-叉顶伸缩组,7121-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2-平移五杆气缸,7123-叉式平移滑轨,7124-推动配合件,7125-平托板移动托锟,713-合盖托板, 72-叉式双位升降机构,721-叉顶上部,72101第一叉顶上部固定板,72102-第二叉顶上部固定板,72103- 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4-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2-叉顶下部,72201-第一叉顶下部固定板,72202-第二叉顶下部固定板,72203-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4-第二叉顶下部立板,723-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4第二叉式升降摆臂,725-第一升降槽孔,726-第二升降槽孔,727-第三叉式升降摆臂,728-第四叉式升降摆臂,729- 第三升降槽孔,7210-第一叉式摆臂长轴,7211-第二叉式摆臂长轴,7212-第三叉式摆臂长轴,7213-第四叉式摆臂长轴,7214-叉式顶升长轴,7215-第一叉式顶升气缸,7216-叉式顶升短轴,7217-第二叉式顶升气缸, 7218-叉顶气缸安装座,7219-叉顶气缸滑动组,72191-滑动组安装座,72192-叉顶气缸滑块,7220-顶升滑轨,7221-第四升降槽孔,8-开箱部机架,801-第一主框架,802-第一底部支撑,803-第一底部移动轮,804- 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5-第二横向辅助支架,806-第一竖向辅助支架,807-第三横向辅助支架,808-第四横向辅助支架,809-第一纵向辅助支架,810-第二纵向辅助支架,811-第三纵向辅助支架,812-第五横向辅助支架,813-第六横向辅助支架,814-第四纵向辅助支架,815-第五纵向辅助支架,816-第二竖向辅助支架, 817-第三竖向辅助支架,818-第六纵向辅助支架,819-第七横向辅助支架,820-第八横向辅助支架,821- 第四竖向辅助支架,9-放箱上挡板,10-下装箱机构,101-挡舌顶升机构,1011-挡舌主活动座,10111-挡舌双边焊板,10112-入料挂板,10113-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2-对顶错位气缸组合,10121-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2-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3-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4-挡舌顶升小气缸,10125-挡舌顶升气缸头导柱,10126-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7-挡舌顶升气缸顶板导柱,1013-挡舌插板机构,10131-第一挡舌导向托板,10132-托板平移气缸联板,10133-挡舌插板,10134-第二挡舌导向托板,1014-挡舌插板机构气缸, 102-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1-底顶机构,10211-底板顶升座,10212-物料顶升主板,10213-物料顶升气缸, 10214-物料顶升导柱,1022-装箱导罩机构,10221-进料口导舌,10222-进料侧导舌,10223-入箱导罩焊角片,10224-进料辅助导舌,10225-装箱导罩气缸,10226-进料导舌导柱,1023-拆盖后压盖机构,10231-顶边气缸座,10232-顶边气缸,1024-出箱中顶机构,10241-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2-出箱顶出气缸,10243- 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4出箱顶出块,10245-出箱中顶导柱,103-底部合盖机构,10301-底部合盖基座,10302- 底部合盖气缸,10303-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4-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5-第一底部合盖导柱,10306-第二底部合盖导柱,10307-限位挡片,10308-底部合盖导柱保护罩,10309-底部合盖弹簧,10310-底部合盖翻转板, 10311-底部合盖过渡短板,104-长向托板顶升机构,1041-长向托板气缸安装座,1042-长向托板第一气缸, 1043-挡舌顶料升降导柱,1044-长向托板过渡架,1045-长向托板,1046-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7-长向托板第二气缸,1048-长向托板第三气缸,11-压料合盖机构,111-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2-物料压紧装置, 11201-压料机构座,11202-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3-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4-压料升降导柱,11205-压料弹簧,11206-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7-放料气缸顶头,11208-压料导柱固定板,11209-第二放线导轮组合,11210-定口内导向座,11211-定口导向座,113-压料板,114-前后折边机构,1141-前折边机构,11411- 折边基座,11412-折边主支架,11413-折边副支架,1142-后折边机构,115-侧折盖机构,1151-第一侧折盖机构,11511-侧折盖主座,11512-侧折盖副座,11513-侧折盖板,1152-第二侧折盖机构,12-压料折盖机构, 121-第一压料折盖机构,1211-装箱上部可调机构,12111-第一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2-第二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3-可调机构丝杆,12114-可调机构导柱,1212-压料升降主板,122-第二压料折盖机构,123-升降环链,13-平排过渡机构,131-排层主架,1311-第一排层安装架板,1312-第二排层安装架板,1313-中间排层不动板联板,1314-排层导柱,132-平排过渡气缸,133-可视布层盒,1331-过渡主板,1332-等高架,1333-排层上部力板,134-层排推块下沉机构,1341-中间排气缸联板,1342-排层沉隐推头气缸,1343-垫高缓冲块,135-排层沉隐推头,1351-排层沉隐推头导柱,1352-中间排层顶出板,1353-中间推出一体板,1354- 凸顶,136-边挡板,137-中间排层气缸座,14-进料机构,141-进料线基座,142-进料线,143-进料线限位罩,144-进料顶出开口,145-进料顶出机构,1451-进料顶出固定架,1452-进料推出板,1453-进料顶出气缸,1454-进料顶出导柱,1455-进料顶出限位板,1456-侧挡板,15-折边导向机构,151-折边导向滑导座, 152-加长托板,153-滑导板,154-折边导向导柱,16-底折边机构,161-第一底折边机构,1611-底折边滑导座,1612-底折边板,1613-底折边导柱,162-第二底折边机构,17-顶升机构,171-第一顶升装置,1711-导盖滑规座,1712-顶升装置滑轨,1713-顶升装置滑块,1714-导盖升降座,172-第二顶升装置,18-装箱部机架,1801-第二主框架,1802-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4-第三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5-第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6-第一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8-第三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9-第四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0-第五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 1811-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2-第七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3-第八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4- 第一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5-第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6-第九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7-第十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9-滑动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包括开箱部、装箱部和封箱部,所述装箱部位于所述开箱部与所述封箱部之间。
所述开箱部包括箱仓1、箱仓取料机构2、夹箱机构3、移箱机构4、预折边机构5、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和箱子长向平托机构7,所述箱仓1、箱仓取料机构2、移箱机构3、预折边机构5、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和箱体长向平托机构7均固定在开箱部机架8上,本实施例中,所述开箱部机架8由第一主框架801 和若干辅助支架构成,所述第一主框架80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底部四角均设有第一底部支撑802和第一底部移动轮803,其中,所述第一底部移动轮803为万向轮,所述第一底部支撑802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一底部移动和第一底部支撑为现有结构,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4和第二横向辅助支架805,所述第一、二横向辅助支架并行排列在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一侧面的顶部位置且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4的竖向高度略高于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支架805的竖向高度,所述箱仓1固定在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一侧面(为了便于固定所述箱仓,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一侧面还设有第一竖向辅助支架806以辅助支撑固定所述箱仓1),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支架805上还设有与所述箱仓1适配的放箱上挡板9,且横向位置分别与所述箱仓1的两端适配,所述第二横向辅助支架805的竖向高度可调节。(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仓1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二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一侧面相对)设有第三横向辅助支架807和第四横向辅助支架808,所述第三横向辅助支架807与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4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箱仓取料机构2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4 和第三横向辅助支架807上,所述箱仓取料机构2的吸盘可在所述第一横向辅助支架804和第三横向辅助支架807之间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箱仓取料机构2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三、四横向辅助支架的长度均与第一主框架801的横向主支架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竖向辅助支架806的长度与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竖向主支架的长度相同。
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三侧面设有第一纵向辅助支架809,所述第一纵向辅助支架809的竖向高度与所述第四横向辅助支架808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四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主框架 801的第四侧面与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三侧面相对)设有第二纵向辅助支架810和第三纵向辅助支架 811,所述第二、三纵向辅助支架均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四侧面与第二侧面相接的竖向主支架上,另一端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相接的竖向主支架延伸,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三纵向辅助支架远离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二侧面的一端距离所述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一侧面的纵向距离大于原箱的侧面尺寸(本实施例中,特指原箱展开后面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四侧面的一面的尺寸),所述第三纵向辅助支架811位于所述第二纵向辅助支架810的下方,所述第二、三纵向辅助支架远离所述第一主框架的第二侧面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五、六横向辅助支架,所述第二纵向辅助支架810和第五横向辅助支架812的竖向高度均与所述第一纵向辅助支架809相同,且所述第五横向辅助支架812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纵向辅助支架809上。
所述夹箱机构3和移箱机构4设置在所述第五横向辅助支架812上,所述移箱机构4包括移箱滑轨组 41和移箱总定板42,所述移箱总定板42包括送箱滑块底板421和送箱滑块422,所述送箱滑块底板421 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五横向辅助支架812和第六横向辅助支架813上,且位于所述第五、六横向辅助支架靠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四侧面一端。所述送箱滑块422的数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送箱滑块底板 421的横向两侧且靠近所述送箱滑块底板421的竖向顶部,两个所述送箱滑块422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移箱滑轨组41包括第一送箱滑轨411、第二送箱滑轨412、送箱吸盘板413和送箱缓冲块414,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与所述送箱滑块422连接,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可相对两个所述送箱滑块422横向移动,所述送箱吸盘板413与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背向所述送箱滑块422的一面连接,所述第二送箱滑轨412 与所述送箱吸盘板413背向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的一面连接,以使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在纵向位置上分别位于所述送箱吸盘板413的两侧,所述送箱吸盘板413与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连接的连接面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送箱固定孔,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送箱固定孔适配的第二送箱固定孔,为了避免造成干涉,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存在竖向高度差,以使所述送箱吸盘板413能够同时满足两面的固定需求。所述送箱缓冲块414设置在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远离所述送箱滑块422的一端,所述送箱缓冲块414包括送箱缓冲件4141和送箱缓冲固定件4142,所述送箱缓冲件4141通过所述送箱缓冲固定件 4142固定在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上(需要说明的是,初始位置时,所述第一送箱滑轨411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三侧面,另一端靠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四侧面,所述送箱缓冲块414位于靠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三侧面的一端)。
所述夹箱机构3包括箱长调整板31、前开箱板32、前折箱板33、后开箱板34、后折箱板35、可调收拢板36,本实施例中,所述箱长调整板31的顶部和底部向内垂直弯折形成平行支撑,所述箱长调整板31 的中部位置向内凹陷形成凵型凹槽,其中,所述平行支撑向内弯折的长度与所述凵型凹槽的深度存在预定差,且预定差的值≤所述前、后开箱板的厚度(即所述平行支撑向内弯折的长度大于所述凵型凹槽的深度),所述前开箱板32和后开箱板34分别位于所述箱长调整板31的两侧,所述凵型凹槽的槽底设有长度调节槽孔37,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开箱板设有与所述长度调节槽孔37适配的限位孔,所述前、后开箱板可在所述箱长调整板31的平行支撑内移动并通过所述长度调节槽孔37与限位孔的配合将其固定从而调整整体的长度尺寸。所述前折箱板33设置在所述前开箱板32远离所述箱长调整板31一侧,所述前开箱板 32上顶部和底部两侧均设有销座固定座38和销座推动气缸39,所述前折箱板上对应位置设有销座310,所述销座310的中部位置位于所述销座固定座38上,所述销座固定座38通过夹箱销对所述销座310限位,所述销座310相对所述销座固定座38以夹箱销为中心水平转动,所述销座310一端固定在所述前折箱板上,另一端与所述销座推动气缸39的顶杆连接,所述销座310通过所述销座推动气缸39的推动相对所述销座固定座38水平转动从而带动所述前折箱板33水平转动。所述后折箱板35设置在所述后开箱板34远离所述箱长调整板31一侧,所述后折箱板35与后开箱板34的连接关系与所述前开、折箱板的连接关系类似。所述可调收拢板36设置在所述后折箱板35远离所述后开箱板34一侧,所述可调收拢板36包括后折箱板长度调节部361和收拢限位部362,所述后折箱板长度调节部361与所述箱长调整板31结构类似,通过长度调节槽孔和限位孔的配合固定确定长短。所述收拢限位部362与所述后折箱板长度调节部361垂直连接且朝向与所述前、后折箱板的弯折方向相同。所述前开箱板32和后开箱板34朝向所述第一主框架的第二侧面一侧均设有移箱滑块,所述移箱滑块与所述第二送箱滑轨412连接。所述移箱滑块用于调整所述夹箱机构3相对原箱的位置。
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三侧面还设有第四竖向辅助支架821,所述第四竖向辅助支架821上设有夹箱机构推动气缸311,所述夹箱机构推动气缸311通过推动件与所述夹箱机构3连接且带动所述夹箱机构 3横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地支撑所述夹箱机构3和移箱机构4,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顶面还设有第四纵向辅助支架814和第五纵向辅助支架815,所述第四、五纵向辅助支架上分别设有第二竖向辅助支架816 和第三竖向辅助支架817,所述第二、三竖向辅助支架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五纵向支架连接,另一端均与所述第五、六横向辅助支架连接,以支撑所述第五、六横向辅助支架,所述第一主框架801上还设有第六纵向辅助支架818,所述第六纵向辅助支架818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横向辅助支架808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竖向辅助支架816连接以起到支撑作用。
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底面设有第七横向辅助支架819和第八横向辅助支架820,所述箱体长向平托机构7和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均设置在所述第七、八横向辅助支架上,所述箱体长向平托机构7包括平移伸缩机构71和叉式双位升降机构72,所述叉式双位升降机构72包括叉顶上部721和叉顶下部722,所述叉顶下部722包括第一叉顶下部固定板72201、第二叉顶下部固定板72202、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第二叉顶下部立板72204和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纵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通过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固定板分别位于平行的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的横向两侧且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的下表面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固定板的长度略超出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之间的平行间距,即两端在纵向均伸出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固定板的下表面,且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与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平行,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在纵向位置上位于所述第一、二叉顶下部立板的中部。
所述叉顶上部721包括第一叉顶上部固定板72101、第二叉顶上部固定板72102、第一叉顶上部立板 72103和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104,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立板纵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立板通过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固定板连接,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固定板分别位于平行的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立板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固定板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立板的相向一面。
其中,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与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之间通过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3和第二叉式升降摆臂724连接,所述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3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面向所述第二叉顶下部立板72204的一面,所述第二叉式升降摆臂724 的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的第一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背向所述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104的一面,所述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和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第一、二升降槽孔,所述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3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孔725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面向所述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104的一面,所述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3的第二端可在所述第一升降槽孔725内相对所述第一叉顶上部立板72103进行横向移动,所述第二叉式升降摆臂724的第二端连接在所述第二升降槽孔726内且位于所述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背面所述第二叉顶下部立板 72204的一面,所述第二叉式升降摆臂724的第二端可在所述第二升降槽孔726内相对所述第一叉顶下部立板72203进行横向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二叉式升降摆臂与叉顶立板之间的连接均为可转动连接。
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104与第二叉顶下部立板72204之间通过第三叉式升降摆臂727和第四叉式升降摆臂728连接,且所述第三、四叉式升降摆臂和所述第二叉顶上部、下部立板之间的连接关系与上述第一、二叉式升降摆臂和所述第一叉顶上部、下部立板之间的连接关系相似,且相对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呈镜像设置,所述第二叉顶上部立板72104和第二叉顶下部立板72204上分别设有第三升降槽孔729和第四升降槽孔7221。
所述第一叉式升降摆臂7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叉式升降摆臂727的第一端通过第一叉式摆臂长轴7210连接,所述第一叉式升降摆臂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叉式升降摆臂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叉式摆臂长轴7211 连接,同理,所述第二、四叉式升降摆臂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三叉式摆臂长轴7212和第四叉式摆臂长轴7213 连接,通过所述第一、二、三、四叉式摆臂长轴支撑所述叉顶上部721和叉顶下部722,维护稳固性。所述第一、二、三、四叉式升降摆臂的中部通过叉式顶升长轴7214连接形成转动中心,所述叉式顶升长轴 7214通过设置在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第一端的第一叉式顶升气缸7215实现顶升。所述第一、三叉式升降摆臂的中部还设有叉式顶升短轴7216,所述叉式顶升短轴7216通过设置在所述叉式气缸安装第二端的第二叉式顶升气缸7217实现顶升。
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上设有滑轨安装平面,所述滑轨安装平面位于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的顶部两侧,其中,所述滑轨安装平面上设有顶升滑轨7220,所述顶升滑轨7220位于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 7218的第二端,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的第二端还设有叉顶气缸滑动组7219其中,所述叉顶气缸滑动组7219包括滑动组安装座72191和叉顶气缸滑块72192,所述滑动组安装座72191的横截面与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7218的横截面为相似形,且尺寸小于所述叉顶气缸安装座18的尺寸,所述滑动组安装座191通过所述叉顶气缸滑块192与所述顶升滑轨7220适配咬合,所述第二叉式顶升气缸7217一端与所述叉式顶升短轴7216连接,另一端通过转动件与所述滑动组安装座72191连接,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第二叉式顶升气缸7217和滑动组安装座72191均为转动连接。
所述平移伸缩机构71包括叉顶平移固定组合711、叉顶伸缩组712和合盖托板713,所述叉顶平移固定组合711包括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和叉顶平移滑块7112,所述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与所述第一、二叉顶上部立板适配连接,所述叉顶伸缩组712包括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和平移五杆气缸7122,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的纵向两侧设有叉式平移滑轨7123,所述叉顶平移滑块7112设置在所述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上且与所述叉式平移滑轨7123适配连接,每侧的所述叉式平移滑轨7123适配有2个叉顶平移滑块7112,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通过所述叉式平移滑轨7123和所述叉顶平移滑块7112设置在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上,且可相对所述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横向滑动,所述叉式升降主动板7111上还设有推动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的气缸且气缸位于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的纵向一侧,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靠近气缸一侧设有推动配合件7124,以配合气缸实现推动,所述推动配合件7124在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上的横向位置可调以控制气缸的推动行程。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设置在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上,所述合盖托板713设置在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上且一端与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 的推杆固定连接,为了保证合盖托板的平移稳定性,在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上还设有平托板移动托锟7125,其中,所述平托板移动托锟7125位于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靠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四侧面一侧,所述合盖托板713的另一端放置在所述平托板移动托锟上,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推动所述合盖托板713向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第四侧面移动。
所述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包括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和侧边反向折边件62,所述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 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七、八横向辅助支架上,所述侧边反向折边件62分别设置在所述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的纵向两侧,所述侧边反向折边件61通过设置在所述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内的气缸相对所述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纵向垂直转动。
所述预折边机构5包括预折边基座51和预折边件52,所述预折边基座51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底面与第四侧面相接的纵向主支架上,另一端竖向朝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的顶面延伸,所述预折边件52设置在所述预折边基座51的顶部,且通过设置在所述预折边基座51上的气缸相对所述预折边基座51横向垂直转动。所述合盖托板713设有供所述预折边件52穿过的槽孔。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支撑所述箱体长向平托机构7和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所述第一主框架的底面还设有第七、八纵向辅助支架,所述第七、八纵向辅助支架的竖向高度低于所述第七、八横向辅助支架。
所述装箱部包括下装箱机构10、压料合盖机构11、压料折盖机构12、平排过渡机构13、进料机构14、折边导向机构15、底折边机构16和顶升机构17,所述下装箱机构10、压料折盖机构11、平排过渡机构 12、进料机构14、折边导向机构15、底折边机构16和顶升机构17均设置在装箱部机架18上,所述装箱部机架18由第二主框架1801和若干辅助支架构成,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底部四角均设有第二底部支撑和第二底部移动轮,其中,所述第二底部移动轮与所述第一底部移动轮结构相同,所述第二底部支撑与所述第一底部支撑结构相同。
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第一侧面设有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和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 1803,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与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竖向主支架长度相同,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主框架801第四侧面的两个竖向主支架对应连接且长度相同。
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第二侧面设有第三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4和第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5 (其中,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所述第三、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分别与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纵向对应,所述第一、三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之间设有第一、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1807支架位于所述第一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6的下方,所述第二、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之间设有第三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8,所述第一、三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竖向高度对应,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顶面设有第四、五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所述第四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9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三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五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0 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顶部。所述压料折盖机构12包括第一压料折盖机构 121和第二压料折盖机构122,其中,所述第一压料折盖机构12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6和第四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9上,所述前侧压料机构121包括装箱上部可调机构1211 和压料升降主板1212,所述装箱上部可调机构1211包括第一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1、第二可调机构固定板 12112、可调机构丝杆12113和可调机构导柱12114,所述第一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1固定在所述第一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6的上表面,所述第二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2固定在所述第四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9 的下表面且与所述第一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1对应,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和可调机构导柱12114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可调机构固定板的横向两侧,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和可调机构导柱12114的两端均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二可调机构固定板上,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上设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转动,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靠近所述第二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2 一侧设有链轮,所述可调机构导柱12114靠近所述第二可调机构固定板12112一侧设有从动链轮,所述压料升降主板1212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和可调机构导柱12114上且位于链轮和从动链轮的下方,所述压料升降主板1212通过所述可调机构导柱12114的转动实现竖向升降(具体连接方式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所述后侧压料机构122的结构与所述前侧压料机构121相同(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后侧压料机构122上的可调机构丝杆与所述所述前侧压料机构121上的可调机构导柱纵向对应,所述压料机构122上的可调机构导柱与所述前侧压料机构121上的可调机构丝杆纵向对应,即前、后侧压料机构上的链轮和从动链轮为对角设置,以支撑压料升降主板1212的升降运动),所述前、后侧压料机构上的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升降环链123围合实现同步运动。
所述压料合盖机构11包括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物料压紧装置112、压料板113、前后折边机构114 和侧折盖机构115,所述物料压紧装置112包括压料机构座11201和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横向设置,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纵向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的上表面形成十字形结构,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伸出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的两端部分别固定在前后侧的压料升降主板 1212上,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伸出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的两侧均设有2个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 和2个压料升降导柱11204且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靠近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设置,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由滑轮和滑轮座构成,滑轮设置在滑轮座上,滑轮可相对滑轮座转动,滑轮座固定在压料升降导柱11204上,每侧的2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纵向平行设置,每侧的2个所述压料升降导柱纵向平行设置,每侧的2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之间均设有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6,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对应位置设有供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6穿过的槽孔,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上与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6对应位置处固设有放料气缸顶头11207,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6的顶杆与所述放料气缸顶头11207连接以推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竖向运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的四角处设有供所述压料升降导柱11204穿过的孔,所述压料升降导柱11204通过设置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下表面四角处的压料升降导柱座限位使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的运动方向固定(其中,压料升降导柱座与孔的位置一一对应),每侧2个压料盖升降导柱1124的顶部之间通过压料导柱固定板11208固定限位且同时限制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的运动行程(即所述压料导柱固定板11208的两端固定在2个压力盖升降导柱的顶部)。所述压料升降导柱11204上处于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和压料机构座之间的部分设有压料弹簧11205。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的下表面对应每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处均设有2个第二放线导轮组合11209,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11209的结构与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相同,且2个所述第二放线导轮组合11209与对应的1个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相对设置形成四倍拉伸导轮组(即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的滑轮朝上,第二放线导轮组合 11209的滑轮朝下且分别位于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滑轮的横向两侧),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放线导轮组合11203的滑轮座一端靠近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设置。
所述压料板113通过缆绳经四倍拉伸导轮组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的底部(每个四倍拉伸导轮组处的缆绳均一端连接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上,另一端经四倍拉伸导轮组合和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 11201上的孔连接在压料板113上),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的底部设有与原箱适配的定口内导向座11210 和定口导向座11211,其中,纵向两侧均设有2个定口内导向座11210,纵横四侧均设有2个定口导向座 11211。
所述前后折边机构114包括前折边机构1141和后折边机构1142,所述前折边机构1141和后折边机构1142分别位于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伸出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两端的中部,所述前折边机构1141 包括折边基座11411、折边主支架11412和折边副支架11413,所述折边基座11411设置在所述压料机构座 11201上,所述折边副支架11413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11411的顶部且可通过设置在所述折边基座上的气缸推动从而相对所述折边基座11411转动,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设置在所述折边副支架11413远离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一端,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呈1/4圆型,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垂直交接一端固设在所述折边副支架11413上,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的扇形朝下一端设有圆柱件,圆柱件与所述折边主支架 11412所在平面垂直且圆柱件的中部与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连接,所述折边主支架11412可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横向垂直转动。所述前、后折边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侧折盖机构115包括第一侧折盖机构1511和第二侧折盖机构1152,所述第一、二侧折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伸出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的两端中部,所述第一侧折盖机构1151包括侧折盖主座11511和侧折盖副座11512,所述侧折盖副座11512的横截面呈Π型,且竖向两侧固定在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上表面,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一端固定在所述侧折盖副座11512上,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上设有供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穿过的孔,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位于所述压料合盖升降主板111的下方,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的另一端设有侧折盖板11513,所述侧折盖板11513的一端与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连接且可通过设置在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 上的气缸推动相对所述压料机构座11201纵向垂直转动,所述侧折盖板11513远离所述侧折盖主座11511 的一端设有型材且型材为横向延伸设置,型材的中部与侧折盖板11513连接。所述第一、二侧折盖机构的结构相同。
所述顶升机构1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上,所述顶升机构17包括第一顶升装置171和第二顶升装置172,所述第一顶升装置171设置在所述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朝向所述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的一面,所述第二顶升装置172设置在所述第四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 1805朝向所述第三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4的一面,所述第一顶升装置171包括导盖滑规座1711、顶升装置滑轨1712、顶升装置滑块1713和导盖升降座1714,所述导盖滑规座1711呈L型,所述导盖滑规座 1711的竖向部固定在所述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朝向所述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的一面,所述顶升装置滑轨1712设置在所述导盖滑规座1711朝向所述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的一面,所述导盖升降座1714设置在所述导盖滑轨座1711横向部的上方,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导盖滑规座1711上的气缸实现竖向移动,所述导盖升降座1714的底部与气缸的顶杆连接,所述导盖升降座1714靠近所述顶升装置滑轨一侧通过2个所述顶升装置滑块与所述顶升装置滑轨滑动连接从而限制所述导盖升降座的竖向移动方向。所述导盖升降座1714远离所述顶升装置滑轨的一侧和远离底部气缸的一侧均设有放置平台,所述第二顶升装置172与所述第一顶升装置171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上设有滑动托板19和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所述滑动托板19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远离所述顶升装置滑轨一侧的放置平台上,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远离底部气缸一侧的放置平台上。
所述底折边机构16包括第一底折边机构161和第二底折边机构16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二、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底折边机构161包括底折边滑导座1611和底折边板1612,所述底折边滑导座1611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上表面,另一端向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延伸,所述底折边板1612通过气缸设置在所述底折边滑导座1611靠近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一侧,且可相对所述底折边滑导座1611向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纵向移动,为了支撑所述底折边板的移动轨迹,在气缸的两侧还设有底折边导柱1613,所述底折边导柱1613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折边滑导座1611上的底折边导柱座限位以与气缸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底折边滑导座1611 远离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的一侧同样设有导柱座从而对所述底折边导柱的移动限位),所述底折边导柱1613一端与所述底折边板1612连接。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面向设置(即第二底折边机构162的底折边板由气缸带动纵向靠近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
所述折边导向机构15包括折边导向滑导座151、加长托板152、和滑导板153,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 151和滑导板153均呈L型,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151与所述滑导板153连接成T字型,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151远离所述滑导板153一端固设在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的下表面且所述滑导板153 朝向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所述加长托板152设置在所述滑导板153的横向部下方,所述加长托板152通过设置在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151竖向部上的气缸朝所述第六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1的方向移动,为了支撑所述加长托板,在气缸的两侧还设有折边导向导柱154,所述折边导向导柱的结构与上述底折边导柱1613类似,这里不再详细阐述。所述滑导板153横向部的竖向高度与所述滑动托板19的竖向高度相同。
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底面设有第七、八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其中,所述第七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 1812在纵向位置上位于所述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和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的第三侧面之间,所述第八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3在纵向位置上位于所述第一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2和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所述第七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五、六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所述第八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七、八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所述第五、六、七、八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竖向高度相同,所述第五、七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横向位置相同,所述第六、八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横向位置相同,所述第五、七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一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4且所述第一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五、七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第六、八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5且所述第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181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六、八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的顶部连接。所述下装箱机构10、平排过渡机构13和进料机构14自靠近所述第二装箱部竖向辅助支架1803一侧朝所述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第三侧面处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上。
所述下装箱机构10包括挡舌顶升机构101、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底部合盖机构103和长向托板顶升机构104,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包括底顶机构1021、装箱导罩机构1022、折盖后压盖机构1023 和出箱中顶机构1024,所述底顶机构1021包括底板顶升座10211和物料顶升主板10212,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的上方且通过物料顶升气缸10213的推动相对所述底板顶升座 10211竖向移动,所述物料顶升气缸10213通过气缸座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上(本实施例中,物料顶升气缸10213的数目为2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横向两侧),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 的底部四角处还设有物料顶升导柱10214,所述物料顶升导柱10214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上的物料顶升导柱座限位,所述物料顶升导柱10214随着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运动以限制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运动轨迹。所述折盖后压盖机构1023由4个顶边机构构成,4个所述顶边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底部四角,所述顶边机构包括顶边气缸座10231和顶边气缸10232,所述顶边气缸10232通过所述顶边气缸座10231固定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底部四角,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 设有供所述顶边气缸10232放置的槽,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设有供所述顶边气缸10232的顶杆穿过的孔。所述出箱中顶机构1024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底部中央,所述出箱中顶机构1024包括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1、出箱顶出气缸10242和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所述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1呈U型,所述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1的竖向两端固定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底部中央,所述出箱顶出气缸 10242设置在所述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1的U型槽内,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横向设置在所述出箱顶出气缸10241的顶部且中部位置与所述出箱顶出气缸10241的顶杆连接,通过所述出箱顶出气缸10241竖向运动,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的顶部设有5个出箱顶出块10244,5个所述出箱顶出块10244横向排列在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的顶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上设有与所述出箱顶出块10244适配的槽孔,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伸出所述出箱顶出气缸座10241的两侧还设有出箱中顶导柱10245,所述出箱中顶导柱10245通过设置在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上的出箱中顶导柱座限位,所述出箱中顶导柱10245的顶部固定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上,所述出箱中顶导柱10245对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 10243的运动轨迹限位。
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由2个进料口导舌10221和2个进料侧导舌10222围合构成,形成与待进料箱体适配的形状,且尺寸略小于待进料箱体,进料口导舌10221和进料侧导舌10222通过入箱导罩焊角片 10223连接,所述进料侧导舌10222处还设有进料辅助导舌10224,所述进料辅助导舌10224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进料侧导舌10222垂直连接,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上的装箱导罩气缸10225顶升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上方且通过所述装箱导罩气缸10225竖向运动,所述装箱导罩气缸10225的顶杆与所述进料辅助导舌10224对应连接,所述装箱导罩气缸10225位于所述进料辅助导舌10224的纵向中部位置,每个进料辅助导舌10224上均设有2个进料导舌导柱10226,2个进料导舌导柱10226分别位于所述进料辅助导舌10224的两侧,所述进料导舌导柱10226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底部的导柱座限位,从而限制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的运动轨迹,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 的尺寸与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的尺寸适配且略小于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的尺寸,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10212的纵横向位置位于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的内部。
两个所述长向托板顶升机构104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的横向两侧。所述长向托板顶升机构104 包括长向托板气缸安装座1041、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挡舌顶料升降导柱1043、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长向托板1045、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6、长向托板第二气缸1047和长向托板第三气缸1048,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座1041一端固定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上,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座1041另一端的平台上,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的顶杆上,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位于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另一端平台的上方,2个所述挡舌顶料升降导柱1043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上且位于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的两侧,所述挡舌顶料升降导柱通过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另一端平台上的导柱座限位,所述长向托板第一气缸1042带动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竖向运动,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6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上,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6的纵向两侧均伸出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所述长向托板第二气缸1047和长向托板第三气缸1048分别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6的伸出所述长向托板过渡架1044两侧的底部,所述长向托板气缸安装板1046的两侧设有对应的顶杆孔,所述长向托板第二、三气缸的顶杆伸出所述顶杆孔,所述长向托板1045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长向托板第二、三气缸的顶杆上,所述长向托板第二、三气缸带动所述长向托板1045竖向运动。
两个所述底部合盖机构103分别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10211的横向两侧。所述底部合盖机构103包括底部合盖基座10301、底部合盖气缸10302、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和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所述底部合盖气缸10302固定在所述底部合盖基座10301的下方,所述底部合盖气缸10302的顶杆位于所述底部合盖基座10301的上方,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位于所述底部合盖基座10301的上方且与所述底部合盖气缸10302的顶杆连接,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位于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的上方,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一侧的底部设有第一底部合盖导柱10305和第二底部合盖导柱10306,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和底部合盖基座10301均设有供所述第一、二底部合盖导柱穿过的孔,所述第一、二底部合盖导柱的顶部均固定在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上,底部均垂直穿过所述第一、二底部合盖导柱上的孔,所述第一、二底部合盖导柱的底部设有限位挡片10307。所述底部合盖基座的底部还设有底部合盖导柱保护罩10308。所述底部合盖基座的底部设有导柱座。所述第二底部合盖导柱10306上还设有底部合盖弹簧 10309,所述底部合盖弹簧10309位于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和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之间。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另一侧设有底部合盖翻转板10310,所述底部合盖翻转板10310相对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垂直转动,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上还设有底部合盖过渡短板10311,所述底部合盖过渡短板10311支撑所述底部合盖翻转板10310,所述底部合盖过渡短板10311一端与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 10303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部合盖翻转板10310可转动连接,所述底部合盖基座10301上设有供所述底部合盖翻转板10310放置的槽孔。
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上设有第九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16和第十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 1817,所述第九、十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的位置与所述下装箱结构对应。所述挡舌顶升机构101设置在所述第九、十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上。所述挡舌顶升机构101的尺寸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的尺寸适配。
所述挡舌顶升机构101包括挡舌主活动座1011、对顶错位气缸组合1012、挡舌插板机构1013和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所述挡舌主活动座1011包括挡舌双边焊板10111、入料挂板10112和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所述挡舌双边焊板10111设置在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的横向两侧,所述入料挂板10112 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朝向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的一侧,且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挡舌双边焊板10111上,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呈T字型且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 102背向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的一侧,其中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的横向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挡舌双边焊板10111上,纵向部分向背离所述第二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1807的方向延伸,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的纵向部分上,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包括第一挡舌导向托板10131、托板平移气缸联板10132和挡舌插板10133,所述托板平移气缸联板10132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的推杆上,所述挡舌插板10133设置在所述托板平移气缸联板10132上且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设置,所述第一挡舌导向托板10131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座与插板连接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的横向部分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一侧设有第二挡舌导向托板10134,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一端设置在插板座,另一端在初始位置时设置在所述第二挡舌导向托板10134上,朝向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底座10113一侧的进料口导舌10221设有供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插入的槽孔,朝向所述平排过渡机构13一侧的进料口导舌10221设有进料的槽孔且同时满足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插入。所述入料挂板10112设有供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放置的槽孔。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设有与所述挡舌插板 10133的插板适配的槽。
所述对顶错位气缸组合1012对应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挡舌双边焊板10111的下方以支撑所述挡舌双板焊板10111,所述对顶错位气缸组合1012包括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1、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2、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挡舌顶升小气缸10124、挡舌顶升气缸头导柱10125、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6,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2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1的纵向中部位置,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1的上方且与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2的顶杆连接,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导柱10125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的底部且位于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2的两侧,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导柱10125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1上的导柱座限位以维持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的运动轨迹,所述挡舌顶升小气缸10124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的纵向两侧,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6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的上方且两侧与所述挡舌顶升小气缸10124的顶杆连接,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6的两端底部还设有挡舌顶升气缸顶板导柱10127,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导柱10127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顶升气缸头10123上的导柱座限位以维持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 10126的运动轨迹。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座1012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九、十装箱部横向辅助支架上,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6与所述挡舌双边焊板10111连接。
所述平排过渡机构13包括排层主架131、平排过渡气缸132、可视布层盒133、层排推块下沉机构134、排层沉隐推头135和边挡板136,所述排层主架131包括第一排层安装架板1311和第二排层安装架板1312,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纵向平行排列,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装箱部第一、二纵向辅助支架上。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之间设有中间排层不动板联板1313和排层导柱1314,所述中间连层不动板联板1313和排层导柱1314在横向位置位于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的两侧,每个所述中间排层不动板联板1313呈Π型且两侧的竖向部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的同侧顶部,每个所述排层导柱1314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相向的一面的同侧。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 通过中间排层气缸座137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上,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的中部均设有供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放置的槽孔,所述中间排层气缸座13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二排层安装架板的槽孔内。所述层排推块下沉机构134包括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设置在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上,且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的横向中部位置与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的推杆连接,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的横向两端分别通过滑动件连接在两侧的所述排层导柱1314上(即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横向设置),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通过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纵向移动,所述排层导柱1314限制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的运动轨迹。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的横向两侧还设有排层沉隐推头气缸1342,所述排层沉隐推头气缸1342在横向位置上位于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和排层导柱1314之间。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设置在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上,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包括中间排层顶出板1352、中间推出一体板1353和凸顶1354,所述中间排层顶出板1352的底部与所述排层沉隐推头气缸1342的顶杆连接且连接处还设有垫高缓冲块1343,所述中间排层顶出板1352的横向两侧底部还设有排层沉隐推头导柱1351,所述排层沉隐推头导柱1351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间排气缸联板1341的导柱座限位以限制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的运动轨迹,所述中间推出一体板1353设置在所述中间排层顶出板 1352上,所述凸顶1354设置在所述中间排层顶出板1352上。所述可视布层盒133包括过渡主板1331、等高架1332、排层上部力板1333,所述过渡主板1331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横向两侧的所述中间排层不动板联板1313上,所述过渡主板1331上设有供所述中间推出一体板1353的顶出板移动的槽,所述排层上部力板1333通过所述等高架1332设置在所述过渡主板1331的上方(所述凸顶1354位于所述排层上部力板 1333和过渡主板1331之间),需要说明的是,所述过渡主板1331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一侧设有供所述入料挂板10112和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放置的槽。
所述边挡板136的两侧通过边挡板气缸固定在所述第一排层安装架板1311远离所述第二排层安装架板 1312的一面,所述边挡板气缸带动所述边挡板136竖向运动。
所述进料机构14包括进料线基座141、进料线142,所述进料线基座141的两端设置在所述第一、二装箱部纵向辅助支架上,所述进料线142位于所述进料线基座上,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线142采用皮带轮进料线(皮带轮进料线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所述进料线142上设有进料线限位罩143(所述进料线142横向进料),所述进料线限位罩143的进料一侧开口,所述进料线限位罩143的纵向两侧均设有进料顶出开口144,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与所述边挡板136的尺寸适配,所述进料线142背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13的一侧设有进料顶出机构145,所述进料顶出机构145包括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和进料推出板1452,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一端固定在所述进料线142上,另一端的中部设有进料顶出气缸1453,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呈水平设置,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的顶杆自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 向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运动,所述进料推出板1452连接在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的顶杆上,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带动所述进料推出板1452自靠近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一侧向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 运动,所述进料推出板1452的尺寸与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的尺寸适配。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的另一端还设有进料顶出导柱1454,所述进料顶出导柱1454在横向位置位于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的两侧,所述进料顶出导柱1454和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横向平行,所述进料顶出导柱1454的一端与所述进料推出板1454连接,另一端穿过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向远离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的方向延伸,2个所述进料顶出导柱1454远离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的一端还设有进料顶出限位板1455,所述进料顶出限位板1455上还设有缓冲装置。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靠近所述进料线142进料一侧还设有侧挡板1456。
所述封箱部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细阐述。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初始状态时,原箱均放置在所述箱仓1上。所述箱仓取料机构2的吸盘排列在最前端的原箱吸附,原箱移动至所述夹箱机构3处,所述前、后开箱板上的销座推动气缸39开始工作,推动所述销座310,所述销座310带动所述前、后折箱板朝原箱弯折,对原箱进行开箱,收拢限位部362对原箱收拢,此时,原箱打开,并由所述夹箱机构3夹持,所述箱仓取料机构2的吸盘与原箱脱离。
所述预折边机构5和侧边反向折边机构6运作,两侧的所述侧边反向折边件61通过气缸推动相对所述侧边反向折边基座61纵向垂直转动,所述预折边件52通过气缸相对所述预折边基座51横向垂直转动,此时,原箱底部四面的其中三面打开。
所述加长托板152由气缸推动直至在纵向位置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的中部位置,在竖向位置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的上方,此时所述夹箱机构推动气缸37推动所述夹箱机构3向装箱部移动,所述夹箱机构3通过移箱滑轨组41保持预定轨迹移动,所述移箱滑轨组41相对所述移箱总定板42 移动,原箱底部的纵向两侧边刚好分别放置在所述滑动托板19和滑导板153上并沿着两块板移动,横向一侧边刚好放置在所述加长托板152上,移动过程中横向的另一侧边受干涉同样打开,此时原箱底部的四侧边均保持打开状态。当所述送箱缓冲件4141触碰所述移箱总定板42时,所述夹箱机构到达预定位置,即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的上方。随后,所述加长托板152收回。原箱底部的横向两侧自然垂落,纵向两侧保持打开状态。
随后,伺服电机带动所述可调机构丝杆12113转动,可调机构丝杆12113上的链轮同步转动,所述前、后侧压料机构上的链轮和从动链轮通过升降环链123围合实现同步运动,此时,所述前、后侧压料机构上的压料升降主板1212开始下降,带动整个所述压料合盖机构11下降,此时,原箱底部的四侧边刚好卡在所述定口内导向座11210和定口导向座11211中,所述压料合盖机构11对原箱的上部运动造成干涉。此时,所述装箱导罩气缸10225带动整个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上升,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进入原箱,形成内腔。所述夹箱机构3复位。由于所述装箱导罩机构与原箱之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原箱不会下落。
随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带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移动,直至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的另一端从所述第二挡舌导向托板10134上移动至所述入料挂板10112上的槽孔内,此时,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刚好与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122上的槽孔适配使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122形成水平面,随后,所述挡舌顶升小气缸10124推动所述挡舌顶升气缸顶板10126向上运动,此时,所述挡舌主活动座1011、挡舌插板机构1013和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均随之上升,随后,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气缸11206带动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向下运动,此时,所述压料板113通过缆绳经四倍拉伸导轮组随之向下运动,直至所述压料板113压在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上。
随后,所述进料线开始进料,直至所述进料顶出开口144的对应位置布满货物,随后所述边挡板气缸带动所述边挡板136向下运动,使朝向所述平排过渡机构13一侧的进料顶出开口144露出,所述进料顶出气缸1453带动所述进料推出板1452向所述平排过渡机构13移动直至所述进料顶出限位板1455上的缓冲件与所述进料顶出固定架1451接触,推动过程中,所述侧挡板1456将进料一侧遮挡,防止货物继续进入进料顶出开口144对应区域。货物被推至所述过渡主板1331上,随后所述进料顶出机构145复位,所述边挡板136复位,重复进料,直至所述过渡主板1331上铺满一层货物,此时,所述排层沉隐推头气缸 1342带动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向上运动,此时,所述中间推出一体板1353上的凸顶1354位于所述过渡主板1331的上方,随后,所述平排过渡气缸132带动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和层排推块下沉机构134向原箱运动,此时所述排层沉隐推头135上的凸顶1354带动整层货物进入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上。
随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复位脱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所述压料板113由于重力影响继续下压将货物压住,随后,所述物料顶升气缸10213推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向上运动一层,随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带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重新插入,所述挡舌插板10133的插板刚好与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122上的槽孔适配使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122形成水平面。随后,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10122复位,此时,所述挡舌插板10133支撑货物。重复上述进料过程,直至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内装满货物。当每层货物进入装箱导罩机构1022内时,所述压料板113随之上升,此时压料弹簧11205将所述压料盖提升动板11202向上顶,使压料板的缆绳始终保持垂直。当最后一层货物进入所述装箱导罩机构 1022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复位脱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102,所述物料顶升气缸10213推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向上运动一层,此时,所述装箱导罩机构1022复位抽离原箱,所述挡舌插板机构 1013重新插入支撑货物,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122复位。
随后,所述挡舌顶升大气缸10122推动所述挡舌主活动座1011、挡舌插板机构1013和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整体往上移动,于此同时,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上的导盖升降座1714均通过气缸同步向上移动,所述压料合盖机构11重新整体同步上升。随后,所述底部合盖气缸10302带动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 10304、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上升,上升过程中由于所述第一、二底部合盖导柱的限制,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和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保持垂直上升的运动轨迹,由于底部合盖弹簧10309的作用,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与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10303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当所述限位挡片10307上升至导柱座时,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受限不再上升,所述底部合盖气缸10302带动所述底部合盖过渡件 10303继续上升,所述底部合盖弹簧10309压缩,所述底部合盖过渡短板10311相对所述底部合盖过渡板 10303转动,并带动所述底部合盖翻转板10304相对所述底部合盖翻转件10304向上垂直转动将原箱底部靠近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第二侧面的边合上。
随后,所述叉式双位升降机构72上升到最高处,所述长向托板1045由气缸带动同步上升,随后,所述叉式平移中间联板7121通过气缸推动向原箱底部运动,所述合盖托板713通过所述平移五杆气缸7122 向原箱底部运动,二者可同时进行也可先后进行,所述合盖托板713移动过程中,将原箱底部远离所述第二主框架1801第二侧面的边合上,此时原箱底部横向两侧边均合上,所述合盖托板713移动过程中,所述长向托板1045托住所述合盖托板713使之不下垂。直至所述合盖托板713位于原箱的底部并将原箱托住。随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1013复位抽离原箱底部,底部合盖机构103复位。随后,所述挡舌主活动座1011、挡舌插板机构1013和挡舌插板机构气缸1014整体往下复位,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上的导盖升降座1714同步向下复位。
随后,所述第一底折边机构161和第二底折边机构162上的所述底折边板1612通过气缸同步向原箱底部移动,将原箱底部纵向两侧边合上。此时,所述顶边气缸10232的顶杆通过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 的孔向上顶出,支撑原箱底部。随后,所述底折边机构16复位。
随后,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10243通过气缸向上顶升,直至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的底部接触,此时,所述出箱顶出块10244通过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上的槽孔伸出,位于所述物料顶升主板10212上。
随后,所述顶边气缸10232复位,长向托板1045同步复位,叉式双位升降机构72同步下降,所述压料合盖机构11同步下降,直至所述合盖托板713抵住所述出箱顶出块10244,此时,原箱底部纵向两侧边虽依旧保持闭合状态但留有空隙。随后,所述压料板113复位。
随后,所述前后折边机构114工作,所述折边主、副支架由气缸带动横向垂直转动,将原箱顶部横向两侧边合上,所述侧折盖机构115工作,所述侧折盖板11513通过气缸推动纵向垂直转动,将原箱顶部纵向两侧边合上。
最后,所述夹箱机构3再次进入夹持状态,并再次通过气缸向原箱处移动,将原箱推动,推至封箱部。最后,各部件全部复位。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24)
1.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开箱部、装箱部和封箱部,所述开箱部和封箱部分别位于所述装箱部横向两侧且均与所述装箱部连接;
所述装箱部包括下装箱机构、压料合盖机构、压料折盖机构、平排过渡机构、进料机构和装箱部机架,所述下装箱机构、压料折盖机构、平排过渡机构和进料机构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
所述压料合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且位于所述装箱部机架的顶部,所述压料合盖机构通过所述压料折盖机构上下移动,所述下装箱机构、平排过渡机构和进料机构均位于所述装箱部机架的底部,所述下装箱机构和进料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平排过渡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下装箱机构与所述压料合盖机构位置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折盖机构包括第一压料折盖机构和第二压料折盖机构,所述第一、二压料折盖机构分别位于所述压料合盖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二压料折盖机构均包括压料升降主板和装箱上部可调机构,所述压料合盖机构设置在所述压料升降主板上,所述压料升降主板通过所述装箱上部可调机构带动所述压料合盖机构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装箱机构包括挡舌顶升机构和装箱导向顶升机构,所述挡舌顶升机构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包括底顶机构、装箱导罩机构,所述装箱导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顶机构上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顶机构上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顶机构上下移动,所述底顶机构将货物运入原箱,所述装箱导罩机构支撑原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顶机构包括底板顶升座和物料顶升主板,所述物料顶升主板位于所述底板顶升座的上方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的动力装置推动相对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下移动,所述装箱导罩机构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且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顶机构上下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还包括中顶出箱机构和折盖后压盖机构,所述中顶出箱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底面中部,所述折盖后压盖机构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座底面四角,所述折盖后压盖机构支撑原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出箱机构包括出箱中间顶出板,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通过设置在所述物料顶升主板底部的动力装置推动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的上表面设有至少两个出箱顶出块,至少两个所述出箱顶出块在所述出箱中间顶出板上自前侧向后侧分布,所述物料顶升主板上设有供所述出箱顶出块穿过的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舌顶升机构包括挡舌主活动座和挡舌插板机构,所述挡舌插板机构设置在所述挡舌主活动座上,所述挡舌主活动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主活动座上的推动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舌主活动座包括挡舌双边焊板、入料挂板和挡舌插板机构基座,所述挡舌双边焊板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横向两侧且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所述入料挂板通过所述挡舌双边焊板设置在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靠近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通过所述挡舌双边焊板设置在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上的推动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包括托板平移联板和挡舌插板,所述挡舌插板设置在所述托板平移联板上,所述托板平移联板通过设置在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物料顶升主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舌插板包括插板座和插板,所述插板座与所述托板平移联板连接,所述插板设置在所述插板座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一侧,所述挡舌插板机构基座朝向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一侧设有挡舌导向托板,所述挡舌导向托板支撑所述插板,所述入料挂板上设有供所述插板插入的槽。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装箱机构还包括底部合盖机构和长向托板顶升机构,所述底部合盖机构和长向托板顶升机构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且位于所述底板顶升座横向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长向托板顶升机构包括长向托板,所述长向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板顶升座横向两侧的动力装置相对所述底板顶升座上下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排过渡机构包括排层主架、排层沉隐推头,所述排层主架顶部设有过渡主板,所述排层沉隐推头通过层排推块下沉机构设置在所述排层主架靠近所述进料机构一侧底部,所述过渡主板设有供所述排层沉隐推头穿移的孔,所述层排推动下沉机构带动所述排层沉隐推头相对所述过渡主板上下移动,所述层排推动机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排层主架上的动力装置在所述排层主架纵向两侧之间往复移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线基座和进料线,所述进料线设置在所述进料线基座上,所述进料线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进料线顶部设有进料线限位罩,所述进料线限位罩纵向两侧对应设有第一进料顶出开口和第二进料顶出开口,所述第一、二进料顶出开口均与所述过渡主架对应,所述第一进料顶出开口位于所述进料线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一侧,所述第一进料顶出开口处设有进料推出板,所述进料推出板通过设置在所述进料线上的动力装置经所述第一、二进料顶出开口靠近或远离所述平排过渡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箱部还包括折边导向机构、底折边机构和顶升机构,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底折边机构和顶升机构均位于所述压料折盖机构和下装箱机构之间,所述折边导向机构位于所述底折边机构的下方,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和顶升机构分别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纵向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包括第一顶升装置和第二顶升装置,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分别位于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横向两侧,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均包括顶升机构基座,所述顶升机构基座通过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上下移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机构上还设有滑动托板,所述滑动托板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二顶升装置的顶升机构基座上,所述滑动托板支撑原箱。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导向机构包括加长托板和加长托板基座,所述加长托板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加长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加长托板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长托板基座包括加长托板动力支座和折边导向滑导座,所述加长托板动力支座和折边导向滑导座连接,所述加长托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加长托板动力支座上的动力装置穿过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所述折边导向滑导座与所述滑动托板对应。
20.根据权利要求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折边机构包括第一底折边机构和第二底折边机构,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分别位于装箱导向顶升机构的纵向两侧,所述第一、二底折边机构均包括底折边板和底折边基座,所述底折边基座设置在所述装箱部机架上,所述底折边板通过设置在所述底折边基座上的动力装置靠近或远离所述装箱导向顶升机构。
2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箱部包括箱仓、箱仓取料机构、夹箱机构、移箱机构、底部折盖机构、箱体长向托平机构和开箱部机架,所述箱仓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一侧,所述箱仓取料机构、移箱机构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另一侧且与所述开箱部机架对应,所述夹箱机构设置在所述移箱机构上并通过所述移箱机构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所述底部折盖机构设置在开箱部机架上且对应位于所述夹箱机构的下方,用于对原箱底部进行开盖,所述箱子长向托平机构位于所述开箱部机架的底部且与所述夹箱机构对应。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箱机构包括移箱滑轨组和移箱总定板,所述移箱总定板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上,所述夹箱机构通过动力装置经所述移箱滑轨组和移箱总定板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箱滑轨组包括第一送箱滑轨,所述移箱总定板包括送箱滑块和送箱滑块底板,所述送箱滑块底板设置在所述开箱部机架上,所述送箱滑块设置在所述送箱滑块底板朝向所述夹箱机构一侧,所述第一送箱滑轨与所述送箱滑块滑动连接,所述夹箱机构通过所述动力装置经所述第一送箱滑轨和送箱滑块的配合远离所述开箱部机架。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移箱滑轨组还包括第二送箱滑轨,所述第二送箱滑轨通过送箱吸盘板与所述第一送箱滑轨连接,所述第一、二送箱滑轨分别位于所述送箱吸盘板的两侧,所述第二送箱滑轨与设置在所述夹箱机构上的移箱滑块连接以调整所述夹箱机构相对原箱的位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6519.5A CN112298677A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216519.5A CN112298677A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298677A true CN112298677A (zh) | 2021-02-02 |
Family
ID=74324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216519.5A Pending CN112298677A (zh) | 2020-11-04 | 2020-11-04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298677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6302A (zh) * | 2022-06-29 | 2022-09-27 | 深圳市海铭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分拣纱布的设备 |
-
2020
- 2020-11-04 CN CN202011216519.5A patent/CN112298677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6302A (zh) * | 2022-06-29 | 2022-09-27 | 深圳市海铭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分拣纱布的设备 |
CN115106302B (zh) * | 2022-06-29 | 2024-04-19 | 深圳市海铭德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分拣纱布的设备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238318B (zh) | 一种自动护角包合机 | |
CN112373115B (zh) | 一种纸盒包装成型设备 | |
CN111703113B (zh) | 一种折盒上料机构 | |
CN110422385A (zh) | 一种包装机 | |
CN112298677A (zh)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
CN111300883A (zh) | 一种飞机盒两侧自动折叠机构 | |
CN213735875U (zh) | 一种底入式开箱装箱封箱一体机 | |
CN212331963U (zh) | 一种折盒上料机构 | |
CN212372812U (zh) | 一种飞机盒两侧自动折叠机构 | |
CN117509103A (zh) | 全自动型材码垛机 | |
CN210793839U (zh) | 自动装箱机 | |
CN117184551A (zh) | 血液制品包装装置 | |
CN109968735B (zh) | 一种围条成型铲边压泡一体机 | |
CN210000665U (zh) | 一种新型气雾罐装箱机 | |
CN109760871B (zh) | 服装夹取送袋机构 | |
CN217396960U (zh) | 一种纸盒成型机构及间歇式立式装盒机 | |
CN213006782U (zh) | 一种包装盒的折盒机构 | |
CN114852426A (zh) | 一种用于翻盖包装盒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 |
CN210681300U (zh) | 一种自动装箱机 | |
CN109606782B (zh) | 具有开合翻盖功能的硬质包装盒传送线 | |
CN111516919A (zh) | 一种纸箱自动折盖封箱设备 | |
CN217805705U (zh) | 礼品盒内衬自动化成型入盒系统 | |
CN216035459U (zh) | 一种舌扣纸箱自动开箱设备 | |
CN220948807U (zh) | 一种包装盒在线开盒上料装置 | |
CN110654063A (zh) | 内模除泡机及内模除泡工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