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544433U -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 Google Patents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544433U
CN212544433U CN202021777595.9U CN202021777595U CN212544433U CN 212544433 U CN212544433 U CN 212544433U CN 202021777595 U CN202021777595 U CN 202021777595U CN 212544433 U CN212544433 U CN 2125444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pipe
communicated
water pump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177759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建维
李曙光
孙铁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mstrong Xi'an Intelligent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mstrong Xi'an Intelligent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mstrong Xi'an Intelligent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mstrong Xi'an Intelligent Flui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177759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5444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5444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5444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包括墙体、底板、水箱、补水管、三通管、冷却水泵、连接管、冷冻水泵、冷却框、安装板、定位板、定位槽、顶板、进水管、回流管、导热格栅、隔板、散热口、对流风机、安装架、第一冷却环管、第二冷却环管和连通管。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通过补水管向水箱内添加冷却水或冷却液,水箱内部的水通过三通管输送至冷却水泵的内部,冷却水泵将水降温冷却后通过进水管输送至第一冷却环管内,通过第一冷却环管对导热格栅进行快速降温,导热格栅对顶板顶部的空气热量进行吸收并降温,通过隔板内部的对流风机对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扰动,加快空气的流动,继而对整个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快速的降温。

Description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源机房,具体是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属于机房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机房:旧时手工、丝棉织业的工作场所和生产单位的通称;现在指电脑学习室;在IT业,机房普遍指的是电信、网通、移动、双线、电力以及政府或者企业等,存放服务器的,为用户以及员工提供IT服务的地方。
目前工作时机房产生大量热量,要保证机房持续稳定运行,必须对机房温度加以控制,尤其对于室外机房,良好的散热系统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通过大功率空调进行散热降温,能耗高,运营成本大,现有的冷热源机房散热效果差,制冷效果不好,热量不易及时散发。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包括墙体以及制冷装置散热对流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底部的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冷却框,所述冷却框的内部安装有水箱,所述水箱的输入端连通补水管的一端;
所述散热对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顶部的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冷却环管,所述隔板的内部开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部安装有对流风机。
优选的,所述冷却框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所述冷却水泵的输入端连通三通管的一端,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连通水箱。
优选的,所述冷却框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卡合连接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开设在顶板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导热格栅,所述导热格栅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冷却环管,所述第一冷却环管分布在顶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泵通过连接管连通冷冻水泵的输入端,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进水管的一端,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冷却环管,所述第一冷却环管的一端连通回流管的一端,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连通水箱。
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环管的两端均连通两个连通管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冷冻水泵和水箱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均安装在墙体的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补水管向水箱内添加冷却水或冷却液,水箱内部的水通过三通管输送至冷却水泵的内部,冷却水泵将水降温冷却后通过进水管输送至第一冷却环管内,通过第一冷却环管对导热格栅进行快速降温,导热格栅对顶板顶部的空气热量进行吸收并降温。
2、冷冻水泵内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输送至第二冷却环管内,第二冷却环管对墙体顶部的热空气进行降温,通过隔板内部的对流风机对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扰动,加快空气的流动,继而对整个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快速的降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墙体、安装架和第二冷却环管的位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定位板、定位槽和顶板的位置示意图。
图中:1、墙体,2、底板,3、水箱,4、补水管,5、三通管,6、冷却水泵,7、连接管,8、冷冻水泵,9、冷却框,10、安装板,11、定位板,12、定位槽,13、顶板,14、进水管,15、回流管,16、导热格栅,17、隔板,18、散热口,19、对流风机,20、安装架,21、第一冷却环管,22、第二冷却环管,23、连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所示,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包括墙体1以及制冷装置散热对流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冷却框9,所述冷却框9的内部安装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输入端连通补水管4的一端;
所述散热对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1顶部的隔板17,所述隔板17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冷却环管22,所述隔板17的内部开有散热口18,所述散热口18的内部安装有对流风机19。
所述冷却框9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水泵6和冷冻水泵8,所述冷却水泵6的输入端连通三通管5的一端,所述三通管5的另一端连通水箱3,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冷却框9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卡合连接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开设在顶板13的底部,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顶板13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导热格栅16,所述导热格栅1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冷却环管21,所述第一冷却环管21分布在顶板13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冷却水泵6通过连接管7连通冷冻水泵8的输入端,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4的一端,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冷却环管21,所述第一冷却环管21的一端连通回流管15的一端,所述回流管15的另一端连通水箱3,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所述第二冷却环管22的两端均连通两个连通管2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23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冷冻水泵8和水箱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23均安装在墙体1的内部,结构更加合理,便于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将本装置中的电器元件均外接控制开关和电源,然后通过补水管4向水箱3内添加冷却水或冷却液,水箱3内部的水通过三通管5输送至冷却水泵6的内部,冷却水泵6将水降温冷却后通过进水管14输送至第一冷却环管21内,通过第一冷却环管21对导热格栅16进行快速降温,导热格栅16对顶板13顶部的空气热量进行吸收并降温,冷冻水泵8内的冷却水通过连通管23输送至第二冷却环管22内,第二冷却环管22对墙体1顶部的热空气进行降温,通过隔板17内部的对流风机19对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扰动,加快空气的流动,继而对整个机房内部的空气进行快速的降温。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以及制冷装置散热对流装置;
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1)底部的底板(2),所述底板(2)的顶端固定连接冷却框(9),所述冷却框(9)的内部安装有水箱(3),所述水箱(3)的输入端连通补水管(4)的一端;
所述散热对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墙体(1)顶部的隔板(17),所述隔板(17)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架(20),所述安装架(20)的顶部安装有第二冷却环管(22),所述隔板(17)的内部开有散热口(18),所述散热口(18)的内部安装有对流风机(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框(9)的内部安装有冷却水泵(6)和冷冻水泵(8),所述冷却水泵(6)的输入端连通三通管(5)的一端,所述三通管(5)的另一端连通水箱(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框(9)的顶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的顶端固定连接定位板(11),所述定位板(11)卡合连接定位槽(12),所述定位槽(12)开设在顶板(13)的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顶端侧壁固定连接导热格栅(16),所述导热格栅(16)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冷却环管(21),所述第一冷却环管(21)分布在顶板(13)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泵(6)通过连接管(7)连通冷冻水泵(8)的输入端,所述连接管(7)的一端连通进水管(14)的一端,所述进水管(14)的另一端连通第一冷却环管(21),所述第一冷却环管(21)的一端连通回流管(15)的一端,所述回流管(15)的另一端连通水箱(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冷却环管(22)的两端均连通两个连通管(2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23)的另一端分别连通冷冻水泵(8)和水箱(3)的一端,两个所述连通管(23)均安装在墙体(1)的内部。
CN202021777595.9U 2020-08-21 2020-08-21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Active CN2125444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7595.9U CN212544433U (zh) 2020-08-21 2020-08-21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1777595.9U CN212544433U (zh) 2020-08-21 2020-08-21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544433U true CN212544433U (zh) 2021-02-12

Family

ID=74527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1777595.9U Active CN212544433U (zh) 2020-08-21 2020-08-21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54443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558A (zh) * 2021-10-14 2022-01-11 江苏亿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保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4558A (zh) * 2021-10-14 2022-01-11 江苏亿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装饰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29889A1 (zh) 一种用于芯片散热的散热板、服务器散热系统及供暖装置
CN212544433U (zh) 智慧型模块化集成冷热源机房
CN110996618A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的水冷型相变冷却方法及装置
CN215500257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通信基站机柜
CN205825287U (zh) 一种新型节能半导体空气调节模组
CN102734860A (zh) 一种数据中心双流体热管理的供暖系统
CN208987238U (zh) 一种移动通信基站机房散热装置
CN213066637U (zh) 一种直流变频地源热泵机组
CN107394307A (zh) 散热装置及电源系统
CN203704416U (zh) 一种新型工业冷水机
CN215582334U (zh) 一种数据中心增程式制冷系统及数据中心
CN211090397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01796226U (zh) 一种曝光机上曝光灯的冷却装置
CN211090399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1090398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1090400U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5774043U (zh) 一种机柜
CN110730603A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110730604A (zh) 一种液浸式服务器机柜及其冷却系统
CN215378214U (zh) 一种通信工程用电力设备循环散热装置
CN212870317U (zh) 一种六氟化钨生产用冷凝器组件
CN218451041U (zh) 一种可模块化组合使用的浸没式液冷装置
CN216058037U (zh) 一种数据中心机房液冷系统
CN212544436U (zh) 一种基于数据机房的节电设备
CN205450900U (zh) 水冷一体机内部结构布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