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93948B -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93948B
CN112293948B CN202011204471.6A CN202011204471A CN112293948B CN 112293948 B CN112293948 B CN 112293948B CN 202011204471 A CN202011204471 A CN 202011204471A CN 112293948 B CN112293948 B CN 1122939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rod
pipe
force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20447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93948A (zh
Inventor
吴文锻
唐林林
戴亚伟
徐陈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chborr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chbor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chbor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chborr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20447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9394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939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39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939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939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1/00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 A47B21/04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characterised by means for holding or fastening typewriters or computer equip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13/00Details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13/02Under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1/00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 A47B21/02Tables or desks for office equipment, e.g. typewriters, keyboards with vertical adjustable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9/00Tables with tops of variable he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20Cooling means
    • G06F1/203Cooling mean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e.g. for lapto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0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2200/0035Tables or desks with features relating to adjustability or folding
    • A47B2200/005Leg adjus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0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tables or desks
    • A47B2200/0066Workstations
    • A47B2200/0075Computer kiosks or sta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涉及新型物联网操作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包括系统搭载电脑主体,系统搭载电脑主体的底端放置有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本发明专利通过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将操作装置放置于结构的内侧,通过多种不同冷却手段的配合设计,完成对操作装置的多面迅速降温及导热保护,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且通过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在结构的自动推导下进行使用高度的便捷调节的同时,通过结构内配搭的稳定支撑底座结构形成装置整体的稳定受力支撑,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型物联网操作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配水管网是城区自来水管网群中的一部分,在城市自来水管网中,从自来水厂出来的称干管,连接干管和用户的环状管网群称配水管网,由于随着谁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管网的细节均录入了物联网,为了搭载相对应的系统均采用了各类电脑作为搭载装置和远程操作装置,但是,现有的装置由于自身的排热性能较差,缺乏一种多面同时冷却的多类型配合冷却装置,且由于装置的使用高度不便于调节,缺乏相对应的高度调节及稳定支撑。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装置由于自身的排热性能较差,缺乏一种多面同时冷却的多类型配合冷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包括系统搭载电脑主体,所述系统搭载电脑主体的底端放置有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
所述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两侧的端角处均固定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
所述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包括搭载冷却底座、配导冷却板、内装限位板、冷却液存储箱、半导体制冷板、接触配冷块、微型水泵、内冷循环水管、配冷搭载箱、第一导热扇、分流导出管、导入流通管、过流冷却管、集中回流管和第二导热扇,所述搭载冷却底座的顶端与内装限位板焊接连接,所述搭载冷却底座的内侧与配导冷却板焊接连接,所述搭载冷却底座的底端通过螺钉与第二导热扇固定连接,所述内装限位板的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焊接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的外侧与半导体制冷板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的内侧与接触配冷块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和接触配冷块贴合,所述冷却液存储箱的两端均与微型水泵固定连接,其中一端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与内冷循环水管固定连接,所述内冷循环水管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固定连接,所述内装限位板的内侧与配冷搭载箱焊接连接,所述配冷搭载箱与第一导热扇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所述微型水泵的输出端与分流导出管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导出管的一端与多个导入流通管焊接连接,所述导入流通管的一端过流冷却管焊接连接,所述过流冷却管的另一端与集中回流管焊接连接,且所述过流冷却管位于配导冷却板的内侧。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支撑结构包括配合定位梁、升降调节导通滑块、动力搭载盒、电机、转矩联动杆、拨动齿轮、调节位移齿条、辅助限位弹簧和稳定支撑底座结构,所述配合定位梁的一端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焊接连接,所述升降调节导通滑块另一端的外侧与动力搭载盒焊接连接,所述动力搭载盒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矩联动杆固定连接,所述转矩联动杆的外侧与拨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拨动齿轮的一端与调节位移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调节位移齿条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位移齿条的底端与稳定支撑底座结构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搭载盒的底端与辅助限位弹簧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稳定支撑底座结构包括配装联动支架、接触底板、主导受力杆、分导受力杆、第一弹簧、二次分力推导杆、行程滑动杆和第二弹簧,所述接触底板的顶端与一个主导受力杆和两个分导受力杆焊接连接,两个所述分导受力杆位于主导受力杆的两侧,所述主导受力杆和分导受力杆均与配装联动支架滑动连接,所述配装联动支架两侧的内部与第一弹簧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底端与分导受力杆的顶端贴合,所述配装联动支架的内侧与行程滑动杆焊接连接,所述行程滑动杆两端的外侧与第二弹簧套接,所述主导受力杆的顶端的两端均与二次分力推导杆转动连接,所述二次分力推导杆与行程滑动杆滑动连接,所述二次分力推导杆的一侧与第二弹簧的一侧贴合。
优选的,所述配装联动支架的底端开设有限位导向通孔,所述主导受力杆与限位导向通孔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配导冷却板的材质为铜,所述配导冷却板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风冷槽,所述过流风冷槽的宽度为两厘米。
优选的,所述接触配冷块的材质为铜,所述接触配冷块的一端固定有导温胶垫,所述接触配冷块与半导体制冷板通过导温胶垫连接,所述导温胶垫的材质为硅胶。
优选的,所述调节位移齿条的两侧均焊接有T型位移块,所述升降调节导通滑块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配导滑轨槽,所述配导滑轨槽与T型位移块为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转矩联动杆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所述转矩联动杆的外侧卡接有半圆平键,所述拨动齿轮与转矩联动杆通过半圆平键连接。
优选的,所述配装联动支架内部的两侧开设有燕尾导向滑槽,所述分导受力杆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燕尾滑动块,所述燕尾导向滑槽与燕尾滑动块为间隙配合。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如上任意一项,步骤如下:
S1:通过将系统搭载电脑主体放置于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内部,利用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多个结构完成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导出及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的冷却处理;
S2:通过系统搭载电脑主体控制电机完成转矩的输出,配合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其余结构完成升降的调节,从而达到适合的使用高度;
S3:通过稳定支撑底座结构完成对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稳定受力支撑,避免晃动冲击的持续传导对装置造成损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将操作装置放置于结构的内侧,通过多种不同冷却手段的配合设计,完成对操作装置的多面迅速降温及导热保护,大大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设计,使得装置便于在结构的自动推导下进行使用高度的便捷调节的同时,通过结构内配搭的稳定支撑底座结构形成装置整体的稳定受力支撑,大大提高了装置使用时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专利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整体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高度调节支撑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稳定支撑底座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系统搭载电脑主体;2、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3、高度调节支撑结构;4、搭载冷却底座;5、配导冷却板;6、内装限位板;7、冷却液存储箱;8、半导体制冷板;9、接触配冷块;10、微型水泵;11、内冷循环水管;12、配冷搭载箱;13、第一导热扇;14、分流导出管;15、导入流通管;16、过流冷却管;17、集中回流管;18、第二导热扇;19、配合定位梁;20、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1、动力搭载盒;22、电机;23、转矩联动杆;24、拨动齿轮;25、调节位移齿条;26、辅助限位弹簧;27、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8、配装联动支架;29、接触底板;30、主导受力杆;31、分导受力杆;32、第一弹簧;33、二次分力推导杆;34、行程滑动杆;35、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6,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包括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的底端放置有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两侧的端角处均固定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
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包括搭载冷却底座4、配导冷却板5、内装限位板6、冷却液存储箱7、半导体制冷板8、接触配冷块9、微型水泵10、内冷循环水管11、配冷搭载箱12、第一导热扇13、分流导出管14、导入流通管15、过流冷却管16、集中回流管17和第二导热扇18,搭载冷却底座4的顶端与内装限位板6焊接连接,搭载冷却底座4的内侧与配导冷却板5焊接连接,搭载冷却底座4的底端通过螺钉与第二导热扇18固定连接,内装限位板6的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7焊接连接,冷却液存储箱7的外侧与半导体制冷板8固定连接,冷却液存储箱7的内侧与接触配冷块9固定连接,冷却液存储箱7和接触配冷块9贴合,冷却液存储箱7的两端均与微型水泵10固定连接,其中一端微型水泵10的输出端与内冷循环水管11固定连接,内冷循环水管11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7固定连接,内装限位板6的内侧与配冷搭载箱12焊接连接,配冷搭载箱12与第一导热扇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微型水泵10的输出端与分流导出管14固定连接;
分流导出管14的一端与多个导入流通管15焊接连接,导入流通管15的一端过流冷却管16焊接连接,过流冷却管16的另一端与集中回流管17焊接连接,且过流冷却管16位于配导冷却板5的内侧,配导冷却板5的材质为铜,配导冷却板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风冷槽,过流风冷槽的宽度为两厘米,接触配冷块9的材质为铜,接触配冷块9的一端固定有导温胶垫,接触配冷块9与半导体制冷板8通过导温胶垫连接,导温胶垫的材质为硅胶,通过在冷却液存储箱7的内部注入冷却液,利用半导体制冷板8的通电制冷和接触配冷块9的配合,将制冷的温度导入冷却液存储箱7内部的冷却液中,通过一端微型水泵10将该冷却液导入内冷循环水管11的内部,由于内冷循环水管11其中一段处于配冷搭载箱12的内部,通过第一导热扇13与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显示屏部分的贴近,将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显示屏位置的热量通过风力导出,利用配冷搭载箱12内部的内冷循环水管11内循环的低温冷却液形成热传导吸附,帮助热量挥发,冷却液最后回到冷却液存储箱7再次降温,通过另一端微型水泵10导出的低温冷却液进入分流导出管14,经过导入流通管15的分流进入过流冷却管16的内部,通过过流冷却管16位于配导冷却板5的内部,从而使得整体的配导冷却板5在于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底端接触时处于持续低温状态,将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内部的热量快速导出的同时,完成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底端的制冷保护,利用第二导热扇18将配导冷却板5中吸附的热量通过风力带出一部分,完成配合冷却;
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包括配合定位梁19、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动力搭载盒21、电机22、转矩联动杆23、拨动齿轮24、调节位移齿条25、辅助限位弹簧26和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配合定位梁19的一端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焊接连接,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另一端的外侧与动力搭载盒21焊接连接,动力搭载盒21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电机22固定连接,电机22的输出端与转矩联动杆23固定连接,转矩联动杆23的外侧与拨动齿轮24固定连接,转矩联动杆23的一端与电机22的输出端焊接连接,转矩联动杆23的外侧卡接有半圆平键,拨动齿轮24与转矩联动杆23通过半圆平键连接,便于转矩的传导带动;
拨动齿轮24的一端与调节位移齿条25啮合连接,调节位移齿条25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的内侧滑动连接,调节位移齿条25的两侧均焊接有T型位移块,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配导滑轨槽,配导滑轨槽与T型位移块为间隙配合,便于形成稳定的升降导向,调节位移齿条25的底端与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固定连接,动力搭载盒21的底端与辅助限位弹簧26焊接连接,通过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控制电机22进行顺时针转动,从而调动转矩联动杆23完成转动,利用转矩联动杆23和拨动齿轮24的卡接将转矩和转向同时传递至拨动齿轮24,利用拨动齿轮24和调节位移齿条25的轮齿啮合拨动调节位移齿条25在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的导向限位下进行位移滑动,从而形成对桌面的对顶,完成带动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整体升起的调节,降低时操作相反;
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包括配装联动支架28、接触底板29、主导受力杆30、分导受力杆31、第一弹簧32、二次分力推导杆33、行程滑动杆34和第二弹簧35,接触底板29的顶端与一个主导受力杆30和两个分导受力杆31焊接连接,两个分导受力杆31位于主导受力杆30的两侧,主导受力杆30和分导受力杆31均与配装联动支架28滑动连接,配装联动支架28两侧的内部与第一弹簧32焊接连接,第一弹簧32的底端与分导受力杆31的顶端贴合,配装联动支架28的内侧与行程滑动杆34焊接连接,行程滑动杆34两端的外侧与第二弹簧35套接,主导受力杆30的顶端的两端均与二次分力推导杆33转动连接,二次分力推导杆33与行程滑动杆34滑动连接,二次分力推导杆33的一侧与第二弹簧35的一侧贴合,配装联动支架28的底端开设有限位导向通孔,主导受力杆30与限位导向通孔为间隙配合,配装联动支架28内部的两侧开设有燕尾导向滑槽,分导受力杆31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燕尾滑动块,燕尾导向滑槽与燕尾滑动块为间隙配合,便于通过接触底板29接触到晃动冲击,利用主导受力杆30和分导受力杆31与配装联动支架28的滑动连接,使得分导受力杆31和主导受力杆30在通过接触底板29受到冲击力后向上滑动传导,由于主导受力杆30和分导受力杆31位置的设计,便于进行分力传导,避免了受力的集中传导,由分导受力杆31分导出的受力通过在配装联动支架28内部的滑动传导至第一弹簧32,通过主导受力杆30传导出的受力冲击通过在配装联动支架28内部的滑动推导利用二次分力推导杆33在行程滑动杆34处受力的两侧滑动分导,再次分力后滑导至第二弹簧35处,利用第二弹簧35和第一弹簧32在受力后的压缩所形成的弹性势能,完成对受力冲击的对冲,形成受力稳定性,避免了晃动冲击的持续传导。
实施例二: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上述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步骤如下:
第一步:通过将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放置于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内部,利用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多个结构完成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导出及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的冷却处理;
第二歩:通过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控制电机22完成转矩的输出,配合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的其余结构完成升降的调节,从而达到适合的使用高度;
第三步:通过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完成对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稳定受力支撑,避免晃动冲击的持续传导对装置造成损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6)

1.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包括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的底端放置有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
所述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两侧的端角处均固定有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
所述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包括搭载冷却底座(4)、配导冷却板(5)、内装限位板(6)、冷却液存储箱(7)、半导体制冷板(8)、接触配冷块(9)、微型水泵(10)、内冷循环水管(11)、配冷搭载箱(12)、第一导热扇(13)、分流导出管(14)、导入流通管(15)、过流冷却管(16)、集中回流管(17)和第二导热扇(18),所述搭载冷却底座(4)的顶端与内装限位板(6)焊接连接,所述搭载冷却底座(4)的内侧与配导冷却板(5)焊接连接,所述搭载冷却底座(4)的底端通过螺钉与第二导热扇(18)固定连接,所述内装限位板(6)的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7)焊接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7)的外侧与半导体制冷板(8)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7)的内侧与接触配冷块(9)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液存储箱(7)和接触配冷块(9)贴合,所述冷却液存储箱(7)的两端均与微型水泵(10)固定连接,其中一端所述微型水泵(10)的输出端与内冷循环水管(11)固定连接,所述内冷循环水管(11)的另一端与冷却液存储箱(7)固定连接,所述内装限位板(6)的内侧与配冷搭载箱(12)焊接连接,所述配冷搭载箱(12)与第一导热扇(1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另一端所述微型水泵(10)的输出端与分流导出管(14)固定连接,所述分流导出管(14)的一端与多个导入流通管(15)焊接连接,所述导入流通管(15)的一端与过流冷却管(16)焊接连接,所述过流冷却管(16)的另一端与集中回流管(17)焊接连接,且所述过流冷却管(16)位于配导冷却板(5)的内侧;
所述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包括配合定位梁(19)、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动力搭载盒(21)、电机(22)、转矩联动杆(23)、拨动齿轮(24)、调节位移齿条(25)、辅助限位弹簧(26)和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所述配合定位梁(19)的一端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焊接连接,所述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另一端的外侧与动力搭载盒(21)焊接连接,所述动力搭载盒(21)的一侧通过螺钉与电机(22)固定连接,所述电机(22)的输出端与转矩联动杆(23)固定连接,所述转矩联动杆(23)的外侧与拨动齿轮(24)固定连接,所述拨动齿轮(24)的一端与调节位移齿条(25)啮合连接,所述调节位移齿条(25)与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位移齿条(25)的底端与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搭载盒(21)的底端与辅助限位弹簧(26)焊接连接;
所述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包括配装联动支架(28)、接触底板(29)、主导受力杆(30)、分导受力杆(31)、第一弹簧(32)、二次分力推导杆(33)、行程滑动杆(34)和第二弹簧(35),所述接触底板(29)的顶端与一个主导受力杆(30)和两个分导受力杆(31)焊接连接,两个所述分导受力杆(31)位于主导受力杆(30)的两侧,所述主导受力杆(30)和分导受力杆(31)均与配装联动支架(28)滑动连接,所述配装联动支架(28)两侧的内部与第一弹簧(32)焊接连接,所述第一弹簧(32)的底端与分导受力杆(31)的顶端贴合,所述配装联动支架(28)的内侧与行程滑动杆(34)焊接连接,所述行程滑动杆(34)两端的外侧与第二弹簧(35)套接,所述主导受力杆(30)的顶端的两端均与二次分力推导杆(33)转动连接,所述二次分力推导杆(33)与行程滑动杆(34)滑动连接,所述二次分力推导杆(33)的一侧与第二弹簧(35)的一侧贴合;
所述配装联动支架(28)的底端开设有限位导向通孔,所述主导受力杆(30)与限位导向通孔为间隙配合;
所述配装联动支架(28)内部的两侧开设有燕尾导向滑槽,所述分导受力杆(31)顶端的一侧焊接有燕尾滑动块,所述燕尾导向滑槽与燕尾滑动块为间隙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导冷却板(5)的材质为铜,所述配导冷却板(5)的内部开设有多个过流风冷槽,所述过流风冷槽的宽度为两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配冷块(9)的材质为铜,所述接触配冷块(9)的一端固定有导温胶垫,所述接触配冷块(9)与半导体制冷板(8)通过导温胶垫连接,所述导温胶垫的材质为硅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位移齿条(25)的两侧均焊接有T型位移块,所述升降调节导通滑块(20)内部的两侧开设有配导滑轨槽,所述配导滑轨槽与T型位移块为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联动杆(23)的一端与电机(22)的输出端焊接连接,所述转矩联动杆(23)的外侧卡接有半圆平键,所述拨动齿轮(24)与转矩联动杆(23)通过半圆平键连接。
6.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S1:通过将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放置于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内部,利用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多个结构完成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工作过程中产生热量的导出及对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的冷却处理;
S2:通过系统搭载电脑主体(1)控制电机(22)完成转矩的输出,配合高度调节支撑结构(3)的其余结构完成升降的调节,从而达到适合的使用高度;
S3:通过稳定支撑底座结构(27)完成对包覆放置混合冷却结构(2)的稳定受力支撑,避免晃动冲击的持续传导对装置造成损坏。
CN202011204471.6A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22939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471.6A CN11229394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204471.6A CN11229394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3948A CN112293948A (zh) 2021-02-02
CN112293948B true CN112293948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333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204471.6A Active CN112293948B (zh) 2020-11-02 2020-11-02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9394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1573A (zh) * 2018-07-02 2018-11-23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技术研发用安全性能高的工作台
CN208550382U (zh) * 2017-11-22 2019-03-01 宁波瑶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桌
CN208925363U (zh) * 2018-07-17 2019-06-04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教学用计算机讲桌
WO2020133051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陈春霞 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
CN210986795U (zh) * 2019-09-11 2020-07-10 天津泰策精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抗晃电热备电源装置
CN111631514A (zh) * 2020-05-27 2020-09-08 苏州新奇迅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脑桌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29047A (ja) * 2004-02-16 2005-08-25 Hitachi Ltd 電子機器の冷却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電子機器
WO2008156824A1 (en) * 2007-06-20 2008-12-24 Jan Vetrovec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1102656B (zh) * 2007-07-04 2012-07-11 杨伍民 闭环自动补偿式散热方法及装置
US20090236479A1 (en) * 2008-03-24 2009-09-24 Rose Andrew D Adjustable support pedestal
CN107898188A (zh) * 2017-12-09 2018-04-13 陈珍倩 一种分段式调节的建筑保温泡沫板放置架支撑腿
CN109124111A (zh) * 2018-07-27 2019-01-04 广东顶固集创家居股份有限公司 除湿柜
CN110710791B (zh) * 2019-11-15 2021-10-08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室内设计用多功能工作装置
CN111042509B (zh) * 2019-12-27 2021-09-21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整体钢平台模架智能支撑装置及方法
CN211827627U (zh) * 2020-05-25 2020-10-30 帅梅花 一种法律教学用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50382U (zh) * 2017-11-22 2019-03-01 宁波瑶泽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升降桌
CN108851573A (zh) * 2018-07-02 2018-11-23 郑州源冉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技术研发用安全性能高的工作台
CN208925363U (zh) * 2018-07-17 2019-06-04 西安航空学院 一种教学用计算机讲桌
WO2020133051A1 (zh) * 2018-12-24 2020-07-02 陈春霞 一种骨科护理用循环式冷敷装置
CN210986795U (zh) * 2019-09-11 2020-07-10 天津泰策精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高效散热结构的抗晃电热备电源装置
CN111631514A (zh) * 2020-05-27 2020-09-08 苏州新奇迅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脑桌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93948A (zh) 2021-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93948B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定位技术的管网远程操作系统及方法
CN112236002B (zh) 一种防爆蓄电池电源箱水冷却装置
CN205843179U (zh) 太阳能冷饮流动车
CN112117514A (zh) 一种锂电池散热器
CN202229500U (zh) 无压缩机式电冰箱
CN212544433U (zh)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CN2494877Y (zh) 冷油机
CN106052246A (zh) 太阳能冷饮流动车
CN212619326U (zh) 一种翅片换热器低温空气源热水机组
CN209534810U (zh) 一种具有冷却功能的汽车座椅
CN100404977C (zh) 电子热能转换制冷系统
CN214544361U (zh) 一种计算机网络路由器防尘设备
CN113427200A (zh) 一种镁合金牺牲阳极棒的钢芯配装装置及其加工方法
CN112570863A (zh) 一种新型电焊机
CN112543592A (zh) 一种移动终端芯片快速安装组件
CN113140823B (zh) 一种一体式温控电池包
CN214541796U (zh) 一种使用寿命长的变压器
CN115052469B (zh) 一种轨道交通用双向变流器柜的水冷系统
CN2809523Y (zh) 一种可供应热水的中央空调
CN2195890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5614994U (zh) 新型铸焊模具
CN215177182U (zh) 一种复合式翅片管
CN219572133U (zh) 一种洁净车间用过渡季节供冷装置
CN214591316U (zh) 一种具有良好降温效果的光伏组件
CN220456511U (zh) 一种叠加热管技术的直冷直热板、电池包和汽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