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589054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589054U
CN219589054U CN202320093937.2U CN202320093937U CN219589054U CN 219589054 U CN219589054 U CN 219589054U CN 202320093937 U CN202320093937 U CN 202320093937U CN 219589054 U CN219589054 U CN 2195890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wall
accommodating cavity
heat exchanger
sub
electric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9393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康煌
刘兵英
张健辉
肖凯旋
李潘潘
曾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teaq Network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09393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5890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5890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柜体、换热器、风机、压缩机以及变频器,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第二容置腔位于第一容置腔下方;换热器呈板状,换热器倾斜设置于第二容置腔内,且上端靠近第一侧壁,下端靠近第二侧壁;换热器将第二容置腔分割出位于换热器的进风侧的第一子容置腔以及位于换热器出风侧的第二子容置腔,第一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子容置腔对应的进风部;风机设置于第一容置腔内,且其进风口与第二子容置腔相连通;压缩机设置于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换热器连接;变频器设置于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压缩机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具有更高的能效。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据中心制冷设备,尤其是指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为了节约能耗,开辟新能源的利用,空调技术的研究发展很快,主流空调有:定频空调、变频空调,其中变频空调相对定频空调而言具有节能、温控精度高、调温速度快等特点。
目前,机房空调由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两大部分组成,室内机部分即室内机,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节流元件以及电器部分组成,相关技术中的变频空调室内机存在占用的空间大,安装制造成本高、能效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改进的空调室内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下方;
换热器,呈板状,所述换热器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上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下端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换热器将所述第二容置腔分割出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的第一子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出风侧的第二子容置腔,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对应的进风部;
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其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相连通;
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以及
变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呈立式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与顶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形成组合体,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组合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变频器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上,且能于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活动;当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组合体内;当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变频器伸出于所述组合体外。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变频器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主电控以及副电控;所述主电控为弱电控制电控盒,其呈板状,所述主电控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主电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主电控分别与所述变频器和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副电控为强电供电电控盒,其呈矩形板状,所述副电控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副电控分别与所述变频器和所述风机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分割出所述第一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子容置腔;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主电控和所述副电控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湿器、气管截止阀以及液管截止阀;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所述加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气管截止阀与所述液管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气管截止阀和所述液管截止阀连接,所述主电控与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所述副电控与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主电控下方,且与所述主电控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底壁之间具有间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出风部。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呈板状的换热器倾斜设置于柜体内,提高了换热器的面积,制冷效果更好,在第一子容置腔内安装变频器以及压缩机,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布局能够实现在相同结构尺寸下具有更高的能效,并在保证能效的情况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一角度布局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室内机的第二角度布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变频器与滑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前”、“后”、“上”、“下”、“左”、“右”、“纵”、“横”、“竖直”、“水平”、“顶”、“底”、“内”、“外”、“头”、“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当一个元件被称为在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能够“直接地”或“间接地”位于另一元件之上,或者也可能存在一个或更多个居间元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方案,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彻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实用新型的描述。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柜体1、换热器2、风机3、压缩机4以及变频器5;其中,柜体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01与第二侧壁102,第一侧壁101与第二侧壁102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103以及第二容置腔104,第二容置腔104位于第一容置腔103下方;换热器2呈板状,换热器2倾斜设置于第二容置腔104内,且上端靠近第一侧壁101,下端靠近第二侧壁102,以对进入柜体内的空气进行换热;换热器2将第二容置腔104分割出位于换热器2的进风侧的第一子容置腔1041以及位于换热器2出风侧的第二子容置腔1042,第一侧壁101设置有与第一子容置腔1041对应的进风部,以供外接空气通过进风部进入第一子容置腔;风机3设置于第一容置腔103内,且其进风口与第二子容置腔1042相连通,以将处理后的气体吹出;压缩机4设置于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并与换热器2连接;变频器5设置于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并与压缩机4电性连接,实现变频调节。
本实施例通过将呈板状的换热器2倾斜设置于柜体1内,提高了换热器2的面积,制冷效果更好,在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安装变频器5以及压缩机4,整体结构更为紧凑。本实施例的结构布局能够实现在相同结构尺寸下具有更高的能效,并在保证能效的情况下,整体结构更为紧凑。
优选地,柜体1呈立式长方体状,第一容置腔103的高度小于第二容置腔104的高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也可以呈圆柱状,在此不对其形状进行特别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01设置有与第一容置腔103相连通的出风部,该出风部可以设置于第一侧壁101或第二侧壁102上。本实施例中出风部设置于第一侧壁101上。可以理解的,出风部旨在于将风机3产生的冷风或热风吹出柜体1,只要可以实现上述效果即可,不对其位置进行特别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105与顶壁106、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107与第四侧壁108。可以理解的,第一侧壁101、第三侧壁107、第二侧壁102以及第四侧壁108以此连接围合形成中空的柱状结构,顶壁106以及底壁105盖设于该中空的柱状结构的两端,形成长方体状的柜体1结构。本实施例中,以第一侧壁101为正面,以此类推,第三侧壁107、第二侧壁102以及第四侧壁108依次为左侧面、背面以及右侧面。当然,还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01也可以为背面或侧面,在此不进行特别限定。顶壁106、底壁105、第三侧壁107以及第四侧壁108形成组合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01和/或第二侧壁102可拆卸安装于组合体上,便于对柜体1内部的元器件进行维护修理,可以理解的,该组合体可以作为框架,便于第一侧壁101和/或第二侧壁102可拆卸安装于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柜体1还包括隔板109,隔板109设置于柜体1内,隔板109作为分割件,将柜体1分割出第一容置腔103以及第二容置腔104,为各部件的安装划分空间,使得各结构的安装更为有条理。同时,隔板109作为连通件,在隔板109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容置腔103以及第二子容置腔1042,形成流道以供气体自外界流入,经过冷却或加热后经通孔流向风机3的进风口,然后自柜体1内吹出;可以理解的,隔板109也作为承载件,便于风机3设置于隔板109上。当然,隔板109也可以作为其它部件的安装承载件,在此不对其进行限定。
工作时,外部空气从进风部吸入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经换热器2换热后,从第二子容置腔1042经通孔流向第一容置腔103,风机3将冷风从出风部吹出;在一些实施例中,风机3将热风从出风部吹出。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热器6,加热器6位于第二子容置腔1042内,加热器6位于风机3的下方,且设置于隔板109上,用于当需要热风(即制热模式时),加热换热器2出风侧吹出的冷风,保证风机3吹出热风。可以理解的是,加热器6也可以设置于风机3的出风口处。加热器6分别与主电控7和副电控8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空调机还包括主电控7以及副电控8;其中,主电控7为弱电控制电控盒,其呈板状,主电控7位于第二容置腔104内,且位于隔板109下方,主电控7的两侧分别与第三侧壁107和第四侧壁108连接,同时将主电控7的顶部与隔板109通过紧固件连接。副电控8为强电供电电控盒,其呈矩形板状,副电控8位于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副电控8设置于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本实施例中,主电控7分别与变频器5和风机3电性连接,副电控8分别与变频器5和风机3电性连接。
可以理解的,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电控7也可以为强电供电电控盒,副电控8为弱电控制电控盒。
本实施例中,将电控盒拆分成两个,即主电控7以及副电控8,可以有效减少正面电控盒的挡风量,有效增大进风面积,能更好的提高能效。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2位于中部,上端通过紧固件与主电控7连接固定,优选地,换热器2采用“I”型设计(即呈平板状),其上端连接于主电控7下方,且与主电控7密封连接,换热器2的分别两侧与第三侧壁107和第四侧壁108连接,以此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换热器2的下端与底壁105之间具有间隔,以避免压缩第一子容置腔1041的空间,便于为各部件的安装提供空间。还可以理解的,在其它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器2的下端也可以直接与底壁105连接,即不存在间隔,以提高换热面积,在此不对其进行特别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频器5安装于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且能于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活动,以便于变频器5损坏时维修。当变频器5位于第一位置时,变频器5位于组合体内;当变频器5位于第二位置时,变频器5伸出于组合体外,即可以理解的,当变频器5需要维修检查时,将第一侧壁101拆卸下来,此时的变频器5处于第一位置,即位于组合体内,将变频器5移出至第二位置时,此时变频器5处于组合体外,以供维护人员维修检查。
一同参阅图3,具体的,在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设置有滑轨9,变频器5可移动地安装于滑轨9上,以供变频器5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来回活动,可使变频器5抽出柜体1范围,方便现场维护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变频器5也可以直接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湿器10、气管截止阀11以及液管截止阀12;其中,
加湿器10位于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加湿器10设置于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加湿器10与换热器2连接。气管截止阀11与液管截止阀12位于第一子容置腔1041内的底部,且设置于第三侧壁107或第四侧壁108上。压缩机4位于柜体1底部,其设置于底壁105上,压缩机4分别与气管截止阀11和液管截止阀12通过铜管连接,以供压缩机4与换热器2、气管截止阀11和液管截止阀12之间的液体流通。主电控7与加湿器10电性连接,副电控8与加湿器10电性连接。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风机3位于柜体1的顶部,通过隔板109连接固定在柜体1上;主电控7位于柜体1的正面,且位于风机3下面,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柜体1的左右侧板(即第三侧壁107以及第四侧壁108)和隔板109上;副电控8位于柜体1的左侧面中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柜体1的左侧板(即第三侧壁107)上;变频器5位于柜体1的左侧面底部,安装在柜体1的左侧板上的滑轨9上;压缩机4位于柜体1的底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柜体1的底壁105上;加湿器10位于柜体1右侧面,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柜体1的右侧板(即第四侧壁108)上;气管截止阀11和液管截止阀12位于柜体1的右侧面底部,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在柜体1的右侧板上;换热器2位于柜体1的中部,通过紧固件与柜体1的左右侧板、主电控7连接固定在一起;加热器6位于风机3下面,通过紧固件与柜体1的隔板109固定连接一起。通过对上述部件进行布局设计,实现在相同结构尺寸下具有更高的能效。
可以理解的,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技术特点进行自由组合,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柜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之间形成有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容置腔,所述第二容置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下方;
换热器,呈板状,所述换热器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且上端靠近所述第一侧壁,下端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所述换热器将所述第二容置腔分割出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进风侧的第一子容置腔以及位于所述换热器出风侧的第二子容置腔,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对应的进风部;
风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内,且其进风口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相连通;
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所述换热器连接;以及
变频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并与所述压缩机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呈立式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容置腔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相对设置的底壁与顶壁、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壁与第四侧壁,所述顶壁、所述底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形成组合体,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组合体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频器安装于所述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上,且能于一个第一位置和一个第二位置之间来回活动;当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组合体内;当所述变频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变频器伸出于所述组合体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变频器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滑轨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主电控以及副电控;所述主电控为弱电控制电控盒,其呈板状,所述主电控位于所述第二容置腔内,所述主电控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主电控分别与所述变频器和所述风机电性连接;所述副电控为强电供电电控盒,其呈矩形板状,所述副电控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副电控分别与所述变频器和所述风机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柜体内,所述隔板将所述柜体分割出所述第一容置腔以及所述第二容置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以连通第一容置腔以及第二子容置腔;所述风机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位于所述第二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隔板上,所述加热器分别与所述主电控和所述副电控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加湿器、气管截止阀以及液管截止阀;所述加湿器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所述加湿器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加湿器与所述换热器连接;所述气管截止阀与所述液管截止阀位于所述第一子容置腔内,且设置于所述第三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上;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底壁上,所述压缩机分别与所述气管截止阀和所述液管截止阀连接,所述主电控与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所述副电控与所述加湿器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上端连接于所述主电控下方,且与所述主电控密封连接,所述换热器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三侧壁和所述第四侧壁连接,所述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底壁之间具有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第一容置腔相连通的出风部。
CN202320093937.2U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195890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937.2U CN2195890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93937.2U CN2195890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589054U true CN219589054U (zh) 2023-08-25

Family

ID=87691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93937.2U Active CN219589054U (zh) 2023-01-31 2023-01-31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5890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20219A (zh) 带自然冷却功能的全年供冷冷水机组
CN102573420B (zh) 一种嵌入式机柜空调制冷系统
CN102401424B (zh) 机柜空调器
EP3388751A1 (en) Natural cold-source heat-dissipation system for various data equipment rooms
CN206478779U (zh) 一种精密空调
CN219589054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3500000A (zh) 数据机房用制冷系统
CN203605382U (zh) 一种基站使用的热管空调换热装置
CN216868703U (zh) 一种应用于空调系统的冷热水装置
CN213273000U (zh) 机房空调以及机房空调系统
CN106016547B (zh) 一种组合式换热系统
CN114679883A (zh) 一种电信机房用自循环两相流回路换热系统
CN203704204U (zh) 用于电气柜的空调器
CN209693351U (zh) 用于基站的空调器
CN209134715U (zh) 一种微型数据中心
WO2019206096A1 (zh) 水氟转换空调
CN201750670U (zh) 机柜空调器
CN207365186U (zh) 一种数据机房地板空调装置
CN105402839A (zh) 一种用于各类数据机房的自然冷源散热系统
US20230314039A1 (en) HVAC System
CN220169578U (zh) 一种地铁车站人员房间采暖系统
CN218388471U (zh) 一种降温换热设备
CN221748794U (zh) 服务器机柜空调系统及服务器系统
CN216644363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7876238U (zh) 一种蒸发冷省电空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